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4 16: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

第一篇: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

1中耕对蔬菜生产有什么作用

消除杂草,破除表土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使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根系发育。影响黄瓜性行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环境因素:温度,短日照,光照强度,土壤/空气湿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2,4—D,GA3促进雄花形成。用图表示大白菜系统分类 散叶春型

半结球夏秋型花心秋冬型结球{卵圆型,平头型,直筒型} 4 简述蔬菜地选择的环境…..条件 土壤条件:平整,结构和理化性质良好,土质疏松肥沃,保肥透水能力强,PH适中。

环境条件:a光照充足、无遮挡,b灌排条件水源充足、地下水位低、水质清洁c空气质量原理农药厂化工厂等大气污染源d交通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地区,方便蔬菜运输上市e经济和社会条件蔬菜基地需配套水利、电力、道路、温室等基础设施。5 简述影响韭菜分蘖的因素

分蘖与品种,叶片数量,植株营养状况,植株年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有关。简述蔬菜早春阳畦育苗过程

育苗时间的确定→营养土的配制和消毒{①播种床土②分苗床土→苗床准备→播种量和苗床面积的确定→出苗期管理→小苗期管理→分苗→成苗期管理{①温度管理,②水分管理,③光照管理,④其他管理 7 简述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营养生长期: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盛期,贮藏器官和休眠期

生殖生殖期:花芽分化发育期,开花结果期,种子休眠期胡萝卜易出现….主要原因

种子结构因素(种皮厚,难发芽),种子发育因素(胚小,生长势弱),种子年龄(无霜期短),种子休眠(休眠),气候因素(夏季热,蒸发量大)说明引起番茄落花的原因及防治 营养不良和生育障碍等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注意根系保护,加强水肥管理,防治土壤干旱及积水,保证营养充足供应,防止过多偏施氮肥,及时植株调整等 10 简述蔬菜的几种播种技术 撒播:在平整的畦面上均匀的撒种子然后覆土镇压 条播:在平整好的畦面上按一定行距平沟,将种子撒在沟中。点播:将种子播在规定的穴内 11 简述避免春甘蓝出现….措施 适时播种,适时定植,控制苗床温度。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加强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控制,防止幼苗徒长 加强定植后管理,缓苗前期不要使幼苗徒长过旺,采取两次蹲苗措施。12 简述蔬菜种子质量的鉴定…方法 品种纯度

播种品质检验{①种子净度分析②种子发芽力、生活力和千粒重检验③种子水分和种子健康测定

第二篇:园林花卉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一年生花卉是指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从种子萌发、开花、结实到死亡在同一年内进行。生命周期当年,耐寒差,短日照,春化要求低或中

2、二年生花卉是指跨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第一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然后必须经过冬季低温,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到死亡。生命周期2年,耐寒强,长日照,春化要求高

3、一二年生花卉生产特点①种子繁殖为主②草花育苗是生产重要环节③栽培管理精细④控花技术简单。一二年生花卉应用一、二年生露地花卉节令花卉:由于粗放、株形好、花形特异、色彩多而鲜艳而成为常用花卉。应用:为花坛布置和造景常用材料,可形成多种图案。搭配布置,切花、干花也可。盛夏耐热花卉,是夏季常见花卉。

4、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根系正常的种类。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

5、球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器官变态肥大的种类。根部呈球状,或者具有膨大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本花卉。:①鳞茎类。地下茎呈 鳞片状,外被纸质外皮的叫做有皮鳞茎,如郁金香、水仙、朱顶红等;在鱗片的外面 没有外皮包被的叫做无皮鳞茎,如百合等。②球茎类。地下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 被革质外皮,如唐菖蒲、香雪兰等。③根茎类。地下茎肥大呈根状,上面有明显的 节,新芽着生在分枝的顶端,如美人蕉、姜花、荷花、睡莲、玉簪等。④块茎类。地下 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状,如马蹄莲、仙客来、大岩桐、晚香玉等。⑤块根类。地下主根肥大呈块状,根系从块根的末端生出,如大丽花等。

6、常绿多年生花木生长期在两年以上的开花植物

花前成熟期或幼期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把植物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 花前成熟期或幼期长短①种间差异:短的数日,长的数年或几十年。如:矮牵牛在短日照下,在子叶期可花。瓜叶菊播种后8个月才花。牡丹播种后4-5年才花。欧洲落叶松10-15年才花②.品种间差异。唐菖蒲早花品种90d可花,晚花品种120d才花

7、营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生殖生长当绿色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形成花芽,以后开花、结果,形成种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8、春化作用: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中早春开花的种类,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成花。这种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春化阶段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

春化作用分类:冬性(0-10℃,30-70d内完成春化。如:二年生花卉中的月见草、毛地黄;多年生花卉中的芍药、鸢尾)、春性(5-12℃,5-15d可通过春化。如1年生花卉)、半冬性(3-15℃,15-20d可通过春化)

通过春化作用的方式萌芽的种子,具有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

春化作用在花卉栽培中的意义:很重要,对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春花要求的了解是花卉栽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9、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

(1)花芽分化时期生理分化期:芽的生长点原生质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内外影响因素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生理上是易于改变代谢方向的时期。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也称为花芽分化的临界期

形态分化期:花芽通过生理分化后,即进入形态分化期,不同植物,花芽的分化过程和形态标志不同

(2)花芽分化类型1夏季分化型:6~9月进行,次年春季开花。牡丹、丁香、梅花,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等。2冬春分花型:12~3月进行。二年生花卉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低温)3当年一次分化型:紫薇、木槿、木芙蓉、萱草、菊花等。4多次分化型:月季、香石竹、倒挂金钟、茉莉、四季海棠等。5不定期型:香蕉(3)花芽分化条件①内在条件

结构物质

能量物质

调节物质

遗传物质②外在条件

温度、光照、水分

(4)花芽分化学说①碳氮比(C/N)学说②蛋白质学说③遗传物质学说④激素学说

(5)控制花芽分化途径①控制温度和光照②控制水肥 ③利用修剪技术④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和 调节花量⑤ 改变播种期

10育大苗的意义①提早开②提高花朵质量,适时早育苗③种子防自然灾害④易用先进技术⑤经济效益高。

11花坛植物特点①花朵繁盛美丽,营造华丽热烈气氛;叶色美丽鲜艳,营造色彩丰富的景观②植物群体株型、花期表现均匀一致③花期较长,降低成本④一般是草本植物,也可生长较为迟缓、耐修剪的灌木⑤能耐干燥、抗病虫害和矮生性的品种分类 ①生物学特性 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花灌木②开花习性 春花花坛植物,夏花花坛植物,秋花花坛植物,冬花花坛植物③观赏部位 观花花坛植物,观叶花坛植物

12发育是生长和分化的综合,它推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不断的向前发展。

13植物生长动力学(S型曲线)生长总量在逐渐增加,生长速率到一个顶端会逐渐下降,直到为零

14花卉生命周期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①木本花卉:从1-100 years, 牡丹400years。②草本花卉:几日(短命菊);1-几年,翠菊,凤仙花。

15、鸡冠花苋科青箱属,种子繁殖、扦插。栽培管理较为粗放,一般条件下均能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自然花期6~10月,国庆节开花控花播期:6~7月独本种植,移栽一次。

