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时间:2019-05-14 16:5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第一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题解

1.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一篇景物观察笔记。景物可选教材中提供的,也可以写自

己感兴趣的。

2.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绘,只有把握了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范文

秋晨

深绿的树木小草渐渐地枯萎了,争相开放的鲜花大多也凋谢了,放开喉咙歌唱的鸟儿不见了踪影,太阳公公那红彤彤的脸也增添了几分金黄。原来是秋天来了,秋姑娘使它们改变了。

早上,走在上学的路上,道路两旁的杨树和树下的小草有的是淡绿色,有的是橘黄色,有的是金黄色,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还在生长着。金黄色的杨树排在马路两旁,排得很远很远,中间是柏油马路和蓝得透明的天空。

在秋天早上的校园中,已看不见昔日里争相开放的花朵,闻不到花儿的芳香了。夏天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景已经不复存在了。惟一盛开的便是那象征秋天的金菊,好像秋天所有的花儿都不屑展示自己娇美的身姿,只有金菊是秋天忠实的追随者。

早读的时候也已听不见百鸟争鸣那繁杂的声音了,就连夏天最烦人的知了也失去了踪影。往日一切给我们朗朗读书声伴奏的声音也好像消失了,但是这也使校园呈现出一片安静和谐,让我们头脑清醒。

做早操时,以前那红彤彤的太阳,在现在看来多了几分金黄,少了几分深红,也许是太阳公公知道天气冷了,多穿了件金黄的衬衣,看起来那么慈祥。好像也在提醒我们要多加几件秋服了。

从古至今许多的诗文中,有描写春之绿的,冬之白的,但我却像那金菊一样喜爱这金黄的秋天。

秋晨

那一声唧唧的知了叫声已从那树林里消失了,那一棵棵的翠绿的树木,也换了金黄色的睡衣,那呼呼的西风也匆匆赶到,知道吗?这景象告诉了我们秋天已来临了。

每当秋天匆匆赶来的时候,那河边、路旁到处掉落嫣红的枫叶和一些枯落的树叶,它们多不想这样呀,就像人们不想变老一样,可是那又能怎样呢?俗话说得好,岁月不留人,那么就等待下一次的花季吧。

天空中,那一队队的候鸟和群飞的燕子正飞向暖和的南方,还有那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有时候好羡慕那会飞的鸟儿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受任何的约束,好自由,好快乐。

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中,辛勤的农夫不辞劳苦收割那黄金般的稻穗,心中正盼望今年有好的收成。

夜晚明亮的目光伴着我,每当中秋节,我总是想着这秋天的景色呼吸着,那清风吹过的凉爽感觉,吃着香甜的月饼。

啊,这美好的秋天景色,真是个读书的好季节,我要赞美它,利用它。

漫步在小街上幻想着秋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凉爽,它没有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只有清爽的感觉,呼吸一下吧,能感觉到秋的气息了吗?

雨中

伴随着嘀嘀嗒嗒的声音,那带着乡间味儿的潮湿的泥土气息便慢慢地扑了进来。我知道这是雨的信使,于是匆匆穿上外套,奔出家门。

一滴一滴,雨顽皮地在我的发尖儿上荡秋千,就是不肯下来。我刚要抬手把它弄下去,它却害怕我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跳下去,在柏油马路上踏上了一个又一个脚印儿。刹那间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当白日的嘈杂被漫漫细雨所淹没,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顷刻间坠落,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我的心灵仿佛在一阕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那跳跃着的音符穿过夜空,穿过绵绵细雨飘向远方。它飘得太远了,于是我便有了架起心灵之舟,去进行旷远的寻访的冲动。

在烽火蔓延的大汉疆界处,一队车马正朝着大漠驶去。车上的一位女子掀开帘子,看着车后一点一点消失在视野里的大汉疆土,不禁两行热泪滚落下来,打湿了正向前滚动的车轮。终于帘子恋恋不舍地放了下来,任由车轮向前行驶。

于是便留下了悲壮的“昭君出塞”。

是悲?是喜!

在夜深人静的乌江边上,一匹被血浸湿了的马儿正贪婪地啃着嫩草。一位身披铠甲的将军紧张地注视着江对岸,陷入了深思。他仿佛看到一张美丽的脸庞,飘飘忽忽,离他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他看到那流淌着的分明是血的液体染红了刚出土的嫩草。他扑过去,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她的名字,但却只听到“过„„过„„江„„”,突然远远地飘来了楚地的歌声。他缓缓起身,握紧宝剑。

“拿去吧,拿去吧,拿着我的头去领赏吧!”一道闪电划亮了乌江两岸。一股鲜血涌出,一个英雄生命完结,是惋惜,还是快意,我在雨中细细品味。

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身负重囊的僧人,正独自一个人步履艰难地向西行进着。他终于再也不能支撑,顾不得骄阳之下黄沙的滚烫,倒身躺了下去,仅有的一点水打翻了。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醒了,艰难地爬起来,继续向西行进。是放弃,还是应坚持,我在细雨中苦苦思索。

雨在我的脚下吟唱,诗人一般。那声音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像花间的晨雾那样温柔。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落到水上。

雨渐渐停了,带走了悠闲、宁静而古老的夜,也带走了我那紫色的梦幻。于是我独自在风中,在昏暗的路灯下,等待你,等待你出现的下一个季节

月 夜

谷晓曦

不经意间,暮色已入高楼。

夜色掩盖了杂乱凋零的烟尘,掩去了建筑物屡次修复所拼搭的不和谐,岁月的痕迹潜入了夜的背景。经过几晚的雨后,今夜竟是白露暖空,素月流天。自小读过很多与月色有关的诗文,自己却从未仔细地欣赏过月夜。

于是,我关上房门,走向院子。

空中没有一颗星,目之所及的只有那一轮圆月,四周很静,只有风将一些揉碎了的话语吹到耳边,却又是微弱极了,凝神谛听,才知听到的竟是自己的心跳。月亮上那一点暗影清晰可见,想必是月中的仙子在翩然起舞,那袅娜的素练,映衬起影影绰绰的银辉。院子里的那棵梧桐将树枝直刺天幕,在月光下形成一团硕大的黑影,一片叶子正往下落,飘啊,飘啊,在月光的那一端被染成了银色。紧挨着的柏树散发出厚重辛辣的气息,像是从一个遥远的国度飘来。树中传来的阵阵虫鸣充斥着整个夜色,令这月也显得越发神秘和清幽。

月光下的地面,像铺了一层白霜,可是这种白与梅或雪的白不同,这是一种澄澈空灵的白,让人可以照见自己的灵魂。的确,沐浴在月华之下,似乎灵魂也脱壳而出,融入皎洁的月色。许多的花在月色的抚慰之下尽情的释放着满腹的馨香,空中弥漫着大片的醉人的香甜。月亮四周,不时缥缈着丝丝微云,每当夜风拂过,月亮的俏脸便滑进云里,四周也因之暗淡起来,残存的月光便显得朦胧迷离,这是朱自清最为赞赏的境界。我却以为这是美人梳妆时

