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作业——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让福州这个昔日的纸褙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55.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29318元,是1978年的100倍。
除了经济成就,福州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同时,福州还是全国最绿的省会城市之一。如今,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打造“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选择。
“松绑放权”打开改革开放之门
1984年春天,55位厂长经理齐聚福州,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致信福建省领导,掀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当年,福州市连续颁发了22份文件,在全国率先从自主经营、内部分配、人事调配等10个方面给企业下放99条权限;随后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回顾过去,“松绑放权”成为福州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词:
——为民营经济松绑,开启了民间“造富”传奇。2007年末,福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456.13亿元,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5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
——为引进外资松绑,奠定了福州开放格局。1981年,全国电子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州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创办,此后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重大工业外资项目纷纷来落户。到2007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8753家,合同利用外资26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亿美元;在福州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23亿美元增加到186.41亿美元。
——为行政审批松绑,使福州成为投资乐土。1988年,福州率先创建对外商投资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的办法,减少审批事项。2007年11月,福州又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制度,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永不下班的行政服务中心,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生产关系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年来,福州市GDP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24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56亿元,比1978年增长60.1倍,年平均增长15.2%。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6.8:47.2:26调整为2007年的10.3:46.5:43.2,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化纤服装、塑胶、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
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前,福州因为有用木板建房、纸糊墙壁的习俗,故又被称为“纸褙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州启动旧城改造,20多年间持续推动了550多片旧屋区改造,数十万群众告别木屋,喜迁新居。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已达250万平方米,45%的福州市民住进政府建设的保障房。
这些年来,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福州市坚持把公共资源和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达7.01亿元,全市农村免除学杂费补助经费1.04亿元,1583所学校46.7万名学生受惠。从2008年春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亦被免除。
从2006年到2008年,福州市安排了1亿多元再就业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的补贴、“4050”灵活就业人员和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人员的补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全市社区、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90%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2008年,福州市361.6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4%,政府资助每位农民每年80元,合计近2.9亿元;福州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7.2%和100%,市财政补助经费达1300万元。
据统计,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42.88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37.5%,使得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福州新定位: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
2005年,福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都市型经济、宜居型城区、和谐安康型社会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体系。
目前,福州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2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排名第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始终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把灿古烁今的昙石山文化、群英荟萃的船政文化、人文氤氲的三坊七巷文化和名贵神奇的寿山石文化,作为城市四大精美的名片,构建福州蔚为壮观的文明风景。
为此,福州市投入13.6亿元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投入6亿元推进船政文化建设;投入6000万元用于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工程扩建;投入2000万元建设寿山矿山公园核心景区。
同时,福州还拥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433个,社区文化活动队伍617支,“激情广场”活动阵地30多个。并连续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表示,改革开放30年是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如今,福州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把福州建设成为福建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区。
厦门改革开放的十大巨变:
1、投资强劲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其中,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投资的重点和方向是:延伸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汽车工业城、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五期等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投产。开发重大片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五缘湾、观音山、黄厝等重大片区及集美、翔安新城区的建设,稳妥推进中华、厦港、百家村等片区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建设对外通道,强化城市枢纽功能:继续加快建设海沧、嵩屿、招银等港口码头,推进福厦铁路、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等辐射通道的建设,力争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增强交通疏解能力:加快建设成功大道、公铁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岛外快速路(琼头-香山段)、环岛干道等项目,建成县黄路、集美大道、同安湾大桥等项目,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造。
2、工业快速发展
将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
