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

时间:2019-05-14 17: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

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

自然辨证法:它是马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的理论,也就是是,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自然辨证法研究对象: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客体(自然界);中介(科学技术)。

东方思维方式:注重系统整体的统一和谐、整体的协调发展,优点:统筹兼顾,顾全长远,有利于宏观和全体的维护。缺点:容易忽略对个(2)自然科学的的一般方法:观测试验法;逻辑法(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非逻辑方法(想象,直觉,灵感);假说、数学模型;(3)哲学法。

2、科学研究方法

(1)经验方法:科学观察;科学试验。

(2)理论方法包括: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数学方法。

四、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发现和提出问题

2、搜集资料

3、提出假说体完整的表现出来。

2、理性具体的构成:概念、判断、推理(1)概念: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是理论的最基本要素。(基础)

理性都表现为一定的逻辑体系——任何逻辑体系都是思维的结果——任何思维的结果都是以概念为基本细胞(例如:经典力学 分力、摩擦等都构成一个理论体系)

注意:a、概念是理论认识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出发点,一切思维都从概念开始。b、概念是人公式:场合不同情况不同现象

1.A1、B、Ca1、b、c 2.A2、B、Ca2、b、c 3.A3、B、Ca3、b、c、结论: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关系。

5)剩余法:被研究的某一复杂的现象是另一复杂现象的原因。把其中已经判明因果关系的抽去,剩余部分之间一定有因果关系。

公式:A,B,C,D是a,b,c,d的原因。其中,A,B,C,是a,b,c的原因,结论:D是d的原因 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很多时候缺乏可操作性。

西方思维方式:注重个体的评价与得失,重分析,重实证。优点:能深入把握事物事物本质和规律,专业性针对性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缺点:缺乏整体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实现社会俄整体协调发展。

古代朴素自然观:自发的唯物主义观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特点:(1)自发性:直观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而没有科学证明。(2)辩证性:a、运动观:认为自然界以及构成自然的本原头处于运动变化中。b、矛盾观:对立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直观性和猜测性

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是与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还受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的影响,特点:自然界绝对不变。第二章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广义,我之外的一切外部事物的总和;狭义,自然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和。

1、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的表现:自然界物质相对于人类意识的本原性;自然界物质的永恒性。

2、自然界的统一性: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在基本粒子上具有统一;物质形态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方面具有统一性;实物和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1、系统的概念: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规则所组成的具有独特的有机整体。即是包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并具有确定性能的整体。

非系统:无规律的联系,无整体性的堆积,偶然的、杂乱的2、自然界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系统的非加和性。相关性: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联系和作用造成了系统质与要素质之间的原则差别。自组织性:系统的各要素源于系统自身的自我发动、自我发展、自我完成形成整体的过程。有序性:事物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确定性和规范性。自然界有序程度的最高标志,是人类及其精神。

三、自然界的层次性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由若干要素的相干性关系构成的系统,在通过新的相干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

2、自然界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 低层次系统对高层次具有构成关系;高层次系统对低层次具有包含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间存在着相干关系。

3、自然界层次结构的规律性:层次结构的结合能与层次尺度成反比的规律;层次机构间的双向因果规律,低层次结构是原因,高层次结构是结果。第四章

1、人和自然的关系特点:受动性表现在: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作为自然、社会的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作为创造活动主体的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能动性: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属性。能动性表现在: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自然;在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自然。实践上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能动性要以受动性为基础;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

2、自然的分类:天然自然(还未受到人类实践活动影响即还未被人类认识的那部分自然)、人化自然(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其信息的那部分自然)、人工自然(人类实践活动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

3、自然界对人的异化与生态危机:

异化的概念:指主体所制造的力量反过来支配主体,使主体自己变成被统治的工具的一种社会现象。

自然界平衡:(自然界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形成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转换的特定比例关系)的特点:稳定性、变动性、非价值性。

生态危机的表现:a、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土壤过分流失和土地的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矿物资源也在衰退之中;b、环境污染:大气、水体、土壤污染。C、人口的增加。

4、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类的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人类利益的满足和自然平衡的维持同时得以实现。第五章

一、主体、客体、相互关系

1、主体: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科学工作者、科学共同体)。

2、客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世界(人的自然界)。

3、相互关系:

主体对客体的制约(1)主体可以借助各科学仪器、试验设备通过各种特殊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强迫客体把自己的内在本质规律显露出来。(2)揭露出客体的本质以后,可以利用它,驾奴它,使客体沿着有利于主体的方向发展。

客体对主体的制约(1)客体的属性要求主体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否则即使把它摆在面前也不能被认识。(2)客体的本质规律对主体的制约。(2)相互生成。在实践中,主体在生产出客体对象时,也使主体本身的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3)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主体可以转化为客体,客体也可以转化为主体。Eg:机器人。

二、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1)接受信息的作用,(2)加工和储存信息的作用,(3)应用信息并使之增值的作用。

三、科学方法的层次结构

1、科学方法的层次分类:(1)具体科学的特殊方法;

4、实验检验

5、发表 第六章

一、科学问题eg:外星有无生命(不属于科学问题,只是问题)大海捞针-问题;大海捞月,上帝是否存在-伪问题

1、含义: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

2、分解和转移:

科学问题的分解: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把一个问题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小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大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

科学问题的转移:在科学研宄中,根据已有的观察实验结果,提出新问题从而转入对新问题的研究。(Eg:核电站的产生与核爆炸)

二、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狭义上讲,是指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广义上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

1、步骤:a、课题调研和实际考察b、课题选择、c、课题论证 d、课题确定

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论证:目的性认证;根据性认证;创造性认证;可行性认证

意义:

1、从科研程序上讲,选题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和战略起点,在科研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了研究人员的主攻方向以及进行此项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人才结构,所采用的方法、仪器设备等。

2、从价值角度上讲,科研选题直接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成果的大小甚至成败。

3、提出有创建性的课题,能加上科研选题的发展

4、科研选题还与研究人员的成才有重大关系。第七章

科学事实的含义:科学工作者对通过观察实验所获取的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真实描述。

