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15:1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深入推进**区***街社会管理体制

工作的几点意见思考

***街分别有4个社区:**、**、**和***社区,8个村委:**村、**村、**村、**村、**村、**村、**村、**村;在当前,我街道正处于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转型也在加速推进,突显基层社会管理方式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现就将***街这几年的基层管理几个特征、目前遇到的情况以及创新工作和接下来的打算做如下汇报:

1、***街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特征:

(一)社会管理的人民性。我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街内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就是真正让老百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我街道和社区(村)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社会管理的能动性。社会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不能因循守旧,被动应付,要与时俱进、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强化管理,尤其街道在推进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要求各个社区村委社会管理创新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

管理的能动作用。

(三)社会管理的规范性。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大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我街道努力做到社会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2、***街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

我们知道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建设,认真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对此,我街道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目前,我街道的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社区和村群众诉求接待站、走访居民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以及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小问题不出社区(村),一般问题不出街,疑难问题不上交”的目标,积极倡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努力把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社会人员服务管理的工作。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我街道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了各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实行“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做到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出租房屋信息、就业就学信息,建立一证查询或信息查询制度。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民安是民生的基础,没有民安就没有民生。我街道按照“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深入实施“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从街道一直延伸到社区(村)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如,加大繁华地段的治安乱点整治力度等。努力做到管理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治安无乱点。

(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我街道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其次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完善以登记、审批、监督、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实施。

(五)基层基础工作。我街道以完善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站为抓手,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平台,集中办理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

3、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服务站三者关系

我街道的社区服务站是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监督。定期向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汇报工作,向社区居委会通报工作,接受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如

我们在4大社区都设立的楼长,社区有任何问题都可直接找到楼长反应,楼长收到问题向我街道办提出,然后在街道内部解决,真正做到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4、如何发挥业主委员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我街道的做法是完善法律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首先是要制订、出台有关成立业主委员会运作的实施细则。其次是要构建完善的业主自治机制。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业主自治机制,除了要进一步加快如《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外,业主的自律和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最后是要确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不确定,使业主委员会没有权威,这导致其在协调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关系的工作中,常常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应通过立法,清楚、正确、合理、科学地给业主委员会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赋予业主委员会一定的权利和权威,并规定其应承担的义务及应为自身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5、接下来我街基层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接下来我街道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的工作和创新,核心在基层,根本在落实,主要任务也是抓落实工作。

(一)要在制订规划、强化责任上抓落实。我街道接下来一要明确目标责任,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员,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讲评考核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要在以点带面做好示范村。抓出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社区(村)示范点,以此把社会管理创新覆盖到全街,延伸到各个角落。

(三)要在深入调研、创新招法上抓落实。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破解管理难题上下功夫、用气力,大胆实践,不断加强对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四)要在完善机制、监督考核上抓落实。围绕不同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对基层工作的考核,我街将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通过半年一巡查、一年一考核、日常互学互促和互查互评等活动,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并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区***街道办事处2012年5月8日

第二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央政法委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之一。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发展。目前,社会建设是整个建设的“短板”,社会管理又是社会建设的“短板”。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程度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办好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个别员工跳楼等事件,就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而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对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调整中厘清思路,在完善中确立规则,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接轨国际惯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政法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省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机制、制度、措施和手段还跟不上,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顽症”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与社会管理缺失相关;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规范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探索服务型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社会参与的服务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打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整合其它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

二、夯实基层基础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能力的重要基础。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

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固可靠的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维稳基础。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为主题,在镇街一级整合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的资源力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形成了矛盾综合化解、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综合管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平台,凸显了1+1>2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信息基础。信息越全面、质量越高、时效性和共享性越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就越明显。我省公安机关通过建立规范高效的动态采集机制,强化“人、屋、车、场、网、会”等基础信息的采集,确保各项治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群众基础。我省大力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行网上便民利民措施,广泛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依托“平安南粤网”推行“服务措施一网办”,近三年来共推出网上便民服务措施258项;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和公安微博,深受群众欢迎。2009年广东公众安全感比2008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公众治安满意度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组织基础。在领导精力上倾注基层,在人财物上充实基层,在工作导向上激励基层,切实把基层基础做实做好。

三、依托信息化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物联网、泛在网、富互联网、语义网、“智慧地球”等,令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必将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在多重意义上影响、改变、塑造着世界,社会呈现日益复杂的形态,单靠传统手段已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政法公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做到信息灵敏,在打击犯罪工作中做到反应快速,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做到便捷高效,不断提升警务效能。

