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纳雍县科技化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纳雍县科技化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快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村科技化发展水平。根据毕节市科技化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纳雍县科技化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科技化示范村为切入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村科技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卫星培训终端、电视、电话等现代化设施,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村科技水平。到2012年末,全县建成科技化示范村11个,到2015年末,全县创建科技化示范村65个以上,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科技示范。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立足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发展需求,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科技难题,1
不断增强农民应用科技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农民享受科技富民、惠民成果。
(三)坚持技术综合示范。发挥科技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全面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形成多种科技活动整体推动的格局。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科技中介等各方面的勾通与合作,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其县内科技人才到示范村创新创业。
四、建设标准及内容
(一)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级领导班子科技意识强,建立由村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村级科技领导小组;围绕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编制科学合理发展规划;村务公开透明,设有村级科技信息窗口,对本村的重大事项、收支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等及时发布;科技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示范作用明显,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县前列。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切实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设施化、规范化的现代高效农业,培育1—2个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1—2个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村民参与率达50%以上;依靠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的效果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0%以上。
(三)实施科技服务和培训,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建有科技服务站,科技服务站设有可上网电脑、图书阅览室、远程卫星培训终端
等设施,并且有专人负责科技服务工作;围绕本村主要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专家进村入户进行指导、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每年培训6(期)次以上,确保全村9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村民素质得到提高,推进了村风文明建设。
(四)开展科技试验示范,科技应用水平有效提高。加强技术引进和示范,建有“技术试验田”,对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农村新能源、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集中试验示范,全村科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9月—12月):在百兴镇乐卡村开展科技化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1月—12月):2012年末,全县建成科技化示范村11个(含2011年试点村1个)。其中雍熙镇、阳长镇、新房乡、百兴镇、乐治镇、沙包乡、老凹坝乡、维新镇、姑开乡、羊场乡、昆寨乡各1个。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5年12月):总结推广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末,全县科技化示范村达到65个以上。其中雍熙镇、百兴镇、阳长镇、老凹坝乡各4个;曙光乡、乐治镇、王家寨镇、沙包乡、维新镇、龙场镇、新房乡各3个;骔岭镇、勺窝乡、水东乡、寨乐乡、化作乡、董地乡、厍东关乡、姑开乡、羊场乡、锅圈岩乡、昆寨乡、猪场乡,左戛乡、张家湾镇各2个。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成立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郑成芳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奎任副组长,县科技办、县科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电信公司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科技示范村建设的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科技办,由胡丰雪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工作安排、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上要给予保障。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全力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选好拟建的科技化示范村,明确工作要求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做到责任到人。
(二)建立机制,全力推进。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科技示范村建设规划,用规划指导改革,引领发展。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和重要工作环节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各乡(镇)要及时向科技化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信息及时、畅通。县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制度,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三)科学考评,严格奖惩。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办法,把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双考
双评双挂钩”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将工作推进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本站推荐)
文章标题: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把**村建设成“富裕之村,文明之村,和谐之村,秀美之村”,成为全市新农村示范村中的精品,从而推进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建设新农村事业,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聚全镇之力,引八方之援,在**村掀起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热
