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02: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第一篇: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

历史的过程无所不包。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产生,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了质的区别。技术的历史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科学的历史同人类精神、文化和世界观的演变密切相关。因而,学习科学技术史无疑是我们向人类、向自我迈进的一个重要步伐。

然而,我们学习科学技术史并不是单纯地去了解科学家对历史的贡献,那些知识对我们的意义是经不起时间的侵蚀的,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够深远的。那么我们学习《科学技术史》意义到底何在?

首先,这是与我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小学语文教师)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史以历史上的科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超教授曾经动情地说:科学史是纵览古今,兼治文理,横参中外,汇通天人的大学科。因此学习科学技术史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身,能够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知识面的宽广程度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未来的“园丁”,学习科学技术史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学,更高意义上说,也是为了“祖国未来的花朵”能够在我们的手上开得生动灿烂!

其次,这是发展我们思维的一次必不可少的进修。德国哲学家韦伯尔曾讲过:“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了解科学家对历史的贡献只是我们学习科学技术史的一个桥梁,是为了我们进一步去理解科学家们和历史事件带给我们的精神。我们需要学习的是那些能够让我们思维发散的来自科学家们和历史事件的启发,一条一条的理论对于我而言是空洞且枯燥的。那些关于古代人类生存的技术、我们人类文明的起点即使我们现在能了解一些,若干年过后,那些知识并不会向尼罗河畔一样永恒,它们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那些学术与技术,那些科学与发明都是不能够因为这一个学期短暂的学习就能常驻在我们的心里并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的。对我们而言,熟悉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心路历程,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科学家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精神以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学习这门博大精深的课程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阅读兴趣并善于从原始的书中去寻找真正的历史才是意义所在。科学技术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我们要学会从这这面“古镜”里汲取我们所需的营养。

再次,是对“重文轻理”观念下的学生的一次补救,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起着重要的作业。由于长期受到“重理轻文”传统人才观的束缚,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十分薄弱,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审美情趣,甚至产生错误的审美观,且在学习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而科学技术史正是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最佳桥梁。科学技术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科学技术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

最后,科学技术史是我们回顾昨天、理解今天、思考明天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正如这门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着的并且永无止境。回顾历史就是为了我们能够过好今天,展望未来!

由于历史的无所不包的丰富性,对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的任何描述都是不完备的甚至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多加一些自己的思考,对我们来说,意义就是不同一般的。正如左老师所说,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学哪些人发明了什么、哪些人创造了什么,更关键的是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史,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开阔,能让我们产生去拓展自己阅读的兴趣,这才是对我们学习者的最大意义,也是最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习惯。

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利弊共存的科学技术所蕴藏的能量是巨大的,它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回顾人类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次大的飞跃,都与科学技术直接相关。正是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产业革命和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社会。但是,凡事都有它的双面性,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社会和文明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计量的灾难。因此,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既可造福万代,又可能遗患无穷。

(一)科学技术造福万代。

1、科技发展推动了人类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到进一步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冲破对神学的束缚,并宣扬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变革,为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近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让人类由手工劳动时代进入及其生产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生产力质的飞跃,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机器大生产及电力时代,促进工业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变。

2、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今天的物质享受和文化生活,是过去人类梦寐以求的;今天的许多事物,是我们的祖先所不敢想象的。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人类已经不需要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手机、因特网等各种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再也不需要生活在封闭的交流环境中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大量的各种书籍资料,不再需要仅仅依赖纸质书了。。。

(二)科学技术贻害着人类。

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历史性灾难。

工业的发展,使得各国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环境和资源储备,过度地开采各种资源,同时还大力鼓励开垦森林,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能源危机一再告急;核技术的发展是人类遭受着潜在的核战争恐怖主义威胁。新技术的发明使武器的威力足够摧毁人类,战争对人们的伤害更是不可磨灭。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全人类的环境和安全造成大的威胁,而且也潜伏在每个人类的身上。电脑、网络、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在网络上的受骗和不必要的伤害频频发生,沉迷于游戏的青年数不胜数;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交通事故层出不穷;电力的广泛运用使得每年死于触电的人数惨不忍睹;人们逐渐追求快餐文化和生活方式,思想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侵蚀。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潜在危险的社会。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让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但是从本质上看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利与弊的矛盾统一体,它的利与弊都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的,我们只能在权衡利、弊的过程中去选择科学技术。

