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新形势下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繁荣四方、平安四方、文明四方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为出发点,完善体系,健全制度,理顺关系,扩大民主,强化服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总体目标
⒈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社区组织。社区管理体制健全,运转协调。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广泛拥护。居委会按照社区自治原则,组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职业社工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履行工作职能。
⒉广泛动员、共驻共建的参与意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及社区内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高,渠道畅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民主自治。
⒊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路、街、巷及公共场所整齐有序,花坛、绿地、绿化护栏等美观整洁,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
⒋安全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秩序。群防群治网络健全,应急机制完善,打击防范有力,矛盾化解及时,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普遍具有安全感。
⒌配套齐全、机制完善的服务功能社区办公设备齐全,办公用房达到规定标准,文化活动场所能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创造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确保“文化活动天天有、社区欢歌处处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⒎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居民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邻里关系融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风尚。
⒏渠道畅通、救助及时的保障网络。注重以人为本,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政府救助与民间援助有机结合,志愿者队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一个基础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社区党员管理新模式,倾力打造“一管三带一联”社区党建工作品牌,实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努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居委会成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利用“社区工作论坛”、社区学院等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加强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提高居委会成员素质。继续坚持机关干部任职蹲点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居委会挂职锻炼,充实社区组织工作力量。
(二)抓好两支队伍
⒈职业社工队伍。加强职业社工队伍建设,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行业化。组建职业社工协会,完善资质认证制度。优化职业社工年龄和知识结构,依靠区委党校、社区学院和街道业余党校,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社工队伍的培训,分期分批选派社工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社区管理专业学历班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⒉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宣传教育、扶贫帮困、治安巡逻、医疗卫生等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各类社区服务活动,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健全完善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使这些组织成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支持、参与力量。大力发展律师、审计、会计、咨询、策划等社会中介组织,不断推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三)健全三个体系
⒈社区管理体系。科学构建三个组织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工办、两个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一个大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个协会(社区公共事务协会)”的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职业社工执行、中介组织服务、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科学界定各自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社区自身管理体系。
⒉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个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两大系统(社区求助和服务系统)、三级网络(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十大服务系列(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法律援助等十大服务系列)”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方法,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法律等非盈利性社会服务组织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发挥社区服务热线和“康乐”服务品牌效应,发挥小时居民求助电话和特殊家庭救助电铃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合区域救助资源,将扶贫济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认真抓好劳动保障政策进社区工作和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全力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提供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四项机制
1、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居民民主自治制度,凡涉及居民生产生活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决策和事项要通过座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继续开展“民评民、民评官、民评政”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并作为部门和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居民代表讨论社区有关事宜,强化社区的民主自治功能。认真落实以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公开一监督”制度,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深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载体规范公开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
⒉邻里沟通机制。搭建邻里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意识。以“相识、相知、相助;团结、文明、和谐”为主题举办“邻居节”,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相互了解,沟通邻里感情,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⒊矛盾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街道综治、信访、司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分流和反馈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在今日”、“基层谈心保稳定”系列活动,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实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四前”目标。继续开展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调处成功率达到以上,杜绝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继续实行人民内部矛盾“大调解”,健全区、街、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拓宽矛盾排查和解决渠道,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前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⒋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评估表彰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和谐社区示范点”、“和谐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和谐社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评选活动,对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社区、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五)实施五项工程
