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2012年是我院科研年的战略指导思路,为加强我院医学科研计划管理,促进医学科技发展,根据上级计划下达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藉以推动医院科研工作。
第二条:科研工作的总目标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多出科研成果,并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三条:科研水平是学院医师素质的表现。科研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教学实践和实用技术推广。要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针对技术关键和薄弱环节,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科研工作。科研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
第四条:充分发挥医院和学院的整体优势,加强与科研部门、施工生产单位的联合,组织科技攻关。要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实行科技合同制和课题负责承包制。科研工作与教学实习、实训演练相结合,在发挥科技骨干作用的前提下,吸收学习成绩突出、学有余力、具有科研素质的学生参加。
第五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重视科研工作的良好环境。发扬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和勤俭创业精神。对在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六条: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科研工作实行两级管理体制:
1、学院科研工作由科研处归口管理;
2、各系、处、部、室由主要领导负责,统一领导本单位的科研工作;
3、项目申报实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
第七条:科研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
1、贯彻执行科研工作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指示、定期检查、分析和总结科研工作情况:
2、编制科研工作计划,抓好组织实施;
3、组织科研项目论证,提出列入上一级科研发展计划的项目。归口与上级科研部门签订科技项目合同,组织和参加横向联合的重点攻关;
754、组织群众性技术革新,引进推广新技术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5、编制年度科技计划,安排与分配课题经费;
6、组织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与奖励工作;
7、组织开展科技信息交流工作,及时沟通相关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科研信息;
8、按规定向上级报送科研计划、总结和统计报表。
第三章 科研工作计划、实施与管理
第八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计划管理包括课题申报与立项、实施与管理、结题与审查。
第九条我院将采取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和发展重点、优势学科,提倡国际、国内及科室间协作,注意保持科研的连续性及先进性,努力提高课题层次,逐渐形成我院的科研优势。
第十条:科研计划实施与检查。
1、承担上级科研发展计划项目,与外单位横向联合的项目,以与发起单位合同为准,学院不再另签科技合同。列入学院科研计划的项目,以《项目申请书》为准,也不再另签合同;
2、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科研课题的实施、协调和检查,应对课题的学术、技术、经费及研究任务的完成等全面负责,课题组成员做到科学分工,团结合作,按期完成科研任务。
3、要严格执行科研计划,按时完成科研项目规定的任务,并及时申报鉴定。不能按时完成课题计划的,不予报销科研经费,已报销的转由项目负责人单位列支。如由于不可预见因素造成不能按时完成,须及时报告;
4、科研工作情况,年终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写出书面报告。
第四章 科研经费
第十一条:科研经费衽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原则。
1、专项管理:是指全部科研经费归口科研处管理,按年度科研经费资助计划执行;
2、专款专用:科研经费用于项目的实验、调查、分析以及专项设备购置。
第十二条:根据学院年度预算和年度科研计划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由主管领导审核,院长批准下达,财务部门拨款。
第十三条:科研经费使用原则:
1、由上级主管部门立项的、与学院以外单位横向联合立项的,实行专款专用、分期拨付、分期使用;
2、由学院立项的,实行专款专用;
3、经费使用与报销,按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4、科研项目所需物资、设备、仪器、机具,纳入科研经费计划。
第五章 科研成果鉴定、评审和奖励
第十四条:科研项目按计划、合同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鉴定或评审。在学院立项的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鉴定或评审,完成上级科研部门的或横向联合的科研项目,按发起单位要求参加鉴定或评审。
第十五条:科研成果经鉴定、评审,认为在经济建设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一定学术、技术水平的,可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奖励。
第十六条:科研奖励办法
1、本办法奖励范围包括我院正式聘任人员的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专利及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先进集体和个人奖。
2、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等国家部委资助的国家级项目,医院给予项目组3.0万元的奖励,同时根据项目需要予以1:3配套科研经费。
3、对获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省厅委资助的课题,一次性给予课题组项目经费5%的奖励,同时根据课题需要予以1:2配套科研经费。
4、对获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省厅委立项、市局资助的课题,一次性给予课题组项目经费2.5%的奖励,同时根据课题需要予以1:1配套科研经费。
5、对获市局级资助的项目,根据课题需要予以 1:1配套科研经费。
6、结余的课题经费可转入新课题的研究,一年内未立新课题的,剩余的经费归医院综合科研费。
7、对未获上级资助的课题,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择优予以资助。
8、凡符合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省级科技奖、市级科技奖励条件的科技成果,由医院按规定组织推荐申报。
9、凡以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三大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和省级科技奖、市级科技奖的成果给予如下奖励:
(1)获国家级(科技部)科技奖的,医院将重奖获奖课题组及课题成员,一等奖20
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
(2)获国家卫生部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等科技奖的,医院予以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的奖励。
(3)获省级(科技厅)科技奖的,医院予以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2万元的奖励。
