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八记(范文模版)
《乡村八记》概述
温家宝总理的信
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覆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你的几封信都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鼓励,深为感谢。专此奉复。敬颂教安。
温家宝
2005年4月28日
编者的话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写的一篇农村调查。本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认为,作者很自觉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表现了一个年轻学子应有的勤奋、踏实的作风和认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的科学态度,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把这篇调查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同志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这既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对年轻学子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也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报今天发表温家宝总理的信和这篇农村调查的概述,以飨读者,并以此与全国青年学生和新闻界同行共勉。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乡调查写的调查报告,全文共4万多字。这里择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一简要的概述。
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有一家种着13亩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还有半亩万寿菊。家有农用机械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
从一笔笔明细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副业和工商业,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可是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支出过于庞大。供养三人同时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高中教育的花销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更不必说大学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确,办教育需要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第二记 村里的明白人
几经周折,找到了退下来的村支书,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
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村集体事务主要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路修桥这几项。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20多年来,已经出了十多位大学生(含大专),年轻人普遍读完初中。但代价也是很重的,据老支书估计,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国家免除了乡统筹款和村提留款以后,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转移支付”,相当于给一个村免去了上万元的负担。总的来说,这几年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的确针对性很强,解决了很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之时,也凸现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沿途看到不少所谓的耕地,大都是在山岭上较为平坦的地方用镢头开垦出来的坡梁地,这种耕地遍布于山中,东一块西一块,且每块地都很小,大的不足两亩,小的仅有几分。其中不少已经荒芜。
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其原因有二:第一,这种开垦于山岭之上的坡梁地,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跑水、跑土、跑肥,因此称“三跑田”。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作物,产量大都很低,一般不及平地的一半;第二,坡梁地在山上,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平时种植养护的难度,因此,当地人在春季播种之后,就很少再对作物进行悉心维护,故而产量进一步降低。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第四记 走进县城
某县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电教设施、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馆、实验楼、400米标准田径场„„这样的设施配备,在山西省尤其是这样的县城并不多见。多年来,县中学的升学率在全市(注:地级市)名列前茅,升学率高达50%以上,不少学生考上了全国重点高校,甚至清华、北大。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下面的说明是: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我校出台了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
中考考入我校的前10名,奖励10000元—1000元;
平时期末考试,年级前10名,各奖700元,11至20名,各奖300元;
高考考入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学校给予重奖,考入清华、北大的,奖2万元。
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显然是考试成绩说了算的,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学金,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学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的确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读书好的大都是农家子弟),最后,或许这还有鼓舞其他同学的功用。
第五记 访“青椒之乡”
在一个被称作“青椒之乡”的村子里,村委会的办公地位于村小学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了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宣传板,介绍了村党建工作、村子概况、村规村约、村委工作、精神文明、政法制度等。此外,各种规章条例令人炫目。另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锦旗。该村是县里树的典型,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视察参观。这种宣传栏是上面要求做的。支书说村委至今仍欠着上千元的制作费。
虽被称作“青椒之乡”,但村里的主要作物为玉米,青椒种植面积只有318亩,不及总面积的1/5,种植青椒的农户,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问及原因,支书说:“农民太保守,意见无法统一。”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历来以农为本,而视商为末业。中国人口众多,治理这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千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而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填饱肚子是基本欲求,因此,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不种点粮食,农民的心里不踏实。而且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行为方式,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是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物质的现代化。
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是县里第二大乡,编制内干部45人,另有临时聘用的干部及工作人员23人。“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和机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乡党委书记回答:“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国家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省里的可以精简到市里,市里的精简到县里,县里的精简到乡里,乡里再精简,那就精简到地里去啦。过去是吃皇粮,现在得吃自己,谈何容易?”