1、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管理,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快旧城旧村改造步伐,推进东部开发建设,大力实施“两无三化”工程,加大违法建筑清理力度,搞好社区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加快改造小街小巷,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实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整治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创建一批“市优”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和“社区环境达标楼院”。
⒉平安社区创建工程。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三警联勤”警务运行模式,健全城区巡控、社区管控、单位守控、重点部位防控“四大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制。稳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高非监禁刑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确保社会稳定。积极推行“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强化租赁房屋和暂住人口管理。深化“情系未来”工作品牌,形成以“回归绿洲”为龙头的平安创建品牌体系。着力培育创建标准规范、创安机制健全、富于特色的基层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平安示范街道”、“平安示范社区”、“平安示范楼院”、“平安示范校园”和“平安示范单位”。
⒊公民素质教育工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四方区年全民素质教育规划》,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着力打造社区婴幼儿、青少年、特殊人群、流动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六个大课堂”特色教育品牌,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通过举办“市民读书节”、“学习超市”等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切实搞好道德、法律、科教、文体、卫生“五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引导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科普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
⒋社区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改扩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健全基层文化网络体系,广泛发展各类社区文化、体育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海云庵糖球会、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鼓励社区发掘自身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⒌示范社区打造工程。完善“和谐社区示范点”评估验收标准,制定评价体系,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和服务场所,加强社区办公自动化建设,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培育一批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自治水平高、服务规范、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示范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和谐社区是全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构建和谐社区纳入工作整体部署,作为构建和谐四方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措施,做好全区创建活动的研究、部署、督促和指导工作。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街道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切实加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合理界定社区居委会与街道、政府部门及其它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职业社工要充分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在社区承担的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要依法实行社区民主自治,并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为政府分忧解难。公用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实行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有偿服务。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社区工作经费,为社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区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社区正常运转。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采取募捐赞助、共建资助、智力投入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营造氛围,联手共建。及时发现和总结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宣传报道,树立推广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要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区委区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推进的整体合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文章标题: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新形势下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繁荣四方、平安四方、文明四方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为出发点,完善体系,健全制度,理顺关系,扩大民主,强化服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二总体目标
⒈坚强有力、运转协调的社区组织。社区管理体制健全,运转协调。社区党组织坚强有力,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广泛拥护。居委会按照社区自治原则,组织
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职业社工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履行工作职能。
⒉广泛动员、共驻共建的参与意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及社区内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高,渠道畅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民主自治。
⒊管理有序、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路、街、巷及公共场所整齐有序,花坛、绿地、绿化护栏等美观整洁,无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
⒋安全稳定、治安良好的社会秩序。群防群治网络健全,应急机制完善,打击防范有力,矛盾化解及时,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普遍具有安全感。
⒌配套齐全、机制完善的服务功能社区办公设备齐全,办公用房达到规定标准,文化活动场所能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⒍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创造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确保“文化活动天天有、社区欢歌处处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⒎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居民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邻里关系融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风尚。
⒏渠道畅通、救助及时的保障网络。注重以人为本,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政府救助与民间援助有机结合,志愿者队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一个基础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社区党员管理新模式,倾力打造“一管三带一联”社区党建工作品牌,实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努力提高社区自治组织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优化居委会成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利用“社区工作论坛”、社区学院等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加强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提高居委会成员素质。继续坚持机关干部任职蹲点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居委会挂职锻炼,充实社区组织工作力量。
(二)抓好两支队伍