潮,经过五年努力,**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社会及村容村貌有一个全新的飞跃,成为我镇“三农”工作核心驱动力,推动我镇其它15个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及小康事业建设进程。
一是建设“富裕**”。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形成辣椒、烟叶、玉米种植和肉牛、黑山羊养殖、渔业等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到村经济总量的60以上,村级经济以每年8的幅度增长。其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在5年内,**村达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7000元,并以年8的幅度递增;剩余劳动力中的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80以上的劳动力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人人均有一技之长。90以上的农户有致富门路,其稳定收入占到纯收入70以上。再次,农民生活大为改善。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经济、适用、美观的楼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落到实处,完全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是建设“秀美**”。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村容整洁、环保,所有空坪隙地全部绿化;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农网改造100完成,数字电视和通讯入户率达100,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家家户户均能用上自来水或纯净水,沼气等清洁能源入户率达100。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浴基本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有洁净明亮的村部、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以及远程教育点,公共管理设备运转和管理维护步入正常。
三是建设“文明**”。通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明创建活动进组进户,合作医疗率和计划生育合格率均达100;家庭和睦,邻里相助、人人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绝迹;村风淳朴,无打架斗殴、无买码赌博、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
四是建设“和谐**”。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规范“一事一议”,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牛羊养殖协会、菜篮子协会等),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达50;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凝聚力强、号召力强,成为先进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各种活动经常开展,不出现任何村级债务。
二、实施步骤
一是成立班子,形成中流砥柱。成立镇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周征同志亲自担任组长,朱建辉同志任常务副组长,郑志红、徐放明、仇登峰、韩红霞、翁中阳等同志任副组长,戴建兵、周军、徐四仁、任定国、李静、周建青、周吉文、余德清、周志兵及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国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干部联系制度,在**村的每一个项目都有1名干部具体联系,有1—2个部门单位作扶助后盾单位。
二是深入发动,营造浓厚氛围:2月中旬—3月中旬,认真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乡村干部、党员骨干会,统一思想,全面发动,并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三是精心规划,绘好编制蓝图:3月中旬—4月中旬,由有资质的规划部门编制建设规划,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上级批准实施。编制规划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突出经济发展,贯彻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方特色。具体做到村内的生产、社会生态等功能的合理分区,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服务设施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是认真实施,追求一流效果:4月份规划制订后,按照编制规划实际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组织,加快实施。重点抓好“五新一好”。
(一)、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1、公路建设:在5年内,构筑两横四纵的公路网络,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通户道路的硬化率达到50。其中与乡西路相接,新建长约300米,宽约6米的水泥路直达余子塘钓鱼休闲基地,并在新建路边植入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均高的树木,在路口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的门楼或“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欢迎您”的大型文化石或文化碑,并在门楼侧或文化石(碑)基标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设规划图”。
2、水利建设:抓好周公塘、余子塘、**塘的扩容及水泥护坡,抓好全村所有渠道的维修、加固,对所有的干渠进行硬化;
3、农网改造:抓好第三批农网改造工作,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4、生活用水:今年内全村农户用上自来水、摇井水,饮用洁净水入户率达100;
5、文教卫方面:2年内完善村卫生室、图书室、现代远程教育站和体育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
6、通讯信息:5年内,程控电话实现每户一门,数字电
视入户率达到100。
7、住房方面:在规划区内拆旧换新、以旧换新,改造、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
8、环境方面: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三改(改厕、改圈、改出)为突破口,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沼气能源,积极使用秸秆沼气,开发循环经济,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
(二)、以人为本提升发展。
1、充实其知识: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和“阳光工程”,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2、文明其精神: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发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创建活动,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及黄、毒、赌、盗、抢等,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3、强健其体魄: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基础体育设施。
