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时间:2019-05-12 19:4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第一篇: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文章标题: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因此,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这样一种经历:起初他们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里来,变成城里的工人或者职员,变成城市的居民。减少农民,增加市民,让农民变市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城市化从英国等西欧国家开始,先是工业革命,进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来向北美洲等地区扩展。到20世纪初期,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完成了现代化与城市化。马克思认为,传统的农业社会的人口流动性是很低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口的“全面流动性”,资本对劳动的雇佣是以工人获得人身自由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农业工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从土地上释放了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为城市更大规模地吸收这些农业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运输手段的革命便利了人口的迁移与流动。追求高工资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迁移人口的重要吸纳机制。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化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具有历史必然性。工业化造成了纯粹工业人口的增加和作为工业中心城市的不断形成和扩张,农业工业化造成农村人口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向城市和工业部门的集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过程,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化开始起步,但长期战争破坏、制度腐朽,致使工业长期落后。现代化、城市化的起飞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学习苏联重工业化模式,又把城乡用户籍制度隔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快速起飞,加快了城市化步伐。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经济进一步大发展。法国国家亚洲事务研究所的中国农业问题专家克洛德·奥贝尔说:“1978年刚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中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占到整个就业人口的70,但到2003年,这个比例就下降到了42,即3.13亿。在这3.13亿人当中,每年外出打工超过半年的占到了一半。”可以说,过去20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发展。农民向城市迁移,逐步融入到城市的工作、生活中去,转化为城市居民,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为国外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所证实的。

二、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工不仅仅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推动国家各项改革过程中做出了贡献。著名的经济学家巫继学在他的文章《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中的十大历史性贡献》中说: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非农村中人数最多的,牵扯社会关系最为广泛的,在改革中地位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以劳动为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劳动阶层农民工,一是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二是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三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为三农问题困境踏出一条坦途;四是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五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冲击着城市消费,已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城市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六是对传统中国农村的生育观念起到了根本性冲击;七是推动了中国城市扩容与小城镇的建设;八是为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九是将城市生活的新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规范,带回了农村;十是农民进城打工,事实上在培养着一代新型农民,即农夫转变为农商。具体而言,农民工做出如下贡献。

一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大步前进,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称,我国农民工规模已达1.2亿,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三产业部门分别占到总就业人数的52和58,表明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在人数上已经超过城镇有户籍的公有制二三产业的职工。而在有

第二篇: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 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

“社会保障问题”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头号社会问题。

“贫富悬殊”

“三农”问题仍然严重

第三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内容提要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大亮点。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已经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

●把社会和谐明确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大亮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讲过的“新话”。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这一新的认识涉及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和理解。

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决定》开篇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首先明确了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同国家、民族都曾有人用各自的语言对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明确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他们的学说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在于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又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行的道路,并对其基本特征作了合乎逻辑的科学描述。他们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城乡、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原因在于诸多条件不具备。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那句话,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他们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尽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向往和谐社会,也出现过某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是,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范畴,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与旧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在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某些时候斗争甚至是很激烈的,我们决不能忘记和忽视这一点。但是,从总的长期的发展趋势看,这种矛盾和斗争应该越来越缓和,是一个阶级逐渐走向消亡、社会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可以协调解决的矛盾。列宁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和谐,但它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具有了这种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逐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并走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的过程。

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我们党早就有正确认识,并按照其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宣布,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大多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期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论十大关系》,一篇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面阐发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他要求全党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他说,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政治局面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毛泽东同志的上述观点,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是有条件和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的这样一种认识之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毋庸讳言,马克思、恩格斯当初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想很快就实现的那种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基本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即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实现社会和谐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尽管距离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

对这个问题,胡锦涛同志有很充分的论述。他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的社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存在着矛盾。但这些矛盾仍然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与旧社会的矛盾有本质的不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与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指战员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并凝聚和统一在这一总的目标之下的。至于当前出现的分配差距相对扩大等现象,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化改革逐渐得到解决、也一定能够解决的问题。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影响和动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所以,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我国的现实情况,都说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这样讲,反映了我们党对上述这些问题的深刻认识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在现阶段,我们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一点必须明确。