垂下的青丝遮住了部分娇颜。当美丽一览无余的时候,月亮拂去脸上的微云,霎时间,满天的清辉若水银泻地,还人一个朗朗的乾坤。

身处幽静的月夜,很难想像白日的喧嚣与忙碌,燥热与繁华。其实,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喧嚣以宁静,给躁急以平和,给高傲以朴实,给粗犷以柔媚,是达者的智慧之举。只是人们多已习惯喧闹或宁静,虽然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可是大多数的人就是这种矛盾的综合体。

当然也有人愿意独守这一片澄明,像庄周、李白、陶渊明„„当他们看清世间万象,洞悉社会的本质时,他们便欣然融入这无边的月色,独自守望着那属于自己灵魂的一轮圆月。

念及于此,忽觉时间已经不早,我便缓步归家。可不知怎的,躺在床上的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到刚才的月色,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于是扭亮电灯,随手拿起一本书,一下便翻到谢庄的月赋,当读道: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情何轸其何托?朔(此字下面差一个心字底)皓月而长歌„„”

我不由一震,月色引起无数的思念,月华透着窗棂照进来,不禁令我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青山绿水之间

久居都市,过惯了紧张的生活,呼吸着三级污染的空气,整个人好像也成了灰色的。就像鱼儿需要水,我渴望拥抱大自然的青山绿水。

一个假日,我们驱车来到京郊的怀柔。黄昏时分,我们到达驻地。一下车,一阵清新的晚风和着淡淡的花香扑在脸上,柔柔的像缎子滑过肌肤。我精神一振,贪婪地吸吮着清新的空气,情不自禁地沿着小路走了下去。

这里三面环山,剩下的一面是水。远眺,溪水从西北的山林里钻出来,在乱石嶙峋的谷里蜿蜒,穿过山岩,淌过草地,流过郁郁葱葱的芦苇滩,一直汇入茫茫的湖水。突兀的山岩从山腰里探出来,松柏从岩石的缝隙里挤出来,伸展开腰身,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迎候着我们。苍翠的青山掩映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美得像垂首梳妆的妙龄少女,而修在山脚下的公路恰似少女那条白亮亮的裙子的花边。山是一望无际的绿,与天相接的地方,绿映着蓝,蓝衬着绿,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我一路走下去,不觉到了溪边。溪水好清,淙淙地穿过乱石,像光芒四溢的水晶。我高兴地追逐着溪水,偶尔掬一捧水扑在脸上,那种感觉——好清新,像一串美妙的音符淌过耳畔。有人说:“水是山的魂魄。”不错,有水的地方总有那么一种灵气,让人不由自主地爱它、亲近它。可是,水又何止是山的灵魂?它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生命。看,远远的,几只牛羊在芦苇滩上漫步;湖面上,隐隐现出一群水鸟,激起片片的水花,有几只也许受了惊,“扑棱棱”直冲向青山,融入那一片赏心悦目的绿色中。

溪水在山脚下曲曲折折,渐渐离开了山影树影的遮蔽,眼前顿时开阔了:好大的一片湖水啊!夕阳西下,波光摇曳着红彤彤的晚霞,金光闪闪的湖水荡漾在风儿的欢唱里。浪花轻轻拍打着我脚下的碎石,溅起一串串雪白的“珠花”。芦苇轻轻摇摆着,与浪花的每一次起伏应和出一段轻柔的舞曲。

不由记起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是一条小溪,汇入的也只是平静的湖,自认没有长江雄浑的气势,我也自认不及周公瑾,没有羽扇纶巾,也不雄姿英发。我有的,只是一颗追求自然、追求清新、追求青山绿水的心。

坐在岩石上,任手中的芦苇一根根顺水漂去。一抹夕阳把湖水辉映得像撒金的织锦,青山倒映在湖面上,起起伏伏,映出一片挥之不去的绿„„

点评:本文的题目是一个介宾短语,这个短语点明人居其中的地点,因此解题就应该是“我在青山绿水之间”了。既然是“我在青山绿水之间”,那么”我”必有许多所见,由所见山水之“青”“绿”,写及所感山青水绿之美妙。

第二篇: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作文教案

江苏省姜堰市七年级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作文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怕写写景类的作文,虽然说观察了,景物在心中,但美景在心中,笔下难展现,这是普遍现象,这是学生和老师普遍头疼的问题。于是,教会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在现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训练目标

1.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做到细致观察。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进行描写。

3.学会准确运用词语和修辞,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4.学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训练难点

1.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写景。2.运用修辞,多角度写景。

四、训练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经过南方一个叫通州的小镇,想到北方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于是写出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随后,让臣下对下联。众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有人关起门来翻了大量的资料,但对出的下联乾隆都不满意。这时,乾隆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通州的街上转来转去,他发现这地方有许多的当铺,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听后,拍手叫好,赏赐了许多珍宝。

其实,这位默默无闻的人之所以能妙对且受赏,就在于他的观察揣摩,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用一双慧眼观察身边的事物、景物。

(二)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鲁迅先生曾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观察小鸟怎样飞翔、清晨的小花开放时的姿态、闪动着繁星的静谧的夜„„要注意观察景物变化的过程,比如树木什么时候抽出新芽,什么时候枝繁叶茂,什么时候赤裸着树干。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三)欣赏图片,自由描述。

古时有位画家叫做厉归真,他酷爱画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没的山林里,躲在大树上仔细观察虎坐、卧、跑、跳的动作,反复进行描摹。经过长期观察,他画的老虎神态逼真,令人叹服。绘画需要观察,写作也是如此。这里有一幅山水画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用“这里的景致真美,你瞧,„„”的句式,描写你观察到的美景。

1.山水画图片欣赏

2.学生自由创写后交流(学生自由表述)

自然万物,有难以言传的美,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是一种幸福,但不会准确的表达这种美却是一种遗憾。那么如何更好地用语言文字来描写自然之美景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训练的重点内容——描写景物的特点。

3.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春》《济南的冬天》等。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繁星》《社戏》等。

(四)方法指导,生动描写。1.抓住特点,巧用修辞。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示例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朱自清抓住南方的春雨的特点:连绵,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描绘。“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春雨农耕的图画。

示例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用心

爱心

专心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小巧秀丽。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形象地描写济南的冬景,又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眼前之景)、虚景(联想想象之景)的互补;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等,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示例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写春风的柔和,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味的特点。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传声的特点。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生。

示例二: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象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象飞行,象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象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写夏夜的宁静,先从视觉的角度写星忙月残,如“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再从听觉的角度写虫声屑屑、蛙群齐鸣,以动衬静,写出了夏夜的宁静。

3.选好观察点,有序写景。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景致也有所变换,我们常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景物。

示例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着力写春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观察点由上而下,描写时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有序写景。不仅桃花、杏花、梨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

示例二: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径,来到了瀑布对面的观瀑亭。凭栏眺望,但见巨瀑似布如帛,汹涌澎湃。瀑水由悬崖直泻牛潭中,气势磅礴。溅起的水珠高五六丈,闪银亮玉,极为壮观,仿佛那是无数晶莹透亮的珍珠在阳光下跳跃。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径,我门又来到峡谷底。从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块巨大的白纱披在青山少女的肩上;又似老人白雪般的银发一落千丈。瀑布那强有力的节奏,如同一支交响在我耳边回荡。它的美是无法形容的,它是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那样晶莹;那样纯朴。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文段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瀑布的壮美。站在观瀑亭,远眺瀑布,似布如帛,汹

