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辩证法答案总结
2.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代理,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主张人是一种具有自在的目的的最高级的存在物,其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后者则试图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
自然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并不能成为“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必要条件。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
以自然为中心;承认客观事实。
以人为一本;
因为,自然界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提供了竞争发展的舞台,每一种生物都要为自己在自然界的生存而抗争。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不是考虑自身的生存,而首先是为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的话,那么它就无疑会被自然界淘汰。源于生存的本能。人是已知具有道德与理性的物种,对自然的消耗也较大,应承担更多对于自然的责任。同时将其理性和道德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
以自然为二本;
人出于自然,自然提供给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使我们得以生存、发展。当然,这里也有人类自己的不断努力的很大原因,但我们仍应怀着感恩与敬重的心态来面对自然。毕竟,自然创造了我们。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理性、道德来反馈于自然。
隐藏在本能中的某种东西加以理性的修饰便成为某种道德。
当来自本能的欲望大于来自本能的约束,我们便需要道德来辖制自己。
结论:在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所努力的同时,我们应对自己做于某种限制,避免造成对人类自己有利而对自然无利的巨大破坏。我们并不能够靠本能来约束自己,因而我们需要用人类理性道德去衡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一切为了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人类自己的生存状况,从道德的意义上讲,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以行动实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来自人类本能的一种感恩的道德。
第三讲 3.论述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
王渝生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他说,四五千年以前,如果说世界文明是“四分天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话,中国有其一;到了2000年前,可以说是古希腊、罗马和古代中国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1000年以前,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的科技文明可以说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公元14世纪开始,中国逐渐落后了;当代中国则处在崛起之中。
王渝生研究员重点讲解了他关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观点。一,要学习中国传统科学当中,过去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在近代科学当中被淹没掉了,而在现代科学中可能会有用的那样一些思想方法,那样一些合理的内核;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里边,有一种整体的系统思维的思想;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四,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现象的很多记载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王渝生研究员最后说,对我们中国传统的科学,从思想方法到它的一些理论,到它的一些史料,我们在今天都可以抱着一种古为今用和批判性的继承的态度来对待。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将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华民族将永远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一个传统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最坏的方面就是传统比较保守所以我们要冲破这种保守,把握好这个度就是批判和继承的关系,我们将会在21世纪科学技术有一个大的发展,要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第四讲 4.怎样理解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首先要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动与受动的关系 人不能离开自然界,人能能动的改变自然界。
近些年来,人似乎越来越脆弱,虽说平均寿命增强了,但有许多病却日趋年轻化了。这是从个体来说的,而流行的病,从“非典”到现在的“甲流”,让人感到越来越不踏实,人们在评论说,现在怎么流行病多起来了,而且强度也提升了,过去好像没有这么多的事。的确,天灾人祸好像是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当然,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是主要的原因。说到底,是人们自以为聪明,要钱不要命,正在受到自然的惩罚。全球变暖也好,瘟疫也罢,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生活需求与自然法则的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唇齿相依、屋破堂危”的互为关系,人们要懂得“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道理,非法捕猎动物,滥用乱用化学品,过度砍伐森林„„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无异于人类自掘坟墓!