第二篇:浅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浅谈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从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大大改变了社会,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它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既同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如何尽量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而使其最大化地发挥积极效应,无疑成了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

正文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进人21世纪,面对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江泽民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判断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而马克思也指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一理论无疑表明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充分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才能使社会的一般劳动效率得以提高。

进入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而人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才代表着科技与知识,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运用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从古至今,整个世界都在无意识中被科技改变着,科技这股巨浪将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地推向巅峰,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科技让人们赏心悦目,让人尽情享受它带来的福利。

十八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发展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同时带来科技与艺术的革命。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蒸汽机、纺纱机的发明,引起了社会全面深刻的变化。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依靠科技发明出飞机,可以像鸟儿一样翱翔在天空,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共同的愿望。之后,1868年,人们发现了核酸,基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生物科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精确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从19世纪开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科技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时期,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巅峰,不计其数的发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进步有目共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论断第一次确切地指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地位。因此,科学技术一开始就由生产决定。社会生产不断给科学技术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的研究对象。科技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如今,人们的生活和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是一种依赖,人类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生活方便,充分利用科技改变自然,甚至想征服自然。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现在手机几乎成为每个人必不可缺的日用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手机依赖症肆意蔓延,于是,商家看到了这种社会需求,便投机于此,开始从事手机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不再只是是简单的沟通工具,被开发成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科技产物,同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这也导致该行业竞争激烈,按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个别企业脱颖而出,竞争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身边事例证实了科技的重要性。

我国科学在一次又一次的快速发展后,开始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农业发面,农具的现代化、科技化,使我国这人口众多,粮食短缺等严重问题得以缓解。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航天领域,中国近年来也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神舟六号,到神舟七号,再到今天的天宫一号,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当东方红一号在宇宙中响起“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了个毛泽东„„”时,举国欢腾,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壮举反映着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就经济方面的而言,众所周知,2010年中国的GDP总值位居世界第二,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科技的应用,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也体现在政治地位。

科学这特殊的智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充分显示了它的魔力,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使得人类社会异彩纷呈,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够探测到更广阔的和更微小的世界;从古代的以步步远到现在的上天入海(飞机、航天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潜艇等),人类已经可以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甚至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深深的足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地球村……科技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历史前进的步伐,领略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都将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而言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总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为人类开创美好的未来。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事物均有两面性,科技也一样,是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功能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另一原因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这种双重性导致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两个派别:“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我们不能果断的说谁对谁错,两种观点立场各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也不同。

其中悲观主义者的主要观点是:首先,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其次,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技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其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从科技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来分析,悲观主义阐明了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后果,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追溯历史,回想过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在人类沉浸在科技带来的便利的时候,那些发生在明处或暗处的灾难一直进行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

近几年,世界各地几乎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灾难,地震、泥石流、海啸、洪水、干旱、温室效应„„别总说是天灾,所谓的天灾难道就与人无关吗?自然是公平的、公正的,它严惩每一个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不论是谁,都一视同仁。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在不断破坏自然,人类是自私的,当从开始认识自然再到逐渐了解自然,并没有心怀感激自然无条件提供给人类的一切,相反,私欲促使人类有了征服自然的念头,希望可以通过科技这个手段从自然获得更大的利益,造福人类。

有没有发现,当手机成了你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看似方便了沟通,可为何现在的人情越来越淡,人与人之间隔阂越来越严重。我们忘记了怎样写信,只是用简单的言语表达着感情,三言两语,爱理不理,虚情假意。“拇指一族”的队伍逐渐扩大,人们的生活变得浮躁,充满冷漠,我们得到了便利,也失去了原有的温情。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这难道不是人类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吗?再看看我们周边的环境,气温的上升,冬季没有了寒意,也许我们还在感叹“现在的冬天不冷了”,可谁又知道如果“暖冬”再继续下去将会带给世界海拔最低国家——荷兰的灭亡。当南极的企鹅找不到适合生存带的环境,北极熊对一身长毛感到多余,这种悲哀人类真的能承受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各种呼吸道疾病威胁人类健康,而大量植被被滥砍乱伐,已经没有净化空气的机会了,然后,洪水接踵而至,冲毁一切,带走我们的文明,也带走了依靠科技取得的成就。2012即将来临,不管是谣言还是预言,都要求社会各界共同去关注,人类总是将坏境破坏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极力弥补,可是无济于事。