用心

爱心

专心

涌澎湃。站在峡谷底,仰视瀑布,瀑布如青山少女肩上的白纱,如老人的银发。

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写过这样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强调的就是以情带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比如《济南的冬天》,老舍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达意。

示例一:猪场西侧,沿小河飞着越来越多的萤火虫,闪闪烁烁的,把猪场前的空地布置得像是真的舞台。田野上,蛙鼓虫鸣,一阵阵如潮涌起。月亮这时悄悄爬上了天空,村民们都沐浴在银辉之中,久久不愿散去,把乡村的夜晚闹成了我至今难忘的狂欢节。(《乡村狂欢节》)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作者此段文字追求“情景交融,物我统一”,无论是闪闪烁烁的萤火虫的舞阵;还是如潮似水的蛙鼓虫鸣,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所设。与沐浴在月亮的银辉之下、不愿散去的村民,相印成趣,进一步突出了“狂欢”的主旨。

示例二:大雪过后,万物洁白,房上,地上,树上全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玉衣。远眺天地相连处,太阳正要升起,红彤彤的彩云不断扩散,使这遍野的大雪越发显得明净。冬小麦盖着雪姑娘亲手缝制的软乎乎的大棉被,安安稳稳地睡了,心里默默念着:明年的麦穗,一定结得又大又饱满。雪花无私地滋润着大地,大地正做着温馨的梦,构思着春天的绚丽图景。

我多么希望这雪景永在,永远停留在这辽阔无垠的土地上,来装饰祖国壮丽的山河,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是不可能的。雪花,似乎一出生就是为了粉身碎骨,装饰大地那只是它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而更重要的则是牺牲自己,滋润大地,来孕育一颗颗丰满的种子,酝酿一个生气勃勃的象我梦中一样的丰收场面。

(学生赏析、交流)

赏析:《雪后》的作者便是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爱雪之情。但作者不满足于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更好的表达主旨。作者不满足于对壮丽雪景的描绘的,进一步地挖掘雪的作用,并通过对雪的作用的描写赞扬一种精神,一种从一出生就是为了他人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

方法总结:

1.抓住特点,巧用修辞。2.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点。3.选好观察点,用心

爱心

专心

有序写景。4.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作文展评

结合本节课所讲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阅读《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一文,并做简要评论。

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园里

傍晚,我带着紧张学习后的疲劳,走出了教学楼,来到布满金色阳光的校园。向西望去,只见水池中的喷泉涌出高高的水柱,周围的小喷嘴喷出的水柱也都向中间聚拢,形成默契的配合。在夕阳的映照下,水柱披上了金色,远远地就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走到近前,溅出的水雾扑在脸上,仿佛蒙蒙细雨从天而降。水池周围繁花盛开,喷红吐绿,绚丽多姿。球形的麦冬青,朴实庄重;粉红色的鸡冠花昂首挺立;菊花、串红在晚风中摇来摇去„„深深呼吸这凉爽、清新、芳香的空气,感到沁人肺腑的惬意。水池旁还有几个辛勤的园丁正在为花朵修枝叶,正是他们用汗水打扮着我们美丽的校园,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看看南北两旁,在乳白色的建筑上有两幅巨大的壁画。北面是一个人蹲在那里若有所思,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或许他正思考。南面那幅庞大、复杂的几何空间图形,在探求其中奥妙,或许他是在深沉地望着每个人,提示人们要学会运用头脑 „„

我离开了喷水池,沿着洁净的大道向东南来到科技楼,这是同学们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开阔眼界的地方。楼是曲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边楼顶的半圆形顶部的天文台。往上望去,显得那么高大。就是在那里,同学们的视野扩大到浩瀚无边的宇宙中,那突出的圆球,仰望蓝天,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事业的追求„„

我登上楼顶,来到宽敞的平台,轻松愉快,仿佛一个没事人一样。俯视周围景致,只见万道霞光为整个校园披上金色,乳白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小巧的花坛点缀其间,由六边形的教室组成的教学楼稳坐对面„„楼呀,树呀,路呀,都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走下科技楼,来到图书馆门前的方砖路上,立刻感到一种清爽庄重的美。两边是绿茸茸的草坪,周围是松柏围成的墨绿色的围墙,在这红围翠绕之中的便是披着乳白色外衣的图书馆。里面一定有不少同学正在安静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图书馆西面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像一条纽带把各自南北的楼房连接起来。雨天,它为师生们挡雨;夏日,它为师生们遮阳。瞧!不少人正在这儿促膝谈心,有的在欣赏景致,有的在复习功课,真是乐在其中。

走出长廊,顿时让人感到充满活力。东边体育馆里传出“嘭嘭”的声音,那是篮球队的同学在刻苦训练。北面是宽阔的操场。400米的跑道上,同学们个个似马奔驰;球场上,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人如猛虎下山,奔跑跳跃。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生赏析、交流)评析: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以游踪为序进行写作,紧扣“漫步”写文:从教学楼出发,先向西再折向东南,逐个描写了水池、壁画、科技楼、楼顶平台、图书馆、长廊、体育馆和操场等景观;立足点交代清楚:或平视,后仰视,从多角度描绘傍晚时分金色校园的美丽风光。

在写景的同时,作者还注意描述了人的活动,展现了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刻苦学习的精神风貌。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力求描摹景物形象具体,且特别注意融情于景,尤其是几处对“金色”的描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对校园无比挚爱的情感。

五、才情展示。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

(1)秋游(2)雨中的 1.《秋游 》

写作要求:题目中的横线上所填内容代表你的游览地点。游览中要注意观察,写景时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不同角度来写。注意游览的顺序,选择合理的写景线索。

2.《雨中的 》

写作要求:题目中横线上所填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事情,如依依别情。还可以是一个时间段,如童年等。注意写出雨的特点、雨中景物的特点,将写景与叙事有机结合,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在写景与抒情、写景与悟理的处理上要出乎自然。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三篇:童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记忆深处的童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训练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434321)雷元周[文题展示]

童年,人一生中最烂漫最阳光的时段;童年,人一生中最值得珍存回味的时段。现在,我们已步入中学,不知不觉间开始与童年挥手道别。但是,不要忘记了童年的弥足珍贵,让我们欣然回首,摇响童年生活的紫风铃,采撷童年生活的花朵,并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吧。请自拟题目作文,写下自己童年的琐事、趣事甚至傻事,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五六百字均可。

[写作指导]

虽然有“文体不限”的自由,但是联系“琐事、趣事甚至傻事”来看,本题的最佳选择还是写叙事的记叙文。

童年是一首美丽的歌,回首童年的点点滴滴,好的素材简直可以信手拈来。不论写什么事,都要注意:

一、六大要素交代清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作文时要注意把这些要素尽可能的交代清楚,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说来,时间、地点等要素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放在环境描写中间接交代。同时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要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二、中心要突出,线索要明晰。叙事作文可以只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这些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也不一定是同一人所为,但是这些事情必须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共同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果写几件事,还要注意围绕主题设置好各件事情的主次顺序,以其中一件为主,其余灵活展开,做到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三、详略要分明,描写要生动。作文不是记流水账,不能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一般说来,重点的内容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其他则可以略写甚至一笔带过,像人的身材一样曲折玲珑才是美。如果平均用墨,写成了“水桶腰”式文章,估计难得有人青睐。另外,要化叙述为描写,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真实的感受,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略带夸张的再现生活,打造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等,以求作文魅力陡增。

[同窗习作1]:教你“一招”

湖北公安县章庄中学伍成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很奇怪,你能什么稀奇的招数值得拿来教我?嘿嘿,不信吧,就往下瞧好了。

“来,小妹乖!吃一个喜之郎。”表姐说。虽然我眼馋得要命,但我还是没好气的一把推了回去,气鼓鼓的说:“不吃!”

