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17:0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篇: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人文学部法学院法学121班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也对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育设施的不断改进,极大完善了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为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得高速、海量地捕获各种信息成为可能。可以说,无论是理想中的素质教育,还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应试教育,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在为期15天的义教活动中,我们发现,在给当代教育事业带来便利的同时,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所产生的的负面影响同样也不可忽视。如何趋利避害、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真实经历,结合当今国情,对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做出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负面影响 效率

科学技术的变革,影响着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基础的巩固程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⑴ 一,科学技术对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教材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我们在义教活动中看到,如今的中小学教材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题目类型更加趋于创新化、多样化,很多都是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见过的。可以说,这些变化对于孩子们开发智力、学习知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手机、电脑,学习机,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作为学习工具走进了孩子们的写字桌,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的不再为想学习而没有学习工具发愁,跟西方或者其它更加发达的地方比起来,或许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毕竟硬件设施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这么多的科技成果都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充分说明了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当然教材只是教育资源很小的一个模块,要想搞好教育事业,让科学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

(二):硬件设施更加完备,学习环境日新月异。在义教活动中,我们走访了几家学校,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其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宽敞舒适的教室,完备的多媒体设施,这些是以前所没有的。而且我们从前来义工会学习的同学那里了解到,如今大连的学校不仅比以前更加“阔气”了,而且学校的数目和种类也比以前多了不少。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普通的中学、小学,也有针对某些兴趣爱好所建立的补习班等。可以说,当代的教育水平,是与迅猛发展的科技水平共同进步的。

(三):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有生活富裕了、衣食无忧了,才会有精力去想从事学习或是精神层面的享受。有很多孩子,往往就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而不能完成学业,这在以前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我们和孩子们的闲聊中得知,现在这种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有的家长自己平时生活都很拮据,但是在对待孩子学习花费上问题的时候,都是毫不含糊的。

二,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其对国民素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民素质又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人们丰衣足食之余,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教育事业之中,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科技教育重要性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蒙昧的锐利武器。二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大学校。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需要,是建造科技“金字塔”的基础。五是社会道德教育深化一种辅助。六是先进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有赖于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广大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对它的掌握和运用。⑵

(二)孩子们的智力得到长足发展。在义教活动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智力活动,比如脑筋急转弯、象棋比赛等等,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特别机灵,反应问题很快;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小孩独有的幽默与机智。这些都是搞好学习所必备的技能;而这些,归根到底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益于

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彩的课堂、富有创意得到书本、良好的家教、和谐的社会环境,都是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有力因素。

当然,这些好的影响和作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更深层次、更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则是它所带来的弊端。新生事物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阻力、会有一些人们所不愿看到的负面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无法回避,只能追根溯源、趋利避害。而科学技术对于教育事业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是多方位的。

一,突如其来的网络,让许多青少年在求知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互联网于1994年传入我国,短短的20年间,它已经从富贵家族的奢侈品演变成平常老百姓所必备的家庭用品,像柴米油盐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然而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快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几何时还以农业大国自居的我们,如今已跟新一代的科技革命接轨,渐渐地步入了信息时代。当孩子们面对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时,就像见到了稀世罕物一般无法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整个人都沉醉在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中。

在义教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现象。有孩子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有的孩子自己不愿意做作业,干脆不动脑筋而是在网上直接找到答案乱抄一气。这些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好多孩子对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洋洋精通。但是对于最基本的文学常识或是其它学科的知识点却一无所知。当然,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老师给学生布置过多的学习任务是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还是网络来的太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太大和孩子们无法抵制这些诱惑所致。

青少年追逐特异功能、星座、算命、电脑预测等神秘现象的原因既有青少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好奇、冲动、轻信、偏执等心理特点,热衷于对神秘现象的心醉神往,也有来自客观成长环境中的不良诱因和缺乏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引导。⑶

二,网络文化的盛行,对孩子们学习知识产生严重的误导。许多孩子将网络语言、甚至是脏话应用于作业、考试中。这种现象在我们辅导孩子作业时极为常见。网络上的信息很多,但是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在网络上更加随意、马虎,因此错误的、不文明的、不健康的信息也很多。孩子们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年龄,他们所接受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辈子;而滥用网络文化的现象如果不加节制,长此以往下去,往小处说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知识、影响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往大了说就会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而那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则深深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结与思考】:不管科学技术对青少年带来了多少冲击、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多少不良影响,科学技术的本身是没有过错的。在二十一世纪,无论怎样形容科学技术对当代教育事业的贡献都不为过。因为,没有科技事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当代如此高效、便捷的学习工具和教育系统,也不会有教育观念的普及和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我们应当肯定科技在教育事业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限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古代,在教育系统、教育制度、学习工具尚未完善之前,依旧有很多学有所成,中国历史上的学习的典范更是多如牛毛;倒是当代的教育和学习条件完备之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端也随之而来。我们无法武断地说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是可以肯定,制度在进步,工具在进步,而随之而产生的负面问题则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途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它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先进的科技和便捷的工具只是辅助因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只有立足国情、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立足于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弊端。

