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法制史讲义:社会结构文化决定论及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乡土中国》
讲义十二社会结构文化决定论及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乡土中国》
邱少晖
1.当代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人情(熟人)规则
(1)形成熟人阶段:举例
(2)熟人之间的规则——突破规则/潜规则
突破规则之举例;潜规则中的人情
2.社会结构决定文化及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乡土中国》
2.1 乡土特色
(1)从土到土气
(2)聚村而居
问题:农业分工程度很浅,一户人家即可构成一个社区,为何中国会形成聚村而居的现象?
(3)生于斯、长于斯的熟人社会——衣锦还乡处
两种社会: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
(4)熟人社会的规则——“习”出来的礼俗
2.2 差序格局
(1)自私现象
现象:中国官员如何提拔?有没有道理?问题在哪里?
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什么叫自私?公私如何界定?
(2)团体格局——一捆柴的比喻
(3)界限模糊、伸缩自如的差序格局
问题:第一,乡土社会、熟人社会为何会形成差序格局而不是团体格局?
第二,乡土社会、熟人社会所形成的规则为何会全面推向社会?
2.3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先有架子还是后有架子的问题
(1)生活需要决定论
(2)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平等、公平、正义
(3)差序格局下的道德体系——克己复礼、修身为本
结论:团体道德缺乏的中国社会,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子爱女,情在理中。一雌一雄,变出意外。慧娘即已失身玉郎,许为夫妇;„„人虽兑换,十六两原是一斤。官府为月老,各赴良期。”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度好成桃;从今人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人性悦时空即色,好花没处静偏娇;是谁了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
第二篇:中国的乡土社会
中国的乡土社会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集结而成的。费孝通先生在该书的重刊序言中说到:“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1正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才使得本书所录入的十四篇论文都显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费孝通先生则通过此书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中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费孝通先生出生于1910年,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1936年,远赴英国留学。1938年回国,并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先生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皇权与绅权》等。
全书共收录了十四篇论文,分别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从介绍乡村社会的特点乡土性开始,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风貌。
2在第一篇“乡土本色”中,作者开篇即写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是由乡村社会中分离出去的,在社会结构格局和行为习惯方面仍然有着乡村社会的气息,想要研究中国社会就应该从乡村社会入手,也指出了本书所研究的乡土性是仅仅局限于基层,而不能表示整体,那些从乡村社会中分离出的阶层在保持一定的统一性的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发展,而与真正的乡土社会存在差异,这样的乡土性不一定适用。作者一开始用“我”出国时,奶妈塞给我一包灶上的泥土让我解水土不服的故事表现了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土地的亲近和尊重。这样的亲近和尊重正是因为乡村社会中的人们依靠农业为生,自然要粘着在土地上,靠着这片土地过活,也就带来了乡土社会的一大特性,人口不流动,基本上世代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而中国农业中的小农经营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另一大特点:聚村而居。费孝通先生在对于这个特点的解释中说到:“中国乡土3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限制于村落中,而村落间接触较少,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拥有着固定的社会互动模式。所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带来的是以信任为纽带的互动方式。普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球》中说到:一个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人们容易相互熟知并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社区,组成紧密的民众交往网络。这种群体性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恩恩相报的资源。乡土社会中的信用不需要用契约来维持,而是发生于对这样的一个社会群体中行为规范时的不假思索。人与人之间的熟悉,也使承欢、心安成为了人们的相处互动方式。这点相比于现在的中国的现代社会的确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费孝通先生感叹,“从乡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4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二三篇是就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文字对于乡土社会的需要性来论。费老认为,一般人认为乡下人“愚”莫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城市中的生活习惯和不识字两点。而这两点只 12《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3《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4《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能说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没有掌握城市的知识结构,而不能代表他们智力低下。对于文字,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社群中,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之一,并不必需。更多的亲密语言,例如表情、行为等更简便的传达丰富的信息。反复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不是愚到不识字,而是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满足生活中的需要。
费孝通先生在该书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形象的揭示了中国社会中的互动模式。费老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种模式的特点。费老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作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5乱。”团体之间的界限分明,国家是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了国家,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而且决不能用牺牲国家来成全别的团体,于是出现了革命、法律、国会等,来确保国家的利益不受任何人的侵犯。这样的现代国家理念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费孝通先生则把中国的乡土社会的格局比喻成将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
6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样的社会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而差序格局就是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这样的一个格局所体现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都是以“己”为中心。但是这种群己的界限是具有相对性的,公和私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所以,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就只会在私人联系关系中有意义。后面对于道德和家族的介绍都是与差序格局紧密相连的,有这种差序格局的“推己”的特点决定。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中则是就对中国乡土社会进行统治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
7在最后一篇中,费老说道:“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由此,费孝通先生展开了对于欲望和需要的分析。费老认为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是自觉地文化事实,不需要计划,这则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区别。
正如前文所说,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基。乡土中国的情结存在每个人的心中,也将会通过中国血脉流传下去。费孝通先生正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乡土社会,怀念乡土中国的情结。
56《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7《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后感: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必要产生关系
从以上两点来看,乡土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它是一个极度稳定甚至固化的社会;后现代社会是个典型的陌生人的社会,它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家庭观念
乡土社会的家族观念极强,大部分事情都在家族内部解决,官府一般会止步于家族门前,将更多的自由空间留给家族内部。上文提到,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围绕土地展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当一个家的人数不断增多,原来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庭的维持,家中的人将会发生小范围的流动。这种流动使家庭的范围在当地扩展开来,家变成了族。由此,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如今,我们如经常听到的“衣锦还乡”的字眼就是乡土社会家族观念的投影。家族中的每个人受到祖训的约束,并竭尽全力,为自己家族的振兴而奋斗。若是家族中一个人犯错犯罪,根据“连坐”甚至“诛九族”的制度,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家族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当时大部分人的人生的价值都在于为家族而奋斗,这种强烈的家族感支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很难出现没有精神支撑的情况。
后现代社会的极度个人化,让家庭观念逐渐消失。首先社会上,大部分都是一个个的小家庭,家族的概念几乎已经消失。其次,特别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自我生活的品质,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照顾基本止步18岁。之后,孩子会搬离家庭,通过国家贷款继续学习和生活。中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现代家的观念虽然远不及乡土社会,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约束相较于西方强了许多。但许多社会学家观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观念有向西方靠近的趋势。一方面,许多孩子远离父母到其他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在长时间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而是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如继续学习或者周游世界等。
几年前,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家庭观念太强,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倡导大家学习西方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化的消解,个人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家族观念真的无可取之处吗?
