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时间:2019-05-14 17: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第一篇: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

作为城管执法部门,处理的大多是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换句话说,没有哪一个组织像城管部门这样如此密切地与百姓打交道。执法范围的广泛、执法权力的集中、执法对象的复杂,使得执法队员在履行职责的时,经常遇到各种困难、矛盾甚至阻力,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由于城市管理执法内容的特殊性,执法人员往往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在执法时容易触发各种矛盾,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执法人员既要有处置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又要有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技巧,才能达到妥善处置事件的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执法当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异想不到的突变性。突发事件出现快,来不及详细分析,这就给处理带来了难度。特别是处理不及时的话,易节外生枝,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导致矛盾的扩大或激化。二是难以预料的复杂性。有些当事人自恃有背景、有关系而无所顾忌,有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市霸、街霸独霸一方,当执法触及其利益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我们在处理时还会受到各种社会的羁绊,这也增加了我们处理的难度。三是难以估量的危害性。事发时,有些当事人往往恶意制造声势,混淆视听,或情绪偏激,公然发难,无视法律,将矛盾扩大,引来大批群众围观,阻塞交通,严重影响正常的执法工作,破坏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工作、生活秩序。

因此,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时,把握特点,讲策略、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正确认识,对于有效平息事端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一、快速反应,准备充分。

处置突发事件,争取时间极为重要。要把握火候、果断处理。如果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容易造成群众围观,使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乘机起哄,把水搅浑,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有些当事人趁机急忙找熟人、跑关系,给我们执法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故我们执法人员要抓住时机火速受理,及时查处,使上些别有用心的人来不及钻空子。

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在集中整治、专项整治或突击活动中,拨除一些“钉子户”、“难缠户”时,最易引发突发事件。因此,要从执法力量上做好充分准备,事先把情况摸透,行动时分工明确,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努力把事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今还有一种新型城市管理网络突发事件,我们应在第一时间把真实、权威的信息告知公众,牢牢把握住发布权威信息的主动权,使“谣言止于阳光”。并与城管公安协同作战。一方面起到震慑作用,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蓄意制造事端、突然发难,可以迅速将肇事者带离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二、重方法,先礼后兵,争取主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既有当事人在场,又有一些群众在场,要相信群众,注意讲清事实、讲清道理、正面宣传,让群众弄清事实真相,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孤立违法者。对那些不听劝告、无理取闹的人也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工作。当对方情绪十分激动时,要镇定自若、沉得住气,不流露厌恶、反感或愤怒的情绪,以极大的耐心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当当事人态度蛮横、出言不逊、恶语伤人时,更要善于制怒,要有忍人所不能忍的宽广胸怀和以大局为重的精神,严正指出其违法事实,形成“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的态势,对其形成强大的思想压力,促其自觉、自悔或接受处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则采取强硬措施,依法处理。这样,争取了群众,孤立了违法者,使之受到惩罚,其他违

章者受到教育,群众能觉悟,事件得平息。

三、重调查、重证据,正确决断,秉公执法,树立权威。

要勤于调查研究,把事情的真相搞清,尊重事实,严格依法照章处置。“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城管执法的特殊性,经常与小摊小贩打交道,或与有地位背景的人“较劲”,我们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服务。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宣传要到位,程序要到位;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不要授人以柄、陷于被动,影响大局,真正树立起执法权威。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这样才能决断准确。如果事实掌握不准,决断出错,就会产生不良影响。若在处置事件时有显失公正或徇私舞弊行为,引起群众不满,就会损坏我们队伍形象。比如某市城管在查处一家无牌诊所时,违章夫妇把个别执法人员拉入其屋里,拿出一叠钱,要求为其无牌诊所开绿灯,执法人员当场拒绝,并批评教育了他们,使他们在一身正气的执法人员面前接受了处理。

四、找准症结,选对突破口。

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引起连锁反应,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人和事。这时,务必要抓住主要矛盾,查清主要对象,找准主要原因。凡是与事件无关的不涉及,对于一时难以弄清的线索,特别是与事件关系不大的问题可以先搁一搁,必要时再查补,力求查清主要的违法事实,争取工作上的主动。不能因为情况复杂而“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失去目标,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主要问题上。主要矛盾解决后,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处理新疆小贩问题时,新疆小贩较野蛮,人数较多,持有刀器、铁棍,强硬处理不是办法,只要不没收涉及其切身利益的物品,对其带阻吓性和命令性的说服教育,一般是可以化解事态的。