虽说如此,但是青少年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辨认能力也是正常的。那些深受科学技术弊端所害的孩子们是最无辜的,社会有责任为他们扫清成长之路的障碍,帮助他们趋利避害,正确对待和使用科技成果。因为这些,关乎孩子的未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这一切,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需要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切实努力和配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科技成果与教育事业能够并肩携手,相互促进,为中华民族培养更多栋梁!

【参考文献】:⑴--------------百度文库《科学与教育的关系》⑵----------------百度文库《科技教育中的德育作用》⑶----------------百度文库《科技教育中的德育作用》

第二篇: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科学技术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发生变化。新的科技浪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标志着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面临的知识快速增长、知识更新率加快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这不仅促进技术和生产的变化,也引起科学内容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加快感知新事物的速度,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转换速度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加速转换,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终给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乃至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变化。科学信息量不断增长,新的科学规律、新的科学原理和新的事物的不断涌现,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扩充了某一学科的内容,也把该学科的知识扩展到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这样,阐明科学内容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在所谓的“知

识爆炸”面前,高等学校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二是培养信息评价的专门人材。

2、科学理论和科学手段作用不断增强

科学理论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加强,要求高学生的各科科学理论准备水平;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根据地预测所学学科的发展途径。建立科学理论储备,虽然不能立即应用于实践,但它为未来的专门人材,其中包括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当代科学认识手段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由现代科

学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因特网的巨大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所用。网络不但使现代个人电脑进入课堂教学,而且通过高速的声像和资料连接,使所有的课堂和学生在彼此之间以及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坚持认为,把计算机网络结合运用于现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计划势在必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技术手段,即使是最完善的也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不能过高估计它对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

3、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彼此联系,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不同的学科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各学科间相互结合常常导致新学科的出现,例如:控制论、仿生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影响到高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方法,普通教学论和高校教学理论也相继采用了控制论、信息论、工程心理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其

他学科的知识。

4、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和生产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科学研究成果的物化时间逐年缩短,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成为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而技术日益成为科

学发展的要素。企业对专家的要求与其说是参加实践工作,不如说要他们对科技原理以及它和生产的联系和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是技术科学化,二是科学“技术化”。因此,学校与社会其它各部门进行综合的创新丁作,对于高等教育意义重大,这也是培养管理自动化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正在不断缩短,而在这其中,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理论发展,还是向生产力转化的具体技术,都表现出了高度综合化的特征,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现实要求。

首先,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科学与技术趋向一体化预示着当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不能只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方面人才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单科的或局部的知识其应用度是十分有限的,而整体的、综合的知识才

具有广泛的、巨大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基础教育不能过份地强调对单一学科知识的继承,而需要基础教育培养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体力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其次,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向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社会生存质量的提高,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联系,呼唤着既具有“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道德观”的高科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在承认教育的继承功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教育,探究是连接教学与科学的桥梁,是创新意识的灵魂。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以自然本身的综合性为背景,将自然科学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的整体,适当软化已有的学科边界,以大科学观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与技能,减少对琐碎知识细节的记忆。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向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虽然诸多设课程理论各执一端,但都在促使课程设置朝着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从国外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强调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

当前,许多国家都认为:工程科学发展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又为自然、经济、政治等领域所制约的。因此,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理工文学科综合化,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解决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就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做好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扩大工程师的智力界限,从而增强适应性。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改变狭窄的专业训练或单纯的工程训练,在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从美国高等理工科院校来看,特别是一流的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文科课程的设置。

2、强调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早在30、40年代,由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普遍偏重于专业技术训练,比较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由于五十年代后期的“空间冲击”,促使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工程师才能有所发明创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又发现: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变化快,但应用科学又都是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牢固的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应用科学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又都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美国,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强调基础宽厚、能适应将来变化的“通才”,整个四年的教学都是围绕加强基础进行的。在日本,大学新生必须先进“教养部”读一般教育科目,然后进入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西德在培养工程师的教育中,头两年也用来进行基础教育,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后两年为“主课学习阶段”。从上述几所理工科大学的设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基础课教学在朝着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具有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选修多等特点

