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处于高三语文备考阶段,反观高一高二语文学习-积累学习,回归根本论文
积累学习,回归根本
——处于高三语文备考阶段,反观高一高二语文学习
一、语文积累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从积累学习的效果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
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于学习方面,这强调的是积累之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所谓积累,指的是逐渐聚集。客观地说,所有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积累,甚至我们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然而,积累之于语文,尤其重要。
语文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语文还涉及外国文化的部分精华;语文不但是一门参与高考的学科——涉及了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大到一篇作文小到一个标点,其间还涉及到古诗文现代文阅读水平的考核,而且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处处有语文”。面对浩如烟海的语文世界,没有广泛的积累,语文学习将寸步难行。当代学者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基于语文的这种特殊性,可以说,“积累学习”是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
其次,从正在备考的高三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困惑来看:
根据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反馈,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是输在起跑线上,即语文基础知识不了解,例如,因不知道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从而没办法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来确定文言句式;对文章感悟迟钝,例如,面对一篇散文,总是因为读不出其情感而导致整体答题错误;作文素材匮乏,例如,不管什么作文题目,写进来的总是那么几张熟悉的脸孔,语言干巴巴宛如死水一潭。究其原因,是高一高二时语文积累不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三时临时抱佛脚的一点强制性积累和应付技巧,是解决不了高一高二两年来累积下来的“顽疾”的,因此,为了高三备考时少一些遗憾和后悔,多一份自如和自信,明智之人,就应该在高一高二阶段开始自觉积累,“先下手为强”,以求一两年后在语文的备考上能达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境界。那么,语文应该积累什么呢?
语文的“积累学习”是指对汉语言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作文素材积累以及语文解题技巧和能力进行不断累积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一个是语文能力的积累。两者相辅相成,语文知识丰富了,语文能力也因其“厚积”而得到“薄发” ;而语文能力增强了,语文知识也因其“巧学”而“扎实”。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同样重要。那么,该如何去积累,才能两者兼顾,游刃有余呢?
二、语文积累学习的阶段性及其策略
高一高二阶段,我们积累什么?如何积累?由高三反观高一高二,我认为高一高二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积累是非常有必要的:字词的积累、阅读语感的积累、作文素材的积累。下面分三个方面讲解高一高
用心爱心专心 43
二阶段语文积累相应的策略:
(一)在字词的积累上,现在最重要的,首先是培养对字词的感情,然后进行一定量的积累,而不是刻意追求系统化和板块化,如果在此阶段就陷入“应试”的僵化式学习中,势必影响我们的学习兴趣,字词也就可能变得面目可憎,从而达不大积累的目的,因此,备考的一系列字词积累方法在此阶段并不适用。那么,趣味性积累字词尤其必要。而落实每课、每单元的字词是我们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即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或早晚读时间互相听写、组词、造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与记忆;我们还可以采用“串珠”积词法,古人在行酒令时“起头作诗”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先报上一词或成语,再由一个人以上词词尾字作开头,另说一词。这既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自娱自乐。语文字词的积累其实是一个运用的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它更侧重以“用”促“记”,而当我们真正做到以“用”促“记”,那我们就能在“用”的过程中培养起对字词的感情了。
(二)在阅读的积累上,此阶段的我们应该更强调阅读“语感”而非阅读 “知识”的积累。因为语感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而高一高二阶段就是最好的时机。那么怎样进行语感的积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读古书,背古文,诵古诗;是看小说,品散文,评杂文。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烂记于心”,课本要求学习的现代文一定要领悟,此外,还要坚持阅读课外书。其中,在古汉语语感的培养上,不妨从《唐诗宋词鉴赏词典》开始阅读,接着接触语录体《论语》,进而阅读故事性较强的《史记》和四大名著中的一两部,如果两年时间能完成这样的古诗文阅读量,相信到了高三,要完成一篇分值22分的文言文就易如反掌了;在现代汉语语感的培养上,不妨多读名家的作品,如冯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刊物《美文选粹》、《读者》、《青年博览》、《中学生阅读(高中版)》。当然,两年的课外阅读,需要一个长期的有效的读书计划,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每天有所接触,不妨把它们当作我们的“枕边书”,在夜深人静时,走进名家的精神天地,进行“名家夜话”,或许不用多久,这就成为我们的精神盛宴。我们每天都读书,读的内容也要多样,背几句古诗名句,读几篇精美散文,浏览一下报纸杂志。隔两天细细鉴赏一首诗歌,隔三天认真精读一篇古文。当这样的阅读成为习惯,何愁语文学不好?
(三)在作文素材的积累上,上面所说的课外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点圈勾画“的方法,或者进行“读书点评”(在原文空白处写),或者写“读书感受、札记”,这样的阅读方式既能培养语感,也能积累素材,而且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素材积累,是重中之重。教材资源丰富而典型,就是一袖珍型图书馆,只要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必定获益非浅。那么,如何“开发利用”教材呢?