五、板上钉钉,不留后患,防止反复。

处置突发事件既要做到能快则快、果断了解,又要慎之又慎。切忌只顾眼前平息,而不顾长远,留下后患,执法人员要态度鲜明,毫不含糊地指出问题,给予当事人相应的批评教育和处罚。一方面,绝不可拿原则做交易求得一时安宁;另一方面,要把握分寸,讲究技巧,坚持命令与商量结合,惩处与尊重关怀相结合,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当当事人觉得理亏并接受教育和处罚时,要不失时机地予以“让步”,达成问题的处理协议。这样,既有利于防止事件反复,又有利于消除潜在矛盾,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

新时期的城管执法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执法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不断探索城管执法的新思路,做到管理、执法规范化,彰显人情味,以减少或避免暴力抵抗,只有这样才能把城管工作做得更好。

六、危机管理,加强沟通。

如因突发事件引起危机发生,要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如某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首先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把真实的情况告知媒体,做到信息互通、透明。其次,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在倾听公众声音的同时,加强城市管理政策业务、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弘扬正气,鼓舞队伍士气,使群众清晰地了解城管执法工作的难处、苦处和好处,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改善城管执法环境。

特别是现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我们执法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对症下药,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探索城管执法的新思路,做到管理、执法规范化、人性化,以减少暴力抵抗法,力争把城管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浅谈处理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方法

由于城市管理执法内容的特殊性,执法人员往往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在执法时容易触发各种矛盾,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执法人员既要有处置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又要有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技巧,才能达到妥善处置事件的目的。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异想不到的突变性。突发事件出现快,来不及详细分析,给处理带来难度。特别是处理不及时的话,易节外生枝,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导致矛盾的移动、扩大和激化。二是难以预料的复杂性。有些当事人自恃有背景、有关系而无所顾忌,有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市霸、街霸独霸一方,当执法触及其利益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我们在处理时还会受到各种社会的羁绊,这也增加了我们处理的难度。三是难以估量的危害性。事发时,有些当事人往往恶意制造声势,混淆视听,或情绪偏激,公然发难,无视法律,将矛盾扩大,引来大批群众围观,阻塞交通,严重影响正常的执法工作,破坏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工作、生活秩序。

因此,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时,把握特点,讲策略、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有效平息事端是非常重要的。

一、抢时间,在处理是突出一个“快”字。

处置突发事件,争取时间极为重要。要把握火候、果断处理。如果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容易造成群众围观,使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乘机起哄,把水搅浑,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有些当事人趁机急忙找熟人、跑关系,给我们执法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故我们执法人员要抓住时机火速受理,及时查处,使上些别有用心的人来不及钻空子。

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在集中整治、专项整治或突击活动中,拨除一些“钉子户”、“难缠户”时,最易引发突发事件。因此,要从执法力量上做好充分准备。并与城管公安协同作战。一方面起到震慑作用,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蓄意制造事端、突然发难,可以迅速将肇事者带离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我们在一次查处一宗私宰生猪时,几名泼妇,手持屠刀,谩骂、撕扯、阻挠执法人员,由于有公安在场,及时地平息了事态。

二、重方法,先礼后兵,争取主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既有当事人在场,又有一些群众在场,要相信群众,注意讲清事实、讲清道理、正面宣传,让群众弄清事实真相,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孤立违法者。对那些不听劝告、无理取闹的人也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工作。当对方情绪十分激动时,要镇定自若、沉得住气,不流露厌恶、反感或愤怒的情绪,以极大的耐心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当当事人态度蛮横、出言不逊、恶语伤人时,更要善于制怒,要有忍人所不能忍的宽广胸怀和以大局为重的精神,严正指出其违法事实,形成“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的态势,对其形成强大的思想压力,促其自觉、自悔或接受处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则采取强硬措施,依法处理。这样,争取了群众,孤立了违法者,使之受到惩罚,其他违章者受到教育,群众能觉悟,事件得平息。

