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与决策——《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调查与决策——《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总第375期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4期
乐至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共乐至县委政策研究室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142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609个村,总人口87万,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国家DLY猪标准化示范区、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全省养羊十强县之一,生猪、山羊生产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乐至黑山羊已成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已列入国家遗传资源目录。近年来,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乐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合作、扩权强县试点、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等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行“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模式,通过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农村户用沼气池、实行零排放等措施,推行“猪-沼-果(林、草、菜、药)”等多种种养结合综合利用模式,全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据统计,乐至县已形成鸿福农牧、百川农牧、牧旺农牧、宏椿农牧4个1200头和鸿顺、鸿达、龙翔、睿智、农达、恒达6个600头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有农兴、川娇等70多处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二级扩繁场,规模养猪场带动建设的100多个育肥养殖小区运转规范,经营状况良好。已建成山羊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16个,发展年出栏2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羊户12560户。
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要求,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应用农艺、园艺、生物和美学等综合技术,建成以沼气池为纽带(畜禽排泄物入池发酵,沼渣、沼液用作种植园肥料,沼气用作生活能源),种养有机结合,实现循环、再生、污染物零排放,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乐至县回澜镇鸿福农牧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采用“猪-沼-经济林-中药材-加工-出口”的立体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经济,通过“四方合作+保险+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公司和农户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据调查,该公司2007年至今共投入3120万元修建圈舍、圈内设施、供电供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零排放系统、监控设备等基础设施,现存栏比利时斯格原种母猪2000余头、原种公猪40余头,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按照每头猪平均每天产生约0.03立方米排泄物计算,整个猪场每天产生排泄物约3000吨,全年约100万吨,可供约2万亩种植园消化。该公司现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园1.3万余亩,其中柠檬套种半夏1万亩,可节省肥料700元/亩、年;竹柳地0.3万亩,可节省肥料200元/亩、年。按目前市价,柠檬可盈利750元/亩、年,半夏可盈利3000元/亩、年,竹柳可盈利20000元/亩。综合分析,该公司通过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猪场污染物零排放,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每头猪的综合盈利平均达到623.5元,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促进畜牧产业布局合理化
一是在总体上划分为禁养区和养殖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河
流及干道沿线、城镇规划区及工业发展区等区域发展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二是将养殖区规划在种植业发达地区,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同步发展,为种养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三是依托养殖区规划,编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规划,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示范带动,促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化
按照畜牧产业布局规划和种养循环经济的要求,严格建设标准,采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建成近2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并充分发挥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现代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125.3万头、山羊102.8万只,实现产值25.36亿元。
(三)种养结合,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乐至县规模畜禽养殖场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发展”等措施,以沼气池为纽带,注重种养优势互补和良性生态循环,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据统计,乐至县自启动沼气池建设以来,共投入534万元在全县74个规模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5256立方米。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后,变废为宝,产生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用作养殖场和周边农户的生活能源,沼渣、沼液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后直接施入种植园,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例不高
一方面,目前养殖业向种植业转移,循环的粪便和污水量所占比例仍然偏低,循环的主要方式是粪水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处理后,将沼液进行浇灌、管灌和沟灌,沼渣进行撒施到土地中。这种方法受到肥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高、季节性强等因素影响,例如进行浇灌、管灌和沟灌,需要建设灌溉管网、渠道等基础,沼渣运输涉及到的费用。而种植业普遍受重化肥轻粪肥等问题的制约,所以业主不愿过多投入资金。
另一方面,在发展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中,养殖场与种植园的布局难以匹配。一个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年排放的粪水需要千亩以上的种植园才能完全消化,而种植业的发展目前相对滞后,同样也牵涉到建设灌溉管网、渠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种养业互为利用难以匹配,直接制约着两者之间的循环。
(二)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各级财政没有充裕的专项资金、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业主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等因素制约了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如鸿福农牧公司正在建设的“猪-沼-经济林-中药材-加工-出口”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预计投入5240万元,其中土地租金880万元、购买树苗和种子3060万元、人员雇佣和培训450万元、供排水系统130万元、道路硬化720万元;该公司为提升循环经济质量,已与县政府签订了意向合同,计划在2010年征地80亩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此项投资又需要5000余万元,资金上存在大量缺口,这制约着该公司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种养业布局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根据种养殖业的规模程度,将相同规模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区域分布,将相同规模的养殖业向种植业区域分布,力求养殖排污量与种植业的消化量相匹配,做到就近排污、就近消污,形成种养业相互匹配、互为利用的布局,提高种养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各级财政对业主投资建设沼气池、灌排管网渠系等基础设施进行适当补贴,增加业主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开辟多种融资渠道,解决业主资金量不足的问题;三是由政府牵头试点建设有机肥厂,收购养殖场粪肥进行加工,加工形成的有机肥料投入市场,进入种养循环经济的物流;四是各级政府对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产业的发展,在整合的支农资金中进行适当倾斜,促进种养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协同配合力度,进一步促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省、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应加大对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力度,提高业主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度;二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发展种养循环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主要工作议程,并共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措施,促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10-03-31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
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总第304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4期
