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轻干部心得体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担当四种职责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担当四种职责
年轻干部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历史重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勇于担当四种职责。
一是要当好宣传者。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宣传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努力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同时,年轻干部还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科学发展观理论不仅能够入眼入耳,更能入心入脑。
二是要当好实践者。学习是途径,实践才是目的。年轻干部观念新,思维活,要树立起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善于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反映突出的“三农”、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问题,以及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思考,勇于突破,大胆实践。通过自己模范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三是要当好工作者。年轻干部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要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落实好工作的各项任务。要静下心来、学得进去,戒骄戒躁,以谦虚的态度当好学生; 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开展工作的前提,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是要当好服务者。年轻干部既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服务者,要围绕中心工作服好务,真心实意地为为企业和消费者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第二篇: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年轻干部
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成长有着其特定的发展规律,个人勤奋努力是基础,组织培养教育是动力,阳光选人用人是关键,监督约束是保证。下面,我结合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谈年轻干部的成长。干部的优良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在工作实践中孕育、锻炼和成熟起来的。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既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广阔道路。
1、拓宽实践锻炼平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一线、信访维稳一线、农村一线、综合部门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原汁原味地倾听群众的诉求,真真切切地了解百姓疾苦,而且可以广泛接触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拓宽工作视野和思路,缩短成长周期。
2、深化锻炼培养机制。把一些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基层经验不足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县乡任职。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可以在重要岗位中培养锻炼。促进优秀人才合理流动到更加重要和关键的岗位重点锻炼,为其提供成长机会。健全干部实践锻炼管理和跟踪考核机制,确保干部实践锻炼取得实效。
3、创新干部教育体系。通过完善干部教育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习和使用相结合的制度,调动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年轻干部不同的领导层次、岗位类别、发展潜能,以及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丰富教育培训内容。
4、提升综合工作能力。年轻干部往往经历比较单一,实践经验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要舍得把年轻干部放到复杂艰苦的工作岗位上锻炼,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提高他们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突发事件、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实践证明,年轻干部只有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和作风,加深对国情民情的认识,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扶持服务,切实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需要强化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规划长期化。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扶持重点,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信贷政策灵活化。鼓励银行降低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的门槛,及时满足龙头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龙头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积极予以支持。对企业申请贷款,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政府部门可牵头成立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投资支持多元化。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在类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向农产品基地投放。招商政策优惠化,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软环境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健全完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名优品牌和产品,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加快“特色基地建设”,提升企业的“带动能力”。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与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片、特色产业乡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品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情况,引导农民调整种养业结构,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按照基地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品商品化、加工配套化的思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品种结构上,重点建设优质稻米、花卉苗木、蔬菜、茶叶、中药材、果林、海珍品等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品质,形成规模连片生产,建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产业。在区域布局上,丘陵山区以大樱桃、茶叶、黄桃、板栗等林果产业为重点,平原腹地以优质稻米、花卉苗木、蔬菜等产业为重点,沿海滩涂以海参、贝类、紫菜等海珍品产业为重点,从而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带,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第一车间”。(江苏赣榆学习实践办)
第四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紧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正确方向。审计署各级党组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实践表明,按照中央的正确决策以及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就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有效防止走过场和出偏差,就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必须坚持加强理论武装,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坚持将学习贯彻始终,特别是下大力气组织了集中学习培训。党员干部普遍反映,通过学习理论,总结实践,深入思考,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更清了,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实践证明,只有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才能使各项事业不断创新,永葆活力。
三是必须坚持着眼于推进事业科学发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要求。但具体到审计机关,是以“我”为本、以我们这个小团体为本,着力解决本机关干部职工眼前的福利待遇问题为出发点,还是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以解决影响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为出发点,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对待和正确抉择的问题。署党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整改措施,都是着眼于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单位也是着眼于解决思想观念、工作发展、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广大党员干部更为注重的是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是审计职责的有效履行,事业发展了,人民群众就会赞成,就能满意。四是必须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署党组全面负责,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指导检查组加强督促检查,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组织保证。特别是抽调专人做好署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工作,发挥了较好的指导协调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逐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保证了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提高了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五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政治教育一旦与单位实际工作脱离,就可能形成“两张皮”,形式再好,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更不会得到党员干部的认可。我署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从启动制定总体方案,到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都反复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实践证明,由于坚持了紧密结合审计中心工作,科学审计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广大审计人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实践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第五篇:年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年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作为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努力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深怀忠诚之心,锤炼理想信念。总书记反复强调,好干部的标准是忠诚干净担当,忠诚被摆在第一位。忠诚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对党忠诚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根本政治要求。只有对党忠诚老实,才能坚守信念、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才能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
思想指挥行动,理论指导实践,理想信念坚定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员干部要坚守“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检视言谈举行,锤炼理想信念,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
永怀感恩之心,勇敢担当作为。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品行之师,感恩是立身做人的基点和高尚人格的源头,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做事先做人,做人讲感恩就是讲担当。党员干部要时刻记得忠于职守,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干部一词是“干”字当头,要把“干不了”变成“干得了”,把“行不通”变成“行得通”,以更大的勇气,以满腔的热情,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切实担负起年轻干部的历史重任,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打开新天地,开辟新时代。
常怀进取之心,砥砺修身笃行。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离不开党的自我革新,离不开党员的进取之心。进取之心是追求先进、敢于吃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而不是自以为是、心高气傲、作风飘浮、工作不实。
有些年轻干部进入基层,抱着“镀镀金”的想法,想着待不了不久就会上调,没有放下身子、耐住性子,自是很难融入基层,很难提高党性修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相对缺乏政治锻炼和生活考验,要放平心态、摆正位置,对照缺点和不足找出差距,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砥砺中前行,积极进取、扎实工作,锤炼光辉品格,修身笃行致远。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年轻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无畏苦难险阻,持进取之志,砥砺修身笃行,怀感恩之情,勇敢担当作为,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强大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