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必须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政法公安机关构建信息化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从全局整体进行考虑,在规划布局上尽量做到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在全省统一规划建设了“一平台三系统”(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资源系统)和“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服务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二是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实战,做到“高效率、可持续”。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坚持围绕实战推进信息化建设,依靠警队力量搞研发,取得了一系列贴近

实战、服务基层民警的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打击犯罪“SIS”超级情报系统,服务群众的网上办证、网上缴费、出入境证件自助申请柜员机等技术设备,自动抽取民警工作数据进行量化考核排名的“三考合一”(工作绩效自动考、执法质量全程考和督察监察全面考)系统等,均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效能。三是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共享,发挥实战的最大效益。我省政法公安机关着力推行“大情报”平台建设和“网上作战”,打破各警种之间、上下级之间、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共享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资源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实现了信息主导警务的目标。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治理工程,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为“三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意见》、《关于切实推进公安“三项建设”(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维护广东平安稳定的意见》等等,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政法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具体抓,深入研究解决推进中涉及的体制、机制、政策问题。政法部门之间、政法部门与其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协作配合、形成攻坚克难合力,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法律、政策、体制、机制。坚持典型引路,加强检查考核,努力推动工作,提升水平。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困难,建立完善全省联网运行的综合信息平台。二要着力解决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特殊人群常态化管控机制,形成政法综治部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机制,切实把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帮教对象。三要着力解决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问题,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做到整治一块,巩固一块。四要着力解决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切实做到服务到位、管理有效。五要着力解决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

问题,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急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做到“网上能知、网下能控”。

一、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格局,高质量、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二、切实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

按照“公平对待、优化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社会城乡一体化管理范围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综合管理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由简单粗放管理向规范文明管理转变,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部门配合、依托社区、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特殊群体教育管控工作

以实现动态管控为目标,以分类帮教为手段,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涉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散人员、流浪“三无人员”(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来源)和重点青少年等“六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管控。

五、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

切实把维稳集中整治与社会治安排查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特殊人群集中、基层组织软弱、非法宗教猖獗、治安隐患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薄弱以及案件多发高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动态摸排调查,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级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用三年时间使重点地区整治大见成效。

六、切实加强和创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工作

组织、民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两新组织”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全区“两新组织”的性质、行业、分布、组织和人员背景等基本情况。要积极推动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加强对贯彻《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检查,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建立多渠道、多部门、多层次的网络化监管体系。

七、切实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工作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统筹虚拟与现实两个社会、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完善虚拟社会防控体系,加大虚拟社会管理力度,加强虚拟社会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要加强虚拟社会监管队伍建设。要建立虚拟社会防控体系。要完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

八、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效措施,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打击犯罪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预防犯罪是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建立多破案是政绩、少发案更是政绩的工作导向,在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严打高压的同时,把工作重点、力量配置、经费投入更多地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

九、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要统一思想。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要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好“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稳定是第一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做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统筹发展,加快建设大平台、大项目,实现大发展、大平安、大和谐。

要明确任务。社会管理工作不仅要从手段、方法、机制、途径上求创新、求突破,也要明确管理的主要内容,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社会组织、虚拟社会等三大领域的管理服务,将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与服务维权、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与作用发挥、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起来抓。

要注重结合。社会管理创新要突破,必须推进发展与管理相结合、民主与法治相结合、专治与群治相结合、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要加强领导。探索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架构,做到“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并进一步延伸综治网络,把综治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创建平安新城。

第三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思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思考.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和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也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不断显现。作为社会管理重要职能部门之一的公安机关,如何以全新的思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一个重大而又亟需破解的实践新课题。结合鱼台公安分局工作实际以及对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学习领会,就如何推进我县社会管理创新作些思考和探讨。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鱼台县公安分局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破解长期制约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创造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贴近辖区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管理机制,并取得了一定实效。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逐年上升。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确保组织管理、人员落实、经费保障、督查考核、宣传发动“五到位”,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流管工作合力;二是通过民警采集录入、信息员收集报送、出租屋房主、聘(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主动申报、网络平台收集、成员单位报送“五渠道”,确保流动人口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三是通过访查、互查、清查、倒查、查处“五查法”,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控;四是采取以房管人、旅店式管理、分层次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加强流出人口管理“五举措”,灵活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当好“治安保姆”,加强农村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一是联合学校建立留守学生详细档案,并进行分类建档、分类施救,着力做好少数有涉足违法行为倾向学生的教育挽救工作。二是加强与学校和留守学生父母的联系沟通,互通信息,共同施策,形成良好的教育互动氛围。三是加强校园及周边秩序整治,营造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四是将“问题”留守学生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建立定期汇报和定期走访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教和管控措施,同时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监护,及时教育和纠正其不良行为。