⒈职业社工队伍。加强职业社工队伍建设,逐步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行业化。组建职业社工协会,完善资质认证制度。优化职业社工年龄和知识结构,依靠区委党校、社区学院和街道业余党校,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社工队伍的培训,分期分批选派社工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社区管理专业学历班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⒉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宣传教育、扶贫帮困、治安巡逻、医疗卫生等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各类社区服务活动,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健全完善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使这些组织成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支持、参与力量。大力发展律师、审计、会计、咨询、策划等社会中介组织,不断推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三)健全三个体系
⒈社区管理体系。科学构建三个组织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工办、两个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一个大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个协会(社区公共事务协会)”的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职业社工执行、中介组织服务、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科学界定各自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社区自身管理体系。
⒉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个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两大系统(社区求助和服务系统)、三级网络(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十大服务系列(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法律援助等十大服务系列)”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方法,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法律等非盈利性社会服务组织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发挥社区服务热线和“康乐”服务品牌效应,发挥小时居民求助电话和特殊家庭救助电铃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整合区域救助资源,将扶贫济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认真抓好劳动保障政策进社区工作和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全力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面向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提供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四项机制
1、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居民民主自治制度,凡涉及居民生产生活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决策和事项要通过座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继续开展“民
评民、民评官、民评政”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并作为部门和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居民代表讨论社区有关事宜,强化社区的民主自治功能。认真落实以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三公开一监督”制度,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深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载体规范公开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
⒉邻里沟通机制。搭建邻里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意识。以“相识、相知、相助;团结、文明、和谐”为主题举办“邻居节”,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相互了解,沟通邻里感情,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⒊矛盾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完善街道综治、信访、司法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督办、分流和反馈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在今日”、“基层谈心保稳定”系列活动,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实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四前”目标。继续开展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工作,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率达到,调处成功率达到以上,杜绝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继续实行人民内部矛盾“大调解”,健全区、街、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拓宽矛盾排查和解决渠道,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前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⒋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评估表彰奖励制度,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和谐社区示范点”、“和谐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和谐社区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评选活动,对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社区、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五)实施五项工程
1、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管理,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快旧城旧村改造步伐,推进东部开发建设,大力实施“两无三化”工程,加大违法建筑清理力度,搞好社区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加快改造小街小巷,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实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整治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创建一批“市优”物业管理住宅小区和“社区环境达标楼院”。
⒉平安社区创建工程。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
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三警联勤”警务运行模式,健全城区巡控、社区管控、单位守控、重点部位防控“四大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体制。稳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高非监禁刑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确保社会稳定。积极推行“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强化租赁房屋和暂住人口管理。深化“情系未来”工作品牌,形成以“回归绿洲”为龙头的平安创建品牌体系。着力培育创建标准规范、创安机制健全、富于特色的基层示范典型,打造一批“平安示范街道”、“平安示范社区”、“平安示范楼院”、“平安示范校园”和“平安示范单位”。⒊公民素质教育工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四方区年全民素质教育规划》,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着力打造社区婴幼儿、青少年、特殊人群、流动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六个大课堂”特色教育品牌,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通过举办“市民读书节”、“学习超市”等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切实搞好道德、法律、科教、文体、卫生“五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引导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科普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
⒋社区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改扩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健全基层文化网络体系,广泛发展各类社区文化、体育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打造海云庵糖球会、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鼓励社区发掘自身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⒌示范社区打造工程。完善“和谐社区示范点”评估验收标准,制定评价体系,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和服务场所,加强社区办公自动化建设,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培育一批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自治水平高、服务规范、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示范社区。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和谐社区是全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把构建和谐社区纳入工作整体部署,作为构建和谐四方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措施,做好全区创建活动的研究、部署、督促和指导工作。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及各街道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切实加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二)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合理界定社区居委会与街道、政府部门及其它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职业社工要
