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

时间:2019-05-14 17: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

第一篇: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

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发挥税收聚财职能,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发挥税收调节和监督职能,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需要加快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但由于目前存在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公民纳税意识不强等主客观原因,基层税务执法缺位、越位;纳税人纳税申报信息失真、偷税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上存在,从而造成税款流失和不公平竞争,直接影响依法治税工作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迫切需要建立税收预警机制,以促进税收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税源监控乏力问题的需要。

税源监控管理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前提和基础。其突出特点是提前性和控制性,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3种失控现象,急需通过预警机制在内的税收管理措施予以解决。

1、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税务机关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但不办理税务登记,也不纳税。有的纳税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是没有设置账簿,长期不申报纳税。

2、机制性失控。是指由于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以及国、地税之间或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而引起的税源失控。如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等。

3、政策性失控。主要指个别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或者违规减税、免税,避税。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

目前,受税收信息化建设速度、公民法制观念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纳税人清楚自己的经营行为或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因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及部门配合,不能获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及纳税义务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受各种利益因素的驱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控制,存在经营指标造假严重,计税依据失真现象。有的企业在银行多头开户,建立假账,资金体外循环,隐瞒销售收入,致使很多税源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税务稽查时难以从帐目上发现问题,造成税收流失税收,监督难以真正实施到位。

(三)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打击偷逃骗税、遏制税收流失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偷逃骗抗税犯罪还难以有效遏制,涉税犯罪普遍化、社会化程度在个别地区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每年全国大约有300多名税务人员在与偷税抗税行为斗争中致伤。需要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得到偷逃骗抗税方面的有关信息,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协税、护税网络、司法保障体系给偷逃骗抗税行为以遏制和打击。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目标要求和职能作用

为确保新征管模式的有序运行,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应尽快建立以“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为特点,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和基础,涵盖税源监控体系,上限报警指标、下限报警指标等体系在内的税收预警机制。即在信息集中处理和共享的基础上,上级税务机关通过预警机制网络实时监控来查询各基层单位的征管状况和外部单位协作情况,定期公布各单位税收执法及征管质量指标等方面的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实时预告或警示,以便其及时处理或纠正。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税收预警机制一般要具备以下的职能作用:

(一)报警、提醒作用

从内部管理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征管质量指标异常波动报警职能。如发现税务登记率、税款入库率明显偏低,欠税增长率偏高,予以提醒和报警;二是要具备税收管理缺位报警职能,如漏征漏管户报警;三是要具备金税工程“三率”偏低报警、发票协查报警职能;四是具备执法行为不规范报警职能,如对违章发售发票、办理出口退税,税务检查等执法程序违规、证据不全、文书不规范等行为予以报警。

从外部协作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纳税人不奉行报警职能,如对纳税人开出税票但不按期到银行缴款现象予以报警。二是要具备大额欠税纳税人转移资产、帐户及察出境报警职能。三是要具备协税护税缺位报警职能,如对工商部门不及时-传递户籍信息、司法机关打击涉税案件的不作为行为予以报警。四是要具备偷抗骗税等大案要案发案率偏高报警职能。五是要具备税收收入与gdp逻辑关系出现异常现象报警能。如税收收增长速度突然低于gdp增长速度,即开始报警。

(二)规范和防范作用

通过对预警机制提供信息和问题的分析,促进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执法过错问题的发生。

(三)限制作用

通过预警机制设置职权权限的“警戒线”,限定各操作岗位和领导岗位的权限,以防止违规操作、越权办税问题的发生。

第二篇: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

胡锦涛主席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做到标本兼治。”建立廉政测评预警机制是强化外部监督的一个新举措。廉政测评预警机制借鉴的是国外的一些做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信访举报、群众反映、查办案件情况,对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作出综合评价。下面就如何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浅谈几点想法。

第一,掌握区情~。采取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或网上调查等形式,每年开展~调查,及时了解我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定期走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等,直接听取情况反映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行风评议和考核评价机制,找准问题,提出建议,及时进行整改。科学设计行风评议指标体系,每年对行业风气进行调查、测评。

第二,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战略性、方针性问题研究。研究分析我区目前存在的现实矛盾,了解掌握反~斗争发展的进程,及时揭示~与反~的趋势和走向。加强政策性、对策性问题研究。结合本区实际,围绕一个时期的工作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进行重点调查和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综合运用量化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揭示~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条件,提高防范~的预警能力。