16、金鱼草玄参科喜冷凉环境阳性长日照。自然花期5~7月,浇水勿沾花。切花盆花花坛花镜

17、一串红唇形科,不耐寒,扦插。短日照。元旦用花:9月上中旬播种,春节用花:9月下旬播种。扦插

18、万寿菊全日照。喜高温①数量上:个体应用很多②形式上:用途上最广泛,盆花、花坛、花镜,丛植成片或单株点缀均可应用。

19、矮牵牛茄科,喜阳光、忌雨涝,喜温暖、不耐寒、忌炎热。花期4~10月,四季均可开花。常作花坛种植、盆花吊盆。盆花、花坛花镜

20、报春花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现全球冷凉环境和冷凉季节栽培。盆花、花坛

21、三色堇堇菜科堇菜属 花坛、盆花和地被。

12、羽衣甘蓝十字花科芸苔属 盆花和花坛

1、百合lily本科。喜凉爽气候,充足的光照,萌发期保持湿润。无皮鳞茎,运输贮藏应特别处理。花芽分化不在球茎内,而是生长后期进行,与唐菖蒲,郁金香等不同。pH:5.5-6.5 繁殖鳞片插播 种子繁殖 组织培养打破休眠方法 冷藏

激素处理 温水浸泡

2、菊花Dendranthema 或Chrysanthemum喜凉爽、较耐寒,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短日照植物,种子繁殖扦插、分株、嫁接。

3、花卉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germplasm)是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植物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如野生种、半野生和人工栽培类型。

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地球植物50万种,1/6具有观赏价值。中国约有113科,523属。梅花、桂花、菊花、荷花、牡丹、芍药、月季等是我国特有的属、种。

可以这样认为,凡是引种植物的国家,几乎都栽有中国原产的植物。

4、观赏植物的分类:(1)按生态习性或生物分类

1)

一、二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 2)球根花卉 球茎类:唐菖蒲、仙客来、小苍兰 鳞茎类:百合 块茎类:马蹄莲、花叶芋 根茎类:美人蕉、鸢尾 块根类:大丽花

3)宿根花卉4)多肉多浆类5)兰科花卉6)水生花卉7)木本植物8)草坪植物(2)按形态分类 草本花卉 木本花卉(3)按栽培类型分类

露地花卉 温室花卉 切花切叶 干花 其他(银芽柳)(4)按观赏部分分类

观花类 观果类 观茎类 芳香类

(5)、按园林用途分类:分为单植花坛花卉、簇植花坛花卉、棚架花卉、壁面花卉、室内花卉、切花花卉、水面花卉、盆景花卉。按自然分布状态分类:分为热带花卉、亚热带花卉、暖带花卉、温带花卉、亚寒带花卉、高山花卉等。

5、木本植物:落叶木本植物

落叶乔木:悬铃木、紫薇、樱花。落叶灌木:月季、牡丹、迎春。落叶藤本:葡萄、紫藤、凌霄

常绿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百兰花、橡皮树、桂花。常绿灌木:杜鹃、山茶、茉莉、黄杨。常绿藤本:常春藤

6、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大的是欧洲,每年鲜花消费92亿美元,人均年消费30美元左右。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年消费量30亿美元。

世界上花卉出口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年出口花卉13亿美元。

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现印度尼西亚“大花王”,“大花王”每朵花开5瓣,直径1.2~1.4米,重9公斤左右。

世界上最香的花是荷兰的野蔷薇,香气可传5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是目前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寒拉迈德的巨型中国紫藤,枝干长153米、重达252吨,覆盖面积4100平方米,每年开花150万朵左右。

世界上最古老的花城是唐朝时的长安(今西安),当时有花3000余种。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花是出产在中国的雪莲,即使零下50摄氏度,也鲜花盛开。

世界上最耐高温的花是非洲的野仙人掌,可在灼热的沙漠上茁壮生长。

7、鲜切花的种类及特点:从植物体上剪下来的,用于插花或制作花篮、花束、花圈等花卉装饰的花朵、花枝和叶片的总称。切花:月季、菊花、唐菖蒲、香石竹等。切叶:肾蕨、文竹、天门冬等。切枝:梅花、蜡梅、银芽柳等。

8、切花栽培的特点:单位面积产量高,收益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生产周期长,可周年供应。消费量大,市场广阔。成本投入大,栽培风险大。

9、四大切花是指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这四种切花的产量和销量在世界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称为世界四大切花。

10菊

花(Dendranthema morifoloum)英文名:chrysanthemum 菊花的园艺用途和观赏价值:1.园艺用途: 花坛 花境 岩石园 盆景 重要的切花材料 花束、花圈、花篮的材料。菊花可单独组成大规模展览会2.食用3.制茶4.药用

1、花卉消费水平随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的降低而提高

2、中国花卉业的布局:观赏苗木:浙江、江苏、河南、福建、山东。盆栽植物:广东、江苏、福建、河南、湖南。切花、切叶:云南(切花)、广东和浙江(切叶)。绿化苗木:四川等。

3、中国花卉业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力度有待提高:野生资源开发、珍稀野生花卉资源、保护育种技术落后

(二)花卉产品质量低:生产技术落后、专类和专业化程度低

(三)流通体系不完善

(四)花卉运输落后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趋势

生产高度专业化;设施栽培;无土栽培;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切花的贮藏保鲜;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存。

5、环境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因子:直接因子(生存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湿度)、土壤(栽培介质)空气和环境污染 间接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风、霜、冰雹等。

1、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纬度

随着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温带及寒温带的耐寒性植物分布增加;随纬度降低,亚热带及热带植物的分布增加。

2)海拔高度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降低。因此高海拔地区多分布耐寒的高山植物,如雪莲、各种龙胆、杜鹃、报春花等。

3)地形

阳坡(南坡)气温、土温明显高于阴坡(北坡)。南坡、西南坡多以阳性、喜温、耐旱性植物为主;而北坡则以耐阴、喜温植物为主。

6、温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对温度周期性变化产生反应的现象植物对温度适应性类型(1、耐寒性观赏植物

耐寒性植物多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地区,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部分宿根、球根花卉及落叶阔叶及常绿针叶木本观赏植物。例如三色堇、雏菊、蜀葵、玉簪、金银花、丁香、龙柏、白皮松、云杉等。此类观赏植物抗寒力强,可以忍耐-10℃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能露地自然越冬。

(2、半耐寒性植物

半耐寒性植物原产温带较温暖地区,其耐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观赏植物之间,通常要求冬季温度在0℃以上。在我国长江流域能够露地安全越冬,在北方地区稍加保护亦可露地越冬,如金鱼草、金盏菊、牡丹、棕竹、夹桃桃、桂花、广玉兰等。

(3、不耐寒性植物

不耐寒性植物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露地一年生草本花卉和温室花卉,如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文竹、扶桑、变叶木、橡皮树、南洋杉等。这类观赏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低温。

7、温室花卉(1、低温温室花卉

生长期温度宜保持在5 ℃以上,在长江以南有些可以露地越冬。如春兰、一叶兰、八角金盘、山茶、杜鹃、含笑、柑橘等。(2、中温温室花卉

生长期温度以8-15 ℃(夜间最低温在8-10 ℃)为宜,冬季温度保持在5 ℃以上。如秋海棠、天竺葵、仙客来、一品红、五色梅、扶桑、橡皮树、龟背竹等。(3、高温温室花卉

冬季生长期要求10-15 ℃,也可高达30 ℃左右,不能忍受0 ℃以下低温,一些种类甚至5-10 ℃即会死亡,温室温度在18-32 ℃。如变叶木、热带兰、王莲、龙血树、朱蕉等。