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非常具有长远意义的。但是,现实是,有的人讲归讲,做归做,还在不断地追求金钱、享受和物欲,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用生命为代价来发展所谓的经济,这种赔本的买卖,是值得深刻反省的时候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人的出现,开创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但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相比,人类的历史实在是太过短暂了。若将人类演化的全部时间当作一天,则现代文明只是在最后几秒钟才出现。人不是自然的唯一,只是大自然有机物极为普通的一部分,我们与一切生物一样,一出生就要和自然环境打交道,不断地接触空气、声音、水、阳光、热量„„中获取生存所需的一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诸多关系中的一种。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如何与自然相处,历史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战国时期的荀子主张“人定兮胜天”。这些都表明和肯定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显示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取精神。工业文明所形成的积极改造自然、发展大工业的时代潮流,正反映了人定胜天的环境观。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为自己从大自然的奴隶变成了大自然的主人,认为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可以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并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思想和做法都把大自然当作了人类的对手,而对手总是要发威、要回击的。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实生活中,全球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加剧的人口危机以及资源、能源面临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这都表明这一环境观在带给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危机。因此,单纯强调“人定胜天”显然使不科学的。
“天人合一”,使我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种态度合学说。古代许多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相类合统一的,反对人与“天”(自然)相互为敌的观点,讲求天人统一,并以“天”为本,人顺应于天。当代西方某些环境理论再现了这一思想,入罗马俱乐部 1972 年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交的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对于世界人口的经济模式所设想的“全球均衡状态”,其指导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强调人的经济活动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应该而且也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演化的客观规律以及环境条件可能提供的基础,反对无视环境限制,盲目促进经济增长,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的消费行为。
人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改造者。人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隶,但也决不是自然的主宰。革命导师恩格斯再《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早就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又取消了。„„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 ”
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客观条件,脱离了这一客体,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大自然并不是可以任意征服的对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善待我们人类自己。否则,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课件包含:
环境的破坏又必然导致对人的压迫,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主体性的异化。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谐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补充)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可如今人类已离自然越来越远了。墨西哥的上空终日笼罩着灰黑色的烟尘,长江的水日渐肮脏,文明逐渐摧毁自然,各种动植物不断灭绝,以至于上个世纪灭绝在人类手下的动物超过了过去8000年灭绝动物的总合。
我国长沙往年一到三伏天,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大火炉,柏油路面上热气蹿起来尺把高,烤得人发晕。今年却好,三伏天都过完了,少有闷热难熬的日子,凉爽宜人。然而,就全国而言,不少地方却遭遇了极端天气:新疆出现6月飞雪,犹如寒冬;西藏遭遇30年来最严重干旱;台湾则发生特大水患„„
这自然是天灾,和环流异常有关。但不可否认,它也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有一部给人们深刻印象的灾难片《后天》,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2007年出台的一份报告预测,几年之后,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将一片干旱。
这么看来,我们谨慎地行动,不和大自然作对,不过度开发,减少一点和天斗、和地斗的乐趣,顺应自然,有序开发,实则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作长远打算。古人说得好: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其中的哲理就是: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地球是有限的,在地球上决定人类命运的五个因素——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消耗每年都按指数在增长。• 当这许多不同的因素在一个系统里同时增长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每一个因素的增长都将最终反馈影响到自身,形成恶性循环。人与自然在相互作用中最终将遭到灾难性的冲击。如果人类不加节制的消耗地球资源,污染地球环境是在破坏地球的话,那么对以上行为加以限制就叫“拯救地球”。破坏地球是不会让地球毁灭的而只会以人类的毁灭而告终。所以地球的未来不用人类担心,人类要担心的是自己的未来。所谓拯救未来也就是拯救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拯救地球”,来拯救自己的未来。
大自然会成为人类最忠心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也会成为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最强的对手。人类也许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这颗美丽的星球上,也许会在一片狼藉的灰黄色中走向灭亡。而所有结局的选择权,恰恰在人类自己手中。
轻轻地告诉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第五讲 5.结合具体学科问题,谈谈如何进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科学方法是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比较、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实验就是理性的方法。自然科学方法就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知识技巧、规则、程序和手段的总和。
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确定科研课题的方法,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概括科学事实的方法和形成发展科学理论的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方法:指的是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科学事实的方法,主要作用是使科学工作者了解领域有关问题研究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本质是学习和继承的方法。
(2)观察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认识主体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3)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课题的决策目标,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变革自然现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探索客观事情性质和规律的方法。
(4)数学方法:指利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5)假说方法:是在已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对新的经验事实作出的试探性的理论说明,假说是经验事实课科学理论之间的中介和桥梁。6.根据具体的科学研究谈谈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科研选题
原则(需要性原则(目的)、创造性原则(价值)、科学性原则(根据)、可行性原则(条件)
步骤 课题的前期调研、课题的构思和论证、课题的提出和评审
2.获取科学事实(观察、实验)
实验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使自然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3.进行思维加工
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 比较方法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间或在同类事物之间找出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分类方法是指在比较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事物进行类别划分的逻辑方法。归纳方法是指从个别事物的现象的研究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的方法。