三、重调查、重证据,正确决断,秉公执法,树立权威。

要勤于调查研究,把事情的真相搞清,尊重事实,严格依法照章处置。“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城管执法的特殊性,经常与小摊小贩打交道,或与有地位背景的人“较劲”,我们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服务。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宣传要到位,程序要到位;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不要授人以柄、陷于被动,影响大局,真正树立起执法权威。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这样才能决断准确。如果事实掌握不准,决断出错,就会产生不良影响。若在处置事件时有显失公正或徇私舞弊行为,引起群众不满,就会损坏我们队伍形象。我们在查处一家无牌诊所时,违章夫妇把个别执法人员拉入其屋里,拿出一叠钱,要求为其无牌诊所开绿灯,我们执法人员当场拒绝,并批评教育了他们,使他们在一身正气的执法人员面前接受了处理。

第三篇:城市管理执法程序

城市管理执法程序

为进一步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严格执法,文明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及建设部颁发的《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执法必备

城管监察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得少于两人,应统一着装,统一标志,携带 《河南省行政执法证》、《河南省执罚公务证》,胸前佩戴 《许昌市城市管理局文明执法证》。

二、执法形式

(一)批评警告

城管监察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对一些没有影响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情节轻微的违章违规者,给予批评教育、口头警告、责令整改,劝其进场经营。

(二)登记违章

城管监察人员对一些违章违规者,迸行教育批评、口头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填写《许昌市城市管理局违章登记表》,并请违章者签字。

(三)简易程序

城管监察人员执行公务时,对违法事实清楚,情节轻微或者对社会影响不大并有法律依据的,按简易程序处理:

1、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给被罚款人相等的罚款收据。

2、监察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3、备案。行政执法人员在处理完毕后,并于5日内将实施简易程序处理案件的情况及有关材料报所属机关备案。

(四)一般程序

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中,发现重大的行政违法案件,应当按照一般程序进行处理:

1、立案呈批。城管监察人员对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应立即制止,并查明违法事实,写出书面报告。大队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24小时内立案,案件承办人须填写立案登记表、立案调查审批表,由承办部门立案,局法制机构审核,执法机关领导批准后及时开展调查取证。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将不予立案的理由告知案件承办者。

2、调查取证。经批准立案的案件,应指派案件承办人2人(包括2人)以上进行调查取证工作,调查取证包括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以及有关人员、收集证据等。

(1)、现场勘查取证。案件承办人应迅速勘验违法现场,查明违法事实。按照现场勘验笔录的要求,将勘查时间、地点、勘查人、在场证人、证据和勘查询问记实等逐栏填写清楚,经被勘查人、现场见证人签名盖章后收存。

(2)、取证。对违法行为的目击者、受害者、知情者和有关人员,应分别进行访问和取证。并制作笔录,当事人有关人员认为无误后,应在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3)、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城管执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并可以请两名在场人员见证。证据收集包括有关的协议、信函、照片、录音、录像等原始资料。

3、听取陈述和申辩。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书面向当事人说明处罚的依据,并告知当事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被处罚人要求陈述、申辩的,应当认真听取,并制作好告知笔录。

4、提出处理意见。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意见,由承办部门同意后再报局机关法规监察科审核批准,或由行政执法组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5、听证程序。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接到听证通知之日起三日内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提出。超出三日当事人不要求举行听证的,视为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

6、听证的举行。执法部门应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日期、地点,并负责听证工作的具体承办。听证一般由执法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人员或者执法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参加人包括行政处罚案件的相对人,委托代理人,以及该案件的调查人员,案件承办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听证。听证记录人要做好记录。

7、作出处罚决定。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按照法律、法规的处罚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将处罚决定书7日内送达被处罚人。

8、送达。送达是行政执法程序中一个关键环节,它是确定执行开始生效的法律时间的依据。从送达之日起,行政处罚决定书开始生效。但送达必须有送达回执,受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到场见证,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受送达处,即视为送达。不能直接送达或者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按下列规定送达:(1)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2)受送达人己向执法机关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3)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4)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二个月即视为送达。

四、物品的查封和暂扣

这主要是对那些教育不改正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采取扣押其违章物品手段,来达到清除或改进违法行为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1、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查封决定书、扣押决定书。

2、在依法执行查封、扣押时应记明财物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单位和完好程度等。由承办人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清单由执法单位和当事人各执一份。

