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雅地离职大全
高情商的优雅离职做法:
TIPS 1:用正式的方式,让主管第一位知情
全办公室第一位知道你离职消息的人,应该是你的直属主管。若老板从他人口中得知你的去意,会觉得不受尊重,而对你的离职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最好的做法是:写封正式的辞职信,和主管约好时间,当面递送。
高情商的辞职信必须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温暖开场。首先谢谢公司和领导过去几年来对你的栽培和提携,表明和他们一起工作,让你获益良多。
第二,离职的原因。简单说明离职原因,无论是“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或是“家庭因素”,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说明,以示尊重,也能阐明自己离职的决心。
第三,离职期限。用请示的口气,询问主管:“我希望能在x月x日将工作交接完成,不知道您觉得是否合适?”请记住,是请示,而非告知!委婉态度能安抚老板收到辞职信的不快情绪。
第四,感谢及祝福。最后别忘了再次强调,在与公司和领导合作过程中,自己所收获的重要心得,并表达真诚感谢。最后再加上一句“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继续向您请益”,就更好了。
另外,如果主管在离职面谈中表达加薪挽留之意,此时请温和而坚定地维持去意,并感谢他的器重。如果你“悔棋”,容易让老板怀疑你以离职要挟加薪,留下糟糕印象。
TIPS 2: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交接。
接下来,就该全力以赴进行工作交接了。将未完成的工作事项列出清单,归档公事文件,更新联系对象档案,最后别忘了,把电脑里的私人邮件和文件删除干净。接着,主动给接任的新人留下联系方式,表示随时愿意为他做进一步说明。
我有一次受邀去参加一个大型培训,主办方的一位高管辛勤尽责地忙到深夜。第二天,我发短信向他致谢,没料到他回应,今天他已在新公司就职,昨天是他在老东家最后一天上班!Bravo!这位仁兄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TIPS 3: 和同事温暖告别。
离职当天,千万别玩人间蒸发,偷偷摸摸地走人。和办公室里的每个人一一道别,感谢每一个帮助过的你的同事,包括那些曾经给你挫折的人。此时送点小礼物给大家,会是虏获人心,也调节气氛的高招。我见过被裁员,在临走前,送给同事每人一个小布猪:“世事难料,人走猪留,它代替我陪伴大家!”哈!真妙!
离职,不只是离开现有工作岗位,聪明的情商高手更会把握机会,优雅转身,留下亮眼的职场形象。
第二篇:作文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缓慢而优雅地成长
时光匆匆,吝啬得一刻也不肯为我们停留,生活的艰辛,旅途的挫折,那夹杂着痛楚的点滴幸福转瞬即逝。然而,在世间飞转的齿轮下,我情愿悠然转身,舍尽一切纷乱,褪尽一切铅华,缓慢而优雅的成长,独留淡然于世。
纵使香火照耀下有不尽的红尘纷扰,我只愿缓慢而优雅地生活在自己铸造的小小世界中伴着沉入海底般的寂静,没有推脱,没有迟疑,固执而坚定地走向每一场魂牵梦萦的风景,铭记每一刻如沙如隙的时间,让每个闪着微光的梦想定格成生命的永恒。
但是,时代在身旁走得风驰电掣,难免会惹起心头的太多尘埃;看别人面前的繁华盛宴、歌舞升平,谁也不能心如止水地坚守自己的布衣炊烟。当失落裹挟着悲伤吹乱了青春缓慢优雅的步伐,曾经面对朝阳许下的一个个诺言在夕阳坠落时伴着荒凉与绝望结束,徒留我在生命潮水汹涌过后,面对鲜血淋漓的伤口独自啜泣,任刺骨的痛揉碎了心,憔悴了梦。失意过后,也有徘徊惆怅,也有回忆淡忘,但目光却不再迷离,脚步却越加笃定。也许我选择的方式会延长成长的时间,增大目标的距离,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努力不让路人的行色匆匆影响我人生的方向;也许缓慢的成长会使我的人生历程更加令人煎熬,但是它优雅的姿态同样会使我的人生拥有令人景仰的美好。
有谁不渴望风驰电掣的绚烂,若烟花可被记住千载,我亦甘愿。可惜太过迅速的美丽都不会被铭记,唯有用缓慢却不失优雅的清苦修行,方可换取那一份来之不易的不朽。即使如斯,也甘愿前行。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把人生读懂,成功时热血沸腾,失败时热泪滚拥,我唯一能确定的只是我一直坚持的信仰,我从未放弃。或许在别人看来,我缓慢的步伐无异于走在轮回的悲剧,可他们永远也无法懂得我手中高举的是随风张扬的朝圣长旗,我所经历的苍凉景象背后有着不尽的画意和优雅。我相信自己心灵的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我宁愿在众人忙碌的现在,保持缓慢而优雅地姿态去成长,全无掩饰地宣泄自己的任性和倔强,不去理会别人诧异的目光,只一心一意地先自己的目标迈进,过程或许崎岖,却绝不会放弃。在成长的路上,请抬起你的头。仰望那片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依着疏帘淡月,伴着枯树落英,衬着风中红叶,提壶煮酒,去读懂那份缓慢与优雅,去领会成长的点滴。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日月星辰在梦中轮回,当最后一滴汗水反射出钻石般的光芒,我们年少时的棱角铿锵也在缓慢而优雅的成长之路上经受世事的打磨,心态安定平和,终似君子,温润如玉。
请相信,我们能够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完美,因为我们能勇敢地去爱,去原谅,并能在世事变迁之后努力的保持成长过程中缓慢却不失优雅的姿态,用血泪之殇为梦想献祭,用千年的执着创造跨越数亿光年的美丽。
第三篇:优雅地老去美文摘抄
女人鲜有对“老”不敏感、不在意的。
