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

时间:2019-05-14 16:2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乌台诗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乌台诗案》。

第一篇: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1069年至1073年,王安石陆续推出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苏轼初入仕途便遇上王安石变法,他站到了反对派一边。这在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立即遭到了革新派攻击。苏轼感到在都城的日子不好过,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朝廷御史台(旧称乌台)在七月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罪名是作诗讽刺朝廷。苏轼被押到汴京,关进大狱,审讯随即进行。罪证是别人为苏轼刻的一部诗集,而最先把这部诗集作为罪证的正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文人相轻,进而相轧相害,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当然,苏轼也不是没有把柄可抓。他仗着自己文才过人,经常在诗文中讥讽朝政,贬斥新法,这些诗传诵一时,影响不小。主审官或与苏轼有私仇,或因政见不同要杀一儆百,他们把苏诗中某些讽刺新法的地方,捕风捉影上纲上线,夸大为对神宗的不满,逼苏轼招认叛逆罪。苏轼《咏桧》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在神宗面前挑拨道:“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好在神宗还算明白,回答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他咏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一度相当悲观。在押往汴京的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他将许多青金丹埋在土内,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就先行自杀。苏轼与儿子约好,每天往狱中送饭,都要有菜和肉,如果听到自己将被判死刑,就撤掉菜和肉,改送鱼。他儿子每日给他送去肉菜。有一天家里粮食不多了,他儿子去郊外买粮,托亲戚代为送饭菜,但忘了关照不要送鱼。亲戚正巧送了鱼。苏轼看到鱼,以为这回完了。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嘱咐狱吏转送其弟苏辙。他知道狱吏不敢擅自为犯人送信,必然会将此事上报。果然,神宗皇帝读到此诗,心中不免有所感动。苏轼名满天下,连宫中的皇室成员也喜欢读他的诗文。仁宗皇后病重时,神宗为了祖母病势的好转,打算进行一次赦免。仁宗皇后说:“不须赦天下凶恶,只要放了苏轼一个人就行了。”她还对神宗说:“过去仁宗举贤良,回宫时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他说的就是苏氏兄弟,现在难道你要把苏轼杀掉吗?”仁宗皇后边说边掉泪,神宗也在一旁陪着下泪。一些同情苏轼的人也站出来为他说话。丞相吴充有一次问神宗:“皇上感到曹操这个人怎么样?”神宗说:“曹操算什么东西。”吴充说:“陛下以尧舜为榜样,当然看不起曹操。曹操猜忌心极重,但还能容忍祢衡这样的狂人。陛下难道还不能容忍苏轼吗?”神宗有所触动,说:“我正打算放了他。”经过五个多月的审讯,终于给苏轼定了个“讥讽政事”的罪名。苏轼虽然心中不服,但能幸免一死,他已是额手称庆了,只得写检讨认错,后被贬官至黄州了事。

第二篇:木 兰 诗简案

木 兰 诗 教 学简 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人物形象。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3.初步感受这首诗歌能流传千年的魅力。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

2.认识木兰形象。

教学方法:联想想象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难点:认识木兰身上与英雄形象并存的可爱女性特点。

导入: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在人们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

一、检查预习: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

二、印象木兰(探究形象)

(一)初识木兰——英雄木兰

1.问:木兰是“英雄”,体现在哪儿? 2.质疑: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在诗中却只有寥寥几字写她战场生活,遗憾!

展示改写的《木兰诗》。对比。

(二)深识木兰——女儿木兰

问:木兰是个女英雄,你在诗中能感受到了她是个女儿吗? 1.从出征前去深入了解木兰。(朗读,感受,交流,想象)2.从木兰出征后来深入认识木兰。(朗读,感受,交流,想象)

(三)小结木兰形象:

展示:两张木兰画像

问:哪一张更切合诗中木兰的形象?(学生发言)师生小结木兰形象。

三、对话木兰(情感渗透)

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假如你是木兰的伙伴;假如你是当朝的天子; 假如你是木兰的粉丝;假如你是木兰的兄弟姐妹„„ 请你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对木兰说的话。

四、课外作业:(任选一题)

1、把《木兰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注意添加细节)

2、以“木兰回家的第二天“为题,用现代文续写这个故事。(注意展开想象,想象既要大胆,又需合理)

