第一篇: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
[摘要]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目前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急剧增加,已使众多犯罪学者投入到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至深,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本文将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旨在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键字] 社会控制理论家庭教育青少年犯罪
一、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西。赫西认为,人类是动物,犯罪是每个人的本能,人人都有犯罪的自然倾向,因此,当把文明的外衣拿掉时,人人都会犯罪。大多数人之所以从未犯罪,是由于有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将其遏制了。外在社会控制是指诸如学校、家庭、教会等社会力量。如果一个社会中这种控制机制受到削弱或消失,犯罪就会不受约束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赫西强调个人和社会所建立起的“社会纽带”可以解释人何以不犯罪的问题。这种纽带具有防止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因为这种纽带会使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顺从社会传统规范。当一个人认识到他的家庭或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值越大,社会道德与社会秩序对他越重要,就表明“社会纽带”的作用越强烈,这个人就较不会犯罪;反之,如果一个人反对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与信仰,任由其本能做事,完全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这样的人就缺少了“社会纽带”,这种人较容易实施犯罪。
赫西认为社会纽带由下列四个要素构成:
1.依恋(Attachment)
依恋是指与他人,特别是与家庭和学校的感情联结。一个人如与他人有亲密的感情、尊敬并认同他人,则会在意他人的期待;当不认同他人时,则不会受彼此共有的规范所约束,就可能去破坏规范。按照社会控制理论,依恋程度越高,犯罪行为会越少。对青少年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的主要依恋对象,与他们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对他们正常社会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追寻(Commitment)
追寻意指将个人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传统目标的追求和对未来成功的期盼。追求成功,是青少年的重要理想,也是整体社会价值观的反映。志向越高,投入程度会越高,越不会从事犯罪活动,因为其会考虑由此而引起的代价。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如果投入传统活动(如工作、劳动和教育等)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其从事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
3.参与(Involvement)
参与是指对社会传统活动的参加,参加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方式。赫西认为,较深入地参与传统活动,就会缺少从事越轨行为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将个人从犯罪行为的潜在诱惑中隔离开来,使个人没有时间和精力感知诱惑,考虑和从事犯罪活动。另外,如果从事的不是传统活动,而是诸如吸烟、酗酒等活动,犯罪的可能性也会大为增加。
4.信仰(Belief)
信仰是指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法制观念的态度或者接受意愿。这种态度或者意愿依靠个人不断努力的学习,随着个人的社会化而形成。当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了健康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就会有健全的“社会纽带”,就会强化个人的自我控制力,这时人们犯罪的原始本能就可获得控制或有效纾解,就不会犯罪,否则,如果一个人内化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就会更容易从事犯罪活动。
二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单亲家庭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指导,而父母的离异或死亡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创伤。由于家庭的不健全,大多数单亲孩子心理上和人格上容易出现缺陷,单亲孩子往往孤僻、多疑、敏感、自卑,有的甚至有自杀、暴力等倾向。缺少父母的关爱与管教,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与社会上的人接触,以此来寻求安全感与认同感。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六七岁以后会模仿同性家长的行为而形成自己这个性别应有的行为方式,如果母亲独自把孩子带大,孩子很少接触其他男性,他的行为很容易有女性化倾向,如优柔寡断,扭扭
捏捏,“小心眼”,敏感。
(二)父母外出务工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在缺少父母关爱和有效的监护、关心、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以儿童、妇女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为侵害目标,以侵财为目的,呈现出低龄化、暴力性、团伙作案等特点。“留守儿童”的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相对于真正的残缺家庭来说,它是完整的,而相对于一般完整的家庭来说,它又是不完整的”。
以上两点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来讲,都是缺少对家庭的“依恋”,由于缺少对家庭的密切联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青少年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一)溺爱型
由于国家控制人口政策,好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他们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要月亮不给星星。这种溺爱产生的危害想非常大。父母对他们是凡事都亲力亲为,在家不让孩子做家务受委屈,导致孩子自私、虚荣、以自我为中心、动手能力差、任性、冷漠、不会关心别人。在外面闯祸了往家里一躲,反正有父母收拾残局。总之,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惟命是从。
这种溺爱使孩子缺少对积极生活的参与,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办,自己却无所事事,空闲时间产生空虚,于是开始寻求刺激,为犯罪的滋生提供温床。
(二)粗暴型
有的家长固守“不打不成器”的思想,对子女的过错不善于启发诱导,而是非打即骂,造成子女与家长情绪对立严重,特别是易使那些有不良情绪倾向、易被激怒和控制力差的青少年产生消极情绪状态。消极情绪状态会让青少年长期处于一种抑郁、忧愁与不满的心境之中。父母应戒绝“不打不成器”的管教方式,代之以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模式,用温暖、宽容、真诚的亲情来教导子女,建立起和谐的家庭互动关系。对于在学业上有困难或品行上有缺陷的子女应给予更多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不应歧视,更不应体罚和虐待。这些子女一般都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更易受到伤害,常常感到前途黯淡,对家庭和学校没有归属感和依恋感。父母此时若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管教育作用,他们很容易实施犯罪或其他越轨行为。
(三)自由放任型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本身没有思考,只是满足孩子的衣食住行,很少会主动与子女交流思想,了解子女的思想变化。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是必要的,但是完全的自由放任则可能会害了孩子。毕竟他们的是非好恶观念还没完全形成,辨别能力也比较差。凡事都要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很有可能他们有一天会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犯罪。