为解决这么多干部的吃饭问题,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通过各种关系,引来外地税源,由于要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回扣,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因此又称为“买税”。据这位书记说,贫困地区大都采用这种办法,也是出于无奈。2003年实行费改税后,该乡开始引资办企业,解决财政收入问题。
这场浩浩荡荡的税费改革,抓住了现今乡村的一个关键症结,它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也间接地促使基层政府由不作为转向作为,使得乡村经济得到主动、自觉的发展,从而使农民受益。
第七记 县志上的县情
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县一级政权有所了解才能回答。因临近春节,找不到要采访的人,便阅读了该县的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
该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上英才辈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围绕农业办工业,兴建“万宝全”工厂,曾名扬全国。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县志记载,该县的食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相当辉煌,但上世纪90年代后却日渐衰微,原因有四:一是“耕读传家,读书做官”习俗的影响,二是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作风的影响,三是政府职能定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四是缺乏品牌意识。
第八记 归途(略)
后记:写这篇调查报告时,我总是带着一种极其饱满的感情,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始终占据着我的大脑,而眼前也总是呈现着一幅画面: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世界的形象———它太需要人们去关注了,因为它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事实上、物质上的主体。没有它的现代化,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将永远是观念上的现代化,一种局部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2005年06月16日 第一版)
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账(乡情实话)
李强
编者的话:这里披露的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财政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我国大多数农民以怎样的状态努力地劳动和生活着。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日渐光明,却并不平坦。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他利用春节假期,回家乡调查,形成了长篇调查报告,我们节选了其中最平实、精彩的一部分。拿到厚厚一摞文稿,我们受感动的,不只是这些文字,更难得的是,学子对土地、对父老乡亲那份厚重的情义。要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的现状,必须了解中国乡村的现状。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关注农村,了解农村。
1月28日下午,我坐上了赴山西省沁源县的汽车,3个半小时之后,抵达交口乡尚义村,二姨家就在这个村子。村前的沁河依旧,不过,终于架起一条通向村里的石桥。不用再走那条摇摇晃晃、令人惊心动魄的钢索吊桥了。
姨夫、二姨生有两男一女,加上婆婆共6口人。家里6间房,4间住人,两间存放粮食以及一些器物。屋内陈设很简单:外间靠墙摆着一个平柜,电视机放在上面,由于没有装卫星信号接收器,只能收看一个频道———山西台,电视机旁边是电话(二姨做些小买卖,必不可少),洗衣机摆在一角。来人一律坐在里间的炕上或是坐板凳,火炕旁边是灶台。姨父补充说,这两年家里还在盖房,也花去几千元,现在根本就攒不下钱,所以房子盖了一半就先不盖了。
二姨近日忙于跑买卖,家里没准备什么,晚饭就是平常吃的:南瓜面片汤,玉米面窝头。面片汤做得很多。二姨说:“还有看门狗的,现在太忙,顾不上给它弄别的,人吃啥狗吃啥,狗吃的顶一个人哩!”
晚饭后,二姨开始计算这几天买卖的账目。何不将二姨家一年收支做一计算?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二姨家共有耕地13亩,其中承包地10亩,自垦地(不需缴税)3亩,主要种玉米和黄豆,共9.5亩,另有0.5亩种植万寿菊,剩余3亩地种植谷子、黍子和蔬菜,主要用于自食。家有农用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这是家庭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收入
农业收入
一、玉米收入
1.一亩玉米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6斤共18元、化肥硝酸磷(底肥)30元、尿素(追肥)12元,农药8元。土地为旱地,不需浇水。
一亩玉米合计投资98元。6.5亩的总投入为637元。
2.产量、价格与毛收入