随着翔安火炬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等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大量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随着入驻项目的投产,我市将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柯达图文影像等项目的加快建设,华映工业园、厦华电子工业园、友达光电等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2006年,我市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及中小企业的软件测试平台、模具中心、注塑中心、电镀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建设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争取列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同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试剂和疫苗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两大产业
旅游、物流这两大产业,在2006年将得到快速增长。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拓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工建设杏林前场物流园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花卉和种苗研发与物流中心;建成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农残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
提升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天竺山森林公园、万石植物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珍珠湾和太阳湾周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漫步道建设;力争扩大对金旅游客源,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
5、农民稳定增收
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
继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要引导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建设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贸设施等物业经营项目,使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落实移民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许庄、大帽山、大麦畲村移民造福工程试点;探索在部分山区推行退耕还林,组织农民就地转业,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对台交流
主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
在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将突出“五缘六求”,加快对台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岸三通。充分利用台交会等经贸平台,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力争在石化、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引进台湾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和中介服务业等服务贸易,争取率先成为“两岸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扩大厦金旅游品牌效应;简化台湾水果进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落实水果冷库、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台湾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在教育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均衡发展。市发改委介绍说,我市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主要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常运转,建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医高专等项目,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和仙岳医院;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8、建设节约型社会
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我市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促进清洁生产;推动高污染、高物耗企业进行治理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引进清洁能源,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综合加气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出租车双燃料改造试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工作。
9、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
我市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建设岛外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便道、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湖边水库排洪工程,加强病险海堤和水库的加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编制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0、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具体措施为:增加就业岗位,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1+1群”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村;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放心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通过石兜水库扩容、东部供水工程建设、集美大池加深、北引明渠加盖及蓄水池保护措施这四大工程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30年,福建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决策适时定位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战略;90年代初期提出“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
接轨”的战略布局;这些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推进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进入了新世纪,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这些对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福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沿海大市领跑经济
经过30年的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地区生产总值总值从1978年的66.37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9249.13亿元,居全国第11位。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达2283.70亿元,福州、厦门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分别为1974.58和1387.85亿元,三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5646.13亿元,占全省的62.5%,比1978年提升24.4个百分点,特别是泉州市充分发挥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前沿以及侨乡优势,创造了泉州发展史的新辉煌,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全省第5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1位。漳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4.81亿元,莆田、三明、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明显,均在500亿左右,分别为511.70、545.69、466.58、553.44、457.46亿元,六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3389.72亿元,占全省37.5%,比1978年下降24.4个百分点。