8、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热带、亚热带植物30-35 ℃,温带植物25-30 ℃,高山植物约10 ℃。生长的最高温度分别为热带、亚热带植物45 ℃左右,温带植物35-40 ℃。

9、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种子萌发(高)苗期(低)旺盛生长期高开花结实期较低

10、温度胁迫对花卉植物的伤害(1、低温胁迫

主要有冷害(0 ℃以上低温)、冻害(0 ℃以下低温)、霜害、生理干旱(因土壤结冰,吸水小于蒸腾引起地上部干枯)等。

解决低温胁迫的途径:

1、品种选育;

2、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3、减少灌水,避免徒长;

4、树干涂白;

5、风障;

6、树冠喷水;

7、适时播种

8、薄膜覆盖;

9、苗期加强锻炼。(2、高温胁迫的表现

观叶植物叶片褪色,出现褐斑;观花植物花期缩短、花瓣焦萎、花蕾不开放;落叶、日灼;球根、宿根及二年生花卉地上部(或全株)枯死,而地下部休眠越夏。

11、光照通过光质、光强及光周期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光照也是园艺植物栽培中重要的环境因子。

12、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依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云、雨量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随纬度增加,光照强度趋于减弱。(2)光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3)随雨季到来而减少。(4)夏季最强,冬季最弱;正午最强,早晚最弱。

13、光的饱和点和光的补偿点一般植物的最适需光量为全日照的50%-70%

14、光周期:通常把光照与黑暗的相对长度叫做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光照与黑暗交替发生反应的现象,则称为光周期现象。

15、根据观赏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短日照植物指光照时间每日12h以下(一般仅10h),经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花芽的一类植物。

在自然条件下多在秋季开花,如菊花、落地生根、蟹爪兰、一品红等。

(2)长日照植物当光照时间每天达到12h 以上(一般为14h),经一段时间后才形成花芽的植物,这类植物多在春夏季开花。

如紫罗兰、金鱼草、矮牵牛、令箭荷花、风铃草类、天竺葵,大岩桐、黑缦藤等。

(3)日中性植物

日中性植物对日照时间长短不敏感,它们在任何自然光照下均可开花,如香石竹、月季、扶桑、天竺葵、美人蕉等。

16、温度的三基点在花卉的栽培上有何指导意义?

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所以在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低温度指标,称为五个基本点温度。

17、你如何理解光周期对花卉的影响?(1)光周期是指一日中光照与黑暗的相对时长。同一天不同纬度的地方光周期是不一样的,同一地方不同季节的光周期也是不同的。

(2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比如植物的花芽分化、开花、分枝、萌芽、“球根”的形成、叶片脱落及休眠等生命活动都与光周期有关。光周期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花芽分化与开花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3不同的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尽相同,有的喜欢长日照,有的喜欢短日照。根据观赏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 : 18、1)耐旱植物

多原产于热带干旱沙漠地区,这类植物根系较发达,肉质植物体能贮存大量水分,细胞的渗透压高,叶硬质刺状,膜鞘状式完全退化,如仙人掌类植物。在栽培管理中,应掌握“宁干勿湿”的灌水原则,以免水分过多,造成烂根,烂茎而死亡。

2)半耐旱植物

叶片多呈革质、蜡质状、针状、片状或具有大量茸毛,如山茶、杜鹃、白兰、天门冬、梅花、蜡梅等以及常绿针叶植物等,这类植物的浇水原则是干透、浇透。

3)中生植物

绝大多数观赏植物属于此类型。

常见的有君子兰、月季、扶桑、茉莉、石榴、丁香、桂花、悬铃木、枇杷、红叶李、国槐等。给这类植物浇水要掌握“间干间湿”的原则,即保持6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

4)耐湿植物

多原产于热带丛林中或山涧溪旁。喜生于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如水仙、龟背竹、马蹄莲、海芋、水杉、垂柳、白腊、广东万年青等,在养护中应掌握“宁湿勿干”的浇水原则。

5)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根或茎一般都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它们适宜在水中生长,如荷花,睡莲、王莲等。

19/土壤酸碱度(pH)值

(1)耐酸性强植物

要求土壤的pH值在4—6之间。如杜鹃、山茶、兰花、彩叶草和蕨类植物。(2)酸性植物

要求土壤pH值为6—6.5,如百合、秋海棠、朱顶红、蒲包花、茉莉、柑桔、马尾松、石楠、棕榈等(3)中性植物

要求土壤pH值为6.5—7.5,绝大部分观赏植物属于此类。(4)耐碱性植物

要求土壤pH值为7.5—8,如石竹、天竺葵、香豌豆、仙人掌、玫瑰、柽柳、白腊、紫穗槐等。

20、观赏植物的其他栽培基质

1.蛭石 2.珍珠岩 3.泥炭 4.锯末木屑与稻壳

培养土配方

种类

腐质土

园土(壤土)

河沙

草花

温室花卉 40

播种

木本

1、塑料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建筑。温室与塑料大棚的区别: 温室具有温度、光照的调控能力;具有必要的调控设备。塑料大棚只有升温的能力。

2、温室效应:在没有人工加温的条件下,保护地因获得并积累了太阳辐射能,而使保护地内的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气温的作用。其大小可用室内外温差表示。

3、大棚内的局部温差:白天大棚中部偏高,北部偏低,相差约。夜间大棚中部略高,南北两侧偏低。在放风时,放风口附近温度较低,中部较高。在没有作物时,地面附近温度较高,在有作物时,上层温度较高,地面附近温度较低。

4、塑料大棚的应用:1.早春育苗:采取多重覆盖的方式,为露地早熟栽培提供秧苗。2.花卉、蔬菜栽培:(1)春茬早熟栽培:早春用温室育苗,大棚定植,一般果莱可比露地提早上市20~40天。主要有:黄瓜、番茄、青椒及茄子等。(2)秋季延后栽培:定植及采收与春茬早熟栽培相同,采收期直到10月末。主要种植黄瓜、青椒、番茄、菜豆等。(3)春到秋长季节栽培:北方气候较为冷凉的地区可利用塑料大棚春秋保温、夏季防雨的特点,采取春到秋长季节栽培。生产期从4月中下旬~10月底。

5、荫棚:提供遮荫环境的设施。常与温室、塑料大棚配套使用。荫棚在花卉栽培中的作用:遮阳,降温,增湿,减少蒸发。

类型:1.临时性荫棚—春季搭建、秋季拆除2.永久性荫棚—钢制骨架,用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喜阴性花卉或蔬菜。如兰花、杜鹃等。

6.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L.)