科学事实的分类:经验事实(科学工作者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理论事实(科学工作者经过科学整理,论证和鉴定所获得的)。科学事实应满足的条件:(1)是个别存在的陈述而不是一般概括(2)可复核、可重现。(3)比较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的特点:(1)客观性(2)思维和理论渗透性(3)相对稳定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是形成新概念和新理论的基础;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科学评价的基本手段

获取科学事实的途径:直接为:科学工作者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特别是在科学实验中获取科学事实;间接为:文献调研

科学观察含义: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的特点:(1)目的性和计划性(2)自然性(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3)理论性(要具有科学理论)

科学观察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典型性原则

科学观察的类型:

从观察的手段和方式分(1)直接观察,通过人的感官(2)间接观察,通过仪器。

从观察的性质和内容分(1)质的观察即定性观察,重点考察观察的对象的性质、特性以及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定性关系。(2)量的观察即定量观察,主要是确定观察对象的数量关系,如速度、强度,是定性观察的精确化。

科学观察的作用:是科学实验的来源;是检验科学理论,科学假说的重要实现形式;有时可以直接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从而为科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科学实验的含义: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地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考查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实验特点:(1)可以纯化和简化自然现象(2)可以再现或重演自然过程(3)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科学实验的类型:(1)定性实验,化学测定元素等的定性分析实验(2)定量实验,焦耳定律,热,功,当量的实验(3)结构分析实验,动物变异,DNA分子结构分析(4)析因实验,已知结果,去寻找原因(5)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6)模拟实验,根据对象本质建立模型 第八章

一、科学抽象与科学概念

l、科学抽象概念: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出本质的过程和方法。(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科学抽象过程:感性具体-思维抽象-理性具体。感性具体,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特性和外部联系的表象性认识。

思维抽象,在思维中,把事物进行分解,然后分别考察其各部分,以形成对该事物局部范围内的的本质性认识

理性具体,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进行有机综合和完整概括,从而形成关于事物完整,准确,全面的本质性认识。即在思维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完整的本质性再现(由分散的部分-组成整体-还原对象)

科学抽象作用 a、区分事物的真象和假象,撇开事物外部的非本质联系,让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过程暴露出来。b、撇开次要的过程和干扰因素,从纯粹的形态上考察事物的运动过程。c、区分基础的东西和派生的东西,深入事物内部,把决定事物性质的隐蔽的基础抽象出来。(例:尼克松访华)d、将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加以综合,从而把事物的本质作为一个整

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倒:摩擦是热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的源泉)c、概念是科学实践的产物,也是科学抽公式: 大前提:所有M都是p,小前提:所有S象的结果。

都是M;结论:所有S都是P 作用:a、将长期混淆不清的概念区分开来,用

(四)分析和综合正确的概念取代错误的概念,从而推动科学的深入分析的类型:定性,定量,因果,结构-功能 发展。b、在新的事实面前引入新的概念,从而获

三、非逻辑方法

得理论上更大的突破。c、一门科学的新概念移植想象:在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排列,运用到其他的学科中去,成为促进发展的杠杆。d、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

新科学概念一旦产生,能够指导人们科学实践,导直觉:不受任何逻辑的约束, 而直接依靠顿悟,把握致科学技术重大突破。

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2)判断:是反映概念之间的关系,用一个概念说灵感:随机的,不可预期的,瞬间突然实现的。

明另一个概念的思维方式。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完整表述。(例如:运动是„„,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注意:a、构成判断的概念必须是前后不同,否则就是同义反复。b、构成判断的概念必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c、判断要随概念的发展而发展。(3)推理:从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方式,是逻辑体系的结论。

二、逻辑方法

概念: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在思维中完成对对象本质和规律揭示的一种思维方式。

特征:抽象性(一)比较和分类

比较:确定对象之问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方法。(相同点的比较;相异点的比较;同异综合的比较)

相同点的比较:在不同事物之间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在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之间找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

相异点的比较:在相同事物之间找到它们的相异点或在表面上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到它们在本质上的相异点

同异综合的比较:同时进行同异点的比较,以认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注意:a、异类不比b、比较的标准必须明确统一。

作用:可以初步整理事实材料;可以发现新事实;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可以对理论研究成果与观察实验的事实之间是否一致作出明确的判断。

分类:根据比较所得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

作用:a、可以使大量繁杂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这样便于存入资料和提取资料,便于查找和有利于分析。b、还具有科学预见的作用。

注意:a、各自子项之和必须等于被划分的大项;b、每种分类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c、分类必须按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d、划分的子项必须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

(二)类比

1、概念: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一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某个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例如:黑猩猩和人类)公式:A对象具有a,b,c,d属性;B对象具有a’,b’,c’属性;所以B对象可能也具有d’属性。

2、作用:a、解释作用;b、启发和探索作用;c、仿造作用(例如:“仿生学”蝙蝠-雷达;鱼发声波-潜艇)d、模拟作用

3、注意:a、类比推理是有或然性(有可能出现问题)。相似性——基础,差异性——或然性。(例如:西方的“中国威胁论”),类比的客观基础限制了类比结论的可靠性。b、类比推理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所以推理的结果只能是可能性的

(三)、归纳和演绎

1、归纳方法概念:归纳是从个别或特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事物本质或一般原理的思维方式。

特点:a、方向是从个别到一般。结论具有或然性。b、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从已知到未知(例如:39岁的现象)。分类:a、完全归纳法(穷举某类所有对象之后,概括出一般的方法)b、简单枚举法(根据对某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的考察,发现某一属性在一些同类事物中不断发现,又没有遇到反例,从而推出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

c、科学归纳法。(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概括出结论的一般性方法

1)求同法:如果所研究的现象a,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场合中,其中只有一个情况A是共同的,那么共同情况A就与所研究现象a之间有因果关系。公式: 场合不同情况不同现象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总结汇总

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体系结构: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导言。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主要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第三部分: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第四部分: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五部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科学的分类是以研究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主要依据,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力学。