四 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的积极言行
一个健康、和谐和融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气氛对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它既可能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能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与家庭气氛有很大关系,家庭中的生活快乐程度、父母关爱度、对父母的满意度等都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保持良好的沟通,将有助于强化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减少越轨行为。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志向和兴趣要积极鼓励与培养,增强其心内的“信仰”,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养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语
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基础展开分析,但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并非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复杂的社会背景的。社会控制理论虽然获得相当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有一定跨文化背景的适应性,但是,青少年犯罪的复杂性决定了非单一的理论可以涵盖,需要整合其他的理论,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更深入了解其本质。当然,青少年犯罪问题牵涉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也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必须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从社会多种层面展开。解决这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其工作起点应放在家庭,因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最初是在家庭形成并确立的,家庭对防止青少年犯罪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篇: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越显突出,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犯罪特征明显:如犯罪情节恶劣、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犯罪诱因简单、突发性、盲目性突出,从犯罪手段来看,高科技犯罪初见端倪,智能化、成人化犯罪凸现等等。因此,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家庭社会工作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复杂过程中,社会内部蕴藏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竞争加剧,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滋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青少年犯罪指的是从14岁至25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在社会转型期剧增。据统计,50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仅占刑事犯罪总数的20%以下,而当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享乐,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过早辍学,拉帮结伙,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从犯罪手段来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有的还运用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数罪,且情节较为严重。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像小年龄进军。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分析
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中家庭环境是首要的、基础性的环节。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首先,缺陷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的破损使其家庭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失去父母双方悉心的照顾和正确的引导,势必在心灵上遭受无法弥补的创伤,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是怨恨心理。父母的离异,对子女丧失了责任感,甚至将子女视为自己追求幸福,寻找“第二春”的障碍,常对子女放任自流,让子女感觉自己仿佛是父母的一个包袱,使青少年子女心灵受到严重打击。在缺陷性家庭中青少年得不到或很少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爱,他们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没有安全感,在同辈群体跟前自卑,渐渐远离了家庭,控制被消弱了。此外,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担心离异对子女心理上造成的创伤,一味地想要弥补,于是就采取放纵、迁就,易让青少年子女产生骄纵、蛮横的性格特点。让他们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已破碎的家,可能造成内心痛苦,心理失衡,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引诱,便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难以自拔。
(二)家庭经济状况与青少年犯罪
经济收入低的家庭,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
卑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为了满足在家里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他们往往会铤而走险。家庭经济状况的不佳,青少年居住的环境和周围条件不良,周边人员的文明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也都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富裕的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富裕家庭过分重视物质生活,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子女爱,把家庭的抚育功能极端化,淡化了教育功能。忽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间接地使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父母的的教养方式也是青少年犯罪中家庭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性格的青少年。不当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长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出现越轨行为。