充分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在社区承担的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要依法实行社区民主自治,并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为政府分忧解难。公用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需社区居委会代办的工作,实行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有偿服务。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社区工作经费,为社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区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社区正常运转。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采取募捐赞助、共建资助、智力投入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四)营造氛围,联手共建。及时发现和总结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宣传报道,树立推广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相关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要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区委区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推进的整体合力,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社区的意见。
第三篇:深化社区廉政建设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打好社区廉政平台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广顺街道纪工委 匡华东
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和谐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廉政建设,街道纪工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顺街道檬梓社区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社区基本情况
广顺街道城市社区仅檬梓桥社区一个,社区总人口8152人,设有社区党委一个,专职社区干部5名,社区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上的3人,30岁至40岁的1人,大专以上文化2人,中专文化2人。社区无收入来源,社区干部待遇在370元至450元。同时设立了社区纪律监督小组组长1名。
二、城市社区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主要作法和成效 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主线,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推进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开展了党风廉政主题教育。社区每年都配合街道党工委开展“廉政文化”大家谈、“廉内助”评比等活动,播放廉政电影,修建廉政文化街等等,在地区营造了“崇廉、倡廉、保廉、促廉”的浓厚氛围。
二是完善了廉政制度建设。社区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
1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加强了社区主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监督、考评力度,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进行民主测评,以确保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了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各社区建立和完善了两委班子廉政档案,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了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述廉评廉制度,认真实行领导行为和工作实绩的公开公示。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加强了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二、当前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部分社区干部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和工作作风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社区干部认为谈党风廉政建设是上层领导的事,社区权力小,腐败问题沾不上边。没有把抓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批评。
(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考核与追究工作有待加强。有的同志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一种务虚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没有真正的责任。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抓工作时往往出现“软任务没有硬指标,抓不抓没有大防碍”的现象。
(三)监督机制不尽完善。有些党员、基层干部怕报复、怕麻烦,导致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对于一些应公开的政务、党务以及一些敏感、重大的问题,一般干部了解的少,想监督而又不能监督。一些党员干部汇报思想、报告工作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只向主要领导汇报,而不向一般党员干部通报,群
众看起来是雾里看花。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避重就轻,轻描淡写,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
(四)社区职能职责不清,服务功能弱化。“重行政管理,轻服务协调”现象普遍存在。社区居委会对自身的职能职责认识不清。工作方式仍以行政指挥为主导,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认识不够,对居民的服务意识不强,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从而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性,社区工作尤其是社区服务和协调职能不能到位。
(五)财力不足,廉政建设经费难以保障。主要表现在社区的经费严重不足。经费来源渠道仅靠单一的财政支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繁重的工作任务与较低的工资待遇,使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同时也制约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至使社区廉政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很大程度上仍需政府的支持。
三、加强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区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采取讲党课等形势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改变他们不腐败就是廉政的错误认识,引导社区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同时采取播放电影、赠阅廉政书籍等多种形式,扩大社区干部思想教育的辐射面。
(二)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抓好责任目标考核与失职行为责任追究,真正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社区干部政绩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标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严重失职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坚决纠正社区工作难度大,基层干部处理可宽不可严的错误认识,加大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社区反腐倡廉工作落
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首先,立足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定《社区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切实增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社区的财务监管,进一步完善社区财务审计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居务公开,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发挥好居民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切实保证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能够及时、全面、公正地解决。四是落实社区主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社区领导班子的主要干部在任期间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并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意识。首先,引导社区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协调意识。社区组织要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以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成果和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的效果。