3、强调实践性课程教学

国外高等理工科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程的同时,也强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以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美国许多大学的实验室和计算机都日夜开放,十分注重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科技冲击的浪潮下,各国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朝着综合性、基础化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无疑,对于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应该针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思考。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3、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手段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是直接联系的。原始社会以前,人类是凭借着体态姿势和咿呀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耳相传;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人类慢慢学会借助音节来表情达意,口头语言称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后,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出现了书本。书本是以文字来表达、传递和储存教育信息,书本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教科书的普遍使用,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这样,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模式就得以实现。;到了十九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视觉媒体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形象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学别开生面;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广播、电视、录音、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相继投入教育领域,六十年代开始,教育领域出现了闭路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人造通讯卫星、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这些媒体共同构成了人类教育的立体传播时代,教育方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学校,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向着高效率、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容量和加快学习进程,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口爆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为适应科技进步、知识增长和现代生产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重新思考,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大教育观、学生主体观、教师主导观、学习效率观、教学媒体观、终生学习观和终生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更新。

第三篇: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文科,因此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而无可厚非的,这种定式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不管是当代的高考制度抑或是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考试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考试形式都是国家举办的选拔性竞争考试,以成绩取人。

2、严密的考试程序,考试题的命题、印刷、发送等过程都严格依据国家保密法进行。

3、考试试题题是对在校学生的指挥棒,评分标准也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高考等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的人才选拔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不仅如此,与科举考试的性质、功能差异甚大的现代社会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也都是从考试题型、考试组织、防止作弊等方面吸取科举考试方法与技术之精髓。其奉行的公平竞考、择优录用原则均取法于科举制。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问题,但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考试选才可以减少用人方面的腐败,其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这便是科举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考试本身要求的选拔性和它的规格化,是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二者不但在选拔功能上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其命中注定的规格化弊端上也一脉相承。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确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标准,考试既要为精英教育选才,也要为大众教育服务。因此对于统一考试的利弊我们应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其利在于能够高效、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其弊端主要是考试选拔的标准较为单一。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实际运用。它把恒定人才的一切标准仅局限于一篇文章中,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便造成了中国当代的考生“书呆子”的存在越来越多。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既以考试为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针对当今教育的这种怪状,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

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矛盾,我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学者到底是“学”生还是“考”生?但在疑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科举制度这一文化。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

无可非议,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承古代的文化,但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进行生搬硬套。在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深化改革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我们理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剖析,然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出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较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是保证整个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要想拥有充足的优秀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局面,我们还需对建立“独具慧眼”的人才选拔选拔体制进行更深、更具体的研究。

第四篇: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陈万求 李丽英

(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6)

[内容提要] 本文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指出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杠杆,在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家是政治文明的总设计师,是政治意识文明的倡导者,政治制度文明的建立者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发起者。政治家在决策中同样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同时对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文明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政治文明 知识背景 机制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和政治,同属于客观世界的两种事物与现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化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而且对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认为,“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三个彼此互不排斥的目的„„

[1]科学的心理目的、理性目的和社会目的。” 科学的社会目的即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沿着贝尔纳的思路,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在政治文明的系统结构中,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政治意识文明,它是政治文明的内隐思想层面,是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行为的认识和心理反映的进步状态,包括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信仰、政治心理等,其核心是民主政治意识。第二个层次为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外显物质层面,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主体为了维护其整体利益而规定的政治生活的原则、规范与方式的总和,包括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个层次是政治行为文明,它是政治文明的行动层面,是人们政治行动的进步状态,包括政治斗争、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等。

