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试论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税收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升税收征管质效要求税务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革创新,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
一、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按照管理学的一般定义,税收管理可以定义为:税务机关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其所拥有的税收管理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完成组织使命,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因此,科学的税收管理必须是管理者要清晰的知道你要税收管理人员干什么、怎么干,并使税收管理人员用最佳方式去履行职务,最具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而税收管理现代化正是立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融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我国税务传统管理思想和未来管理发展趋势于一体的新型税收管理体系。具体而言,税收管理现代化包括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和对纳税人、税源管理的现代化,其中,内部管理现代化服务于对纳税人、税源管理现代化,而对纳税人、税源管理现代化又要求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现代化,两者互融互促,统一于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二、税收管理现代化的特征
作为新型税收管理体系,税收管理现代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税收管理法制现代化。税收管理法制现代化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税收管理现代化离不开一套完整、严密、简明、和谐的现代税收实体法律体系和现代税收管理程序法律体系。加快制定税收基本法,推进税收实体法的立法、税收程序法的修订和完善,提高税收执法和司法的法律效力,从而使税收管理的程序、税收管理活动全面纳入法律轨道之中。
(二)税收管理方法现代化。税收管理方法现代化是提高税收管理能力的保障。根据税收管理法制体系的运行特点,建立与现代征管需求相适应的、集约化和扁平化的税收管理体系;对税务机关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保障税收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从而建立起税收管理业务流程结构、征管职能配置科学合理,体系各层面之间、各层面的不同环节之间衔接流畅、运行高效,相互配合协调、相互监督制约、考核科学、服务规范的管理体制。
(三)税收管理流程现代化。现代化税收管理流程以纳税人自主申报、集中受理为基础,以对纳税人实施遵从管理为主线,确立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流程,并针对流程的不同环节、事项实施执法监督与监察。通过对组织的工作流和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设计,让税收管理体制
能够尽快接受并适应内外部传递的信号,从而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的改善。
(四)税收管理队伍现代化。税收管理队伍现代化要求充分发挥税收管理人员的潜能,在组织内部形成独特地税收管理文化,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法治要求、市场经济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和税收管理信息化要求的税收管理队伍。为此,要建立起比较规范的人员选拔制度,实现人员优化配置和合理有序流动,比较稳定的福利保障制度,比较公开公正地的考核监督制度,及时更新知识的教育培训机制等。
(五)税收管理信息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化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支撑。通过税收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日常税收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系统涵盖税收管理体系各个主要环节;税源、税管信息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税收管理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分析使用成为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依托信息新技术也可以推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现代化变革。
三、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税收管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应统筹把握好实施的方法步骤,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做到立足当前,长远规划,与时俱进,持续改进,从而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税收管理水平。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税收管理法制现代化
通过加强政策法规管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客观公正处理税收争议,不断完善现代税收管理法制体系。
1.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依法行政是税收服务经济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需要。依法行政对税务部门而言就是要坚持依法治税。税务部门只有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全面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促进执法的规范与公正,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依法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才能维护税收的公平正义。
2.依法管理税收政策制度。深化税制改革,加快推动税收立法进程,尽早推出《税收管理法》,以推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及时推出具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加强对政策效应的评估反馈,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减少政策制度风险。
3.完善执法风险内控机制。大力推进涉税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重大执法事项集体审议、重大案件审理等制度,积极探索行政复议、预防化解税务行政争议新途径,健全税务处罚自
由裁量、证据规则等制度建设,优化税收执法程序。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及时纠正执法偏差。
4.依法化解涉税矛盾纠纷。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包括涉税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赔偿制度等,力求实现该收则收、该罚则罚,并对税务行政中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予以合理赔偿。同时,实行涉税行政问责制,对所有涉税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5.大力推行社会化协税、护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职能,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建立社会监控体系,强化与工商、公安、检察、法院等执法部门的联系制度,畅通举报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协税护税的积极性。
(二)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税收管理体系现代化
根据税收管理现代化总体要求,进一步实现税收管理集约化,有效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升税收管理绩效。
1.建立纳税人自我管理模式。以确立纳税人自我申报、评定制度作为主攻方向,明晰纳税人权利和责任,以税收评定作为税源管理的主要形式,有效发挥税务稽查在税源管理中的震慑作用。
2.实施分类管理。以深化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破除属地税务机关、管户的管理员与纳税人之间的固定的管理被管理关系。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纳税人实施结构化分类管理。重点推进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确立符合大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方式。对中小纳税人按照行业、经营类型等实施集中化管理。