(三)开展矛盾大排查,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效能。即由责任区民警、村治保主任联勤联动,充分发挥乡镇、司法干部的专业技能和治保主任人员熟、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互动配合,多力合一,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一些复杂疑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还积极争取到赋予派出所对治保调解主任及成员的建议任免权、考核使用权和工资发放权,有力提高了基层治保调解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四)创建“信息员工作法”应用平台,以情报信息主导打防管控。即以各派出所为单位,在全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中广泛物建信息员,充分发挥信息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获取各类基础信息和预警性、深层次的情报信息,并通过“信息员工作法应用平台”,强化情报信息采集、上报、研判、应用等各个环节,较好地实现了基础工作信息化,做到了准确预警、防控在先、打击精确,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五)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创新网吧管理模式。根据网吧实名制的检查情况对网吧实行分级监管,以2009年以来网吧规范经营程度作为标准,将全县网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实行分级管理动态模式。将管理有序、守法经营、无违规记录的列为一级,对一级网

吧,每季度检查一次,实行无举报不查;将管理不力,偶有违法经营的列为二级,对二级网吧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将管理无序、经常违规、群众反响强烈的列为三级,将三级网吧纳入严控范围,实行不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依法从严惩处。三级可以相互转化,半年一评,自今年分级监管以来,网吧管理效果明显。

(六)开展“视频巡逻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2009年在全县建成城乡动态监控系统,在城区繁华地段、主要街道、工业园区、居民区、要害部位等违法犯罪高发区域实行视频巡逻。通过“视频巡逻机制”,全县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管理理念僵化守旧。求稳怕乱,对上级决策部署生搬硬套、照抄照转,习惯用老思路老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创新意识;不注重学习和调查研究,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面对矛盾问题束手无策;管理方法简单陈旧、管理程序繁琐,重管理轻服务、重打击轻保护、重护航轻导航;习惯使用大清理、大整治等粗放式的管理,“头痛治头,脚痛医脚”,鲜有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措施。

二是社会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犯罪的流动性、智能型、职业化特征日趋明显,静态、被动、粗放的管控措施已经难以奏效;取消暂住人口管理收费和特种行业审批后,靠行政约束和经济制裁管理流动人口和特种行业的方式已经弱化;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境外非政府组织大量涌入,但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无法可依和有法难依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迅猛发展,单靠“封、删、堵”方式控制舆情、管理虚拟社会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

三是社会管理机制运行不畅。从外部看,由于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没有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结果往往导致公安机关一家东奔西走、孤军奋战、管不胜管。从内部看,公安机关自身的组织结构、警力配置、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警种之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导致办事效率和质量不高,执法公信力下降,影响警民关系和谐。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一)增强“四种意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一是要增强“民本”意识。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到重大的民生问题,公安机关要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不放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理顺社会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地舒缓社会紧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二是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实现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的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切实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受到快捷、便利、文明、和谐和实惠。三是要增强“互动”意识。最大限度地争取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依托新的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等管理主体,尊重社会自治,助推社会自律,利用社会资源管理社会事务,充分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广大民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从单一行政型社会管理向互动综合型社会管理转变。四是要增强“成本”意识。要强化警务成本意识,让有限的警务资源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警务资源效能的最大化。要改变大清理、大整治等粗放式的社会管理习惯,摒弃注重轰动效应的短期行为,切实考虑“投入产出”问题,尽可能减少低效警务、无效警务、负效警务,做到精耕细作,务求社会管理质效。