平均亩产1000斤(此地耕地有坡地和平地之分,亩产从700斤至1300斤不等),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0.5元。
6.5亩玉米总产量6500斤。总价值3250元
每亩毛收入=500元-98元=402元
6.5亩毛收入=3250元-637元=2613元
二、黄豆收入
1.一亩黄豆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10斤共30元,化肥硝酸磷25元,农药15元。无需浇水。
一亩黄豆合计投资100元,3亩共计300元。
2.产量、价格与总收入
平均亩产250斤(平地300多斤/亩,坡地不到200斤/亩),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1.5元。
3亩黄豆总产量750斤。总价值1125元。
每亩毛收入=375元-100元=275元。
3亩的毛收入=1125元-200元=825元。
三、万寿菊收入
万寿菊是2004年村里响应乡政府的号召种植的,村民种植,公司收购,用于制造色素。村民与县里的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签订合同,该公司先垫支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开销,垫支费用在结算花款时扣回。
种植万寿菊所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投入金额为108元/亩。
万寿菊平均亩产3350斤,公司收购价为0.3元/斤,二姨家种植0.5亩,总价值为502.5元。
万寿菊毛收入=502.5元-108元×0.5=448.5元。
【万寿菊经济效益较好,倘若大规模种植,增收潜力是很大的。然而,尚义村种得最多的一户,也只有3亩,一般种植户只种1亩左右。问及原因,姨父说,万寿菊种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太麻烦,3天就得摘一次花,还不能早摘,需等露水退了才行。姨父种了半亩,两个人摘一次花需要4个小时,而那户种了3亩的,在采花时,不得不雇人„„种植户为何不组织起来,采用合作的方式,集中管理,集中采摘销售,既能提高效率,又有规模效益?姨父说,都是各顾各的,没人出来张罗这事,而且一旦分配不公,这种组织极易解体。农民缺乏平等协商的意识,很难通过合作组织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四、养殖业收入
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养些鸡、牛、猪之类,但规模较小。养鸡可得些鸡蛋,一般用作改善伙食,并不增加收入。因为规模小,养猪也不挣钱,但可积肥,逢年过节还可改善生活。养牛主要用于耕地,此地平地可机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
二姨家养牛一头,去年生下一只牛崽,卖出得1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农业年收入为4886.5元。.
工商业收入
二姨家有农用三轮车一辆,平时利用沁源县和沁县两地的黄豆和玉米市场差价,在两地之间来回贩运,收入要看两地的差价高低,高则多挣,低则少挣。据姨父说,一般年份可挣5000—6000元,今年两地差价出奇地高,再加上跑得勤快,挣了一万元,不过这并不常见。综上所述,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人均年收入2481元。
支出
税费支出
2003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以往所需交纳的村提留,乡统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而统一只缴农业税一种。
按照政策规定,应缴农业税=计税面积×计税常年产量×计税价格×7%;附加总额=正税总额×20%;计税主粮(玉米)的价格为0.8元/公斤。农业税核实后,保持长期稳定。
根据核实的结果,姨父家需交纳的农业税为89.38元,农业税附加为17.88元,共计
107.26元。占家庭农业毛收入的2%,占全年总收入的1%。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负担大幅度减轻,这的确是党中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家庭吃用支出
1.粮食。主粮为小麦(此地人不种小麦,种植玉米卖出后买白面吃),白面一个月两袋,一袋50元,全年1200元。大米1.8元一斤,一月20斤,全年432元。小米自种,花销极少故不计,一月10斤,(若按市场价1.8元/斤)计,全年216元。
2.菜(包括肉类)。所食蔬菜主要为自种的土豆、白菜、萝卜、西红柿、西葫芦等,很少买菜,种植成本大约180元。
猪肉7元一斤,一年食40斤左右,共计280元。
3.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94元/年。
4.烟酒无人消费。
5.燃料692元/年。6.衣物。人均120元,共600元。7.电费150元/年。8.电话费600元。
9.礼费。婚丧娶嫁,传统习俗,一年500元左右。
10.节日消费。此地三大重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需额外花费400元左右。上述十项支出,共计5428元。
【粮食一项占30%,若将前五项概括为“食物”一项,则食物占此十项支出的59%。】教育医疗费用支出
大女儿在读高一,住校。学费及日常开销共4400元/年。
二儿子在读初一,住校。学费较少,但住校日常开销不小,2000元/年。
三儿子在读小学,原先在村小学就读,但后来花钱转至县城,寄住亲戚家,全年花销1800元(含转校费用)。
教育投入共计8200元。
家里无人有大病,平时小毛病也并不求医,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故医疗消费一年50元左右。
农机支出
家有农用三轮一辆,全年油料、修理、养路费用共2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