分析即把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方面和部分,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简单的要素,并把这些部分或要素分别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方法即寻求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因素的内在联系,把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4.建立理论体系(提出假说—判决性试验)科学理论始于假说(科学性、假定性、易变性)科学假说的检验(理论检验、实践检验)
科学理论建构的原则和程序(逻辑完备性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历史继承性原则 科学理论建构的一般程序(提出科学概念、建立科学命题、建立科学命题系统
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公理化方法
第六讲 8.思考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发展模式
20世纪初期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科学理论发展观:
(1)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其中没有渐进的中断,没有革命;(2)观察事实越多,越深入,通过归纳逻辑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被经验证据所证实的频率越高,它就越普遍,解释力和预见力就越强,其中包含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也就越少。
从总体上看,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勾画了一幅积累式的科学发展图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
但是,它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现象,因而不能解释那些在逻辑上与传统的科学理论不同的原创性的、革命性的新理论的产生过程。通过证伪而增长的发展模式
(1)科学问题是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问题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终点,由此推动着科学理论的演变或进步。所谓“问题”,即矛盾或不一致,其中包含着新的观察事实与旧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之间的矛盾、同一理论内部的矛盾。有了问题,人们便进行猜测,试探作出解答,提出理论。
(2)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猜想。为了解决问题,科学家通常会提出若干个尝试性的理论猜测,以便从中比较、选择出最有解释和预言能力的科学理论。反对狭隘的经验主义。
(3)科学只有在不断的证伪和批判中才能前进。我们无法用经验和逻辑挑选出正确的理论,但我们能够用经验和逻辑挑选出错误的理论,科学理论的演变或进步的实质在于通过对理论的证伪把其中的错误和迷惘排除出去。
(4)科学理论的演变或进步表现为一个理论对另一个理论的替代,它不是积累式的,倒像是跳跃式的、不断革命的过程。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提出的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发展模式
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是一组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研究纲领由“硬核”、“保护带”和“启启示法”三者组成。
第七讲 9.以一种具体技术为例,谈谈当代技术的社会价值。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这个定义既包含有形的物质方面,也包含着无形的精神活动及方法方面。技术价值是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考评技术对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认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科学技术本来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服务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手段。以下是以煤制气技术谈谈其所有的巨大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人们对环保的要求,发展煤基清洁能源,尤其是煤制天然气这一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在能源结构上的特点是“缺油、少气、富煤”,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基清洁能源,是一条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煤炭消费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清洁化利用。如果实现了煤炭的清洁利用,不但能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还能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首先,煤制气可以使煤炭清洁利用成为现实。其产品天然气本身就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过程中几乎不排放有害气体。其次,利用集成方式发展煤制天然气,对煤炭的转化利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极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使用效率。再次,如果发展煤制天然气,可以将西部丰饶的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天然气,并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到消费区域。改地面运输煤炭为地下输送气体,将使煤炭远距离运输带来的交通难题迎刃而解。此外,煤制天然气的使用方式多样,不但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用和民用,而且对于发电和交通这两个我国最大的用能领域,将起到非常好的替代作用。由此可见,煤制气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第八讲 10.结合专业实际,谈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核心是求真务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
狭义的人文精神,即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特有的精神,科学精神与广义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两种文化的交融是因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同时也都包含不足的一面;高科技的发展需要高人文的融合。
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可能性:科技与人文在源头上是统一的(客观自然界),科技与人文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统一和谐的世界体系),科技与人文的统一的生理基础是人脑功能定位的互补统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人及其社会全面发展的趋向。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途径 :观念上的相互借鉴启发,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相互渗透,组织联合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推动两种文化教育的统一
------
4、结合具体问题谈谈如何进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1、科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认识和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适的方法。
2、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进行科研选题------获取科学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建立理论体系。
3、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类别:经验认识的方法和理论思维的方法。5.你是如何看待自然观(切入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可持续内涵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它的认识)可持续发展: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主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稳定的社会结构
生态:恰当的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污染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
经济:持续的资源利用和能源的供给,使资源的开发不大于资源的在生速度,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
基本原则:可持续、共生性、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即人来社会世世代代延续的发展
共生性:人类生活在共同一个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相互依存表现了人类根本利益的共同性
公平性:代内代际公正和环境公正
对它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及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及经济的增长,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特殊性: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
1.中国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2.中国抵达物博,基本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先天条件脆弱 3.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数量还很大 4.东西西部地区差异大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防止生态破环,特别强国保护耕地、林地和草地防止土壤退化和沙漠化 6.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大自然自组织演化的产物,人一旦产生出来,就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关系: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能离开自然,人能懂的改造自然。