第三,加强信访分析。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探索实行廉洁自律警示书制度。改进信访办法。做好初信、初访苗头性问题的排查分析;加强对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情况的分析和监测。

第四,加强案件分析。开展个案、类案分析。建立相应分析指标,对典型案件进行剖析,查找主客观原因和深层次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帮助发案单位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开展案件综合分析。定期对发案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类分析,对违纪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件发展进行趋势分析,从中发现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五,探索建立健全廉情收集和分析系统。建立健全测评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建立廉情信息员制度,设置廉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反溃建立测评预警信息资料库和分析平台。健全廉政档案制度,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案件综合分析平台,通过设置案件资料库、档案库,广泛收集各类案件的信息资料,对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实行分类建档管理。

第三篇: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

第一,掌握区情民意。采取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或网上调查等形式,每年开展民意调查,及时了解我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定期走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等,直接听取情况反映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行风评议和考核评价机制,找准问题,提出

建议,及时进行整改。科学设计行风评议指标体系,每年对行业风气进行调查、测评。第二,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战略性、方针性问题研究。研究分析我区目前存在的现实矛盾,了解掌握反腐败斗争发展的进程,及时揭示腐败与反腐败的趋势和走向。加强政策性、对策性问题研究。结合本区实际,围绕一个时期的工作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进行重点调查和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综合运用量化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揭示腐败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条件,提高防范腐败的预警能力。

第三,加强信访分析。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探索实行廉洁自律警示书制度。改进信访办法。做好初信、初访苗头性问题的排查分析;加强对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情况的分析和监测。

第四,加强案件分析。开展个案、类案分析。建立相应分析指标,对典型案件进行剖析,查找主客观原因和深层次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帮助发案单位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开展案件综合分析。定期对发案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分类分析,对违纪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件发展进行趋势分析,从中发现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第五,探索建立健全廉情收集和分析系统。建立健全测评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建立廉情信息员制度,设置廉情直报点,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反馈。建立测评预警信息资料库和分析平台。健全廉政档案制度,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案件综合分析平台,通过设置案件资料库、档案库,广泛收集各类案件的信息资料,对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实行分类建档管理。

第四篇:关于建立审计预警机制的构想

关于建立审计预警机制的构想

(2008年10月9日)

为了更加深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审计(本文所称审计除非特指一般皆指“国家审计”)的前瞻性和建设性作用,增强审计的主动免疫功能,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马后炮”和“秋后算帐”的问题,审计机关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审计监督与服务模式,改变“重查处、轻预防,重事后介入、轻事前监督”的作法,建立起主动防疫、动态监督的审计预警机制,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立审计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审计预警就是审计机关发挥审计免疫功能,针对监督对象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和危机现象,运用预警原理与方法构建能监测、预防和摆脱危机的预警体系,使行政管理与财务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从总体上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转轨时期,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易发多发。从实践看,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健全,预防不得力,是出现违纪违规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增强预防工作紧迫感,抓紧建立健全审计预警机制。

(一)建立审计预警机制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审计预警是审计机关切实践行“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体现,是审计机关内涵与外延的扩展,有利于推动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是审计事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审计预警机制是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需要。经济发展转轨时期,经济活动十分频繁,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各种诱惑相应伴生,预防违纪违法是各执法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审计机关提前预警,发挥“保健医生”的作用,加强监督,促进管理,建立监督管理防线, 保护领导干部,是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与补充。有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防止和减少权力寻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建立审计预警机制是加强管理与规范行为的需要。审计机关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事前预防不良经济行为,消化问题于萌芽之中,避免违纪违法发生,推动体制、制度、法制、机制建设,能有效促进管理加强与行为规范,确保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二、建立预警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重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筑完善的“防、诊、疗”审计体系,强化主动性,注重预防性,坚持开放性,增强科学性,防范、化解和控制不良经济行为,全面履行审计预防职责,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防治并举、重在预防”的审计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任务。一是捕捉信息,发挥预测、判断功能;二是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单位职责履行,预防失误,促进依法行政,促进规范管理;三是防治出现重大问题,预防职务犯罪,促进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基本原则。建立审计预警机制,必须遵循预警机制的固有规律和审计的本质特征,主要坚持的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确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和措施,对重点部门和行业、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二是重要性原则,坚持全面预防、突出重点,在全面预防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部门和行业倾向性问题的“防、诊、疗”;三是系统性原则,坚持综合配套,各部门统筹协调,相互支持,多管齐下,共同构建预警系统;四是前瞻性原则,注重时效,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坚持事前、事中主动防疫,发挥审计的前瞻性和建设性作用。