首先,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表现在:对子女百般娇惯,子女的要求千方百计的满足。对子女的缺点错误只会包庇袒护,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听之任之。随着我国 “四二一”型家庭的出现,使得溺爱式家庭教育一步步地深化。使青少年子女形成不良的品质,养成极强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享乐,不求上进,沉溺在自己物欲的满足中。这样不良的习性,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其次,放纵型即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放任自流、漠不关心,其实就是父母对子女不负责任的表现,是父母的失职。在行为上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低,不要求各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只要求别在外惹是生非。至于子女成长过程中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思想的教育,根本不重视,盲目地认为孩子长大就懂事了。甚至更有父母直接让子女弃学从商,认为有钱就是一切。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宽松无度、放纵,使子女们养成目无纪律、骄纵横行的个性,一旦做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想管都来不及了。
再次,专制型教养方式即父母用粗暴的训斥、打骂、体罚等手段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父母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不良行为或过错,只会采取简单的打骂、体罚来教育子女。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又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希望通过罚跪、打骂等手段使子女上进。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子女同家长产生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性格偏激,甚至离家出走,最终走上邪路。还可能造成青少年对粗暴手段的模仿学习,在其心理压抑、寻求平衡时,一旦遇到类似情境,很可能也以暴力手段报复社会,导致违法犯罪。
最后,父母双方相互矛盾的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父母间或者是父母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可能出现不一致。一方管,而另一方护,相互矛盾,无法管教。不同的家长对于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不一样的理解,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得不到对方的认同。这样彼此不一,使孩子反而无法适从。久而久之,对青少年的管教产生混乱,失去预先的效果,青少年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也形成混乱,产生偏差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家庭介入对策
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预防青少年犯罪最有效的策略应该是从家庭入手,采取策略使父母认识到孩子的越轨行为与他们的教养方式有关,而在改善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方面家庭社会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家庭社会工作主要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家庭中各成员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和处理家庭问题,改进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功能正常运转,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家庭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在介入青少年犯罪的时,不是从青少年自身单方面的进行矫治,而是从整个家庭入手,调动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起行动,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工作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使父母了解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尊
重孩子的选择,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青少年也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理解父母的苦心,体谅并尊重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首先,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缺陷型家庭。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犯罪青少年一对一的、面对面地交流,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利用各种资源帮助青少年发掘潜能,走出困境,最后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方法。对于缺损家庭的青少年同样可以进行个案介入,在缺陷型家庭中,由于客观原因家庭结构被破坏,家庭功能得不到发挥,父母与子女关系疏离,青少年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此,个案社会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对其进行个案辅导,在良好的气氛中与青少年的父母进行沟通,使其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需求,认识到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爱、或是家庭重组后爱的不完整性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引导其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怀爱护孩子,增强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使其健康成长。
其次,小组工作方法协调亲子关系。小组工作是将无法发挥家庭功能,无法适应或扮演自己应当承担的角色的重要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组建一个小组、通过讨论、游戏活动、思考的方式,利用小组互动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自己,进而改善家庭关系。通过组建亲子关系协调小组,青少年与父母参加活动,拉近距离,通过互诉衷肠,增进理解,重建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纽带,控制与影响力得到加强,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无论是家庭结构不全的家庭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的家庭都存在着亲子关系紧张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组建小组从家庭入手,给他们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继而构建和谐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
再次,社区工作方法——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社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便利、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得社区居民家庭得到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法律知识、技术、资金、健康知识等多方面的服务。社区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问题是通过利用社区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例如科普知识展览、绘画作品展,普法知识讲座等。当前青少年的社区实践活动已经被纳入了学校的课程计划,青少年必须参加社区暑期实践活动,这不仅满足家庭的社区需求,还预防了青少年犯罪。
