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辩证法哈工大资料ppt答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强大,以及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纯以文学水平来论,莫言获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他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莫言“民间创作”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加上运用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使他的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他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深刻挖掘,是他独有的成就,也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莫言的获奖,无疑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新基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是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一次真正的正视。获奖的虽是莫言个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国作家群体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莫言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在创作上各有成就,有许多作家都和莫言一样,在海外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莫言获奖,其影响会辐射到许多有实力的作家身上,将从总体上扩大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影响力。可以想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优秀作家会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作家的总体影响力会较以往有实质性的提高。
莫言的获奖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提高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关注度,这代表着中国文学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肯定,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有孔子、庄子和道教。同时,此奖来之不易,得奖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莫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其次,莫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学还是要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任何获奖作品书写的内容,与作家成长的根,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根在本土。
第三,拓宽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宽广度。中国文字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清晰,前景也更加宽广。无论是海外,还是两岸三地的文字工作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前景更加明确,不是每个人都要得奖,但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妄自菲薄。莫言获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莫言的获奖,不仅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自信,更增添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学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毫无疑问会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这对于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来说,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标准和中国本土文化互相包容的可能性,这种不同文化直接交融的开放氛围,更能培养一个民族包容大气的文化品格。有了这种品格,我们会有更自信从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追求的那种“中国气派”,没有这种自信从容,是很难涵养出来的
莫言的获奖,增强了中国作家和外界对话的能力,也增强了中国文化和世界对话的能力。最能代表这个能力的,是各民族的文化精英,尤其是世界级的文化精英,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对于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交往来说,无论是中国人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认识,还是其他国家民族对中国的认识,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各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英实现的,比如托尔斯泰、歌德、鲁迅等等,他们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文学塑造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再也没有比通过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美好心灵的途径了,我相信,对外国读者来说,通过莫言作品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这是一般教科书很难代替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但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还应该是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文化上影响力甚微,那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希望莫言的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应该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化精英,这将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又一个标志。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学者们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较大的分歧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和具体表述上:一是远和近的关系,即提炼的着眼点是着眼未来发展,还是立足当前实际;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是侧重理论推演还是侧重实践归纳;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明确核心价值观中应包含的内容的前提下,须进一步明确应当遵循的六项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社会形态的根本特征;
3、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
4、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5、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6)好记易懂,词义明确,不留歧义。据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具体表述为:共建、共享,平等、解放,友爱、和谐,进步、富强。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多元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当代世界文化和文明出现了两种并行的发展趋向。一种是世界整体性、联系性、依存性越来越强,各种文化与文明互相融合,普适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向;另一种是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民族性越来越突出,文化的民族性不断发展,多样文化互相影响又矛盾并存的趋向。构建和谐世界,归根结底是构建多样文明共存共容、互相促进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文化发展状态,实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承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正视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促进多样文化的对话,构建多元并存、惠及人类社会的和谐文化。
一、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由于地域、历史、传统的差异,以及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总是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宗教、科学、伦理等文化体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独特性。向更高层次发展,还构成一些不同的文化类型,使整个人类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大一统的文化类型。相反,每种文化都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存在、发展。当然,任何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不把握文化共性,就难以把握文化比较和评价的客观标准和尺度;而不了解文化个性,则难以准确概括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一般规律。“普遍性、共通性不是一开始就已存在或已经完善的东西,而是作为种种特殊性的扬弃、差异性的消除中不断实现和完成着的东西而被把握的。”这里所指的文化个性,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带有阶段性、局部性、具体性的现象,正是它的存在,人类文化呈现出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观。导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有深厚的历史根源。第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多样文化产生的客观基础。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主要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场所,又为人类准备了不可缺少的生存物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矿藏等自然要素。不同自然要素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便构成了各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按文化发生学的观点,由于自然区域的差异,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谋生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造成不同民族、种族和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思维、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最终发展为特定的文化类型。例如,我国古代文明诞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这温暖的大陆环境中,较早地形成了农业定居生活方式,重视家庭、伦理,关注天人关系,从而形成了以农耕为特点的世界古文明中心;草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以放牧业为主的游牧文化;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民族则过着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生活;而古希腊人依托海洋生活,关注生存、强调探险、寻求发展,从而成为与我国文化差异明显的又一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当然,我们也要反对简单化的自然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虽然自然环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可能使一些民族较为封闭,但地球的凝固永远克服不了人类的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扩大,封闭的民族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在各民族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第二,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由于历史传统、实践环境的不同,都会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个性特征。所谓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指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及其特征,它是对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是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具体体现在民族风俗、语言、习惯、礼仪、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色。从纵向上看,文化的民族性具有与该民族共存亡的超时代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在历时性的嬗变中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倾向。民族性还具有沟通全民族心灵的特点,成为协调全体成员的天然纽带,它在时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从横向上看,民族性反映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特殊性、多元性和相对性,更多地体现为空间性和地域性。例如,同属于西方文化的英、法、德、意等国都发展了资本主义文化,但是又各有其不同特点。对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差异的存在,人类文化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因此,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根源。第三,文化的历史差异也是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根源。人类的文化存在是历史地发展的。任何文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为所属的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物质生产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所决定,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在同一个社会里,由于人们年龄的差异,不同年纪的人也具有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所谓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就是指由于各地域或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产生的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是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它表现为文化进化过程的不同时间维度及其代谢更迭。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差异,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原则与进步原则的坚持,从而客观地把握每一种文化的时代特征
