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都显现着社会和谐的特征,实现着社会和谐的要求。
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是在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将这一科学论断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通过牢牢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基本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用和谐发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鲜明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已经具备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但还缺乏充分条件和优势。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只能是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总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追求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内容提要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大亮点。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已经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大亮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讲过的“新话”。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这一新的认识涉及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理解。
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决定》开篇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首先明确了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同国家、民族都曾有人用各自的语言对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明确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他们的学说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又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行的道路,并对其基本特征作了合乎逻辑的科学描述。他们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城乡、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原因在于诸多条件不具备。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那句话,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他们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尽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向往和谐社会,也出现过某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是,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范畴,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与旧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在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某些时候斗争甚至是很激烈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和忽视这一点。但是,从总的长期的发展趋势看,这种矛盾和斗争应该越来越缓和,是一个阶级逐渐走向消亡、社会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可以协调解决的矛盾。列宁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和谐,但它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具有了这种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逐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并走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的过程。
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我们党早就有正确认识,并按照其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宣布,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大多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期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论十大关系》,一篇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面阐发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他要求全党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他说,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政治局面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毛泽东同志的上述观点,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是有条件和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的这样一种认识之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毋庸讳言,马克思、恩格斯当初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想很快就实现的那种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基本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即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实现社会和谐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尽管距离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
对这个问题,胡锦涛同志有很充分的论述。他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的社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存在着矛盾。但这些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有本质的不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与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并凝聚和统一在这一总的目标之下的。至于当前出现的分配差距相对扩大等现象,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化改革逐渐得到解决、也一定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影响和动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所以,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我国的现实情况,都说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这样讲,反映了我们党对上述这些问题的深刻认识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在现阶段,我们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点必须明确。
一次深化 一次飞跃
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从上面可以看出,它是根据实践的新发展,建立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关系客观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包含了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新认识和新思考,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设想,但他们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因而没有对未来社会作更多的阐述。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要靠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作出回答。从列宁到毛泽东,经过了丰富而曲折的实践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他们对社会主义的问题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继承了前人的探索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但是,这一认识过程并没有完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探索,国家取得巨大发展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四个多样化日益发展的趋势等新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已进入了矛盾凸显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等,都突出地显现出来。在实践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了。在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重要论断,他强调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一系列迫切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我们不能仅仅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甚至不能停留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上,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并以此对全党提出新的要求。从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特别需要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提出总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其性质和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重大判断怎样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本质和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关系呢?
简言之,“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本质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从这两个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呢?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本质与本质属性,有联系也有所不同。从联系上看,本质属性是本质的表现。按照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去做,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状态,就是和谐的社会。同时,从本质上和从本质属性上进行概括,又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前者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而后者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状态。现在,我们既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又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使之愈加丰满、清晰和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作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如果联系到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多重大理论的新认识,就能理解作出这一理论判断的重大意义。
需要充分认识的几个问题
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特别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下面几个《决定》中强调的问题尤为重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并不是说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真正做到社会和谐,还需要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在当前这一阶段,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甚至是原来不曾有过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两个“前所未有”,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处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下,长期处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进行破坏活动的现实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立足国情,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社会矛盾总会存在,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会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而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坚持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提出与当前情况和实际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在现阶段,就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发展目标出发来思考和确定我们的任务,首先解决那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认识高度。现在,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上,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各项具体措施上,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
第三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的全部合理性和优越性,都植根于以人为本,体现于以人为本,展示于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和超越,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形态的转换、阶级关系的变迁和国家机器的重组,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生存价值的提升。由此可知,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予以彰显,这本身就是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之举。还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都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程度,又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际显现程度。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就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相信,随着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现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以日益扩展的巨大优越性,向世界展示非同凡响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四篇: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本质属性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个论断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