表姐愣了一下,又把果冻递了过来,“吃吧,很好吃的果冻呢。来,就吃一口。”

“不吃就不吃,谁叫你不把那支钢笔给我呢。”我仍然不为所动。

表姐说:“那支笔不是表姐自己的,你要什么别的东西都可以,或者我明天去给你买一支崭新的钢笔来。”

“不行不行,我就要你这支笔,就要你这支笔嘛!”我毫不退步,几乎是大声嚷了起来。其实我拿了表姐的笔也没多大作用,但我就是好奇,她不想给我的东西我就偏要拿到手。

“好啦好啦,爱吃不吃,我还舍不得给你吃呢。”表姐也生了气,将果冻向

桌子上一扔,不理我了。

我嘴一咧,“哇——”的一下便哭出声来,接着抹眼睛,擤鼻子,“哇啦啦”的大哭大嚷起来,闹得不可开交。只是眼泪不争气,怎么抹也抹不出来。

“什么事什么事啊?”姨妈听到哭声过来了。我心中窃喜,嘴上却哭得更加厉害了。“容儿,是不是你欺负妹妹了?”姨妈大声问表姐。表姐委屈的说:“她就要我这支笔,我说给她别的什么东西都不要。”

“不就是一支笔吗?还要弄得妹妹哭,我看你这姐姐是怎么当的!笔在哪儿,快给妹妹。”姨妈不容置疑的说。

表姐叫了起来:“笔是同学送给我的——除了这支笔,她要什么都行,我重新给她买一支新笔也行。”

“快把笔拿出来,”姨妈像没听见似的一把抓起表姐的书包,搜出那支钢笔递给我,还说,“成成乖,笔你拿去玩。玩了再还给容姐,别哭。啊,成成乖!”

我立即破泣为笑,得意的偷眼瞧瞧表姐,只见她瞪眼、嘟嘴,好不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瞧,我这一招厉害吧!

什么,你说我耍赖、没羞!嘻嘻,真的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那还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啊。现在,这一招我早就不用了。

[简评]:煞有介事的教别人一招,原来是自己儿时的狡猾耍赖之举。作文就在这样的幽默诙谐中,写出了轻松狡黠的童趣。小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稀奇的招数”引人急读下文,“吃一个喜之郎”又有意拓开一笔,“哇啦啦”哭嚷虚张声势,直至“破泣为笑”才揭穿谜底。小作者还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寥寥几笔,“我”的狡猾耍赖,姨妈的武断溺爱,还有表姐的无可奈何和委屈,如在读者眼前。最后一自然段自我解嘲,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而止,结尾干净利落。

[同窗习作2]:我在童年学语文

湖北公安县章庄中学张清文

童年,有许多情趣盎然的琐碎小事。其中一件我向爸爸请教学习语文的事儿,至今仍在我的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爸爸,这是什么字呀?”那时的我,虽然才读小学一年级,但求知好学的劲儿远远超过今天只知道混时间的我,晚饭后立即捧起一本小人书看了起来,忽然一个生字挡住了我的去路,于是不假思索的向爸爸发出了求助的信号。

爸爸正坐在沙发上抽烟,听见我问便说:“拿来看看!”我赶紧把书递给爸爸,用手指着说:“喏,就是这个。”谁知爸爸翻了我一眼,没好气的说:“滚!”我吓了一跳,心想干什么呀,就是你不认识这个字,也没必要和我发脾气嘛,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恼羞成怒吗?

我撇撇嘴,怏怏不乐的回到椅子上,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妈妈看见了,问我说:“是什么字不认识,拿来我看看。”我又赶紧把书递给妈妈。妈妈放下手中的毛衣接过书看了看说:“是个‘滚’字么,你爸爸说的没错呀。”我一听,真的就读“滚”呀,我还以为是爸爸嫌我麻烦,叫我滚蛋呢。

我不好意思的拍拍脑袋,再回头一看,爸爸正向妈妈使着眼色,不觉恍然大悟,也“呵呵”的傻笑起来。

现在想想,那真是我多么犯傻的一幕呀。

[简评]:这是一篇短文:从字数上看,不足500;从内容上看,一件关于“滚”字的小事。其成功之处有二:①首尾照应,开篇回忆引出下文,尾段“现在”回到现实。②描写生动,特别是“我”受委屈后心理描写,尤为细腻逼真。缺点是

情节比较简单,作文篇幅稍嫌单薄了些。如果再补充一些故事,则作文必定更加生动丰满。

[新题新练]

题目:再说一声“”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命题部分的“再说一声”,既暗示了作文所写之事必定发生在过去,而且文中的人物原先已经说过一次;又告诉我们作文应该饱含情感因素,在“再说”中以情动人。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文中人物一句简练的话,也可以是人物语言中一个关键词,并且全文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就体现在这句话或这个词当中,作文的故事情节也围绕着这话或词展开。

[素材链接]:名著撷英:

①他目不转睛地斜着眼瞧着石板,费力地照着头一行字抄写,可是每次都写得不一样。他把舌头伸出嘴角外面,不时绕着嘴唇舐上一圈,使他的脸上暂时出现白净的一环,仿佛他做这吃力的作业,很需要得到舌头的帮助。

——动作描写,写字,[澳]劳森:《他爹的伙伴》

②她的脸不断地在变化,时时射出光芒:它几乎就在同一个时候表现出嘲讽、沉思、甚至热情。各种不同的感情像刮风的晴天里的云彩那样,又轻又快在她的眼里、唇际不断的掠过。

——表情描写,情感变化,[俄]屠格列夫:《初恋》

[文心互动]

生:老师要求我们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但是我们想来想去,就是没有一件值得一写的事情。老师能给我们指点指点吗?

师:同学们之所以觉得无话可写,其原因是没有发现素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只要我们要睁大眼睛,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好素材。

生:可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三点一线,哪有什么好素材啊?

师:闭上了眼睛当然不能发现素材。现在,让我们来把任意一天的学习生活作个分解吧,你会发现有多少件事情曾让你情感激荡:清晨听到闹钟响起,是兴奋昂扬还是疲惫反感;出门听到妈妈关爱的叮咛,是欣慰温馨还是冷漠厌烦;到校迟到喊“报告”,是轻松自如还是惭愧不安;上课回答老师提问,是胸有成竹还是茫然失措„„

生:这也可以啊?