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在目前的形势下,内江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得到持续长足发展?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
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内江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据调查,2007年,全市共有劳动力约180万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130万人,全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07万人,加上离土不离乡就近务工的劳动力10余万人,共有约120万人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市劳动力的67%,其中约有108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84%,真正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22万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各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如东兴区土地全面撂荒面积达1.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6%。若算上风调雨顺则满栽满插、出现旱涝则视情况而定,大春满栽满插、小春不栽不种的“半撂荒”等情况,全市约有1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同时,由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老的多、体弱的多,他们受体力的限制不能或很少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照顾孙子一辈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不搞养殖”、“种懒庄稼”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据隆昌县黄家镇大同村干部反映:该村的800户人家中,有200户全部是老人,占25%。全村40%左右的农户不再养猪,生猪存栏比以往年份下降40%以上,生猪出栏也由原来的人均1头下降到人均不到0.5头;把庄稼种下去就不管或很少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抢种抢收时节请不到人帮忙已成为不好解决的难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外出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比较效益。调查中得知,内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和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从2007年建筑行业的务工收入看,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为130元左右,土工为100元左右,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不低于70元,土工不低于60元,石匠的日均工资也在50元左右。如果满打满算,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800元以上;如果按每月只有一半的时间有活干,那么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还可达到15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000元左右。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从目前情况看,每亩地的收益(加上粮食直补)满打满算也不足500元。二是外出务工可以规避从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风险的规避。农民外出务工除了筹措路费和准备必需的用具以外,基本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期投入,而且还得面对周期长、见效慢、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还得承担来自各方的风险。如果是养猪,2007年,市场上仔猪价格每公斤23元左右,肥猪的价格每公斤17-18元,有的地区出现了猪蓝耳病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猪,既要承担600元左右(按平均每头仔猪25公斤计算)购买仔猪的先期投入,又要承担高价饲料;既要担心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疫情,又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生猪价格下降的危险。如果是种植,在路、水等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蔬菜等价格又极不稳定,加之肥料、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从事农产品种植很难说是赔是赚。
(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
目前,良种供应脱节、技术组合不配套、示范推广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题不仅在内江农村普遍存在,而且已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一般情况下,内江农技、畜牧等部门一项适用技术的引进、试种到推广需要3-5年时间,推广的方式以一家一户为主、示范带动为辅。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见到效益,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据市农业局提供的情况,近10年来,农业部门着力推广的10余种农村适用技术,只有2-3种在全市范围推广了,有3-4种的推广面达到50%以上,其余的推广效果则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江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品质提不高,不仅影响其商品转化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柠檬种植为例,据调查,市中区靖民镇石谷村共种植柠檬564亩,2007年产鲜柠檬8万斤,管理好的,不仅产量高、每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以上,而且品相、品质好,可以直接放到超市出售,即使在市场上出售,其最高售价也能达到5元/公斤,1亩柠檬为农民带来近万元收入;而管理差的,不仅产量低、每亩产量不到1000公斤,有的甚至低到不足200公斤,而且品相、品质均差,一般价格在0.5元/公斤左右,每亩柠檬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仅停留在会议上、示范点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面上。市农业局反映,因资金短缺,即使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推广起来也十分艰难。如有10余年推广历史的水稻旱育秧技术,目前其推广面也仅占应推广面积的65%;而有省工、增产功效的固定箱沟两季田双免耕新技术,尽管示范推广了若干年,目前仍陷“推而不广”的尴尬境地,而此项技术在四川广安等市的推广面几乎达到100%。近两年来,该局虽引进5-6个新技术(品种)项目,但因经费限制,只能在小范围试验、示范、推广,没有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效益。二是服务滞后。目前,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普遍存在有机构、缺人员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基层专职农技人员少,且队伍不稳定,各乡镇均配有1-2名农技推广人员,但多数为兼职,加之经营分散,农技推广面临很大挑战。从推广环节看,一般局限于产前、产中,对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缺乏配套服务。从推广方式看,一般是以集中在县区、镇乡,特别是镇乡开现场会示范为主,对关键技术的传授很少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以至于农民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导致适用技术不实用。三是农民素质不高,对技术接收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在外出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而且95%是16-45周岁的青壮年。在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都很低,即使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也都年龄偏大,他们不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掌握新技术要领的素质不高,而且有的甚至顽固地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管用,即使再怎样培训,也固执地坚持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慢成为内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内江着力实施以“生猪百亿联动”为重点的特色种养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缓慢的进展,已经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2000年,内江农、林、牧、渔结构为55.9∶1.1∶38.5∶4.5。2006年,虽然发生了变化,农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调整为43.0∶1.5∶50.6∶4.9,看起来比成都市48.3∶1.2∶48.2∶2.3的结构还优,但成都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1%以上,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5.5%,粮经比例调整为51.9∶48.1,已形成了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七个产业带以及一批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说明内江农、林、牧、渔内部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品质结构等的调整,进展还很缓慢,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尽管内江五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特色产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不佳、产业化关联度不大,产品优势不仅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直接进入市场,而且很少转化为加工原料,提高附加值。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全市近80%属于浅丘地势,可以耕种的土地本来就零散地分布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且地块面积狭小。土地承包经营,必须区别地块的好坏,将土地分为几等予以落实,稍微成块的土地就被分为若干小块为多户农民耕种,这就成为土地集中经营的障碍。