这个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之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并精辟地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论述共产主义原理时,又曾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可见,社会和谐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入。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也内在地包含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基础和必然要求的深刻揭示。因此,《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定性的丰富和拓展,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和深化。
这个论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不是社会主义,不和谐也不是社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不存在阶级对抗性的基本矛盾,并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因此,把社会和谐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就必然要把社会和谐进一步充实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去,从而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路线,也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篇: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
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 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创 新的可能, 并不只是科学家才有创新能力。但是创新能力要通过教 育、培训、开发、激励和实践来培养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思维、广博的知识, 才能实现创新的可能。[3]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 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 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这就说明,我们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可以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关键, 我们要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锻炼。
一、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多。据来自教育部的信息显示,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由于2007年尚有70万到80万大学生未能就业,因此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6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尽管近年来第一、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这些年我国工业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并没有下降,相反,还有大的提高。以浙江省为例,其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初期向工业社会中后期的过渡阶段,并以机械、电子、化工等为支柱产业,急需工科类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工科类专业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工科大学生的就业空间相对比较广阔。
但是,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三股力量碰撞的局面,加上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总量在膨胀。而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初期,创造出新就业岗位的潜力一时还难以显现出来,使原有就业矛盾加剧。另外,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计划管理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使专业性强的工科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高素质人员的需要,工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存在结构性困难[1]。
二、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渡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未完全转变,普遍存在自我认知偏差、自我期望值过高等现象,在择业过程中也易产生盲目追求高薪的意向性偏差、选择大中城市就业而非农村和基层的区域性偏差以及选择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而非民营、乡镇企业等的结构性偏差[2]。同时,抗挫折能力弱等也是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从工科大学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除了上述普遍性问题的体现外,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具体要求都是随着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时刻改变的。这就对高校在专业的结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到高校专业内容设置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专业教师新知识转化、课程设置调整速度等的限制,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做出调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有调查显示,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3]。因此,毕业生接收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相对来说都是滞后的,尤其是工科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能马上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需要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和实习。
2.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在就业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多数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同时,用人单位招聘学生的要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重学历但更重能力。很多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在企业实习的经历都是用人单位看重的。但是在高校培养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相比,传授理论知识的力度更大。再如,成绩不是决定性的标准。很多企业认为,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砝码。如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即使成绩相对差些,可能会更具有竞争优势。而在高校里,衡量学生是否优秀,更多的还是依靠学习成绩这一指标。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相互认知上易产生误区
对如今的大学生而言,“铁饭碗”已成为历史。在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也往往教育他们“先就业后择业”。
工科类专业多属技术类,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而学生在就业伊始,如果对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朗,没有认识到工作的好坏、有没有发展前途并不是其就业一两年就能看出来的,就很容易忽略对自己就业的长久规划,一味看重报酬高低而忽视了对工作单位的深入认识,一时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或觉得自己没有被单位重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以致于频繁跳槽。
而另一方面,在有了毕业生易把企业做“跳板”的固定思维后,很多企业在面对大学生时有了更多的排斥心理。即使录用,也不委以重任、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岗位,也不进行培训。这又进一步加深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学而无用的落差感,易积累失望、不满等消极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快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三、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工作队伍、培养方式、依托平台、创新模式四个方面进行。
1.工作队伍 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也就要求工作队伍要在传统意义上以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层面扩展到涵盖如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从而能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规范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另外,还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源,邀请企业家、公司人事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教授或校外辅导,以其亲身经历和实践感受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着重培养自身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我们利用110周年校庆,聘请一些成功校友为我校的兼职教授,并为学生开设讲座,收到很好的效果。
2.培养方式
(1)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过对工科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就能促使他们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了解用人单位注重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现状,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找到自身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运用好各类资源,加强自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求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教学
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到厂矿、企业工作。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他们必须具备娴熟的实验技能、科研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但从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验能力、工艺能力、解决工程实
[4]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一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为了让工科大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并结合“优秀生培养计划”、“大学生科研导师制”等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类科技竞赛,将科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安排专业实习等,使大学生在基层和生产第一线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拓宽了实践教学的覆盖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地调整了就业期望值。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锻炼,从根本上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依托平台
产学研合作教育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多方位的实际活动为教师及学生在生产、科研、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创新的机遇,学会创新方法、知晓创业和创新的艰辛,进而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使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5]。
因此,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有效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这个平台,加强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则能有效弥补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将学校与产业、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6]。
我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进行了较好的探索和尝试:依托专业教师和企业科研合作的良好资源,专业教师为学院和企业牵线搭桥,学院在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操作创造平台;企业也通过学生对该企业认知和认可度的增强,在学院通过专长招聘的形式招聘优秀学生,从而达到双赢。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专利”,在本科院校实施,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的舞台。特别是工科大学生,其一方面接受学校系统的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边学习边实践,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协调培养下,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行为素质都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获得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4.创新模式
在产学研教育的基础上,工科院校还可以进行模式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尝试,让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和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要解决工科大学生与企业间存在的认知误区等问题,需要加强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对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不妨借鉴一下部分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的经验。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的实习等过程,对企业的文化、发展思路等有具体的了解,查找自身与企业要求间存在的差距,甚至是可以根据企业中具体岗位的要求打造自己;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将自身的具体需求与部分教学环节相结合,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匹配出最适合公司发展和运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如在我院开办的“维科营销班”,即为在纺织、材料等专业的工科学生中,以学生自行报名为基础,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有意向去宁波维科集团工作的学生作为学员,通过开设外贸函电、外贸实务、外贸英语、品牌管理、人文素质讲座等相关课程,并安排实习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学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的,则可与维科集团签订就业协议书,并由该集团公司人事部根据学员的特点安排具体岗位,设定具体培养方案。第一期“维科营销班”结束后共有13位毕业生与维科集团签约,有的已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