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杠杆,在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进步中,科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对政治意识的影响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其产生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与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在政治意识进步中科学技术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首先,科学与民主是一对孪生子,科学越发展,科学精神越深入人心,人们的民主政治意识就越进步。贝尔纳说过:“我们明白,再没有什么比提倡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更能促进这样圆满的政治的实现了。通过周密的考察,我们发现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是文明社会和自由政体 [2]的基础。”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发展民主政治意识的客观要求。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是学术民主和自由创造的产物,没有学术民主的社会气候,没有政治民主意识的大文化环境,科学技术难以兴旺发达,或是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物化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使社会组织体系由塔式结构 1 123走向网络式结构,其基础是独立、自由、公平、公开、公正的经济社会实体。这种社会结构模式的普遍化,会影响到政治生活领域,客观上要求独立、自由、公平、公开、公正政治意识。另一方面,科学发展推动人们树立民主意识。民主最核心的内容是平等和参与。科学活动是富有民主精神的活动,因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中真正的权威是平等。同时,随着科学活动的社会化,科学进入生产和生活,科学精神中蕴涵的民主精神也促进公共生活中民主观念的发展,使民主观念成为社会中一种主流的价值观。科学对客观性的追求使主观独断不再为公众认可。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来讲,科学运用、社会分工和民主参与是一个相互关联渗透的一体化进程。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高度分化和综合使分工与协作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拥有分配给他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从而拥有作出决策的权利。其次,科学精神有助于人们摆脱旧的、落后的政治意识,培养理性主义执政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执政作风。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其基本内涵是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与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政治意识,如盲从意识,顺服意识等,在科学精神的荡涤之下,会逐步走向消亡。科学精神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培养人们理性的执政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科学精神中的怀疑精神和实证精神,有助于人们在政治上本着求实创新的原则,不主观臆断,不因循守旧、不迷信盲从,敢于大胆怀疑,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形成实事求是的执政作风。正如贝尔纳所说:“科学主要是一种改革力量而不是一种保守力量,不过它的作用的全部效果还没有充分显露出来。科学通过它促成的技术改革,不自觉地和间接地对社会产生作用,它还通过它的思想的力量,直接地和自觉地对社会产生作用。人们接受了科学思想就等于是对人类现状的一种含蓄的批

[4]判,而且还会开辟无止境地改变现状的可能性。”

再次,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信仰。在人们形成自己政治信仰过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政治信仰问题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联。科学的政治信仰是建立在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态度,不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了解不清,就很难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心。

2.科学技术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托夫勒说过,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必将引起政治制度的变化。的确,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改革力量”,必定对政治制度产生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科学技术它既可以引起政治制度的局部变化,也可以导致社会革命,引起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首先,在政治制度质变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最终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早就说过。他说:与青铜器技术相适应的是奴隶制国家,与手推磨技术相适应的是封建制国家,与蒸汽磨技术相适应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作用时,恩格斯又说:印刷术的推广、古代文化研究的复兴,从1450年起日益强大和日益普遍的整个文化运动,所有这一切都给市民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带来好处。这说明:特定的科学技术与某种国家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 111 本文为200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研究”(课题编号:06YB77)研究成果之一 2陈万求(1966----)男,湖南永州人,长沙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哲学、伦理学研究。定程度上加速旧的政治制度的死亡,同时催生新的政治制度。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引起政治制度局部的量的变化,促使其良好地运行和发展。在政治制度根本性质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政治制度的运行方式会发生改变。正如有的学者研究指出:要使一种政治制度运行系统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行和发展,关键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2)建立高效能的行政管理系统;(3)建

[5]立强有力的监督系统;(4)建立快速的反馈系统。上述政治制度运行系统中的决策、管理、监督和反馈,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特别是现代政治制度的运行系统,离开了科学技术,简直寸步难行。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印刷术、没有电子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政治普选、政令的畅通简直就是一句空话。

3.科学技术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获得的、运用或影响政治权力,从而实现特定的利益的行动和取向。政治行为主要体现在政治斗争、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之中。

战争是最高形式的政治斗争。科学技术对政治斗争的影响明显体现在战争中:(1)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使武器和军事设施不断更新换代,从而使武器和军事设施在战争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非重要因素上升到重要因素,并且在当今和未来的战争中,其重要性会愈来愈显著;(2)科学技术使军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突出表现在兵种的建制方面,像炮兵、装甲兵、航空兵以及数字化部队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军事科研成果的产生和应用,而它向民用的转化带动社会各部门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又

[6] 给科学技术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利于军事科研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向政治管理的渗透日益加深了。政治管理的现实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权力结构、权力分配等方面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重大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政治管理中政治信息走向公开化、透明化。政治信息一般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根本利益而进行活动所具有的观念、倾向、主张、意志等信号。在历史上,政治信息的发展经历由封闭到半封闭再到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与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式和途径、传播范围和领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信息的传播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使政治管理中的政治信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成为可能。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的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迫使政府的政治管理从封闭、半封闭走向透明化和公开化。无论是国家的重要会议,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还是政治家的个人隐私都不可避免地公诸于世。总之,随着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治管理信息公开化将是大势所趋。

科学技术对政治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民众政治参与上。现代科学技术有利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社会产品,从物质上保证人们的基本需要,使个人除了谋生的劳动之外,也有精力和时间关心并参与政治生活。此外,现代科学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从而为人们行使民主权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再者,现代科学技术还为人们行使民主权利,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技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给社会带来一种新的政治民主形式,国外称之为“交互式(或互动式)民主”(Interactive Democracy)、“直接数字民