如果说对自然的破坏是人类自私的表现,那么人类对自己的伤害应该是自相残杀。“同是本根生,相煎何太急”,人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科技的错误利用,让整个世界都在担惊受怕。从三聚氰胺、瘦肉精,再到苏丹红、染色馒头,我们不得不问问,“还能吃什么”,“还敢吃什么”。我们的生活充满危险,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危险分子,没准下一秒你就是目标。此时,科学技术带来了灾难、痛苦、损失„„人们在大肆鼓吹科学的积极作用地同时,对其消极作用不再熟视无睹,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反对科学,要求人们慎重地对待科学,不是不要科学。毕竟科学带来的进步是看的到,感觉得到的。

想在科技方面取得双赢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尽力去减少负面效应,尽管战争、污染、天灾仍然不断,但还是有减少危难发生的可能性。我们不希望人类最终毁灭在自己的手上,我们提出科技之弊,并不是呼吁世人去阻止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是让世人及时看到科技的双重性,从而采取积极的步骤,趋利避害,消除或降低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科技的负效应追究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因此可以说: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科技在善的手中,便为善,恶的手中便为恶!因此消除科技之弊,除了依靠科技本身,人类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措施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从而达到避免负面影响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让社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荣花 田君《对科技引发生态危机的理性思考》

张赛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葛富莲 朱美芬 林凯《浅析科技利弊与道德(2)》《浅析科技利弊与道德(1)》

第三篇: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科学技术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发生变化。新的科技浪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标志着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面临的知识快速增长、知识更新率加快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这不仅促进技术和生产的变化,也引起科学内容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加快感知新事物的速度,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转换速度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加速转换,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终给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乃至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变化。科学信息量不断增长,新的科学规律、新的科学原理和新的事物的不断涌现,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扩充了某一学科的内容,也把该学科的知识扩展到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这样,阐明科学内容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在所谓的“知

识爆炸”面前,高等学校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二是培养信息评价的专门人材。

2、科学理论和科学手段作用不断增强

科学理论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加强,要求高学生的各科科学理论准备水平;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根据地预测所学学科的发展途径。建立科学理论储备,虽然不能立即应用于实践,但它为未来的专门人材,其中包括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当代科学认识手段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由现代科

学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因特网的巨大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所用。网络不但使现代个人电脑进入课堂教学,而且通过高速的声像和资料连接,使所有的课堂和学生在彼此之间以及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坚持认为,把计算机网络结合运用于现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计划势在必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技术手段,即使是最完善的也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不能过高估计它对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

3、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彼此联系,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不同的学科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各学科间相互结合常常导致新学科的出现,例如:控制论、仿生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影响到高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方法,普通教学论和高校教学理论也相继采用了控制论、信息论、工程心理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其

他学科的知识。

4、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和生产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科学研究成果的物化时间逐年缩短,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成为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而技术日益成为科

学发展的要素。企业对专家的要求与其说是参加实践工作,不如说要他们对科技原理以及它和生产的联系和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是技术科学化,二是科学“技术化”。因此,学校与社会其它各部门进行综合的创新丁作,对于高等教育意义重大,这也是培养管理自动化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正在不断缩短,而在这其中,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理论发展,还是向生产力转化的具体技术,都表现出了高度综合化的特征,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现实要求。

首先,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科学与技术趋向一体化预示着当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不能只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方面人才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单科的或局部的知识其应用度是十分有限的,而整体的、综合的知识才

