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文章标题:浅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要按照“政府全程抓培养、立足社情育人才”的思路,着力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素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
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建设提出了专门要求。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战略工程,就是要按照“政府全程抓培养、立足社情育人才”的思路,着力提高社会工作者队伍素质,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品德优、作风实、能创新、形象好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更新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紧迫感
社会工作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社会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因此,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必须突出强化三个观念:
一是破除“推着干”的思想,强化“主动培养”的观念。这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真正把社会工作者作为亟需人才纳入规划主动培养的并不多。有的认为社会工作是简单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没有大学问,边干边学足矣;有的觉得社会工作是新的学科和专业实践,国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社会工作者能随大流完成基本任务就行了;有的“只点灯不添油”,使社会工作者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对此,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论述,深入思考“迎接社会变革抓什么,实现社会和谐靠什么”的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社会工作人才建设重大部署上来。要有“宁让人才等变革,不让变革等人才”的主动超前意识,扎扎实实地构筑好社会工作“人才方阵”。
二是避免“低循环”的倾向,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现在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层次普遍不高,有的以“包装”代替武装,认为人才培养就是办这个班、补那个课;有的把学历和能力划等号,集体组织函授、自考,只求快步实现学历升级,忽视所学知识的专业适用性和含“金”量等。各级领导应在思想上积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变革的需要,注重时代性和前瞻性,切实培养一批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群体。
三要克服“等靠要”的现象,强化“出人才是出政绩”的观念。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是按照社会工作人才生长规律主动培养人才、积极造就人才,而是等上级给人才、找基层要人才、靠人才自然成长,不仅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协调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些社会工作“有位置挑不着人”、“想来的人却干不了”、“能干活的人哪个单位都争着要”的怪现象。为此,各级领导要树立“培养人才是责任、多出人才是政绩、不出人才是失职”的思想,真正做到“为官一任,育才一方”。
拓宽培训渠道,丰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招法”
各级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组织机构,在抓好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调整思路,拓宽渠道:
一要借助院校培养人才。应建立并扩展专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广泛吸引有志于社会工作的青年学生报考,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为社会工作提供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在我市现有的高等院校中建立社会工作学科体系,扩大招生对象,积极吸纳有社会工作愿望或在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军嫂、军转干部、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自考、函授及进修深造等职业系统教育,满足社会工作的人才需求。各区市县可以在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社区学院等教育部门设置实用可行的系列训练课程,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育人有院校依托、培训有专门平台、实践有专家指导”的育才网络。
二要依托岗位锻造人才。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社会工作者,通过多交任务、勤压担子,叫响“给任务就是给机会、给荣誉、给政绩”的口号,激励社会工作者岗位成才。要提倡和鼓励自主提高,通过明确目标、指定科目、难题会诊等方法,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履行职责所必须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采取以上带下、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方法搞好传帮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要加强交流催生人才。根据各地需要和不同社会工作者的经历、素质状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广泛的交流见习和换岗锻炼,促进社会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建立社会工作者出国考察培训制度,借鉴吸取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先进经验,提高社会工作者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化水准;健全社会工作者异地挂职锻炼机制,使社会工作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资源共享、工作共振、人员互动,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要完善社会工作者岗位交流互换工作,使机关和基层、街道不同社区、社区多个岗位的社会工作者得到充分换岗交流,提高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
四要设立机构提升人才。建立有专门从属的社会工作团体及下属从事各类服务的机构,既让经历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有专门的实践部门,又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职业岗位。在壮大专门从事社会工作专业骨干队伍的同时,为热心于社会工作的义务者提供投身社会大服务的有利环境,使全体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和体会中逐渐得以成熟,提升素质。
三、完善运行机制,补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动力”
要使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就必须建立既能维护他们利益、又能实现他们价值的培养制度:
建立考察准入、人尽其才的选用机制。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工作者录用和聘任制度,规范考察和准入标准,用好的作风选思想好、作风实、业务精的人才;制定公认的职业守则和专业审核与证照制度,通过从业资格认证,明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身份;坚持惟才是举、才尽其用,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回报,形成靠能力立足、靠政绩进步的良好导向,调动社会工作者自主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建立工作考核、服务评估的评价机制。建立社会工作考量及服务评估制度,在法律和制度的保证下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的评价结果与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绩效考评挂钩,推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力度。
建立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政策体系,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地人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其职业定位和社会地位;加大工资、保险和补贴改革力度,建立费随事转制度,提高其福利待遇,保证其正常工作费用;建立职称评定及使用交流机制,对优秀工作者可交流到机关、优先录用公务员或提前晋升职称;加强精神激励,通过宣传典型、立功受奖等形式,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调动广大工作者立足岗位提升素质体现价值的积极性。
建立惩罚严明、流动有序的管控机制。确定社会工作者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制定惩治处罚规定,对给社会工作造成损失、产生不良影响的,严格按照规定给予惩处,对不具备社会工作能力素质或在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的,坚决予以淘汰出局。同时,对工作政绩突出的,也严格控制其非正常流动,确保社会工作者队伍长期稳定。
《浅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第二篇:浅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浅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到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工作学科本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现今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数量和实务能力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工作行业的需要。笔者通过实践经历,提出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几点原则。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原则
人才培养是通过把握学科定位,制定相应的培养过程,实现预先设定的培养目标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把握学科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社会工作教育的前提,没有对于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把握,就不能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便会陷入失败。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属性和内容主线
以社会工作学科内容为主线,兼顾社会工作辅助学科内容涉猎,分清二者主次关系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其背后特定的、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知识体系为依托的,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与延续需要通过本学科的专业内容和知识体系的不断传承而实现。所以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阶段,应当深刻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属性,以社会工作学科内容为主线,围绕这根主线来构建教育过程,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如果不能把握社会工作学科内容这根主线,而以非社会工作学科内容如纯社会学内容或纯管理学内容为主线,就会使社会工作专业失去专业性与独立性,专业教育发生错位,只留下躯壳,而失去了灵魂。紧抓社会工作学科内容这条主线,是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提与基础。