[7]主”(Direct Digital Democracy)。这种民主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即时性和直接性等特点,使人们突破时空的限制,直接取得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经由网络“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助网络随时接受民意反馈,甚至可以获得直接来自人民的直接授权,从而随时修改施政方针。

二、科学技术对政治家的影响 政治家是政治文明的总设计师,是政治意识文明的倡导者,政治制度文明的建立者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发起者。政治家在决策中同样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科学技术在政治家决策中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始终是影响政治家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家决策的科技含量是不同的。科学技术对政治家决策产生的影响的范围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区分了政治家决策的三种形态:经验型决策、过渡型决策和科学型决策。经验型决策,一般指政治家凭借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决策。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政治家所获取的信息量很小,分析问题以定性为主;二是在决策过程中,“谋”与“断”交织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分工;三是决策的随意性很大,与规范化、程序化相距甚远;四是决策结果正确与否,取决于政治家个人的素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二,过渡型决策。由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的创立和大机器工业发展,使政治家决策中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传统经验型决策开始向科学型决策转变。其特点表现为:一是由于决策对象十分复杂,政治家个人独立作出决策已经变得十分困难,“谋”与“断”逐渐分离,咨询机构开始出现;二是决策方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定量分析已经被引入政治家决策过程。第三,科学型政治决策。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渗透到政治决策的各个方面,并对政治决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政治家的决策完成了由传统经验型决策经过过渡型决策向科学型决策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政治家决策是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指导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二是决策由政治家个人的行为变为集体行为;三是“谋”与“断”两个环节相对独立,其任务分别由不同的系统来承担,由咨询机构拿出若干方案,由政治家集团最后定夺;四是决策手段高度现代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在上述三种政治决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政治家决策方式的转变,即由政治家“个人决策”为“集团决策”所取代;第二,科学技术促进了政治家决策程序的完善,使决策程序进一步细化,预测越来越成为政治家决策的前提,控制反馈成为决策程序的极为重要的环节;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政治家决策方法的改进,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由对某个单一问题的解决改变为对问题的综合系[8]统解决等。

2.科学家对政治家的影响力

科学技术对政治家的影响常常以科学家为媒介进行,即通过“科学技术-科学家-政治家”的关系链条展开。科学家对政治家的影响的大小、程度,在此我们姑且称之为“科学家的政治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政治家决策的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

在经验型决策阶段,“科学家的政治影响力”还不十分明显,政治家对科学家的依赖是非常有限的。这是因为,古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对于统治阶级具有直接的依附性,[9]他们要么是统治阶级的附庸,即所谓的“士”,要么是赋闲的落魄的统治阶级本身。因此,古代社会科学家对政治家决策的影响不能和现代社会同日而语。

在过渡型决策阶段,“科学家的政治影响力”逐步扩大。此时,科学家往往成为政治家集团进行政治决策所不可或缺的“智囊团”。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日趋专业化、综合化、复杂化,政治决策问题已经超出了古代社会个人狭小的范围,也不可能在停留在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上,需要一个为政治家决策提供重要咨询的机构,这就是智囊团。如二战后美国的兰德公司、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英国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等。

而在科学型决策阶段,随着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步向法治化迈进,科学家与政治家的交往将更加频繁,他们之间的角色转移也愈来愈频繁,“科学家的政治影响力”空前增加。此时,出现了所谓的科学家-政治家阶级,科学家往往成为政治家,执掌国家政权,直接进行政治决策。例如,波兰总理杰兹·布泽克(1997年起任)就是一位化学工程师,2005年新当选的波兰总理却是一位经济学家,罗马尼亚总统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1996年起任)是一位地质学家,保加尼亚总理伊万·科斯托夫(20世纪90年代末起任)是一位数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捷克的许多部长也都是科技专家。

“科学家的政治影响力”的逐步增加昭示:科学技术对政治的影响加深了。

3.政治家决策中的知识背景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政治家的影响还表现在知识背景在政治家决策中的作用。知识社会学认为:每个执行特定社会角色的个体都必须具备执行他正常的角色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如果他缺乏

[10]这些知识,就认为他不适合担任这一社会角色。同样,政治家要执行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必须具备作为政治家所必不可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们称之为政治家决策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具有多种要素、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的总和。任何知识背景都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科技知识的结晶。

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家的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同时期知识背景的反映。人类的知识背景的演进分三种前后相继的形态:古代浑然一体的知识背景;近代直观、机械的知识背景