(4)获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奖、省教育厅等科技奖的,医院予以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的奖励。
(5)获市级科技奖,医院予以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0.5万元的奖励。
(6)额度拨给各获奖项目组作为成果转化经费(重复获奖者按最高奖励级别计),其中30%金额作为科研基金,另70%作为课题组人员奖金。
(7)医院配套或奖励的科研经费自下发之日起,2年内无新的在科技部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上级别发表论著或新的科研成果获奖,所余经费由院财务科全部收回。
10、医院对职务专利申请费、代理费、年费给予一定的资助。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职务发明专利,在专利授权后,对发明人给予一次性奖励:发明专利,每项奖励5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2000元;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奖励100元。
11、符合下列条件者可推荐年度科技进步奖先进集体。
(1)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创新、敬业与奉献精神,学风正派。
(2)突出“科技兴院”方针,重视科研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实施,科研管理工作完善。
(3)获得本年度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4)有SCI源期刊论文发表
12、受奖励的对象在晋升、年度考核评优以及先进个人评选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13、凡在科研奖励活动中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撤销其奖励,收回奖金,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六章 科研成果推广使用
第十七条:经鉴定、评审合格的成果,要积极推广使用,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贡献。
第十八条:科研成果均实行有偿转让。具体转让办法,按国家有关技术市场政策规定,经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科研信息与档案
第十九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技信息交流活动。善于利用科技信息,及时查询有关科技资料,避免重复性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围绕教学和科研,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科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交流和反馈,及时准确地提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科技信息。
第二十一条:科研项目完成后,其产生的图样、数据、报告等技术性文件,要立卷归档,保管使用。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科教科负责解释。
第二篇: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XXX医院
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充分调动和鼓励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实现对科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医药、护理、医技及其他专业的科研项目。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三条申报条件
凡我院从事医药技护和其他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能认真执行科研课题计划者,均可申报科研课题或科研任务,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申报各类课题。
第四条申报时间
申报者应在以下各类项目规定的申报时间截止20天前,向医教科递交项目申请书,以便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和推荐上报。
1、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按规定时间申报。
2、院内科研,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底前上报次年院内科研项目,特殊情况可直接向医教科申报。
第五条申报审批程序
申请者结合本专业特点,提出科研项目,做好查新工作和科研设计,按申请书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医教科,医教科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提交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对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进行性进行评审,由业务院长审批后由医教科上报有关部门。
第三章项目实施管理
第六条我院为基层医院,科研项目的选题应注重临床应用和新技术、新项目使用推广价值,积极鼓励院内科研。
第七条科研项目实行主研人负责制,项目组成人员采取自愿组合形式,主研人负责制定和完善项目研究设计、项目进度及完成周期、经费开支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医教科对项目实施进度督促检查,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为课题组创造条件,确保科研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
第九条科研工作结束后,项目组应及时整理好研究资料报医教科申请评审和鉴定。
第四章科研成果管理
第十条按国家科技部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经同行专家确认在理论或实践上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三个特点的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新药物、新产品等,院内科研包括临床研究、新药总结等。
第十一条凡本院职工开展的纳入医院管理的科研项目,或利用医院设备、条件开展的科研项目,其知识产权(包括成果权、转让权)归医院所有,个人享有发表权和署名权。
第十二条鉴定申报程序
1、课题组在课题鉴定前30天,将有关资料报送医教科审查合格后,由医教科向主持成果鉴定单位办理申请手续。
2、我院与外单位合作完成的科研课题,我院为第一主研单位的,由我院负责办理成果鉴定工作,我院为协研单位的课题由对方办理,但需要在我院医教科备案。
第十三条鉴定申报材料及鉴定形式
1、市级以上科研鉴定申报材料及鉴定形式按有关规定执行。
2、院内科研由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鉴定。
第十四条科技成果登记
凡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必须在鉴定后一月内将鉴定成果登记材料上报医教科。
第五章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科研经费来源:
1、医院按有关规定计提科研经费,专项用于科研工作。
2、县级及以上科研项目配套资金。
第十六条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各项科研经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正确地反映和监督各项科研经费的收支情况。
第十七条为了鼓励科研工作,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对上级部门下拨的专项科研经费结余部分按80%奖励课题组。
第十八条科研经费必须用于专项研究工作,其主要开支范围包括:查新费、印刷费、观察费、申报费、评审费、鉴定费、邮寄费、实验费、材料费、检测费、出差费、仪器使用费、协作费等。第十九条科研项目开支,均由课题组的经办人按财务制度办理报销手续,由课题组负责人签字,经医教科审核后,报分管院长批准,院长签字方可报销。