3、被查封、扣押的工具、物品由大队统一保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星期(七天)。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市政府或执法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对案件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决定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篇: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执法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为了有效及时控制和快速妥善地处臵实施城市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防止执法人员与被管理对象(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由此引发造成社会新的不稳定现象,有效确保执法人员与居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更好地做好本地区城市管理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城管执法突发事件是指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的违法(章)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时,突然发生的当事人谩骂、殴打甚至集体围攻执法人员以及其他严重影响执法人员有效执行职务执法行为和已经出现有可能造成居民群众人身安全的事件。

(三)、为了能及时处理城市管理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根据市综治委文件精神,市城管办成立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处臵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中队负责人为组员。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和要求,统一领导和指挥本单位执法人员处臵具体执法活动中突发的重大情况;下属的大队、中队成立本大队(中队)城管执法突发事件处臵应急分队,具体负责协调处理中队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四)、城管执法人员在具体执法活动中,对当事人应坚持以教育、纠正为主,查处为辅的原则,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执法解释工作,禁止简单粗暴,讲究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尽量避免与当事人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以防止突发事件的产生。

二、具体应急处臵方案

城管执法应急处臵工作方案应根据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程度、紧急程度的高低确定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三级应急处臵。执法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违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违法(章)行为,对其进行教育、规劝其及时改正,但当事人拒不改正、且情绪暴躁,并与执法人员发生激烈争吵,这时应立即启用三级应急处臵方案,执法人员应向中队应急处臵分队报告情况,应急处臵分队接到报告后应五分钟内赶到现场,着力平息当事人与执法人员的争吵,防止事态扩大,并组织人员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及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双方是否具有过错行为进行依法公正地协调处理,直至事件处理完毕为止。

(二)、二级应急处臵。当事人经过中队应急处臵分队现场协调处理后,情绪仍不能得到控制,进而产生谩骂、出现对执法人员推撞、撕破服装等,引起居民群众的围观。应急处臵分队发现事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立即向中队领导报告事件情况,中

队领导接到报告后赶到现场带领队员立即隔开闹事者,同时报告执法大队。由执法大队迅速联系其他中队应急处臵分队五分钟内赶到现场,尽快平息当事人不满情绪,先行疏导化解后,事件处臵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进行依法公正地协调,并提出处理意见,依法进行处理后做好立案存档,以备后用。

(三)、一级应急处臵。经过二级应急处臵,发现当事人的抵抗情绪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况且围观的居民群众也与当事人一起参与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围攻,毁坏执法车辆直至暴力抗法时,大队领导应立即向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态的严重情况,并马上报警,由公安机关实行强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由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出面,在请示市管领导后,会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进行处理。

三、应急处臵的责任承担

(一)、城管执法人员在巡逻过程中对当事人的违法(章)行为进行处罚时,若认定事实不清、处罚依据不明确,从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执法人员应立即改正执法行为,并向当事人赔礼道歉;造成损害的,应给予相应赔偿。

(二)、中队突发事件处臵应急分队经现场协调处理,不能使双方矛盾得到控制时,既没有及时向中队领导报告事件情况又违反上述应急处臵规定,擅作主张,从而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

失的,应急分队组长作为主要责任人,除向当事人赔礼道歉承认其过错外,单位应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行政处罚。

(三)、中队领导进行现场协调,仍无法有效控制突发事件时,既没有立即向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件的严重情况又违反上述应急处臵规定,擅作主张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中队领导应作为主要责任人,除向当事人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外,单位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四)、当事人的违法(章)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其实行处罚依据正确,因当事人故意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对执法人员进行谩骂、殴打甚至集体围攻,使执法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和有辱人格的过激行为,单位应向市领导作出专题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请求公安、纪检等相关机关介入,依法作出处理。对在严格、公正执法过程中遭到当事人的无故殴打、围攻的队员,单位应视情节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经济奖励。

四、附则

(一)、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二)、解释权归领导小组。

桐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07年9月30日

第五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手册

程序篇

第一章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第一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概念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内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的活动。

相对处罚权是一个行政机关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相对集中地行使相关行政机关的法律制度。

一个机关指城管,相关机关指工商、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制度由4个法律要素构成:

1、行使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

2、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必须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取得

3、集中的行政处罚只能是“多个的集中”、相对的,不是“全部的集中”、绝对的

4、相对集中的只是行政处罚权(行政管理权内容中审批许可权、收费权、监督权不相对集中)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城市管理行政机关执法的关系有