现代月季和玫瑰的区别:现代月季茎皮色绿,钩刺,复叶3-5片小叶、光滑,花期四季,花柱突出花托口,月季花香,各色。玫瑰茎皮色灰褐,绒毛、倒刺,5-9片小叶、多皱,花期一季(5-6月),花柱塞住花托口,玫瑰花香,多玫瑰紫色。

现代月季分为六类:杂种香水月季、丰花月季、状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灌木月季。用途:

1、露地种植:布置花坛、花境、花丛、行道树、花环;

2、盆栽;

3、切花:花束、花蓝、插花

生态习性: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过热时,又需遮阴。温度:白天15-26℃,夜间10-15℃;较耐寒,冬季≤5℃即进入休眠;夏季≥30℃,则开花减少,品质降低,进入半休眠状态。土壤: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之土;pH6-7;对土壤的适应范围也广。相对湿度:75-80%,稍干或稍湿亦可。栽培技术:繁殖: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等。

水肥管理:较耐干旱,忌积水。浇水“见干见湿,浇则必透”。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修剪:剪除病枝、干枯枝和弱枝。摘心目的:初期是为调整株形,但开花后,是为了控制花期。病虫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锈病。介壳虫、蚜虫、红蜘蛛。

追肥:生长过程中需比较均衡的肥料,既不能生长过缓,也不能形成徒长,通常是把月季所需的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配成综合肥料施用。

采切与保鲜:应在温度低、湿度大时采切。保鲜:保鲜期短,不耐长途运输。采切后应立即入低温库储藏,储藏的温度1-2℃,插入水中进行温储。PH值低对月季切花有利。盛花容器中的保鲜剂是由硫代硫酸银和硫酸铝组成的混合液。

7.香石竹: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宿根草木,是原产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的著名花卉,现各国也普遍栽培。品种较多,花色有黄、红两大系列,还有单瓣、重瓣之分。

习性:喜凉爽,不耐炎热。理想环境是夏季凉爽、湿度低,冬季温暖的地区。适宜在空气相对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多雨高温季节要减少灌溉次数和降低室温。繁殖:以组织培养方法获得脱毒苗,再用扦插法繁殖。

3.唐菖蒲: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其品种繁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姿极富装饰性。主要用于瓶插或制作花束、花蓝。

习性:喜温暖,并具一定耐寒性,不耐高温,尤忌闷热,以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最为适宜。生长临界低温为3℃,4~5℃时,球茎即可萌动生长;性喜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不宜在粘重土壤或低洼积水处生长,土壤ph值以5.6~6.5为佳,要求阳光充足。属长日照花卉,在长日照下有利于花芽分化,而短日照下则促进开花。繁殖:以分球为主,将母球上自然分生的新球和子球取下来,另行种植。通常新球第2年可 正常开花;子球需培养1~2年才能达到所需标准,作培养切花用。

5.菊花依瓣形、花型分类:1.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2.勺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3.管瓣类(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4.桂瓣类(平桂瓣、匙桂瓣、管桂瓣、全桂瓣)5.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依花径(实为花序径)分类:大菊(直径18厘米以上)、中菊(直径9-18厘米)、小菊(直径在9厘米以下)依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1.独本菊(一株一花)2.立菊(一株数花)3.大立菊(一株有数百朵~数千朵)4.悬崖菊(小菊经整枝而成悬垂状)5.嫁接菊(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6.案头菊(株高通常20厘米,花朵硕大,能表现品种特征)7.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椿景或菊石相配的盆景)。

依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1.独本菊(一株一花)2.立菊(一株数花)3.大立菊(一株有数百朵~数千朵)

1、繁殖在花卉栽培的作用繁殖是花卉植物栽培技术的最初环节,是花卉生产的重要基础。是用各种方式增加个体的数量,以延续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与方法。

2、有性繁殖特点:种子体积小,采收、净种、贮藏、运输和播种等较简便;具有发达的主根和侧根,适应性强;集中了双亲的遗传基础,可以更新复壮;可以选出更优秀的品种。

3、无性繁殖利用根、茎、叶、芽等营养体的一部分进行繁殖,从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变态器官繁殖。特点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开花结果早;根系不发达,适应性较差;长期繁殖,品种易退化。用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或营养系。

4、孢子繁殖:观赏植物的蕨类用此法。

5、组织培养繁殖: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优点:用料少,节约资源;繁殖系数高;占地面积少,繁殖速度快;不受自然气候影响,在人工条件下可进行规模化生产;不带病毒;可意外获得突变体

6、播种繁殖:

(一)播种繁殖的特点;

(二)播种繁殖的利用。

7、影响种子寿命:湿度:多数草花种子充分干燥,可以延长寿命,多数树木类种子,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容易丧失发芽力温度:低温可以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寿命。氧气:降低氧气含量能延长种子的寿命.光照:花卉种实不应长时间暴露于强烈的日光下,否则会影响发芽力及寿命。

8、种子的贮藏方法(1)干燥贮藏法:(2)干燥密闭法(3)低温贮藏法:(4)层积贮藏法休眠的种子用这种方法处理,可促进发芽。如牡丹(5)水藏法:某些水生花卉的种子,如睡莲

花卉种子的来源:1.自花授粉花卉(豆科花卉)2.异花授粉花卉(大丽花、菊花)3.杂交优势的利用(如花大、重瓣性)花卉种子分类:

1、按粒径大小分类:以长轴为准a大粒种实:粒径在5mm以上b中粒种实:粒径在2~5mm之间c小粒种实:粒径在1~2mmd微粒种实:粒径在0.9mm以下

2、按种实形状分类:球形、卵形、椭圆形、肾形、线形、披针形、扁平状、舟形

3、按色泽、按种实附属物的有无和形状等分类。花卉种子的成熟和休眠:花卉种子的寿命及贮藏:

1、种子的寿命:通常种子的寿命为:短命种子——1年左右、中命种子——2~3年、长命种子——4~5年以上

2、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湿度:多数草花种子充分干燥,可以延长寿命,多数树木类种子,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容易丧失发芽力,如牡丹;多数花卉的种子贮藏时,相对湿度维持在30~60%条件下为适宜。

9、种子的休眠:概念: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处于适宜的条件下仍不正常发芽的状态。内因:种皮太厚、坚硬、不透水或有发芽抑制物存在;外因:环境条件不适应。处理方法:低温、激素、改善种皮透性,促其发芽。

10、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有生活(命)力,种子保存具有发芽能力的年数;解除休眠外源休眠的解除(物理、化学)内源休眠的解除(层积处理、去皮、激素等);

11、扦插(1)叶插:全叶插(平置法、直插法)、片叶插(2)茎插(单芽插、软材扦插、半软枝扦插、根插。促进生根的方法:生长调节剂,其他促进生根的处理环割、环剥、割伤、黄化等。

12、球根繁殖分为鳞茎繁殖、球茎繁殖、根茎繁殖、块茎繁殖和块根繁殖

13、侧球繁殖、侧芽繁殖、双鳞片繁殖、分株繁殖分为根分株、吸芽分株、葡萄茎与走茎分株

14、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砧木应具有的条件和种类。(1)与接穗具有良好的亲和力。(2)对栽培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根系发达,生长强健。(3)对接穗的生长、开花、结果和寿命等有良好影响。

15、嫁接: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

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

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相关商品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 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3、简述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原因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4、通货膨胀包括哪些类型?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5、简述垄断的利与弊

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第二,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内是垄断的,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7、公共政策制定者经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有人认为政策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请你根据所学的供求原理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是什么? 一种方法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另一种方法是,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8、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9、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二,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10、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

三、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概念可知D=S

350-3P=-250+5P

8P=600

P=75

D=350—3×75=125 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根据下表计算

面包的消费量总数量120230

3边际效用206(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答:(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

3、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4、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

四、论述题(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6分)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6分)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分)

2、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高,存在超额利润;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则存在亏损。在短期中,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就是说,个别企业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产量的,而在MR=MC时就实现了这一原则。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企业在长期中要作出两个决策:生产多少,以及退出还是进入这一行业。各个企业的这种决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企业会扩大生产,其他企业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企业会减少生产,有些企业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3.根据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论述,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是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

二是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三是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4、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第四篇: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

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

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

②收入分配不公平

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

(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

(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

三、政府失灵原因:

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 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

Ⅱ、财政

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

(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同时财政又必须制定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财税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和收费制度以及建立事权与手指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并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二、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财政在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充当组织、提供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物品提供方的财力保障的源泉

Ⅲ、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组织收入、安排支出)

(二)基本内容

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 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 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③执行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含义: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

(二)基本内容

 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 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 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执行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税收

三、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

(一)含义: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

(二)基本内容

 调节社会总需求,调节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三)执行工具:设置对经济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扩张性,收缩性,中性)

Ⅳ、为什么公共物品应由国家来提供?