3.建立监督制约体制。总局、省局、市局要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在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机制,征收部门要进行分析评估对管理进行制约,管理部门要对征管指标进行考核,稽查部门要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以查促管。
4.完善征管质量考核体制。征管工作的好坏、征管质量的高与低,必须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来评价,这就要求确立一套科学的、量化的征管质量指标考核体系。
(三)创新服务理念,实现纳税服务体系现代化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信息化为依托、以便捷服务为目标的高效文明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1.强化纳税服务意识。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方便纳税人的理念,以诚信平等为基础,增强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整个税收工作之中。以平等、真诚的态度面对
纳税人,尊重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加强与纳税人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充分履行税务机关职责,有效保障纳税人的合法利益,努力营造公平诚信的税收环境。
2.优化纳税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纳税服务流程,健全岗责体系,完善服务公开制度,将优质有效的纳税服务建立在科学管理基础上。落实法定服务规定和服务承诺,完善服务责任制度,形成内容完善、职责清晰、协调一致、运行高效的纳税服务职责体系。保障纳税人知情权,简化办税程序和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税服务效率。健全工作质量考核制度,规范纳税服务工作。
3.倡导纳税服务多元化。建立收集纳税人需求、满足纳税人愿望的快速响应机制,畅通纳税人需求获取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税收知识和政策信息送达体系,使纳税人加深对税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理解认同,能够准确地了解运用法规政策和涉税信息,从而充分满足纳税人的多样化选择和办税要求。积极开展“网上税务局”,使纳税人方便地利用微机进行政策咨询、下载办税表格、申报纳税、网上举报投诉,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完善“一窗式”服务、进一步简化办税程序,使各类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瘦身提速。积极探索纳税人个性化服务,推行纳税申报提醒服务,开展预约服务、绿色服务通道等,直接面向纳税人实施更加透明、快捷的纳税服务。
4.完善监督制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平和可操作性的纳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从投诉、受理、调查、检查、处理等环节加以规范,对纳税服务工作评定奖励和惩戒,量化考核指标,并将纳税人的评价列入考核指标。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制约的作用,监督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执法行为,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体现和保障纳税人的需要。建立纳税人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各类税收工作运行体系,使税收征管更充分地体现纳税人的意志,推动纳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
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现代税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是人才”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坚持重能力、重实践的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的倾向。立足于培养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信息技术保障、行政管理等系列的专门人才基础上,兼顾写作、财务、文秘方面的人才需求。确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2.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税收工作的水平。拓宽领导干部交流范围和层次,兼顾不同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领导能力和气质性格结构上的个体差异,把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专长、不同风格的领导干部组合在一
个班子里,使其知识互补、才能互补、性格互补,相得益彰,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增强班子合力。
3.重视专业化人才队伍开发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税务稽查、反避税、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积极培养既精通税收业务,又掌握法律、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选拔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领军人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实践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参与税收政策修订等专项工作,着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现代化税务领军人才,为税收事业科学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坚强人才保障。
4.构建科学化管理机制。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层分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规划、评价、配置、考核、晋升机制。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序的流动,增强税务系统人员管理的科学性。实现干部交流制,通过交流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激活现有人力资源。推行公务员年度考绩制。建立一套公平、科学、量化的考核机制,用制度的客观性对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把公务员年度考核科学化、奖惩兑现。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逐步建立起大规模、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格局,有计划地对全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税务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管理技术现代化
科学规划和实施金税三期工程系统,着力研究征管业务需求,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构建现代化的税收征管体系。
1.构造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通过金税三期工程系统,逐步建立以总局为主、省级为辅的全国征管数据应用大集中模式,在总局进行征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存储,并建立第三方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完整、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和税务机构、人员情况。完善数据处理应用工作机制,通过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
2.整合多部门系统一体化建设。适应管理扁平化的需要,加快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纪检监察、教育、巡视、离退等部门管理系统,与金税三期行政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办公网络化、工作流程化、考核自动化、管理一体化,努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3.合理设计目标考核。综合考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指标、税务管理现代化发展指标等因素,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能级管理等方法,正确引导单位与个人争先创优,确保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3)陶冶真诚职业道德情感(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旨意