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的确,办教育要花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整理完资料,已是午夜时分。山村的夜异常寒冷,身子在被窝里紧缩着,不敢伸展,只能温暖身边一小块地方。
《人民日报》(2005年04月03日 第五版)
第二篇:深度调查报告 《乡村八记》一份值得推介的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信中说:“《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切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二姨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记者 李强 《人民日报》(2005年04月03日 第五版)
1月28日下午,我坐上了赴山西省沁源县的汽车,3个半小时之后,抵达交口乡尚义村,二姨家就在这个村子。村前的沁河依旧,不过,终于架起一条通向村里的石桥。不用再走那条摇摇晃晃、令人惊心动魄的钢索吊桥了。
姨夫、二姨生有两男一女,加上婆婆共6口人。家里6间房,4间住人,两间存放粮食以及一些器物。屋内陈设很简单:外间靠墙摆着一个平柜,电视机放在上面,由于没有装卫星信号接收器,只能收看一个频道———山西台,电视机旁边是电话(二姨做些小买卖,必不可少),洗衣机摆在一角。来人一律坐在里间的炕上或是坐板凳,火炕旁边是灶台。姨父补充说,这两年家里还在盖房,也花去几千元,现在根本就攒不下钱,所以房子盖了一半就先不盖了。
二姨近日忙于跑买卖,家里没准备什么,晚饭就是平常吃的:南瓜面片汤,玉米面窝头。面片汤做得很多。二姨说:“还有看门狗的,现在太忙,顾不上给它弄别的,人吃啥狗吃啥,狗吃的顶一个人哩!”
晚饭后,二姨开始计算这几天买卖的账目。何不将二姨家一年收支做一计算?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二姨家共有耕地13亩,其中承包地10亩,自垦地(不需缴税)3亩,主要种玉米和黄豆,共9.5亩,另有0.5亩种植万寿菊,剩余3亩地种植谷子、黍子和蔬菜,主要用于自食。家有农用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这是家庭非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收入
农业收入
一、玉米收入
1.一亩玉米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6斤共18元、化肥硝酸磷(底肥)30元、尿素(追肥)12元,农药8元。土地为旱地,不需浇水。
一亩玉米合计投资98元。6.5亩的总投入为637元。
2.产量、价格与毛收入
平均亩产1000斤(此地耕地有坡地和平地之分,亩产从700斤至1300斤不等),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0.5元。
6.5亩玉米总产量6500斤。总价值3250元
每亩毛收入=500元-98元=402元
6.5亩毛收入=3250元-637元=2613元
二、黄豆收入
1.一亩黄豆的物资投入
机械耕地18元、机械翻地12元、种子3元1斤,一亩需10斤共30元,化肥硝酸磷25元,农药15元。无需浇水。
一亩黄豆合计投资100元,3亩共计300元。
2.产量、价格与总收入
平均亩产250斤(平地300多斤/亩,坡地不到200斤/亩),当年收购价平均每斤1.5元。
3亩黄豆总产量750斤。总价值1125元。
每亩毛收入=375元-100元=275元。
3亩的毛收入=1125元-200元=825元。
三、万寿菊收入
万寿菊是2004年村里响应乡政府的号召种植的,村民种植,公司收购,用于制造色素。村民与县里的一家生物制品公司签订合同,该公司先垫支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开销,垫支费用在结算花款时扣回。
种植万寿菊所需的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投入金额为108元/亩。
万寿菊平均亩产3350斤,公司收购价为0.3元/斤,二姨家种植0.5亩,总价值为502.5元。
万寿菊毛收入=502.5元-108元×0.5=448.5元。
【万寿菊经济效益较好,倘若大规模种植,增收潜力是很大的。然而,尚义村种得最多的一户,也只有3亩,一般种植户只种1亩左右。问及原因,姨父说,万寿菊种植、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太麻烦,3天就得摘一次花,还不能早摘,需等露水退了才行。姨父种了半亩,两个人摘一次花需要4个小时,而那户种了3亩的,在采花时,不得不雇人„„
种植户为何不组织起来,采用合作的方式,集中管理,集中采摘销售,既能提高效率,又有规模效益?姨父说,都是各顾各的,没人出来张罗这事,而且一旦分配不公,这种组织极易解体。农民缺乏平等协商的意识,很难通过合作组织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四、养殖业收入
大多数村民家里都养些鸡、牛、猪之类,但规模较小。养鸡可得些鸡蛋,一般用作改善伙食,并不增加收入。因为规模小,养猪也不挣钱,但可积肥,逢年过节还可改善生活。养牛主要用于耕地,此地平地可机耕,但坡地不行,只能靠牛。
二姨家养牛一头,去年生下一只牛崽,卖出得1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农业年收入为4886.5元。.工商业收入
二姨家有农用三轮车一辆,平时利用沁源县和沁县两地的黄豆和玉米市场差价,在两地之间来回贩运,收入要看两地的差价高低,高则多挣,低则少挣。据姨父说,一般年份可挣5000—6000元,今年两地差价出奇地高,再加上跑得勤快,挣了一万元,不过这并不常见。
综上所述,全年全家的总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4886.5元+10000元=14886.5元。人均年收入2481元。
支出