(五)多方筹措资金,为廉政建设提供经费保障。社区在无经济收入的情况下,尽量做到节约办事,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廉政建设的投入。社区要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想办法,找路子,积极探索节约路子。可发动社区内各大型超市、酒店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既节约资金,又起到广告宣传的双面效应,进一步推进社区廉政文化建设。
第四篇:社区创建和谐社区主要事迹
xx社区构建和谐社区事迹
xx市连山区xx街道xx社区位于民安步行街南段,新玛特购物广场的后侧,占地面积98330平方米,现有常住户1100户,2820人。
一、建立组织网络,完善基础设施。
班子成员经过细致的入户调查,制作了社区平面图,设立了居民花名册,居民档案实行了微机化管理。整个小区分成三个网格,实行网格长管理责任制,每个楼院有院长一名,每栋楼有楼长一名,每个单元有组长一名,形成了网格长—片长—院长—楼长—组长—居民的组织网络。
2013年,社区由原有的120平方米的办公室扩建成了200平方米,并添置了电脑、档案柜、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地下有300平方米的活动室,建立了50平方米的科普画廊,20平方米的计生画廊。开辟了500平方米的小型演出场所,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平台。购置了1500多册图书,订了《葫芦岛日报》、《消费者报》、《共产党员》、《社区》等16种报刊杂志。还购置了健身器、跑步机、乒乓球、麻将、羽毛球、象棋、电视、音响、电脑等先进设备。社区活动室专人负责,全天免费为居民开放,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娱乐场所。
二、让党的旗帜在社区高高飘扬。
社区党总支下辖三个网格党支部,党总支开展了送一张党员“连心卡”、认一次门、谈一次心、送一封信活动,以网格党支部为党员联络服务站,拉进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距离。一是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们在岗位上发挥了光和热,文体活动岗的宋玉琴等人带领社区的京剧社、舞 1 蹈队活跃在社区和公园等地,给居民传播了文化知识,带来了娱乐,文明新风倡导岗的赵福霞以身作则,经常组织楼内的居民打扫楼道的卫生,为邻居们看门望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二是三个网格党支部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第一楼栋党支部,成立了党员义务治安巡逻小分队,他们戴着红袖标,每天坚持为居民看门望锁。第二网格党支部文体活动也开展的红红火火,用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文化阵地。第三网格党支部以护绿保绿、保护小区环境为主,组织党员捡白色垃圾等活动,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关注民生。
强化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成立了爱心超市、爱心捐助站,并向居民发放了爱心联系卡,给居民搭建了互帮互助的平台。走访慰问了社区内的贫困学生李昊、孤儿白耀威、病困户王玉环等人,分别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贫困户在爱心超市得到了党员王文杰捐献的液化器罐,解决了眉燃之急。关心残疾人生活,每月走访看望一位残疾人,对他们问寒问暖,给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和残联组织的关怀。成立老年人协会和老年人维权组织,每月组织老年人召开会议一次。定期举办对老年人健康有意的活动,社区老年人都积极主动的参加社区各项活动,义务劳动、栽花种草等,为社区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底数清,家庭情况清,求职要求清,就业情况清。在达到四清的同时,开展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开展了一站式服务,设立了咨询岗,积极安排待业青年沈朝哲、孟娜等人实现再就业。
社区向居民承诺“有事找社区”,发放连心卡,上面写着社区办公室的 2 电话号码和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小小连心卡发挥了大作用,几年来,解决了糖酒楼、实验楼居民安装一户一阀问题、居民反应强烈的教委楼铁围栏问题、居民用水问题、突发疾病问题、停水停电问题、民事纠纷问题等100余件,居民们高兴的说:“社区干部为居民办好事、实事,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四、开展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素质。
1、强化学习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成立居民学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动摇,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党员学习日不动摇,第二个星期五全民学习日不动摇。组织党员学习了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十八大会议精神,组织居民、青少年学习了法制、科普、文化、计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在社区居民家庭中营造了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党员、居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
2、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50平方米的科普画廊,每月更换科普内容,发放科普传单1000多份,每月组织科普讲座一次,每季度组织义诊一次。认真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3月5日组织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义务为过路行人理发、修车等。十一举行升旗仪式、放映革命影片。并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成立了京剧社、舞蹈队、等组织,利用节假日等有利契机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让广大的居民和官兵在茶余饭后体会到社区大家庭的温馨。还开辟了文化楼道,使居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人人有责.组织老年人健身比赛、乒乓球比赛,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居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五、创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居住环境。
1、卫生环境得到加强。实行分片分区责任到人,垃圾日产日清,全天保洁制度。组织党员、居民义务劳动,清理死角多处,发放传单千余份,并发放了“灭四害”药品。社区开展了绿化、美化活动,投资千余元买购买树苗、花木,组织居民栽花种草,绿化小区,为打造绿色社区奠定了基础。
2、城建环境得到改善。成立了各小区的业主委员会,特别是帮助金昌家园成立业主委员会,并给业主委员会协调了办公房,充分发挥了业主委员会的作用。由社区牵头,业主委员会协助,解决开发公司遗留下来的下水井堵塞、电子门受损、门灯用电、维修办公室门前老化的下水管线等问题。居民家房子漏水,暖气坏了粪便池堵塞,喝水混蚀等,只要居民找到社区,我们尽力帮助解决,给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育新小区院内,道路受损,坑洼不平,社区协调城建部门将300平方米的路修好,铺上了崭新的方砖,居民都拍手叫好。
3、治安环境得到加强。成立了以警长、楼长、片长三位一体的治安网络。实验小学座落于我社区,社区同实验小学签定周边地区治安责任状。成立外来人口管理机构,签定计生责任合同书,定期对治安员“管区状况必清”量化考核。社区设有警务室、设有“110”报警服务系统,有民警下片办公,充分发挥义务联防员作用,实行编班轮岗制,在专职治安员下班后,义务巡逻员上岗,巡逻小区各个角落,共同打造平安社区。
并建立了消费者协会投诉站、“12315”投诉举报联络站,制作了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大板4块,向居民、青少年宣传消费法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几年来,经过社区一班人的不懈努力,以人为本铸和谐、安民乐民创幸福,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在不断的提高。涌现出文明楼院2个、五好家庭30户、文明市民52名,文明幼儿园1所,文明经商户5户,好婆婆15名,好媳妇12名。在社区内营造了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邻里关系和睦,人们安居乐业,充满生机活力的良好氛围,到处盛开着文明之花。
第五篇: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
(2009~2011年)
社区居委会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检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杭州市和谐社区建设大会精神,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在市政府出台1+4政策后,为拉高和谐社区建设标杆,并根据湖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出台的《湖滨街道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文件要求,结合东平巷社区自身的实际特点,拟订社区2009年至2011年社区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有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较完备的社区档案管理体系,合理开发、配置社区资源,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发挥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湖滨精神贯彻到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当中去,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依托红色港湾,构建社区教育与文化阵地,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进一步深化生态社区的建设,争创国家级绿色社区的荣誉称号,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当中。
二、主要任务
(一)社区党建
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龙头”,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战斗力,按照社区党总支部三年工作规划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
