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时间:2019-05-14 15: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榕江县司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州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开展“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和谐司法,促进和谐”等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

一、司法行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坚持从源头抓起,努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多发于基层,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从基层抓起,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力争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努力把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10年,全县共排查基层各类民间纠纷1306件,调处1301件,调处率99.6%,调解成功1279件,成功率98%。防止民间纠纷激化13件,防止民转刑9件9人,防止群体性纠纷4件。

l、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一是对全县排查出的重大疑难纠纷,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责任制。二是认真做好纠纷双方当事人的教育疏导工作,通过析法说理,促使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依法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2010年,全县基层司法所共调处各类纠纷315件,均实现案结事了,取得了较好的调解效果;三是积极引导律师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法律服务,配合人民法院、行政执法部门做好代理案件当事人工作,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在2010年中,全县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共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等42家法律顾问,共办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代理案件137件(其中刑事40件,民事95件,行政诉讼2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18件,法律援助122件,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5次,处理涉法涉诉上访事项2件,办理律师见证186件,解答法律咨询625人次。

2、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有效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用的新机制。一是加强与县法院协调配合,逐步建立普通民事案件诉前引导调解,诉中委托调解以及人民调解效力确认和支持等工作新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联调联防多元化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积极依靠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重点在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二)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积极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试点工作,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社会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政府职能部门分管,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帮教和管控工作的意见》等有关精神,根据“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总体工作思路,我县严格执行《黔东南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意见》、《黔东南州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讨论草案)》,进一步强化衔接管控,逐步建立监狱、劳教所、司法所、家庭、单位、社区相衔接的工作机制,防止脱管漏管。一是健全安置帮教机构。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立安置帮教机构285个,县、乡、村级均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二是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互通,努力做到“无缝对接”,严防脱管漏管。目前,全县、乡基本建立刑释解数人员信息管理操作平台。对我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登记造册,建立安置帮教档案。三是建立帮教基地,落实帮教措施,确保帮教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县已建立帮教安置基地1个,先后安置刑释解教人员3人。四是认真做好我县社区矫正全面试点前各项准备工作,主动协调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人员配备。对社会矫正工作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作了全面规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认真抓好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树立司法行政工作自觉服从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理念,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抓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州委执法大培训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黔东南州司法行政糸统2010年培训计划》,重点对律师、基层

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骨干、法律援助人员、司法所长、司法助理员进行4期理论业务培训。培训人员达69人次。

三是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重点解决司法所人员有编无人的突出问题,去年新招录公务员7名公务员,缓解了我县司法所严重缺人的问题。

(四)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机制改革和工作创新,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发展

1、认真抓好法治县创建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法律八进。一是按照《黔东南州201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意见》,认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抓好青少年农村群众普法宣传教育。二是积极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制定了《榕江县“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方案》、《榕江县机关“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组织对全县各乡镇和单位进行验收,完成了“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和自查,设计制作了反映榕江县“五五”普法工作成果展。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2、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积极推行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的新举措。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做到应援尽援。二是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广泛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积极推行在村(居委会)、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建立村(居委会)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三是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窗口。四是组织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大回访”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评查工作。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2010年,全县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刑事44件,民事111件),解答法律咨询465人次,代书152份。

3、加强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推动司法行政后勤保障工作新发展。全县司法行政机关抢抓中央国债项目司法所建设、司法业务用房建设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完成2008年3个司法所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启动了2009年7个司法所建设。

二、工作体会

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我认为在思想上要树立“五个理念”

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价值追求就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发展进步;

二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作用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范畴;

三是加强社会管理是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司法行政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是必须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积极发挥各项保障、服务作用;

五是要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检验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作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存在的问题

1.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

社会管理行为和社会管理措施都源于社会管理理念,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仍然十分陈旧,只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已成普遍现象,对社会民生建设热情不足,对社会基础设施的了解情况不全面,对常规化、科学化管理的研讨不深入。如:重视强势群体权利轻视弱势群体权利的现象、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已成为根深蒂固的老传统、老观念。