而在现实的社会工作领域中,居于不同层次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能力需求。社会工作行业的引领者要在宏观上把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推出能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各种政策,这要求其具有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和做出决策的能力;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需要做好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促进机构正常发展,这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管理学的知识技能;社会工作研究者担负着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进而推进专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对于社会工作研究者来说较高的理论修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线社会工作致力于实践服务的最前线,要求社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根据现实情境,按照相应理论指导,设计新的服务内容,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在当前多样性的专业能力需求背景下,出于对人才成长的预期,仅仅充实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显然是不够的,高校为学生提供社会工作辅助学科内容涉猎有其现实必要性,但是这种辅助学科的内容涉猎必须处于从属地位,其不能打破社会工作本学科内容在专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使专业丧失独立性。
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本位,兼顾理论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定位,学界一般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就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正在朝着实践性的大方向改变,国内一些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聘请香港社会工作老师来学校任教,引进专业拓展设备,通过鼓励学生社团实践和专业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但据笔者实际观察,此种专业培养模式下的机构社会工作者虽然对于一线社工实务有足够的了解,组织相关活动的能力和经验也非常丰富,但在长期的职业工作中,经验性的成分居多,在活动的创新性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面对新问题时容易被经验所束缚。因此,这种过分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相对减少对于相关理论传授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不足。另外,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也要求我们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深刻领悟,就难以将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从而反思总结本土的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的进程。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本位,着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工作理论和相关背景理论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指引作用,理论出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任何强调一方或偏废一方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不合理的。教育者应当分清社会工作学科中实践能力培养和理论传授的主次关系。
三、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以把握实践内容为核心,不断创新实践形式
实践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实践形式由实践内容组成,正是学生的主观意识与实践内容的充分互动,才使得学生对于实践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内容与形式不相符合,就不会收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比如,在实验室教学的形式下,却依然保持着以教师为本位的授课方法,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互动,不利用实验室去模拟情景,不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解决问题,这就是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这种情形下的形式只是躯壳,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实验室教学、专业实习等形式之中,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比如随着大学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使得社团实践也成为了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使学生能够沉着应对现实中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充实实践内容,做到实践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王瑞华,林丽芬.新时期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策略[J].平原大学学报,2007(02).作者简介:徐盈(1985.07-),男,辽宁海城人,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第三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社区法律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社会工作理念又具备社会法律实务技能,不仅能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也能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公益团体提供相关服务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工作、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接受社会统计、社会调查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与社会工作及法律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统计的分析方法;
2.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掌握婚姻家庭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等专业法律知识;
3.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国际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规定;
5.具有在社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开展社会工作和分析解决纠纷的法律能力,能熟练运用社会工作和法律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考取调解员资格,处理微观社会矛盾的能力;
7.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
8.具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0.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年。
四、毕业
本专业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核发毕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
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社会工作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司法职业道德宪法民法刑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和刑事诉讼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婚姻家庭法人民调解法
时间分配见下表。
注:执行周五工作制。
六、主要专业课程介绍
1.社会学概论: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运行的宏观方面和社会与人的微观关系;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社会学的思想名家;社会的含义;社会类型;文化;人的社会化;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家庭;社会组织;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社区;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变迁;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等。
2.民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规则。其基本内容包括: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和刑事诉讼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其基本内容包括:民事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诉讼主体;审判程序;执行措施。
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其基本内容包括: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法主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分类;基本原则;法律效果及救济途径;违反行政法规的处罚;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程序等。
5.社会统计学: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统计学导论;单变量描述统计;双变量统计描述;随机现象与概率分布;二项分布及其他离散性随机变量的分布;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推论性统计——参数估计;推论性统计——假设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统计分析简介。
6.社会工作: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讲述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变迁。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特点、目标;社会工作的对象与范围;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失调、社会问题与社会进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社会工作者角色;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