最后,开展职业培训进行社会青年在教育。在家庭的配合下,社区开展职业培训,进行业务拓展,挖掘社会青少年的潜能,充分展现社区的重要性。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发展他们的自食其力,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此外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青少年可以让他们也参加职业培训,进行社会实践,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而不是什么都不能做的人,也要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是只有享受,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边的强大起来,学会如何克服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减少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整个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即青少年是独特的个体,是积极的权利主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渴望父母的理解与关怀,渴望社会的认可。相信他们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帮扶主要是引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教育,我们要始终记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一切奇思妙想。多关心,多鼓励,使他们自信、安全感、控制、关心、自主、刺激等需求得到及时而又合理的满足,那么家长就不会头痛,青少年就不会用极端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社会工作
[2]家庭社会工作
[3]网上资料
第三篇:李斯特建立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
李斯特建立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这一理论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工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
1、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所谓的生产力是指一切创造财富的能力,其发展是一国财富力的根本源泉。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发展生产力是推动一个国家强盛兴旺的根本途径,因为生产力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物质财富的数量上获得无限的增进。而工业在发展生产力上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所以,发展国内工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有效的途径,国家应该高度重视。他主张德国和
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应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工业和市场。
2、历史发展阶段论
各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
3、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根据上述两个基本理论,李斯特主要从三个方面尖锐批评了古典经济学派。
一是古典经济学派贸易学说忽略了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特点。(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按照地域分工和“比较成本”可以形成和谐的国际分工,并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实行自由贸易。李斯特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是以世界经济主义为基础的,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存在和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把将来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之后才能实现的经济模式作为了论述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应当制定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理论和政策。当时德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落后于英国,因此应当实行保护贸易,以发展德国的生产力。)
二是只单纯追求当前的财富交换,不考虑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根据比较利益说,在其它国家能用较低成本生产的商品,本国就不必再生产,而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交换它。他认为,这种英国资产阶级所追求的,经英国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只符合于英国的利益,而不利于其它国家。虽然建立本国的工业暂时须付出较高的代价,但却能带来生产力的增长和对外竞争力以及国家实力的增强。
三是片面强调自由竞争,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演讲者说,可以不展示在幻灯上:李斯特认为一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来维持生存和保持独立,尤其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不推行保护贸易制度,非但不能发展国内工业,促进经济发展,还会危及自己的独立地位。还以英国和德国为实例,指出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符合工业发达的英国资本进行对外经济扩张和垄断世界市场的需要。而作为工业落后的德国,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就永远不可能发展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李斯特的的贸易保护不同于早期保护贸易理论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即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狭隘地把经济活动局限于流通领域, 认为流通过程特别是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 忽视了生产领域的作用;重商主义还错误地把货币即金银看作是唯一的财富, 没有正确认识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四篇: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对我国社会管理构成巨大挑战。只有坚定不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才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然而,在各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有弱化社区在社会管理中基础地位的倾向,这可能导致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走向误区。社区是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的载体,也是政府与居民直接互动的平台,其基础地位不但不应弱化反而更应加强。本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分析对象,从江汉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管理的实践、问题以及对策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江汉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的创新实践 1.培育了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
2008年,江汉区民政局指导成立江汉区社区志愿者协会,并发展至各个街道各个社区。除了全区层面的志愿服务组织之外,各个社区根据自身实际,也引导组织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例如,在社区层面的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通过走访观察,发现社区里的能工巧匠,将动员他们带领其他一些热心居民组织成一个家政志愿服务队,为居民免费提供一些家用电器修理、水暖照明设备维修服务,或者收取少量成本费。一些社区将家政服务的范围拓展到提供快餐、接送孩子上学等等服务项目。
2.发展了文体娱乐类社区社会组织
文体娱乐类社区社会组织一部分是居委会发现人才并引导扶持成立,另一部分是有文体特长的专业人士自发成立的,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需要的同时也带动居民共同参与,还可以为社区甚或街道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带来方便。文体娱乐类社区社会组织在各个社区都有,比如京剧团、书画班、舞蹈队、太极扇队、合唱团等等。