(二)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1.5倍,年均增长12.8%。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年均增速最高,为17.7%,其次是厦门市年均增速为17.3%,福州年均增速为14.9%,三大设区市领跑福建省经济发展。其他六市除南平市外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分别是莆田12.8%、漳州11.7%、龙岩11.5%、宁德11.5%、三明10.7%。较快的速度,为区域经济从量到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人均GDP创新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均GDP屡创新高,2006年开始就超过20000元,2007年达25908元,比1978年的273元增加25635元,居全国第8位。九个设区市人均GDP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有较大区别,排序也有明显变化。厦门市人均GDP突破50000元大关,达56188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倍多,比1978年的528元增加55660元,独占鳌头。福州、三明、泉州、龙岩四个设区市人均GDP都超过20000元,分别为29515、20749、29601、20088元。
三、因地制宜山海联动
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有“绿色海洋”之称;福建商品粮基地绝大部分集中在此,有“福建粮仓”之美名;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以巨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大潮,把一项项改革设想变成了现实,展示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四、区域产业持续优化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在保持第一产业持续稳定的同时,各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8∶49.2∶40.0,第一产业比1978年下降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比1978年提升6.7和1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
(一)一产结构趋向多元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农林牧渔业立足省情,紧紧围绕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和闽东南高优农业带,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林牧渔业结构得到转换和升级,农业比重从1978年的77.6%调整到2007年的40.5%,牧、渔业比重从1978年的10.5%、5.5%提升到2007年的20.1%、28.0%,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07年比重为4.2%,山海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各地本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唱好“山海经”。南平市致力发展畜
牧业,己是全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2007年,出栏生猪164.95万头,是1978年的5.7倍;家禽出栏3886.1万只,是1985年的7.7倍;鲜奶产量7.64万吨,是1985年的80.3倍,并通过延伸畜牧产业链,圣农鸡业、长富乳业、大乘乳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漳州凭借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努力打造“花果之乡”,蘑菇、芦笋、蜜柚产量居全国第一,甘蔗、水果产量占全省的66.0%和42.3%,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重要的花卉生产与集散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所在地,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50%以上,花卉园艺年产值占全省的50%左右。
(二)主导产业地位加强
为更好更快发展福建工业,确立了电子、石化、机械工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带动形成前后呼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福建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
(四)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品牌工作十分重视,1995年,省委、省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实施,各地也相继制定了扶持、鼓励企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的培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名牌推进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07年,福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南孚电池成为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水平装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科院的研究所合作成立多个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福耀玻璃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具有多项技术专利的企业;厦华电子率先开发出我国第一台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SM移动手机;辉煌水暖、申鹭达、九牧、中宇均是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研发的感应龙头、节水型龙头、恒温龙头、无铅绿色环保龙头获得数十项国家专利。
五、发展条件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发展保障,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个设区市发展条件得以良好改变。
(一)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福建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二)煤电油运供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30年来,煤电油运等先行工程得到长足发展,交通运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瓶颈”问题基本解决。2007年煤炭产量为1991.74万吨,比1978年增长3.7倍;发电量为1038.28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4.5倍;原油加工从无到有,加工量为364.39万吨;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为50500万吨、客运量64244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8.7倍。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随着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着力于简化行政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各地建设了60多个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除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外,还包括电力、自来水、电信、银行等公共事业以及与审批关联度较大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厦门、漳州、龙岩、南平等地还把建设项目的审批实行串联并联结合、联合审批等多种方式,简化审批环节,促进审批速度,通过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区域投资竞争力。
六、社会、人文成绩喜人
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拥有各类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体育设施条件日臻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基本达标,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体系,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下大力气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定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福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储备,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20090所,在校生77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40.