第二十条对无故终止课题的,医院有权追回已支付的科研经费,未在项目周期内完成科研项目者酌情扣减科研经费,并责令课题组限期完成。
第六章奖励办法
第二十一条为了充分调动本院职工的科研积极性,表彰和鼓励科技人员,医院对结题并通过鉴定的成果实施奖励,每年评奖一次。
第二十二条以我院为第一主研单位的科研项目,获各级成果奖后由课题负责人持获奖证书原件到医教科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医院配套奖励标准:
1、国家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00元。
2、国家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200000元。
3、国家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00元。
4、省部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 50000元。
5、省部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0元。
6、省部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20000元。
7、市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8000元。
8、市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5000元。
9、市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元。
10、县级奖,医院奖励课题组与科协下发同等金额。
11、通过课题鉴定但未获奖者,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元。
12、院内科研奖,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元,同时获得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的按最高级别执行,不重复奖励。
同一项成果同时获两个以上成果奖的,奖金以最高一个级别执行,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四条奖金由课题组负责人按贡献大小、工作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配。
第二十五条奖励经费由医院在科研经费中开支。
第二十六条已申请立题的项目,必须按期完成,如不能完成的需要书面说明理由,提交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审议以后不再受理第一主研人新报项目。
第七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医院鼓励开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新技术、新项目必须是本院尚未独立开展的理论先进、技术成熟,符合疾病诊疗常规及道德伦理规范,具有先进行和实用性的特点,由本人申请,科主任同意,书面报请医务科备案,业务院长同意后方能开展。
第二十八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每年12月15日前各科室(班组、个人)向医教科上报本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注明项目名称、主研人、协作人、开展时间、例数、学术价值、本地区影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第二十九条新技术、新项目的奖励。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每年底前评审上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根据其临床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定其评奖级别。
第三十条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级别,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本未达到奖励标准的可虚位空缺。
特等奖2000元。
一等奖1500元。
二等奖800元。
三等奖500元。
鼓励奖300元。
第三十一条奖励办法。奖金由获奖科室(班组)负责分配。原则上要求主研人不低于50%,科室
(班组)不低于20%。
第三十二条XX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从2009年11月1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符者,以本办法为准。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XX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
2009年10月28日
第三篇: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我院人员积极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促进医院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充分调动和鼓励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实现对科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科研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院医药、护理、医技及其他专业的科研项目。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三条 申报条件:凡我院从事医药技护和其他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能认真执行科研课题计划者,均可申报科研课题或科研任务,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申报各类课题。
第四条 申报时间:申报者应在以下各类项目规定的申报时间截止20天前,向科研处递交项目申请书,以便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和推荐上报。
1、市级及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按规定时间申报。
2、院内科研项目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底前上报,特殊情况可直接向科研处申报。
第五条 申报审批程序: 申请者结合本专业特点,提出科研项目,做好查新工作和科研设计,按申请书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科研处,科研处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合格后,提交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对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进行性进行评审,由业务院长审批后由科研处上报有关部门。
第三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六条我院为基层医院,科研项目的选题应注重临床应用和新技术、新项目使用推广价值,积极鼓励院内科研。
第七条科研项目实行主研人负责制,项目组成人员采取自愿组合形式,主研人负责制定和完善项目研究设计、项目进度及完成周期、经费开支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科研处对项目实施进度督促检查,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为课题组创造条件,确保科研任务按计划顺利完成。
第九条科研工作结束后,项目组应及时整理好研究资料报科研处申请评审和鉴定。
第四章科研成果管理
第十条按国家科技部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经同行专家确认在理论或实践上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三个特点的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新药物、新产品等,院内科研包括临床研究、新药总结等。