一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二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 乐勤敬业原则人格示范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2)对教育对像的教育功能(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有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大因素构成。
◆教师具备的仪表风度
自然纯真,朴素大方;适合时宜,表现个性;举止优雅,情态谦和。
◆教师教学姿态与要求
教师的仪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手势和身势。
要求做到四方面 :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要有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恨、怨、叹等表情;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准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
◆ 教师基本的心理品质
兴趣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能力品质
◆教师德性的含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教师人格特征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
◆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一是热情主动;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新。
第三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内涵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当前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成为一个亮点。那么,“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何含义?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重要领导人曾从多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过系统阐发和总结,揭示了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
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如下表述:“目前我们党内的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矛盾,没有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如果犯错误的同志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不会发展为对抗性的东西。因此,党一方面必须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这里的“对于错误思想进行严肃的斗争”,含有“批评”的意思;而“充分地给犯错误的同志留有自己觉悟的机会”,则隐含着自我反省之意。
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内容,中共领导人也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早在土地革命初期,针对红四军内出现的单纯军事观点等问题,毛泽东就提出,要通过“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的方法来纠正。抗日战争初期,陈云在论干部政策时,也谈到“批评”问题,他说:“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因为上级领导人批评下级,与同级的同志互相批评所发生的影响不一样。”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多次谈到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问题,并重点谈了党外人士对共产党的批评监督:“共产党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我们的毛病还很多。我们不怕说出自己的毛病,我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毛病。我们要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我们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批评和自我批评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党的整体面对自身缺点和错误时,要敢于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并对广大群众和党外人士的批评监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是指党员个体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进行反省;对他人之不足,也要提出诚恳、恰当的批评。
延安时期,刘少奇在谈到党内斗争时指出:“对党的组织、对同志、对工作的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就有布尔什维克的尺度。”这里提到的“批评”、“自我批评”是一致的,其中,“批评”的着眼点在党内;而从党的整体看党内批评,则可视之为党的“自我批评”。在谈共产党员的修养时,刘少奇说:“我们要虚心地倾听同志们和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仔细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细心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去检验自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了解是否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否正确,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而加以纠正,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刘少奇看来,来自党内和党外的批评,有利于启发、推动党员进行自我批评。在谈党内民主集中制时,刘少奇总结说:“经验证明:凡是那个地方的负责人在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中认真地进行了诚恳的与必要的自我批评,那里党员和人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就会开展,积极性也就会提高,内部团结也就会达到,工作也就会改进,缺点也就会克服,而且负责人的威信不独没有损失,反而会提高。”刘少奇在这里着重强调,领导干部进行自我批评既是自身政治修养的体现,也能促进下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关于共产党人能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因,刘少奇也有分析:“因为他没有任何私心,所以他无所畏惧。他没有做过‘亏心事’,他的错误缺点能够自己公开”;“因为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他不畏惧别人的批评,同时他也能够勇敢地诚恳地批评别人。”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谈到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时,也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提出了开展批评的两条宗旨,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他说:“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绝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开展批评,既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分寸,以便在解决矛盾的同时增进团结。
此外,毛泽东、刘少奇等人还总结了批评应奉行的三个原则:组织性、政治性、全面性。所谓组织性,就是“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所谓政治性,就是“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所谓全面性,就是既要注意小的方面,也要注意大的方面;不仅要指出缺点和不足,还应该指出“成绩、功劳、长处和他的正确主张”。这些阐述,都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第四篇: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 第64页)
民族精神中的“精神”是指狭义上的“精神”。从广义上看,精神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所有的非物质现象,即一切意识现象:各种心理、思维、观念、学说等。从狭义上说,精神是指意识中最深层的而又比较稳定的部分,是人的心理意识和一切文化现象的内核和精华。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人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的活