在我看来,家族观念增加了社会的温情,·让大多数人不至于失去奋斗的意义。个人化增加了社会的自由度,满足了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极度的个人终将让社会失去温情,这样的社会就像失去润滑油的机器,能继续运转下去,却难免发出沉重的哀鸣声。我们无法说出到底哪种模式更好,但在个人化趋势无法阻挡的现状下,我们至少要有意识地去维护家庭的温情,不要让自己变成仅为自己的“机器”.仅谈及社会特点和家庭观念,已经可以看出乡土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极大差异。但此处人有许多领域值得探讨,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惊喜。
处于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我们,再次回望“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将有不同的思考。
本文作者:刑司1704班 罗悦阳
第四篇:中国的社会变局——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 增长的状况和 社会 发展 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一般的发展经验,如果经济增长的状况情况不好,社会发展的状况也不会好,但即便经济增长的状况较好,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未必就好。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增量的基本方面。对于 中国 目前 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学者引用当年梁启超在“五四”时期的提法,认为目前中国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推翻帝制和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说是 政治 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而“五四运动”,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经济上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这个大转变时期,经济学的概括是从计划经济或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法学的概括是从礼俗到法理或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社会学的概括是从乡村的农耕的社会向城市的 工业 的社会转型,总的来说,就是从传统社会向 现代 社会的转型。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对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所处的阶段特征,又有了新的提法,即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的理解是,今后的20-30年,是一个关键时期,能否在各种危机中保持发展的主线,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发展也能保持较好的局面,这的确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城市化的瓶颈是什么? 从经济产出结构看,我们的工业化速度很快,gdp中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下降到目前的约15%,但从就业来看,还有50%的从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而如果从居住地来看,还有62%的人生活在乡村。社会结构变动的速度还是大大落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但近几年这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成果是突出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比较少有人测算,其实从长远来看,中国 农村 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国农村34亿农户,正在经历从家族社会 网络 到核心家庭社会网络的转变,全国3人户的比例已经超过30%,再加上1人户和2人户,其比例达到总户数的56%。农村家庭结构的核心化趋势,需要更强大的个人自养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现在农村和城市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农民的生活半径扩大了,从自给自足发展到越来越依赖于货币经济,农民的货币性消费比例从1995年的65%提高到现在的78%,而实物性消费降到22%。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在城乡存在巨大生活差距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希望走出乡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有14439万人,扣除市区内人户分离的2332万人,全国流动人口12107万人。其中从乡村流出的8840万人,占73%,从城镇流出的3267万人,占27%。流入城镇的9012万人,占74.4%,流入乡村的3095万人,占25.6%。在1.2亿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的占35%,约4000多万人,省内流动的65%。跨省流动的流出地主要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流入地主要是:广东35.5%,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在跨省流动的4000多万人中:男性占52.8%;多是青壮年,16-45岁的占82.7%,青壮年的外出使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老化,由10年前的36.8岁上升到目前的40岁;初中文化程度的是主体,占50%以上;外出的目的主要是非农就业;务工经商的占75%以上;而且他们的就业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好,就业率为98%。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瓶颈是户籍制度,一旦户籍制度放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户籍制度应当说只是 问题 的一个方面,但即便是户籍制度放开了,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的瓶颈问题。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很多城市户籍放开以后,能够进城的农民比原来预想的要少得多。其实农民进城存在两大瓶颈:一是迁移成本,进城的并不都是农村最贫苦的,而是能够承担迁移成本的和具有迁移网络的;二是城市就业机会,能否在城市就业是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而这两个方面又决定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状况和模式以及农村本身生活状况的改善。
第五篇: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的演变及社会作用认识
1949以来中国发展观的演变及社会作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有其形成、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建国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传统发展观——改革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历史超越。
一、传统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调整和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等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而艰辛的探索,在借鉴苏联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发展战略: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以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发展目标,通过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提高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在发展态势上,提出在短期内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发展观,顺应了中国发展初期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二、改革发展观
改革发展观概括地讲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对改革发展的本质理解和根本观点,它是发展改革的观点和基本准则,简而言之,就是改革
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改革发展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我国改革发展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终于由片面走向了全面,由主观走向了科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改革发展观又一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与时俱进、社会和谐等重要理念,正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