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现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自觉、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根本前提,是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根本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 略,全面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友爱,并由此入手,使人的自身发展 逐步走向全面、和谐,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 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篇: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机制加强组织
扎实做好外来人口维稳工作
新碶街道向家村
新碶街道向家村位于岩河以西,松花江路以东,南到恒山路,北与邻备碶村。总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1527人。随着北仑区开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员到北仑务工、经商。向家村作为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目前外来暂住人员约9000余人。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复杂多变,给农村的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针对这种情况,新碶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流动人员管理的新模式。在向家村成立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维权‛为宗旨的‚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并相继成立了‚新向家人‛党支部和‚新向家人‛妇女工作站。这种‚以外管外‛的管理模式,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外来人员来参与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外来民工权益、计划生育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的解决,让他们真正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之中,共同维护农村社会的平安与稳定。四年来,‚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在农村综合治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村与外来人口代表紧密结合的维稳工作领导和组织体系。为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谐,村支持和鼓励新向家人实行自治管理,2006年6月,成立‚新 1
向家人‛管理委员会,设委员4名,外来流动人员代表28名,均由村内的全体外来人员投票选举产生,在外来人员中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力,如彭道盛、张化领、朱宗舞等。其次,为加强对外管委工作的领导,我村于06年8月份成立了‚新向家人‛党支部,把村内53名流动党员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带领外来人员,扎实领导外管委围绕党的政策方针和街道、村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再次,在班子配备上,外管委主任由村主任支安明兼任,‚新向家人‛党支部书记由村治保主任李良康同志兼任,通过交叉兼职,确保村党支部、村委会对外来流动人口工作的领导地位,同时实现村班子与外来流动人口代表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为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要求,相继制定完善了《代表会议制度》、《自治章程》及《管委会工作制度》等工作制度。
二、建立健全纵横交错的维稳工作力量和工作机制。一是充实工作力量,铺设工作网络。成立了‚新向家人‛维稳信访领导工作小组,由‚新向家人‛党支部书记李良康任组长,由村主任和‚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领导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上级部门要求,总体部署村里的维稳信访工作,同时,以外来流动党员为主体,组织了一支基层信访维稳队伍。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外来人口维稳信访工作实行区域包干联系制度,即按照地域划分,每个区域确定相应信访维稳人员,负责对自己包干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查、登记、作证、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其次建立信访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现不稳定的苗头,及时向信访维稳领导工作小组汇报;再次完善工作例
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综治维稳会议,分析不稳定因素情况,并讨论解决。三是努力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我村设立法律咨询办公室,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杨安成律师对重大法律事件提供咨询意见,返聘曾担任法律工作者的村老书记陈全良同志担任法律调解员,从事专职纠纷调解工作。
这几年来,‚新向家人‛维稳信访领导小组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法律咨询。针对外来流动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新向家人‛维稳信访工作组设臵了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为新向家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4年来共为‚新向家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150多起。二是纠纷调解。积极发挥维稳信访领导小组在新向家人之间、新老向家人之间、新向家人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4年来,‚新向家人‛维稳信访领导小组调解新老向家人矛盾40多起,‚新向家人‛的矛盾60多起。三是维权服务。‚新向家人‛维稳信访领导小组以维护新向家人的权益,为新向家人讲话,化解社会矛盾为宗旨开展维权服务工作。
三、建立健全服务与教育并存的维稳工作推动机制。
管理委员会除了在维稳信访发挥积极作用外,还积极做好对‚新向家人‛教育服务工作,解决他们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加强对他们技能培训、素质教育。从源头上控制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一是做好计生工作。2010年5月16日,我村召开了‚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理事,成立了北仑区内第一个村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相信将来在‚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的管理与服务下,我村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同时也对创造我村整体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月17日,省市计生协会领导来我村对基层协会工作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各位领导对‚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表示要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二是做好服务工作。我村从权益保障、帮困扶贫、就业信息入手,满足新向家人各类需求,通过各类送温暖活动,让‚新向家人‛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通过新向家人志愿者服务活动,促使他们真正融入北仑新生活;通过新老向家人联谊会,拉近新老居民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稳定社会;通过提供就业信息,促进400多人就业。三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为提高新向家人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我村指导外管委积极开展 ‚三不忘‛(即:外出不忘党员身份、再忙不忘计划生育、致富不忘第二故乡)、再就业、实用技术、法律政策、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各种教育培训活动。4年来坚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的流动人口培训。四是做好体育文化工作。2010年7月3日、4日,由新碶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向家村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新碶街道向家村2010年‚新向家人和谐杯‛篮球邀请赛’在向家村篮球场举行。本次邀请赛邀请到了芙蓉社区、高塘社区、迎春社区、芝兰社区、百合社区、玉兰社区等6支社区篮球队以及沿海村和向家村2支村级篮球队。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球员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本次邀请赛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我的一点体会是,随着北仑的开发开放,外来人口日益增多,通
过长期系统的工作,始终坚持自治管理与政府服务相结合,从这个群体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提供人性化的教育引导、服务管理,推动使他们真正融入本地生活,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发展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十一五”规划将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提出来,既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也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50%的人口的国家在进行工业化建设,而且发达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耗依然保持在高水平上,这使得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中国的工业化必然要在高资源成本条件下进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主要核心资源储备不足,对核心资源的利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必然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中国必须把节约使用资源与从源头预防环境污 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仍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存在着大量制度性浪费,少数利益集团从浪费中获利。由于对市场价格不敏感,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尤其是与政府相关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本身和大量的公用事业单位等非营利部门,资源效率低下,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如,在政府和公用工程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率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立足国情、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