(二)把握“五个重点”,改进社会管理手段。一是把握实有人口管理。要以“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车管人”为有效抓手和平台,加强对“人”这一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的管理,对常住人口按居住地实施管理,对流动人口管理,做到既要依法加强管理,又要提供优质服务,可探索实行“居住证”制度,让流动人口享受居住、就业、就医、教育等方面的优惠和服务,吸引流动人口积极主动办证,自觉自愿接受服务管理;同时既要加强流入地的管理,又要加强流出地的管理,防止形成管理盲点。对重点人员的管理,要建立以动制动管理机制,在提高发现率、在控率和处置率上下功夫,严防漏管失控。二是把握行业场所管理。紧紧抓住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容易为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中小旅馆、出租屋等重点部位,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歌舞娱乐、洗浴按摩、美容美发等重点场所,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物流、快递等新兴行业,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加强日常监管,在防范管理中确定打击重点,在打击整治中发现防控漏洞。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真正做到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大社会治安的安全系数。三是把握矛盾纠纷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情报信息上,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新动向,深入排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及时上报党委政府,服务决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依托信息员工作法、四位一体联调联处等有效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群众提供多元有序的诉求表达渠道,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要突出初信初访办理,加大解决疑难信访力度,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避免矛盾激化。四是把握虚拟社会管理。要改变以往单靠“封、删、堵”方式控制社会舆情、管理虚拟社会的做法,探索“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新途径,强化对虚拟人员、虚拟社区和相关行业基础管理,实现动态实时掌控,实现网上管控与落地查处相统一,打赢网上网下两场战争。要以加强“网民”虚拟身份信息采集为主线,积极推动落实网络网址、网民上网等实名登记措施,摸清网上网下活动轨迹,加强网上虚拟人员管理。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着力提升运营商的自律水平,维护良好网络秩序。要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和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快速反应、综合治理的网上工作格局。五是把握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不仅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更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要提供优质服务,如建立“流动车管所”,方便群众办理车管业务,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理赔机制,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全面推行消防监管错时工作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出入境部门要开展温馨提示服务,防止出国留学、务工人员上当受骗。要抓隐患排查整治,抓制度落实执行,抓业务监督指导,抓责任倒查追究,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安全监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发生,减少群众损失和社会影响。要健全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事件,提高危机应急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三)建立“四项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效能。一是建立“社会化”管理机制,形成管理合力。公安机关是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但绝非包打天下的“唯一力量”,要充分借力,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推动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公安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与,齐抓共管、联合整治、联合行动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格局,实现由“社会管理国家化”到“社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本位转换。二是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主体。要按照公安机关简政放权、强化监督、依法监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

解矛盾、排忧解难,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社会成员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自我管理的职能,科学界定和划分各自职责,共同履行社会管理主体的义务,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管理主体不再定位模糊。三是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要充分依托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当前重点是要强力推进“大情报”系统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和纠错工作,确保各类社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联动使用。要强化信息科技手段的综合应用和网络平台的服务应用,在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警务活动中发挥信息化的核心战斗力作用。四是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提供队伍保障。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队伍。要通过实施“育警、励警、强警、律警、惠警”五项工程,激发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队伍和素质保证。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和典型引路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创新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之中,科学设置评价项目和评价指标,同时注意发掘培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亮点,运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引领全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水平。

第四篇:关于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是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广厦天都城的入驻,多个房产公司接连入驻,星桥街道迅速进入了城市化建设阶段。同时,设立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吸引大批工厂企业入驻,带动了整个辖区的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星桥社会治安形态愈来愈严峻。如何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辖区的社会平稳,作为辖区派出所,我们面临许多新挑战:

一、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且流动性较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比较突出。据统计,近年来,我所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占了八九成,而同时,受害人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

三、对流动人口、出租私房、公共场所等治安要素存在管理薄弱环节,致使部分地区成为治安乱源及案件高发区。

四、盗窃两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入室盗窃等侵财性成为星桥主要犯罪类型,直接影响辖区群众的安全感;

五、巡逻队伍专业素养不够,导致治安防控力度有所欠缺。

六、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引起的各类不安定因素也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而增多。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

一、星桥靠近临平城区,经济发展较快,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其二,星桥开发区设有很多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其中部分人员因盲目流动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其三,星桥东依临平,西接丁桥,东南与乔司接壤,交通呈放射性,给违法犯罪活动带来便利条件;其四,星桥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初期,由城镇、新建农民小区、传统农村(类似“城中村”)及商品房小区组成的空间结构,该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其五,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上虚拟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星桥辖区的社会治安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民警的工作力度,较好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但是从长远看,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提出适应社会大环境变化的管理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格局,高质量、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二、要切实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

按照“公平对待、优化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等多种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更新管理理念,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采取“村民小组长协助办证,有偿补贴”、流动人口办证厅错时上班、警务室设立便民办证点、大型企业上门办证、社区民警与管区工厂企业通过电子邮件管理流动人口办证等措施,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

三、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特殊群体教育管控工作

以实现动态管控为目标,构建社区、家庭、警务室“三位一体”的特殊人群帮教管理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监改对象、涉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教育管控。