[11]和现代多系统综合的知识背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家的决策总是或多或少受他所处时代知识背景的影响。在古代,人们的认识局限于的笼统的直观经验,有关对象的知识以世代相传的见闻、风俗、习惯、经验、实验、生产方法的形式保持下来。那时,自然科学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部门,它对自然规律的揭示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人们还不能从对事实的概括中给自然界以统一的说明,而是借助于思辨,在想象中构成一种浑然一体的知识背景。处于此种知识背景下的政治家的决策带有天然的专制性、个人崇拜和神秘主义色彩。

16、17世纪,随着以精密的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为特征的近代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近代牛顿力学的产生,使近代知识背景在总体上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这种知识背景虽然不能充分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它已经获得了包罗万象的世界观意义。受此影响,处在这个时代的政治家其决策带有局部性、机械的色彩。19世纪中叶以来,达尔文进化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开始改变直观、机械的知识背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微电子学、激光学、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一系列崭新学科为代表的现代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这时起,关于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已经不只是关于它本身的一种概念的组成,知识背景也不是一维的,而是由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系统构成的多系统综合的知识背景,即现代知识背景。处在这个时代的政治家进行决策时,必然受到这种知识背景的影响,带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

处在某一个时期的政治家,其决策既受到他所处时代宏观知识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他个人微观知识背景的影响。宏观知识背景和微观知识背景相互结合,共同对政治家的决策产生影响。微观知识背景即政治家的个人学识经验、专业知识结构等。如果说,宏观知识背景使政治家决策带有时代的特点和痕迹,那么,微观知识背景使政治家的决策或多或少带有个人知识经验的痕迹:第一,政治家个人的学识、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政治家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第二,政治家决策认识活动中,政治家知识背景里的价值观、价值取向,是政治家决策冲动的背景力量。政治家的直觉判断,虽然表现出决策冲动的随机性,但是隐蔽在这种冲动背后的必然性,却是政治家的价值观念。

三、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文明的机制分析

所谓机制,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过程和途径。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的机制即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作用的方式、过程和途径的总和,它包含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宏观机制主要涉及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问题;微观机制主要关系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基本过程。

(1)宏观机制

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有二: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文化教育。

经济基础

↗ ↘

科学技术 政治文明

↘ ↗ 文化教育

示意图一: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首先,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是以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中介,通过科学技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的联系链条才能实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涉及两对矛盾,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在三者之间,显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和上层建筑之间不是直接的决定作用关系,而是以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为中介间接起作用。具体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经济基础发生质的或量的变化,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最终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经济基础-政治文明作用的历史路径中,科学技术经过经济基础再到达政治文明发生作用的周期,在古代社会相对较长,近现代社会则相对较短,这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相一致的。质言之,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快,科技经过经济基础再作用于政治文明的时间就越短,反之亦然。由此可知,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建设政治文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必须以文化教育为基本路径。这是因为: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决定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的传播、消化、应用和吸收程度。科学技术成果向政治文明渗透,依赖政治文明对它的消化、吸收能力,依赖政治主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有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才有国家机关职能的简单化以及统计的简单化;有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才能产生现代化的劳动生产率,为劳动者提供充裕的参与管理的时间;有了全民的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才能使人民懂得纪律和善于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有能力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而在文盲充斥、科技落后的国家,只能有愚昧、无知、迷信和盲从,决不会有普遍的参政意识,当然也就很难实现民主政治。

(2)微观机制

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的微观机制,即科学技术作用政治文明基本过程,大致上经过适应→消化→吸收→更新四个步骤。当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于政治的时候,政治总是首先作出被动的适应性反映。质言之,面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与影响,政治文明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不能熟视无睹,而必须努力调整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这恰恰是政治文明作为系统生存的需要。政治文明消化科学技术的影响主要是全面认识和理解这种影响,这就是说,不仅要看到科学技术对政治意识的影响,又要看到科学技术对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的影响;不仅要看到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良性影响,同时要注意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负面影响。只有全面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才能使科学技术与政治文明的整合更有目的,有选择性。政治文明在消化科学技术影响的基础上就要有选择地吸收这种影响。选择性吸收的前提条件是充分的比较和分析,也就是说,政治文明在吸收科学技术影响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应该吸收什么,应该扬弃什么。政治文明吸收科学技术的影响,改变与调整自身结构,抛弃其糟粕,就使政治文明产生了更新与发展的社会效应。从实质上说,政治文明的进步意味着政治观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吸收科学技术的影响。一旦政治文明在科学技术影响的基础上得到更新,科学技术与政治文明的相互整合过程也基本完成。必须指出,科学技术与政治文明的社会整合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唯其如此,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才真正被政治文明吸收而使政治文明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攀升。