税费支出
2003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以往所需交纳的村提留,乡统筹以及其他各种费用,而统一只缴农业税一种。
按照政策规定,应缴农业税=计税面积×计税常年产量×计税价格×7%;附加总额=正税总额×20%;计税主粮(玉米)的价格为0.8元/公斤。农业税核实后,保持长期稳定。
根据核实的结果,姨父家需交纳的农业税为89.38元,农业税附加为17.88元,共计107.26元。占家庭农业毛收入的2%,占全年总收入的1%。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的负担大幅度减轻,这的确是党中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家庭吃用支出
1.粮食。主粮为小麦(此地人不种小麦,种植玉米卖出后买白面吃),白面一个月两袋,一袋50元,全年1200元。大米1.8元一斤,一月20斤,全年432元。小米自种,花销极少故不计,一月10斤,(若按市场价1.8元/斤)计,全年216元。
2.菜(包括肉类)。所食蔬菜主要为自种的土豆、白菜、萝卜、西红柿、西葫芦等,很少买菜,种植成本大约180元。
猪肉7元一斤,一年食40斤左右,共计280元。
3.油、盐、酱、醋等调味品394元/年。
4.烟酒无人消费。
5.燃料692元/年。
6.衣物。人均120元,共600元。
7.电费150元/年。
8.电话费600元。
9.礼费。婚丧娶嫁,传统习俗,一年500元左右。
10.节日消费。此地三大重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需额外花费400元左右。
上述十项支出,共计5428元。
【粮食一项占30%,若将前五项概括为“食物”一项,则食物占此十项支出的59%。】
教育医疗费用支出
大女儿在读高一,住校。学费及日常开销共4400元/年。
二儿子在读初一,住校。学费较少,但住校日常开销不小,2000元/年。
三儿子在读小学,原先在村小学就读,但后来花钱转至县城,寄住亲戚家,全年花销1800元(含转校费用)。
教育投入共计8200元。
家里无人有大病,平时小毛病也并不求医,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故医疗消费一年50元左右。
农机支出
家有农用三轮一辆,全年油料、修理、养路费用共2000元。
综上所述,全家全年总支出=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支出+农机支出=107.26元+5428元+8200元+50元+2000元=15785.26元。
2004年收支情况为:
14886.5元-15785.26元=-898.76元。
结果令我大吃一惊,二姨家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这固然有其特殊原因,同时供养3人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但是,据姨父讲,他们家的收入情况在村子里算比较好的,原因很明了:姨父家的工商业收入已经占到全年总收入的2/3(一般年份为一半多),姨父说,村里大部分人家是以农业为主。二姨家的情况也反映出,相当多的农民家庭的收支状况很不乐观。尤其是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的确,办教育要花很多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整理完资料,已是午夜时分。山村的夜异常寒冷,身子在被窝里紧缩着,不敢伸展,只能温暖身边一小块地方。
清华学生调查报告直面农村痼疾惊动总理
千龙网 2005-07-05 17:16:19
本网记者于振华7月5日北京报道 日前,清华大学大二学生李强的一篇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乡村八记》直面农民入不敷出、增收难等现实状况,让人感受到中国农民的辛酸。而李强深入农村调查实践以了解社情民意的精神,也让专家们叫好。
专家认为,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真正深入基层、贴近工农、了解国情、热爱专业,激发他们的理性思维,珍惜和把握时代为当代青年学生创造的历史舞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乡村八记》获得总理高度赞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今年春节前深入太行山区实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4万字调查报告。《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将这份调查报告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
“没想到,报告写得太好了,大大超乎我的预期。”6月16日,清华大学召开的“学习温家宝总理批示座谈会”上,李强的指导老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李彬介绍说,李彬还将调查报告送给了院里的其他老师及领导,其中包括院长范敬宜。
“我怀着惊异的心情,用了整整一个晚上和一个早晨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李强同学这篇农村调查报告,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范敬宜介绍说,一位在校学习的大二学生,能够利用短短的假期,如此深入地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这样一篇客观、深刻、翔实、生动的反映当前农村现状的报告,令人振奋,也令人深思。