四、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

切实把维稳集中整治与社会治安排查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对“城中村”等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治安隐患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薄弱以及案件多发高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动态摸排调查,同时加大信息技术在治安动态管控上的应用,配合专业治安巡逻队伍,打造严密的防控网络。此外,结合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出租私房为重点,严格执行“以房管人”,通过挤压违法犯罪人员的藏匿、活动空间,为辖区居民打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要切实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工作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统筹虚拟与现实两个社会、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完善虚拟社会防控体系,加大虚拟社会管理力度,加强虚拟社会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六、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效措施,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打击犯罪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预防犯罪是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把工作重点、力量配置、经费投入更多地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要建立信息化的治安防控系统。一是要打造“信息化”的小区防控网,应用多种方法完善封闭式小区技防人防措施,全面推行围院式管理。二是打造“精细化”的路面巡逻防控网,根据街面治安实际科学划分巡逻警区,建立覆盖辖区道路的巡逻防控网。三是打造“规范化”的企事业单位、重点目标防控网,围绕重点企事业单位和重点目标,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和工作责任制,与街面、社区防控网相连接、相呼应。四是打造“标准化”的视频监控防控网,以全球眼和天网等视频探头为基础,对重点区域、道路、目标实施全天候电子监控,实现与路面治安力量联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七、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基层基础建设,是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在基层,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首先必须夯实信息基础,要通过强化“人、屋、车、场、网、会”等基础信息的采集,确保各项治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其次必须夯实群众基础。通过警务室作为平台,开展“警民恳谈会”、“开门评警”“大走访”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广泛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五篇: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县级公安机关是参与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内涵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实践谈一下粗浅看法。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基层公安机关顺应

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是公安工作从理念到方法的重大转变。

(一)准确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在我国政治体制下,社会管理是指党委、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进行协调、组织、监控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的过程。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正确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传统的社会管理是把社会管住、不出乱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不仅是把社会管住,而且要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

基层公安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热情服务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一是保障民安。如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变“被动防”为“主动防”。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犯罪等。进一步加强交通、消防和危爆物品管理等,让群众感受到公安机关对民生的重视。二是维护民权。坚持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用足用好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仅保护好受害人的合法利益,使之在人身权、财产权等方面都得以抚慰,还要维护好犯罪嫌疑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执法,增强他们的理解与信任。三是促进民和。树立和谐理念,讲究工作方法,致力于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在治安行政调解中,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因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其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尽量调解处理等。

(三)充分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公安机关在传统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不断显现。另一方面,当前社会矛盾涉及的领域广、波及的群体多,各种难以预料的社会风险明显增多,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就我县情况看,每年因回汉民纠纷、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0余起,且有不断增加趋势,这些群体性事件群众关注度高,影响社会稳定。基层公安机关只有通过变革,不断提升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才能进一步增强履行职责任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的原则

原则具有指导性作用,不同的原则会产生不同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方法。基层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出发,找到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在“探索”中创新。探索是研究、是发展,探索的实质就是创新。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在探索中创新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积极探索维护政治稳定问题,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难题;积极探索打击违法犯罪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经济领域犯罪难题;积极探索治安管理问题,解决好“社会人”、特殊人群、公共安全管理难题;积极探索互联网管理问题,把握好网上斗争的主动权;积极探索队伍管理问题,解决好盘活警力资源,激发队伍活力难题。二是在“比较”中创新。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发现,才有创新。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面对基层公安工作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只有跳出公安看公安,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队伍抓队伍,用开放的境界和心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克服和纠正自身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在“扬弃”中创新。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扬弃”是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基层机关要继承过去公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当前社会治安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内在规律,找出破解办法,创新工作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社会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者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灵活

下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在边境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在边境地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大兴安岭边防支队 张志坚 王长伟) 社会管理创新是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公安边防部队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现结合在边境地......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当前,随着我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我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来,提升了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5篇材料]

    社会管理创新 李晓阳 学号:1130359031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创新工作进展情况食安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在经贸、农海、质监、工商、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推进......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深入推广群众工作站、室模式,强化基层基础及信访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的几点思考 谢松保 2011年第3期 ——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社会建......

    对基层派出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对基层派出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山王镇派出所 徐天福 为贯彻中央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公安机关结合深化 “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

    20110411_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精选5篇)

    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http:///gov/2011-04/11/content_22492801.htm 2011年04月11日 11:50来源:长沙晚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居于源头性、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