师:对,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当然,“红花还需绿叶映衬”,生活中的这些琐碎事情就好比普通的红花,而绿叶就是我们必须加以的铺垫和衬托。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的实况录像,我们还应该对笔下的事件作一些调整和修改,比如将几件事融合在一起进行取舍,或改变某个要素,使情节更生动,主题更突出。习作《那天,班主任来接我》写的是老师骑摩托车来接因为家里穷而不得已辍学的“我”返校,作者将背景设定为一个“好阴暗,好阴沉,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伤心天气,让阴沉的天、连绵的雨、泥泞的路映衬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嗯,真是不说不知道呢。

师:还有哪。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改变一下作文的观察角度,效果又会大有不同。例如在办公室里,老师们之间的玩笑与

调侃也许并不稀罕,习作《老师,原来您也活泼》写“我”因为没有完成学习任务随老师到办公室开小灶,从而有机会目睹了老师严肃的外表下丰富的另外一面,发现“在教室里那么严肃、认真的老师,到了办公室竟也如此活泼、幽默”,作文中老师们之间的互相调侃,还有对学生善意的打趣等等,以学生的视角写出来,就显得十分的精彩。

(发表于山西《学习周报》七年级语文版p-4版2006年11月20日,刊号:CN54-0014)

第四篇: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表达自己的看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生活中,我们读书看报,总不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谈论事物,总不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正确流利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学点议论的知识。

训练目标1、2、3、学习议论的表达方式,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初步掌握夹叙夹议文章的构成。记叙身边的事情并通过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题设计

文题一

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文题二

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文题三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文题一解析

写作要求

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是写一个片段,要求从课文或者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段落,写出自己的观点。如下面这段文字: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她。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从此材料中通过运用以上展开议论的方式可以找出以下几个观点:

①就事论事——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

②以小论大——由爱因斯坦衣着看出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

③引申生发——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

④类比对照——把爱因斯坦与科学家作类比,再与当代所谓名人做对比,良莠毕现。⑤反意为之——爱因斯坦衣着不整去做客体现对国王的不敬。

二、知识点拨: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 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佳作展示

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捡最美丽的鸟作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麽旁的东西?这个寓言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简评

这段文字针对《伊索寓言》 中乌鸦的故事,写出了自己的见解。文段前半部分叙述故事,由“这就是说”引出作者的观点,在用“反过来说”进行推理,把道理向更深一层引进。然后又把故事向纵深一层引,由“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一句进一步指出道理,显示了作者很强的思辨能力。

名作欣赏

咏柳赏析

袁行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用一个比喻形容柳树的丰姿。一树绿柳,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是用碧玉妆饰而成的。碧玉的比喻,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乐府歌曲有《碧玉歌》,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在诗人的想象里,也许觉得那袅娜多姿的柳树,宛如凝妆而立的碧玉一般。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就是丝带。上句是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第三句和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而描写柳树的嫩叶。诗人设问:那细细的柳叶儿是谁裁出来的呢?噢,原来二月的春风好似剪刀,这一树碧玉,万条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就是她的杰作啊!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28个字,艺术上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这是咏物诗,从“咏柳”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了,是歌咏柳树的。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但是我觉得诗人所歌咏的决不仅仅是柳树,他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水的解冻,燕子的北翔,都是春回大地的信号。不要忘记,柳树也是一位报春的使者。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早在五九、六九的时候,远望之中的柳梢已经隐约地带上一丝儿新绿了。贺知章借着描绘柳树的新妆,歌咏春天的来临,很能唤起读者共鸣。咏柳,而不局限于柳,借咏柳而咏春,这是高出于一般咏物诗的地方。

其次,这首诗的构思新颖,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于纸面之上。特别是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喜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产生出来。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里也并不多见。

第三,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句、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进一步写柳叶。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像绘画,先勾出轮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前两句是描写形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怎样高上去,柳枝怎样垂下来。后两句写柳叶,如果还用这种写法,说柳叶怎样细,怎样嫩,好像是刚刚剪裁出来的一样,那就显得呆板了。诗人在后两句上换了一种写法,不对细叶作任何形容,也不打什么比喻,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描写的重点悄悄地转移到春风上来,是春风裁出了细叶。这就在前两句的艺术境界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赏析

文章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在揣摩《咏柳》诗句含义时,再现诗中形象。用多种手法说明了难以言传的诗的艺术境界。学好此文,对学生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不无裨益。

文题二解析

每一天,社会上都会有各种新闻事件发生,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你有关注时事的习惯吗?从近期报刊或网络上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本次要求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在短文中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注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仔细分析,从中提炼出要表达的看法。

2、写作时要考虑读者对象,看法和观点要明确、集中,最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用展开。

3、写完后加以修改,有条件的,可向报社投稿或发表在博客上。

二、知识点拨 1.一事一议的概念:

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也不复杂。其中的“一事”指现实生活中某一件或某一种现象,它是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这些事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又是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写法指导

一事一议的文章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练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 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就事论事 以小论大

引申生发

类比对照

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以是揭示本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三)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

“一事一议”的文章重在议论,所以“叙事”要根据“议论”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的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四、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一事一议”要有力度。

所谓“力度”,是指文章精粹有力。不少初中生的议论文,拉不开,理不清,说不深,读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这就是没有“力度”。所以我们在构思写作时,应注意如下方面的要求。

(1)口子要“小”

这是指文章的主题要专一,要着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既不要大而化之,也不要游移不定。一事一议,一题一议,一材料一议,一件事一议,或者一说、一感,都要在“一”字上下功夫,才会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结构要“紧”

指文章的内部紧密,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有相应的方法相勾联。结构紧凑的文章,必然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语言要“精”

这是指用语要准确、恰当、精练,同时了尽可能生动活泼,文中成语的使用,格言的引用,比喻句、设问句的运用等,都要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生动、深刻、有力。

佳作展示

说“友谊”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长久以来,这句格言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深切问候,是一张淡雅的贺卡,是一封远方的来信,是雨中为你撑起的一把伞,是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眸子,是危难之中向你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手,是流露在一言一行中的爱……。

我无法忘记那个英文故事。在茂密的森林中,两个年轻人结伴而行。他们彼此允诺一旦有野兽袭来,会互相帮助。而当那只熊出现的时候,两个人立刻各奔东西,早已把刚才信誓旦旦的话语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患难之中,才见知己。所谓朋友,在顺利的时候很难分辨真假,而在逆境中却可以看得分明:真朋友帮助你,假朋友疏远你。生活本来是很平凡的,我们也许没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考验友谊的机会。但仔细想想,真正的友谊不正是渗透在每一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吗?

田径场上,望着那似乎永远也跑不到的终点,我的信心在一点点消失,步子越迈越小,这时一个急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跑!加油!”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身旁出现。是什么给了我力量,促使我越过了那道本来在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白线,是你鼓励的声音和一颗充满爱的心!在你的搀扶下我走回休息场地。有人搬过椅子,有人递过一瓶汽水,粗心的我却没有发觉是谁做的。也许并不需要寻找,对我来说,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朋友

生病了,我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有人轻声询问病情,有人默默拿过本子替我抄笔记,有人递过一杯热水……疾病,很可怕吗?此时此刻,在这炽热的友情面前,病又算得了什么!

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彼此牵着手,艰难地向上攀登。终于,疲惫不堪的我坐在石阶上再也不想起来,又是谁提醒我“行百里者半九十”,又是谁轻轻地拉起我,是你,我的朋友!

生活中总会有些坎坷不平,总会有些挫折,当我失意、彷徨、郁闷时,是你,静静地聆听我的诉说,然后娓娓道来,清泉般的话语流进我的心里。当我遇到烦恼或伤心的事,忍不住啜泣时,又是你,默默地递上一块手绢。哦,有了你真诚的友情,什么苦闷、忧愁不能排解,又有什么痛苦不能忘却呢!