具有广泛的、巨大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基础教育不能过份地强调对单一学科知识的继承,而需要基础教育培养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体力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其次,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向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社会生存质量的提高,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联系,呼唤着既具有“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道德观”的高科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在承认教育的继承功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教育,探究是连接教学与科学的桥梁,是创新意识的灵魂。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以自然本身的综合性为背景,将自然科学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的整体,适当软化已有的学科边界,以大科学观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与技能,减少对琐碎知识细节的记忆。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向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虽然诸多设课程理论各执一端,但都在促使课程设置朝着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从国外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强调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

当前,许多国家都认为:工程科学发展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又为自然、经济、政治等领域所制约的。因此,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理工文学科综合化,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解决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就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做好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扩大工程师的智力界限,从而增强适应性。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改变狭窄的专业训练或单纯的工程训练,在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从美国高等理工科院校来看,特别是一流的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文科课程的设置。

2、强调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早在30、40年代,由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普遍偏重于专业技术训练,比较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由于五十年代后期的“空间冲击”,促使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工程师才能有所发明创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又发现: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变化快,但应用科学又都是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牢固的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应用科学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又都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美国,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强调基础宽厚、能适应将来变化的“通才”,整个四年的教学都是围绕加强基础进行的。在日本,大学新生必须先进“教养部”读一般教育科目,然后进入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西德在培养工程师的教育中,头两年也用来进行基础教育,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后两年为“主课学习阶段”。从上述几所理工科大学的设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基础课教学在朝着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具有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选修多等特点

3、强调实践性课程教学

国外高等理工科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程的同时,也强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以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美国许多大学的实验室和计算机都日夜开放,十分注重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科技冲击的浪潮下,各国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朝着综合性、基础化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无疑,对于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应该针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思考。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3、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手段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是直接联系的。原始社会以前,人类是凭借着体态姿势和咿呀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耳相传;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人类慢慢学会借助音节来表情达意,口头语言称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后,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出现了书本。书本是以文字来表达、传递和储存教育信息,书本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教科书的普遍使用,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这样,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模式就得以实现。;到了十九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视觉媒体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形象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学别开生面;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广播、电视、录音、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相继投入教育领域,六十年代开始,教育领域出现了闭路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人造通讯卫星、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这些媒体共同构成了人类教育的立体传播时代,教育方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学校,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向着高效率、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容量和加快学习进程,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口爆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为适应科技进步、知识增长和现代生产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重新思考,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大教育观、学生主体观、教师主导观、学习效率观、教学媒体观、终生学习观和终生教育观等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和更新。

第四篇: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创新本质的论述,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人是一种用心去感悟生活、体味生命的生物。如果生活被操纵,人就失去了快乐的感知和体验。现代科技改变了世界,给予我们很多好处,可我们也需要保持独立的特质,用各种简单的方式创造丰富的生活。简约的回归,诗意的栖居,是那在方格纸上耕耘的思绪再次飞扬,是那对于事件保持怀疑与探究的的精神再次苏醒,是那跋山涉水、寻幽探秘的激情再次澎湃,更是人类社会与现代科技融洽地共存。

1、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区域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借助科技手段,人们已经能生产出来。科技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芽,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2、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水平认识。

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人类借助科技仪器设备和手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更精确认识自然界,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认识视野,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造福于人类。科技的广泛使用,必然会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产生不可估量的的深刻影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4、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技是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科技成果又为科学研究探索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支持既包括理论支持和技术设备支持,带来科学研究的革命性变革。

诗人荷尔德林有这样一句诗: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诗里所传达的含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回首人类走过的漫长岁月,纵然充满苦难,没有高质量的现代生活,没有方便的通讯工具,没有先进的电脑设备,可我们人类还是富有诗意的走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一匹白马,游历山水;一封家书,传递问候;一卷竹简,记载了智慧……简单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过的温情,活的精彩。不过,历史总是前进的,人类的步伐也在向着现代化的时代迈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有时给我们带来方便,有时却让我们烦恼不已。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崭新的科技成果也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覆盖了地