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高校在校生数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分区域看,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市办学条件较好,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集中布局地,至2007年底,四市拥有普通高校61所,占全省的82.4%,普通高校在校生45.15万人,占全省的88.6%,为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二)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卫生事业从改变思想观念为切入点,重点整顿医疗秩序和健全防治体系,完善城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医院,健全疾病防治机构,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功能,扶持村卫生所,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卫生资源总量得以增加,服务能力得以提高,2007年卫生机构8712个、卫生技术人员107384人、医疗床位92331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95.8%、79.2%。从设区市看厦门市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卫生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末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床,比1978年增长3.23倍和1.73倍,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200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283元,比1978年增长38.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7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17.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5元,比1978年增长40.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比1978年增长38.6倍。收入高速增长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居民食品消费由量向质转变,衣着消费朝款式多样化转变,用品消费逐步向现代化、享受型转变,彩电、空调、移动电话、冰箱、洗衣机已成为大部份城镇居民家庭的必备品。从各设区市看,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其他六个设区市,厦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5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37元,均居全省第一位。福州、泉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6642、6286元和18097、7244元。
(四)居住环境向好发展
在大力抓好经济的同时,福建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相继出台了各方面环境保护和管理办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2.9%,居全国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5%,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闽江水域整体水质状况为优。九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为96%。
第二篇:毛概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我的家乡也正蓬勃的发展着。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的家乡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公路建设的变化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所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支援了农业生产,把农民的致富路铺到家门口。为农村经济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就是促进了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旧的以拖拉机和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运输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现状已变得适分迫切,同时也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说,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离开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农村来说,加强公路建设是必要的改变,也就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路建设的速度更是惊人,一条条的公路就如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一直延伸到家门口。
二 农用工具及交通工具的变化
以前农村人劳作耕田全都是用水牛,尤记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去犁地,用的都是黄牛拉的小车,即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农忙的时候都是用农用专用的收割机、插秧机、犁地机等。以前我们用黄牛耕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现在我们用先进的耕田工具,不但省力,而且耕种快捷,节俭了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以前我们都是用人力小板车或者再先进一些用牧畜拉车去办事,而如今家家都是用拖拉机了,更甚至都使用私家车了。现在随着公路建设的进步发展,公交车随处都有了,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有。
三 农村住房的变化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要争气,要看变化有多少,住房条件少不了”。与过去相比,当今的住房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29年来,现在农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屋里摆着沙发,冰箱,电视,电话等。大房子代替了小房子,大门落取代了小门落。显而易见的改变却透彻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在建筑面积方面,以数据为例,前些年的房子一般长为10-12米,宽为4米,而如今新盖的房子长度则达到12-15米,宽则为6.5米。犹记得小时候的庙会,会来很多的亲戚朋友,遇上突然下雨的时候,亲戚就会住一晚上,那时屋内连地上都会睡满了人,家里显得特别的狭小拥挤。据爷爷奶奶说:以前一个大队几乎没有瓦房,都是些破破烂烂的小土房,有的人家连土房也住不起。饥一顿,饱一顿。一个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不错了。一过年,有电视的屋里挤满了人,而现在,黑白电视机早就被淘汰了,彩色电视机、DVD遍布各家各户。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直间影响了室内布局,以前的正房一般都是老三间,中间的房子迎门而入是一套桌椅,是主人家会客用的,桌椅的右侧会砌一座土炕,其左侧则是洗脸的地方,到冬天还就会在那儿做饭,过了这儿再向里走,会有一间里屋,都留作放粮食和一般吃的东西用了,还有的第三间房是和里屋对称的,是堆放杂物的。而如今随着居住面积的扩大,正房一般都分成了6间小屋,有厨房、卧室等等,功能齐全。并且在室内装饰上也开始由讲实用向讲舒适转变。
这还不说,家里还有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积蓄。各户人家房子盖的是一个比一个漂亮,院套一个比一个阔气。有的人家还靠养殖发家致富。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现在,农村大部分以上的家庭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常听村里七八旬的老人们说:“我真幸运,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了这么漂亮的房子,想到以前住在一个快要倒塌的房子里,整天担惊受怕。现在好了,生活富裕了,我也可以享清福了。”目前,家家几乎都住进了楼房。
四 减免农业税
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农民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减免农业税,农民自然增收,立竿见影,一目了然,而且给农民积极性以动力的作用也不可小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不可否认,在经济总量比较薄弱的农业经济年代,农业税作为财政支撑,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万亿元大关的前提下,第二、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经济,第一产业即农业税收退居次要位置,农业税的取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减免农业税,是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更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政策活力和经济活力。能减轻农民负担,依附农业税的各种附加税也将失去存在理由,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民心稳定。取消了农业税,乱收费必将失去存在的土壤。再说,取消农业税对于当地财政关系并不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弥补县、乡财政的资金缺口,而对于农民家庭却是欢天喜地的事情,可以让他们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务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征收农业税,无疑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家没有经济实力对农业实施补贴,取消农业税,就是给予农民以帮助和支持,能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 农村义务教育的变化