范敬宜认为,这篇报告反映的农村现状有很大的代表性,虽然作者调查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晋中地区农村的状况,但对于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它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不仅对农业部门,而且对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乃至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这篇报告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范敬宜说,它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又不回避当前农村出现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揭示农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抨击,而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个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尽管不一定成熟),因此令人信服。
“我觉得这是一份值得推介的调查报告。”范敬宜说,他很快将它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复信,工工整整的毛笔字,整整写了两页。
温家宝总理在信中说:“《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切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乡村八记》直面农村现实状况
早在温家宝总理给范敬宜复信之前,《人民日报》4月3日就刊登了李强的《乡村八记》的第一部分,编者将之称为整个调查中“最平实、精彩的一部分”。6月16日,《人民日报》又刊登出全文八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直面农村的农民入不敷出、水利设施荒废等现实状况。
“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李强在《乡村八记》中描述道,有一家农民种着13亩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还有半亩万寿菊。这个农户家有农用机械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
从一笔笔明细账中可以看出,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副业和工商业,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可是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
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20多年来,已经出了十多位大学生(含大专),年轻人普遍读完初中。但代价也是很沉重的,据该村老支书估计,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
该村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农村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重农抑商”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的精神。在一个被称作“青椒之乡”的村子里,虽被称作“青椒之乡”,但村里的主要作物为玉米,青椒种植面积只有318亩,不及总面积的1/5,种植青椒的农户,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问及原因,支书说:“农民太保守,意见无法统一。”
深入调研体会中国农民辛酸生活
李强的《乡村八记》一经发表,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李强又是如何得到这些素材的呢?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直接深入农民家庭,细心体会和观察了中国农民的辛酸生活„„
“我从小长在城市,所受到的农村的影响仅仅限于父母的讲述和小时候常常来我家的乡下亲戚,而当我在今年过年前回到姥姥家的时候,我真正的受到了一次教育。”6月16日,李强在清华大学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今年1月28日下午,他坐上了一辆中巴车前往太行山区。
两个半小时之后,李强来到了一个没有路灯的漆黑的村庄,等待他的是索然无味的面片汤和吃了不怎么消化的玉米面豆包,屋子里只有一盏四十瓦的灯泡,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坐在炕头上,和一身疲倦的姨父和二姨讨论家里的收支问题。
于是,二姨家成为李强开展农村调查的第一站。在为二姨家算了去年的收入与支出账后,他感觉到了强烈的震撼:二姨一家人一年忙到头还要欠别人898.76元。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李强在调查报告中将之归结为“教育支出过于庞大”。在他的这个亲戚家中,三个孩子上学一年的教育投入共计8200元,这对于农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而他的亲戚家,在村中收入还算是比较高的。
李强在调查报告中感叹:对于出身农家的子弟,若想脱离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上大学可谓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教育的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读书到底要花多少钱?