球,把世界连在了一起。电子科技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纳米技术的开发,为人类探求微观世界奠定基础;大型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这些成果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更节约了人类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电子邮件不是要比鸿雁来得快捷吗?电脑绘图不是要比手工绘图来得省心吗?汽车不是要比步行来得方便吗?这一切都说明了科技给现代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似乎也越来越依赖科技设备了:需要交流时,人们使用手机、QQ、电子邮件;需要获取、储存信息时,人们使用电脑;需要娱乐时,人们使用各种电子设备;需要洗衣服时,人们使用洗衣机……采访中,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科技设备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电脑为例,拥有电脑的被访者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电脑。科技成果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对生产力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科技革命促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使人类劳动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和智力。因此,生产的社会化和整个社会生活的社会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自然,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只要轻轻触摸一下屏幕或点击一下按钮,很多复杂的事情都能由科技产品马上完成,生活变得比以前轻松、便捷多了。现代科技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可是,当你遇到以下的状况:在谈一个重要的电话时手机突然没电,在做一份紧急的文件时忘了保存而电脑正好死机,在乘车前往面试地点时汽车突然抛锚……你会作何反应呢?而你又是否察觉自己或多或少地已被现代科技所支配、束缚着,上课时,你会频繁查看手机有否漏接的电话;当手机来电次数减少时,你会产生不安的疑惑情绪,甚至是郁郁寡欢;当手机没电、电脑中毒死机时,你抓狂焦虑、脾气暴躁;当要离开这些科技产品生活时,你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不知道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

我们班长说:‘作为班长,我离不开手机,因为我害怕同学找不到我,不带手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的同学也表示在平常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机,对现代科技产生很大的依赖感。正是那种类繁多的科技设备,让我们逐渐丧失一些基本能力。习惯了在键盘上的敲打,那些曾经在方格纸上耕耘的思绪便消逝了;习惯了在电视前的久坐,那些对于事件保持怀疑与探究的精神便黯淡了;习惯了在车厢中的闲适,那些跋山涉水、寻幽探秘的激情也便褪色了……还有更多人类独有的东西都在被现代科技所吞噬。依赖科技,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另一种隐疾。2

它不易被察觉,却悄无声息地让自制力不够的人群感染。社会进步了,但人们对于简约生活的向往是否已被抛诸脑后呢?面对那些让我们感到疲惫丛生的现代科技,我们是否需要呼唤一种纯粹的生活,回归到简单的状态呢?也许,依靠自身的技能工作,没有科技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生活将更加充实。

国内某大学发布“周末无电脑日”倡议书。《倡议书》中说:“利用那些曾经被电脑„控制‟的休息时间,用来洗涤疲劳,整理心情,走出宿舍,拥抱春天,做一做自己久违的事情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逐渐普及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因为沉溺其中而耽误学业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电脑这个„双刃剑‟促进学习,倡导发扬优良、纯正的学风,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人在倡导“无电脑日”,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手机日”等。人们已经开始对科技带来的危害做出有益的反抗了,也开始关注自身内心的丰富与安静。再想想我们的祖先,他们没有手机、电脑,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经典著作,仍能做出震惊世界的实验,仍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仍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推动社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心,少一份束缚,多一种想象;生活,少一份奴役,多一种自由。在那个简单的世界里,先人们用智慧营造了一种淡定从容、知足常乐的生活。的确,现代生活真的离不开科技产品。电脑、手机等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我们没有理由执意地放弃这些科技产品转而去求一种原始的生活。但为何我们会被现代科技所束缚呢?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当被问到“你觉得现代人能不能摆脱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某大学的同学说:“我想应该是不能了,因为人习惯了某些东西就不想改变,习惯了科技的好处就无法摆脱。”但真的是不能摆脱吗?难道我们人类真的注定要被现代科技所规限、奴役吗?其实,一些客观的因素如科技对环境的破坏,保存文件不安全等,我们是无法马上做出改变,但主观上电脑对人的束缚却是可以缓解的,所以,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平衡科技与工作生活的关系,该怎样尽量减少对科技产品的依赖,保持自我。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电脑、手机只是我们一种通讯与工作的工具,没有了