结语:“木兰”是个形象,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经典始终有一种穿梭时空,却仍然让人百读不厌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乐府诗集》。

2.从诗歌中排比、互文、顶针、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中体会诗歌的修辞美。3.朗读,感受民歌朗朗上口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难点:互文手法的修辞效果;附文中比喻的妙趣。

一、朗读导入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二、体会诗歌的修辞美

1、排比: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增强了气势,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⑵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2、互文:语简而意丰,增强表达效果,有强调作用。

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⑷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顶针: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⑶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夸张:突出特点,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旦辞„„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句略)

三、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1、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

2.感受民歌的音乐美。(音韵和谐,换韵自由。)

四、朗读结束

五、课外作业:背诵全诗

第三篇:送别诗鉴赏详案

一、导入新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自然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尤其是唐代的“送别诗”更是诗歌中的重头戏 ,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以描写离别、送行为主要内容的送别诗,可能不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但它却充分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人世间情谊的可贵。千百年来,这些慰人慰己的送别诗,以其淳朴的真情美而深深打动着无数人的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送别诗。

二、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丽,可以和爱情诗、思乡诗、悼亡诗等量齐观。

三、送别诗的分类:

(一)有送诗与别诗之分:送别之诗,有送有别。一般说来,送则己为主人,送客远去;别则己为客人,别人而去。别不必有诗,而送则必有诗作。故诗人集中,往往多“送”而少“别”。“‘送别’之作比‘留别’之作多的直接原因,乃是他们自身踏上旅途之际的身心负担,使他们充裕创作的精力大为减少之故。”——日本·松浦友久

(二)按送别对象:与亲人别、与朋友(文人或战士)别、与爱人别。

四、送别诗的主要特征

(一)形式标志

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

留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别)××”/“赠××”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一般用抽象性高的诗题,这是相当明显的特点。

(二)内容及主题倾向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三,重在劝勉、安慰的。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三)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间接抒情这一法宝。

2、间接抒情,又有多种形式。

①以喻显情,如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②借酒抒情,③借物抒情,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

④借景抒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确,景物在诗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诗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这一点在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除了以上四种抒情方式以外,还有两种方式需要注意:

⑤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⑥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五、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柳(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酒(饮酒饯别)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所以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

(二)时间意象:

3、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空间意象:

5、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春草”、“眼泪”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六、风格类型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

但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七、鉴赏方法

(一)掌握送别诗的结构: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或写景、或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二)把握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三)把握内容及主题倾向

(四)把握抒情方式和风格类型

八、实战演练

分析鉴赏以下几首诗 例一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2、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答:“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例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例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例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2、后两句运用了哪种手法?作用何在?

答: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赏析: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例五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①晓:太阳刚刚升起。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④毕竟: 到底。

⑤六月中:六月中旬。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⑦同:相同。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⑩映日:太阳映照。⑪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在这首诗中,“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六月中”指朝廷。诗歌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含义是:在朝廷里任职和其他地方任职是不一样的。“天”和“日”都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第四篇:木兰诗教案详案

《木兰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2.研读文本,理解人物形象内涵。3.感受“木兰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研读文本,理解人物形象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1500多年前,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悄然兴起,国力渐盛。它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这个相邻的国家--北魏。终于,战争爆发了,柔然大军压境,北魏可汗颁布一道又一道的征兵令,每家每户必出一名男丁上阵杀敌,木兰家也收到了兵书。他们该何去何从呢?一个传奇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木兰诗》,读传奇故事,说传奇人物。

下面,我们就来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二、读故事

1、读准字音

谁来试试前两段呢?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有错,请你帮忙纠正。第三段?下一位勇士?最后两段?’(段落重新动)

2、读顺文句

读准了字音,我们来读顺句子,老师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好,现在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选择一段文字,在吐字清晰的前提 下,以最快的速度朗读课文,一分钟后请同学进行朗读展示。

挑战自己,准确流畅地读书。

三、说奇人

熟悉了故事,我们来说说故事的主角--木兰,这个女孩子被传唱了一千多年,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那么她究竟奇在哪里呢?

我们来齐读前两段。(板书:传奇 女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兵书传来,木兰一家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最终,木兰做出了什么决定?