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桥梁。

3.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简述)[答到八卦、五行]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

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

4.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八卦、五行分别是什么+例如….)八卦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八卦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五行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5.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论述)[1.先把两种原子论的内容列出来;2.找出相同点;3.找出相异点] ①两种原子论②相同相异③相同相异在哪里

L-D原子论:(1)原子和虚空。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虚空≠虚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

(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

(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

伊氏原子论: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L-D的发展)3.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L-D原子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伊氏对前人的继承,差异点是伊氏对前人的发展。

6.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o

古代自然观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世界本原问题的元素论,探讨物质结构问题的原子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天体论)(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探讨世界本原问题时,坚持以物为基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特征,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在反映世界状况时,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八卦”“五行”学说。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古代自然观按自然界本来面目进行客观反映,按自然界展现出来的景象加以认识,从而实现了本原与状况的统一。即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3)猜测性: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7.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

《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发表了《天体运行论》。(2)日心说的内容:

①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② 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一周。地球在自转,24小时转一周;

③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9.5天; ④ 离太阳近的天体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体运行周期长(3)日心说的意义:

①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体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② 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它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8.简述笛卡尔对方法论所做的贡献。

笛卡尔完善了演绎推理方法,提出了演绎推理四法则:

①清晰明白法则:演绎推理的前提是清晰明白的真知识,并且推理者对其精确把握;

②分解法则: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直至推理者对复杂问题的各个部分都清楚,不留疑点;

③秩序法则:要用秩序引导推理,对于那些难以判定顺序关系的问题,要先根据研究需要假定顺序关系以保证推理的进行; ④完整性法则:演绎推理的结论必须与事实的整体相印证。9.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1)特性:

① 机械性: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甚至把人也比作机器。

②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③ 不彻底性: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2)产生原因:

① 科学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力学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其它学科仍处在搜集整理材料的阶段,由此产生了“泛力学”的分析方法。

② 方法局限: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将完整的自然界人为的划分成了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无视其它领域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甚至排斥其它领域的成就,久而久之,形成了孤立、片面的思维方式。

③ 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已成为统治阶级,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需要寻找哲学依据,形而上学自然观正合乎其需要,得其青睐,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评价 ① 贡献:

第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推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脱离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大力推进了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各门学科均取得成就,建立起自身体系。② 弊端:

第一,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严重阻碍作用,学科间成果难以相互借鉴,研究方法的创新变得异常艰难,直接影响了科学的整体发展。

第二,疏远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科技成果难以运用于生产,割裂了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统一。第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作辩护,反对社会制度变革,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0.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1)发现过程:19世纪40年代,十几位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该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提出了该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电学、力学、热力学角度提出该定律;德国霍尔姆赫兹从数学、生理学、化学、热力学等领域证明了该定律。还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证明了该定律。

恩格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高度,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概括界定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即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位能、热、放射(光和其它辐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它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然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2)贡献:

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11.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有关原理,解释了宇宙天体形成与演化,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2)维勒的有机化学成就: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一书,论述了用无机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有机物——尿素,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念给予致命打击,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根据。(3)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3年,赖尔发表《地质学原理》一书,运用地球内力(火山、地震等)和外力(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湖泊、海洋等),合理揭示了地质岩层的形成与演化,深刻揭示了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思想,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增添新的基石。(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需要全部写?)

①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② 更深刻、全面地论证了物质世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普通联系之中,不仅揭示了事物的静态联系,进一步揭示了事物的动态联系。③ 使世界永恒运动的哲学论断变为经验的自然科学事实,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给予了致命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最坚固的基石。

(5)细胞学说:两位德国生物学家先后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和适用于整个生物界的细胞学说,实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揭示了不同生物间的内在联系,对形而上学自然观再一次给予了重大打击o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运用生物界所固有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等矛盾,解释了生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解决了当时哲学界、科学界、生物学界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列宁称赞: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批判了物种神创论、偶然论、不变论的观点,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面对如此之多的重大科学发现,恩格斯概括:新自然观的基本点已经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凝固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是永恒不变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无限的循环中发展着的。

12.简述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一.社会生产是科技的基础

1.社会生产是科技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 ①最早的科学技术主要来源于社会生产。②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出新课题,促进其发展。2.社会生产不断为科技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是检验科技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二.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的影响

1.社会制度的影响(科技自身没有阶级性)

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新的科技成果出现,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其带来利益,相应学科就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资助和支持,从而推进和加速其发展,反之则不然。

②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制约作用。先进的、合理的、良好的科技政策能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和加速科技发展。反之,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科技政策,严重压抑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阻碍和延缓科技发展。2.军事战争的影响: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①主要表现在巨额投资刺激科技发展。

②军事战争向科学技术提出急需解决的课题,促进科技发展。③能够带动相关科学的发展。三.哲学的影响

1.为研究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有利于研究者沿着正确途径探讨,避免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2.对研究成果加以分析。面对相同的研究结果,正确哲学思维指导,就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解释,获得相应的发现或发明。反之,就会丧失活动发现或发明的良机。

13.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

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技探索,会出现新事实、新现象,用原有理论难以解释,暴露出旧理论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根据新事实、新现象补充完善原有理论或提出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从而把科技推向前进。二.不同观点、不同理论、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1.产生原因: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会得出不同结论,相互订正,产生争论。2.作用:

①活跃学术气氛,加速科学发展。特别有利于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造就年轻人才。

②促使人们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正确的观点,加速科技发展。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理论,实现理论创新。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1.原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途径与作用:

①基础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多种科学理论共同运用,使获得的成果更加可靠、可信,以此为指导改造世界,能提高成功率。

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有利于获得的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③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如系统科学)、综合学科的出现有利于科学整体突破,全面发展。四.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既包括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和方法,也包括继承前人留下的难题,吸取前人经受挫折所留下的教训。创新是研究者的最高追求,创新是分层次的。提出了前人没有提出的新定律、新原理,称为科技突破;取得的成果使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到了完善的程度,称为重大科技突破;取得的成就使整个科学领域发生重大飞跃或创建了一种普遍使用的新方法,称为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使整个人类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飞跃,称为重大科技革命。