7.社会工作方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讲述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个案工作的程序;心理分析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格式塔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家庭系统疗法;个案工作实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小组领导;小组的沟通和冲突;小组构成;小组筹备;小组初期、中期、后期;小组的评估;社区的概念、功能及其变迁;社区工作的发展简史;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社区工作的价值和基本原则;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社区工作实务理论;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社区照顾;社区教
育;社区组织;国内的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
8.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讲述各个层次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任务和功能;社会调查方法体系的内容、原则和基本程序;社会调查的设计与组织;社会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社会测量的概念、特征、层次、信度和效度;社会调查的三种基本类型;访谈法的特点、程序和种类;观察法;文献法;问卷法;调查资料的整理;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
9.人民调解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状况,辅助以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讲授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基本调解方法和调解技巧。
10.国际法: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能力拓展课,主要讲述英文版的法律文件和法院判决。其基本内容包括: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国内法的区别;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国家;领土法;国际法上的个人;国家责任法。
11.逻辑学: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岗位能力拓展课,主要讲述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逻辑基本规律;模态逻辑;归纳逻辑;证明和反驳;谬误;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普通逻辑基本规律;论证。
七、教学进程表
见附表。
八、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考试采用笔试或口试、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军事训练采用个人总结、教官评定的方式考核。
九、必要说明
(一)军事理论、军事训练
在新生入校正式上课前,集中军事训练2周,军事理论课在第一学期开设,每周3学时,由学校统一安排。
(二)形势与政策
该课程以专题讲座和观摩课等教学形式,从学生入校至毕业连续开设。该课程实行学年考核制,各学年考核成绩综合为该课程总成绩,一次记入学生成绩单。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该课程作为必修课,在第一学期和第五学期以讲座的形式开设,第一学期主要讲授职业发展,第五学期主要讲授就业指导,两学期考核成绩综合为该课程总成绩,一次记入学生成绩单。
(四)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1.社会实践。各专业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为期4周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社会实践总结。
2.毕业实习。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要求结合实习内容写出实习报告,并在实习期间收集有关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3.毕业论文(设计)。各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少于3000字。论文完成后,由系(部)组织论文评审小组进行论文答辩,评定成绩。时间为4周。
(五)职业技能测试
职业技能测试应在第五学期末进行。
(六)综合素质模块课程
综合素质模块课程在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开设,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4门课程。在每学期第4周至第13周课余时间授课,每周2个课时,共20个课时。
第四篇:浅析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及其前景
浅析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及其前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了目前我国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产生的原因的同时给出了建议。同时也通过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前景的展望,对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抱有极大的信心。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人才 培养模式 职业前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文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形式,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善医疗环境、推动医师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以及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医务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以利他主义精神和专业工作方法,为在生命历程中遭遇困难,受到疾病困扰的社会成1员提供服务,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
1921年美国著名医务社会工作者浦爱德在协和医院创建“社会服务部”,并训练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是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初步形成的标志。2然而直到2000年之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才真正建立。2002年,福建医科大学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面向医疗卫生领域为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正式确立。随后,国内多家高等医学院陆续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具有一整套理论体系、共同的伦理守则及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职责范围。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专业工作者是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
可我们应该意识到,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尽管近几年不少高校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但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医务社会工作者岗位,使大多数本专科毕业生难以就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习环节,培养的学生大都理论脱离实际,能力较差,所以也难以被用人单位选择。所以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渐变成了医疗卫生领域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与要求,同时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必须有社会需求,能为社会提供切实的服务,能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目标要求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广泛服务技能和基层事务管理能力的实务型、应用性人才,其培养应该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相适应,并且能够按照社会分工的要求来培养具有多样化能力的专业人才。
继2002年福建医科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后,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如: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相继开设了该专业。可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已经成为一种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一.培养目标笼统,专业定位模糊。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其培养的医务社会工作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清晰界定。大多数培养体系采用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即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方式最终将使得与其他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较大区别,难以体现自身的专业优势。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严重缺乏。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中,课程设置
缺少专业特色,脱离现实需求。即对于一些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课程如卫生法学、医务行政与管理等课程开设较少。同时,由于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1唐文.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学人文关怀的使者[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肖惠欣.职业化背景下的医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J].考试周刊,2007(25):127-128
起步阶段,故国内的相关专业只能采用西方国家的教材,使得教授内容脱离中国自身实际,且大部分教学人员也非本专业毕业,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和专业素养。
三.缺乏健全的实习机制。由于国内医务社会工作还是一个新兴专业,故学生可进行
实习的专业机构少,也缺乏专业的实习督导和完善的实习评估体系。所以既导致学生无法在实习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又使得学校和用人单位无法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关问题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因素在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具体来讲,主要可以从历史、政府机关、社会三个角度考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计划经济的建立,政府包揽一切社会资源及服务,并通过行政渠道向人民提供资源,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所以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断,经历了近50年之后才重新开展。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尚未形成自身体系。