2.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柔弱女子,突然要穿上铠甲,骑上战马,上阵厮杀,对木兰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能会流血,会受伤,甚至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也见不到爹娘了。)

3.木兰也明白这些,所以她也在纠结。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调来读呢?(语速缓慢、语调沉重)女同学一起来读。

4、尽管纠结,木兰仍然做出了勇敢而坚定的决择,危难关头,扛起父亲的重担,我们不难看出,木兰是一个对父亲有孝心(板书: 孝)的女孩子。

5、我们也有孝心,我们的孝心平时是如何表现的?

6、木兰的孝和我们的孝一样吗?

她愿意用生命去换取父亲的安康,这是一种大孝,木兰是个有“大孝”的奇女子。(板书:大)

让我们带着坚定的语气再来读她的选择,读出她代父从军的大孝。

(二)征战沙场之大勇

木兰踏上征程,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在刀光剑影中,她又创造了什么传奇呢?

我们来读三四两段,女同学读第三段,男同学读第四段。

1、战争本就是惨烈的,从文段四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同学们从文中看到的场面,可能就是木兰经历过的,甚至她经历过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苦,征战十余年,许多男子都埋骨边疆,作为女子的木兰,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还胜利归来,如果没有非凡的勇气是做不到的,这种大勇,不可谓不奇。(板书:大勇)让我们带着豪迈的气魄再读第四段,读出木兰在战争中所表现的大勇。

(三)辞官易装之大智:

战争结束了,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可是木兰却面临着一个抉择,我来读可汗的封赏,同学们读木兰的选择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是什么意思?那么她想要的是什么? 从“爷娘闻女来…们…”看出木兰想要的是亲人团聚,她的这种愿望得到了亲人的热烈呼应,我们一起来读这六句。从“开我东阁门……”看出木兰想要的是恢复女孩子的身份。木兰回到家中第一时间脱下戎装,换上红妆,多么欣喜,我们一起用欢快的声音读出木兰的欣喜。

此时此刻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木兰之前毅然决然辞官还乡的行为。在此之前,可能还有同学暗自在心里觉得木兰很傻,现在看来,她这种行为不仅不傻,还透出了智慧。

在既得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容易迷失自己,但木兰能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个有大智慧的女子。(大智)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大孝,领略到了她的大勇,欣赏到了她的大智,这样一个有着大孝、大勇、大智的木兰,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女子。

其实,这样的传奇女子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

征战卫国、屡建奇功的穆桂英,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有“铁娘子”之称的平阳公主。

但是木兰和她们不同,她们出身帝王将相之家,比如:穆桂英,杨门女将;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而木兰出身草根,来自民间,(板书:民间)是一位草根英雄。可以说,她是百姓心目中理想与现实的化身,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代代传颂。

木兰就像这乡间小花,植根沃土,朴实无华,但她所散发出来的精神芳香却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人。

(板书完成)

四、品文化

如此传奇的木兰,大家知道她是哪里人吗?现在至少有四个地方在争做木兰故里,(出示四地之争)

陕西延安有木兰陵园 湖北黄陂有木兰遗址遗迹 安徽亳州有木兰祠 河南商丘有木兰祠和木兰墓 你觉得木兰是哪里人?

让我们来听听木兰自己的回答吧:(出示录音)以大孝、大勇、大智为代表的木兰文化在商丘得到广泛传承:比如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木兰庙会、每隔两年举办一届的木兰文化节、还有木兰碑林、木兰广场、木兰镇等。

这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同时,木兰文化现已成为中国一种文化符号,不仅在国内受人们欢迎,而且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1976年,依据木兰故事写的小说《女勇士》,连续十年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上映,风靡全球。2018年1月底,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即将开拍。······

对于我们来说,传承木兰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背诵木兰诗

第五篇:“贬谪诗”专题教学简案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行泉

2015-3-9

“贬谪诗”专题教学简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教学目标

1.运用知人论世法、解析意象法,分析景情关系,读懂诗歌的感情。

2.比较韩诗所抒发的情感与柳诗有何不同,体会韩诗“语极凄切,却不衰飒”的特点。

3.了解贬谪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常用的表现手法、常用意象等。

教学重点

掌握读懂诗歌感情的方法:知人论世法、意象探究法、景情关系法

教学难点

1、体会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2、分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以哀景写哀情的特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贬谪诗”(参考学案上贬谪诗的“类型特征”和“历史渊源”),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两首诗,出示学习目标。