一、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需要或消费是公共或是集合的,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购买,存在“免费搭车”造成效率损失问题。

三、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其首要职责。

第二部分 财政分配过程(第二章—第十二章)Ⅰ、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原理:即解决效率问题

(一)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宏观因素:

①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经济性因素始终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②政治因素: ⅰ政局是否稳定,当一国发生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时,财政支出的规模必然会超常规地扩大,而且事后一般难以降到原来的水平。

ⅱ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其与一国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单一制国家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高一些,而联邦制国家则低一些。行政效率看一国的行政机构如何,若果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则经费开支则会更多一些。

ⅲ政府干预政策。

③社会性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2)微观因素(略)

2、财政支出的理论基础(1)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是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财政学研究的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2)公共生产: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设计公共物品的生产问题,因为公共物品可以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即所谓公共生产,也可以由私人生产,政府来购买。

3、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提高

(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的支出权利,以此达到削减消费性支出的目的。

(三)支出的效益

1、支出效益的评价指标

(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以寻求在投资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

(2)最低成本法: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的区别在于,御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至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的标准。因此最低成本法适用于评价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2、公共定价:

(1)公共定价的含义: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搜狐费标准的确定。

(2)公共定价是针对什么的?它与市场定价有何不同? 公共定价是针对准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市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其由市场提供,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政府在其中对市场进行定价。

公共定价与市场定价区别在于两者针对的对象和机制都不同,公共定价针对的是公共物品,市场定价针对的是私人物品,公共定价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政府直接指定自然垄断行业和价格或者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而市场定价所采取的定价机制是由市场进行自主定价、自主竞价,政府不进行干涉。

3、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1)决策效益:加强财政管理,建立稳固、平衡的财政(2)政府采购的作用和意义: ①含义: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购买。

②作用:

ⅰ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ⅱ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ⅲ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大大减少了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共谋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

ⅳ各国政府之间的采购,有利于对外经济的交往

二、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行政、国防支出(纯公共物品);科教文卫支出

1、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1)问题:①行政管理支出增速过快,影响其他支出。②支出结构不合理,挤占其他支出。③支出效率低下。

(2)改革:①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 ②简政放权

③加强预算监督。

2、社会保障政府介入的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理由如下: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种种缺陷,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分配不公,甚至使一部分人最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干预收入分配,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

(2)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保障。其原因表现为:

①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②商业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③商业保险市场那一抵御系统性风险

④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在分配

3、政府投资性支出(1)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①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市场;②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根据宏观调控的目标对非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2)政府投资的特点(与私人投资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私人投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政府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②范围、资金不同。私人投资资金来源于自身积累和社会筹集,从盈利为目的,一般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投资资金大部分为无偿取得的,投资长期或大型项目。

③管理方面:政府投资更加透明严格,私人投资的私人性更强一些。(3)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农业的基础地位:

①农业为人类提供基本生存资料。②农业是工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③农业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特征:

①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投资要通过加工 流通部门辗转折射出来。

②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而这些条件具有公益性质,花钱多,涉及面广,个别单位和地区往往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这就是需要政府来承担这种投入职责。

③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同在,生产难免有周期性波动。④农业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农业需用固定资产多而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而资金周转慢,从而农业在市场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农业现状:农民收入低,生存空间小。(4)政府如何介入农业投资:

①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 相对稳定性。

②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③财政投资虽然是必须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④注意农业科研活动,推广农业技术

(二)财政支出的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1)含义: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者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2)社会保障与财政的关系:

①财政与社会保障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ⅰ本质上讲,财政与社会保障的分配主体一样,都是国家,且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ⅱ从资金来源形态伤来看,二者的客体也相同,都来源于国民收入。

ⅲ财政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征集社会保障资金,以满足国家保障资金的需要。②社会保障谁既是社会保障筹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财政收入形式。③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项重要支出。④社会保障预算应是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

⑤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3)我国社会保障的问题及改革 ①存在的问题:

ⅰ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ⅱ社会保障水平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ⅲ社会保障体制落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ⅳ保障待遇与就业制度相联系。差别过大与平均主义并存。ⅴ社会保障的筹集模式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的筹集模式为现收现付型,这种模式适用于人口年轻化。

②改革:

ⅰ加快社会保障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ⅱ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ⅲ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2、财政补贴

(1)含义: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及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达到待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2)作用:①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发挥作用。②纠正市场缺陷,借以实现国家的社会福利目标。(3)与税收支出的关系:

财政补贴+税收支出=转移性支付

3、税收支出

(1)含义:税收支出泛指与正规税制结构相背离的特殊减免条款项目构成的“收支出体系税”。

(2)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①政策受益人不同:财政补贴的政策受益人是企业,税收支出的政策受益人是纳税人 ②政策目标不同:财政补贴是为了提高市场价格,税收支出是为了鼓励纳税人纳税 ③支出方式不同:财政补贴是列支,税收支出是减收(3)联系:

税收支出隶属于转移性支出

Ⅱ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原理

(一)含义及分类

1、含义:财政收入是国家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国民收入。

2、按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国有资产收益。(3)债务收入。(4)收费收入。

(二)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

1、税收收入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标准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不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的限制,因此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最可靠的基本形式。

3、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取得收入的最有效方式。

4、税收还具有调节经济运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

(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根本因素: 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水平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品的高低。

2、价格因素:价格影响价值的实现,从而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具体为:(1)价格水平升降。(2)现行税收制度。

(3)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3、体制因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财政集中度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二、财政收入的内容

(一)税收的原理(构成要素):

1、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1)纳税人: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税收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有的税收虽然由纳税人缴纳,但实际上是由别人负担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这既是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问题,如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2、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1)含义不同:

起征点:是指税收法律制度规定的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免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2)当征税对象的数额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进队征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3)起征点制度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免征额制度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3、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区别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渐变和有利于税收征管的优点,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理。我国大部分税种采用的都是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就越高,数额越小,税率就越低。累进税率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4、税收原则:(1)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2)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税收政策的运用和整个税收管理,都是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3)财政原则——适度原则

税收适度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兼顾需要与可能,做到取之有度。这里,“需要”是指财政的需要,“可能”则是指税收负担的可能,即经济的承受能力。遵循适度原则,要求税收负担适中,税收收入既能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又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和同步,并在此基础上,使宏观税收负担尽量从轻。

5、税负转嫁:

(1)含义: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所缴纳税款全部地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自己不负担或者少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

(2)条件: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交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难以转嫁 ④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与税负转嫁的关系(3)方式:

①前转②后转③散转④消转⑤税收资本化(4)规律:

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③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税负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税负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6、商品劳务课税与所得税的区别:

(1)课税对象不同:商品税务课税的课税对象为商品、劳务所实现的价值而,而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所得额

(2)税负转嫁不同:商品劳务课税一般能转嫁;而所得税一般不能转嫁。(3)收入功能能力不同:商品劳务课税收入功能更强;但所得税收入功能较弱

(4)管理成本不同:商品劳务课税的管理成本较低,易于管理;而所得税的管理成本较高

7、增值税的含义和优点:

(1)含义: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新增加水或商品的附加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有增值不征税。

(2)优点:

①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②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 ③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

④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二)、国债:

1、含义:

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举借的债。①国债的债务人主体是一国的中央政府

②国债所筹集的是财政资金,而非一般的投资资金、经营资金或其他资金 ③国债是一种特征的财政范畴 ④国债的担保物是中央政府的信誉

2、国债的功能: ①弥补财政赤字

方法:增加税收、增发通货(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向银行透支和借款)、举借国债 ②筹集建设资金

③调节经济运行的表现:

ⅰ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

ⅱ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ⅲ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国债负担: ①含义:是指政府向企业、居民家庭举借国债以及为了筹集偿还国债本息所需资金向企业、居民家庭征税,从而给这些企业、居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等方面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

②衡量国债负担的指标: ⅰ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ⅱ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国债依存度,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

ⅲ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公式: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第三部分 财政管理(第十三章—第十七章)

一、国家预算:计划管理

(一)含义:

1、是政府在每一个财政的全部收支结构一览表。

2、是经法律程序批准的政府公共财产收支计划。

3、放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

(二)功能:

起到规范监督,约束作用,是政府活动的财力保障。

(三)分类:

1.从政府级次看,政府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2.从编制形式看,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

(1)含义: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 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

(2)优点:符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强,便于立法机关审批和社会公众 了解。

(3)缺点: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列和分别汇集平衡,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

复式预算:

(1)含义:是把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 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预算。

(2)优点: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3)缺点:复式预算总体功能较弱,编制和审批比较复杂,对预算管理水平有 较高的要求。

3.从计划指标的确定方法上看,政府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4.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角度看,政府预算分为正式预算和临时预算 5.从预算内容的分合看,政府预算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

(四)原则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应该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反映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编制一个统一的预算。

3.可靠性原则:预算收支每一个项目的数字指标,都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语句充分的资料,进行正确的计算与填列,不得造假、估算或编造。

4公开性原则:全部财政收支必须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而且要采取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

5.性原则

(五)预算管理的问题:

1、约束力不足

2、透明度不够

3、规范力度不足

二、预算管理体制:部门的利益分配

(一)含义:

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二)内容:

1、事权的发生(事权与支出划分的依据、原则):(1)依据:

①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全国性公共物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

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能分工:

ⅰ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增长职能主要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承担。ⅱ资源配置职能根据受益范围不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③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也会促使其更有效地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2)原则:

①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应该由中央政府出面提供。

②由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公共物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③对跨地区以及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应出面组织或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④对于收入分配差异问题,应由高级次的的政府出面进行调节。⑤坚持事权和支出划分的法律化原则。

2、财权与财力的划分

3、地方预算平衡:转移支付的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要靠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形式给予弥补(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转移支付是为了保证各地区间具有大体均衡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在由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外部效应的问题,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或拨款,弥补外溢受益的成本,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来说,均衡地区间的发展则是一个发展战略性问题。

(三)分税制:

1、含义: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剂。

分税制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的划分,是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

2、存在的问题

①事权和支出范围越位。目前实施的分税制没有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各级政府事权维持不甚明确的格局,存在越位与错位的现象,事权的错位与越位导致财政支出范围的错位与越位。

②部分财政收入划分不合理。税收收入没有严格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并依此确定应属何级财政收入,存在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的不规范做法。一些应为中央税的税种,如所得税被定为地方税。地方各级政府间按税种划分收入未落实。

③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地方税种除营业税、所得税外,均为小额税种,县、乡级财政无稳定的税收来源,收入不稳定。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对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过小。

④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间较少实行按事权划分财政收支的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无保障。

⑤转移支付不规范。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因保留包干制下的上解、补助办法,基本格局未变;采用基数法实行税收返还不合理;中央对地方专项补助发放的条件、程序、使用管理无法可依;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转移支付不明确。

(四)综合管理

1、财政平衡:(1)含义:

①财政平衡是相对的。

②财政平衡是一个期间性概念。

③财政平衡反映了某一财政主体的财政收支状况。④财政平衡应该是真实的平衡。

(2)财政赤字和赤字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①概念不同

财政赤字: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所出现的差额,即余额为负。赤字财政:是政府扩大支出但不增加收入或是减少收入但不减少支出,有意识地通过财政赤字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目标的主动政策。

②背景不同

财政赤字背景:经济萎缩

赤字财政背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下行 ③措施不同

财政赤字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增加节支,完成平衡任务,所以赤字规模不会太大。赤字财政措施:政府会有意识地扩大赤字,使赤字达到相应的规模。④运行机制不同

财政赤字:客观原因造成

赤字财政:主观故意,赤字财政一定会造成财政赤字

2、财政政策

(1)含义: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知道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工具:

①税收: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特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

②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求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③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④国债: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3)类型:

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比较

ⅰ相机抉择:施以外力。自动稳定:自动发挥效应。ⅱ相机抉择:影响力大,能扭转经济态势,平衡被打破。自动稳定:影响力小,经济总体态势不变,处于平衡状态。②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

ⅰ背景不同: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ⅱ措施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支。

ⅲ效果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恢复,但可能带来通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内需,使经济适度减速,但可能使经济萎缩。(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①二者内在联系:

ⅰ相互直接的资金往来。

ⅱ结合部: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存在银行,固定资金归财政部管。②区别:

ⅰ政策主体不同:货币政策主体是央行,财政政策主体是财政部门。ⅱ政策目标不同:货币政策解决总量问题,财政政策解决结构问题。ⅲ政策手段不同: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贴现、公开市场业务。财政政策:税收、国债、财政补贴、预算。

ⅳ运行机制不同:货币政策:间接。财政政策:直接。

ⅴ政策时滞不同:货币政策决策时滞短,执行时滞长。财政政策决策时滞长,执行时滞短。

3、对外经济关系

(1)国际税收:按照减除国际税收协定,起到消除重复征税的税收管理,形成利益的再分配

(2)重复征税的后果:纳税人负担过重,从而干扰跨国经济活动。(3)减除国际税收协定的原则:属地原则优先,属人原则居后。

第五篇: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X10 多选2’x10 填空4’x5(书本第一章、需要动机与价值理论、生活形态营销、消费者信息处理与决策理论、终端购物决策理论)判断1.5’x10

简答5’x2(学习理论、购买决策信息搜索)案例15’x1(课上讨论的)

第一章

1、消费: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消费-生活消费。人们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包括一切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的一切消费活动,即生活消费。

2、消费者:直接消费产品(生活资料)的人,即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包括参与消费者选择过程、购买过程、使用过程、处置过程的所有人

3、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不可见的内部心理活动。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4、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可见的反应与外部活动。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发生。

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行为的联系:消费者心理支配消费者行为,根据消费者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受消费者心支配,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活动,根据消费者行为可以分析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行为学可以主要归纳为三种研究视觉: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营销管理学角度。本书侧重于营销管理学角度

第二章

1、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论:(1)二因素论。包括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外部因素(即环境因素)(2)三因素论。包括消费者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市场营销因素。(3)四层面说。科特勒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的清单:1.外部环境因素

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

因素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

因素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因素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

2.消费者内部因素

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因素6:知觉、学习、记忆、动机、情绪、态度

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

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

3.营销因素

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2、消费者行为解释模型包括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消费者行为黑箱模型、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CIP。