朋友,幸福欢乐的时刻你只是默默地与我同享,使欢乐倍增。而在痛苦失落的日子里,你始终留在我的身旁,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我怎能忘记你真挚的友情,无需用言语来表达,那一双双热情的手,那愈久愈醇的情感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心灵深处!过去的岁月,这一双双热情的手引导我度过许多平凡却不平不淡的日子,它使我永不绝望,使生活充满阳光。未来的日子里,这友谊会越来越深厚、浓郁,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搭起热情的臂膀,迈出坚定的步伐,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简评

此篇习作由一诗句引发,抓住能够鲜明地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个论题的事例,展开议论,实事求是地对事情进行分析,从事情中引出道理。说理是非分明,合情合理,分寸掌握适当。练习一事一议文章,最忌脱离事实的空发议论或不分析说理就简单做结论的作法。另外,一事一议的文章也需要避免语言的呆板、涩滞。本篇习作在阐述观点时,恰当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文章之理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之感,读者接受起来也非常自然,既产生了说服力,又产生了感染力。文题三解析

写作要求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这次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随意选一件事来写,要写让自己确实有所感悟的经历。

2、结合记叙、描写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3、议论性的文字要简洁,重点在于讲清楚自己的体会,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二、知识点拨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叙、议二者的关系是: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换一种说法,叙是铺陈,议是点染。一般说来,议的文字不宜太长,用语应精辟、凝练。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夹叙夹议中,“议”是作者表达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要富于哲理,还要富有激情。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正是对“议”最好的诠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议论要看准当口,选择时机,掌握火候,做到恰到好处。

不能写出来油是油,水是水,叙与议不能有机有序结合,其要领可概括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具体地说,就是: 引 文章一开头:就把供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论点或最能加以引申和发挥的中心语句、关键语引入文中。或全引,或摘引,或意引,使文章内容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做到紧扣材料展开议论。析 对所引用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或正反,或今昔,或中外,或褒贬,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为亮出论点张本。但分析不宜过多、过长,以避免就事论事,喧宾夺主。点 在分析所引供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亮出提炼出来的论点。承上启下,过渡到联系社会、生活、思想实际,选用论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论点力求鲜明、深刻,语句力求概括,凝练。联 紧扣论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论据,或举实例,或讲道理,通过最佳论证方法,或正反对比,或比喻证明,用喻证法,或层层递进,对论点展开论证。结 对论证过程的内容加以提纲挈领式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做到既符合供料的主旨;又紧扣从供料中提炼出来的论点 如何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一)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二)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一)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二)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三)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四)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佳作展示

那只哀伤的骆驼

从来没有想过,在四季如春、气候温润的昆明,我会碰见一只骆驼,一只眼神哀伤的骆驼。

今年暑假,我与家人一起去昆明旅游。我们去了“金殿”,一个位于昆明原始森林最多的山上的景点,据说当年吴三桂为爱妾陈圆圆修建的“铜房子”屹立至今。

我们沿着石级登山,就在快要到半山腰的景点时,我听见了一阵恐怖的嘶鸣,比象鸣马嘶更加奇异。我当时就吓坏了,那声音简直就象电脑游戏里怪兽的吼叫。我半是胆怯半是好奇地张望,几十级台阶后的平地上,就在路旁,一个庞然大物瘫软在地!“是只骆驼吧?”母亲轻声地说。我飞快地跑了上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真的是一只骆驼!

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它并没有倒下,我看见它的急剧下降是因为它由战栗变为跪下的姿态。或许这只是它的一种休息方式吧!只见它的后腿被一根粗铁链子系在树上,而它出现在这里的意义,不过是为了主人赚几张与顾客合影拍照的钱。

那是怎样的一匹骆驼啊!粟色的皮毛,魁梧的身躯,却又因为失去生命活力的光彩而显得衰老不堪。定睛细看,你永远不会忘记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它那跪着的左腿,就在膝盖骨那儿,露出了惊心动魄的森然白骨!尚有皮毛包裹的右腿的膝盖部更加映衬左腿处的伤残。灰白色的很粗的骨头,周围是一圈绽开的破碎的皮毛。我一阵阵心寒,不忍注视这般恐怖的创伤又忍不住将视线停留不愿挪开。终于将视线顺着骆驼的膝盖往上移,我看见了它的眼睛。瞳孔很大,有浓厚的黑色,眼神黯淡飘忽不定。我怔怔地望着这哀伤的眼神,你是想对我说点什么吗?获得自由?安度晚年?重返沙漠?……它静静地注视着我,只是眼神依然黯淡。

扫视四周,它的主人正在打牌。主人对它丝毫不闻不问;从它面前走过的游客络绎不绝,却无人愿意多看它一眼。几个叫嚷着“骆驼,有骆驼”的小孩也被大人拽走,两边众多的小摊贩只是一个劲地招徕游客……人们或是在忙于打牌,忙于拍照,忙于赶路观景等,难道除了我之外却再也没有人愿为这只可怜的骆驼驻足吗?

我以为,骆驼只是属于沙漠的,从漫天黄沙中缓缓走来,带着优雅的驼铃和气定神闲的神气。而不是现在这样,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

从“金殿”归来,我没记住豪华的“铜房子”,只记得那只骆驼,那只不应该属于那儿的骆驼。

简评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却又在平静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饱含着个人鲜明的情感立场和态度。特别是非常注重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充实而又细致深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文中对骆驼的伤口、骆驼眼神以及对众人反映都作了精妙描写。此外这篇文章还带有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富有真情实感,难能可贵。

名作欣赏

刹刹说情风

当前,干部队伍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愈演愈烈的说情风。一些领导干部,遇到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跑官要官,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为之四处活动.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有的为了使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乡、同学、老同事、老部下等得到某些好处,不顾政策规定和本人条件,想方设法为之谋求“方便“和“特殊关照”;有的当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干部出现问题时,不是积极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部门调查,而是遮遮掩掩,或为之公开说情,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看到同自己亲近的人因违法乱纪将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时,不是秉公办事,而是亲自出马,四处活动,千方百计地为之开脱罪责。这些说情者,为了替人办不该办的事情,或解决不该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手段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动之以“情”,让对方看在旧日的情分,或要求高抬责手,予以提携,或要求手下留情,网开一面;有的是晓之以“理”,尽力阐述不合理要求的合理性,并且讲得振振有词,堂而皇之;有的是恃之以权,凭借自己的权势或打着上级领导和名人的招牌,拉大旗作虎皮,迫使有关部门和领导就范;有的是诱之以利,以请客送礼或许之以好处作为敲门砖。说情风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涣散组织纪律,腐蚀干部思想,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决不能任其通行无阻。

说情者替人说情的动因有各种各样。有的是借情面软,有的是怕得罪人、丢选票,有的是热衷于搞关系,有的是得过别人的好处,有的是与求情者关系微妙,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等。可见,干部队伍中的说情风,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是剥削阶级那种低级庸俗的处世哲学、拉帮结派的宗法观念和惟利是图的市侩作风在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反映。刹住说情风,必须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大力营造干部队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氛围,使每个干部都能够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懂得坚持原则和按制度办事对于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不仅自己不求情,不说情,不送情,而且对说情风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怕人家说“无情”,因为对少数人的“有倩”,恰恰是对多数人的“无情”;不怕得罪人,因为只有得罪这少数人,才能赢得多数人;不怕丢选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住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选票”。