加之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种不种地都可以得到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部分农户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这就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更谈不上规范化经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102户,产值上亿元的14户,上5000万元的12户。由于未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互惠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松散,企业、基地、农户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规范,订单虽签但履约率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本地化率平均不到60%,导致虽有基地,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标准不高、产品不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内江农村公路总里程有6506.82公里(包括乡道1224.84公里,村道3929.21公里),但还有66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大多数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存在“两低一差”(技术标准低、路面等级低、公路管护差)的问题,仍然受到晴通雨阻的困扰。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仅208立方米,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72%和47%;有效灌面162.9万亩,仅占应灌面积的65%左右。在十年九旱的情况下,“望天吃饭”难以对结构调整有所帮助。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激活两项政策。即“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粮油直补政策。调查中了解到,全市举家外出务工的约占13%。举家外出者的承包地,在没有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前,有一部分(约占2.5%左右)退给了村集体统筹安排,有一部分有偿转让给了大户经营,有一部分倒贴农税托付给亲戚邻里耕种,有一部分不管不问、听凭他人愿种则种。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现行的粮油直补办法是按计税面积分摊、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承包经营户的卡上,一方面承包经营户即使不种粮油,也能得到每亩几十元钱(2008年达到84元/亩)的补贴,因此,再也没有将土地退给村集体的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也少了;另一方面,种植粮油的却得不到粮油补贴,反而要应对农资涨价,因此,种植粮油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一旦出现干旱,土地便大面积撂荒。所以,村民们反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现行的粮油直补兑现办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粮油生产,阻碍了土地流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为此,建议:改进粮油直补等政策的兑现方式,探索适应内江实际的补贴兑现方法,让补贴资金更好的发挥刺激粮油生产的作用;同时,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买断经营权和户际联营型等多种方式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有能力善经营者承租土地发展种养业,推进土地向种养能手或经营企业集中,着力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抓住三个重点。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中发现:离城镇越近,外出务工的越少;基础设施越好,外出务工的越少;龙头企业越多,外出务工的越少。隆昌县大同村,地处隆昌第一大镇黄家镇镇郊,为县上2007年的“项目村”,全村15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700多人,占50%左右,比全市平均数低17个百分点;而隆昌县紫云村,地处隆昌最边远的双凤镇边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全村9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达700多人,占78%左右,比全市平均数高11个百分点。资中县龙结镇长堰子村,虽然地处边远,但该村紧邻水库,几乎全部土地都能自流灌溉,加之附近有两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可以打工,所以全村1214个劳动力,只有424人外出务工,占32%,比全市平均数更是低3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只有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培植龙头企业与城镇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得下来、增收有望,才能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才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既不抛下种养业,又能打工增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3.发展劳务经济。即做大劳务培训板块;做强劳务输出板块;做好劳务“搭桥”板块;做实劳务“建业”板块。调查中了解到,内江持证外出务工的不到20%,其中参加“甜妹子”、“甜城保安”、“甜城建工”、“甜城电工”、“甜城数控”等品牌培训并获证外出务工的不到14%;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即使在沿海企业,也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常年在外务工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在建筑业、工业、商业等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集聚了旺盛的人脉。因此,应把劳务提升到产业经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并加以重视。应力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和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市场和政策各自不同的作用,把全市劳务培训的规模做大,使之既能统筹把握市场的总体需要,又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既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能得到培训、都能有一技之长,又让劳务培训本身成为劳务经济的基础性板块。应在培育劳务输出中介市场上寻求突破,力求在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的互补中,实现有目标、有组织、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输出劳务的质量,把劳务输出做强,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的主力军,又使之成为劳务经济的主要板块。应注意收集内江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的信息,有目的的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主动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展前景、投资政策等,鼓励他们为内江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扶持他们回内江开辟园区、创业发展,成规模地把成功的内江人士以及资金吸引回来,投入内江的建设,既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劳务经济的重要延伸板块,又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高服务实效。一是提高各种政策的激励实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创名优名牌等进行激励;通过争取财政低息、贴息、无息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打造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激励。同时,保障民间投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涉农经济实体,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调整财政农业资金投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效。将整合的支农项目、地方财政补贴等资金集中起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同时提高补助比例,调整“以奖代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即不要求完全把“以奖代补”资金返还给项目出资人或农民,或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奖励资金,由县级或乡镇为单位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性建设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种养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对产粮大县(除市中区)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了相应补贴,市县(区)财政应明确其中的30%直接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实效。探索由财政、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科研单位参与的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尽快形成内江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体系。运用政府组织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既给农业科技人员以责任和压力,又给农业科技人员以收入和动力,让他们愿意、乐意包村包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到田间地头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组长:林武
副组长:任孝勇 曾强
成员:李智 刘建伟
(提供单位: 发布时间:2008-11-25 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三篇: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文库
调查与决策——《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总第304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4期
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在目前的形势下,内江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得到持续长足发展?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