那天,办公室新来一同事,是个光鲜的女孩,一见面就叫我阿姨,心中陡生不快。去洗手间的时候,我揽镜自顾,悚然发现自己真的老了。那皱纹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额头,曾经苗条的身材日渐丰满,曾经靓丽的容颜不再光彩照人,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种恐惧与悲哀。
就这样郁闷了很久,直到那天读到林语堂的书,有一句话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他说:“优雅地老去,也不失为一种美感。”我顿时释然了。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即使心有不甘地想用种种办法挽留住青春的尾巴,那也只是延长而已,终究还是要老去的。既然无力改变,那就不妨优雅地老去。比如秦怡,虽然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她脸上刻下了皱纹,但是那种优雅的举止、坦然的目光、淡定的神态,恐怕是高科技的鬼斧神工也是无能为力的。那种从容,那种自信,那种修炼,只有当你年老时,有了人生的阅历,有了生活的感悟,才会由内而外显示出来,那种美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其实人生如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风采,少年时的茁壮,青年时的绚烂,中年时的沉静,老年时的淡雅,各呈其美,各有其妙。老了,我们虽然失去了青春的艳丽,却拥有金秋的丰满和盈实;虽然失去了单纯和幼稚,却拥有内心的充实和成熟。
我希望我老的时候,我的衣着打扮能得体入时,常常会翻出一角绚丽的衣领或露出一袭翠嫩的裙摆;出门的时候,仍能淡扫娥眉,擦一点口红,与路人擦肩而过,偶尔能有人回过头来看我。
我希望我老的时候,每天晚上华灯初上、空气中尘埃落定之后,换上运动鞋出去散步、跳舞,我的身体还充满着活力和生机。
我希望我老的时候,我能经常出去旅游,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静下来,白天细细品味那里的风俗人情,晚上记录所见所闻,十天半月后再换一个地方。
我希望我老的时候,还能戴着老花镜,专注地读自己喜欢的书;能坐在电脑前,熟练敲打文字,和网友聊天,玩休闲小游戏;家中能时常流淌着音乐,我在音乐声中洗衣做饭,等待儿孙们归来……
生命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柔韧!当你轻视它时,它不会怜惜你,随你自生自灭;当你懂得珍视它时,它又会出现奇迹,令你焕发出勃勃生机。当老来临的时候,我再不会悲哀和恐惧,我希望我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健康地生活,让每一天在优雅、从容中度过!
第四篇:记叙文如何姿态优雅地切入[小编推荐]
记叙文如何姿态优雅地切入
佚名
【写在前面】
记叙文写作,其实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最初的流水帐式的书写,把事情说清楚,就是篇好作文了。进入中学阶段,记叙文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还记得读书时老师要求我们写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还要求我们把记叙文中的个别有议论风格的句子用波浪线标注出来,现在的作文可能不会分这么清了。
最近一两年,记叙文倒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记得上一季的《叙述靠套路记叙拼才情》的点评文字,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这一季,我们继续约请资深高中语文老师谈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写作特别是开头的切入,可以是时空的隧道,可以用充沛的想象,也可以有静穆的思索,写作者如何结合自己的阅历和实践,以最优雅的姿态切入,就看大家的灵性与才情了。本季的点评文字,更像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可能读起来,有点晦涩,但仔细品来,清香四溢,相信认真阅读,会芬芳你的文字、净化你的思考。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让记叙文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不少考生,无法从材料中思考“车来车往”的道理,于是就讲述爸爸如何从自行车到电瓶车再到汽车,或者写自己坐在自行车后面的童年趣事......其实,高中阶段,我们一直提倡的也是观察生活、体悟生活、表达生活,记叙文或议论文只是根据个人或场合需要,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好的记叙文一定也能因事说理,给人以哲思;好的议论文,同样能在入木三分中传递真善美。
那么高中记叙文写作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我们首先从记叙文如何切入,形成叙述姿态来讲。
记叙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事物的形状或变化写出来传给大家看,叫大家看了文章,犹如亲身经历一样。“作者用不着表示意见,只须站在旁观的地位,把那事物的形状或变化的所有情形报告说明白就好了”(《国文百八课》)。从这个角度理解记叙文,写作时就要注意:
第一,你不要急于告诉别人你要写个什么主旨;第二,用不同人称写出具体情形;第三,读者根据你描述的情形能够自己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
下面,我再结合本学期初学生写的《滋味》作文开头,来具体谈谈从一开始形成怎样的记叙文姿态。
例1:是夜,微凉!