关于改善民生的问题
改善民生涉及到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因为改善民生的主体一定是政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之间不协调。
我们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放在改善民生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
• 一是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是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是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
• 四是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收入分配改革拟涨四类人收入
• “提低”的重点是四部分人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低收入工薪劳动者
2、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管理理念不科学。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
2、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
3、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立法滞后,执法不公等问题;
4、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不到位等问题。
胡锦涛就当前社会管理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员工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有助于经济增长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两个论断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均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然主要处于资金和人力追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浪费已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障碍.我国目前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耗费为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 10.86倍,甚至是印度的2.86倍.显而易见,如果不依靠技术创新重组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资源短缺雪上加霜.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能解决资源浪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我国只有大力推进技术
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始终不高,成为历届政府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然而见效甚微.这其中有一关键问题,那就是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其核心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战略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是降低生产过程的耗费,或是获取更低廉的原料来源,或是开辟更为合理的销售渠道,以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的主动权,把大多数竞争对手逐出共同的市场.另一种是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性体现在技术特征,功能特征,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差异化即意味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要结合企业的改革,在企业中加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组织重点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全球经济变革对技术创新提出新要求 世纪,全球经济的变化总体上可概括为:全球化--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原材料,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信息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以光学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与使用,甚至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污染”的现象;知识化和过剩化--知识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依靠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转变到更为依托知识的作用,过剩化是指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管理的改良,使全球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有着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也就是说,未来技术创新将减少对“急功近利”式的,浅层的数据和信息的依靠,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②技术创新需要较强的智力资本,而非简单依靠物质的累积.开发和应用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③技术创新依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包括了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 其中包括阅读中学习(learning by reading),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应用中学习(learning by using)和研究开发中学习(learn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技能,并进行由浅至深的动态转换,将成为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
意义:
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第二,自主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自主创新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自主创新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当代一系列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国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来源面临着军事工业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即使花钱,也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我们只能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第二篇:哈工大自然辩证法论文
关于技术人员和领导人在最近国内重大交
通事故中所应承担责任的几点讨论
最近国内新闻不断,先是温州动车追尾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后是上海地铁相撞,可以说现在对于高铁这些交通方式的争议不断,在事故发生后关于责任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自然也不可避免,当然,领导人在其中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是否除了领导人以为我们社会的技术人员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呢,显然不是,这些科技时代的产物之所以会发生问题,我们技术人员也难辞其咎,下面就温州动车追尾事件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于领导人和技术人员在这些重大交通事故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一事实的几点看法。
对于动车追尾事件,除了晚点和停开之外,谁也不会预料到同样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动车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生命事故。在人们的印象中,所有交通工具里,火车理所当然应该是最安全的,它有自己专用的轨道,不用像汽车一样必须面对拥堵的车流,它也不像飞机漂浮在万米高空上,因为有陆地作为保障。可是为什么,这么严重的伤亡事故还是出现在了动车的身上,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唯一知道的原因是:D3115次动车遭遇雷击之后失去动力,在缓慢行驶的过程中,被后上的D301次动车追尾撞上,导致列车脱轨多节车厢翻落铁路高架。如果只是因为雷击这样的不可抗力而造成事故,那么我们只能将怒火烧向不开眼的苍天——苍天已死。可除此之外,这起小概率悲剧事件的发生就没有别的原因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有以下疑问:
1.为什么避不了雷击?
动车沿线打雷闪电经常发生,路线中的牵引变电所均采用“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氧化锌避雷器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而动车车厢顶部的受电弓处都安装有避雷器来避免雷击,可在事故发生时这些避雷器怎么都失效了?讽刺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16日,铁道部针对近期国内的特殊天气,还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按照防雷工作要求,组织设备和人员,加强对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设施的检查,及时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防雷元器件,做好防雷措施的补强,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为什么既然有明文规定要及时检查更换元件,但是事故动车却没有及时更换呢,作为铁路局的领导理所当然有很大的责任,不该拿乘客的生命来开玩笑,得过且过只会使这样血淋淋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作为领导人,自身就应该有这种强烈的意识,平时就应该督促下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要等出了事之后再去追究谁的责任。作为技术人员,发生这样的事故责任也是有的,毕竟技术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对于动车上的过期的电子元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换就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不能抱有侥幸的态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认为这样的事件是小概率事件,甚至是不可能事件,但事故偏偏就发生了,到时候自然追悔莫及。
2.调度中心在干些什么?
现实中常见的汽车追尾事故,一般是因为前后两车车距太短所
导致。如果这起动车事故发生时两列动车之间车距太短来不及紧急制动刹车,我们在心理上可能会相对容易接受一些。可值得注意的是,D301次动车从上一站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14,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44,而D3115次动车从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23,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59,为什么本应比D301晚15分钟到达温州南站的D3115反而出现在了D301的前面?到底是D3115开得太快了,还是D301之前晚点得太离谱,然后为赶时间而一路狂飙不顾乘客死活?更为重要的是,D3115理应在19:59就到达温州南站,而事故发生在20:34分,在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如果确实因为雷击而只能缓慢行驶,那么驾驶员或列车长本该早早提前通知调度中心安排调度,而后车D301的车载计算机也应该早早收到减速信号甚至停车。可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在避免事故的时间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到底是动车工作人员睡着了,还是调度中心根本没有进行调度?为什么D3115次列车和控制中心的调度员不给后面的D301列车发信号?对于这么多的疑问,铁道部也给出了很多种的说法,我觉的就这一事实本身来说,作为调度中心的领导人显然是最应该受到批评的,其错误甚至是不可原谅的,这么重大的事故就这么在他们的手中发生了,在调度这一环节上出错,我个人认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调度中心的那些领导人玩忽职守,消极懈怠的结果。在当今火车高速运行的时代,领导人如果不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很难让下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在这一层面上,中国铁道部的这些领导人显然是失职了,我估计他们根本就没有设想过一但事故发生,会造
成多么大的灾难,所以说,上级领导必须承担失职之责,向党和人民道歉,保证以后绝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如果说在火车调度这一问题上领导人要承担大部分责任的话,那么对于下面最后一个疑问,显然要追究的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了。3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怎么成了摆设?