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内江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据调查,2007年,全市共有劳动力约180万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130万人,全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07万人,加上离土不离乡就近务工的劳动力10余万人,共有约120万人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市劳动力的67%,其中约有108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84%,真正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22万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各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如东兴区土地全面撂荒面积达1.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6%。若算上风调雨顺则满栽满插、出现旱涝则视情况而定,大春满栽满插、小春不栽不种的“半撂荒”等情况,全市约有1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同时,由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老的多、体弱的多,他们受体力的限制不能或很少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照顾孙子一辈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不搞养殖”、“种懒庄稼”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据隆昌县黄家镇大同村干部反映:该村的800户人家中,有200户全部是老人,占25%。全村40%左右的农户不再养猪,生猪存栏比以往年份下降40%以上,生猪出栏也由原来的人均1头下降到人均不到0.5头;把庄稼种下去就不管或很少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抢种抢收时节请不到人帮忙已成为不好解决的难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外出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比较效益。调查中得知,内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和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从2007年建筑行业的务工收入看,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为130元左右,土工为100元左右,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不低于70元,土工不低于60元,石匠的日均工资也在50元左右。如果满打满算,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800元以上;如果按每月只有一半的时间有活干,那么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还可达到15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000元左右。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从目前情况看,每亩地的收益(加上粮食直补)满打满算也不足500元。二是外出务工可以规避从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风险的规避。农民外出务工除了筹措路费和准备必需的用具以外,基本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期投入,而且还得面对周期长、见效慢、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还得承担来自各方的风险。如果是养猪,2007年,市场上仔猪价格每公斤23元左右,肥猪的价格每公斤17-18元,有的地区出现了猪蓝耳病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猪,既要承担600元左右(按平均每头仔猪25公斤计算)购买仔猪的先期投入,又要承担高价饲料;既要担心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疫情,又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生猪价格下降的危险。如果是种植,在路、水等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蔬菜等价格又极不稳定,加之肥料、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从事农产品种植很难说是赔是赚。
(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
目前,良种供应脱节、技术组合不配套、示范推广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题不仅在内江农村普遍存在,而且已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一般情况下,内江农技、畜牧等部门一项适用技术的引进、试种到推广需要3-5年时间,推广的方式以一家一户为主、示范带动为辅。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见到效益,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据市农业局提供的情况,近10年来,农业部门着力推广的10余种农村适用技术,只有2-3种在全市范围推广了,有3-4种的推广面达到50%以上,其余的推广效果则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江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品质提不高,不仅影响其商品转化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柠檬种植为例,据调查,市中区靖民镇石谷村共种植柠檬564亩,2007年产鲜柠檬8万斤,管理好的,不仅产量高、每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以上,而且品相、品质好,可以直接放到超市出售,即使在市场上出售,其最高售价也能达到5元/公斤,1亩柠檬为农民带来近万元收入;而管理差的,不仅产量低、每亩产量不到1000公斤,有的甚至低到不足200公斤,而且品相、品质均差,一般价格在0.5元/公斤左右,每亩柠檬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仅停留在会议上、示范点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面上。市农业局反映,因资金短缺,即使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推广起来也十分艰难。如有10余年推广历史的水稻旱育秧技术,目前其推广面也仅占应推广面积的65%;而有省工、增产功效的固定箱沟两季田双免耕新技术,尽管示范推广了若干年,目前仍陷“推而不广”的尴尬境地,而此项技术在四川广安等市的推广面几乎达到100%。近两年来,该局虽引进5-6个新技术(品种)项目,但因经费限制,只能在小范围试验、示范、推广,没有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效益。二是服务滞后。目前,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普遍存在有机构、缺人员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基层专职农技人员少,且队伍不稳定,各乡镇均配有1-2名农技推广人员,但多数为兼职,加之经营分散,农技推广面临很大挑战。从推广环节看,一般局限于产前、产中,对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缺乏配套服务。从推广方式看,一般是以集中在县区、镇乡,特别是镇乡开现场会示范为主,对关键技术的传授很少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以至于农民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导致适用技术不实用。三是农民素质不高,对技术接收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在外出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而且95%是16-45周岁的青壮年。在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都很低,即使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也都年龄偏大,他们不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掌握新技术要领的素质不高,而且有的甚至顽固地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管用,即使再怎样培训,也固执地坚持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慢成为内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内江着力实施以“生猪百亿联动”为重点的特色种养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缓慢的进展,已经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2000年,内江农、林、牧、渔结构为55.9∶1.1∶38.5∶4.5。2006年,虽然发生了变化,农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调整为43.0∶1.5∶50.6∶4.9,看起来比成都市48.3∶1.2∶48.2∶2.3的结构还优,但成都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1%以上,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5.5%,粮经比例调整为51.9∶48.1,已形成了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七个产业带以及一批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说明内江农、林、牧、渔内部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品质结构等的调整,进展还很缓慢,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尽管内江五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特色产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不佳、产业化关联度不大,产品优势不仅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直接进入市场,而且很少转化为加工原料,提高附加值。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全市近80%属于浅丘地势,可以耕种的土地本来就零散地分布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且地块面积狭小。土地承包经营,必须区别地块的好坏,将土地分为几等予以落实,稍微成块的土地就被分为若干小块为多户农民耕种,这就成为土地集中经营的障碍。加之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种不种地都可以得到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部分农户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这就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更谈不上规范化经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102户,产值上亿元的14户,上5000万元的12户。