1、联系:相对集中处罚权包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相对集中处罚权时城管执法是个切入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取得成功,可向其他领域推广。区别:一个是权力的概念、一个是执法的概念;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体制的创新,解决了审批权、执法权的分离,防止过分集中。第二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特征

法定性(执法主体法定,只能是行政机关;执法内容法定,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为行政机关行使处罚权提供法律依据,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层次性(市、区、街道“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市、区、镇“三级政府,三级管理”)灵活性(执法机构设置的灵活性;执法内容的灵活性)第三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内容

由国务院决定的在城市管理领域可以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包括: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强拆不合标准的设施)②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③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④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⑤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⑥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⑦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行政执法的地域范围应同时兼备两个条件

1、实施区域恰当

2、涵盖区域恰当(1)以区、县行政区域为基准区域(2)以法的特别规定为例外区域(城市政府划出一定行政区域如各类开发区、管委会单独组建城管)(3)以指定执法区域为专属区域。第四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体制 体制类型有:

1、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块管”;

2、以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专业机构为主体,“条管”;

3、“条块结合”交叉共管。

机构设置有:

1、调整职能,重新组建机关,挂一块牌;

2、调整职能,重新组建机关,挂两块牌;

3、调整职能,确定一个机关,挂一块牌;

4、调整职能,确定一个机关,挂两块牌。第五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性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一种行政行为、公务活动,行使的职权是国家权力(行政权)。执法主体是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务员),经济来源是财政拨款(全

额)。

第二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概述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处罚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包括

1、不遵守行政法

2、不履行义务

3、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人身权、财产权、其他权利)并造成其利益受损。

行政处罚的特征有:

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权限(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机关委托机关);

2、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3、行政处罚的目的即是为了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1、警告,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谴责和告诫,通过对其名誉、荣誉、信誉等施加影响,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违法的处罚形式。(是要式行政行为,警告处罚决定,必须由执行处罚的机关作出书面裁决,向本人宣布并交送本人);

2、罚款,是行政处罚主体依法强制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处罚方式。(也是要式行政行为,有处罚权的机关或组织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罚款决定,依法明确规定罚款的数额和缴纳期限,并按规定告知被罚款人有关申诉和起诉等权利);

3、没收非法所得、没收违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相对人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

6、行政拘留,又称人身罚或自由罚只有县及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不超过15日);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劳动教养(1到3年)、驱逐出境。行政处罚的设定:

1、法律的行政处罚设定权(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2、行政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3、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设定权(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4、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部委规章、国务院授权的直属机构、地方政府规章的行政处罚设定权都是只能设定警告与罚款的处罚权,但限额只能由国务院设定);

5、非法律、法规、规章不得设立行政处罚。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原则

我国行政处罚的原则有:

1、处罚法定的原则(处罚设定权法定、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受处罚行为法定、处罚种类内容程序法定);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依据公开、处罚程序公开);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保障相对人权利的原则(享有陈诉申辩权、享有申请复议起诉权、有提出赔偿的权力);

5、一事不再罚原则。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管辖

行政处罚的管辖有:

1、层级管辖,或称级别管辖(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共同管辖和指定管辖(一般由相关机关达成协议或按照惯例解决,或者依“谁先查处谁处理”的原则,如有争议报请共同上级指定管辖);

3、移送管辖(先查处,自己没有管辖权的再把案件移交给有管辖权的机关)。第五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

行政处罚的程序有:

1、简易程序(适用于个人50元以下、法人其他组织1000元以下或警告的情况,至少要2个人到场:表明身份,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再制定处罚决定书。向当事人收缴罚款必须当场开具省市财政厅印制的当场收缴罚没款收据);

2、一般程序(立案,调查收集相对人违法依据,审理决定,送达与执行)

第三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定),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的特征:

1、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若两个相对人争议,第三方裁决属于司法性。若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争议,该行政机关上级机关裁决属于行政性);

2、行政复议的处理对象是行政争议;

3、行政复议的启动者是行政相对人;

4、行政复议的审查内容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5、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机关师上级行政机关(区政府的上级是市政府,市政府上级是省政府,但海关、金融、外汇、国税是垂直领导,属于“条管”,地方政府不是其上级机关。区工商局等部门属于“条块结合管理”上级部门既可以是区政府也可以是市工商局);

6、行政复议的程序是一种法定程序。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1、合法原则(复议机关合法、复议依据合法、复议程序合法、复议形式合法);

2、公正、公开原则;