第十一条凡本院职工开展的纳入医院管理的科研项目,或利用医院设备、条件开展的科研项目,其知识产权(包括成果权、转让权)归医院所有,个人享有发表权和署名权。
第十二条鉴定申报程序
1、课题组在课题鉴定前30天,将有关资料报送科研处审查合格后,由科研处向主持成果鉴定单位办理申请手续。
2、我院与外单位合作完成的科研课题,我院为第一主研单位的,由我院负责办理成果鉴定工作,我院为协研单位的课题由对方办理,但需要在我院科研处备案。
第十三条 鉴定申报材料及鉴定形式
1、市级以上科研鉴定申报材料及鉴定形式按有关规定执行。
2、院内科研由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鉴定。
第十四条科技成果登记:凡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必须在鉴定后一月内将鉴定成果登记材料上报科研处。
第五章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第十五条科研经费来源:
1、医院按有关规定计提科研经费,专项用于科研工作。
2、县级及以上科研项目配套资金。
第十六条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各项科研经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及时、正确地反映和监督各项科研经费的收支情况。
第十七条为了鼓励科研工作,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对上级部门下拨的专项科研经费结余部分按80%奖励课题组。
第十八条科研经费必须用于专项研究工作,其主要开支范围包括:查新费、印刷费、观察费、申报费、评审费、鉴定费、邮寄费、实验费、材料费、检测费、出差费、仪器使用费、协作费等。
第十九条科研项目开支,均由课题组的经办人按财务制度办理报销手续,由课题组负责人签字,经科研处审核后,报分管院长批准,院长签字方可报销。
第二十条对无故终止课题的,医院有权追回已支付的科研经费,未在项目周期内完成科研项目者酌情扣减科研经费,并责令课题组限期完成。
第六章奖励办法
第二十一条利益分配是调动中医药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核心问题,保障中医药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其从事研究、开发、应用、转化等工作的积极性。医院对结题并通过鉴定的成果实施奖励,每年评奖一次。
第二十二条以我院为第一主研单位的科研项目,获各级成果奖后由课题负责人持获奖证书原件到科研处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医院配套奖励标准:
1、国家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00元。
2、国家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200000元。
3、国家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00元。
4、省部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 50000元。
5、省部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0元。
6、省部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20000元。
7、市级一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8000元。
8、市级二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5000元。
9、市级三等奖,医院奖励课题组3000元。
10、县级奖,医院奖励课题组与科协下发同等金额。
11、通过课题鉴定但未获奖者,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元。
12、院内科研奖,医院奖励课题组1000元,同时获得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的按最高级别执行,不重复奖励。同一项成果同时获两个以上成果奖的,奖金以最高一个级别执行,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四条奖金由课题组负责人按贡献大小、工作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配。
第二十五条奖励经费由医院在科研经费中开支。
第二十六条已申请立题的项目,必须按期完成,如不能完成的需要书面说明理由,提交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审议以后不再受理第一主研人新报项目。
第二十七条中医药科研人员中医药科研成果的水平、论文专著的发表数等与其评定职称或晋升直接挂钩,中医药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效益直接与工作、奖金、福利等挂钩,扩大自主支配权限。
第七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医院鼓励开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是本院尚未独立开展的理论先进、技术成熟,符合疾病诊疗常规及道德伦理规范,具有先进行和实用性的特点,由本人申请,科主任同意,书面报请医务科备案,业务院长同意后方能开展。
第二十九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每年12月15日前各科室(班组、个人)向科研处上报本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注明项目名称、主研人、协作人、开展时间、例数、学术价值、本地区影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第三十条我院全方位为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经费等支持,为中医药科研活动创造便利;通过审核并适宜将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应用的项目给予中医药科研转化经费,确有重大价值者,我院为其申请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有效保障。
第二十九条新技术、新项目的奖励: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每年底前评审上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根据其临床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定其评奖级别。
第三十条新技术、新项目奖励级别,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本未达到奖励标准的可虚位空缺。特等奖 10000元。一等奖8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3000元。鼓励奖1000元。
第三十一条奖励办法:奖金由获奖科室(班组)负责分配。原则上要求主研人不低于50%,科室(班组)不低于20%。以技术转让方式将中医药科研成果提供给我院实施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我院应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在3-5年内,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
之五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让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多的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百分之五十。
第七章开展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查研究工作