三、全方位构建审计预警体系

(一)加强法规宣传,构建预警征兆机制

1、加强领导,建立审计预警保障机制。政府重视、领导支持是有效实施审计预警的关键。一是以政府的名义出台审计预警机制实施办法,确立开展审计预警的范围对象、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从政府层面建立审计预警机制;二是各级领导要积极支持审计预警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配合审计预警,提高理财能力,防范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三是各级领导定期听取、调研、指导审计预警工作情况,以发展、改革的眼光分析、解决审计预警工作运行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扩大宣传,建立财经法规告知机制。一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财经法规培训及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家建设项目单位负责人、财务等人员的法制和财经纪律意识;二是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加大对财政审计法规的宣传,扩大财经法规的知晓面;三是对职能强、资金量大的部门和单位开展财经法规专题知识讲座,形成知法、守法,重制度、强管理的良好氛围。

3、畅通民意,建立审计预警信息机制。转变搜集、发现审计线索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建立经常化、便民化的审计信访制度,设立信访室、举报箱、电子信访箱,安排审计接待日,广泛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依靠群众建立预警征兆机制,以及时灵敏获取报警信号。

(二)审计关口前移,构建跟踪预警机制

1、实施跟踪审计,建立动态监管制度。一是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季度、半、预算执行审计(开展季度、半审计的根据需要出具阶段审计情况反映或审计报告,年底出具总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跟踪监督项目实施情况;二是对重要专项资金(如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资金等)实行有选择地驻点审计,跟踪监督资金的拨付、使用及效益情况;三是授权审计机关对财政、教育、卫生、劳动保障、交通、水务等重要部门和单位的重要帐户实行动态监测,跟踪监督重要资金的流向及使用情况。

2、强化经责审计,建立任中监督制度。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前审计,对重点部门及单位的领导干部离任前,特别是拟提拔、交流之前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二是每年有计划地开展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加强日常领导行为的跟踪,突出领导干部任中监督。

(三)创新工作方式,构建日常预警机制

1、探索绩效审计,建立问效寻因制度。推进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的公共资源、公共资金特别是重大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试点。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性、效率性,还要关注过程中的决策效益、资源配置效益,重点审查决策依据是否科学充分、决策过程是否民主科学,管理是否科学高效,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经济社会效益是否符合预期,并分析其中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原因,实现宏观预警。

2、推行检查监督,建立咨询服务制度。一是定期开展检查监督活动,对重点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内部规章制度建立及其执行情况为检查内容,实现预防错误、提前纠错;二是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对重点部门和单位有计划的实施专项咨询服务,通过咨询服务实现规范管理、修正不足、纠正错误。逐步将检查与咨询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发挥审计的监督、咨询、评价、建议作用,体现审计免疫功能。

3、深化审计调查,建立服务决策制度。加大审计调查实施力度,实施审计调查的数量应占审计项目的1/3,主要针对关系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政策的评估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开展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分析政策的合理性,评估资金使用效率,剖析存在的普遍问题,从体制与机制上提出审计建议,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从而预防失误、减少差错。

(四)强化审计处理,构建末端预警机制

1、深化审计问责,建立审计质询制度。推广经济责任审计界定个人责任的作法,加大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形成问责压力。一是开展责任人自我问责、组织问责,问题责任人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出检讨,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整改措施,上级部门及有关领导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措施和整改要求。二是要将问责情况公开,邀请相关单位和利害人、有关民众代表参加问责会议。三是要对整改结果公开,并实行民主评议。

2、开展审计公告,建立审计公开制度。推进开放、全面的审计公开,增加审计工作透明度,形成社会压力。一是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财政预算执行等审计纳入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二是增加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既要公告问题,还要公告模范遵守财经法纪、带头执行政策规章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单位的成绩和经验;三是推行审计计划公开制度,事前征求、采纳社会公众的意见,然后才确定审计计划;四是推行公开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审计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建立情况发布制度。

3、加强审计整改,建立审计回访制度。高度重视被审计单位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及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对有重大问题和存在重大制度缺陷、管理风险的单位实行审计回访,形成督导压力。审计回访要特别关注审计决定执行及审计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原因,必要时提出处理意见,写出审计回访报告。若在回访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隐瞒、欺骗行为,或者由于审计人员疏忽存在漏审、定性不准确、处理不恰当等问题,还需要进行后续审计,并单独出具审计报告。