各方面资料显示,我国早在2007年4月就发表声明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防动车组追尾,所谓自动闭塞系统就是控制同一条铁路上多列动车组安全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信息通过钢轨传送到动车组的车载系统,防止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但在那个时期,日本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就曾告诫过中方说中国列车运行速度更接近最大安全速度,并不安全。对此,中国高铁领域的权威人物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介绍,我国以前有200公里的机车技术,后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现在达到了350公里的机车技术,并已经过了多次试验,完好率很高。此外,中国高铁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也很成功,能保证后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车。还有供电系统,也非常可靠。可关键时刻,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将高速运行的两列动车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怎么成摆设?动车组操控中心难道不如人工电话闭塞系统?我想这一事故的发生给我们这些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头一棒,正是因为我们的自以为是才使得这一悲剧发生,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行车安全指数,只有严格的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抬高安全系数,保证质量过硬,才能使乘客享受到更为全面的安全服务,另外,我个人认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能仅仅从表面上去追求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而应该更努力的加强科研攻关,聆听国内外各方面的声音,最终才能把技术这一核心的问题给解决。就这一次事故来说,反应出来的问题就是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先进技术要求过低,抱着只要能运营一般不会出事的态度,对于工程质量不严格把关,再加上领导方面调度的问题,酿成了惨剧。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哈工大的普通硕士研究生,对于最近发生的国内交通问题中,对于领导人和技术人员所应承担的一些责任的一些看法,虽然我知道再怎么追究责任也挽回不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还是真心的希望我的祖国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从领导人,到工程技术人员,再到普通群众,我们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概论(PPT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讲:绪论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性质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一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界
二是作为主体的人利用科技对客体的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三是作为主体作用客体的中介物——科学技术
2、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
(1)自然界存在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哲学
(2)人类运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技研究辩证法
(3)科学技术自身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
1、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性质;
二是关于科学研究的辩证思维
2、《自然辩证法》手稿的主要内容:
I
总计划草案
II 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导言属于其中一个部分)
Ⅲ 自然科学和哲学
Ⅳ 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Ⅴ 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
Ⅵ 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Ⅶ 数学和各个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Ⅷ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三、自然辩证法的性质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门类
(2)层次:介于具体科学技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间
(3)任务: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区别:
(1)历史渊源的不同: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科学技术哲学——古希腊哲学
(2)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
科学技术哲学——科技观
(3)教材体系与结构不同
自然辩证法: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
科技哲学: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技与社会)
3、20世纪后的现代科学哲学主要流派:(1)逻辑经验主义:
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标准的科学哲学体系;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等。逻辑经验主义认为: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在于证实它的方法,表述经验内容、能为经验证实的命题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只有分析命题(包括逻辑和数学公式)和综合命题(表述经验内容的命题)两种命题有意义。
(2)证伪主义(批判理性主义):
20世纪40年代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波普尔、拉卡托斯和沃金斯。波普尔反对可证实性原则,代之以可证伪性原则;认为全称命题无法通过有限的观察得到经验证实,但可以通过单称陈述进行证伪;波普尔把科学看作是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认为科学进步的主要机制是批判。他的科学发展模式是:P1(问题)→TT(试探性理论)→EE(排除错误)→P2(新的问题)。波普尔否认科学能认识客观真理,但可以做到逼近真理,并提出了确认逼真度提高的一系列原则。
(3)历史主义:
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60年代后逐渐开始流行,被认为是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图尔明、库恩、费耶阿本德、汉森等。历史主义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单纯研究科学理论,置科学活动本身于不顾;批判理性主义以可证伪性为分界标准,完全否认归纳的作用,否认科学传统及发展中的连续性等,都不符合科学实际。库恩以“范式”理论为核心,提出了从“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科学发展模式。(4)科学实在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与实在论相对立的思潮;代表人物有塞拉斯、夏皮尔、普特南、邦格等。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状态和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微观观察不到的客体也是真实的;认识是外部世界的映象;科学理论是似真的、趋近于真理的过程。反实在论认为:电子、光子根本不存在,之所以建立关于微观状态、过程和对象的理论,仅仅是为了预测和产生我们感兴趣的情形;认识不一定反映外部世界,关于认识的理论只不过是工具罢了,科学规律是虚设的。
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标志: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手稿写作于1873~1883,其中1876年5月至1878年8月创作《反杜林论》
1925年由前苏联国家出版社以德俄对照本第一次出版
2、自然辩证法创立的背景:
(1)哲学辩证法的发展:黑格尔作为近代哲学辩证法集大成者,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绘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并相互联系着的过程,并以此批判自然科学研究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2)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在19世纪的全面进展,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世纪。尤其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深刻地提示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性。
3、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在自然观方面:科学地描绘了自然界的辩证图景,阐明了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2)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认识的逻辑和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3)在科学技术观方面: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联系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列宁的新贡献: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物质观方面,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运动观方面,重申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3)时空观方面,肯定了唯物主义关于的时空客观性的观点
2、自然辩证法经受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挑战
3、自然辩证法的新领域:
科学社会学;科学学;技术文化学
第三节: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辩证规律
二、有助于人们客观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方法
第二讲:自然观的变革
第一节:古代与中世纪的自然观
一、史前人格化的自然观
史前人类对自然几乎一无所知,只是通过想像来认识事物。人类把人和生物的某些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上去,认为自然和人一样是个有生命、能运动、有感觉和意识的有机体,将自然人格化。
二、古代整体论的自然观
(一)中国古代机体论的自然观
1、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
在物质结构理论上:“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
等
最有价值的思想: “自然感应论”
2、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
“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
3、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
(1)天:天神,主宰国家命运和人的吉凶祸福
(2)天:自然,一切人事均应循乎自然之道
(二)古希腊由生成论转向整体论的自然观
1、古希腊哲学早期:
(1)泰勒斯:第一个直接而明确地探讨自然的本质,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2)毕达哥拉斯: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数”,用抽象的数学关系来把握世界。(3)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把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具体事物转移到物质结构上。
古希腊早期自然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A、认为世界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质,这种“本质论”的思想长期统治着西方科学界。
B、用数学关系来说明世界,是科学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方法。科学数学化的潮流正是发源于古希腊。
C、“原子说”所开创的从物质结构层次上进行研究的方向与“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近代科学研究。
2、古希腊哲学后期: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A、重视对事物的具体观察和实验
B、依照严格的逻辑来建造知识体系
C、首先引用数学方法来考察具体的物理定律
这种研究方法所体现的实验、逻辑与数学方法的统一,正是近代自然科学大厦的三大支柱
(三)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1、在对自然的认识上:
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变动着的整体,并赋予其神秘的目的性。
2、在对自然的认识方法上:
具有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
3、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
古代中国崇尚天人合一,反对用科技改变自然;古希腊则形成了天人分离,主张征服和利用自然的功利主义科学观。
三、中世纪神创论的自然观
中世纪:公元5世纪——15世纪。
在自然观上是神创论。在方法论上重视三段论式推理
11世纪后,欧洲人在十字军东征中,从阿拉伯人那里找到了失落的古希腊文明,开始积极学习东西方的科学技术,并开办大学。到13世纪时,欧洲人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酝酿着一场科学的革命。
第二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
1、理论基础——对神创自然观的否定:
1543年,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天体运行论》发表。《天体运动论》之所以被作为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由于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创论的自然观,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
2、实践基础——各种机械技术的广泛运用:
从中世纪末期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促进了机械技术的发展,为早期的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者们借鉴机械技术的成功,用机械论的思想去理解大自然的运行。
3、笛卡儿的机械论哲学:
早期机械论自然观的代表人物——笛卡儿
早期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将宇宙与机器进行简单类比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成熟
1、机械论自然观成熟的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建立及其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家将力学定律运用到整个自然界,使力学思想成为科学思维的模式。机械论自然观走向成熟和极端。
2、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主要代表人物:牛顿
17世纪:霍布斯(英)、斯宾诺沙(荷兰);
18世纪: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法)
基本思想:“世界是一部机器,它是由隋性物体组成,按照物理必然性运动,且与各种思维存在物的存在无关。”
三、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和价值
1、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主张:原子的基本性;自然的不变性;机械的直观性;世界的既成性。
(2)在认识自然的方法上: 强调用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研究自然,将研究对象还原为它的最终组成因素和最基本的关系,建立了实证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过高地估计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主人和中心,看不到自然对人的反作用。
2、机械论自然观的价值:
自然观方面:将对自然的解释建立在经验与实证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局限性。
科学研究方面:将上帝从自然体系中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摧毁了神创论,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思维方式方面:实证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虽然具有片面性,但却是科学研究中必要的一种方式。
3、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
4、机械论自然观的衰落:
到19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自然科学从经验领域进入理论领域,自然科学本身所固有的辩证性质与机械论自然观的矛盾逐渐激化,机械论的图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自然观的诞生的科学基础
天文学:
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地质学: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生物学:
拉马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细胞学说
物理学: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电磁学理论;热力学理论
化学:
尿素的人工合成;元素周期律
二、辩证自然观的建立及特点
1、辩证自然观诞生的标志: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上: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有规律的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2)在认识自然的方法上:用辩证的观点看世界,着眼于一切自然现象的矛盾统一与永恒的运动和转化,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生产劳动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分化与统一。
3、辩证自然观的特征:
(1)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实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3)实现了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4)实现了人对自然关系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第三讲:唯物辩证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形成
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分子生物学;(3)系统科学;
(4)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新发现。
2、现代科学发展彻底推翻了机械论自然观:
(1)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新发现,否定了原子基本性的原则;(2)爱因斯坦相对论、特别是量子力学的创立,否定了机械直观性的原则;
(3)微观物理学研究的新发现,否定了世界既成性的原则;
(4)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的辩证性质。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在对自然的认识上: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自然系统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自然系统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2)在认识自然的方法上:
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方式:把对象与组成它的要素和它所处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系统整体具有组成它的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整体的功能不能还原为要素的功能;要从动态的开放的角度去看待系统。(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保持与自然的协调;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是深刻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人负有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1、什么是系统:
贝塔朗菲:系统是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2)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着特定结构
(3)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相互作用
2、系统的类型:
(1)从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角度: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2)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角度: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3)从系统所处的状态角度: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4)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程度角度: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
3、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系统具有既依赖于构成要素又不同于其构成要素的特定性质与功能。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加和性关系;非加和性关系(2)系统的层次性
A、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性
B、层次越高,结构越简单,结合度越弱
C、下层系统会作用于上层系统;上层系统也作用于下层系统
(3)系统的开放性
指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系统不断与其环境(直接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A、环境提供了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
B、系统的功能只有在环境中才得以表现
C、环境对于系统具有调控作用
三、自然界系统的演化发展
1、什么是演化:
演化是指系统的结构、状态、行为、功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不可逆的变化。
演化的不可逆是指自然界和物质系统过去、现在、将来均呈现出差异性而且不会自动向原有状态回复。
2、演化的两个方向:进化与退化
达尔文认为:进化是生物器官的专业化和完善程度的提高。
系统科学认为:进化是物质体系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演化过程和趋势。
3、自然演化的基本趋向是进化:
一分为多是自然演化的基本前提;多中选优是自然演化的基本机制
进化与退化的关系:
A、没有纯粹的进化或纯粹的退化
B、进化与退化常常包含在同一个过程中
C、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的4、自然进化的条件(自组织机制):
(1)系统必须处于开放状态
(2)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
(3)系统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
(4)系统存在内部涨落
5、自然界的演化的规律性:
(1)自然演化具有和谐性
(2)自然演化具有交替性
(3)自然演化具有周期性
第二节:生态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劳动是人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
3、人要学会预见自己行为的长远影响
4、人的生产要顾及其他物种的生存需要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基础
(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定义: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协调、不平衡现象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威胁。
2、生态危机的根源——人类的不当活动
生态危机表面上是自然现象,实质上是人为结果。其形成有着深刻的人性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人类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上的错误所带来的,是人类只考虑自身利益甚至是只考虑小集团利益、个人利益而功利主义地对待自然的恶果。
3、生态危机的表现:
生态危机在当代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物种灭绝、自然灾害、疾病„„
4、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反思; 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 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
(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1、生物科学与生态自然观:(1)要尊重生物多样性:
(2)要尊重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的整体性(3)要尊重自然界的自然进程
2、环境科学与生态自然观:
(1)环境有限性的理念:地球资源及环境接纳废弃物容量是有限的;
(2)环境的循环性理念: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之间存在着一个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
(3)环境整体性的理念:环境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有许多正、负反馈机制。
3、生态学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人对自然界所负的生态责任。
生态位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机能关系人类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但人类又不断在改变自己的生态位,并因此影响和改变其他生物的生态位。
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在对自然的认识上:
(1)自然界是一个由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所构成的自然整体,以生物系统为核心,具有内在的活力;
(2)自然界的生命系统是以各生物之间的食物营养关系为纽带所构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3)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通过与环境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生生不息;
(4)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自净与自调能力的动态平衡的系统。
2、在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上:
(1)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强调物质系统的复杂性,避免简单化,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间寻求合理的统一;
(2)主客相融的思维方式。自然是人类生存前提和基础,人类是内在于自然的一个生态要素,应寻求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和谐;
(3)生态价值观。自然不仅有经济价值,也具有生命、伦理、科学、美学、精神、多样性与统一性等价值,具有多元性。
3、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1)人要正确地认识自然。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积极顺应自然,而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独立于自然之外;
(2)人要理性地变革自然。不仅要考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其他物种生存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看到变革自然的短期结果,更要学会预测长期结果;不仅要重视变革自然所引起的自然方面的后果,也要重视它的社会方面的后果。
(3)人要自觉地保护自然。没有对自然的保护,变革自然就会变成粗暴的、狂妄的破坏,最终使人类丧失生存的家园而毁灭。
(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要求
1、树立高度的生态价值理念与环保意识:
要缓解生态危机,必须正视人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成员身份,尊重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树立高度的生态价值理念,认识到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对于整个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爱惜自然、保护环境。
2、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以降低人类生活水平为代价;
(2)保持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护自然环境的生产潜力和功能;
(3)保持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3、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要真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要进行社会关系的变革,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这样一种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社会制度,把一切包括自然都当作是谋利的手段,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抗。第四讲:科学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与价值
一、科学的涵义与科学划界
1、科学的定义:
“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
——贝尔纳
2、科学的划界:
(1)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科学的特征在于它的确实可靠性(知识和方法可靠)
培根: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科学方法的确实可靠
实证主义(孔德、马赫等):科学知识是能用经验来证实的东西(2)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观点:
A、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或能直接被经验证实; 或能直接被逻辑证实、间接被经验证实
B、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科学就是没有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
C、科学历史主义 :是否在范式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D、多元划界标准(邦格):科学划界的标准是多元的
3、科学划界的意义
(1)有利于明确科学的知识特性,有效地捍卫科学的尊严和社会形象;(2)有利于人类更明确地区分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以更有效地揭露伪科学和反科学。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1、自洽性———理论内部各命题之间的无矛盾性
2、相容性———某个理论中的命题与这个理论之外的相关背景理论之间的无矛盾性
3、体系性———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4、可检验性——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
5、主体际性——诸多主体间的交互性
三、科学的价值
1、科学有无价值:
科学的价值:科学及其成果对人类的有用性 科学中立说:科学只是一种工具,无所谓价值 科学负荷说:科学始终与社会相互作用而负荷价值
2、科学有何价值:
(1)科学的内在价值:
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科学的外在价值:
认识功能与价值;物质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道德价值 第二节: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
一、科学认识的定义和要素
1、什么是科学认识
狭义:科学理论
广义:科学认识的活动
特征:A、科学认识活动目的是为了生产知识; B、科学认识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
2、科学认识活动的要素
(1)科学认识的主体
(2)科学认识的客体:对象的客观性;对象的可知性;对象的可控性
(3)科学认识的手段:
物质性工具:硬件(仪器、工具、设备)
思想性工具:软件(研究程序、推理规则、科学语言与符号等)
二、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过程
(一)提出科学问题
1、科学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
2、科学问题的来源
(1)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问题(2)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发生矛盾产生的问题(3)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矛盾所产生的问题
(4)不同科学学派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5)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所产生的应用问题
3、科学问题的结构和类型
(1)问题的结构: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求解的应答域
(2)问题的类型: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经验问题(事实问题); 概念问题
4、科研选题的原则和步骤(1)科研选题的原则:
A、创造性原则——目的B、科学性原则——根据
C、可行性原则——条件
D、需要性原则——价值(2)科研选题的步骤:
A、课题的前期调研
B、课题的构思和论证
C、课题的提出和评审
(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1、科学事实的定义和特征:
科学事实:科学认识的主体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对于个别对象的真实描述或判断。
类型:
事实Ⅰ: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
事实Ⅱ:主体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特征:(1)以单称判断表现
(2)可复核、可重现
(3)比较精确和系统
(4)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2、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1)科学观察:
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方法。
特征:A、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指导下;
B、往往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
C、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
分类: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原则:客观性、全面性
(2)科学实验: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
特征:A、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B、强化或激化研究对象; C、重复或再现研究过程或结果
类型:A 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判断性实验 ;
B 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定性定量实验;
C 直接实验、模拟实验(物理模拟、功能模拟、数学模拟)
3、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1)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观察是中性的,还是渗透理论的?
A、观察过程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加工信息的过程;
B、观察陈述是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
(2)观察实验与仪器的关系:
A、在宏观领域中: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对象的作用可以忽略或设法抵消
B、在微观领域中:测量仪器对被测量对象的作用无法忽略或消除
(3)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在获取科学事实过程中,由于偶然事件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三)科学定律的形成
1、科学定律的含义: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普适性命题。
表达形式:通常为全称命题
特征:普遍性、简洁性
2、由科学事实上升到科学定律的途径:
借助于归纳、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
借助于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式。
(四)科学假说的提出
1、科学假说及其类型:
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
构成要素:
A、事实基础;
B、背景知识; C、对对象本质的猜测;
D、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
类型:
A、经验定律型:为解释已知的科学事实而提出的假说
B、原理定律型:为解释已知的科学定律而作出的假说
2、假说的特征:
(1)假说的科学性;
(2)假说的假定性;
(3)假说的易变性
3、假说建立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科学假说应当符合科学世界观
第二,科学假说不应当与已经考验的理论相矛盾
第三,科学假说不应当同已经检验的事实相矛盾
第四,科学假说应当是可检验的 第五,科学假说应当符合简单性原则
(五)科学理论的创立
1、科学理论及其结构:
科学理论: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知识体系。
结构: 基本概念 + 基本原理 + 科学推断
2、科学理论的特征:
(1)相对真理性;(2)全面系统性;(3)逻辑完备性;(4)普遍性
3、假说向科学理论转化的条件:
(1)假说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A、解释性条件:能成功解释已知事实,且没有遇到反证
B、预见性条件:由假说作出的科学预见被实际所证实
(2)假说通过了科学共同体的理性检验(逻辑评价):
逻辑评价是指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作出的评价。
逻辑评价的标准:
A、相容性评价。(不相容:新理论存在着错误;旧理论包含错误或不适用新的领域)
B、自洽性评价。(不自洽:不一定是理论错误;悖论的破解可能带来重大科学革命)
C、简单性评价。(越简单普适性越好;越简单越可能符合自然的本性)第五讲:科学认识的方法与科学发展模式
第一节:科学认识的方法
一、科学方法及其重要性
1、什么是科学方法:
方法: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方式。包括采用的手段和程序。
科学方法:科学研究者为实现科学研究的目的所采用的思维和实践的手段、技巧、规则、程序等。
2、科学方法的属性:
(1)科学方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从客观上来说:科学方法是对研究对象客观规律的应用
从主观上来说:不同主体对同一问题可能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2)科学方法的层次性:
A、哲学方法:最具普遍性、最抽象的方法
B、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适用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具有较高普适性的方法
C、各门具体科学中的特殊方法:仅适用于个别学科或各别领域的具体方法
3、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1)提供了科学研究成功的范例,增加了后来者成功的概率
(2)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贝尔纳:“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难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消弱,甚至可能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二、建构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
(一)逻辑思维
1、逻辑思维及其特征:
(1)定义: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2)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论证
(3)特征:A、抽象性;B、确定性;C、形式性;D、精密性
2、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1)演绎法
定义: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最基本形式(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作用:在科学假说的检验过程中;在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
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建立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需要备以下条件: ①无矛盾性——公理之间无矛盾
②完备性——公理的数量足够
③独立性——公理 15 彼此独立。
(2)归纳法:
定义: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类型:
A、完全归纳
B、不完全归纳——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3)分析与综合
分析: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的部分、环节、要素并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在分析基础上把从分析中所获得的对部分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4)类比与移植
类比(类推):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别的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
移植:是吸取、借用一个研究领域或对象的理论成果和科学方法,运用于其他研究领域和对象的一种方法。
(5)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历史:事物发展的历史或认识发展的历史;
逻辑:人们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过程
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人们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对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或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
(二)非逻辑思维
1、非逻辑思维及其特征:
(1)定义:又叫具象思维,是主体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依据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结合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态。
(2)形式:意象、直觉、想像
(3)特征:形象性;
非逻辑性;
粗略性;想象性
(4)缺陷:不易表达;常常失真和不准确;无法考察感官不能直接触及的现象
2、非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1)形象思维:
定义:凭借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思维手段:图形、典型模型等
思维方式:联想、想像
思维特点:直观性、形象性、整体性、概括性(2)直觉思维
定义: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特征: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
基础: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
(3)灵感思维
定义:是在一定知识信息储备的基础上,对疑难问题久经沉思之后导致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突然沟通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活动。
3、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1)科学研究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
提出问题:逻辑思维
解决问题:非逻辑思维
构建体系:逻辑思维
(2)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不可分离的
没有纯粹的逻辑思维;没有纯粹的非逻辑思维
(三)系统思维定义:
1、定义:
系统思维方法是指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的总称。
2、原则: 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模型化原则
3、类型: 系统分析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功能模拟法;黑箱方法;自组织方法
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一、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主义)的模式
1、归纳主义的基本观点:(1)科学的基础是经验
(2)科学的方法是归纳
(3)科学的进程是累积式渐进
(4)科学的模式是线性的:观察—归纳—定律
2、归纳主义模式的缺陷:(1)科学并非始于观察
(2)归纳得出的科学知识不能保证可靠
二、逻辑否证主义(证伪主义)的模式
1、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1)科学开始于问题而非经验(2)理论是大胆的猜测而非概括(3)科学方法是试错而非证实(4)科学划界的原则是证伪
(5)科学发现的模式:P1 ——
TT —— EE —— P2
问题一一假设一一证伪一一新问题
2、证伪主义模式的合理性与缺陷:
合理性:把科学发展看作是一个动力学过程提倡理论思维和革命批判精神
缺陷:否认了科学发展的积累性;忽视了科学检验的确定性方面
三、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模式
1、历史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的特点: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是否在范式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2)科学发展的模式: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2、历史主义的合理性:
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科学,所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模式最接近于科学发展的实际。
第六讲:技术的本质与价值
第一节:技术的本质
一、什么是技术
1、技术的概念:
近代的技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在他创立的技术研究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电照明实验,标志着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从此产生。这一日被定为现代技术的诞生日。
2、技术的定义:
狭义:
A、方法技能说;
B、劳动手段说; C、知识应用说;
D、人类活动说
广义: 把一切讲究方法、技能的有效活动都称之为技术。
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1、技术的本质:
人类在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2、技术的特征:
(1)技术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自然性: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社会性: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主体需要与社会条件限制(2)技术的物质性与精神性(3)技术的中立性与价值性(4)技术的主体性与客体性(5)技术的跃迁性与累积性(6)技术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三、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
(2)科学与技术活动都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3)科学与技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4)科学和技术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5)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两者的基本特征不同(科学——客观性;技术——主观性)(2)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3)两者的活动性质和方向不同(4)两者的基本矛盾不同
18(5)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6)两者的成果形式不同
3、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不同气质:
科学研究者应具有:好奇心、想像力、抽象能力和逻辑能力
技术研究者应具有: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能力以及经济头脑与市场意识
第二节:技术的构成
一、技术构成的要素
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2、技术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既是历史的关系,又是现实的关系
二、技术的分类
1、广义的技术分类:
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人类自身技术
2、狭义的技术分类:
(1)按照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
(2)按照物质的基本运动形式 :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3)按照生产劳动的过程:
有生命过程:植物栽培、动物饲养、捕获、人类保健等技术
无生命过程:采掘、材料、机械、建筑、交通、通讯和动力
3、技术分类的原则和标准:
(1)整体性的原则
(2)层次性的原则
(3)动态性的原则
4、各国技术分类的特点:
发达国家特别注重技术中的“通用性”和“先导性
发展中国家依据各自国情,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1、技术的体系:
(1)定义: 技术体系是各项技术要素依据自然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2)内在联系:
一是技术要素之间在自然属性方面的联系
二是技术要素与社会条件的联系
(3)技术体系的特征:整体性;社会性;层次性;环境制约性(4)技术体系的演化变迁:
第一技术体系: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主导技术:蒸汽动力技术
第二技术体系: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主导技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
第三技术体系:20世纪40年代开始。主导技术:微电子技术
2、技术的结构:
(1)定义:
技术结构是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技术活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技术结构的变化: 古代单相技术结构:经验型;
近代双相技术结构:实体加经验型;
现代三相技术结构:以技术知识为主导
第三节:技术的价值
一、技术的积极作用
第一,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有力杠杆;
的村,技术导致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二、技术的负面影响
1、技术产生负面价值的原因:
第一,技术应用过程经常会远离行为的动机;
第二,对技术应用后果的准确预测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者还是社会公众都难以做到;
第三,技术开发者与技术应用者的动机会有不同的,甚至会是截然相反。
2、技术负面作用的表现:
(1)一种技术应用于同一个对象,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后果;
(2)一种技术用于不同的对象,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
(3)某些技术应用时一旦失控,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三、如何看待技术的价值
第一,技术的应用在任何时候都既有正面价值又有负面价值;
第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既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也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
第三,技术的应用应有必要的约束。
第七讲: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技术方法概述
一、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1、技术方法的定义:
是指人们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所利用的各种方法、程序、规则及技巧的总称。
2、技术方法的特点:
(1)技术方法的实践性。这是科学与技术方法的最大区别。
(2)技术方法的科学性。现代技术大多根据已有的自然科学原理研成。
(3)技术方法的社会性。技术必然受到经济和现实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
第一,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技术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必须考虑成本、市场、经济效益等各种经济因素;
第二,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技术方法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环境因素,也要考虑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法律道德、科学教育水平等社会环境因素。
(4)技术方法的综合性。技术方法必须考虑综合场景和综合目标。
(5)技术方法的经验性。经验是技术研发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
二、技术方法的类型
1、一般技术方法:
一般技术方法是从各门特殊技术方法中总结概括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方法。
两大类:技术研究的理论性方法
技术研究的创造性方法
2、特殊技术方法
3、技术决窍
三、技术研发活动的一般程序
1、课题规划(社会需求确立、技术发展预测、技术目的设定、技术后果评估)
社会需求确立:技术问题总是位于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现状的交叉点上
技术发展预测:技术预测只反映技术演化的规律,不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技术目的设定:技术目的具有综合社会性
技术后果评估:技术评估以社会总体利益最佳化为目标
2、方案构思与设计(技术原理构思、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评价)
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发明):原理构思是为要创造的客体建立赖以运行的基本原理
技术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为所要创造客体寻找一种结构形式
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案评价是从工艺和经济两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认定
3、验制与实施(产品研制与试验、技术鉴定、技术实施)
是从技术方案到相应的技术产品的过程
即从观念的对象转化为物态对象的过程第二节:技术预测与技术评估方法
一、技术预测的方法
1、技术预测的重要性:
前苏联在上个世纪50年代把电子管的小型化作为电子技术的主攻方向,没有预见到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起步迟缓,造成后来整个计算机工业的落后。
每元预测费可以获得约50元的经济收益
2、技术预测的一般特点:
概率推断性;结论误差性;可检验性
3、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
(2)调查、收集、整理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实施预测
(5)分析、评价预测结果
(6)写出预测报告,提交决策者
4、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1)定性预测法:
定义:对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
特点: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分析能力;
着重对趋势、方向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 ;
适用于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资料的场合。
优点:简单迅速、省时省费
缺点:不确定性较高
方法:专家会议法;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预测法(2)定量预测法:
定义:运用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的方法
特点:适用于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的情况下(历史资料和现实数据)
优点:能作出数量上的准确描述;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少;
缺点:比较机械,对信息资料质量要求较高。
方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
二、技术评估的方法
1、技术评估概念:
技术评估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采用科学方法,预先从各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