3、及时、便民原则(可以口头申请、由申请人选择复议机关、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即行政机关承担);

4、有错必纠原则;

5、保障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原则。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

申请复议的基本标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抽象行政行为复议审查是指《行政复议法》规定了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要求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的抽象行为进行审查,由复议机关审查处理或转有权机关审查处理。这里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制定规范性文件(法规、规章等)的行为,例如: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规定,乡镇政府的规定。抽象行政行为是作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如果不合法,也可以复议。

无权行政复议的范围有:

1、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人事方面;

2、对民事的调解或其他处理。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管辖

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有:

1、不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申请人可以自由选择,但垂直领导的海关、金融、外汇、国税只能由上级部门管辖);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复议管辖(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管辖)

行政复议的特殊管辖有:

1、国务院部门和省级政府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先由原级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或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2、政府派出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管辖);

3、政府部门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管辖);

4、对授权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国务院部门管辖);

5、几个机关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它们的共同上一级机关管辖);

6、被撤销机关撤销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第五节 复议机关与复议机构 行政复议机关是指行政机关

行政复议机构是指具体承办机构即法制办 第六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是指相对人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起的60天内(如果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复议期限超过60天,以单行法律为主)要求复议机关对有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法律行为。申请行政复议一般具备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必须有明确的申请人

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

4、属于复议机关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有:推定受理、责令受理、越级受理 行政复议的审查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活动,满足合理性、合法性。

行政复议的决定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查清复议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恰当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

第四章 行政诉讼

第一节 行政诉讼概述

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1、任务与目的不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保障相对人权益;民事诉讼解决民事争议,保障民事权益);

2、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不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完全对等;行政诉讼中,相对人有起诉权,行政机关没有起诉权还有举证责任);

3、可否使用调解不同(民事诉讼可调解,行政不可);

4、审查对象及判决不同(民事诉讼既是事实审又是法律审,判决直接决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行政诉讼主要法律审,判决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定,不直接确定当事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只审查合法性不审查合理性,显失公正可审查合理性);

4、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行政诉讼一律合议,3人组成合议庭;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回避);

5、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相对人与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注意:法律地位平等不代表权利义务对等,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上对双方当事人应当平等);

6、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7、辩论原则(有权陈诉各自主张和意见)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的,都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排除范围有:国家行为(国防、外交所作出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对内部员工的奖惩)、终局行政行为(国务院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管辖 行政诉讼的管辖有:

1、级别管辖(我国人民法院分普通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普通人民法院又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是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其重大复杂程度)①基层人民法院具有普遍管辖权,除法律规定由中级、高级、最高级人民管辖的以外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有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c.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③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级人民政府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2、地域管辖(①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即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②特殊地域管辖有三种a.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作出改变决定的管辖(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满可提出行政复议,复议如果维持原决定,由最初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改变原决定,既可最初决定人民政府管也可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b.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案件的管辖(既可选原告所在地法院也可选被告所在地法院,其中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c.不动产行政案件的管辖(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政府管辖,不动产是指形体上不可移动或移动后影响或损失其经济价值的财产。如土地、建筑物、水流、山林、草原等)

3、裁定管辖(裁定管辖有①移送管辖:由人民法院受理但发现自己没有管辖权的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②指定管辖:a.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将管辖权转移到没有管辖权的上下级或平级人民政府b.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经协商未果,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③管辖权的转移:a.必须是人民政府已经受理的b.移交的人民法院对此案有管辖权c.移交的人民法院与接收的人民法院之间具有上下级隶属管辖)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事实依据(违法事实或其他证据)、法律依据。

证据的种类: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关于规范性文件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承担该责任的当事人必须对自己的主张列举出只要事实依据或法律依据,以证明其确实存在,否则将承担败诉的后果。法院审查行政案件的依据只能是法律、法规,规章只能作为参考。举证责任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不能提供证据或证据不足都视为败诉。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序

起诉和受理是行政诉讼的启动程序,即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起诉的条件有: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原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4、有明确的事实依据;

5、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从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3个月内起诉,经复议案件,从知道复议结果15天内起诉。

一审的程序有受理、立案、审判、判决、执行。

受理前,人民法院通过对起诉行为的审查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裁定:

1、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立案;

2、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审理或审判需组成合议庭(一审可以有人民陪审员,二审全部为法官,审判过程中原具体行