农村教育由为重要, 国家、政府要在教育方面更多的出力,让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中国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如同农业税一样是农民最大的支出。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责任,于是千呼万唤,农村孩子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终于出来了!想上学的孩子不用担心再交不起学费,不用再饱含泪水,声嘶力竭的喊着:"我们想上学!"。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亿万农家子弟更是欢呼雀跃。国民素质的提高将会提速,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就此获得了一条有力保证。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的影响着几代人,这些改变让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大家都深深明白,这和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在想想,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明确了要把“三个代表”的实践落实到城市、乡镇。更要深入农村,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处,要农村老百姓知道“三个代表”重大意义。多亏了党的政策好,中央领导人民翻身致富,“三个代表”的贯策执行。现在我们更要与中央领导心贴心,用“三个代表”理论武器,走上小康之路。
所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全民之大事,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第三篇: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
报告名称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年级09级四班
年月日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大
内容摘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兴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所在的药王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改革开放,兴城,农民,电器,衣服。
一、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全会并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教训,提出要按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经济理论,洋跃进方针被否决,取代之的是的改造开放政策。邓小平指出,“经济民主,重点不只是政治,重点是经济民主。”“城市带农村,大城市带小城市。”[1]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公民经济的基本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三十多年来,为改变工农差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1.所有制改革。
2.价格改革。由政府定价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3.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4.宏观调控体系重建。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5.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
6.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7.对外开放。
[3]
二、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2]
(一)民以食为天
学者普遍认为,土地权属模糊是失业农民利益受损的重要根源。[4]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强调: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5]从1982~1986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央接连发了5 个“一号”文件,在全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6]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兴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把个人的有效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了农业生产指令性计划,实行合同定购制;鼓励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和非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推进了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建设,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也有一定发展。可以说,经过改革,农村作为传统经济中自然经济色彩最浓、经济发展水平最薄弱的环节,其运行机制基本上已率先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新经济体制的实行和政策的不断开放,使兴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人们摔开膀子图生产。渐渐地,随着改革开放实行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90年代初,粮食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到了1993年、1994年,粮票基本没有用了,粮食在那里都能买到。现在人们餐桌上面的食品种类丰富多了,主食也变的次要了。人们更加注意吃营养丰富的肉、鱼、蔬菜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变了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家用电器是手电筒”
看过春晚小品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人都会记得白云大妈所说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的笑话,不过笑话不全是假的,那个时候的电器确实少的可怜。我妈妈说那时侯她嫁过来时只有一台缝纫机。记得小时侯,整个村里只有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到晚上全村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看得不亦乐乎。后来很多人家买了许多家用电器,像电饭锅、电风扇、彩电等。可见人民生活水平是大大地向前跨进一步。很快进入了九十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电视机已经普及了,彩电的数量也已达到90%多。尤其是近几年,更是飞速发展。很多农村家庭都买得起电冰箱,洗衣机。每家都有了电话,很多人买了手机,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交流越来越广泛。很多家里都有了摩托车,三轮车。再也不是单一的自行车了。
(三)从穿暖到穿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人们思想十分守旧,穿着单一,色彩和样式非常地单调,稍微贴身或外露的衣服都被认为是不正经。后来轻薄的“的确良”、“洋布”开始流行,再后来套装、五颜六色的轻薄短小的羽绒
服、牛仔服、西装、T恤、皮鞋、皮凉鞋等等也都在农村流行开来。以前只是过年时给孩子做新衣服,结婚时给新媳妇做新衣服,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买件新衣服,而现在,不仅年轻人日常就打扮得很漂亮,孩子们穿戴得鲜艳,婴幼儿的服装饰品细分化、品牌化也都越来越显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服装。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思想也从“穿暖”变成了“穿好”,人们纷纷穿上了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无疑是成功的。农村改革是广大农民自身的迫切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自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但是这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坚强,直接影响农民的创造是得到保护还是遭受摧残,是生长、成功还是夭折、失败。[7]
第四篇:毛概作业之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的变化
1978年的春天,邓小平挥动改革开放的巨手,一声春雷平地起,唤醒了沉睡百年的中国,一个个沿海城市打开港口,重启“丝绸之路”,一座座小山村跟随城市的脚步踏上了致富的道路。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这温暖的春风吹过,扶摇而起了崭新的楼房,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此时中国的高考制度也随之恢复,到了21世纪,一个个大学城拔地而起,这里是中国希望的摇篮,国家与人民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在这里,大学城不仅容纳了中国的未来,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南京仙林大学城就是这样的地方,为我们带繁荣与希望。