3.成立了非营利性物业服务组织
江汉区辖区以老城区为主,而老城区的物业管理一直是个老大难。由于空间上相对开放、居住相对分散、居民经济承受能力弱,所以不可能完全实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在实践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春街小夹社区率先实行门栋自治,肖家社区实行了院落自治。唐家墩街西桥社区创造性地成立自助物业服务站。
4.创建了综合型社区社会组织
满春街“都市田园”协会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街道环境绿化再到志愿服务,成为一个综合性社区社会组织。
5.成立了维权类社区社会组织
江汉区万松街武展社区“打工妹之家”就属于扶助弱势群体这一类。还有一些社区成立“新居民之家”等等,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护合法权益、享受正常福利、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6.创新了业委会筹备模式
针对居民小区物业收费乱、业委会“成立难、换届难”问题,结合2011年1月1日新版《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江汉区汉兴街办事处牵头,在辖区内探索并推广“业委会筹备模式”,试图打破业委会“两难”僵局。7.划拨了专项社区民间组织孵化基金
自2011年开始,江汉区政府每年投入200万民间组织孵化基金,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也激励社区居委会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
第一轮社区体制改革也即中国社区建设的“江汉模式”。1.政府职能社区化。“五个到社区”: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实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强化区政府职能部门功能。
2.社区监督考评街道和区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普遍在社区建立了公示制、承诺制,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3.理顺关系、明晰权责。在街道与社区关系中,由过去的“领导与被领导”转变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4.确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权责关系原则。赋予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权力,落实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履行社会职能的经费。
第二轮社区体制改革也被称为“八大员”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机构重组、人员整合、职能剥离、权责对等、综合执法等。1.机构重组
根据“八大员”工作要求和服务功能的分类,在街社区服务中心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在每个社区设立一个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社区日常治安秩序和环境的管控。同时,在街社区服务中心下成立街道机动巡逻队,负责街辖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治安、环境秩序的巡逻工作。每个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日常工作由站长负责安排,副站长协助工作(主要负责社区治安和环境管控),站长、副站长在各站工作人员内产生。2.人员整合
街道办事处现有职能科室和人员编制作重新调整,分别整合进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经济服务中心。
“八大员”分别整合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一是将分散在各个社区的低保专干、计生专干、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干整合进社区服务中心,由社区服务中心统一调配;二是将分散在各个社区和各条条上面的“门前三包”员、网格化监督员、城管协管员、外来人口协管员、安保队员整合进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由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统一调配;三是将“八大员”中素质能力低、服务意识差的人员解聘,面向社会重新招聘,以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3.职能剥离
将居委会身上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城市管理职能分别剥离给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使居委会集中精力从事社区自治。通过职能剥离,实现政府公共管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治三重职能的分离。4.权责对等
严格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理顺区政府职能部门与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的权责关系。5.综合执法
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的协管员承担三项职能:(1)提供线索信息,特别是违规行为;(2)对违规行为进行宣传、教育和规劝;(3)对违规行为行使有限的执法权。
二、江汉区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尚存问题
1.社区社会组织类型单一,成员组成以边缘群体为主
据调查发现,社区社会组织大多数是志愿服务类和文化娱乐类。而志愿服务类组织的主体成员则是社区低保户、离退休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主要以“老、少、弱”三类人群为主,老年人为丰富晚年生活多参加文化娱乐类社会组织,青少年多参加各类兴趣班的学习及一些文体活动或志愿服务,而低保户为了领取低保金必须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劳动。中青年群体并不是没有社区参与的需求,主要是社区没有成立针对他们需求的相应社会组织。
2.社区社会组织被组织多、自组织少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社区社会组织大多数都是在社区居委会的引导、组织、扶持下成立的。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主要是健身娱乐的舞蹈队、太极拳队、合唱团、京剧团等等。被组织的社会组织比自组织的社会组织在自主性方面缺少很多,因为被组织更多是要考虑组织方的意愿而较少考虑组织成员的需求。
3.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经费困难、场地紧张
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普遍缺乏活动经费,既没有政府的专项资助也没有社会的定期捐助,只有社区居委会的临时救济,这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一些居民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是苦于经费问题,没有办法开展工作。还有的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来自物业公司,但是这样就受制于物业公司,很难保证自身的独立性,也就很难起到监督物业公司的作用。现在,很多业主委员会面临成立难和换届难的事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费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反倒是自发成立的健身舞队的活动经费有保障,因为它依靠队员自觉自愿交纳的会费维持运转。
4.社区社会组织功能单
一、以自我需求满足为主,公共需求为辅
社区社会组织以志愿服务和文体娱乐为主,而例如公益慈善类和社区维权类社会组织相对较少。虽然志愿服务类也是关注公共利益,但是由于社区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多数是在社区居委会组织下开展活动,虽然从事的是社区公共服务,但行为较为被动甚至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很难真正培育出志愿精神。而那些自娱自乐的兴趣类团体,也主要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娱乐,很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缺乏公共性。那些应该为居民公共利益服务的业主委员会,也有一部分是在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操控下,不能真正代表业主。另外,一些业主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反倒会通过牺牲公共利益来满足私利。总之,维权类的社会组织因运行不规范也存在公共性不足的问题。