14.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全面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当今科学技术所发挥重大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未来社会科学技术将发挥更为关键作用的科学预见。科学技术是当今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为:

(1)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劳动者素质,保障劳动者健康,在生产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通过技术革新或发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物化到生产工具中,研制出新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3)通过新工艺新发明不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合理节约使用已有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增加生产力的物质内涵,转化为直接生产力。(4)管理科学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协调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降低内耗,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发挥各自功能。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推动力,对于政治而言是影响力,对于军事而言是威慑力。综合国力如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

15.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论述科研选题所必须遵循的有关原则。一.需要性原则——目的

1.含义: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包括社会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要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及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中的课题。2.如何贯彻:

① 选题应看是否有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选择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较大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支持,选择了较大学术价值的课题,获得成果就能为多个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

②长期需要与近期需要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统筹兼顾,有关科研力量的分配,应保持合理结构,人力、物力也应合理分配,比例适当。

二.创造性原则——价值

1.含义:指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以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在科学领域获得新发现新见解新理论,也包括在技术领域获得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等。2.如何贯彻:

①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一旦获得成功就可实现超越。

②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学术价值突出,一旦获得成果就可为多个学科领域巩固基础、提供指导,应用广泛。③到学科交叉区域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域选择课题,此类课题难度较大,涉及学科广泛,获得成果能有效推进科技整体发展。三.科学性原则——根据

1.含义:选题要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或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2.如何贯彻:

① 基础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提高理论成果的可信程度和可靠程度。

② 技术、应用类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速研究进程。

四.可行性原则(现实可能性问题)——条件

1.含义:科研选题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得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2.如何贯彻:

① 考察已具备的主观条件:选题必须从已经具备的主观条件出发,包括: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语知识等)、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新能力、表达能力等)、个人特长、兴趣及其对所涉及的学科发展状况与趋势的把握等。

②客观条件: 应从已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包括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设备、人力、资金、时间、相关学科进展,前期研究成果等。

③发挥优势,扬长克短,弥补不足,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哈工大资料ppt答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纯以文学水平来论,莫言获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莫言“民间创作”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加上运用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使他的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他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深刻挖掘,是他独有的成就,也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莫言的获奖,无疑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新基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一次真正的正视。获奖的虽是莫言个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国作家群体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莫言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在创作上各有成就,有许多作家都和莫言一样,在海外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莫言获奖,其影响会辐射到许多有实力的作家身上,将从总体上扩大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影响力。可以想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优秀作家会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作家的总体影响力会较以往有实质性的提高。

莫言的获奖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提高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关注度,这代表着中国文学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肯定,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有孔子、庄子和道教。同时,此奖来之不易,得奖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莫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其次,莫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学还是要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任何获奖作品书写的内容,与作家成长的根,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根在本土。

第三,拓宽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宽广度。中国文字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清晰,前景也更加宽广。无论是海外,还是两岸三地的文字工作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前景更加明确,不是每个人都要得奖,但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妄自菲薄。莫言获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莫言的获奖,不仅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自信,更增添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学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毫无疑问会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这对于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来说,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标准和中国本土文化互相包容的可能性,这种不同文化直接交融的开放氛围,更能培养一个民族包容大气的文化品格。有了这种品格,我们会有更自信从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追求的那种“中国气派”,没有这种自信从容,是很难涵养出来的

莫言的获奖,增强了中国作家和外界对话的能力,也增强了中国文化和世界对话的能力。最能代表这个能力的,是各民族的文化精英,尤其是世界级的文化精英,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对于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交往来说,无论是中国人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认识,还是其他国家民族对中国的认识,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各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英实现的,比如托尔斯泰、歌德、鲁迅等等,他们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文学塑造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再也没有比通过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美好心灵的途径了,我相信,对外国读者来说,通过莫言作品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这是一般教科书很难代替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但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还应该是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文化上影响力甚微,那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希望莫言的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应该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化精英,这将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又一个标志。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学者们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较大的分歧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和具体表述上:一是远和近的关系,即提炼的着眼点是着眼未来发展,还是立足当前实际;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是侧重理论推演还是侧重实践归纳;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明确核心价值观中应包含的内容的前提下,须进一步明确应当遵循的六项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社会形态的根本特征;

3、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

4、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5、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6)好记易懂,词义明确,不留歧义。据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具体表述为:共建、共享,平等、解放,友爱、和谐,进步、富强。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多元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当代世界文化和文明出现了两种并行的发展趋向。一种是世界整体性、联系性、依存性越来越强,各种文化与文明互相融合,普适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向;另一种是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不断发展,多样文化互相影响又矛盾并存的趋向。构建和谐世界,归根结底是构建多样文明共存共容、互相促进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文化发展状态,实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承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正视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促进多样文化的对话,构建多元并存、惠及人类社会的和谐文化。