②人从自然的仆人转化为自然的主人。
1、蒙昧时期,自然的巨大而神妙的异己力量。
2、中世纪,自然是上帝给人类造出来的,可以被人类认识并利用。
3、科学建立以后,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人的力量空前增大,目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于新的变化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顺天而行→逆天而行→天人合一。
③自然的分化:分为天然自然:天然自然超出人类活动范围以外,人类没有涉足其中的原生态的。人化自然:人类认识涉及到并涉足其中,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是认识的深化。人工自然:人造自然,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人类改造出的,崭新的生物,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
7、地心说是不是科学?为什么?你认为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含义: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生产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质,是一项国家产业,是社会中的一个专业部分,一种新型的社会产业,并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狭义科学是自然科学,广义科学指的是: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科学的精神:包括
1、批评精神:也就是怀疑精神,有怀疑才有批判,有批判才有创新。
2、求真精神:科学追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
3、创新精神:人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总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因而科学的真理是相对的、暂时的、科学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创新。
4、人文精神、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科学的人文精神最终表现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上。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答案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论述中共十八大所部署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根据和战略意义。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2.目前我国的生态困境及其危害;
1)沙尘暴,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2)荒漠化,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3)森林破坏,森林破坏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旱涝多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4)草地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湿地萎缩、洪涝灾害
3.摆脱生态困境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落实生态自然观必然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4.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主要部署方针: 1)转变思想观念,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我国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加强制度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5.战略意义: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观点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恩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人类理论的进步‛。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2、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要归功于生产和社会对技术上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恩指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恩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合作过程中,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最后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8.技术异化问题
技术异化的思想潜在地包含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之中。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技术异化现象,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3)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
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
3)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5)马恩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或真理性的重要体现;
6)马恩科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三、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等思维方法,并能够洞察事物的因果联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辩证关系;
2、在学会规范地进行辩证思维的同时,还要训练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辩证地运用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直觉和顿悟思维,学会联想、想象、类比,以及系统思维方法特别是复杂性思维方法。
3、作为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着力于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培养自己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有效配臵,从而达到经济价值的最大用途,而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索生活中的事情,就是以理性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方面思考同一件事情,以一种最优的方案处理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为主,兼用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如果遇到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要学会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纷至沓来的时候,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在进行专业研究时,对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坚持科学真理的逻辑连续性的基础上,追求思维的异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其创造性。
四、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民生科技‛指的是和百姓衣食住行用等密切相关的科技,是直接造福百姓的科技、离老百姓最近的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医药科技、食品安全技术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方面包括:
(1)大力发展最贴近百姓生活,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技术——民生科学技术;(2)改善科学技术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3)发挥科学技术在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作用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要深刻理解胡锦涛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要点如下: 1)民生科技是科技人性化、人民化、生态化的自然结果;
2)民生科技彰显科技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3)民生科技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富裕、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本质要求的体现;
4)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五、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1、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人性的光辉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科技文化侧重于真理性、工具性、客体化、程式化等,人文文化侧重于价值性、目的性、主体化、人性化等,二者相互补充、相反相成;
3、二者的冲突是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某种必然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人类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者的协调统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为前提,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使之为人类造福,而不至于为祸人类。例如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六、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应该如何看待和克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1.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论述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2、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3.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异化根源、表现和危害的论述;