4、完善其组织:发育、壮大牛羊养殖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协会、联合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到村主导产业都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并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三)、做强产业推动发展。
1、做大玉米产业。负责人:翁中阳、仇登峰。实施时间:2006年初具规模,2007年种植规模达650亩。成为全省玉米种植的典范。具体实施:玉米产业分东西片,东片在**片的山坡上(150亩),西片在周公片的山坡上,周公片的玉米带与清泉村的玉米带联为一体(共500亩),其中玉米地中套种豫薯868。
2、做强牛羊养殖产业。负责人:徐放明、阳义华。实施时间:2006年着手实施,2007年初具规模和成效。具体实施:依托全省有名的镇牛羊养殖协会,开发开然河洲草场,在**片成立牛羊小区,养殖黑山羊300头,养殖肉牛300头,实现边际效益的最大化。
3、做好辣椒产业。负责人:仇登峰、罗敏。实施时间:2006年。具体实施:帮助乡友周建国搞好“一片红”辣椒种植加工有限公司,辣椒基地面积达50—100亩,实现辣椒种植户增收800元/户以上。
4、做优烟叶产业。负责人:仇登峰。具体实施:种植烟叶面积达100亩—200亩,成立晒黄烟基地。
5、做俏优质稻产业。负责人:翁中阳、刘明亮。实施时间:2006年——2008年。具体实施:在与白水村相联的**村余家片一带,种植优质稻面积达800亩。
6、做活水产产业。负责人:郑志宏。实施时间:2006年—2007年。借乡友周国安之力,在余家片的余子塘建设钓鱼休闲基地——在余子塘东侧、西侧、南偏西侧扩容,条件成熟时用小桥相接,并在塘的北侧征收民房,改建成“农家乐”,成为园林式的休闲基地;将基地建成特种水产养殖中心,同时与当地渔民联系,购其在汨罗江中所捕之鱼置于余子塘,以作垂钓之用。
三、保障措施
工作中把握三原则:一是政府引导,民为主体。党委、政府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三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好示范带动,做好以点带面。具体的保障措施如下:
一、发扬团队精神,强化部门责任。
聚八方之力,重点建设**村,全力推动大面村:
1、发动全镇各界人士:镇机关干部、各部门负责人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负责组织的同志与示范村支部抓住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办实事的计划书,并鼓励行动落实;负责宣传的同志协同镇联校,协助示范村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在“星级文明户”建设上做好文章;负责计育工作的同志要将**村建成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负责企业的同志在**村的招商引资、兴办企业上做出成效;负责农业、科技的同志协同农机站、农技站、畜医站、林业站、镇农校抓好农业产调、科技下村、农产品深加工、农协等工作;负责交通的同志要抓好**村公路勘察设计,积极向上争取计划;负责文卫的同志协同卫生院: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改水改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司法的同志将**村建成治安模范村;负责民政的同志在**村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彻底消除贫困现象。
2、带动全镇各村群众:全镇的16个村,1000人以上的村组织8—12名志愿者,1000人以下的组织6名志愿者,志愿者采取自愿报名,村级批准原则,从有条件的党员和群众中选择,成为志愿者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全力支持以示范村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
3、联系本镇各位乡友:联系楚塘村的周建国乡友,做大做强“一片红”辣椒公司;联系**村的周国安乡友,落实并做优**钓鱼休闲基地;联系周昌贡乡友,争取搞好烟叶示范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乡友名录》,进一步密切同各位乡友的关系,争取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外援。
4、牵引镇外各种力量:抓住普光寺建设的机会,争取邓素贞女士等域外人士的爱心投入。
二、规范运作形式,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老干协会、人大代表、农村骨干的作用。通过村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组”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有贡献的单位、个人,比照三个文明建设的奖励办法进行奖励。
《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实施方案。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题简介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以柳科综字[xx年]8号文件下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并以xx年010601-5号签订了《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
2、总体目标
3、主要建设内容
⑴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示范村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把示范村建设成科普培训基地;
⑵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科技试验、示范。
兴贤村:以桑蚕、甘蔗、水果为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
雨卜村:以农家旅游为主导产业,发展以养猪业为主的种养事业。
4、课题实施村概况
雨卜村有7个自然屯,共有350户,总人口1410人,劳动力933人,耕地面积894亩,林地面积1045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718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毛竹和养殖业。
5、课题实施概况
两年来我们组织科技人员下乡 83人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人数1353人次,免费赠送技术资料1000份、科普光碟40张。项目范围总899产值万元,毛利440万元。
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二、计划进度及实际进展情况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通过两年的实施,基要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任务,现将完成指标情况分述分下。
1、雨卜村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
表一:雨卜完成指标情况表
指标内容完成情况
实用技术培训畜 牧 业毛 竹 低 改竹木加工效益(万元)农民人均收(万元)养 猪(头)养 鸡(只)养 鸭(只)产 值(万元)面 积(亩)产 值(万元)指标任务400800xx***01890实际完成457812xx***4001950完成(%)***100158xx104⑴指标一:成立科技培训中心,培训农民400人,到2012年,获得绿色证书的人员要占全村有效劳动力的15%以上。
以下内容与本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题简介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以柳科综字[XX年]8号文件下达给我们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并以XX年010601-5号签订了《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
2、总体目标
XX年-2010年间,在我县重点建设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通过建设,达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3、主要建设内容
⑴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示范村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把示范村建设成科普培训基地;
⑵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科技试验、示范。
兴贤村:以桑蚕、甘蔗、水果为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
雨卜村:以农家旅游为主导产业,发展以养猪业为主的种养事业。
4、课题实施村概况