一、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的差异,以及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宗教、科学、伦理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向更高层次发展,还构成一些不同的文化类型,使整个人类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类型。相反,每种文化都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存在、发展。当然,任何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不把握文化共性,就难以把握文化比较和评价的客观标准和尺度;而不了解文化个性,则难以准确概括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一般规律。“普遍性、共通性不是一开始就已存在或已经完善的东西,而是作为种种特殊性的扬弃、差异性的消除中不断实现和完成着的东西而被把握的。”这里所指的文化个性,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带有阶段性、局部性、具体性的现象,正是它的存在,人类文化呈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观。导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有深厚的历史根源。第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多样文化产生的客观基础。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主要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场所,又为人类准备了不可缺少的生存物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矿藏等自然要素。不同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便构成了各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按文化发生学的观点,由于自然区域的差异,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谋生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造成不同民族、种族和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思维、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最终发展为特定的文化类型。例如,我国古代文明诞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温暖的大陆环境中,较早地形成了农业定居生活方式,重视家庭、伦理,关注天人关系,从而形成了以农耕为特点的世界古文明中心;草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以放牧业为主的游牧文化;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民族则过着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生活;而古希腊人依托海洋生活,关注生存、强调探险、寻求发展,从而成为与我国文化差异明显的又一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当然,我们也要反对简单化的自然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虽然自然环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可能使一些民族较为封闭,但地球的凝固永远克服不了人类的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扩大,封闭的民族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在各民族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第二,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由于历史传统、实践环境的不同,都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个性特征。所谓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指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及其特征,它是对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是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具体体现在民族风俗、语言、习惯、礼仪、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色。从纵向上看,文化的民族性具有与该民族共存亡的超时代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在历时性的嬗变中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倾向。民族性还具有沟通全民族心灵的特点,成为协调全体成员的天然纽带,它在时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从横向上看,民族性反映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特殊性、多元性和相对性,更多地体现为空间性和地域性。例如,同属于西方文化的英、法、德、意等国都发展了资本主义文化,但是又各有其不同特点。对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的存在,人类文化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因此,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根源。第三,文化的历史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根源。人类的文化存在是历史地发展的。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为所属的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所决定,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在同一个社会里,由于人们年龄的差异,不同年纪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所谓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就是指由于各地域或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产生的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它表现为文化进化过程的不同时间维度及其代谢更迭。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差异,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原则与进步原则的坚持,从而客观地把握每一种文化的时代特征

关于改善民生的问题

改善民生涉及到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因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之间不协调。

我们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放在改善民生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

• 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是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

• 四是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收入分配改革拟涨四类人收入

• “提低”的重点是四部分人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低收入工薪劳动者

2、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管理理念不科学。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

2、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

3、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立法滞后,执法不公等问题;

4、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不到位等问题。

胡锦涛就当前社会管理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员工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两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均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然主要处于资金和人力追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浪费已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障碍.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耗费为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 10.86倍,甚至是印度的2.86倍.显而易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重组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资源短缺雪上加霜.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我国只有大力推进技术

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成为历届政府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然而见效甚微.这其中有一关键问题,那就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其核心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战略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是降低生产过程的耗费,或是获取更低廉的原料来源,或是开辟更为合理的销售渠道,以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的主动权,把大多数竞争对手逐出共同的市场.另一种是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性体现在技术特征,功能特征,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差异化即意味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要结合企业的改革,在企业中加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组织重点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全球经济变革对技术创新提出新要求 世纪,全球经济的变化总体上可概括为:全球化--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原材料,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信息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以光学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与使用,甚至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污染”的现象;知识化和过剩化--知识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依靠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转变到更为依托知识的作用,过剩化是指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管理的改良,使全球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有着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也就是说,未来技术创新将减少对“急功近利”式的,浅层的数据和信息的依靠,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②技术创新需要较强的智力资本,而非简单依靠物质的累积.开发和应用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③技术创新依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包括了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 其中包括阅读中学习(learning by reading),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应用中学习(learning by using)和研究开发中学习(learn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技能,并进行由浅至深的动态转换,将成为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意义:

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第二,自主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自主创新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自主创新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当代一系列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国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来源面临着军事工业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即使花钱,也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我们只能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总结

我们前七次的讨论主题分别是(具体内容略):(1)自然辩证法是什么?(2)人与自然的关系(3)理解科学

(4)科学研究究竟是始于观察?还是始于问题?(5)世博会、技术进步与人类未来(6)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7)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或许,有同学希望某本书或者某个老师给出与这些主题相关的问题的“答案”。不过,这种愿望有点不切实际。其中的一些问题,科学哲学家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当然,像主题(1)确实是可以在教材里找到参考答案的)。我所希望的仅仅是,通过讨论,能帮助同学们在阅读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较为合理、以及更有深度的观点,并且,养成清晰地、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观点的思考习惯。这两点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也会成为我评定期末成绩的主要标准,因此,大家在期末考试答题时必须要注意。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请大家答题时注意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尤其要注意运用主题句和关键词进行论述。每题论述原则上不少于500字。关于“自然辩证法”与“辩证法”的关系。

在大家的讨论中,时常见到类似的主题,比如针对什么什么问题,有A和B(或者A和非A)两种选择(或两种答案,两种态度,两种方式„„),请大家根据“辩证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之类。我想在这些同学的问题中,大家都把“自然辩证法”等同于“辩证法”了,以为自然辩证法就是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也大相径庭。

我们这门课叫“自然辩证法”,作为对理工科硕士生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课,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又大抵可以分为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技与社会等内容。第一堂课上,我也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主要议题进行了介绍,并就与同学们的相关性和学习的意义进行了阐发。正是因为“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思,所以虽然它范围广泛,但依然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而“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跟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即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相对而言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范畴。而很多同学则是片面地取“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法”三个字进行讨论,所以很多话题都脱离了自然辩证法的议题,有如脱缰之野马,不收住的话,此类的讨论就会漫无边际。

[1]本周讨论主题:“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2)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4)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从教材上可以轻易找到答案,不过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参考各种资料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谈谈想法)

[2]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二篇报道及一段视频,然后就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举措及近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之主旨等问题发表你的看法。1.图片:臭氧层空洞:(http://news.qq.com/a/20080918/002116.htm)2.报道:数百座冰山奔袭新西兰(http://news.sina.com.cn/w/2009-11-25/033516661500s.shtml);近四成国土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损失至少2000亿报道:(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Detail/Detail.aspx?tbno=209&id=734&cols=%E6%96%87%E7%AB%A0%E6%A0%87%E9%A2%98%2C%E6%96%87%E7%AB%A0%E5%86%85%E5%AE%B9

2010年上海世博的口号是“打造科技世博”,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再一次承载了人们对世博会的期待。请阅读教材资料,以世博会为着眼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思考如下问题: 1)究竟什么是技术呢?

2)技术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究竟有何种作用?