“具体的东西我在调查报告中已经说过了,一个家庭一年忙活到头还要欠别人898.76元,而且这是他所在的村子的普遍状况。”李强说,在余下的7天时间里,他又陆续跑了三个村子,两个乡,和村民、村干部、乡干部聊天,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到中国内陆农村的真实情况。
在8天时间里,他看到了美丽山村背后的贫穷落后、示范村的表面政绩和数字水分、县城食品工业的萧条衰败、县城宾馆的畸型繁荣。他的调查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如农民增收难题、农村教育、税费改革、乡村公共事务管理、村官选举等等。
实践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社情民意
李强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评价之后,在清华大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专家认为,把社会实践和调查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实践教学工作达到了一个新层次。
“李强很自觉地把在学院学到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运用到调查研究中去。”范敬宜解释说,这包括如何用现代的视野和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从宏观上观察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以及对当前国家政策的了解等等。
“还可以看出,李强平时重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做到了学以致用。”范敬宜还认为,李强在进行这次农村调查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继承人应有的勤奋、踏实、刻苦、精细的作风。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李强能够这样沉下心来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求真、较真,实在难能可贵。
而李强同学则谦虚地说:“在清华大学,像我这样的同学有很多,像这样的调查报告也有很多,我是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整个清华大学大环境的影响下才产生了深入基层的想法和行动。”
事实上的确如此,清华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中国农民故事》一书,就是由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师生历时7年所做的一个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成果。据千龙网记者了解,从1998年至2004年,该校经济系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中国农村社会调查,大学生们足迹踏遍28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学生在学习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时,更加需要自己在实践中领会。”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认为,由于研究对象就存在于现实和社会中,更加要求学生具有从社会、从实践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数据的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感情,实践出人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认为,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真正深入基层、贴近工农、了解国情、热爱专业,激发他们的理性思维,珍惜和把握时代发展为当代青年学生创造的历史舞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赵纯均教授也提出,应该把实践教育更加规范化、组织化,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农村,不仅仅是结合专业调研,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思想政治工作进行。
“越接近基层就越接近真理。年轻人不要只盯着眼皮底下0.5平方公里,应该放眼960万平方公里。”范敬宜也如是说 责任心来源于热爱祖国人民温总理回信鼓舞清华师生 社会实践增强使命感温总理回信振奋清华温家宝总理批阅清华二年级学生农村调研报告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认真学习总理复信实践坚定了我的事业选择每一个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都要尽可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农村我所感受到的实践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认真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努力做好实践育人温总理的信对新闻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篇:周记八
实习日记
(八)――圆满离开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超市信息系统的全部设计过程,并使该系统达到可实际应用的阶段。
软件设计是一个精细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每一步骤,都需要按照软件工程标准来完成。在设计中,我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原则,并通过实践来加强理论的学习,通过实习锻炼,我熟悉了软件的一般过程,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实践证明,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光靠课堂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实践去不断的深化认识,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只有加强实际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现代化工具。
在实习当中认我认识到开发一项好的软件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一个团队的小组,一个勤奋的小组非常重要,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就好办法。俗话也得好:“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伍”。所以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能力与协作能力也是致关重要的。同时,不仅是团队内部的交流,更多需要协调好团队之间的交流。