由于未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互惠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松散,企业、基地、农户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规范,订单虽签但履约率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本地化率平均不到60%,导致虽有基地,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标准不高、产品不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内江农村公路总里程有6506.82公里(包括乡道1224.84公里,村道3929.21公里),但还有66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大多数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存在“两低一差”(技术标准低、路面等级低、公路管护差)的问题,仍然受到晴通雨阻的困扰。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仅208立方米,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72%和47%;有效灌面162.9万亩,仅占应灌面积的65%左右。在十年九旱的情况下,“望天吃饭”难以对结构调整有所帮助。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激活两项政策。即“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粮油直补政策。调查中了解到,全市举家外出务工的约占13%。举家外出者的承包地,在没有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前,有一部分(约占2.5%左右)退给了村集体统筹安排,有一部分有偿转让给了大户经营,有一部分倒贴农税托付给亲戚邻里耕种,有一部分不管不问、听凭他人愿种则种。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现行的粮油直补办法是按计税面积分摊、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承包经营户的卡上,一方面承包经营户即使不种粮油,也能得到每亩几十元钱(2008年达到84元/亩)的补贴,因此,再也没有将土地退给村集体的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也少了;另一方面,种植粮油的却得不到粮油补贴,反而要应对农资涨价,因此,种植粮油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一旦出现干旱,土地便大面积撂荒。所以,村民们反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现行的粮油直补兑现办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粮油生产,阻碍了土地流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为此,建议:改进粮油直补等政策的兑现方式,探索适应内江实际的补贴兑现方法,让补贴资金更好的发挥刺激粮油生产的作用;同时,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买断经营权和户际联营型等多种方式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有能力善经营者承租土地发展种养业,推进土地向种养能手或经营企业集中,着力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抓住三个重点。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中发现:离城镇越近,外出务工的越少;基础设施越好,外出务工的越少;龙头企业越多,外出务工的越少。隆昌县大同村,地处隆昌第一大镇黄家镇镇郊,为县上2007年的“项目村”,全村15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700多人,占50%左右,比全市平均数低17个百分点;而隆昌县紫云村,地处隆昌最边远的双凤镇边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全村9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达700多人,占78%左右,比全市平均数高11个百分点。资中县龙结镇长堰子村,虽然地处边远,但该村紧邻水库,几乎全部土地都能自流灌溉,加之附近有两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可以打工,所以全村1214个劳动力,只有424人外出务工,占32%,比全市平均数更是低3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只有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培植龙头企业与城镇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得下来、增收有望,才能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才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既不抛下种养业,又能打工增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3.发展劳务经济。即做大劳务培训板块;做强劳务输出板块;做好劳务“搭桥”板块;做实劳务“建业”板块。调查中了解到,内江持证外出务工的不到20%,其中参加“甜妹子”、“甜城保安”、“甜城建工”、“甜城电工”、“甜城数控”等品牌培训并获证外出务工的不到14%;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即使在沿海企业,也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常年在外务工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在建筑业、工业、商业等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集聚了旺盛的人脉。因此,应把劳务提升到产业经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并加以重视。应力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和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市场和政策各自不同的作用,把全市劳务培训的规模做大,使之既能统筹把握市场的总体需要,又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既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能得到培训、都能有一技之长,又让劳务培训本身成为劳务经济的基础性板块。应在培育劳务输出中介市场上寻求突破,力求在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的互补中,实现有目标、有组织、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输出劳务的质量,把劳务输出做强,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的主力军,又使之成为劳务经济的主要板块。应注意收集内江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的信息,有目的的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主动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展前景、投资政策等,鼓励他们为内江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扶持他们回内江开辟园区、创业发展,成规模地把成功的内江人士以及资金吸引回来,投入内江的建设,既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劳务经济的重要延伸板块,又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高服务实效。一是提高各种政策的激励实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创名优名牌等进行激励;通过争取财政低息、贴息、无息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打造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激励。同时,保障民间投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涉农经济实体,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调整财政农业资金投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效。将整合的支农项目、地方财政补贴等资金集中起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同时提高补助比例,调整“以奖代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即不要求完全把“以奖代补”资金返还给项目出资人或农民,或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奖励资金,由县级或乡镇为单位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性建设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种养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对产粮大县(除市中区)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了相应补贴,市县(区)财政应明确其中的30%直接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实效。探索由财政、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科研单位参与的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尽快形成内江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体系。运用政府组织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既给农业科技人员以责任和压力,又给农业科技人员以收入和动力,让他们愿意、乐意包村包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到田间地头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组长:林武
副组长:任孝勇 曾强
成员:李智 刘建伟
(提供单位: 发布时间:2008-11-25 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四篇: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推荐)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现就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如下:
一、我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阶段
(一)以“塘浦圩田系统”为主的生态农业
改革开放前,我县的农耕形式主要以塘浦圩田系统为主。该系统起源于春秋时期,在唐中后期快速发展,先民们创造性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桑树要求地下水位较低,降渍要求较高),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桑基鱼塘和桑基圩田初步形成,大大促进太湖地区渔业、蚕桑生产和丝绸业的发展,至元、明、清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我县钟管镇原干山乡街后村是圩田系统最典型的重要农业遗产代表。早在春秋末期,大政治家、大实业家的淡水渔业始祖范蠡就在南浔范庄和河口县蠡山漾(与干山村相邻)一带养鱼,首开我 国内塘外荡养鱼的先河,并留下了淡水养鱼的传世宝典——《范蠡养鱼经》。
(二)以“资源循环”为主的循环农业