南京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大城东,紫金山东麓,距离新街口15公里,2002年2月成立。截至2013年初,已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院校及其校区入驻。南京仙林大学城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是21世纪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
大学城环境优势、学术氛围带来的房地产投资和升值潜力,也为各地房产商和市民看好。仙林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实行1:1.35的住宅间距,超过现行规划中1:1.2的标准,新区住户拥有充足的阳光权。仙林市区将成为以中产阶层白领为主的高档居住区。
仙林中心商业区以三大人工湖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远离水面的是由多种不规划几何形状组成的大型建筑主体,规划有百货公司、电影院、专卖场等,局部建筑单体之间则由连廊相接;临湖的是小型建筑,有饮食店、咖啡吧、书店、精品店等;两个层次中间是一条长长的带顶步行街,将商业区紧紧联系,成为将来商业氛围的聚核地带。区域书城、电影院、电子卖场、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等一批文化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也开始对外招商,仙林中心商业区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大学城将建成一个“人文、生态、青春”的新市区。建设中“不挖一座山,不填一口塘”。地铁2号线东延仙林线于2007年开工,已于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车,仙林到新街口核心地段的时间将减少到20分钟。除了南京地铁2号线和4号线,还有远景规划的仙林内部轻轨线路。另外规划中的宁扬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西起仙林经天路地铁站,东至扬州(西)火车站)方案也已于2013年1月由江苏省发改委向国家报送。
公共自行车截至2012年底,仙林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共28个,可租赁自行车数量600余辆。
2002年1月14日,省市政府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拉开了开发建设大学城的序幕,经过3-5年的努力,把仙林大学城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国际知名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南京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仙林新市区仙鹤片区即仙林大学城一期,位于仙林新市区的西北象限,是仙林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等学校和居民住宅区有机融合的综合性社区。其主要职能为高等教育和居住功能。规划范围为:西至宁芜铁路,东至公路二环,北至宁镇公路,南以灵山山脉为界,规划总用地为27.14平方公里。
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为仙林大学城二期重点发展地区,位于仙林新市区的东北象限,紧 邻仙林大学城一期仙鹤片区集中安排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和著名科研机构及居住功能,是仙林大学城远期重点发展地区(二期),以“产、学、研”同步发展为特色,力争形成南京市重要的科技产业园区。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仙林大学城对周边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周边消费的影响:随着仙林大学城的不断发展,大学师生,科研人员等高消费群体的不断出现,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学城内的人群通常具有较强的购买力,是最大的消费群体,而且比较稳定。作为长期稳定的“旅游者”,一个外地大学生通常在仙林生活四年。仅从生活消费看,一个在南京生活的大学生年消费在8000元左右,全区在校大学生大概有18万,年消费总额达14.4亿元左右,这对大学城周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此外,大学城还会带来大量的人员流动,包括接送子女、科学洽谈、人才招聘、商业开发等,大学城消费群体的出现优化了仙林的消费结构,有力的推动了仙林商贸、餐饮、运输、通讯、文娱等行业的发展。
2、对周边房地产的影响:大学城是一个集聚精英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大本营,加上其周围优美雅致的人文氛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学城的建设使周边土地增值,提高了周边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依托仙林大学城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基础设施完善,同时聚集了大批人才,蕴含了无限商机,无疑吸引众多房地产商的目光。因此,仙林大学城周边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价格不断上涨。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对房价的上涨发挥了推助剂的作用。
3、对周边就业的影响:高效管理体制改革后,高校后勤管理逐渐社会化,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可以消化城市的部分剩余劳动力,有力的解决周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测算,每一万个大学生,就需要约250个岗位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由此可见,目前大学城提供的岗位约有4500个,主要集中在高校餐饮、物业、保卫、清洁等后勤服务。仙林大学城不断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除了为高校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外,校园周边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大学城内积聚了各类商家,他们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仙林大学生。据了解,在因大学城建设征地的过程中,政府就把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与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失地农民的开放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稳定,保证了大学城建设顺利有序的进行。
目前,仙林大学城仍在不断建设,许多的基础设施与后勤服务仍需完善,政府的扶持与监督力度以及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互动与对外开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大学城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大学城建成前原先的居住环境是自然的农村村落,没有周边配套设施和景观绿化。居民对关系的关注是评价环境的主要标准。大学城建成后,在市委,市政府,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项配套设施引入小区,仙林大学城的兴起改变了住区的居住模式带动住区周边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后的成功经验,大学城复制并创新型的发展给住区带来大量外来口和商机,住区由封闭式转变为复杂的开放式。仙林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与后期发展是促使该地块进行蜕变的动力机制和根本原因。
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了南京城市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黄金时期,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激励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仙林大学城的发展与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后,其发展大放异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跟随南京开创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奋力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前列。
但是在大学城发展阶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伴随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商业元素不断入侵周围住区,使得小区用地结构趋于复杂。仙林新村就是一个由传统小区变成了兼顾服务性商业的复合型社区的典型实例。总的来说,仙林新村内不同功能的分布与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周围服务设施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小区内部出现了许多针对社区居民或大学城消费群的商业功能,从而直接导致该小区商业化的内在主因还是由于农民的失地问题。居民交往模式的改变
社区成员主要由农民1998年仙林新村建成前,和农场工人构成。农民和工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交往活动多发生在群体内部。两个群体之间交往很少。进入小区初期,居住小区提供了交流的社失地农民和工人间的交往逐渐增多。大学城建成后,大量外来者进入社区,外来者群体与社区原有居民之间的隔离较为明显。