(1)根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2)表现以及危害:
1)科学技术的异化,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等。
2)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深了人与自我的矛盾。例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使得性别失调,胎儿丧失人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造成了器官商品化;‚机器人‛和‚克隆人‛的诞生,给人的非人化和非人的人化带来了一种混乱,使人们开始越发远离自己的本质,造成了‚自我遗失‛和‚自我混乱‛。
3)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科学家所发明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同的使用主体借助它进行了不同目的的活动,使得科技成果成为满足某类人欲望的工具,加速了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核技术、生化武器的出现成为了各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工具,威胁了全世界的和平和安全;网络技术倡导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伦理观,成为了网络武器;瘟疫监测预警与医药技术(SARS、禽流感、猪流感)和转基因食物演变成生物武器。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与处理
1)个人人生和生活态度的改善;
2)严格遵循科技伦理、相关社会道德和法制;
3)增加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发展人性科技和民生科技,有效遏制掠夺式的‚牧童经济‛和技术滥用;
4)改善社会制度以便最大限度降低科技异化的危害。政府部门提高公众的意识,并向公众告知科学技术产生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七、根据两弹一星及‚运十‛大飞机研究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国新时期该如何实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战略。(1)我国新时期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紧迫性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在全球已现端倪。
自主创新是国际竞争的必然反应。自主创新表现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创新品质和特征, 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科技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随着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贡献率的与日俱增,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会日益显著。
最后, 自主创新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本质或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
(3)我国改革开放前科技自主的经验和教训:两弹一星何以成功?‚运十‛大飞机何以夭折?
两弹一星表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精神,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中国核工业初创时期,一开始就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特别重视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和工业体系,独立自主地开展科研工作和培训专业人才,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第二套核工业基地建设中,我们完全实现了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在两弹的研制过程中,大力提倡从实际出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例如,我们的地质技术人员,冲破了苏联专家认为‚花岗岩里找铀矿没有希望‛的框架,不但在花岗岩中发现了铀矿点,而且据1987年统计,在花岗岩里找到的铀矿占我国各种类型铀矿储量之和的40%。又如,在钚生产化工后处理方面,彻底摒弃了苏联提供的沉淀法工艺流程,改进了萃取法工艺,不但使我国后处理工艺技术迎头赶上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效益。大量事例可以说明,自主创新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灵魂,更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然而,‚运十‛的下马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运十‛是中国历史上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架百吨级大型民用客机,运十上马时,国外大型喷气客机已经出现了15年,然而设计者却没有照抄国外领先机型的技术,而是创造性的利用这些技术,在设计和研制中,共进行了300多项技术攻关和160多项大型试验,许多成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然而不久就下马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政府的政策倾向发生了改变,把希望寄托于外国技术和投资,试图通过‚三步走‛的合资引进计划发展中国的民机事业,最终在1998年中国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
运十下马的惨痛教训,‚三步走‛路线的失败,使得从国家领导人到项目负责人都达成了共识:自主创新是研制大型客机成败的关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突破制约大型客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其他壁垒,用中国人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
(4)新时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政府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政策推动:
1)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要增加对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的支持。2)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3)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吸引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力度。4)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科研开发体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制科研院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5)通过改革,打破军民界限,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攻关,逐步形成统一的高技术产业体系,逐步开放军工科研体系内的大型研究实验设备和基地,使其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
八、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
1.科研伦理和法制能够保证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和遵纪守法;
2.科研项目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以诚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 3.科研经费来自人民的劳动创造,必须用于造福人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事业,而不能化公为私;
4.科研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应恪守基本学术和社会伦理,如果不是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和聪明才智去造福人民为目的,而是受到了利益、名望和权利的驱使,那么科学技术则会对人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
1)在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如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胡黎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大博导王铭铭剽窃事件;上海交通大学‚汉芯‛事件等等,这 些事件在中国及至世界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其事态严重,影响恶劣。2)在人们生活中,‚三鹿奶粉‛、‚药水豆芽‛、‚‘绝育’黄瓜‛、‚硫磺姜‛和‚瘦肉精‛等一批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及添加剂纷纷被曝光,这些富有‚科技含量‛的另类食品的研制生产,其背后是一些无视科学伦理道德的科技工作者。
3)20 世纪以来,在科学界中出现的一些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如核战争、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科学工作者在其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的生产力。国家的繁荣,经济的提高,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传播者,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水平决定了科学技术是有利于人们还是有害于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如果存在不轨行为,在损害了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危害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侵害了科学的最基本的价值。所以要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 答案