改革开放后,我县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生态农业试验地。1987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县。当时的农业侧重于资源循环,主要是应用多层次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原理,以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沼气发酵、沼气孵鸡鸭和发电,沼气渣肥田为基本模式,有效的将生态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以“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为主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21世纪后,我县先后经历了“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阶段,最终形成了以“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为主题,以“一控两减四基本”为主线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全县计划建设示范区3个,示范主体24个,示范点172个。目前,已有18家示范主体、172家示范点通过市级验收,着力建设了一批可学可看、有声有色、见行见效的示范项目、示范模式,全方位多层次进行示范推广。
二、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县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创新和推广新型农作制度,农业经济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4年获得“国家生态县”、“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县”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称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一位,生态循环农业呈现“节约化、清洁化、资源化、标准化、循环化”五个特点,形成了 “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
(一)优化技术,农业用水节约化
紧紧抓住设施农业、畜禽和水产养殖等重点节水领域,加强技术推广,落实节水措施,打造示范样板,农业节水增效工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推广微、喷灌面积1.38万亩,新增旱粮种植面积0.37万亩,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2438亩,稻鱼共生轮作4150亩,建立7个节水示范点。
一是设施农业节水技术。积极推广喷灌、微滴灌、肥水一体化等先进施肥技术,进一步控制农业用水。如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高效喷灌设施、雨水回收、杀虫灯、捕虫网等设施,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完全物理化。新田农庄以设施设备、水溶肥料、肥水管理技术为主,开展西甜瓜、草莓、葡萄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试验。据测每年每亩可节水5吨、省工240元、节约肥料费用150.8元,西瓜产量比常规灌溉施肥每亩增产105公斤,合计每亩新增经济效益623元。
二是畜禽养殖节水技术。结合我县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全面开展“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设施建设,重点推广畜牧业自动饮水、高压冲洗和自动供水设施建设,实现雨水回用、终水 回用,有效降低用水总量。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保留生猪养殖场共350家已全部完成生态养殖验收,达到“零排放”。如乾元程立航养猪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狐尾藻养殖场等设施处理养殖废水,实现终水回用,年可节约用水1.1万吨;钟管镇程立强养猪场引入干湿料斗等节水型器具设备,可避免由饮水造成的浪费,同时能减少饲料污染霉变,预计年可节约用水及饲料成本100余万元。
三是水产生态养殖节水技术。积极探索在标准化池塘养殖模式建设基础上利用养殖场及周边的沟渠、荡田、稻田、藕池等对养殖排放水进行处理排放或回用的池塘养殖,设计建造生态化水处理设施。如钟管镇吴建荣、开发区施建建等5个水产养殖场,建立了尾水处理设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了“以鱼养水,以水养鱼”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二)两减两控,生产过程清洁化
一是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按照“两减”要求,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工程,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配方肥减少化肥用量;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提高农药利用率。目前,全县推广商品有机肥1.16万吨,应用配方肥0.53万吨,绿肥播种1.1万亩,绿色防控整合面积3.21万亩,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12.5万亩,累计农药减量145吨,化肥减量447吨。同时,加强新型种养技术推广,实施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全国首创“稻鳖共生、连作”新型模式,水稻 全程不用打药、施肥、除虫,既稳粮又增收,每亩净收入高达2万多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目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全县已设立了23个创新示范基地,建立了“鳖稻共生、虾稻共生”等6个生态型创新型高效基地。
二是严格关停,源头治理。实施生猪和温室龟鳖“双控”工程,大力推进生猪和温室龟鳖的关停进度,截止目前,关停生猪养殖场3333家,生猪存栏从2013年的75万头减少到20.03万头,累计拆除龟鳖养殖场726户,拆除面积110.03万平方米;严格按照“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标准建设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配套设施,全县50头以上保留猪场350家已全部通过生态化养殖场达标验收,真正达到养殖排泄物“零排放”目标。
(三)创新机制,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以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等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秸秆多元利用,生态循环。大力推广机械化打碎、堆沤、覆盖等多形式还田,食用菌作为基料、秸秆发电、家畜饲料等多元利用模式。积极扶持秸秆利用项目建设,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科力饲料有限公司2015年新建成的反刍动物饲料生产线,预计年可利用秸杆原料10000吨。河口永福食用菌有限公司采用“秸秆淤泥-蘑菇-有机肥-瓜菜”的高产高效模式,预计年可利用稻草4100吨。2015年,我县农作物秸秆 总量10.2万吨,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综合利用秸秆10.1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9.4%。
二是沼液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加快推进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工,全县共有有机肥生产企业7家,年生产有机肥5.39万吨、消纳畜禽粪便16.82万吨。积极推广适合我县实际的农牧对接、工业净化处理和狐尾藻治污等沼液资源化利用模式。目前,已成功推广农牧对接模式134家,存栏约5万头;在规模猪场(存栏1000头以上)成功推广工业化达标处理模式18家,存栏约5万头;推广狐尾藻治污模式198家,存栏约10万头。加快建设沼液收集、贮存、管网和利用配套设施;通过种养结合、科学布局,形成了“猪—沼—果”、“猪—沼—鱼—鸭”、“猪—沼—果—鸡(鸭)”等多种良性循环利用模式,建立了就地消纳和区域性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目前,新增生态消纳地4.6万亩,新增沼液利用量3.58万吨。
三是推广废物回收,美化田园。出台《河口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以乡镇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监督协调、经营单位折价回收、农资公司归集储运、专业环保单位规范销毁”的回收处置模式。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开发区)已全部按统一规格、统一价格及回收规则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全县已收集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461万只、74.23吨,并已全部转运销毁。
四是试点开展“无害化处理+生猪保险联动模式”。今年4月我县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目前全 县已建有4个病死动物收集点,每个收集点覆盖2-3个乡镇,共投入资金150余万元。今年1-10月,全县共承保生猪户364户,生猪39.98万头,母猪户327户,能繁母猪1.92万头,共计收取保费1195万元,实现生猪承保率100%。生猪保险全覆盖工作实施以来,病死猪收集量明显上升,月均收集量达6723头,同比增长249%。联动机制既保障了广大养殖户的利益,又有效杜绝了病害猪流入市场,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双管齐下,农业产品标准化
通过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和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增强我县农业发展活力,先后打造了欧诗漫牌珍珠系列产品、清溪牌花(乌)鳖、水精灵牌青虾、雷甸牌西瓜、山伢儿牌早园笋、千思情牌蚕丝被、莫干黄芽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品牌。2014年我县已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今年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并在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
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以“讲道德,更健康”为主题的诚信农产品工程建设,不断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突出做好“政府监管、产品溯源、典型示范、民间设奖、宣传推广”五个工作重点,有力地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了河口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通过“三品”认定的农产品累计达到416只,河口县诚信农 产品联盟会员达到112个,80家农业企业已应用二维码溯源系统,56家单位被认定为县诚信农产品示范基地(企业),“草根奖”志刚诚信农产品生产奖已奖励27名,“河口嫂”诚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应用。
二是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电商换市”步伐。2015年新申报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15个,目前,全县县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市级34家。培育扶持一批农牧结合、资源和循环的家庭农场,2015年新申报示范性家庭农场14家,新增合作社联社1家,农户参加合作社比重达70%,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10人。