5.社区社会组织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缺乏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发育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层面,一直到2010年中办发〔2010〕27号文件的出台,国家才正式通过政策文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要求。地方层面,江汉区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另外,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些公益性捐赠活动具有短期性、临时性、随意性,所得的社会捐赠也大多是现款现用,不利于公益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6.基层政府及社区居委会对社区社会组织认识不足
政府部分领导、部门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与必要性认识还不够,认识上的不足或误区带来了工作指导力度上的不足。一些社区居民对民间组织的认识比较淡薄,公益意识较弱,参加其举办的活动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无组织性,制约了社区民间组织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7.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凝聚力和规范性不够
一般社区民间组织无科层化体制设置,没有沿用部门齐备,职能分工明确的“单位”管理模式。内部管理上很大程度取决于精英人物或核心骨干人员的个人素质与运控能力。组织的约束性也不强,从而造成良莠不齐的状况,缺乏自觉服从社会规范即社团自律的总体性保障。
8.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公民需求匹配度不高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其基础是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而在实际运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社区社会组织还不能在提供的公共服务上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反映社会成员的真正需要。
三、如何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1.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府要主动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社区社会组织的防范心理和严格控制的做法,从建设新型社区、构筑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的高度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同时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协调、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不能因此就以政府的价值取向来裁定哪些社区社会组织应该发展、哪些不应该发展,而要以社会居民的需要为基准。
在税收政策上,对于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事社区服务活动在区别认定后给以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以鼓励它们投身于社区公益性、低偿性服务。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保障社区民间非营利机构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政府还要及早出台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员工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并与社会整体的人事、福利、社会保障体制接轨,以增强社区民间服务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发展社会企业。
2.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可通过专款专用的形式下拨给社区,由社区居委会或下设的专门委员会管理,用于资助这类社团开展活动,并对一些成绩突出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表彰。政府划拨专项经费孵化社区社会组织。
3.支持专业社工培训及引进
为适应社区建设的需求,需要逐步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吸引和录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社区服务机构就业。
4.给予社区社会组织合适的发展空间实现社区自治
从中国目前的现状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在于政府让渡空间的多少,也就是政府在社会管理上的角色和功能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的绝对退出,退出不等于不管,而是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5.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1)树立整体政府理念。整体政府理念是在反思和扬弃碎片化的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整体政府”的理念,力图破解新公共管理困局。所谓整体政府,就是“公共服务机构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实行的跨部门协作,以及为了解决某些特殊问题组成的联合机构。
(2)重塑公共行政理念。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最大的风险在于特殊利益独大,公共行政变成自我利益追逐的领域。政府部门主义和部门行政就是这种风险的典型代表。公共行政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满足公共需要的行政管理模式,它代表的是公共利益,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树立公共利益至上价值理念。定位服务角色社会管理为了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需求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实现公共利益和促进公平正义为目标,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
6.优化政府职能结构
其一,在政府职能的价值导向上,公共服务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的解决为聚焦点,反对部门主义。其二,在政府职能的权力关系上,公共服务既要尊重各个主体公共服务治理中地位的平等与自主,又要注重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交叠嵌套的政府职能主要是“通过合作、协调、谈判、伙伴关系、确立集体行动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区域公共事务的联合治理。这种联合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相互合作。”其三,在政府职能的功能界定上,公共服务要通过各级政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之间的角色界定,发挥各个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治理网络,集中全社会的智慧与资源共同解决各类区域公共服务问题。同时,通过彰显公民权、民主和公共利益,超越对个体利益的单纯追求,实现各个个体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和谐。其四,在政府职能的绩效评价上,公共服务要求废除单纯以GDP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7.创新公共服务机制