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判决有:

1、维持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2、撤销判决(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越权滥用权力);

3、限期履行判决;

4、变更判决(处罚的合法性显失公正)

执行(超过执行期限,每日科以50到100元罚金)

撤诉是指原告在立案到宣告判决或裁定之间的诉讼过程中,主动撤回诉讼请求、申请人民法院中止诉讼程序的活动。撤诉必须经人民法院同意,因为人民法院有保护原告合法权益和监督行政机关的责任。

调解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以此结束案件审理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有关调解的基本原则是法院不得以调解方式结案,审判人员不得参与调解工作,但行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调解。

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是指在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生效前第一审当事人申请上诉而引起的程序。

二审的程序:上诉、受理、审理、判决、执行

二审的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下达立即生效,有:

1、维持一审判决;

2、更正判决(事实清楚、证据充足但适用法律错误);

3、发回重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满可以再次上诉)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是指人民法院依其法定职权对已经生效的判决重新进行审理的诉讼活动。引起再审的原因:

1、当事人的申诉;

2、人民群众、社会团体的呼吁;

3、法院系统内部自查、检察院对法院监督。再审的决定权: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法院的判决可再审;

2、上级法院、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的判决可再审;

3、终审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对交本院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的决定可再审。再审过程中,原审判决停止执行。

第五章 行政赔偿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依法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行政赔偿的主要特征:

1、有行政侵权的存在;

2、是由国家赔偿而不是行政机关赔偿(比如赔偿的义务机关是公安局,责任机关是市政府);

3、引起行政赔偿的根本原因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

4、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只有对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时才能引起行政赔偿。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

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违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

1、违法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政行为有:①违法拘留或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是公安机关,都属于非法拘留)②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不是公安机关,或公安机关没有手续拘留的情况)③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④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⑤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2、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有:①违法实施侵害财产权的行政处罚(包括财产罚和能力罚,财产罚是直接施加于财产,如罚款、没收财产;能力罚是剥夺获得财产的能力,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②违法实施限制限制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等)③违法国家规定征收财物(税、费)、摊牌费用的行为④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行政赔偿的排除范围有: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依法有权向国家请求行政赔偿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民可以作为请求人的情况有:

1、其合法权益受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害的公民本人;

2、无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下或精神病人)或限制行为能力(10到18周岁或间歇精神病人)的受害公民的法定代理人;

3、死亡的受害公民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法人(一种组织)作为请求人的情况中,当受害法人取得赔偿前就终止时,继承其权利的法人有权要求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遵循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但作出具体损害的行政机关只作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的责任机关还是政府,即国家财政拨款赔偿)第四节 行政赔偿的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一般三种程序有通过赔偿义务机关处理程序解决,通过行政复议程序解决,通过行政诉讼程序解决。

1、赔偿义务机关处理程序:首先由义务机关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其内部的法制部门确认是否违法,主要途径有①通过行政复议确认(向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提出请求)②通过行政诉讼确认(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请求)③直接要求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过程包括提出赔偿请求、受理、审理、判决、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a.予以赔偿,不满意可以复议或起诉。b.不予赔偿,也可以复议或起诉。对赔偿数额不满意也可以申请调解)

2、行政赔偿诉讼程序有三种①赔偿请求人单独提出的行政赔偿诉讼请求(赔偿义务机关不赔偿或赔偿不满意再起诉)②先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先诉讼具体行政行为违反,后找义务机关赔偿,不予赔偿或赔偿不满意再起诉)③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致害行政行为违反与提出赔偿请求一并进行)

3、行政赔偿复议程序有两种①先申请行政复议(先复议具体行政行为违反,后找义务机关赔偿,不予赔偿或不满意再起诉)②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直接申请复议,确认致害行政行为与提出赔偿请求一并进行)第五节 行政赔偿的方式

行政赔偿最主要的方式是支付赔偿金,受害人的权利受损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身权中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受损只能通过赔偿金赔偿,财产权受损则可以通过支付赔偿金或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方式赔偿。第五节 行政赔偿的标准

行政赔偿的标准包括:

1、侵犯人身自由的赔偿标准(以日计算,每日赔上一国家职工日平均工资,具体按作出赔偿决定的上一算);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①侵犯生命权(死亡)赔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最高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并且给付受害人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其中抚养未成年人到18周岁,老人到死亡②侵犯健康权a.造成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医疗费及误工减少收入最高为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b.丧失全部劳动能力的最高赔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c.造成伤害的最高赔上一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追偿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先由该行政机关赔偿,再向具体工作人员追偿。但追偿必须满足条件有:

1、工作人员故意违反(明知道自己违法执行公务会造成损害,但希望或放任这种损害发生。其中希望发生是直接故意,放任发生是间接故意);

2、工作人员的重大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损害却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了却轻信可以避免造成损害发生)

第六章 案例分析

P552 处罚未成年人的案例分析 P558 一事不再罚的案例分析

实务篇

城市规划监督检查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行政执法部门(规划局)有权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检查,并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城市规划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用地的监督检查、建设用地放线后验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和竣工资料的报送、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查处等。

违章建设执法,就是执法部门对违章建设活动执行有关规划、勘察设计、文明施工、占挖道路等方面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审批要求、非法设计、野蛮施工、乱占乱挖道路等行为依法进行处理,保证建筑活动有秩序进行。

违章建设执法的特点有:

1、执法范围的综合性(管理内容广泛、管理部门与多个部门有密切联系,必须统一综合管理);

2、执法过程系统性(各阶段需步步衔接,系统动态管理);

3、执法手段强制性(问题多、难度大,需使用法制手段)

违章建设的表现:

1、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

2、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图纸及规定要求进行建设的;

3、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且与城市规划用地性质不相容,并对周围环境造成妨碍的;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逾期且未核准延期进行建设的;

5、临时建筑或建设基地内的临时设施逾期未拆除的;

6、建设基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按规划管理要求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

7、被撤销建设过程规划许可证后仍进行建设的;

8、违法审批的建设工程。

市容执法的内容是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市容管理的法规,依法处理损害市容、市貌的违章建筑,对有关管理部门执行法规的情况及处理情况实施监督检查,维护市容秩序,为城市居民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市容执法的主要内容有:

1、牌匾广告市容执法;

2、沿街建筑物市容执法;

3、建筑工地市容管理执法;

4、城市繁华地区和主要干道市容执法;

5、城市园林绿地市容执法

沿街建筑物市容执法的内容有:建筑物是否保持整洁;残墙断壁是否及时修整;阳台、窗处和街道两侧是否堆放有碍观瞻的物品。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建筑物要限期整改;对屡次不改的依法进行处罚;对有关部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建筑工地市容管理执法的内容有:施工单位是否文明施工;材料、机具堆放是否整齐;建筑工地是否设置护栏挡板,树木是否有保护设施;残土废渣是否及时清运,没有“马路作业”现象;竣工时是否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同时查处施工中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的行为,促进工地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环境卫生执法的主体和依据

主体:

1、主管全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建设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主管机关;

3、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建委或城建局)是当地政府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的职能机关 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建设垃圾管理规定》;《城市市貌标准》;《城市环境卫生标准》;《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户外广告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规定》;《城市车辆清洗管理方法》等。各城市依据上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作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执法实施细则,也是行政执法的依据。

园林绿化执法的主体与依据

主体:

1、主管全国城市绿化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2、在地级市,城市园林行政执法主体是城市建设局,绿化行政执法主体大多数是城市绿化委员会或城市人民政府的绿化办公室,少数仍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县级市或区,城市建设局是城市园林绿化行政执法主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根据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和城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履行园林绿化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依据:《关于开展公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等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城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执法的依据。

下载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城市管理执法突发事件的管理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管理与执法 (112)

    关于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 与城管执法联动机制研究 □赵斐容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监督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2号,200135)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现有网格......

    城市管理执法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执法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执法调研报告 城市管理任务繁琐,执法对象情况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加强和改进城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

    城市管理与执法 (160)

    未央区城管执法局严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周边 扬尘污染严重问题根据钱引安副市长批示,未央区城管执法局及时对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周边乱到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严重问题进行了查处......

    城市管理执法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xx县城市管理局成立于xxxx年6月,主要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市供水、城市燃气等管理和执法职能。自成立以来,xx县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

    城管局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向常委会报告城管局近期执法工作情况,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近年来,县城市管理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以市容市貌管理、城区规划管理......

    关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关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情况的调查报告近期对我县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城管执法大队在市县委、县政......

    2015年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2015年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今年,罗田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

    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精神,深化我省城市管理执法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