二.研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请几名学生汇报自学这首诗的成果。(展示点拨)

1、说感觉,解诗句,说大意,说情感,说疑难。

2、教师适当点拨,解疑

(二)齐读这首诗,然后完成“阅读与思考”第1题和第2题(展示点拨)参考:

1、概括各联内容,体会情感。(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填空:首联写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感情强烈,于中尽显命运之无常变化。颔联写

自己忠而获罪

,表明诗人想要为国献策献力的决心,也委婉地抒发了 心中的愤慨,表现了刚直不阿的品格。颈联写回头看,云横秦岭而不见家,向前看大雪阻路,借景抒情,流露出诗人 心系家人,伤怀国事,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情悲且壮。此联中的意象“云横秦岭”可理解为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雪拥蓝关”可理解为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尾联写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地表达了凄楚难言的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明确: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句中的情感。

三.研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请几名学生汇报自学这首诗的成果。(展示点拨)

1、说感觉,解诗句,说大意,说情感,说疑难。

2、教师适当点拨,解疑

(二)齐读这首诗,然后完成“阅读与思考”第1——3题(展示点拨)参考: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行泉

2015-3-9

1、首联写登楼纵目,愁思深旷,寄寓着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颔联写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风雨摧残,牵动愁肠。此联中的意象“惊风”“密雨”可理解为象征着敌对势力的迫害和打击,“芙蓉”“薜荔”可理解为象征人格的美好和芳洁。颈联写远望友人所在之地,岭树重遮,江流阻隔,加深了愁怀。尾联写感叹音信难通,以被贬万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结。

2、这首诗的诗眼是 愁思

3、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深刻含意?

明确: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纯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已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浸,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犹如水中着盐,不显痕迹。

(三)再读诗歌,体会诗句中的情感。四.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一)寓哀情于哀景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二)试结合知人论世比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明确:韩、柳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贬谪诗,但在思想情感上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于诗人初到柳州的时候,这一次的岭南之贬,比十年前的永州之贬更加使诗人感到前途渺茫,因此,诗人面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再次挫折和“百越文身地”的恶劣环境,其情感基调是愁思弥漫、凄苦无比的,但同时也有对恶势力的控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离京去贬所,到达蓝田县时写的,此时诗人的怨愤尚有余息。此前,韩愈已是刑部侍郎,经过多年的历练,其仕途正是通达之时,而且是抱定“为圣明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辟佛教:但皇帝不察忠心,几至杀身。故此,诗歌中充满了不平之气。“不平则鸣”,所以诗虽出以凄切之语,却不衰飒,有一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充斥在诗歌中。

五.小结并要求学生课后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如果有时间,可以当堂背诵)小结要抓住两首诗的内容、风格、和阅读鉴赏的方法(见“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来小结,也可以由教师小结。

六、作业

1、回顾学过的贬谪诗(诗词),看看这些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p71定**(莫听穿林打叶声)、p7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根据教学时间决定是否安排此环节)

2、了解“贬谪诗”,完成诗歌鉴赏练习。(见学案)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行泉

2015-3-9

第二课时

要点:

1、全面了解“贬谪诗”

2、当堂检测

一、回顾学过的贬谪诗(诗词),看看这些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根据教学时间决定是否安排此环节)

二、当堂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⑴屈原 白居易

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陆游四十岁来夔州任通判,途中作诗道:“四方男儿事,不敢恨飘零”.两年后到 南郑的王炎幕府里赞襄军 事,使他得以亲临前线,心情十分振奋.这时他觉得王师北定中原有日.可只半年 多,王炎幕府解散.以后 他播迁于西川各地,无路请缨,沉沦下僚,直到离蜀东归。(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一句在词中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2分)

(2)上面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抒发了

情感。请结合词作及背景资料对此进行鉴赏。(4分)