一次深化 一次飞跃

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从上面可以看出,它是根据实践的新发展,建立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关系客观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包含了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许多新认识和新思考,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设想,但他们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因而没有对未来社会作更多的阐述。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要靠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作出回答。从列宁到毛泽东,经过了丰富而曲折的实践过程,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他们对社会主义的问题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继承了前人的探索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但是,这一认识过程并没有完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探索,国家取得巨大发展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四个多样化日益发展的趋势等新问题。特别是现阶段,已进入了矛盾凸显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等,都突出地显现出来。在实践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认识得越来越深刻了。在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重要论断,他强调指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一系列迫切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我们不能仅仅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甚至不能停留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上,而需要进一步进行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并以此对全党提出新的要求。从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特别需要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提出总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其性质和特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一重大判断怎样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本质和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关系呢?

简言之,“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本质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从这两个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呢?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这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本质与本质属性,有联系也有所不同。从联系上看,本质属性是本质的表现。按照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去做,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状态,就是和谐的社会。同时,从本质上和从本质属性上进行概括,又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前者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而后者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状态。现在,我们既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又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使之愈加丰满、清晰和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作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如果联系到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多重大理论的新认识,就能理解作出这一理论判断的重大意义。

需要充分认识的几个问题

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特别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正确认识下面几个《决定》中强调的问题尤为重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并不是说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真正做到社会和谐,还需要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特别是在当前这一阶段,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甚至是原来不曾有过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两个“前所未有”,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处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下,长期处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进行破坏活动的现实环境中,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立足国情,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还要认识到,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社会矛盾总会存在,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会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而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我们要坚持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提出与当前情况和实际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在现阶段,就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发展目标出发来思考和确定我们的任务,首先解决那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认识高度。现在,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上,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各项具体措施上,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

第四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都显现着社会和谐的特征,实现着社会和谐的要求。

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这样才能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是在总结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将这一科学论断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通过牢牢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基本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用和谐发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鲜明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已经具备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但还缺乏充分条件和优势。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只能是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总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追求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更加卓有成效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五篇: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根基

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全体公民有良好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社会责任感是其基础元素。无此基础,便无责任约束,滋生邪念私欲。无此基础,正确的伦理、高尚先进的思想、国法党规都难以入脑入心、执行到位。尤其在一个单位、地区,当小团体私利膨胀使社会责任感大面积缺失并象传染病蔓延时,其是非颠倒、荣辱易位的负面作用是极具破坏性的。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公民社会责任感缺失其危害如下:

1,淡化为人民服务意识,从而在价值归宿上不能解决好“对谁负责”的问题。

2,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纪律观念、责任意识淡薄,不明确也不愿明确自己应对社会、他人、工作应负何种责任。

3,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被个人主义所吞蚀。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强弱与价值取向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性如下:

1,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纽带。

2,社会责任感是和谐社会道德与法律得以遵守的前提条件。

3,社会责任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1,以史情国情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责任意识,促进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和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社会责任感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对个人的最高要求。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崇高的社会责任,促进个人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3,倡导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和谐。

总之,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在价值归宿上解决好“对谁负责”的问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纪观念教育,在具体行动上解决好“应负何责任”的问题。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个人主义的腐蚀,从而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下载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从社会层面来看,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

    浅谈干部是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

    浅谈干部是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这句话没有过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党政干部是决定因素,这种决定性因素任何其他社会成员......

    浅谈干部是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

    文章标题:浅谈干部是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这句话没有过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党政干部是决定因素,这种决定性因素任何其他......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37 作者:周国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和谐班级要求

    和谐班级要求师生之间 相互尊重 交流新知 不耻下问同学之间 互相帮助 理解至上 不打不骂班级环境 人人呵护墙面地面 不刻不画宣传阵地 班风学风积极参与人人争创 扬正责邪......

    社会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民生、繁荣民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范文模版)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在群体活动中,表现为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影响、制约......

    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积极履行政协职能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市政协常委会在中共临清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