答: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以系统方式联系成一个整体。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的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不仅是线性的简单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认为自然界是存在与演化、确定与随机、线性与非线性、简单与复杂的辨证关系。
系统自然观首先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第二、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第三;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内部时间”的概念;第四、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系统自然观其次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首先,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进一步揭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联系。其次,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人工自然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生产模式的转轨。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体,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它以人与自然协调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和爱护自然。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人和义务。强调人类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己整体的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应该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殖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在为解决全球性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上指明了方向。生态自然观不仅从认识层面上探讨了自然概念问题,而且深入到社会形态层面上研究这个问题。生态自然观在认识我国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严峻性,认清它们对推进改革发展所形成的困难和风险,以及如何重建我国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等课题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阐述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答: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的总和,指的是以物(外在对象)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的心理特征。包括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主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和孕育而成的精神。它主张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如果说,观念引导方法,方法引导观察,观察建构起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图景,那么精神则是统率这一切的灵魂,是比观念更为隐而不见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认知活动的东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任一单独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只有两种精神相融合,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不是指两者合二为一,不是要用一种精神去消解或统帅另一种精神,而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和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而实现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3、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衡发展。
3、阐述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专业,谈谈你对树立问题意识的重
要性以及如何选题的认识。
第三题的答案(前两问老师已讲就没写在这上面了)
一、谈谈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是指科学认识的主体在一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对于土建专业的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矛盾和焦点,比如我们想建更高的楼房,我们就需要研究性能更好的水泥,有了这样个问题,我们才有了研究的目的以进行更好的研究。
2、科学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进程。
有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就进行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树立问题意识,使得科学研究朝着一定的方向推进,比如说建筑需要强更高的钢筋,我们就朝着如何使钢筋的强度更大的方向发展。同时,有了问题意识,人们会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程。
总之,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或研究课题,是科研工作全过程的第一阶段。表述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要遵循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就必须从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开始,而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第一个重要范畴。
二、谈谈如何选题的认识
选题的步骤
1、课前的前期调研—文献调研与实际考察。通过前期调研我们了解目前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向,研究的重点,以及已经达到的程度。
2、课题的构思和论证。
对于我们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选题时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当然我们的选题也要符合可行性的原则,就是说我们有没有条件来进行我们需要的研究。比如说我们想研究如何在月球上盖高楼,但是我们无法拥有这样的一个模拟月球环境的条件让我们来研究。
5、试述科技共同体及伦理规范,并谈谈你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素养认识。
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和技术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工作者或技术工作者的群体,是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其中科学范式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技术范式则是指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一定的原理,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
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观念和道德的规范,是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科学技术道德的主要规范——献身科学、科学技术创新、事实求是、团结协作、谦逊勤奋。在现今社会科技活动中更应遵守四个基本的伦理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执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
我认为科技工作者是从事智力劳动的执业群体,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只有具备相应的伦理责任素养才能扎根于科学服务于社会。思想境界上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为人类谋福利;为真理而献身;坚守爱国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在科技工作者应具备以下素养:责任、诚实、严谨、理性。当然由于科学和技术也有一定的区别: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试验和动物试验,应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则应遵循一定的执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并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随着生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发展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如克隆人等伦理问题,故而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素养的培养应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6.试述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2.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眼睛就,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
4.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程度;5.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答案