参考文献:

[1][2][4]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150.60.513-514.6 [3][6]肖海涛等:自然辩证法简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272.273.[5]李良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7 [7]严耕等:网络伦理(M).北京出版社,1998.27 [8]陈绍芳,唐淑琴:高科技对政治决策的影响(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3.[9]刘大椿:科学活动论(M).人民出版社1985.247.[10]波兰 弗·兹拉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译林出版社,2000.17.[11]鲍宗豪:决策文化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7.114.作者简介:陈万求(1966----)男,湖南永州人,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技术伦理学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李丽英(1978-)女,湖南常德人,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

通讯地址:湖南 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邮编:410076 联系电话:0731-5218160(家)

*** E-mail:Chenwanq@sina.com

第五篇: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创新本质的论述,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人是一种用心去感悟生活、体味生命的生物。如果生活被操纵,人就失去了快乐的感知和体验。现代科技改变了世界,给予我们很多好处,可我们也需要保持独立的特质,用各种简单的方式创造丰富的生活。简约的回归,诗意的栖居,是那在方格纸上耕耘的思绪再次飞扬,是那对于事件保持怀疑与探究的的精神再次苏醒,是那跋山涉水、寻幽探秘的激情再次澎湃,更是人类社会与现代科技融洽地共存。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区域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借助科技手段,人们已经能生产出来。科技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芽,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水平认识。

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科技仪器设备和手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4、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技是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科技成果又为科学研究探索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支持既包括理论支持和技术设备支持,带来科学研究的革命性变革。

诗人荷尔德林有这样一句诗: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里所传达的含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回首人类走过的漫长岁月,纵然充满苦难,没有高质量的现代生活,没有方便的通讯工具,没有先进的电脑设备,可我们人类还是富有诗意的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一匹白马,游历山水;一封家书,传递问候;一卷竹简,记载了智慧……简单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过的温情,活的精彩。不过,历史总是前进的,人类的步伐也在向着现代化的时代迈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有时给我们带来方便,有时却让我们烦恼不已。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崭新的科技成果也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覆盖了地

球,把世界连在了一起。电子科技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纳米技术的开发,为人类探求微观世界奠定基础;大型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这些成果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更节约了人类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电子邮件不是要比鸿雁来得快捷吗?电脑绘图不是要比手工绘图来得省心吗?汽车不是要比步行来得方便吗?这一切都说明了科技给现代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似乎也越来越依赖科技设备了:需要交流时,人们使用手机、QQ、电子邮件;需要获取、储存信息时,人们使用电脑;需要娱乐时,人们使用各种电子设备;需要洗衣服时,人们使用洗衣机……采访中,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科技设备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电脑为例,拥有电脑的被访者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电脑。科技成果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对生产力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科技革命促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使人类劳动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智力。因此,生产的社会化和整个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自然,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只要轻轻触摸一下屏幕或点击一下按钮,很多复杂的事情都能由科技产品马上完成,生活变得比以前轻松、便捷多了。现代科技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可是,当你遇到以下的状况:在谈一个重要的电话时手机突然没电,在做一份紧急的文件时忘了保存而电脑正好死机,在乘车前往面试地点时汽车突然抛锚……你会作何反应呢?而你又是否察觉自己或多或少地已被现代科技所支配、束缚着,上课时,你会频繁查看手机有否漏接的电话;当手机来电次数减少时,你会产生不安的疑惑情绪,甚至是郁郁寡欢;当手机没电、电脑中毒死机时,你抓狂焦虑、脾气暴躁;当要离开这些科技产品生活时,你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

我们班长说:‘作为班长,我离不开手机,因为我害怕同学找不到我,不带手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的同学也表示在平常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机,对现代科技产生很大的依赖感。正是那种类繁多的科技设备,让我们逐渐丧失一些基本能力。习惯了在键盘上的敲打,那些曾经在方格纸上耕耘的思绪便消逝了;习惯了在电视前的久坐,那些对于事件保持怀疑与探究的精神便黯淡了;习惯了在车厢中的闲适,那些跋山涉水、寻幽探秘的激情也便褪色了……还有更多人类独有的东西都在被现代科技所吞噬。依赖科技,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另一种隐疾。2