【参考答案】

1、渲染了萧条寂寥忧愁的气氛。

2、杜鹃的啼鸣往往给人以凄婉动人的联想。诗人的人生历程在经历了从踌躇满志到失意孤独的过程之后,杜鹃的啼鸣更能引起诗人愁苦寂寥之情。

作者把自己比成一只“悲鸟”,由杜鹃起兴,借物寓意,“况半世、飘然羁旅”,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对时局的忧虑.。

3、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两首诗内容相近,都描写了

情景,抒发了

感情。

(2)在写法上,白诗纯用白描手法,而元诗则。

(3)两首诗的第三句同写诗人在病痛之中都是传神之笔。白诗写“眼痛灭灯犹暗坐”,写出了诗人读完元稹的诗,勾起对好友的思念与关怀,以至不能入睡的情形。而元诗写“垂死病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行泉

2015-3-9 中惊坐起”,则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参考答案】

1、都描写诗人怀念朋友,孤灯独坐,夜不能寐的情景,抒发了一种凄苦悲凉的感情。

2、情景交融

3、而元诗写“垂死病中惊坐起”,惟妙惟肖地摹写出诗人初次听到白居易被贬谪,出乎意料陡然震惊神态。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简要分析诗歌颔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2)尾联中的“坐待成林日”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5分)

(3)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颈联中用何种手法抒发了这种情感?(4)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作者“恐见柑之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

(1)诗人运用典故和对比,(写出1点即可,1分)表明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2分)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橘树的喜爱之情,更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坚贞品质。(2分)(2)示例1:我认为是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1分)无论首联对橘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还是颈联对橘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橘的喜爱之情;(2分)领联更是通过用典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因而渴望橘树成林滋养自己正是作者在贬谪后坚守节操的旷达体现。(2分)

示例2: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分)诗人被贬柳州,无论写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橘之繁盛都只能反衬出作者沉沦于此的落寞与苦闷,以屈原自比更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意。(2分)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实际是感伤自己贬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2分)(两种答案都可,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3)答:颌联的“怜”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橘树的喜爱之情。颈联作者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橘花和橘实比作“喷雪”和“垂珠”,想象橘树开花结实,生动而形象。“几岁”和“何人”都承上文“怜”字而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深切的期望表现出作者对橘树的喜爱之情。

(4)答:我认为作者希望橘树成林。作者不论首联中“新”、“遍”二字对橘树嫩绿和茂盛的描绘还是颈联对橘树开花结实的想象,都表现了对橘的喜爱之情,自然也渴望自己亲手栽种的橘树成林;颔联更是一正一反用屈原怜橘和李衡谋利的典故,以像屈原一样爱橘表现了自己的志向,橘在作者眼中是高洁的象征,渴望橘树成林滋养自己正是作者未在贬谪后消沉,坚守节操的体现。

或:我同意姚鼐所说的作者“恐见柑之成林也”。作者是被贬谪于此,无论写现实的还是想象的橘之繁盛都只能反衬出作者沉沦于此的落寞与苦闷,以屈原白比更是有对被贬谪的不满之意。尾联只是故作达观语,表面说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 4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行泉

2015-3-9 人的,实际是感伤自己迂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小结

下载乌台诗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台诗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 歌 鉴 赏 教 案(范文大全)

    诗 歌 鉴 赏 —解意象,品诗歌 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特定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意象分析,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一:导......

    香菱学诗教学测案(汇编)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20 香菱学诗 设计:梁珺玲 批准使用:魏丰田创作时间:2015年6月26日 学校:新蔡县现代双语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义务教......

    寺台小学背诗比赛活动方案

    寺台小学“诗韵飘香”古诗词背诵比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诗韵飘香”古诗词背诵考级活动,发现校园中的背诗小能手,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善背古......

    乌 塔(范文大全)

    《乌 塔》 备 课 组 学习资 料 攀枝花市第25小学四年组 《乌塔》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

    浦口区五华路二期(台中路-浦乌路)通信管道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浦口区五华路二期(台中路-浦乌路)通信管道工程监理总结 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委托,承担浦口区五华路二期(台中路-浦乌路)通信管道工程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1 前段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乌塔》这一课,心里感触很多。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欧洲的故事。为了挣旅费,每......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

    乌塔读后感

    《乌塔》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乌塔是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她居然独自一人游遍欧洲,真是了不起!她的行为令人十分敬佩。 乌塔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