(1)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霍金斯模型(解释消费者行为的4个基本板块是外部影响、内部影响、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决策过程)、阿塞尔模型(消费者行为反馈:对营销策略和消费者,与霍金斯模型的不同之处)、所罗门模型(消费者行为轮盘:市场中的人们、作为个体的消费者、作为决策者的消费者、消费者与亚文化、消费者与文化)、彼得模型(消费者行为分析论: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行为、环境、公司营销战略)

(2)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5阶段模型,问题认知、搜寻信息、评价备选方案、购买决策、购后评价。7阶段模型,需求确认、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置。增加了“使用”和“处置”两个阶段。

(3)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不知晓、知晓、掌握知识、喜欢、偏好、确信、购买。前3个阶段为“学习”(认知)、中间两个阶段为“感受”,最后两个阶段为“行动”(意志上的)。

3、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别影响因素:(1)直接因素:中国政策因素。如大量的公款消费、政府的独生子女政策1979、富民政策1979、购私房政策2000、医疗费改革政策1998、其他(2)间接因素:中国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如以“根”为本的文化、中庸文化、关系文化、“和”文化、面子与从众、地位与礼。

第三章

1、知觉:是指个体获取刺激物信息并赋予这些信息以含义的过程。

2、构成知觉过程的3个阶段:展露exposure(方式:颜色/气味/音乐和声音/触觉/口味)、关注attention(影响因素有刺激因素:大小和强度、插播频率、色彩和运动、位置、隔离、格式、信息量;个体因素:兴趣、需要;情境因素:尽量使个体置于舒适的情景中,对节目的卷入程度)、解释interpretation分为认知解释和情感解释(影响因素有个体特征:学习、期望;情景特征:暂时性个人特征、个人可支配时间、背景效果;刺激物特征:符号如词语图片音乐色彩气味手势等、符号学、象征意义、品牌、价格、外观、营销信息)。

3、知觉性质:展露、关注、解释、记忆构成的消费者信息处理模型,展露、关注、解释即为知觉过程。

第四章

1、学习:指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导致个体长期记忆和行为的内容或结构上的改变。简而言之,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2、两种学习理论:(1)行为学派,适用于消费者对产品参与程度低的决策,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A.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刺激与反应之间某种既定的关系,使个体学会对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同反应的过程;包括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巴蒲洛夫实验,牛肉/狗分泌唾液/铃声/相应反应;万宝路牛仔/力量/阳刚之气;海上日出/蓬勃向上/饮料/正面的情感。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该理论认为同样的行为被反复地给予奖赏或强化时,就可以产生学习。禁烟广告中,把吸烟和缩短寿命联系在一起,用意在于规劝消费者戒烟;保险的强化/前两组收到感谢信或致谢电话,后一组没有/10%终止购买保险/23%终止;在销售之后,通过信函、人员回访等形式祝贺购买者作出了明智选择;对于光顾某一商店或购买特定品牌的消费者给予诸如商品赠券、折扣、奖励之类的“额外”强化;免费派送试用品或优惠券鼓励消费者试用产品;通过提供娱乐场所、空调设施、精美布置,是购物场所令人愉快。

(2)认知学派,适用于重要和高度参与的产品,如汽车、服装、家具的购买。认知学习的分类:A.映像式机械学习,是指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例子:“瘦美是腹部减肥器械”,瘦美是腹部减肥/麦当劳,快餐/联想,电脑。B.替代式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或通过想象来预期行为的不同结果,而不是通过直接体验奖赏或惩罚来学习。这种学习是观察与模仿的过程。C.推理,是个体对已有的信息和新信息惊心重新构造和组合以进行创造性思考。如零售商店装修豪华/信誉高,产品质量好,价格高;洗衣粉/白色或蓝色/去污力强;产品包装精美/质量好,高档。

3、记忆:是获得信息并把信息贮存在头脑中以备将来使用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编码、保持、检索(回忆、再认)。

A.编码,个体以大脑系统能识别的方式录入信息。按有无明确目的分为有意编码(随意编码,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有意识地运用任何计划和方法,也补血药作为意志努力的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和无意编码(不随意编码,具有明确的目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做出意志努力的编码);按编码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编码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编码(在理解编码材料的基础上编码)、机械编码(不了解编码材料意义的条件下编码)。影响因素:编码的目的与任务、编码材料的性质、编码材料有无意义或内在联系、编码材料的数量、对编码材料的理解程度、身心条件。

B.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影响保持的因素:编码材料的作用、编码材料无意义或内在联系、编码材料的前后相似性、编码材料的难易、编码材料的数量、编码材料的序列位置、学习程度、学习时间间隔、日常活动多少。

C.检索,也称再现或重现,指在不接触过去编码材料的条件下,将其在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第五章

1、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

2、需要的分类:A.默里的心理需要清单,对无生命物的需要;反映出抱负、权力、成就与声望的需要;施虐、受虐的需要;与人际间感情有关的需要;避免羞辱、失败、丢脸、受人嘲弄;与权力有关的需要;与社会沟通有关的需要。

B.布莱克韦尔的需要分类:生理需要,安全与健康需要,情感需要,金融资源与保险需要,娱乐需要,社会形象需要,拥有需要,给予需要,信息需要,变化需要。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安全、掩蔽、保护)、归属需要(爱情、亲情、友谊、归属感)、尊重需要(地位、优越感、自尊、声望、成就感)、自我实现需要(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所能实现的一切)。

D.麦克莱兰的后天习得性需要论:原始需要、后天习得性需要(心理需要、功利需要、享乐需要)

3、动机:是引导人们作出行为的过程。

4、动机产生情形:A.个体内在需要达到一定程度。B.外部环境存在诱因。C.情形A+情形B。

5、需要与动机的区别:a.需要只有处于被激活状态(动机),才会引发行动;b.需要不能对个体采取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作出合理解释,只有动机才能从能量与方向上说明行为的原因;c.需要不一定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满足需要;d.内在需要知识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其中一个因素。

6、动机的特征:内隐性(动机难以直接观察到)、多重性(某一行为的产生往往受多重动机的驱使,但动机的强度有所差别)、学习性(个体的动机随着个体的学习和社会化而不断地改变)。

7、动机解释理论的演变:A.本能论,20世纪初,代表人物詹姆士、麦独孤、弗洛伊德。B.驱力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代表人物希夫曼。C.诱因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布莱思。D.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E.认知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代表理论有成就动机论、自我效能论、自我决定论、预言论、归因论。

8、消费价值:是指消费者从某一特定产品(服务)或品牌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

3种品牌价值:功能性价值(如汰渍、戴尔、大排档,对应消费者行为的功能导向或价格导向)、象征性价值(如耐克、可口可乐,对应消费者行为的面子导向或成就感导向)、体验性价值(如迪斯尼、维珍航空、星巴克,对应消费者行为的时尚导向、情感导向或信仰导向)。

9、体验营销:体验营销立足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其构架为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关联营销。

第六章

1、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看法,或对“我是谁”的理解。

2、生活形态:又称生活方式,它对应选择某种消费模式,包括消费观念、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等。

3、自我概念的特点:A.它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B.它是稳定而持久的。C.它是有目的的,即它内含着一个理由和目的。D.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会促进个人主义。

4、多重自我。A.自我的基本类别,两个维度“实际我(我现在是什么样子)-理想我(我想成为什么)”、“私人我(我对我自己怎么想)-社会我(我认为别人怎么看我)”。B.延伸的自我,延伸自我=自我+拥有物。C.自我完成的符号理论,认为自我定义不完整的人倾向于通过获取以及展示相关的符号来完善这一身份。