目标:社会总体利益最佳化
2、技术评估的特点:
(1)长期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批判性
(5)动态持续性
3、技术评估的原则:
(1)技术评估系统性原则
(2)技术评估客观性原则
(3)技术评估可行性原则
4、技术评估的程序要求:
(1)明确评估目的(2)掌握技术概要
(3)了解问题和环境
(4)分析潜在的影响
(5)查明非容忍性影响
(6)制订改良方案
(7)综合评价 第三节:技术方案的构思、设计、试验方法
一、技术原理构思的方法
1、什么是技术原理:
技术原理是技术工作者根据已有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经验,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技术试验所获得的关于实现某一技术目的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特定的理论规范。
2、技术原理的构思方式:
(1)技术原理的局部性改良。即技术原理的渐进性发展
(2)技术原理的整体变革。即技术原理的突变性发展
(3)技术原理的扩散。即技术原理的连锁性发展
3、技术原理构思的基本方法:
(1)科学原理推演法(原理推演型):将基础科学中的关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向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特殊规律的推演,由此实现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
(2)实践经验发明法:是在观察实验、技术试验或生产实践中,凭借对经验的总结或偶然的顿悟而完成。
(3)原理改进法: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以获得新
(4)技术转移法(移植综合法):是将其他领域的技术研究成果借鉴、移植到所从事的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原理的构思。是一种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转移。
(5)自然模拟法(仿生法):是以类比方法为基础,以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作为模拟的对象,从中吸取创造新技术原理的方法。
(6)回采法:在新条件下,“回采”已被否定的老技术,使老技术在新条件下“复活”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设计的方法
1、技术方案设计的意义:
技术设计是根据开发、研制方案的要求,按照技术原理的构思,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知识,使开发、研制方案具体化。其最终结果是提出包含有技术系统和总体结构及其实施工艺过程的图纸和说明书。
技术设计是把技术原理转变为技术实体的桥梁。
2、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1)常规设计法。
源于:已有设计;已知结构元件组合;技术发展史;最新技术情报资料;技术实验
(2)功能设计法。将功能分为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以最低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功能
(3)功效学设计法。(非具体设计法,而是设计构思时的出发点之一)
根据人体测量学和人的生理特点设计操作空间;
根据生物力学设计操作机构;
根据人的感觉能力设计仪表和操纵板(台);
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工作环境。
(4)系统设计法(优化设计法)。要素设计——结构设计——综合设计
三、技术方案试验的方法
1、技术试验的实质:
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中以科学原理为指导、以应用为目标的探索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技术创造过程
试验与实验有何区别?
2、技术试验的类型:
(1)依据试验在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
实验室试验——单机试验
中间试验——小批量实地试验
生产试验——带有试验性质的批量生产
(2)依据试验的具体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性能试验、对照试验、析因试验和模拟试验。
3、技术试验的方法:
(1)单因素试验:0.618法;(2)多因素试验:降维法;
平分法;陡度法;分批试验法;正交设计法;抛物线法
模拟试验法24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答案
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理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意义何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基本立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技术科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桥梁作用.理工科研究生学习自然科学辩证法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从而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2)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理工科研究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3)有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工作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自学性,有助于加深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己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学地贯彻推行这些方针政策.(4)有助于确立正确的科技观,在以高科技为先导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不仅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文化建制而且还同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哲学等各种社会要素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确定的科技观,提高科研工作质量有助于科技工作者确定正确的科技观,提高科研工作质量.3.抄袭现象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端正学风。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中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实验实习弄虚作假,拷贝他人实验过程,仿造或篡改他人实验数据,抄袭同类实验报告,应付交差;更有甚者直接将整篇文章原封不动地抄袭上交,以蒙混过关;撰写课程论文投机取巧,找人代写,甚至“克隆”往届同专业论文。
(二)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学术道德失范,表现为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在未实际参加的研究成果或论文中挂名,或引用有关参考文献但未说明;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直接在网上下载资料,拼凑或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有的一些论文答辩会从委员组成、提问、决议起草到评阅送审、盲审等各个环节,都不太规范和严格,造成了答辩者在感情上的亲近,使答辩委员在理性和感性上产生冲突,从而在论文评价上加入了感情因素,使一些不合格的论文也通过了答辩。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现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影响,社会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大课堂,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无可回避。面对人才需求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压力巨大的现实,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上只能应付了事。近年来,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研究生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高校缺乏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长久以来,大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与其共生共存的学术道德教育却一直被忽视,以致研究生缺乏学术道德观念的自我约束力,更不能以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
(三)导师的学术道德水准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又是学术成果的审核人,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其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对研究生直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导师本身就缺乏学术道德方面的品行,对所带学生学术品质的培养就难免存在着局限性和弊端。
(四)研究生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较单一,一般以论文或著作发表的刊物和出版社档次为标准,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更多的是量化考核。种种相关制度的制定,造成了过多注重论文的数量而淡化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首先要提高对研究生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的认识。其次,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再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专题教育等。
(二)成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组织机构
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端正学风、加强学术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
(四)完善研究学术道德监督机制
(五)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在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营造出宽松的、和谐的、有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学术环境,逐步减少乃至消除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答案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论述中共十八大所部署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根据和战略意义。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2.目前我国的生态困境及其危害;
1)沙尘暴,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2)荒漠化,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3)森林破坏,森林破坏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旱涝多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4)草地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湿地萎缩、洪涝灾害
3.摆脱生态困境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落实生态自然观必然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4.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主要部署方针: 1)转变思想观念,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我国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加强制度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5.战略意义: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观点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恩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人类理论的进步‛。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2、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要归功于生产和社会对技术上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恩指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恩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合作过程中,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最后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8.技术异化问题
技术异化的思想潜在地包含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之中。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技术异化现象,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3)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
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
3)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5)马恩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或真理性的重要体现;
6)马恩科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三、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等思维方法,并能够洞察事物的因果联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辩证关系;
2、在学会规范地进行辩证思维的同时,还要训练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辩证地运用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直觉和顿悟思维,学会联想、想象、类比,以及系统思维方法特别是复杂性思维方法。