公共服务是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组成的复杂治理系统,主体的多元化就必然出现各个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激励与约束问题。竞争和合作既不是自发市场经济下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的状态,也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偿合作而竞争不足的状态,而是一种基于法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合作关系,竞争是手段,合作才是目的。
激励和约束则包括:其一,改革传统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法律、风险和组织约束,诱导政府职能部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注重追求区域公共利益,实现公私利益的统一。其二,健全以政府财政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政府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其三,加快建设公民社会,真正赋予公民在公共服务治理中的权利与责任。要超越新公共管理在公共服务问题上的顾客主义取向和做法,与顾客不同,公民是更大治理环境中权利的享有者和责任承担者。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治理会激励他更加关注邻里和社区的持续发展,约束并超越其短期利益,为邻里和社区发生的事情承担公民责任。
传统的社会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忽略了社会的重要作用。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管理不仅是政府管理社会,更重要的是社会管理社会,只有培育社会、发展社会,才能创建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
第五篇:以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⒈ 以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基于华生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人们探讨了教学的过程和手段,并且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这里主要介绍有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斯金纳在操作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所有的教学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以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开始,以教学目标的完成而结束。教学目标越具体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目标越精细越好。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假设保持了一致,这种目标分类学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以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述目标;第二,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斯金纳在实践中建立起一种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包括这样的五个阶段:说明具体的行为表现;评估行为;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方案。从以上的过程看出,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设计的程序,直接涉及到了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求可观察、可测量。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程序教学的设计需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使每一个问题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教师把材料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每步一个教学目标,整个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每个教学目标完成后进入下个教学目标的教学。程序教学的方法有这样几个因素: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的反映;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
程序教学的最初阶段主要是讨论程序学习的方式,后来逐渐开始重视研究作业分析、学生行为目标的分析以及教材逻辑顺序,为了使程序设计更加符合逻辑性,又开始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中更为复杂的因素,设计最优的教学策略,并在实施后给出评价。当系统科学引入教育领域之后,借助程序教学,人们更全面、更确切地探讨起教学全过程,更重视学习目标与学习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其他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分析等。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已开始于程序教学的设计之中,为后来发展的教学设计思想提供了基础。在程序教学运动中出现了“教学设计者”(尽管当时还没有给予这样的称呼),这种专门人员的出现使得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探索有了专业队伍,他们对目标理论、任务分析、个别化教学、媒体选择、形成性评价等一系列设计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他们从事设计的范围也从对教学机器、个别媒体的设计拓展到多媒体学习包括乃至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课程和教育项目的设计上来,这一切都促使教学设计理论得以发展。[1]
教学设计的产生,主要的依据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因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内部的思维和人的情感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仅对外部的刺激与反应进行研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育目标强调以外部的学生反应进行描述和检测;教学方法强调以学习内容和已形成的反射结构来展开教学,并以小步子进行,强调及时强化,强调有效性。
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在许多技能性训练和操练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学习效果的客观行为,以及重视反馈强化的观点,至今依然在教学设计领域广泛应用。这种教学设计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缺乏系统性;工作量较大;设计一个好的程序课本的时间较长;对新问题、新情境的迁移性较差;难以解决复杂的思维训练问题等。⒉ 以认知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认知主义学习心理学基于对学习的理解,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众多,我们仅介绍布鲁纳和加涅的教学理论。
⑴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关于教学目的,布鲁纳认为必须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更好的理智发展,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演技能”。
布鲁纳认为教学必须考虑三件事:学生的个性;知识的本质;知识获得过程的本质。学生的心智发展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遵循他特有的认知程序。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心智形式。相应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发现法。
布鲁纳还提出了“知识结构说”和“学科结构说”,并且认为应该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认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一是学生掌握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能理解这门学科;二是学生了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有助于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三是教材组织成一定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四是学习学生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⑵ 加涅的教学理论