第一,从文言文吸取营养。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意识,可以借鉴文言文中的意境进行写景训练;可以借鉴文言文中的义理,就古人的观点做深入的阐发,也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些观
点做反调文章,更可以从其中深入挖掘,阐发新意。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游褒禅山记》)强调博学慎取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由此拓展思维,联想当今学者的价值取向;还可以从文言文中提取有用的人和事,尤其是人物传记,它们是一个素材库,完全可以根据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再现他们的故事,可以对他们进行历史的反思,也可以作为论证的有利根据;另外,由于很多文言文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可以进行一个材料几个角度的分析训练,例如,学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从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从廉颇与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从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立论等等。每学完一篇文言文,如果都能这样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那么我们不但能对相关素材印象深刻,而且同时训练了分析能力,这对我们日后的写作非常有利。
第二,从现代文巧偷“功夫”。可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具体表现在:
1、利用教材仿写。可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组材模仿等训练,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可仿写《校园的秋》、《故乡的秋》等等,通过仿写来掌握作文技巧。
2、利用教材扩续写。如学完一篇小说,可以对主要人物进行结局之后的续写。
3、利用教材改写。如学完《故都的秋》,可以就其中一幅秋景图,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成诗词。
可见,真正意义上的作文素材积累,不是对一本素材本的简单记忆,不是对几个古人事迹的简单摘录,它更强调的是在运用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因此,一定要下足功夫,而教材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累素材的最便捷的方式,既省却了到处搜罗读物的时间,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因此,在高一高二阶段,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材,不妨准备一本“课内探究本”,一课一探究,内容不定,形式灵活,日积月累,必见成效。
高一高二阶段的积累,其目的是增强汉语语感,提高语文素养,为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到了高三备考阶段,语文积累不再是“面面俱到”,它更讲究积累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高三阶段的语文积累必须依据考纲,必须立足题型;高三阶段的语文积累不但要有知识性积累,更要有解题技巧的积累;因此,可以把高三阶段的语文积累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二是作文时鲜素材的积累;三是解题技巧的积累。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准备好一本基础知识的摘录本,把摘录本分为两个栏目:一个是“记忆性知识”,即根据不同的分类(如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等等)系统积累一些拼音,根据不同的分类(如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等等)系统积累一些成语,根据不同的分类(如文言虚词、实词、句式、活用等等)系统积累一些文言知识,根据不同的分类(如诗歌题材、表现手法等等)系统积累一些古诗知识;另外一个栏目是“错题集中营”,即可以通过摘录或剪贴的方法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做错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通过分类集中在一起,比如,对于病句的积累,可以根据病句的六种病因,设计六个板块,每个板块预留
两页左右的空间,摘录或剪贴相同病因的病句,这样系统化积累,能一目了然,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分析犯该病因的病句的特点。
其次是作文时鲜素材的积累。在高三阶段,特别强调素材的“时鲜性”,高一高二阶段积累的 “经典素材”,是远远不够的,高三备考,我们更需要补充新鲜血液,积累“时鲜素材”。“时鲜素材”何处来?我们不妨读书看报听新闻,建立素材根据地,像《读者》、《中国青年》、《青年文摘》、《时代青年》、《今日青年》等许多刊物,均可花费少量的时间而获得大量的富有时代精神的鲜活素材。“时鲜素材”如何积累更有效?第一,要学会把“长素材”读成“短素材”,即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素材的关键信息;第二,要学会把单纯的“记录”素材转变成“评议”素材,即在每一则素材后面附上你的点评;第三,要学会把“单一”角度拓展成“多个”角度,即在评议素材时,不妨从多个角度思考适用的话题。另外,在积累素材时,最好是对这些素材进行分类,如可分为政治、经济、艺术、体育等等领域。
第三是解题技巧的积累。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积累。解题技巧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题型的积累来进行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上面所说的“错题集中营”的形式把一些错题分类集中起来,从审题到解答思路再到组织答案,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把正确的思路和答案写上去,最后还要根据类型题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经过不断的分析与改正,相信我们的解题技巧和能力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动态过程,这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但无论哪个环节,它都是一种“积累”。具体来说,理解是积累的基础;感悟是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是通过熟读成诵来取得收获的一种过程;鉴赏,即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它更侧重技巧的积累;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是积累的最终环节,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因此,可以说,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同学都是因为积累了却不能立竿见影而不再坚持,其实,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肯定是不见效果的;如果确定为一年甚至三年,那绝对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我们最需要的是端正语文学习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回归语文学习的根本,脚踏实地去积累。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有关体会。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⑴ 设计研究性问题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③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组织专题探讨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 ① 六国破灭之我见; ② 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
1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的目的。
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 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如《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红楼梦〉中诗词的特色和作用》《〈三国演义〉中战略和战术的研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等专题。学生在选取《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这个专题时,研究了与唐诗有关的许多问题,诸如唐代诗歌百花齐放的局面、唐代涌现出的伟大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作、唐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繁荣鼎盛、唐代诗歌和唐代社会发展等问题。
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指导研究方法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也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例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
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⑵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⑶玉海楼文化的底蕴;⑷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定期检查并指导定期检查是指经常过问学生研究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会出成果,它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究兴趣的减弱、中止、放弃;研究专题出现难题而手足无措;专题研究和课堂学习出现了时间、场地、复习考试等矛盾。在这些时候,指导教师应适时过问,给予指导,给予鼓励,给予帮助。这样,就会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坚持继续研究下去。