从政府机关的角度来看,政府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更没有形成培养和吸收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机制。同时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医务社会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必然难以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制度与医疗卫生制度之间相互脱节,沟通不畅,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从社会的角度看,医疗行业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缺乏基本的认识,医疗机构处在市场化生存环境与社会责任、社会福利性质之间的潜在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之中,使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面临两难的选择。同时,在2007年11月卫生部“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和岗位设置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发现,大多数人对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缺乏认识。调研认为,目前我国卫生系统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现状还处于“萌芽和初始状态”。3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感不强也是影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观以上对于我国现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结合美国及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启示。
各大医学院校需对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清晰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师资配备,提出严格的毕业要求,考查学生的实习表现。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一方面为高校培养提供保证,一方面也保障了从业者的利益,吸引更多人员进入医务社会工作领域。
尽管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广阔前景。随着WTO三维健康概念的提出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范畴也逐渐扩大到“生理、心理、社会的健康领域”,包括对患者和家属、医院、社区和社会四个方面的服务。
从中可以分析得知,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评估患者现存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与患者协商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提高患者的自助能力;在医院内部改善对患者服务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协调患者寻求和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包括介绍就业政策、经济援助政策、协调心理和人际关系等;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对患者家属进行情感支持;解决医患纠纷等。
由此可见,不论是对于现今医院中医护人员工作负担过重,专业分工不明确的现状,还是对于如今社会中严峻的医患关系考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出现都能够起到极大的缓解和改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我国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3 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建设医疗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需求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人才,2007,8(11):44-4
5同时医务社会工作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将同病种的患者及家属组成小组,由医务社会工作者主持,通过相互分享、支持与讨论,帮助患者及家属的工作方式),社区工作(包括社区义诊、社区保健等等)。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良好的社区建设发展前景,无疑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极大的空间。
在看到我国正在处于并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必将有光明的前途。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进入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新时期,此时必将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广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也必将大有作为。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看到其巨大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充分借鉴西方及港台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加快建设和完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2,22(2):
1-3
2.肖慧欣.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
2010.5
3.钱会娟,袁长蓉.国内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报,2009.10,16(10B):1-3
第五篇: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
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
王 伟
[摘要]司法社会工作是我国新近产生却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目前我国司法社工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因此,高校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司法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理念转变 制度创新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2012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等院校作为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回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是必须讨论的问题。
一、我国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离开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制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大陆自1988年在北京大学设立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以后,这一专业陆续开始在各个高等院校中开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大陆设置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211所,每年毕业的本科学生有一万人左右;有153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到2010年,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开展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教育的高校约有260所。此外,还有数十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有十余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博士教育。
司法社会工作是我国新近产生却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刑满释放、解除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青少年犯罪预防、禁毒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司法社工人才,在预防、减少犯罪、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司法社工教育而言,无论在专业设置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安置方面,都仍处在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首先,司法社工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了解和充分认识。司法社工至今仍未取得像西方国家那样独立的学科地位,只能在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框架下发展。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司法社工专业理论,但不难看出这仅仅只是司法社工作为教育的一般条件, 不能因此而成为成熟的专业教育。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上看,司法社工并没有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独立设置,其在专业建制上仍附属于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如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下设司法社工方向,更有高校甚至以矫正社会工作专业等同于司法社工专业。由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起步相对较早,这就使司法社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边缘性的学科或专业,由此造成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师资严重不足等等问题。其次,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偏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基础。司法社工专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司法社工专业培养目标逐渐出现多元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目标定位的随意、多变和众说纷纭的现象。如首都师范大学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社会服务、以及各类社会培训工作的社工师及助理社工师,同时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输送高级人才,这一定位混淆了司法社工与一般社会工作的边界;又如福建警官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司法社工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针对社区矫治工作,为政法部门以及社区、学校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法律应用和社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目标定位偏低、偏窄,“主要针对社区矫治”显然不能涵盖司法社工的全部内容,因为司法社工不只针对矫正本身,它可以介入到司法运作的始终,包括刑事司法、民事司法及其行政司法的整个过程,甚至可以介入到大司法体制下的人民调解制度中来。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司法社工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的缺点,集中体现在“特色不突出”、“实践性不强”两个问题上。目前高校司法社工教育基本沿袭传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通才教育”模式,希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多种社会需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各课程间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课堂教学与司法实务联系不紧密,教学模式简单刻板,过于偏重课堂教学,对社会调查、实习教学、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