2.社会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

当前,我县正处在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拆迁安置矛盾、居高不下的信访人员,都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政府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社会管理事项,不能继续使用单一化、机械化的行政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强权化的行政执法方式、随意化、隐蔽化的行政执法方式,这就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需要明确工作职责,加快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作共同抓”的责任机制,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而各负其职是关键。

3.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特别是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所提高,渠道有所拓宽,但总体而言,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参与平台,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有待提高,缺少相互沟通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四、两点建议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社会也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从而涌现了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这些都对现有的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信访问题、青少年犯罪行为增多等等。所有这些社会变化都冲击了传

统社会管理的基本支柱,同时又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法治的保障,社会管理创新也给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1、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来支撑。一是建立社会管理组织指挥机制。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加快建立起政府的调控机制和社会的协调机制,政府的行政功能和社会的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的管理力量和社会公众力量的工作机制。各单位、部门要坚持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加强组织协调,切实推进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社会管理协调调度机制。政法综治中心要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发挥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职能。三是建立社会管理规范引导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法规政策体系,规范社会管理。通过规范和引导,实现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和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引导社会活力。四是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保障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为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公益性或非营利性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五是建立社会管理考核奖惩机制。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纳入到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考评之中。

2、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

(1)加强社会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

围绕流动人口关注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计划生育、劳资纠纷、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提供优质服务。严格落实出租人、承租人的治安管理责任,大力推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着力解决出租房屋漏管失控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多渠道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有效减少流动人口落脚点的治安隐患,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快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严厉打击流动人口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犯罪、流窜犯罪,有效遏制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

(2)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围绕拆迁安置、就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善于做群众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现实困难和生活问题,从利益层面上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决杜绝和制止暗箱操作及采取野蛮手段强行执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完善矛盾纠纷处置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提高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能力,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效。

(3)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监督管理

深入开展“合格网吧”的创建活动,以农村、社区和学校周边地区为重点,加强专项整治,落实网吧业主治安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赌博、引导青少年学生沉迷网吧和看色情淫秽和低俗的电影等违法犯罪行为,促使网吧业主依法经营。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网站法律意识,提高网上发现、控制、处置的能力。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明确职责,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切实做好应对网络的炒作事件。

(4)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

深入开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和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切实健全完善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机制,坚持动态排查,强化重点排查,落实滚动排查,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暗访、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排查梳理和研判,切实做到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情况明、底数清。对治安重点薄弱地区、部位、场所以及治安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协作配合,联合执法,标本兼治,确保不形成治安热点。

(5)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要完善社区矫正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建设一支较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严防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进一步拓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渠道,采取引导社区安置、办理低保、企业预留岗位、从事个体经营等形式,积极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生活等困难。

第二篇: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司法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制保障等方面的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担负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眼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重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着力于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的组织机制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职能作用发挥的根基,也是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础和抓手。基层司法所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和业务建设,健全落实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司法所业务工作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台账簿册和业务档案,推进司法所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做好规范化司法所复查复检工作,加强动态管理,开展优秀司法所评选活动,开展群众开门评选“我最满意的司法所”和“我最满意的司法工作者”等活动,推出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司法所。不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改善司法所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司法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二、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的调处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是中国特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近5年来,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80534件,防止因民间纠纷引发自杀案件605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4310件。人民调解工作的大力开展,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以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调整充实、规范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实行分级培训,盟市司法局重点组织人民调解员骨干培训班,旗县司法局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普遍轮训。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调解档案和文书格式,组织开展人民调解业务评查和优秀人民调解案卷评选活动,提高人民调解案卷建档率。积极组织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进一步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快推进旗县级矛盾纠纷协调指挥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旗县司法机关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月要深入苏木乡镇司法所一次,至少主持化解一个民事纠纷、写一份人民调解协议书、帮带一名人民调解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三、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作为依法治区和普法治理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能。在法制宣传中,应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努力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为促进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继续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活动,针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抓好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宪法和法治观念。同时,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用,形成推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的整体合力。