3)有人说,技术将把人类引向美好世界,予人类以福祉。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6]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谋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譬如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等。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出现,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也不断涌现,如网络伦理问题(网络沉溺和网络犯罪等)、基因伦理问题(基因歧视及基因隐私权的保护等)以及生命伦理问题(器官移植、克隆人和安乐死等引起的生命伦理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引起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等流派之间的讨论)等。

那么这些问题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还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造成的呢?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选择问题,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价值中立说,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价值蕴涵的,科技带来的后果都是由于运用它的人造成的;一种是科技价值负载说,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比如真善美等内在价值和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功能等外在价值,因此应该对科技后果负责。

请大家结合这些观点以及对高科技发展引起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可从以下几个题目入手:

1)科学技术上"可能的"是否也是伦理上"应该的"?

2)科学技术伦理问题是由科学技术的应用造成的,还是由科学技术自身造成的?或是其他原由呢?

3)结合个人的背景知识和兴趣,谈谈自己对高科技引起的网络伦理、生命伦理、基因伦理、环境伦理等问题的具体认识。

[7]以下是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讲演时所说的一段话: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可从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的社会责任方面发表看法。(你认为科学家是否应该为科学成果负责?如果是,那么科学家应该负有哪些社会责任?)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模版]

1、五行相克的关系: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2、经济思维原则—奥卡姆剃刀 人们在进行哲学思维时遵循的一条最简单,最省事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原则。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所谓思维经济原则,就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尽可能少的思维消耗,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短的时间,对事实做出尽可能完善的陈述,获得尽可能多的思维成果。

(隔离体法——明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要考察事物的看成一个整体(又称体系),不去关心体系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只分析体系于外界的相互作用。)

3、康德把人的认识分几个阶段 感性:感觉对象 知性:经验归纳 理性:逻辑推理

(康德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据问题。)

4、什么是系统,其根本属性是什么 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现代科学的整体思维工具。(整体主义)

根本属性是非加和性,因为非加和性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着系统与其结构成分之间的质的差异。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于-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刑场一定结构(3)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5、什么是还原主义,能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基本思想,是相对于整体主义的。还原主义是相对整体主义来说的。其主要用于 文学 和 哲学 领域。还原主义将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将整体还原为各组分加以研究。还原主义的阵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比较单纯的,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有:(朴素)原子主义、机械主义和物理主义。现代还原主义的基本信条是:用物理、化学作用和自然选择足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但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中使用,不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6、系统进化的条件是什么

A、远离热平衡B、开放系统C、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把微小的偏差迅速放大,使系统失稳形成新的有序结构。D、系统存在着涨落与突变 7、197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与观点

只有一个地球

发展导向:经济中心型—社会中心性(和谐)

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意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持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⒈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⒉协调性原则。社会(人口、科教等)、经济与环境(包括资源)三者是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更小的系统,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⒊持续性原则。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⒋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

①充分发展 满足需要(南北宣言)②代际公平代内平等(京都议定书)

9、什么是虚假的科学问题,举例

特定知识背景的误导(维生素的发现,永动机的设想),虚假的科学问题是有科学的知识背景的,但研究背景是错误的。

10、科学事实分为哪两类?

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这个命题确认了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事实性”表征着科学事实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事实1 对事实现象的陈述;事实2 含有内在假定的判断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 例子:

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

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12、如何区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自然语言是某一社会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它以特定的语言、文字作为存贮和传递社会集团所需信息的手段。这种手段是人类在一切活动中交流思想、认识、感情、意志所必需的,当然也是保存和传递科学知识的通用工具。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多义性、歧义性,语法结构不够严格和统一。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即各学科的专门科学术语(符号),用以表示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表示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使语言符号保持其单一性、无歧义性和明确性。

自然语言(某一社会中历史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特点:多义性 歧义性 语法结构不够严谨和统一;用于----生活交流

形式语言(各学科的专门科学术语)----特点:单义性 无歧义性 明确性;用于----科学交流

13、什么是理想实验?

对实验条件进行极端的简化与抽象,从而得出最具概括性的理论模型(物理学的开端)。

14、简述合情推理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适用于经验判断,以区分理由较多或较少的推测。

作用:为科学,猜想,假说的选择和评价提出逻辑根据的推理。

15、如何区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自然语言:丰富性 歧义性(生活交流);形式语言:形式化 单义性(科学交流)

16、简述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包括硬核、保护带两个部分和正、反启发法两条规则。硬核,是研究纲领所依据的基本假定,是一个纲领区别于另一个纲领的本质特征。保护带,是围绕硬核所形成的众多辅助性假设。

反面启发法,是禁止把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的方法沦规则。可以把指向硬核的反驳的矛头改为指向保护带,通过调整、改善,甚至更换保护带而保护硬核。

正面启发法,则是关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以及如何修改、完善保护带的指导方针。如何承认一个新纲领的进步性呢? 一个新纲领只有比原来的理论论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都更加进步,才能设承认为是“科学的”。如何抛弃一个退化的纲领呢? 一个退化的科学研究纲领的标志是,它只能为自己消极的辩解,而不能再积极地去预言和指导新的经验事实的发现。同时,也不再能把反常转为正例。但仅此还不足以抛弃一个退化的纲领,两必须有一个比它更为进步的理论出现。拉卡托斯说:“对于精致证伪主义来说,决定证伪的不是观察陈述,而是一个比它更进步的理论”。

根据以上这些规则,他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17、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观:普遍性问题;方法论:内部性问题(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科技观:外部性问题(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18、康德三大批判分别探讨什么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 探讨---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批判 探讨---道德哲学

判断力批判

探讨---艺术美学

19、系统进化的特征是什么?

由无序到有序,简单到复杂,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进化过程中熵值降低,而序参量和信息量都增加。

20、什么是全球问题?