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理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意义何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基本立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技术科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桥梁作用.理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科学辩证法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从而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2)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理工科研究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3)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工作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自学性,有助于加深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己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学地贯彻推行这些方针政策.(4)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科技观,在以高科技为先导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不仅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建制而且还同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哲学等各种社会要素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确定的科技观,提高科研工作质量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确定正确的科技观,提高科研工作质量.3.抄袭现象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端正学风。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中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实验实习弄虚作假,拷贝他人实验过程,仿造或篡改他人实验数据,抄袭同类实验报告,应付交差;更有甚者直接将整篇文章原封不动地抄袭上交,以蒙混过关;撰写课程论文投机取巧,找人代写,甚至“克隆”往届同专业论文。
(二)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在未实际参加的研究成果或论文中挂名,或引用有关参考文献但未说明;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直接在网上下载资料,拼凑或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有的一些论文答辩会从委员组成、提问、决议起草到评阅送审、盲审等各个环节,都不太规范和严格,造成了答辩者在感情上的亲近,使答辩委员在理性和感性上产生冲突,从而在论文评价上加入了感情因素,使一些不合格的论文也通过了答辩。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现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影响,社会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大课堂,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无可回避。面对人才需求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压力巨大的现实,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上只能应付了事。近年来,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研究生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缺乏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长久以来,大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与其共生共存的学术道德教育却一直被忽视,以致研究生缺乏学术道德观念的自我约束力,更不能以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
(三)导师的学术道德水准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又是学术成果的审核人,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其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对研究生直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导师本身就缺乏学术道德方面的品行,对所带学生学术品质的培养就难免存在着局限性和弊端。
(四)研究生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较单一,一般以论文或著作发表的刊物和出版社档次为标准,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更多的是量化考核。种种相关制度的制定,造成了过多注重论文的数量而淡化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首先要提高对研究生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的认识。其次,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再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专题教育等。
(二)成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组织机构
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端正学风、加强学术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
(四)完善研究学术道德监督机制
(五)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在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营造出宽松的、和谐的、有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学术环境,逐步减少乃至消除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复习考试答案
简答题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2.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 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该定义包括四层含义: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 识;第二.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一种探求真理推进知识的活动。科学的上述含义表明,科学正 在从一个简单的知识单元和求知活动变成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全人类事业。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为达到某 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构成技术的四要素:1.目的性;2.规则性;3.“工具”性;4.“体系”性。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和技术的差别: 第一,任务和形态不同。第二,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第三,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2.科学和技术的联系: 第一,根本目标的一致性。第二,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第三,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
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系统自然观 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人工自然观 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自然观 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5.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
答: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6.怎样认识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答:发散性思维的特点1.全方位性。2.流畅性。3.变通性。4.独创性。收敛性思维的特点 1.目的性。2.聚合性。3.客观性。4.选择性。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而收敛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一种类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以辐射、扩散、求异为特征,后者则以集聚、合围、求同为特点。发散与收敛思维是辩证统一的,发散是收敛的基础,收敛是发散的目的。不能光强调一种而忽视另一种。发散思维中想象和联想力自由驰骋,收敛思维使想象和联想回到现实。没有发散思维,就很难达到新颖、独特,而没有收敛思维,任何新颖独特的设想也难以具有现实性的品格。因此,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创造性解决问题应训练发散与收敛思维并举。论述题
1.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谈谈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答: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第一,传统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现在我们谈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教育不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使当代学生获得发展的能力。第三,现代教育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强调个体化、个性化。第四,现代教育应该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面对现代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五,现代教育更加强调机会平等、过程平等,是尊重个人发展性的教育。第六,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后一种功能在当代社会显得愈来愈重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塑造学生创新人格,首先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创新未必是全能冠军,往往是单向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个性发展就使一个人独特天赋的充分发挥,就是独特潜能的发挥。