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一方面,能够促进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服务理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人民群众协商对话,改善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让广大公民既懂得依法维权,又懂得依法履行义务,促进有序的政治参与,就自己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依法提出意见建议。要切实抓住“六五”普法宣传启动之年的契机,发挥网络宣传方便快捷的优势,利用微博、QQ群和手机短信等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为农牧民群众免费发放一本法律宣传册,一个村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开展一次普法报告,宣讲一次群众急需的法律知识和新近颁布的法律法规,切实发挥法制宣传标本兼治的作用,形成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会特定群体的稳控机制

监狱劳教戒毒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的特殊领域和形式,健全完善监狱劳教戒毒场所内部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管理,确保监管场所稳定,是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特殊职能。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强对罪犯劳教戒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充分履行监狱劳教戒毒管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戒毒工作管理,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和技能培训,按照构建大教育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个别教育,针对每个罪犯、劳教和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科学施教,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抓好出监(所)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建立健全监所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对服刑在教人员监所表现及社区服刑、回归社会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依据。破除“各自为阵”的做法,加强监狱劳教机关与盟市、旗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推进刑罚执行资源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监管场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基层安帮办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工作衔接机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与归正人员的衔接管控,按照“无缝对接” 的要求,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必接必送,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机制完善的完整链条。

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

(八)》对实行社区矫正作了明确规定,写入了刑法。作为社区矫正的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应与公、检、法等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密切配合,完善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环节制度,规范社区矫正文书格式和台账薄册,逐人建立矫正档案,落实监管帮教组织和措施,促进社区矫正规范运行,进一步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应用科技手段,如GPS定位系统,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通过建立电子围墙,使社区服刑人员在掌控之下、管理之中。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与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承担帮教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指导一项矫正工作、探访一户服刑人员家属等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管理,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安置问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基层末端延伸。

五、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疏导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参与信访处理,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近年来,我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中作用明显。仅2010年,全区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4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0.3%;提供法律咨询8 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法律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逐步提高。当前,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创新法律服务方式,落实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便民利民措施,着力为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法律服务。大力深化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12348”法律咨询、法律建议和法律援助方面的优势,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向乡村、向边远地区延伸,在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强法律服务,积极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深入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增强法律服务的效能,今年将组织开展“转方式、促和谐,司法工作在基层”惠民活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的科级以上干部,要深入到基层司法所和社区、街道、居委会,开展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集中惠民工程。其中旗县区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的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到农村牧区、农牧户,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农牧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所有的科级以上干部,在基层开展“工作+帮扶”活动,即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的同时,帮助一户困难群众或者一名贫困学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通过活动从思想上解决司法行政队伍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从行动上提高依法行政、执法办案、化解矛盾、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法律服务在身边,公平正义在身边,和谐安宁在身边,感受到社会管 理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

第三篇: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蒙富登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践行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宗旨的根本体现。司法行政部门唯有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大力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一、司法行政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司法行政工作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主要涉及律师、公证、法制宣传、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劳动教养、社区矫正、国家司法考试、基层法律服务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等管理工作。如果说公安、检察、法院侧重于“打击”的话,司法行政机关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任务就是“预防”。预防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预防人民内部冲突,预防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受到不法侵害,都是司法行政部门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从这个角度上说,司法行政工作涉及的面广,任务重、责任大。特别是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前,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做好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工作,对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法制宣传是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做好法制宣传工作,既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只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人人遵法守法的氛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过五个五年普法工作的实施,我州法制宣传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法制观念开始深入人心,遵法、守法、学法、用法,开始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但是,基层群众的法律知识匮乏、部分干部的法律观念淡薄的现象依然存在,热衷于“找关系”、“托关系”的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扭转,法制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弘扬法治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法制宣传的主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

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关系到法律从业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法律保障,更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效果。近些年来,我州律师队伍建设取得良好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全面铺开,人民调解工作成绩喜人。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法律服务工作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盲点和盲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强,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完善包括法律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司法行政部门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改进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果,才能服务人民,才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法律保障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开展的一系列法律保障工作。做好法律保障工作,既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安全屏障。我州经济发展滞后,困难人口多,需要提供法律保障的群体庞大。这些年来,在全州各级司法行政部