(五)多方共同联动,构建联合预警机制

1、归口定向监管,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审计机关内设机构要根据自身的职能作用,对所监督的重点部门或单位实行归口监管,建立对口联系机制,为对口联系单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帮助对口联系单位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对口单位座谈会,交流管理经验,共享行业信息,预警财经风险。

2、强化内审监督,建立自我监督制度。一是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通过强化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促进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有效,以在单位内部构筑审计预警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审计要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成果,推动内部自查自纠,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三是强化内部审计协会的作用,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相互配合支持的互动关系。

3、发挥中介作用,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一是引导社会审计机构严谨从业,严格依照国家财经法规开展审计执业;二是引导社会审计机构多开展咨询服务业务,从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方面对服务对象提供帮助;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机构作用,推进委托审计和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等办法,解决国家审计机关人员及覆盖面不够的问题;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成果,督促被审计对象整改落实,将审计预警机制延伸到社会审计机构。

4、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互通交流制度。加强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检查院、法院、公安、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形成执法合力。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分享各部门的动态信息和有益经验,开辟新的审计预警报警渠道;二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研讨会商有关问题,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预防、纠错工作;三是建立联合办案制度,对重大违纪违规案件实行集中战和歼灭战,发挥震慑作用,从心理上、舆论上起到预防作用。

四、建立审计预警机制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首先,监督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审计有责任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发现和查处各种财经违纪行为,这也是做好审计工作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前提。同时,服务也是审计监督的应有之义,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对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而言,应该是服务要重于监督。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立足于监督,着眼于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通过监督搞好服务,通过监督实现服务。监督有主动监督与被动监督之分,审计预警是主动监督的有效形式,既要发挥前瞻性和建设性,但也不能越俎代疱,做到到位不越位,不错位。

(二)正确处理律人和律己的关系。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检查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法规情况,审计预警工作性质是律人的,做好审计预警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律人与律己的关系。“打铁先要自身硬”,因此“律人”必先“律己”。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增强审计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审计预警打好思想基础;二是要加强学习培训,促进审计干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审计预警能力;三是要强化内部监督,从严治理审计队伍,维护审计机关公正严明、依法办事的社会形象。

(三)正确处理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审计工作必须保证充分的覆盖面,但从实际情况看审计机关人力不足与任务繁重的矛盾突出。因此,在审计预警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把“全面预警,突出重点”的方针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要善于从中心和大局出发,在保证审计预警覆盖面,实施全面预警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审计预警。正视由于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通过增加编制、保障经费、加强培训、配备必要设备等具体措施,不断推进审计向动态预警、主动免疫方向发展。

第五篇: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思考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逐步暴露,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总结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来的经验得出,社会治安预警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治安预警工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它的建立必将强化和促进综合治理工作。现就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谈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掌握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实现治安预警,就必须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研判、分析反馈治安信息,指导实践。而要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就必须明确什么是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治安信息,掌握其在建立预警机制中的重要性,才能针对问题及时掌握了解大量真实的、前瞻性的、深层次的治安信息,做到超前驾驭、事前预防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认识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消息、情报、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等所包含内容的总称。信息有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之分。治安信息可理解为在治安管理中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社会治安消息。是治安管理活动中接受和发出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等内容的总称。如我县因占地拆迁、企业转制、移民安置、民间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情况、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犯罪数据、杀人、抢劫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发生原因等,都是重要的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重要信息,才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建立治安预警机构,畅通治安信息渠道

(一)承借综治成效,建立预警人员组织机构。如果专设预警机构成员,势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工作紊乱。利用现有综治机构,赋予其预警职能。

1、建立以综治委员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领导小组。以综治办主任为组长,综治委成员为成员开展工作。综治办为日常信息处理机构,负责对辖区社会治安预警机构及工作人员的选配、调整,实施工作检查和奖惩。对预警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核准,提出决策建议。

2、建立督促检查机构。成立以综治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督查督办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社会治安预警信息情报的督查督办,中继和传递。

3、建立专群结合的工作网络。以110报警站(点)、治安报警点、公安巡警、单位保卫、门面、门卫、社区巡逻队、“四车两员”、路政道班、乡(镇)综治干部(专干)、村组治安员、中心户、山湾院坝联防队、守楼护院队等群防群治组织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工作组。负责对信息情报的调查、考证、巡视、搜集和报告。