4、总结汇报成果 汇报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有了结论,不管这个结果或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就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以便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语文同仁与我共同来深入探讨。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有关体会。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
⑴ 设计研究性问题
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③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组织专题探讨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
用心爱心专心 1
任务给学生: ① 六国破灭之我见; ② 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
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的目的。
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 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如《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红楼梦〉中诗词的特色和作用》《〈三国演义〉中战略和战术的研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等专题。学生在选取《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这个专题时,研究了与唐诗有关的许多问题,诸如唐代诗歌百
花齐放的局面、唐代涌现出的伟大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作、唐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繁荣鼎盛、唐代诗歌和唐代社会发展等问题。
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指导研究方法 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也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例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⑵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⑶玉海楼文化的底蕴;⑷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定期检查并指导 定期检查是指经常过问学生研究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会出成果,它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究兴趣的减弱、中止、放弃;研究专题出现难题而手足无措;专题研究和课堂学习出现了时间、场地、复习考试等矛盾。在这些时候,指导教师应适时过问,给予指导,给予鼓励,给予帮助。这样,就会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坚持继续研究下去。
第四篇:高中学习攻略-高中三年规划:高一基础、高二积累、高三冲刺!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学习攻略-高中三年规划:高一基础、高二积累、高三冲刺!
全国各高中都流传着一句话: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面对这种情况,各位小伙伴们要怎么应对呢?
下面来看看高中学习攻略(高中三年规划:高一基础、高二积累、高三冲刺!):
有些小伙伴觉得:高中再怎么紧张也有三年,高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高一不必太紧张,高考高二高三再准备就行”。而现实的情况是,60%初中非常优秀的同学在高一就已经失去了领先的优势,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的巨大差异!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10月中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如何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1月初期末考试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xiexiebang.com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点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一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关键高二:迎难而上
升入高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高二知识难度的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要准备高考,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把高三的知识压缩在高二讲完,同时文理综合的练习也会增加学生的任务量。因而,高二整个学期,学生会在巨大的难度和压力挑战中度过。也正因如此,这一年,能否迎难而上,是高二学习的关键。
高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时间节点阶段重要事件
9月-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综合的出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xiexiebang.com
12月初-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 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的压力。
2月底-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有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有所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中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注:由于各省高中会考时间不一,且难度均较低,故本表格不做特殊说明;会考按照老师要求应答,一般都可以顺利通过。
冲刺高三:重视知识体系
高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高考复习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道题。第二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种境界:做一道题,会出一题。
高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时间重要事件
9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重点学校开始一轮复习。10月11月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12月-次年1月期末考试次年2月全面进入总复习,全面开始一轮复习。次年3月-4月底一模考试,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二模考试。
次年5月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次年6月初至中旬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询会。
觉得文章还不错,那就请分享给更多的家庭吧!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第五篇:2014年高三语文学习计划及各阶段重点
三、第三轮复习
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采取这样的做法: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玉林新闻ylr8.com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
5.准备作文。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因为作文就是做人。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感人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维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感染人的作用。
作文占了语文试卷相当的比重,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复习冲刺阶段,大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几个方面的训练:
(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常用的一种作文形式,其最大的好处,就是给考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空间。大家可以根据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有过的好的构思等
所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大家要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4)注意对审题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地审题,对题目内容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做真题。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7.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上午9∶00到11∶30。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要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请即将进入高三的语文复习,按着本年级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认真加以研究,全面进行整合,按照以上总体上的要求建议,做出具体的计划。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中传2014艺考口罩秀场
四胞胎同场艺考引震撼
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时间
2014寒假优秀作文大全
2014年自主招生自荐信
2014高校自主招生简章
2014年自主招生备考攻略
2014自主招生热点问答
自主招生自荐信写作指南
复习技巧:以真题为主
自主招生:心态的较量
自招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自主招生考生需有“特色”清华各类报考问题解答
推荐给好友我要收藏我要纠错我要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