最后,专业教育与职业制度不衔接,毕业生就业渠道较窄。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不够,从事社会工作的民间组织发育不健全。目前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特别是专业对口率很不乐观。据悉,近年复旦大学社工就业率在该校排名倒数第四;青岛大学68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排名64位;重庆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排名倒数第四;昆明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30多人,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仅2人;四川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40多人,从事社会工作的不过5人。乐观估计,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率仅为10%—30%。而司法社工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或职业,虽然缺乏统计数据,但其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比之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更低应是不争的事实。
二、高校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的上述不适应性和滞后性必须予以改变,否则将会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司法社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更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关系到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司法社工者的个人权益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司法社工人才属于法律职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首先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制定适应司法社工人才特点的政治标准、品格标准和行为规范,着力解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是要转变鄙薄专业教育的陈腐观念,克服轻视司法社工教育的思想。目前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制约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司法社工“扎根基层的草根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人们对司法社工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真正把在基层从事特殊人群的教育改造、帮困扶助工作的司法社工作为一种职业来看待,这一专业本身的体面和尊严也就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真正理解司法社工的专业价值理念,认识到司法社工者的社会角色的重要现实意义,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司法社工的体面意识和尊严意识。
三是要全面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各级政法机关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己任的专业社会工作, 就成为一种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制度化安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司法社工人才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进一步创新教育制度
如前所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及高校对培育高层次、实务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强调,这些现实动向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相应转变。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制度创新的重点,如教学、评价、岗位、激励机制等制度,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分步实施的做法,确保制度创新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循序渐进。
一是加强教育研究,建立专业标准,形成专业制度。专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司法社工要想得到发展,摆脱边缘学科的尴尬角色,改变依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境况,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研究,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标准:系统的理论、专业权威、社区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教育制度。在此方面,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尽快赋予司法社工独立的专业地位,并在舆论宣传、资金投入、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形成司法社工专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
二是创立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把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制度相衔接。社会用人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司法社工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争取政府在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建立高校和行业间的制度化联系和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相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司法社工制度,开发司法社工岗位,使司法社工成为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为主体的法律职业者的一种补充,改变目前司法社工专业人才就业乏门的现象。
三是在司法社工专业教育中,要树立一流师资出一流人才的理念。继续深化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定制度、绩效取酬和奖励制度,强化竞争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教师才干、建设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整体水平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司法社工专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全面转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进一步清晰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定位是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来决定的。因此,要按照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特征,进一步明确司法社工的专业定位,包括专业教育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的职业面向等等。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根据司法社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探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与能力培养相衔接,进一步架构司法社工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凸显司法社工特色的核心课程,如司法社工概论、矫正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学科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改革目前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司法社工人才。
第三,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也是破解当前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性不强”瓶颈的有效途径。高校需正视并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校企紧密合作的关键性问题,建立起政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体制机制,架起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间沟通、合作的桥梁,畅通人才供求信息,推动高校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此外,还需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建设一批专业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引进资格认证考试,开展证书教育,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司法社工者。
[参考文献]
[1]林小秋.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工作,2008,(1).[2]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0,(10).[3]张善根.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及其范畴[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1,(5).[4]闫中.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J].博士后交流,2007,(4).[5]李箐凤.论司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法制与社会,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