以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以服务社区老年人为重点推进社区服务。把搞好社区老年人的服务作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和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点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使社区居家老人能够获得就近、便捷、专业化的护理照料,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覆盖面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以扶助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方位”的原则,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继续做好帮困基金募捐工作。以爱心银行、红色帮扶活动为载体,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怀。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湖滨街道是天堂杭州的门厅,而东平巷社区又处于湖滨街道的中心位置,如何维护社区内的稳定、团结成为了社区工作的一大重点工程。社区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和维护社区稳定为工作目标,以“三增强”(增强社区党建的拓展力、增强社会管理面的控制力、增强社会治安齐抓共管的合力)、“三降低”(降低刑案发生率、降低群体案件发生率、降低重新犯罪率)、“三提高”(提高“安全小区”覆盖率、提高安全知识知晓率、提高民事纠纷化解率)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安宁的生活环境。争创“平安社区”和“民主法治社区”荣誉。
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等法制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利用市民学校等法制宣传阵地开展法律、道德、治安防范、见义勇为等宣传教育;发展培育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法律服务向弱势群体和家庭扩展;认真推进“四五”普法教育,强化对居民的法律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社区环境
以建设国家绿色社区、生态社区为主线,以实现“天蓝、地绿、路畅、居美”为目标,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社区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结合背街小巷、庭院改造、危旧房改造等城市改造工程,推进社区绿化生态工程,逐步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履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创建全国绿色社区。
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继续深化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民警、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管理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在保持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五)社区科、教、文、体事业
1、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教育
依托红色港湾,以创建浙江省文明社区为目标,推进社区科、教、文、体等事业。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的,坚持全民、全程、全方位的方针,努力发展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市民学校、红色港湾基地等作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习、培训、娱乐、休闲的学习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丰富和完善学生课余和课外活动内容、形式和空间。对特殊青少年教育形成教育关心网络,控制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调整完善社区文化中心的项目设置、场地利用,加强规划管理。实现图书馆电脑化管理,藏书量达3000余册。以创建浙江省科普社区为目标,加强社区科普活动的普及,定期更新科普宣传画廊的内容,在社区内形成“学习科技、宣传科学“的氛围。
2、以社区体育、健身苑点为基地推进社区体育
加强社区全民健身苑的建设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器材维修、更新工作,建立一支全民健身点活动器材志愿者维护队,形成有效管理机制。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具有特色的群众体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
(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把东平巷社区建成“社会治安良好、社区环境优美、社保体制健全、社区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满意”的安居乐业高质量的新型社区的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其主要目标是:
1、建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机制。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特别要在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和完善。
2、加强居民楼和家庭建设。
楼道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要的着力点。要继续加强文明楼道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文明楼道和五好文明家庭数要达到90%以上,开展各类特色楼道的创建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进楼道、进家庭,广泛开展楼道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志愿者活动。
3、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要达到“两提高”目标,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根本。要采取各种教育方法和活动载体,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育“四有”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德治”教育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列,建成社区成员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省级文明社区。
三、主要措施:
(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战斗力。
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要加强党组织对社区工会、妇联、共青团群众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社区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以此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建设一支高效运作并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奉献于社区建设事业的社区居委会工作班子,把学习提高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切实履行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各项职能。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居民群众,一切依靠居民群众,从居民群众中来,到居民群众中去”和“把居民群众观点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这一根本宗旨和工作方法。
(三)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合力
首先整合社区人文资源。一是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他们搭建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平台”。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帮困结对等公益活动。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依托时间银行,建立志愿者业务培训基地和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基地,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志愿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第二,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发挥居民代表在社区管理中的“宣传、参与、智囊、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居民代表大会和议事会的监督并向其负责,认真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落实好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交办的各项重要事项,并定期负责向其报告工作;虚心征求并落实社区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设。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民警、社区居民“四位一体”管理小区的模式,逐步改善多家管理、多头管理的状况,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四是培育、激活社区各类民间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中各类民间群众组织在社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同时加强引导,保证社区各类群众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的管理协调功能和区域共建的优势,调动社区内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东平巷社区 2009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