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尽管中国的环境保护与世界同时起步,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按照中国的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中国要用50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150年的工业化历程,就是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在中国在时间尺度上要被压缩掉2/3。这决定了中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较高的强度,单位国土面积上在短时间内比发达国家要消耗掉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现在,中 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污染类型复合重叠、治理难度极大。同时,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也很低。因此,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证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的治理技术及产品、经济与环保政策的支撑,更需要重新建立社会道德规范,形成公民自我约束的社会风尚。尽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但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普遍存在“炫耀性消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等浪费资源的现象。改革开放后,人们在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过程中,也有部分先富阶层和青年人受西方影响,崇尚奢侈消费及其文化,鄙视中低收入阶层。甚至有人提出,要批判中国传统的节俭道德观,声称它不利于推动社会消费、拉动市场内需。鉴于中国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土地、矿产、水资源等,人均水平都非常有限,少数人浪费自然资源,意味着更多的人将丧失平等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把握的关键环节
“十一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要实现XX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越来越大。当前,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中国人均石油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21世纪头2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没能得到根本改观。同时,政策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把握以下关键环节:
其一,要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落在实处,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最为关键,要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使公众参与进来。因为,人民群众的理解和广泛参与对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最为重要,要使民众了解环境问题,参与监督,参与决策和立法。同时,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其二,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传统的环境保护主要采取末端治理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要转变传统的治理模式,首先必须从转变一些地区、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上开始,因为领导者决策的科学与否往往对环境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建立健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在此基础上,确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 志、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其三,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国家通过给予企业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企业有能力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进行技术升级和换代,从而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减少环境的污染。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进程中,还需要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技术方法,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构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律保障机制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构筑法律保障机制十分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进展较快,除了出台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基本法律外,还制定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水资源法等自然保护类法律,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类法律,此外还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废汽车回收管理 办法等环保行政法规,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存在可操作性、功能性不强的问题,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需要借助很多具体的环保法律制度,既要完善现有的立法体系,还要对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进行创新。
首先是强化社会环境意识、环境伦理价值和环境文化的培养,解决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环境教育文件,明确中国环境保护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环境法律法规支持,强制实施力差,仍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环境文化意识培养的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和持续性,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政府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职能定位十分重要,不可否认,适当的政府干预能够解决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消极影响,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官员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XX-01-05-科学与文化)
第四篇: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 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人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
“社会保障问题”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头号社会问题。
“贫富悬殊”
“三农”问题仍然严重
第五篇:如何实现和谐首善
如何实现和谐首善、繁荣舒适的目标
和谐首善,“和谐”是与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首善”即最善之意,是从精神文明层面去理解和阐释的,善的意义很宽泛,比如,爱护花草树木是善,不乱到垃圾、不随地吐痰、举止文明是善,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也是善。和谐首善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文明发展,营造一种最尚礼、最文明、最和谐的社会环境。繁荣舒适,报告里的“繁荣”并不是单指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简单意义上的繁荣,而是囊括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改善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舒适则可概括为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于民的体现,包括群众的生存环境、居住条件等全方位的改善和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筑好“金凤巢”,吸纳大项目――建设“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如何让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劲引擎?“必须从环境、项目等多方面着手,下大力将其建成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吸纳更多好项目入驻”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总抓手,通过多种科学招商途径,招引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产业。尤其以大力发展钢制品及装备制造、建材及玻璃深加工、商贸物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百亿”产业为基点,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园区硬件建设力度,将投巨资继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热、网络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增强开发区吸纳力。将南和打造成邢台市最强“经济增长极”。同时,借助邢黄铁路南和编组站、邢临高速东出西联之机,建设出口保税区和海关口岸,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建成冀南“出海口”、商品市场和物流中心。融入邢台市主城区,建成“后花园”――创建国家级“四城”。从“四城”建设上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按照“旧城改造上水平,新城开发出品位”原则,大力实施县城 “西进、北跨、东拓、南越”战略,构建城区路网新格局,加快实施广场、游园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扩面工程,完善城市功能,使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同时,全面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大力实施环城水系建设,增强城市灵气。极大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环境。
南和是传统农业县,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要在发展城郊型、新型农业及综合开发上持续发力,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高标准建设闫里、郝桥史召、贾宋三大万亩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集成技术,无害化、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蔬菜产销基地;加快建设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冷库等配套设施;建立健全蔬菜风险补偿等各项保障机制。同时,围绕建设“绿色南和”、“森林南和”、“生态南和”目标,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种植,重点在“两围”、“两沿”建设苗木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采摘园、立体生态养殖、农家乐等高效特色农业经济,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经过几年时间,逐步把特色农业铸造成群众致富的“聚宝盆”。
撑起“民生伞”,创造新生活――打造“邢台市教育强县、邢台市卫生强县、省级社保养老先进县、全国文化大县”。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卫生”,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以县医院为龙头,中医院、妇幼保健站、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点的卫生服务网络。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入学难、就医难问题。继续提高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标准,扩大覆盖面,逐步加大“扶贫济困”力度,确保贫困弱势群体“过得有保障、活得有尊严”。同时,加大对观音文化、宋?文化的开发宣传力度,将其逐步建成南和文化名片;并将建成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体中心,大力实施县林场影视基地、仿古街建设、白雀庵扩建和古兴林国重建工程,打造知名旅游景点。通过几年努力,打造成“邢台市教育强县、邢台市卫生强县、省级社保养老先进县、全国文化大县”。发展无止境,南和再发力;新城正崛起,南和正腾飞。凭借实实在在的“一四七”工程,勤奋创新、奋力赶超的南和人,正用五彩笔墨精心绘制着一幅“和谐首善”“繁荣舒适”的魅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