第三十二条医院鼓励广大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调研工作,并提供适度研究经费。调研课题完成后,科研处对调研成果进行评审,对获奖的调研成果,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十三条调查研究必须遵循“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合理的研究计划,最终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服务。调研课题的设定要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第三十四条调研工作遵循的思路与原则
1、日常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准确及时、务求实效。
2、开展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查研究,针对单病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的调研;
3、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辩证施治,针对中医干预围手术期疾病的统计学调查;
第三十五条课题调研结束要报送完整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中应当提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科研处要抓好调研成果的论证,积极推进好建议、好方案、好措施的运用,促进我院整体医疗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十六条本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科研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符者,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解释权归本院学术管理委员会。
北京伟达中医医院
2011年12月25日
科研工作奖励公告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2012年开展区域常见病、多发病调查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职工作针对北京市区人口癌症发病率开展调研,完成了北京市区人口癌症发病率调研工作,详见《北京市区人口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高的调研报告》,为医院今后制订癌症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根据《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第七章,第三十二条规定,给参加2012年北京市区人口癌症发病率调研工作的课题组主要人员鼓励奖:郑东海500元、郑伟鸿300元、叶允仁300元。
特此公告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2012年月12月27日
第四篇: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做到管理制度化。建立与健全必要的科研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管理目标、管理程序、管理内容和管理办法的制度化,才能使各项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章执行。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管理行为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科研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项目与成果管理制度
(一)申报课题的立项论证制度
医院应建立规范化的课题申报管理制度,所报课题事先均需经过充分的情报调研,并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或邀请同行专家)进行立项论证。立项论证可采用会议或书面评议的形式,评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立论依据、学术水平、可行性分析、试验方法、技术路线、人员梯队和实验条件等。对科研合同则要求论证签订合同的目的、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承担的责任等。由于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分别来自各专业学科,他们往往是学科带头人,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请他们论证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可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和启迪,从而进一步完善科研设计思想,增强申请课题的竞争力。
(二)课题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制度
加强对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督促,不仅仅是检查在科研项目能否按计划完成,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查,及时从科研项目中发现真正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新内容,以便进一步给予支持和扶持。建立医院及课题组的二级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制度,可先布置课题组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计划进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等。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医院科研主管院长带领有关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二次的现场检查考核。对有明显进展或已取得阶段成果者给予奖励,并进行重点跟踪扶持,或着手进行成果鉴定的准备工作。对部分存在困难的课题,要尽量通过各种途径给予协调解决,促进科研课题沿既定目标按期保质顺利完成。
(三)科技成果管理制度
科技成果是指在实验或理论上有创造性,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新药物、新理论、新认识等等。对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的制定,其内容应包括科技成果鉴定须具备的条件、鉴定程序、鉴定形式、鉴定方法以及科技成果的申报、登记、推广应用等多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和要求。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应按国家《发明奖励条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及《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等规定执行。
二、科研支撑条例管理制度
(一)科研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管制度
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应视情况采取专管共用或专管专用的方式,加强维护保养,保证最佳运行,提高使用效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包括仪器设备共用制度、安全操作规定、维护检修制度、损坏赔偿制度、四防(防尘、防震、防潮、防磁)安全全制度、对外服务收益分配规定等。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每台均应建立技术档案。对仪器使用者必须先经培训学习,使其掌握仪器技术性能、操作使用和维修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实验室、研究室工作制度
进入实验室、研究室时要穿工作衣,传染性的实验要穿隔离服、戴口罩、帽子,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工作时要精力集中,技术操作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科研药品、试剂等实验用品,在管理上应把常用和专用的分开,逐项贮备,定期核对。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并制定防水、防火、防盗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建立卫生值日制度。