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法律保障的面不断扩大,保障的人群不断增多,在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开设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已成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寻找法律援助的信赖选择。但是,仍有很多群众“信访不信法”,将解决问题都诉诸于上访,甚至发生与政府严重对立的群体性事件。这一方面反映了法制宣传工作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众维权的困难与窘境,部分群众依然缺乏着基本的法律保障。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最最基本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法律保障。

二、大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任务,突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项主题,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当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社会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事关全州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只有大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党和国家始终服务和依靠的力量。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按照胡总书记的要求: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司法行政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都是为了人民拥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实现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适应,就是要按照人民群众的要求,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及,把人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只有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觉悟,在精神面貌上提升,才能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找准方向、找对位置,在工作水平上有大的提升。

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学习,勤于调研,在实干中总结、在实践中创新。

真知源于实践。只有深入基层,勇于实践,善于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突破,才能做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按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原则和理念,把基层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始终是司法行政部门开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直接面向群众,是服务人民的直接窗口。做好基层工作,对于司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州基层司法机构在办公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基层司法机构办公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司法助理员有很大的补充,但是基层司法依然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夯实基础,做好基层工作。要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了解基层的工作情况和困难,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做基层工作者的服务者。只有基层工作有了实效,人民满意,百姓放心,才是司法行政工作真正实现了飞跃,工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切实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这个中心,人民不会满意,群众不会答应。司法行政部门推动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就是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州委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超过全国13个民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州司法行政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认清形势,就是要明确司法行政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奋力工作的使命感,做社会的知情人,百姓的贴心人;提高认识,就是要勤于调研,善于学习,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州司法行政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预防”上下功夫,在实干中鼓劲头,认认真真履行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责,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工作单位:黔南州司法局)

第四篇: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调研报告

XX司法所 XX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好和用好我国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司法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方面的职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担负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着眼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重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着力于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积极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化解基层矛盾的组织机制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组织,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职能作用发挥的根基,也是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基础和抓手。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司法所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加强司法所内部管理和业务建设,健全落实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司法所业务工作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台账簿册和业务档案,推进司法所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改善司法所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司法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二、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的调处机制

人民调解工作是中国特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要以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依法调整充实、规范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协调指挥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发展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三、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行政部门作为依法治区和普法治理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能。在法制宣传中,应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努力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继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暨 “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建设年”主题活动,针对容易引发

社会矛盾的领域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活动,着力抓好对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宪法和法治观念。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一方面,能够促进政府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法治理念、服务理念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人民群众协商对话,改善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意识,让广大公民既懂得依法维权,又懂得依法履行义务,促进有序的政治参与,就自己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依法提出意见建议。

四、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会特定群体的稳控机制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司法行政工作的首要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积极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充分履行监狱劳教戒毒管理、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加强监狱劳教戒毒

工作管理,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和技能培训,按照构建大教育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个别教育,针对每个罪犯、劳教和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科学施教,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社区服刑、回归社会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提供依据。破除“各自为阵”的做法,加强监狱劳教机关与盟市、旗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推进刑罚执行资源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监管场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基层安帮办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工作衔接机制,落实社区服刑人员与归正人员的衔接管控,按照“无缝对接”的要求,落实对相关人员的必接必送,努力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措施有力、机制完善的完整链条。

针对安置帮教人员,首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帮困解忧。在政治上不歧视他们,在经济上关心他们,在劳动就业上帮助他们,使他们顺利度过回归社会的敏感期,尽快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二是广开就业渠道妥善安置。积极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安置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鼓励和支持他们自谋职业,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生活困难。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和各有侧重的工作模式。首先在管理程序上做到严格执法,在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上

做到不打折扣,依照政策法律规定全面履行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改造工作任务。同时针对矫正对象的年龄、罪责及生活和学习需要制定各有侧重的教育监管方案,在不违反矫正工作纪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帮助矫正对象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五、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疏导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参与信访处理,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法律服务是司法所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与老百姓接触最密切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为满足社区(村)居民对法律服务工作的不断需求,我们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法制环境,开展法律援助,不断扩大服务内涵,始终坚持“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原则,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在广大弱势群众心中的凝聚力和威信力。近三年来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00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80多篇,完成法律援助案件31件,同时为街道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意见及建议20多条。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司法所在当地居(村)民群众和企事来单位中赢得了良好社会评价。