3、作为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着力于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培养自己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有效配臵,从而达到经济价值的最大用途,而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索生活中的事情,就是以理性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方面思考同一件事情,以一种最优的方案处理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为主,兼用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如果遇到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要学会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纷至沓来的时候,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在进行专业研究时,对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坚持科学真理的逻辑连续性的基础上,追求思维的异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其创造性。
四、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民生科技‛指的是和百姓衣食住行用等密切相关的科技,是直接造福百姓的科技、离老百姓最近的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医药科技、食品安全技术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方面包括:
(1)大力发展最贴近百姓生活,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技术——民生科学技术;(2)改善科学技术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3)发挥科学技术在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作用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要深刻理解胡锦涛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要点如下: 1)民生科技是科技人性化、人民化、生态化的自然结果;
2)民生科技彰显科技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3)民生科技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富裕、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本质要求的体现;
4)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五、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1、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人性的光辉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科技文化侧重于真理性、工具性、客体化、程式化等,人文文化侧重于价值性、目的性、主体化、人性化等,二者相互补充、相反相成;
3、二者的冲突是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某种必然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人类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者的协调统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为前提,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使之为人类造福,而不至于为祸人类。例如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六、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应该如何看待和克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1.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论述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2、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3.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异化根源、表现和危害的论述;
(1)根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2)表现以及危害:
1)科学技术的异化,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等。
2)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深了人与自我的矛盾。例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使得性别失调,胎儿丧失人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造成了器官商品化;‚机器人‛和‚克隆人‛的诞生,给人的非人化和非人的人化带来了一种混乱,使人们开始越发远离自己的本质,造成了‚自我遗失‛和‚自我混乱‛。
3)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科学家所发明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同的使用主体借助它进行了不同目的的活动,使得科技成果成为满足某类人欲望的工具,加速了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核技术、生化武器的出现成为了各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工具,威胁了全世界的和平和安全;网络技术倡导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伦理观,成为了网络武器;瘟疫监测预警与医药技术(SARS、禽流感、猪流感)和转基因食物演变成生物武器。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与处理
1)个人人生和生活态度的改善;
2)严格遵循科技伦理、相关社会道德和法制;
3)增加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发展人性科技和民生科技,有效遏制掠夺式的‚牧童经济‛和技术滥用;
4)改善社会制度以便最大限度降低科技异化的危害。政府部门提高公众的意识,并向公众告知科学技术产生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七、根据两弹一星及‚运十‛大飞机研究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国新时期该如何实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战略。(1)我国新时期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紧迫性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在全球已现端倪。
自主创新是国际竞争的必然反应。自主创新表现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创新品质和特征, 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科技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随着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贡献率的与日俱增,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会日益显著。
最后, 自主创新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本质或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
(3)我国改革开放前科技自主的经验和教训:两弹一星何以成功?‚运十‛大飞机何以夭折?
两弹一星表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精神,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中国核工业初创时期,一开始就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特别重视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和工业体系,独立自主地开展科研工作和培训专业人才,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第二套核工业基地建设中,我们完全实现了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在两弹的研制过程中,大力提倡从实际出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例如,我们的地质技术人员,冲破了苏联专家认为‚花岗岩里找铀矿没有希望‛的框架,不但在花岗岩中发现了铀矿点,而且据1987年统计,在花岗岩里找到的铀矿占我国各种类型铀矿储量之和的40%。又如,在钚生产化工后处理方面,彻底摒弃了苏联提供的沉淀法工艺流程,改进了萃取法工艺,不但使我国后处理工艺技术迎头赶上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效益。大量事例可以说明,自主创新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灵魂,更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然而,‚运十‛的下马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运十‛是中国历史上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架百吨级大型民用客机,运十上马时,国外大型喷气客机已经出现了15年,然而设计者却没有照抄国外领先机型的技术,而是创造性的利用这些技术,在设计和研制中,共进行了300多项技术攻关和160多项大型试验,许多成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然而不久就下马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政府的政策倾向发生了改变,把希望寄托于外国技术和投资,试图通过‚三步走‛的合资引进计划发展中国的民机事业,最终在1998年中国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
运十下马的惨痛教训,‚三步走‛路线的失败,使得从国家领导人到项目负责人都达成了共识:自主创新是研制大型客机成败的关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突破制约大型客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其他壁垒,用中国人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
(4)新时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政府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政策推动:
1)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要增加对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的支持。2)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3)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吸引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力度。4)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科研开发体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制科研院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5)通过改革,打破军民界限,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攻关,逐步形成统一的高技术产业体系,逐步开放军工科研体系内的大型研究实验设备和基地,使其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
八、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
1.科研伦理和法制能够保证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和遵纪守法;
2.科研项目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以诚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 3.科研经费来自人民的劳动创造,必须用于造福人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事业,而不能化公为私;
4.科研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应恪守基本学术和社会伦理,如果不是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和聪明才智去造福人民为目的,而是受到了利益、名望和权利的驱使,那么科学技术则会对人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
1)在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如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胡黎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大博导王铭铭剽窃事件;上海交通大学‚汉芯‛事件等等,这 些事件在中国及至世界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其事态严重,影响恶劣。2)在人们生活中,‚三鹿奶粉‛、‚药水豆芽‛、‚‘绝育’黄瓜‛、‚硫磺姜‛和‚瘦肉精‛等一批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及添加剂纷纷被曝光,这些富有‚科技含量‛的另类食品的研制生产,其背后是一些无视科学伦理道德的科技工作者。
3)20 世纪以来,在科学界中出现的一些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如核战争、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科学工作者在其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的生产力。国家的繁荣,经济的提高,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传播者,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水平决定了科学技术是有利于人们还是有害于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如果存在不轨行为,在损害了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危害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侵害了科学的最基本的价值。所以要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