它不易被察觉,却悄无声息地让自制力不够的人群感染。社会进步了,但人们对于简约生活的向往是否已被抛诸脑后呢?面对那些让我们感到疲惫丛生的现代科技,我们是否需要呼唤一种纯粹的生活,回归到简单的状态呢?也许,依靠自身的技能工作,没有科技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生活将更加充实。

国内某大学发布“周末无电脑日”倡议书。《倡议书》中说:“利用那些曾经被电脑„控制‟的休息时间,用来洗涤疲劳,整理心情,走出宿舍,拥抱春天,做一做自己久违的事情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逐渐普及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因为沉溺其中而耽误学业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电脑这个„双刃剑‟促进学习,倡导发扬优良、纯正的学风,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人在倡导“无电脑日”,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手机日”等。人们已经开始对科技带来的危害做出有益的反抗了,也开始关注自身内心的丰富与安静。再想想我们的祖先,他们没有手机、电脑,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经典著作,仍能做出震惊世界的实验,仍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仍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推动社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心,少一份束缚,多一种想象;生活,少一份奴役,多一种自由。在那个简单的世界里,先人们用智慧营造了一种淡定从容、知足常乐的生活。的确,现代生活真的离不开科技产品。电脑、手机等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我们没有理由执意地放弃这些科技产品转而去求一种原始的生活。但为何我们会被现代科技所束缚呢?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当被问到“你觉得现代人能不能摆脱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某大学的同学说:“我想应该是不能了,因为人习惯了某些东西就不想改变,习惯了科技的好处就无法摆脱。”但真的是不能摆脱吗?难道我们人类真的注定要被现代科技所规限、奴役吗?其实,一些客观的因素如科技对环境的破坏,保存文件不安全等,我们是无法马上做出改变,但主观上电脑对人的束缚却是可以缓解的,所以,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平衡科技与工作生活的关系,该怎样尽量减少对科技产品的依赖,保持自我。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电脑、手机只是我们一种通讯与工作的工具,没有了

这些科技产品,生活仍能继续下去。要搞清楚机器与人的关系,机器是服务我们而存在的,不能让自己成为机器的奴隶。其次,大家要调整好心态,克服对科技产品的依赖性,有意识地去使用它们。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生活,让有益的活动填补因没有思考而空白的记忆。多与人交往,多思考人生。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减小科技产品对你的消极影响。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以至于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两个派别:“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悲观派思潮就已经出现在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代表人物有: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里夫金和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2)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技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

悲观派思潮认为人类即使透彻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对科技必然导致的社会后果的控制能力极其有限,人们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有的悲观学者甚至彻底否定科技存在的合理性,认为为了消除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只能抑止甚至阻止科技的发展。

其实,悲观派对科技丧失信心的消极的观点,正是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前途等同于世界未来的前途,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他们低估了科技的作用,看不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现实世界的突破性。

乐观派思潮对科技和人类的能力寄予厚望,他们不否认人类面临的种种发展问题,但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凭借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代表人物有:F.培根、奈斯比特、松田米津、托夫勒、巴黎小组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将科技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学家贝尔在《后工业化社会》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的社会制度是从旧的社会制度中孕育产生的观点已经过时,而应当说是技术产生了新社会);

(2)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来解决;

(3)科技发展阶段就是社会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乐观派的中心观点是“技术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是科学技术,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向决定的。

对于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两派的观点,都可以归结为“技术决定论”思潮。技术决定论是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且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技术与其它社会因素在作用于社会时没有发生关系,不共同影响社会,科技也不受社会的制约,而是单向地、唯一地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会产生“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发展,是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科技只是这些子系统中的一个。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

对于西方技术价值观,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肯定、接受它正确的一面,也要否定、克服它错误的一面,采用扬弃的态度。

他们看到并且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他们揭露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但是,他们脱离了生产方式、社会制度,而片面地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混淆了科技与科技的应用,忽视了主体——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正确地意识到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克服的。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尽量减少损失。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它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下载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当代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社会生态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

    浅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浅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

    大数据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听李涵校长《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报告的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听了李涵校长的这个报告,使我的思想再次受到了震撼,使我的眼界得到了进一......

    浅议科学技术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

    浅议科学技术对我国酒店业的影响 摘 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现在的经济繁荣。在各个经济领域,不断的融入技术......

    科学技术环境对广告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广告的影响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环境对广告的作用 1、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环境的发展促使广告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简单无序走向复杂与成熟; 2、与广告相关的学科为广告的......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第一战斗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刑事侦破能力的提高以及侦查观念的转变。一、科学技术对刑事侦查的影响史。早在2000多年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乔红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29班)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很密切,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显示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