其次呢,在实习中我了解了,在开发一个项目时一定要先做好规划,按照软件的开发过程,详细地写好每一个必要的文档。一般的规则是,写文档需要团队协作,这样就允许开发人员和文档编写者利用彼此的长处,取长补短。软件文档的最主要目标是传达一个系统的技术要素和使用方法。第二个目标是提供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决策,行为,角色和责任的书面记录。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目标,软件文档才真正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软件的概念就是:程序+文档,程序就是文档,文档集成在程序中。它要求在选择开发环境时不仅要考虑环境对设计、开发的完美支持,而且要考虑对维护、文档的支持;它要求软件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考虑维护问题、文档问题;它要求程序与文档存储在同一位置、同一系统中;它要求在编写和维护程序的同时形成文档,在书写文档时编写、维护程序。程序与文档合一的概念不仅存在于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而且存在于系统的维护
阶段,它贯穿软件的生命周期。
这次实习,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讲,对我今后步入社会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了技术和经验的欠缺,但通过努力,终于一一克服了。临别的时候,跟经理道别,跟同事道别,茫茫人海,遇到你们就是缘分,我会记住这段时间你们对我热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感谢你们,好人一生平安!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经历,并会牢记大家的教诲,在将来很好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第四篇:周记八
周记八
日期:2013年4月20号
转眼间,二个月的实习时间将要过去了,回首这两个月的点点滴滴,喜忧参半,喜的是通过实习学习学到了一些对以后工作内容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接触到了社会的现实的问题,忧的是现在每天上班好辛苦哦。没有时间给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的压力休息,现在我将这周的实习学习和生活具体情况坐下简单介绍,这周的实习工作是在提炼车间和同事们一起每天开开心心的包装和贴标签工作,虽然工作很简单,不过很累,不过和同事们一起工作聊天就把以前的苦累给摆脱掉,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实习生活的各位同学和同事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岗位负责人和公司的同事们,他们在我实习期间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含辛茹苦培养我长大的父母,谢谢你们!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才能摆脱痛苦。
第五篇:周记八
语文的半壁江山
都知道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如果稍有差池学生的整体分数就会受到影响。鉴于这点,我们专题为学生讲解考场作文的攻略,并穿插讲解议论文的写法。
一篇好的作文的定稿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它需要学生仔细的去揣摩。在考场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思维有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稳定自己,调整心态是第一位的。
接下来审题是关键。要想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做到胸有成竹、倚马千言,完成一篇紧扣题意的文章,要重视要求及提示词语,准确把握所给材料的中心用意,最好能由表及里挖掘出材料的深层含义。
其次精彩的开篇能吸引人的眼球,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写作文亦然。精彩的开头能在15秒内征服阅卷老师,赢得高分。文章的开头有多种方法:开门见山法、写景抒情法、设置悬念法、回忆倒叙法、故事开头法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擅长的手法开头。
再次就是作文的中间运用多种手法,以使内容充实。例如细节刻画、定点成面等。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作文的亮点,以避免作文过于的平铺直叙,体现学生的水平。
最后也就是文章的结尾处。考场作文除了要有精彩的开头外,“豹尾”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为结尾涂上鲜亮的一笔,营造“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呢?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几种结尾的方法即画龙点睛法,卒彰显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文章的结构很重要,但是我们提醒学生书写也是不可小视的。因为整洁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
大的框架我们为学生讲解完了,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要学以致用。紧接着我们为学生讲解了议论文的写法。考虑到学生之前未接触过议论文,我先讲解了小型议论文——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就是在读完某一篇文章后有感而发的文章。在写议论文时也有一个小小的模式,即“引——议——联——结”。具体要求有四点:即读感相结合;引材料要简;抒情要深;联系实际要实。这是写读后感的策略。学生之前已经学过记叙文,可能除此写议论文的时候会受之前学习模式的影响,我们考虑到这点就重点为学生讲到了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记叙文与议论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记叙文以情感人,而议论文则是以理服人。还有就是记叙文中的记叙详细,采用多种手法刻画,议论文中的记叙部分高度概括。我想学生明白了这些,在写议论文时就会有所参考,不至于混淆文体。考虑到学生平时的积累太少,我们会不断地为学生搜集写作的素材以充实写作。
作文的技巧只是学生写作的一个模板,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学积淀和修养选取自己的方式写作。作文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我们会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深化学生的练习,让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坚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后,他们能保住自己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