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它主要包括五大问题:

人口;粮食(谁来养活中国);能源(不可再生);资源(金属 淡水 森林);污染(三废 农药 抗生素)全球环境问题,悲观派和乐天派各自的观点 悲观主义——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乐观主义——托天勒:第三次浪潮

现实主义——可持续发展:充分发展满足需要(南北宣言);代际公平,代内平等(京都协定书)

21、科学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选题(前瞻性);获取科学事实(实证性);进行思维加工(创造性);验证(实证性);建立理论体系(深刻性)

22、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波普尔提出了 “证伪主义”原则(亦称批判理性主义)。在他看来,证实理论的确实性是信仰者的态度,而不是科学的态度;人们对于科学的应用在于肯定它,面对于科学的研究则在于否定它;不是证明其水恒性,而是要找出其可证伪性;科学的发展就时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因此,科学发展可概括为如下的“四段图式”:

Pl(问题)一TT(试探性理论)--EE(批判检验,排除错误)--P2(新问题)⋯⋯。他还提出“理论是大胆的猪测”,“科学开始于问题”,“理论出于灵感”。。。

23、古希腊对科学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对自然的纯粹兴趣 ;初等数学的基本完善

24、简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两大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所有正确的方法论,即科学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

数学与实验

25、简述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库恩的观点)

他创建的学说在科学领域既清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也超越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促成了当代科学哲学的方向性转交。

他以 “范式”及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共同体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是这样描述科学发展图式的:

前科学——一种范式规定的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旧范式转换成新范式的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范式的变革和转换,在范式转换中,不仅科学的范畴、理论体系与方法发生根本变化,而且哲学背景的变化是其先导并贯穿其中,科学革命也是“世界观的改变”,并且一再强调科学革命在于完成一次格式塔转换,即著名的“鸭——兔变换”。

26.何为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背景)及他的经验会影响观察陈述。原因:观察是一种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感知活动。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不是机械的、被动消极的接受客体发出信息的刺激,观察会受到观察主体理论结构的影响。但被观察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观察结果的内容是客观的,是由客体的性质决定的。中性的观察不存在,完全依赖理论的观察也是没有的。(举例:格式塔心理学的鸭兔图)

27、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鸭兔图说明什么?

答:(1)多种结果的可能性(2)理论总是指导观察的(3)不同理论之间有不同结论(4)观察和理论的相互渗透。

28、为什么说证实与证伪是不对称的?----假说的检验

一个科学假说,所演绎出的可被直接检验的结论,若与观测事实不符,即从整体上可以说这个假说已被证伪。①无数的确证不一定能完全证实一个假说。②但一个假说所演绎出的可直接检验的结论若有一个与观察到事实不符,则整个假说被证伪。

29、知识与事实相同与不同

A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科学知识是已经证明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出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B 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应该以某种方式来源于观察事实。

C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假说、科学定律,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同时科学的进步及知识的增加有助于科学认识主体更好的对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更好地描述和判断,也就是促进科学事实的形成。

30、对世界的观察分为哪五个层次,分别代表的意义

渺微宏宇胀

渺:研究基本粒子,夸克等结构;微:指量力学;宏:指牛顿力学;宇:相对论;胀:研究我们的物质宇宙之所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

31、现代科学的非决定论

世界是概然的、不确定的、非连续的、不能准确预测的、无限可能的

32、如何理解技术悖论,并举一例

技术悖论泛指对技术产生的后果与技术要实现的目的相背离或不一致的一种表述。例子:古代人的悖论观:古希腊“窃火者悖论”,中国“奔月者悖论”。

近现代人的悖论观:人口悖论;资源悖论;环境悖论;灾害悖论;贫富悖论;武器悖论;信息技术悖论。(举例:罗素悖论

堂吉诃德的例子)

33、四大数学模型及应用

A、确定性:线性函数;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必然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服从确定的因果关系。确定性数学模型 是最普遍的一类数学模型,用经典的数学方程式、关系式、网络图来表示,尤以为积分方程用的最多。B、随机性:概率事件;描述自然界中的或然现象。C、突变性:非线性系统;描述自然界中的突变现象。

D、模糊性:人工智能;自然界中存在大量模糊现象、模糊信息,反映在人们认识原则上则是模糊概念、模糊语言。

34、科学认识的特点 实证性:言之有据,2 深刻性:系统概括,3 创造性:想象丰富,35、思想模型的定义及功能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科学规律的精确体现。广义地说思想模型也包括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的功能:①解释功能:思想模型应当符合它赖以建立起来的实验基础才能对有关现实原理的各种观察,实验事实做出科学解释。②判断功能:即借助于思维模型来检验关于原型的知识的可靠性,这种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科学实践。③预见功能:理想模型是思想模型的特殊类型,往往可以超过现有的条件,揭示出研究对象在理想的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从可以给科学研究指明方向或形成科学预见。

36、歌德尔的不完全定理,并用平面几何的例子加以说明

任何公理系统都不是完备的,其中必然存在着既不能被肯定也不能被否定的命题。

37、某些物理量在微观世界中不能准确测量,解释其原因

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粒子在客观上,位置、动量在微观领域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测不准原来来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所谓的测不准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无关。如果微观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是 Δp,同时测得的微粒的动量的不确定范围是 Δq。Δp与Δq的乘积总是大于 hbar/2。这里 hbar = h/2π,h 为普朗克(Plank)常数。

38、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支持科研发展

39、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机械论取代了泛灵论、定量方法取代了定性描述(函数关系)、假说-演绎体系的建立、将复杂的运动现象纳入到单一的自然图式中去。

40、假说

假定性的推测说明

来源:

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理论的超范围推广;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 要素:

事实基础

背景理论

猜测

预见 特点:

A 科学性 B

假定性

C

易变性 作用:

创新理论

激发思维

繁荣学术

41、技术的价值与伦理

技术价值是技术客体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

技术伦理是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职责,它是对道德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技术伦理虽然是伴随技术价值而产生与形成起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技术有价值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技术伦理,只有当技术迅速发展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达到相当规模和程度,并且冲击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伦理并迫使人们对其进行伦理思考的时候才会产生关于技术的伦理思考。