加涅在他的学习目标分类的基础上探索教学理论并进行了教学实践,他认为:学习发生的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认知信息加工模式表明了学习发生的内部过程和所对应的外部教学事件(活动),教学就是安排外部条件,促进学习内部过程,不同的学习任务对应不同的内外学习条件。
加涅在《教学设计的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学习层次分析法和信息加工分析法,本书其它章节有介绍,故此不再多言。
基于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设计的发展,使教学设计变得更加有效。因为认知主义心理学加强了内部的思维研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育目标强调以内在的学生认知发展为依据;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展开教学,并强调发现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效果:重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作为教学起点;重视学习内容分析,充分考虑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性,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学设计还关注了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⒊ 以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设计
人本主义心理学揭示以往的学习心理学忽视了人的情感因素,主张要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解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罗杰斯探讨了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罗杰斯从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开始了教学理论的建设。罗杰斯在《患者为中心的治疗》中提出,学校要培养的人是:“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任的人;能理智的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的贡献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自己的社会化目标而工作的人。”
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概念以及教学的过程。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第一,确定帮助情境;第二,探索问题;第三,形成见识;第四,计划和选择;第五,整合。这种非指导性教学是建立在他的意义学习基础上的教学。
罗杰斯还提出把教师改称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阐明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弄清他们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促进学习的气氛。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教学以及学习成功的重要影响,扩展了教学设计的研究领域。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培养完整的人;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发展。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到很多研究领域。强调情感因素,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但是过度的强调情感,会减弱教师对教学的控制能力,最终将导致教学失败。
以上介绍了以哲学为取向的教学理论和以心理学为取向的科学教学理论,这两种理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各有侧重点,他们共同统合于教学理论,只有统合的教学理论才是完整的教学理论,才能为教学设计的发展指明方向(哲学层面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设计更有效(科学层面的教学理论)。
二、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人们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材料的研究以及实践的检验,已经发观和揭示了许多教学过程中富有稳定性、普遍性的内在本质的联系和客观规律。但是历来教学理论的研究多是只涉及教学过程及其理论原理的个别方面,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即使是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依然如此,因此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这些理论观点很容易陷入片面的应用,忽视教学过程整体结构的平衡。为了克服这种教学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的不良倾向,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20世纪60年代初,巴班斯基把一般系统论引入教学领域,开始了新的研究。教学设计正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它把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即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原理等要素都置于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研究和应用。
如果没有教学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无水之鱼。教学设计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下,把教学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即教学系统的元素。教学理论揭示了各个子系统的相关原理,使教学设计者能够对这些子系统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教学设计把教学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整合起来也是依据教学理论揭示的教学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二者讨论的是同一个对象,即二者的研究对象相同,是性质上的低层次重复和名词概念上的混同与歧义,”实际上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的本质不同。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同时它通过教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与方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体系。教学设计本身并不研究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它只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心理科学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与计划,是一种规定性理论。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教学理论关于“教学是什么”,在教学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合理的整合在一起,使教学有效进行的理论体系。如果没有教学理论揭示的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设计就不能有效进行。
如何把描述性理论转换成规定性理论,这需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不同的实践领域会产生不同的规定性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心理科学和教学理论这样的描述理论在实践中与系统科学相结合形成的规定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