社区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农业人1998年前,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彼此间关系单纯,社区居民交往频率低。居民入住仙林新1998年以后,出现了供交流的集中活动空间,无论是群体内部交往频率逐渐升高。但是失地农民还是群体之间,在进入安置小区后交往的范围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别,仍然是停滞在原有的乡村熟人社会当中,大量外来人员在社区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社区中不同群体因社会背景、身份的差异隔离现象较为明显。规划设想与现实发展不相平衡是仙林大学城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配套设施不完善、区域性质混乱、管理不到位、发展过于随意等。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详尽的区域发展规划,且在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管,导致在重点建设大社区呈消极状态自由式发展。因此,学校园和引进各类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同时,不能忽视原住民的生活居住质量,完善原住民社区的各项服务设施,真正全方位地建造科学新型的大学城。言至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1 完善区域统筹与发展 大学城的规划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区域系统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众多大学搬到一起。大学城周边尤其是受其影响较大的原住社区的发展是反映大学城兴起对原有场地影响的典型。因此,加快大学城周边配套设施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共同发展是有关部门不可忽视的问题。
2 规范房屋租赁 大学城带来的租房需求,展了住区内部租房行业,但由于房屋交易缺乏统一管理且多为短期租住,给社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建议加强对住区房屋租赁的管理,强化居委会减少种种不安全因素。的管理职能,3 完善住区配套设施 由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住区品质得到提升,但还无法满足居民的现有需求,并且,随着小区老年人口增多,对健身设施、交往空间有更为迫切的需求。建议进一步增加小区休闲健身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营造更多社交空间。
4 加强住区安全管理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城的发展给住区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和商机,住区由封闭式转变为复杂的开放式,但由此也给住区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小区缺乏门禁管理,内外来人员增设门和车辆随意穿行。建议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禁系统,保证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5 改善居民交往模式 社区内部人员构成多样化,不同身份背景的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隔离,主要体现在原住民和外来人员之间。建议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活动,同时增设集中社交空间,以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交往,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在我们对南京仙林大学生城发展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仙林大学城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过我们相信有关政府部门最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确保人民能生活在健康,幸福的环境中
第五篇:毛概论文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调研报告
我的家在开封市,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从小到大,随着祖国经济越来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的家庭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幼儿园到现在,我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不已。我明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的家庭的生活蒸蒸日上,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心情也越来越好。这里面主要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面对我家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我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和进步,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探索“中国成功之谜”非常有意义。特别是2008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系列惊人表现,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断扩散蔓延,中国以其独有的竞争力、高效率和适应性吸引着世人目光,许多人从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灾难中,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深入研究中国经验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热点。事实充分证明,在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我们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合乎规律的正确选择。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工资高了,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低了,越来越好„„”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家乡进步,发展飞速,总之,要用四个字来形容它:“越来越好!”此时,我为我是一个成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青年而自豪。回想起小时候,那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的紧张,全家几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屋内,家里没什么像样的电器。父母为了挣钱养家终日操劳,童年时的我很少吃零食,也几乎没什么玩具。后来随着一天天的长大,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父母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如今全家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小时候所梦想的拥有自己的独立的房间也早已实现,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心情也越来越好了,一切都是越来越好了,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能够生活得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好,一切都是越来越好。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我家经济状况的改善,离不开家乡变化的大环境。5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第一个就是充分就业。从2007年到2011年,我省实名制就业连年超过百万人,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为零。近3年,全省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政府着力扫除保障“盲区”,为百姓生活储蓄更高的“安全系数”。5年来,我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社保“空白地带”——设立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城镇少年儿童及未就业居民医疗保险,使社会保障日渐全民化、全面化。到2010年底,加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改善93.86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受益人口达到290万人。在看开封市的变化则更加显著。日前,汴西新区已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未来将合郑州连为一体,成为河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结合我的家庭以及我的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再党的英明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写这种东西对我的心灵是一种摧残,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