说情风之所以盛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充分认识说情风的实质与危害。不错,人是要讲感情的。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们之间的感情友爱,同志之间的关心帮助,是应该大力祟尚的,但这种“情”绝不能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不能以牺牲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还要看到,说情者往往只讲面子不讲真理,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只讲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讲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之风,并且对其他方面的不正之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情风决不是危害不大,而是影响很坏,危害甚烈。对此熟视无暗、无动于衷是政治上麻木的表现。至于那些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更是一种不道德、不光彩的行为。说情风所以愈演愈烈,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涉及说情的人和事不抓不管,姑息迁就.甚至大开绿灯有直接关系。因此,反对和制止说情风,必须教育广大干部充分认识说情风的实质与危害,并且在行动上自觉地加以抵制。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于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说情者要及时提醒,严肃批评。郑重指出,促其改正;对那些与违法乱纪有牵连、造成恶劣影响的说情者.更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认真查处。赏析

破立结合气势充沛

讲义气不讲正气,是干部队伍中的一种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说情风盛行,正所谓“案件一上门,就有说情人。”《刹刹说情风》论述了说情风的危害,分析了说情风形成的原因,有力配合了“三讲”教育活动。

狭义的驳论是指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辨”,广义的驳论则指一切旨在否定某种现象和事物、行为或思想的评论。它以一切违背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思想为评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为手段,帮助人们澄清是非。《刹刹说情风》属于后一种驳论。文章一开头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列举了说情风的四种表现及三种常用的手段后,便着力分析了说情风盛行的原因。这些实际上都是在“破”。紧接其后,作者提出了刹说情风的对策,这又是“立”;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又竖起靶子“什么叫讲感情”,并进行了正面阐述,也是破立结合。光破不立,道理易平淡;光立不破,道理易偏颇;破立结合,使文章说理既全面又深刻。

我国的议论文向来讲究气势,让人有力透纸背之感。这种气势在外部的表现就是:句子短而有力,节奏快,层层推进,步步紧逼。读《刹刹说情风》,我们就有这样的感觉。比如在分析替人说情的原因时作者说:有的是惜情面软,有的是怕得罪人、丢选票,有的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这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语言简洁有力,行文丝丝入口,节奏感强,气势充沛。

第五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二单元 说

真话,抒真情

题解

1.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请你以“那一次,我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然

后再按命题作文的要求作文,注意选的材料一定要是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曾经振动过心灵世界的事情。要说真话,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范文

那一次,我真蠢

徐璐

从出生的那刻起,我就注定了要与“胖”为伍了。说实话,从小到大,我的体重总是超过同龄人20%左右。都怪我平时爱吃东西。这样日复一日,就因为自己的贪吃和天生的大身架才导致现在的“身强体壮”的!

可在从前,我从不为自己的身材而担心,反倒认为:太瘦有碍健康,而肥胖也不一定是坏事。可就在成为中学生的第二天,我的想法信念就彻底改变了„„

看到班级里的女生都那么苗条,再加上妈妈的同事见到我说:“小璐,好久不见,都成大姑娘了,可惜„„

经过内心的激烈交战,冲动战胜了理智,我翻箱倒柜的寻找减肥方面的资料,通过深思熟虑的修改,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几乎完美的“减肥计划手册”。

手册中写道:“黄瓜是天然绿色食物,吃了既可美容又可减肥,一食多得,平均每天吃两根即可。仰卧起坐可以收腹练腰,平均每天则练三十左右。”好,打铁趁热,我今天就要开始练习。

我从菜场买了好多黄瓜。我挑了一根最粗的,去皮后。大大地咬了一口。清脆、甘甜、又多汁的黄瓜散发出的天然清香溢满口中,仿佛回到了田园一般。“黄瓜真好吃!”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两根大黄瓜我一分多钟就吃完了。但看着那些青翠欲滴的黄瓜,又嘴馋起来,心想:吃多了,效果不是更好吗?又拿起黄瓜津津有味地吃开了。

一顿黄瓜“大餐”吃得快撑破肚皮了。睡前,我躺在床上,在实行计划二的仰卧起坐。虽然胃胀,但仍硬着头皮上了。刚开始,我不觉得很吃力,每一秒钟都可做一个。今天我的目标是50个,前30个可以说是轻松完成的,可后来的20个可真要我的命了。在第21个时,由于体力透支,我抱着头,顶着肚子用力往下一蹬,才勉强可以。可想而知,要做50个仰卧起坐是件多么难的事啊。就这样,第一天的“减肥计划”在兴奋、痛苦中结束了。

第二天清早,我穿梭在房间与厕所。唉,就因为昨天一时贪念吃了4根黄瓜,害我今天拉肚子。还有那可恶的仰卧起坐,一下子做得太多,腹部一笑就疼痛不堪。不过还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才导致现在的苦难,真是自作自受。

现在想起来,我那时真是蠢极了,只是盲目地想减肥却不顾后果,最后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真不值。

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自从升入初中,眼泪似乎与我无缘了,人大了,当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掉眼泪。然而那一次,我哭了。

那是我初一时,我准备考钢琴五级,我每天刻苦地练习,仔细地记着谱子,一遍又一遍的弹,力求完美。

终于到了考级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考场,想像着当我拿到五级证书的情景。

叫到我的名字了,我充满信心地走进了考场,开始了演奏,一段优美的旋律从我的指间飞出,在那小小的房间上空回荡着„„正当我陶醉于自己美妙的音乐声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脚下的踏板踩空了,一瞬间,我的手指也方寸大乱。无奈,在老师的叹息声中,我慢慢走出了琴房。

我辛苦的练习,竟然没有结果,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就不知去了哪里。

回到家,我抛开了练习的曲谱,撕掉了练琴的计划,一个人坐在屋里发呆。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转过头,看见父亲站在我身旁冲我微笑。“爸,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低声说道,“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但你错就错在‘偶然’之后的自暴自弃。”父亲说着,把我叫到钢琴前,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我女儿的音乐。”我打开了琴盖,开始了演奏,不知为何,此刻的演奏是那样的轻松、流畅。一曲奏完,背后传来掌声——父亲的掌声。我笑了,眼泪却不能自已地流了下来。

我从未想到,父亲会在我最伤心难过的时候鼓励我,告诉我如何面对挫折,记忆中的父亲,通常是早出晚归,一天也见不到一面,曾认为,父亲从来就不管我,不疼我,但我真的没想到,父亲竟如此慈爱,有人说,父亲的爱是深沉的,那一次我体会到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都鼓起勇气,重新再来。

那一次,我哭了,不是因为偶然的失误,却是因为父亲的掌声,因为那掌声中饱含父亲对我的鼓励和希望,因为那掌声告诉我成功的催化剂不是失败后的气馁,而是重新开始的勇气。

那一次,我哭了,眼泪洗刷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教会我应该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鼓励我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

那一次,我哭了,被父亲的爱所感动,爸,我爱您,真的。

那一次,我真尴尬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早晨爱睡懒觉,所以上学经常迟到。

“小雪,都7点啦,快起床,又要迟到了!”妈妈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刷好牙,洗好脸,胡乱扒了口稀饭,拿上两块饼干,背着书包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门。