动,也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因为一切有了人的痕迹的东西都叫文化。中国传统典籍《周易》、《说苑·指武》与近代英国学者泰勒《原始文化》等都对文化作出典型界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文化也就有了从时间上区分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从渊源上区分的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从功用上区分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等。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是民族文化中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族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并不是某种有形物,不过你又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因为它能体现在各种文化载体中,体现于民族成员的一言一行中。文化如水,人似鱼。在某一民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各种文化产品中,都会表现出该民
族特有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特征,其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不过起主导作用的是民族精神,它起着灵魂和基础作用,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因为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基础,民族情感就会逐步淡化,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会随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被同化或消蚀,民族习俗的特征也会逐步消失,从而也就难以在重大事件出现时表现出应有的凝聚力。民族精神作为民族魂,它的强弱则决定着民族凝聚力的大小与方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它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标志,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提炼和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应当怎样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政治导向和制度保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时代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立足于发展先进文化;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其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对民族精神的研究;要注重提高国民素质,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等。在对国民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弘扬和培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们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
第五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是众说纷纭的,甚至可以说莫衷一是的,但我始终认为,党 中 央、国 务 院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界定是明确而具体的。透过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 党 中 央、国 务 院对素质教育的历次重要论述的学习,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来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我认为,这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没有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就没有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体两 面的关系。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或根本要求。
很遗憾,在不少学校,我们看不到教育方针;在不少校长的头脑里,很难完整地表述教育方针。
2、“一个宗旨”——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在这里,教育不仅仅要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服务,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服务。也就是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竞争力。
3、“一个优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从孔夫子开始,我国教育历来是强调先做人,后学习的。很遗憾,极端的应试教育把我国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丧失殆尽。总 书 记 提出,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实切中了当今我国教育之时弊。
这一点告诉我们,素质教育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4、“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这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突出的两个重要培养目标。这一重点培养目标的提出,使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突出强调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5、“一个载体”——以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为载体
素质教育的抓手是什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不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自从我省本次素质教育工作一启动,我们就鲜明地提出一个观点: 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里。也就是说,全面实施和贯彻好国家课程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最具体、最有效的切入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国家课程方案的全面而有效的贯彻,就没有真正全面的素质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特别强调要逐步创造条件,努力开齐开足开好各类 课程。
6、“两条途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这是1999年中 央 和国 务 院文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我们不能不说,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特别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长处,一个特点。但是,我 们也不能不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仅仅靠开设好文化类课程是不行的,还必须开设好音乐、美术、体育类课程,开设技术 类、实践类课程。说到底,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坚持书本学习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7、“两个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这就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的指导。具体讲,素质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教育科学规律。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必须尽快从“应试教育”长期坚持的“时间+汗水”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
8、“三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长期以来,在不少地方,中小学教育几乎包办了学生的所有生活时空,特别是随着所谓寄宿制学校的大兴其道,似乎学校成了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全职 保姆”。这是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扭曲!1999年,中 央、国 务 院 文件提出,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只 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携手,素质教育才能得到顺利实施。在当前,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让每个家庭都参与到学生教育中 来,这是我省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