2012年5月7日

第五篇:充分发挥民政职能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2011

充分发挥民政职能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2011-09-22 点击率: 26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正确分析把握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后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民政部门是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工作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群众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应该走在前列,充分发挥民政职能,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一、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夯实社会管理之基。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切实关注民生,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只有切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问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才会有深厚的基础,基本民生问题解决不了,社会管理创新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尤其是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特殊社会群体的保障力度,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市城乡低保通过多次扩面调标,全市城市低保达到2.86万户、6.56万人,保障标准提高到了330元/月;农村低保达到3.1万户、8.4万人,并且协同物价部门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近5年来累计发放低保金近9亿元,发放抚恤补助金1.25亿元。通过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有效保障和改善了基本民生,发挥了民政救助在社会中的“兜底”作用,基本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夯实了社会管理的基础。

二、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筑牢社会管理之本。胡锦涛同志指出: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民政部门承担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等职能,在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的最基层组织,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兴建各类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中心(站)153个、老年人服务设施368个、残疾人服务设施311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2185个,各类服务设施总面积达5.08万平方米,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社区服务居民功能。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经民政部门登记(包括备案)的社会组织达2321个,内容涉及卫生、科技、劳动、体育、文化、教育、法律、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并且每年以年均12%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对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我市民政部门严格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登记管理和服务,重点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工作、组织建设、财务收支、党建工作、自律与诚信建设、重大活动开展等情况的检查。在行政许可和实施年检工作中,均是实行“零”收费制度,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开拓社会管理之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管理而言,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社会管理必须要随着社会形势的转变而转变。近年来,市民政局根据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在社区管理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医疗救助工作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比如今年我们乘铁山“大部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整合社区,理顺机制,各城区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采取合并、撤销、新建等方式,对社区规模进行调整,将我市社区数量从205个整合为194个,增强了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实现了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今年我们出台了《关于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了在机构供养老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老人和为老服务护理员有身意外伤害保险,将有5000人左右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这一创新工作得到了湖北省民政厅的高度评价,得到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广泛赞同;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从4月份起,我市开始实施城区城乡困难群众定额医疗救助卡制度,对城区低保对象以户为单位一次性发放600元的医疗救助卡,发放金额达1156.44万元;在专项医疗救助工作上。将市精神病院确立为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整合大病医疗救助、低保补贴、临时救助等资金,使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精神病患者基本上得到免费医疗,既解决了其家庭的治病经济困难,又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在全省属于首创,在全国亦属前列。

我们每一项民政创新举措的出台,都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使各项创新措施符合实际、先进可行、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目前,我们计划建立《黄石市爱心助老服务储蓄制度》,目前已经于9月16日在铁山区进行试点。

总之,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为深入推进我市“三大战略”、构建社会和谐作出积极的贡献。(黄石市民政局)

下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5篇可选)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2011-05-20 10:13:00来源:内蒙古日报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0[提要]人民调解工作的大力开展,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央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就政法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

    发挥司法职能创新社会管理

    发挥司法职能 创新社会管理(三组 夏群佩)2010-10-26 18:20:52|分类: 转变职能及创新社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发挥司法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三组夏群佩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

    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的一些思考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性质、目的意义及其内容、形式方法都凸现战略性,无论普法依法治理、基层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监改监教,还是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职能发挥的结果、过程及其方式方......

    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的一些思考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性质、目的意义及其内容、形式方法都凸现战略性,无论普法依法治理、基层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监改监教,还是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职能发挥的结果、过程及其方式方......

    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的一些思考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性质、目的意义及其内容、形式方法都凸现战略性,无论普法依法治理、基层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监改监教,还是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职能发挥的结果、过程及其方式方......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

    结合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个光荣的组织。风雨征程九十周年,是党在民族危难的关头,挽救了中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广西为例陈利丹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