教育的真谛就是发现学生天赋,加以培养,使其获得成功感。可以讲,你喜欢做的事情,往往正是你的天赋所在,你的事业所在。
塑造学生创造个性的目的在健康成才。成才,需要明确方向定位。第一,要适应社会需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个人成才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其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第二,要发挥自身优势。对自己要有客观的把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寻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兴趣的方面作为自己的成才定位。第三,要利用现实条件,全面分析现实条件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哪些能够改善和转化、哪些需要暂时等待、哪些无法克服,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才定位。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导向。现行的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录取学生的标准单一,就是看分数,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学生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道德、兴趣、爱好。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
2.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政治领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谈谈怎样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做到可持续发展?
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稳步上升,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稳步的良好经济 的基础上,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较好的势头。然而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我国的人口 数目大,资源、能源、环境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重要问题,是实现我国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至少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如 何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能源,同时解决和能源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发表讲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高度重视科技,支撑实现创新发展,坚持扩大开放,不断实现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走向新文明的问题。传统的自然科学观,把自然界视为僵化的物质,自然界成了一部任人装拆的机器;传统的工程技术观,把自然界视为资源,自然界只是人类改造、征服和利用的原料;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私有制,自然界成了私人所有的财产;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固有公有制,自然界成了大家所有的公共财富。这种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和传统的社会政治观,已经暴露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本质。实质上,自然界并不是一台任人宰割的机器,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无限生机的有机体。特别是地球自然界,是一个人类文化世界与其他非人类生态世界的整体。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最终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要改变传统的科学观、技术观和社会政治观,实现向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方向的转轨,这就不仅仅要研究可持续的科学技术形态,而且也要研究可持续科技的社会文明形态。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前者,重在科学技术本身内在规律的探究,而后者则重在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导向规律。这两大方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发人深省的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既受制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影响,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的影响,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和外在规律,在出现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之前和之后有哪些变化,科学技术是否有一个向生态环境的转向?事实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仅存在着科学技术自身内在逻辑和科技哲学观念偏颇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科学技术在应用中缺少生态伦理规范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研究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义务和任务,进而概括出科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导向。试图回答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定位和科学技术观念的一系列变革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脱离社会和经济的科学技术是不存在的。反之,无论是政治发展,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质上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么,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又怎样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要求从“益于人类,促进生态平衡”的双标尺度审视科学技术的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建构它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存的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也是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改造的历史。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界提供的自然资源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各种资源,如何在不超过自然生态阈限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环境,这就需要研究和确证自然资本和生态资本观。只有明确了自然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地球本质上是一个生态资本的世界,就能够摆正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要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揭示科学技术的生态观,人类生态的文明史观,以及科学技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3.结合现实谈一谈你理解的“科学技术伦理规范”。
答: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科技手段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从自然中不断获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统的规律和性能,服从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是基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那么人对科技工具的服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工具系统是以人工装置的方式体现了自然规律。工具技术对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单方面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满足。要缓解和减轻科技手段对人的控制和压抑程度,必须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伦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人文精神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作为一种主体尺度,伦理道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淀和集中表现,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切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内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体征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所以科学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所以,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正当运用,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协调其发展,使其发挥对科技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让科技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要全面深刻地把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共同促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