5、自我概念与营销行为:A.运用自我概念为品牌定位。B.自我概念/产品形象一致理论,当产品的属性与自我的某些方面相符合的时候就会被选择。C.自我概念的测量。

6、如何去描述生活形态:人、产品、情境。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产品。(必考)描述大学生的生活形态。例如雅皮士、小资的生活方式、在公务场合佩戴劳力士手表、驾驶宝马车、手拿古奇公文包;在娱乐场合打软式网球;在就餐场合吃绿色沙律和乳酪,喝白酒。

7、生活形态测量方法:(1)AIO量表,活动Activity、兴趣Interest、主张Opinion。(2)VALS量表

8、生活形态的营销应用:描述目标市场、创造出关于市场的新看法、对产品进行定位、更好地传播产品特征、开发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第七章

1、介入度:介入定义为“一个人基于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当其中的“关联性”被测量时,则称为介入度。

介入度分类:品牌(产品)介入、信息介入、购买情境介入。

2、低介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惯性或习惯性行为inertia,高介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热情或激情passion.3、购买决策类别:(1)H.阿塞尔根据顾客购买介入度的高低和品牌的差异,吧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4大类型:纯粹冲动性型、建议影响性购买、计划内冲动购买、提醒购买、类别计划购买。

(2)R.布莱克韦尔,分为扩展型问题解决(extendde problem solving,简称EPS)、有限型问题解决(limited problem solving,简称LPS)、习惯型(重复)购买决策(routinized response behavior,简称RPS)。

4、FCB方格。方格1是思考者thinker,遵循模式:学习learn-感觉feel-行动do,广告应重视足够理性的诉求支持,布莱克EPS、阿塞尔复杂型。

方格2感觉者feeler,遵循模式:感觉feel-行动do-学习learn,广告应重视感性的打动。方格3是行动者doer,遵循模式:行动do-学习learn-感觉feel,广告应重视购买后的认同。方格4是反应者reactor,遵循模式:行动do-感觉feel-学习learn,广告应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自我感觉。

5、态度:以一种一贯的喜爱或不喜爱的方式对一个事物发生反应的习惯倾向。态度是一种倾向而非行为,是一种持久状态而不是瞬时的状态。态度是后天习得,而不是本能的。

6、态度ABC要素模型:情感Affect、意动behavior、认知cognition。

7、改变态度的策略:A.改变认知:改变信念、改变属性的权数、增加新属性、改变理想点。

B.改变情感:经典性条件反射、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增加对品牌的接触。C.改变行为:优惠券、免费试用、购物现场的展示、搭售、降价出售。

8、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理论ELM(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心理学家R.E.佩蒂等在1983年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是消费者信息处理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劝说是通过两种基本途径进行的:一是劝说的中心路径,二是劝说的边缘路径。有两条可供选择的劝说路线:当介入度高时,消费者将会选择包含着重要信息的中心路线;而介入度不高时,将会选择另一条外围路线。

例如在广告说服的中心路径,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能力取决于广告信息的质量,如是否提出了为消费者关注的品牌特性;广告宣称是否可信、有冲击力等。与之相反,如果是说服的边缘路径,消费者缺乏信息加工的能力后动机,对信息不做精细的认知加工,对信息的内容不做思考和评价,而是依赖配合信息内容的“边缘线索(如广告中吸引人的模特、音乐等制作特点)来形成品牌态度。如果消费者对边缘线索的评价是肯定的,如广告代言人是个专家,或有吸引力、可爱,消费者喜欢该广告中的音乐等,消费者就接受广告信息。

第八章

1、购买情境组成(分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观、人员密度、购买任务、先前状态。

2、商场氛围的影响模型:气氛(环境刺激物)-情绪状态(愉悦感、激奋感、自在感)-反应(靠拢/规避、停留/离开、购买/不购买)。消费者的反应:身体的靠拢和规避、探询性靠拢和规避、沟通靠拢和规避、执行和满足的靠拢和规避。

3、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非事前计划的现场购买行为,亦称非计划性购买。这种购买行为涉及消费者的多种心理和情绪。

4、冲动性购买的类型:纯粹冲动性购买、建议性购买、时尚冲动性购买、提醒性购买、计

划冲动购买。

5、购后冲突的三种反应:公开反应、私下反应、第三方反应。

第九章

1、中国特色消费者行为(4种):A.面子消费,体现形式为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象征消费。

B.关系消费,体现形式为送礼、吃饭、C.“根”消费,维系血缘、家族、民族的动因等。包括教育消费、祭祖消费、仪式消费、节庆消费、礼俗消费、房地产消费。

D.女性消费,从奉献到自我的角色转变等。

第十章

1、世代:一个群体,其长度大约等于一个生命阶段,其界限由同侪个性来界定。

包括两个要素:世代长度(即一个生命阶段,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的时间长度)、世代界限(取决于同侪个性,同侪个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群人之间流行的行为模式和信仰。

2、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法(五分法):“偏爱传统”的一代、“失落”的一代、“幸运”的一代、“转型”的一代、“E”一代

第十一章

1、区域消费差异:是指不同的地理区域而表现出的消费价值观、消费模式和群体消费行为的差别。

2、区域消费差异的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等;B.非经济因

素:社会文化(文化价值、民族)、风俗、气候、心理因素(消费者的个性、态度、意见、兴趣等)、政策因素等。

3、区域消费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A.饮食文化差异,中国四大菜系鲁菜、苏菜、粤菜、川

菜。B.地域风俗消费差异,广东人重“吃”和旅游,上海人重“穿”,北京人重“车”,长沙人重“乐”等。

4、如何划分区域消费差异(区域消费差异的基本类别模型):

A.以区域差异为基础的市场细分方法—PRIZM,potential rating index by zip

market.B.区域消费基本类型TOFA模型。消费文化价值的两个基本维度:时尚指数S(style,衡量在时尚-传统之间的区域位置)和花钱指数R(risk,衡量在勤俭-享受之间的区域位置)。

A型:高S高R,前卫型,特征是时尚而敢花钱。

F型:高S低R,理财型,特征是时尚而精明。

O型:低S高R,乐天型,传统而敢花钱。

T型:地S底R,保守型,传统而节俭。

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答:学习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有:(1)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2)通过学习可以触发联想。经由学习产生的联想,经多次重复,日久天长,便会形成习惯。(3)通过学习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同时选择标准也将发生改变。

下载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马斯洛 B、巴甫罗夫C、桑德克 D、冯特 2.学生只......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资料

    单选 C 1、采用社会保障管理集中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 英国)。 2、采用社会保障分散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 德国 )。 3、除对义务兵、士官和复员军人的生活优待外,国家还对( 一级......

    实用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新课程改革 (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未完成性;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做到“尊重主体、面对差异、追求个性”,把学生作为独特的......

    广告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广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主,以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为对象,以付费方式通过传播媒介将企业的观念、形象、商品和劳务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以促进销售的活动。广告定位所谓......

    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1、LMS:学习管理系统LMS,别名:在线学习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网上注册报名;课程管理;课程分配;整合多种格式的知识、信息资源;学习评估;学习活动及结果跟踪;生成学习报告;具备一整套的......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构造主义:铁钦纳,研究人们的意识;内省法;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2008级国际贸易与金融系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P16 或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P17 2、完全竞争的市场能使(资源配......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 一、 名词解释 1. 行政在西方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通知阶级的利益,对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