按照“例1”的姿态切入,一般来说,我们很可能会写成抒情散文。“是夜,微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一天晚上,有点冷!”但是我们将翻译前后比对一下,会发现。前者是一种情景相生,后者是一种直白叙述。如果一开始以“是夜,微凉”切入,那么后面在叙述时情感可能会变得“腻味”,不利于读者在记叙文的文字缝隙间代入自己的情感。
例2:滋味,是甜的,酸的,苦的„„还有一些滋味,是心灵的鸡汤,也掺杂着五味,但有一种滋味却是独特的。爱母亲的滋味。
“例2”先是戴了个帽子,为读者判定了方向,导致的结果是让后文的主旨表达变得单一,即使全文未必只有一种“爱母亲的滋味”,但是这样切入无疑将自己的叙述空间变得很窄。这也是我们在小初高记叙文教学中常容易犯的错误,主要原因是害怕在考场作文中不能点明主旨,所以开头点、中间点、结尾点,以显豁、直接的方式戴帽子。
例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生短暂却也有一番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是一名厨师,在不同的阶段撒下不同的调料,最终形成一桌菜品,味道如何只有自己知晓。而我现在为止一直在小火炖的一道菜便是与父母的相处,这是一道家常菜,却也是最要用心的菜品之一。
“例3”这个开头用了比兴的手段,让名厨做菜和如何与父母相处形成联系,提取了自己的生活体悟,交代了接下来要写的主体内容:和父母相处。这样的切入,主要问题是以议论文的方式开头,让读者的情感无法代入。一个好的记叙文开头,在切入时还是要引发读者的思绪,就像师傅在铺木地板一样,要留有一些缝隙,让地板在春夏秋冬“呼吸”,记叙文也是如此。
那么,记叙文在开头时要有怎样的叙述姿态?我们仍然看案例。
例4:夏日的夜似乎特别短暂,才早上四点,天已微亮,透过老旧的蓝色玻璃向外望,天空呈现出诡异而神秘的绛紫色。(学生习作)
“案例4”通过“夏日的夜”“向外望”将时间和空间点出来,在这个具体的时空中,然后写“我”透过“蓝色玻璃”看向屋外,“诡异”与“神秘”为接下来的叙事做好了情绪的准备,这种具体化的时空与情绪的准备就是叙述姿态。
我们再看看《平凡的世界》是怎样开头的: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我们可以看到《平凡的世界》在一开头就切入了具体的“时空”。“1975年二、三月间”“惊蛰”“黄土高原”,接下来出现的就是孙少平在县立高中大院坝里吃午饭的情形。大的自然时空再到小的县立高中,类似于电影拍摄,先是长镜头再到聚焦。在这个时候,具体的“某月某日某地”将读者的记忆代入,让人具有“时空幽深”的感觉,读者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叙事流中找寻到意义的载体。
这是叙事姿态之一——时空的幽深
除了在一开始叙事时应具有“时空幽深”的姿态,还需要什么呢?我们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例5:我们总是这样,我在门内,他在门外;亦或他成为不俗之客,我端着杯子走出。是的,我不喜欢他。有谁会真的喜欢所谓的“打是亲骂是爱”的父女情?