(五)农旅融合,产业链接循环化
充分发掘我县“桑基鱼塘”、“茶文化”、“湖羊文化”“丝绸文化”等历史农耕文化,把农业文化宣传展示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这个新的发展平台,走出一条产业融合、互促共赢的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子。以农业园区观光游览、休闲农庄农事体验、农家乐和乡村民宿休闲度假等类型多样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业态,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以环莫干山乡村民宿度假带的“洋家乐”唱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旋律,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乡村民宿典范,2015年我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目前,全县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点266个,农家乐350家,以“洋家乐”为代表 的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特色高端精品民宿60多家。2014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83.2万人次,旅游收入87.72亿元,创造农民就业机会15882人,带动农副产品销售17.5亿元,显现出农旅互动与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生态循环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既有市场风险,又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尽管近些年加大了农业投入,兴建了一批农田水利等基础工程,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差距仍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装备落后,新型农机具引进、研发滞后,农业投入和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二)农业面源污染压力仍然偏重
化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农药的使用不当,给耕地和农产品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农膜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增加;不少畜牧场的沼液受作物用肥季节性和作物经济效益等因素制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沼液横流,出现二次污染环境的现象。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
全县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不快,经营规模“小而散”,农业龙头 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利益联结“松而软”,多数加工企业与农户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尚未全面结成;农村相 关职业技术教育缺位,经营人才“少而弱”;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支撑体系不完善
我县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够健全,已有的循环农业技术和种养模式、推广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运用不到位,推广应用效率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促进发展循环农业发展的融资机制、补偿机制、激励机制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加快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建设“两美河口”的重要内容,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县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生态循环化道路,形成具有河口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一)理念先行,弘扬生态文化
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融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构建三个理念,即从“末端治理”向“生产清洁、末端治理”转变的生产全程清洁理念;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品牌认证”向“面积覆盖”转变的产品安全供给理念; 从“资源-废弃物”线型模式向“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的废物资源利用理念。同时,广泛开展富有河口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如新市蚕花庙会和羊肉黄酒节、莫干采茶节、雷甸杨墩枇杷节、新安冬枣节、筏头后坞年猪饭等民俗节庆,充分挖掘河口农业生态文化元素,向群众展现河口县的历史风貌、介绍河口的农业文化,培养广大青少年对河口传统农耕文明的认同意识。
(二)总体规划,把握发展方向
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资源节约、功能多元的要求,优化调整种养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统筹布局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配送等配套服务设施,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基本构建起“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到2017年,完成0.5万亩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化学氮肥使用量减少6%,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9%,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药投入品包装物与废弃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5%以上,形成具有河口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三)科技创新,增添发展后劲
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加大智能大棚、光温水肥控制系统等应用扶持,推广应用物联网等设施智能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和项目,建成若干个智慧农业示范区。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打造省、市、县三级专家组成的县农业技术推广智能团,注重农业科技的集成创新和综合配套运用,推广与河口县特色产品相关的先进适用新技术,如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稻鳖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体系。充分重视“互联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涉农景区和美丽乡村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网络互动营销、农村电子商务、智慧景区/村庄、数字园区建设、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建设。
(四)强化主体,增强创建活力
通过强主体、树典型,构筑起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中坚力量。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市级及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20家、60个、45个。积极培育特色家庭农场,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立足河口水产、畜牧、笋竹、蚕桑等特色主导产业,把家庭农场与发展“一村一品”、“两区”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相结合,形成特色独具,差异化发展的经营局面。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积极拓展供销、信用等多种农业服务功能,开展采购、销售、加工等服务。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增强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五)加大投入,保障推进进程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按照农业不同产业、产品专业化生 产的的要求,配套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适用机械设备推广和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建设一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病虫防治,水产养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型养殖示范场,提升农机装备和应用水平。
(六)打造亮点,引领生态建设
结合“一业一体”、“一区一体”、“一园一体”、“一村一体”等多元化建设路径,打造新型农业综合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三产融合,实现提质增效;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农户共享三产融合发展成果,将农业产业发展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
第五篇:关于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问题
(一)资金难充足。
一是银行惜贷。由于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以及征信工作的不全面,造成银行巨额储蓄不敢放贷,大量具有发展潜力、有行业优势、有广阔市场和受专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望储兴叹”,很多好的项目和新开发的产品只能“胎死腹中”。如朝阳纺织2005年因棉花收购旺季资金不足,致使企业
放弃了一半的订单生产计划,企业因原料不足只能半停产半开工运行;环星油脂加工企业,因缺1000万元资金,致使日产100吨的扩规项目搁浅,造成数百万元配套生产装置作废的损失;鸿新食品和世贸公司因柑桔采摘旺季和龙虾收购旺季无资金,致使与外商签订的出口合同不能按时足量交货,造成近百万元违诺赔偿损失和信用损失。二是担保运作不到位。由于**鑫源亨信两家担保公司面世伊始,资本金不足,运作经验不足,谨慎观望有余,配套风险机制也不健全,致使信用担保对多数企业而言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
三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辅导培训不够。时至今日,在**100多家规模企业中,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就连在中小板上市融资的企业也没有1家,这对一个平原工业强市来说是一个遗憾,但**境内的优质公司和优质资产却并不少见。以**酒业为例,今年按净资产1元增资扩股以后,股本总规模可达到1亿股以上,以日前沪深股市二级市场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盘价作参照,每股发行价格价如果定在10元以上(以**酒业的高收益、高成长性应该还不止这个价),那么一次性融资额至少在20亿元以上,(国有股部分一次性可变现4亿元左右);如果将**酒业的协作配套企业整合捆绑上市,则上市融资额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况且这些资金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也不需要还本,因此,日前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我市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进行上市融资辅导,争取一两家企业上市获得发展资金。