(二)因地制宜,建立预警信息网络机制

1、设立社会治安预警信息网站。以现有综治网络为载体,建立预警机制网络,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收纳所有预警信息工作人员的姓名、住址、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进行网上横向信息交流,纵向信息传递,把信息预警工作全部纳入系统视线。

2、建立科技防范预警系统。一是在公共场所、交通要塞、车站、大型商场、金融、财会、宾馆等部门和地段设立电子监视和报警系统,以实现对流动人口、闲散人员的监控,一有情况,适时报警。二是在社区、村组、山湾院坝、险要路段设立治安报警点、Ip电话和村、组长、中心户、零散户三点一线的流动预警、报警线。

三、建立治安预警机制要做好治安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工作

(一)收集工作。治安信息只有收集才能得到。收集工作是治安预警工作的起点,也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及时性;二是全面性;三是连续性;四是准确性。方法有交流法、调查法、查阅法、分析法等。

(二)处理工作。即分离出一些失效和无效信息进而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去伪存真。处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级信息,即简单的整理,只供了解;二是高级信息,是对原始信息进行比较系统归纳、分析研究,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三)传递工作。按一定方式方法将信息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要求:一是渠道畅通无阻、速度快、质量高,即迅速准确;二是安全保密。

(四)反馈工作。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可控制决策的顺利进行,防止瞎指挥,贻误工作;可以将工作效果和决策措施相比较,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四、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治安信息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治安信息的生命,一旦失去了真实性,信息本身就会失去价值,而且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在预警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是真实,不允许有半点虚假和想象;二是要准确,不能任意扩大缩小。

(二)坚持治安信息时效性原则。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收集传递,就会成为“马后炮”,贻误战机;在这个原则上,尽最大努力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多“胸有成竹”,少“雪中送炭”和下“及时雨”。

(三)坚持治安信息适用性原则。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些治安信息冗长、范围大、内容复杂,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分类、筛选、加工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决策使用对象,提供对路的信息,有的放矢。

五、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审批制度和督办制度

(一)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程序,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和时限,是建立健全治安预警机制的根本制度。

1、报告范围: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情况;正在酝酿、策划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政治骚乱和**或较规模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事件;较大规模的聚众围堵、冲出党政机关和重要警卫目标事件;阻断交通要道等事件;较大规模(1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闹事、械斗事件;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事件;其他治安信息等。

2、报告形式:坚持真时性、时效性、适用性原则,根据报告内容的紧急程度和保密等级,采取先口头、后书面的形式,可明传、可密电。

3、报告时限:重要情况应在2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对事态正在发展和正在处置的重大事件,及时续报结果。

4、报告程序:重大情况应立即向党委、政府和综治办报告;一般情况向单位报告后逐级上报。

(一)审批制度。各单位和部门在报告时,应建立审核把关制度,以减少差错和失误。

(二)督办制度。对处理的重要信息和需要反馈结果的信息,要加强催促和督办工作,限期完成。

六、建立日常性治安预警工作机制

(一)实行领导责任制。与所有预警单位和部门领导签订责任书,将预警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造成重大责任后果的单位领导实施责任追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二)督促检查机制。由督促检查工作组对各预警工作按各自的职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

(三)奖励机制。对提供重大可靠线索、信息的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下载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廉政风险早期预警机制

    甘州区地税局建立廉政建设早期预警机制甘州区地税局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注重研究和把握廉政建设规律,分析廉政风险可能发生的几个重要征管部位和环节,破解存......

    预警机制

    襄垣县职业技术学校 预防职务犯罪预警机制 我校根据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建立预防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预防......

    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 (1)工期预警机制 ①加强事先控制,审批并落实进度计划安排及相应的资源配置;施工 中根据对施工节点进度分析结果,针对各施工单位及具体工点的进度偏差, 按其对总工期的......

    建立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建立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的 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增强运行调控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促进XXX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建......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议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议 一、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基本构成 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

    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警机制就是迅速探测、发现、分析、判断问题和作出快速反应的机制。企业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妥善处理企业的内......

    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建立精细税收风险监控预警机制 强化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 针对房地产行业税源属非生产型和服务型税源,缺乏稳定性、长期性,高度依赖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的特点,扬州市直......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第一章 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保后检查,发现担保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