谁知105路小公共汽车拖到7点20分才发车,我又是一声惨叫:完了完了,看来今天又要迟到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7点55分我才到校门口,没想到被门口的“小警察”一把揪住,原来我没戴红领巾,我急得又是搜口袋,又是掏书包,还好,总算找到了红领巾。我胡乱往脖子上一套,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教室,但还是晚了。同学们已经开始早读,一看见我马上停止了读书,都转过头看着我,起初后排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笑声,后来就变成了哄堂大笑,我低头一看,呀,糟糕,我鞋子穿得一只一个样,红领巾戴得像围兜,这时坐在前排的杜欣宇告诉我辫子扎得一边高一边低,我感到又羞愧又尴尬,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次我在班里同学面前出尽了洋相,后来再也不敢迟到了。

如今,我已经走进崭新的初中生活,回首小学生活,有多少令我难忘的“那一次”,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我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谊的真谛、奋进的艰辛和我所肩负的责任„„使我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渐渐地长大了。

那一次,我真受不了

钱伟杰

十月八日,我因不幸而把右手两根骨头弄断了,而且严重错位,被送进了医院。

到了医院,先去拍X照,后来就去接骨。听妈妈说接骨很痛,我的心里十分恐惧。我本

来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可今天脑子里出现了许多想法,比如说我会被医生怎么个弄法呀?我会不会受不了呢?想着想着,我不禁全身发热,可冒出来的却是冷汗。一会儿,到了门诊部,我就更受不了了,脸色发白,好像不能呼吸一样。终于医生要为我接骨了,当时我下定决心,不能哭。两个医生抱住我的手,用力地拉。呀,痛,痛啊!爸爸使劲地抓住我,医生把我压到在床上„„啊,痛,痛啊,我忍不住了,想哭起来,可我又想起了我刚才的决心,我死死地咬着呀,忍啊,忍啊„„我终于忍住了。

唉,那一次,我真受不了!

那一次,我真尴尬

吴亦姣

近来,爸爸事务繁忙,吸烟量也开始猛增。妈妈忍受不了那整天弥漫的烟味,命我督促爸爸少抽点烟。

在妈妈的授意下,我不折不扣地实施监督计划。可惜,爸爸不久就对我的督促产生了免疫力,有时用引吭高歌来掩盖打火机的点烟声,有时趁我不在就大抽特抽,一听见我的脚步声就立即销毁“证据”,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令我对他毫无办法。今天,爸爸一起床就习惯性地找起了他的香烟,等看到我对他“怒目而视”,这才罢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有就此“死心”。

吃完早饭,爸爸说要赶写一篇文章,一转身就进了书房。我在隔壁做作业,但并不安心,谁知爸爸在里边有没有抽烟呢?

过了半个小时,我的作业也做完了。正当我准备去拿我最爱吃的苹果时,爸爸的书房里忽然传出一声轻微的打火机声。也许是出于对这种声音的敏感,我丢下苹果,顾不得唾液对我的抗议,带着那些准备“教育”爸爸的话,以最快的速度直奔书房。

来到书房门前,我“咚”的一下打开门,准备来个“人赃俱获”。可等我定睛一看,却愣住了。

爸爸正站在书柜前,一只手拿着打火机,一盘蚊香刚刚点着,冒着一丝轻轻的烟。我使劲地嗅了几下,鼻子根本没有捕捉到一丝烟味。原来,爸爸嫌屋子里的蚊子太多,正准备点蚊香来驱赶蚊子呢?

尴尬了半秒钟后,我和爸爸相继捧腹大笑,可我的笑声中却掺杂了些自嘲。看来,这侦察爸爸的差事还真不好做呀!

那一次,我醉了

萧 菲

你相信不,我曾经大醉过一次。不过,那是贪吃米酒而醉的。不久前,爸爸向客人们讲起这件事时,还引得客人们哈哈大笑。爸爸妈妈都特爱吃米酒。可是在我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才能配一点好米,做米酒的江米就更不好买了。那年,有人从四川老家到北京来,特地给我们捎了几斤江米,于是妈妈便做成了米酒。星期天,吃午饭时,爸爸盛上两勺米酒,用开水一冲,美滋滋地喝了起来。我看着眼馋,就说:“我也要喝。”爸爸笑眯眯地说:“行。”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酒就摆在了我面前。我闭起眼睛一闻,嘿,真香!用勺子舀一点尝尝,美极了!我越喝越起劲,一转眼,面前只剩下一个空碗了。我还想再喝一碗,可爸爸却说:“小孩子不能喝得太多。”我心里老大不高兴:干吗不许人吃,这东西又不是毒药。

吃完饭,爸爸去睡午觉了,我灵机一动:干吗不再去吃点儿呢?于是,我就悄悄踮起脚尖,溜到碗柜前,把那盆米酒小心翼翼地端到我的书桌上。揭开盖子,一股香味扑面而来。我舀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啧啧,这可比开水冲过的香多啦,甜多啦!我吃完一勺,又舀一勺,好吃好吃。我一连吃了好几勺,干脆,一边看书一边吃算了。我翻出书,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品尝。

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有点困,上下眼皮直打架。真怪呀,我还很少在中午犯困呢,今儿是怎么啦?不理它,接着吃,接着看。慢慢地,我觉得头有点晕,好像整幢楼都在摇晃,是不是地震了?我探头向外面望了望,什么事儿也没有呀!我放下勺子,专心看书。怎么啦?怎么看书的速度这么慢?我的脑子怎么变得这么木了?我把书推到一边,趴在桌子上,眯了

一会儿,好像不那么困了,却更晕。

这时,爸爸起床了,看见我这副模样,问:“怎么啦?”我可怜兮兮地说:“我头晕。”爸爸一看一盆米酒被吃掉一大半。立刻明白了,“睡觉去,睡一觉就好了。”我摇摇晃晃爬到床上,脑袋一碰枕头,就立刻睡着了。

后来,市场大大丰富了,北京随时都可以买到上好的江米,我家做米酒的次数也更多了。这不,前几天妈妈就又做了一盆。闻到那诱人的香味,我总是暗暗告诫自己:可不要再吃醉了。可爸爸却说:今天的生活就是醉人的。

下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我喜欢的动物 一、作文思路点拨 1、根据题目,我们知道这是写状物类的作文。首先想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动物。建议选择一种你最熟悉、......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一单元 有感而发范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一单元 有感而发题解 1. 初中生活开始了,你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 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上六个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第四单元:探索月球的奥 秘题解 1. 从古至今,世界上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人类登上月球以来,人们对月球 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通过去天文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大全]

    一、选择题(14分)1、下列加线的字解释有误的是( )A 寥寥可数(非常少) 精神恍惚(精神不集中)B 妄行出入(随便进出) 笑容可掬(捧水喝)C 旁若无人(好像) 喜不自胜(承受控制)D力倦神疲(劳累、疲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导语:初中语文学习无外乎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低级阶段,而运用语言才是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努力达到的也就是学会运用语言的高级阶段。下面和小编来看看七年级语文上册......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风景这边独好 ——《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1、 明白选景要有典型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2、 掌握如何使写景文章“美”的方法——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风景这边独好 ——《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选景要有典型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2、掌握如何使写景文章“美”的方法——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一)根据提示默写。(每一横线1分,共10分) 1. 书山有路勤为径, 。 2.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