兴贤村,辖7个自然屯,共有426户,人口1762人,劳动力850人,水田580亩,旱地2321亩,林地面积1100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213元,是一个以种桑养蚕、甘蔗、水果生产为主要收的行政村。
雨卜村有7个自然屯,共有350户,总人口1410人,劳动力933人,耕地面积894亩,林地面积1045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718元,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毛竹和养殖业。
5、课题实施概况
两年来我们组织科技人员下乡 83人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人数1353人次,免费赠送技术资料1000份、科普光碟40张。项目范围总899产值万元,毛利440万元。
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二、计划进度及实际进展情况
按照XX年010601-5课题实施合同要求,XX年.1-XX年.6 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项目工作方案,开展项目调研、进行基础材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XX年.8-2010.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创建阶段,2010.11-2010.12为项目材料撰写及实地验收阶段。
通过两年的实施,基要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考核指标任务,现将完成指标情况分述分下。
1、雨卜村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
表一:雨卜完成指标情况表
指标内容完成情况
实用技术培训畜 牧 业毛 竹 低 改竹木加工效益(万元)农民人均收(万元)养 猪(头)养 鸡(只)养 鸭(只)产 值(万元)面 积(亩)产 值(万元)指标任务 400 800 XX0 10000 40 3500 40 20 1890 实际完成 457 812 XX0 10050 194 3500 63 400 1950 完成(%)114 102 102 105 485 100 158 XX 104⑴指标一:成立科技培训中心,培训农民400人,到2010年,获得绿色证书的人员要占全村有效劳动力的15%以上。
以下内容与本文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的工作总结·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总结·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村支部书记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暨思想汇报·2010年村官助理工作总结·扶贫办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第五篇:科技示范村典型材料
科技示范村典型材料
以科技示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记新安乡街北村
新安乡街北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要求,把科技示范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围绕农业、农机两大大主导产业,突出科技先导作用,以项目为基础、示范村为平台、科技示范为手段、脱贫致富为目的,集人才、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一体,形成了乡有科技示范村、村有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示范体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优选项目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项目的科技含量、外在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直接关系到科技示范村建设的成败和示范村、示范户的切身利益。实践中,我们坚持三个面向优选项目。一是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选项目。项目的确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当前市场、未来市场,确定项目。避免盲目建设与市场脱节。二是面向主导产业培育选项目。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优选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确保新上项目能够拉动和促进当地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后劲。三是面向资源优势选项目。把项目的确定与当地资源优势、传统种养习惯、群众内在积极性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平台作用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科技示范工作以科技示范村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带动广大农户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示范作用,即通过示范户实施,把新品种、新技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群众亲眼目睹,学以致用。二是带动作用,即把成功的做法在全乡村户进行推广。仅肉牛养殖项目就带动起2个村、120个示范户。三是培训作用,即为其他村培训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
创新机制 把住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我们主要进行了两项创新。一是完善投入机制。明确了“用活政府扶贫资金、撬动群众自有资金、吸纳社会可用资金”的总体思路,拓宽了融资渠道。初步形成了开发型、嫁接型、扶贫主导型和招商引资型四种融资渠道,实现了扶贫科技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多元化。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对科技项目的实施明确提出“七有二提高”:七有:有详细的发展规划,有培训基地,有规范的运行模式,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措施,有详细的档案资料,有科技实验场地,有稳定的技术依托。二提高: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化科技服务 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一)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一是搞好实用技术推广。村委会把握产业导向,充分调动农业科技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倡导跨村、跨乡的专业性的科技推广合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强组装配套。大力培育、宣传和推广典型。二是延伸科技载体服务。采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工作。
(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选拔一批高素质有专长的人才,采用异地学习、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培养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选拔一批紧缺、急需的域外高层次人才。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使农业科技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技普及、创新意识,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
(三)营造科技服务环境。一是抓好我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服务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二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立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乡村特色,集中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提升自主培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