这些科技产品,生活仍能继续下去。要搞清楚机器与人的关系,机器是服务我们而存在的,不能让自己成为机器的奴隶。其次,大家要调整好心态,克服对科技产品的依赖性,有意识地去使用它们。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生活,让有益的活动填补因没有思考而空白的记忆。多与人交往,多思考人生。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减小科技产品对你的消极影响。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以至于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方出现的技术价值观主要分为两个派别:“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悲观派思潮就已经出现在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代表人物有: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里夫金和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2)人们无法完全驾驭科技的发展,而对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的控制能力又极其薄弱;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本来就混乱的世界更加混乱。

悲观派思潮认为人类即使透彻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对科技必然导致的社会后果的控制能力极其有限,人们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所以有的悲观学者甚至彻底否定科技存在的合理性,认为为了消除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只能抑止甚至阻止科技的发展。

其实,悲观派对科技丧失信心的消极的观点,正是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前途等同于世界未来的前途,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他们低估了科技的作用,看不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现实世界的突破性。

乐观派思潮对科技和人类的能力寄予厚望,他们不否认人类面临的种种发展问题,但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凭借科技的进步而得到解决。代表人物有:F.培根、奈斯比特、松田米津、托夫勒、巴黎小组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1)将科技视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学家贝尔在《后工业化社会》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的社会制度是从旧的社会制度中孕育产生的观点已经过时,而应当说是技术产生了新社会);

(2)认为科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只能依靠科技来解决;

(3)科技发展阶段就是社会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乐观派的中心观点是“技术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是科学技术,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向决定的。

对于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两派的观点,都可以归结为“技术决定论”思潮。技术决定论是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且认为技术能直接主宰社会命运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技术与其它社会因素在作用于社会时没有发生关系,不共同影响社会,科技也不受社会的制约,而是单向地、唯一地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会产生“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的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发展,是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科技只是这些子系统中的一个。社会要发展,就需要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这些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

对于西方技术价值观,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肯定、接受它正确的一面,也要否定、克服它错误的一面,采用扬弃的态度。

他们看到并且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他们揭露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但是,他们脱离了生产方式、社会制度,而片面地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混淆了科技与科技的应用,忽视了主体——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正确地意识到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克服的。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是相生的,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价值,尽量减少损失。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它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

第五篇:科学技术环境对广告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广告的影响

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环境对广告的作用

1、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环境的发展促使广告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简单无序走向复杂与成熟;

2、与广告相关的学科为广告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促进了广告理论的深化和丰富,也促进了广告策略的合理化和广告效果的提高;

3、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广告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广告传播形态的改变这是外部科学技术环境对广告发展的最重要作用。

广告行业的科学技术环境作用

1、广告理论的发展,广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广告代理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而广告主则直接从中受益;

2、广告理论的逐步发展,使广告研究和教育发展起来,从而也促进了广告行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广告服务水平的提高;

3、广告技术的发展,为广告创作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广告作品的物质品质也逐步提高,从而使广告对客体的作用和效果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当代中国广告行业科学技术环境的特点

1、广告教育与广告实务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广告行业成为先进技术的最积极追随者;

3、广告技术的采用集中于专业制作公司;

4、过于偏重制作技术;

5、技术技能在广告人员中出现集中化走向。

处于当代整个社会和广告行业自身科学技术环境中的现代广告特点

1、对多学科的交叉借鉴使广告学本身出现新兴的分支学科;

2、其他学科的新观念促进广告新观念的产生;

3、广告技术走向电脑化;

4、高科技广告媒介、广告材料不断出现;

5、广告效果的可控制性增强;

6、广告行业的技术性竞争日趋激烈。

下载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文明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

    刑事科学技术对侦查的影响“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第一战斗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刑事侦破能力的提高以及侦查观念的转变。一、科学技术对刑事侦查的影响史。早在2000多年前......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社会生态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乔红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29班)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很密切,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显示了很重要的作用......

    论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

    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作用(优秀范文五篇)

    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

    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1.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而展开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典型式样和总体特征,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很......

    科学技术对政治文明的影响范文大全

    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陈万求 李丽英 (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6 ) [内容提要] 本文从技术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指出科学技术是政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