(二)竞争难公平。
一是打假难。**大曲系列白酒已获省多年的著名商标,且已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品牌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智慧,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在省内不少的地方,不法生产厂家走“假冒伪劣”的捷径,打着“**”牌子或仿照“**”的品牌到处招摇撞骗,既损害了“**”品牌形象,又造成了**酒业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撇开宜昌市境内几家假冒厂家不谈,仅随州曾都区一个制假窝点,年仿制品达20万件以上,给**酒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枣阳、武汉、襄樊的仿制品也分别达到几万件到几十万件。今年初**酒业打假办在武汉一次就查出假冒包装物上百万件,十堰、孝感、神农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现象。此外,省外河南、湖南假冒品也开始泛滥,查处难度更大。
二是价格竞争不公。以**南辉电子为例,南辉电子与宜都东阳光公司的产品、技术、管理及规模在全国化成箔同行业中所占权重都比凯普松电子要大,但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凯普松,其根本原因就是凯普松的同类产品在市场的销价远低于南辉和东阳光的价格。业内人士都知道,电价成本在化成箔总成本构成中占有40以上的比重,而凯普松生产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仅有两角多,只有南辉电价的一半。
三是市场壁垒重重。我们的白酒、啤酒、化肥、水泥等骨干企业的产品,在很多地方限制进入,已经进入了的又限制销售,地方封锁严重,亟待形成一个规范透明的省内统一市场秩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三)效益难提高。
一是资源匮乏。**境内既无旅游资源,又无煤矿、磷矿、石油及其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无电力资源,发展工业先天不足,成本昂贵。以助力水泥为例,与周边兄弟县长阳三源水泥厂相比,三源水泥厂以300万元买断了矿山5年的经营权,每年的矿石总成本是60多万元,按日前年产量60万吨计算,每吨矿石成本仅有1元,加上该厂建在矿山边,投料皮带传输机就接在矿山上,运输装卸费为零;而我们的助力每吨矿石购进价是13元,每吨到厂运费是15元,合计为28元,与三源水泥厂每吨1元的成本相比,排除长阳本地有小水电的电价优势和生产环节费用、助力水泥每吨成本要高二十多元,占每吨销价的10以上。这对于微利的水泥行业来说,提高效益谈何容易?我们的三宁化工所需的磷矿石也是一样受制于人,省化的用煤同样也需要长途运输,费用都相当高。
二是原材料涨价带动劳动力涨价。煤、电、油、水、运输价格不断上扬,人员工资上涨,使企业的综合成本不断抬升,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很多企业只能在微利和亏损边缘上挣扎。
三是宏观调控乏力。随着市域经济民营化,市场主体大多为民营(个体)企业,企业行为自主性、随意性增强,主管部门难以实施计划指导等调控措施;调控手段也逐渐弱化,经济主管部门手里没有掌握企业需要帮助的诸多调控手段,如没有配置煤电油水资源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已经收效不大,需要创新新形势下指导与服务企
业的新方式。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的本领。
一是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做到思想和行动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不断地跟上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四是严于律己,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和基层服务不吃拿卡要;五是强化团
结,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六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增强为指导基层服务企业的本领。培养一支思想过硬、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勇于创新、年富力强的经济管理干部队伍;七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始终经坚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坚持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优质服务于县域经济建设。
(二)依法行政,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依法加强对全市广大中小企业负担的监督,有效防止“三乱”反弹;二是完善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引导企业健康运行,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和协调解决资金、劳力、能源原材料等实际问题。
(三)继续坚持实施“一主三化”的方针,繁荣民营经济。
一是在全市已基本实现民营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更宽广的投资领域,发展非公经济;二是积极推进中石化等中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加盟民营经济;三是结合行政事企单位改革分流,制订宽松政策,鼓励分流人员“下海”创业,兴办民营机构。
(四)坚定不移走“以工兴农,工农互动”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丰富的粮棉油果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收和转化增值;二是继续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推进企业集聚,实现集聚地基础设施等城镇公共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城镇化;三是依托规模工业企业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后劲作用,继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开拓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五)进一步扶优壮强,支持各类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一是持优势产业,对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对科技型、消费类工业,骨干企业,利用税收杠杆,加大价格、土地、环保等政策倾斜力度,支持做大做强;二是扶持成长性强的各类中小企业,做到既抓大又不放小,支持把小企业做成中型企业,把中等企业做成大企业,力争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省“双百”工程和宜昌市“双50”工程之列;三是扶持地方特色鲜明的板块经济,对白洋的磷化工及建陶板块,七星台的油脂加工板块,问安的化纤板块,董市的化肥与建材板块,安福寺的果蔬加工板块,开发区的医用纺织板块等,要顺水推舟,扩大规模,创建品牌,树立声誉,轰动全省全国。
(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要克服骄傲自满的思想,在发展意识上不坐井观天,在发展观念上不固步自封,在发展措施上不小打小闹,大手笔、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经济;二是要善于吸收外地或先进县市的经验,向宜都、夷陵兄弟市(区)靠拢,向仙桃、潜江、天门等先进县(市)看齐。向沿海发达地区取经,进一步加大我市工业占GDP的比重;三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只看到**缺矿产资源,缺旅游资源等软肋,不要只看到**没有位居中部崛起支点位置的武汉城市群和武汉经济圈内,更多应看到自己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利用已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优势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争取中部崛起优惠政策,加快发展。
(七)注重商务,形成新增长点。
一是要依托城市现有商业网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及现代大物流、大流通业,鼓励民间资金和温州等外来投资者建星级酒店、建大超市、建综合市场,刺激城市高档消费,把**水陆铁空交通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商贸物流集散的经济优势;二是要依托两个“试点”,即商务部试行的“万村千乡”工程和新农村“信福工程”,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工业品下乡,拉动经济增长;三是要调优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主要加大劳动密集的医用纺织品、原材料低廉型的食品罐头、高科技型的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量,扩大自营出口权,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八)扩大招商,培植发展后劲。
一是以工业园区招商,利用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已有的核心企业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或集聚更多的相关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二是以商招商,依靠已引进的外来投资者,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赢得外商的口碑、赞誉,以此说服外商更多的同伙前来**投资兴业;三是以精品名牌招商,利用已获得的省优部优国优品牌及国家驰名商标品牌、出口创汇品牌、专利产品等,宣传**形象,扩大**知名度,促进诸多有识之士前来共同谋求更大发展。
(九)加强综合服务,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信贷资金支持,继续为全市各类企业牵线搭桥,把科技成长型、骨干龙头配套型、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等类企业向金融部门推介,争取政策性贷款以及各种专项资金的扶持;二是尽快启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两个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支持成长型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突破融资难题,积极争取酒业、三宁、开元等有条件的企业股票上市或发行债券,打破**工业强市无上市公司的尴尬,通过全社会融资扩大企业在全国全球的知名度,同时获得巨额融资,以加快自我发展。四是网络各类技术拔尖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或高薪聘请急需高档人才,或高额奖励新工艺、新产品、名优品牌研发者,或用以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五是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形成发展经济的合力。各部门要进行专项分工,做到责任明确,市领导要全员上阵,对口挂点到某一企业;经济主管部门要搞好综合协调,全面搞好指导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