1、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李约瑟难题是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心论题。他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由以下因素共同造成的:(1)中国古代科学科技发展重视实用主义技术轻视理论研究, 重定性研究方法轻定量研究方法, 无法产生现代科学理论;(2)儒家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 以及造成的科学精神与学术自由的散失;(3)科学信息交流的匮乏等。

启示: 现代科学的本质A系统化的经验解释 B数学及实验方法的支持数学体系

专利制度等我们科学教育界应该明确我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历史,成就与不足,只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科学,同时梳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挖掘,解读传统,为人类文化宝库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科学教育改革要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改革要处理好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关系。

2、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文明中孕育?(简述西方文明与我国子代..文明的区别)

(1)社会背景的差异-----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的束缚

(2)文化特质的不同------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将科学视为末学,主张儒学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3)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农耕文化,封闭僵化的传统思想,重道德而不重自然,重人伦而不重科学。然而,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化的经验解释;数学及实验是西方的文化特质。

(4)科学制度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封建主义的愚民政策,奴化教育完全排斥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对科技不闻不问,科技人才更是无法培养。

(5)科学范式的制约-----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各种思想上的革新和革命,科学思维的“范式”是儒家思想,崇尚仁义礼教和中庸之道,提倡封建的道德伦理,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你认为科学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客观性。科学探索中常常会犯错误,常常失败,但科学工作者要力求获得符合实际的结果,坚持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2)公有主义:超阶级性。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具有超阶级性。

(3)献身精神:无私。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充满艰辛,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

(4)怀疑精神:合理。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须要有理性的怀疑。科学知识必须是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

(5)创新精神: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

4、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客观性: 符合经验。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从理论推出可检验的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理论与实验符合的越好,越广泛,理论被接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一致性:逻辑自洽。理论内部的自洽性,即理论内部的无矛盾性。与公理相容。

(3)简单性:思维经济。这样的一种努力,它要把一切概念和一切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尽可能少的一些逻辑上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4)预见性:成果丰富。一个科学理论揭示的自然规律越深刻,越普遍,预见性就越强;预见的现象越多,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就越大。

5、科学是否意味着进步? 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本质给我们的启示是:

我们判断科学是进步还是退步,可以看科学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能满足人类什么需要。

如果科学造福于人类,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它就是有正面价值的,可以判断它是进步的;反之,它是有负面价值或无价值的,它是退步的。

6、中医是否是科学?

面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这个课题,中西医遵循不同的解题思路。寻求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方法,均有独到之处。在科学手段的运用上,中医落后于西医,而且中医还包含着许多非科学的文化成分,甚至还有一些伪科学的文化成分。但这些都不能掩饰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学术贡献和价值,既要认识到中医的科学价值,也要认识到中医的文化价值。

我觉得,关于“中医是否科学”,至少将有四种不同视角:

第一个角度就好比说心理学是否科学、星占学是否科学、中国古代的“天学”是否科学等等类似,问的是“中医是否一门科学”。对这一点的回答可以是很简单的——医学就不是一门科学,中医当然更不可能是一门科学了。古代医学从一开始就不是科学,而更多地是“技艺”,即便是现代的西医,仍然是归于“技术”更为恰当。

第二个角度是如果说中医并非一门纯粹的科学,但是其中是否包含“科学”,或者说至少包含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初级形态”?以这个角度讨论,便牵扯出关于李约瑟问题的讨论来。第三个角度是问中医是否“科学的”,也就是把科学当作形容词,这一话题可以进一步追问:究竟中医的有效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还是恰恰是它与西方科学截然不同才如此奇效?

第四个角度是问中医“应不应该”是“科学”,也就是说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如何“科学化”等等。主张中医需要“科学化”又有两种,一是用西医来吸收中医,也就是“把中医变成中药”,让中医也采取实验化、仪器化、定量定性等等西式的操作方法,而把火气等似是而非的说法剔除出去;二是温和一点的,要求中医适当地吸取一些西医的东西,但允许保留中医中不能被科学解释的理论体系,并保留中医独特的(个体化的、重主观体验的)操作方法等等。

7、知识在何种意义上意味权利?如何理解后现代科学观。

科学知识之所以具有巨大力量和作用, 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

后现代科学观来源驳杂,其共同的特点在于质疑科学的真理性和价值中立,主张科学理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主张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结合知识就是力量~ 后现代科学观来源驳杂,其共同的特点在于质疑科学的真理性和价值中立,主张科学理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主张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8、科学发展模式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

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即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如下:

感觉经验---归纳一假说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

在此过程中,各种科学成果一旦获得经验证实或认可,便将作为真理的一部分而进入科学的范畴,通过这种科学真理成分的不断累积,科学认识将逐渐深化,科学事业也会不断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客观真理的全体和本质。

证伪主义的理论

波普尔最早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模式问题,他提出了与“经验证实原则”相反的“证伪主义”原则(亦称批判理性主义)。在他看来,证实理论的确实性是信仰者的态度,而不是科学的态度;人们对于科学的应用在于肯定它,面对于科学的研究则在于否定它;不是证明其水恒性,而是要找出其可证伪性;科学的发展就时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因此,科学发展可概括为如下的“四段图式”: Pl(问题)一TT(试探性理论)--EE(批判检验,排除错误)--P2(新问题)⋯⋯。此外,他还提出“理论是大胆的猪测”,“科学开始于问题”,“理论出于灵感”,科学的本质是“猜测和反驳”。其根本方法是“试错法”,因此,要“敢于犯错误”“尽快犯错误”,以及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等等。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程序是从问题到猜想再到反驳的过程。知识的发展不是反复或累进的过程,而是一个清除错误的过程,科学发展是一个证伪理论、推翻理论的过程。

下载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辩证法答案总结

    2.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代理,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 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

    自然辩证法

    浅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

    自然辩证法

    人与科学关系的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与壮大,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

    自然辩证法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说实话刚知道学校给我们开这门课的时候,我有点迷惑。我觉得对我们专升本的来说,来到本科院校最大的目的就是考研,一切和专业课、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意义......

    自然辩证法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自然辩证法

    1. 简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基本内容: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确立了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

    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自然辩证法一科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