青春期应该孩子和父母如何相处,这不仅仅是父母的命题,也是孩子作文中的表现主题。例5写的滋味是“父女情”。我们且不管后面是个怎样的故事。单就开头记叙文的节奏来看,这位学生一开头没有切入时空,没有渲染环境,而是描述日常生活场景,将女儿对父亲的情绪呈现出来——“我不喜欢他”,并且反对“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常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这对父女是怎么回事呢?似乎,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设置悬念吗”。的确,那么在开头设置悬念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从读者的角度这是形成阅读期待,但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这是叙事展开的方式——联想。
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这段文字除却时空要素之外,作者选择的叙事节奏是怎样的呢?26年的时间,为什么“始终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这样的展开都要依靠“联想的丰盈”。一般来说写作者在“回忆”“倒叙”“设置悬念”之后,开始联想与想象。几件事,几个人,这些丰盈的叙事材料,都要依靠联想串联起来,形成文本的厚度。那么,重要是能从一开始就切入联想,确定联想的起点,使得写作者能够在特定时空中闪转腾挪且不游离中心。
这是叙事姿态之二——联想的丰盈
在上面两种叙事姿态的基础上,我认为第三点就是“静穆的思绪”。“时空”是使读者代入的叙述载体,“联想”丰富了叙述内容,成为实现文章跌宕起伏的手段,那么“静穆的思绪”则是达成记叙的一种效果预期。
例6: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龙应台《寒色》
记叙文本质上是传递写作者对人、事、物的“情绪”乃至“认知”。在记叙文开始阶段,如果能够在三言两语的叙述中触及读者的心灵,形成震撼、错愕,引起读者和自己进行对话,那么这样的切入就是审美的开始。龙应台的《寒色》开头部分第二段就一个问题:“家,是什么?”接下来,和父母在一起,家是什么?和伴侣在一起,家是什么?和儿女在一起,家是什么......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也就是文本展开的过程,在叙述的过程中有一种克制,有一种静悄悄的释放。这种情绪就是一种“静穆”,安静中透着沉思。
我们再看看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开头:
从前发生一次同土耳其人的战争。我的舅舅,就是梅达尔多·迪·泰拉尔巴子爵,骑马穿越波希米亚平原,直奔基督教军队的宿营地。一个名叫库尔齐奥的马夫跟随着他。大群大群的白鹳在混沌的空气中低低地飞行。
“大群大群的白鹳在混沌的空气中低低地飞行”,在这样的语言中,战争没有了炮火,读者只是跟着作者开始走入“善”“恶”的较量。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虽然这是说做诗,但是同样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以时空为具体载体,设置联想的起点,然后与读者一起以追问的形式,或展开、或揭开一角,慢慢地生发着细节,在细节中让读者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在这种“静穆”中,作者会用“想象”“含蓄”“印象”等方法,叫人去感受。作者往往将自己“悬置”起来,采取“零度叙述”,笔下的人物可能缓缓而行,但其内心早已风起云涌。
这是叙事姿态之三——静穆的思绪
“叙述文所讲到的是事物的变迁,或者说经过情形。事物的变迁和经过情形也许近在当时,也许远在古代,也许是作者所身历,也许从传闻得来......这变迁既已发生了,作者就要把它告诉别人,这才提起笔来”(《国文百八课》)。记叙文的样子,风格,气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收到讲述者所处的时空、对过往生活的联想,以及当时的言说情绪。正如福柯所说:“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不同的讲述话语的时代,决定着讲述者以何种姿态去讲述。作为高中生在“时空的幽深”中形成情感载体,在“联想的丰盈”中丰富叙述主题,在“静穆的思绪”中传递认识,这应是记叙文叙述姿态。
第五篇:家长必看|公共场合如何优雅地管教孩子
父母带孩子出门,难免会碰上小孩不受控制,各种哭闹戏上演,简直就是“人来疯”,把父母气得够呛,也让无数爸妈为此伤透脑筋。
在公共场合,父母应该如何管教孩子呢?
1、要提前做好预防
带孩子外出玩耍,先提前跟孩子说好要去哪儿,去做什么。定格约定:到了之后不要乱跑乱跳,也不能乱发脾气,如果做不到这些要求我们就不去了。比如说:我们去朋友家做客,到了要有礼貌,不能人来疯等。
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只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之中,孩子很是兴奋才会表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好动,父母提前打个预防针很有必要。
2、时时留意你的孩子
如果小孩出门时特别爱作怪,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故意“表演”来引起注意。
所以出门在外也要不时与孩子互动。
3、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要
别带着又累又饿的小孩出门。就算你是要出门吃饭,也必须考虑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饿了,因此得先准备好点心。
天气太热最好带一些水喝小风扇之类的出门。
4、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带孩子去商场购物,孩子非要吵着买买买,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哭闹,管教他们闹得更厉害!
人来人往的,自然不好。这时候想个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包包里放着孩子平时最喜欢的故事书,小玩具。拿出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马上离开现场
如果孩子在人群多的共公场合大发脾气,父母首先要冷静下来,带着孩子快速离开现场。而不是让所有人群看到大人和孩子在对峙,这样子很难解决问题。离开之后,父母再进行管教。
6、听孩子的解释,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当小孩在公共场合乱发脾气,试着问他:“你看起来很生气,怎么了?”“原来是这样,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感觉到被倾听、被理解的孩子,比较容易冷静下来。
也可以把孩子拿到一边人群较少的地方,蹲下身来,和孩子好好沟通,不要把孩子当成什么也听不懂的小屁孩,很多时候他们还是讲道理的。
孩子哭闹原因无非就几种,家长们要了解原因,及时作出回应和关注,教孩子用恰当方式解决问题,只要你认真讲,孩子是听你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