(三)动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动物是医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各级医院应建立相应组织,负责制定管理工作制度。动物实验室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备品保管、动物实验前后的护理、消毒、隔离等要求。各种实验动物的繁殖、饲养、供应和实验动物房标准,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卫生系统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积累经验,以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三、学术活动交流及表彰奖励管理制度
(一)表彰奖励制度 科研管理的基本要求中,人是最富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设法激励和激发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的创造性,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在医院内形成一个争优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原则要求把科技人员的科研劳动和绩效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对作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或晋升调资是调动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需要和尊重知识、尊重价值规律的体现。在科研管理制度中应明文规定对科研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医院可根据自己的财力,设立诸如科研先进集体或个人奖、重大课题立项奖、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配套奖、创造发明奖、论文发表奖等奖励措施,以起到激励作用。
(二)学术活动交流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是推动科学发展,造就科学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浓化学术空气,及时掌握国内外的学术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医院应建立健全学术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包括学术讨论会、学术座谈会、学术报告会,以及学术性互访、讲学、参观、考察等。有条件的还可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以更好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增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一)课题经费管理
1、自选或上级部门下达的课题,经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讨论,院领导批准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开题报告书或协议书、合同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院科教科办理立项拨款手续。
2、医院按总经费的10%预拨项目启动费,余额根据项目组预算申请同意管理。
(二)以上经费的处理均由院科教科按照规定办理,财务审核,上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及权限
1、课题负责人应按预算计划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并有详细的经费使用记录。
2、所有与项目相关的支出均由课题负责人签字,院科教科审核及院长批准后方可报销。
3、所购物资需到院科教科办理登记入库手续,方可报销。
4、凡属院内可以协调解决的事宜,应在院内解决,并计入课题经费支出,例如制作幻灯片、交通工具、打印、复印等;
5、所有支出报销时,由科教科审核,如有变动可报请院长复审。
五、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科研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必须加强管理。为了充分发挥科研档案在医疗事业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1、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本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各级领导要把科研档案工作与科研计划管理、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紧密结合,科研工作与健档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
(1)计划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建档、归档要求同步。(2)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3)鉴定、登记科研成果与验收、审查档案材料同步。(4)上级和评审科研成果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材料同步。
2、科研文件的归档范围,按科研进程划分为:
(1)科研准备阶段: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计划任务书(合同书)、科研立题审批文件或协作协议书。
(2)科研实施阶段: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分析、测试等各种原始数据、图表、照片等材料。调研考察报告文件资料。
(3)总结鉴定阶段:研究计划执行工作报告、阶段总结、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成果鉴定书、经费决算。
(4)成果申报和奖励阶段:申报材料、审批材料、奖励证书(复印件)
3、实行由课题(项目)负责人主持立卷归档的责任制。凡列入本院科研计划的课题,应由课题负责人按归档范围,进行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因故中途失败的计划内课题所形成的文件也应归档,并说明情况。
4、科研档案应在学术活动或课题研究和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整理移交归档。
5、由几个单位协作参加的课题项目材料的归档,在鉴定合同是应予明确,一般应由主持单位负责保管,协作单位如需要,可复制保存与本单位有关的部分材料。
6、凡申请成果鉴定的课题,必须在申报材料的同时,通知档案室对项目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凡不符合归档要求的,不得组织鉴定。
馆陶县中医医院科教科 2018年1月10日
第五篇: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科研工作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教研人员多出成果、多出精品,推动实施科研立校和人才强校战略,根据•中共平凉市委党校工作规则‣和•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要求
第一条 党校科研工作是党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党校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密切关注市情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科学严谨的学术规范,鼓励刻苦钻研、大胆探索,使党校科研富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
第二章 科研组织与管理
第二条 校委会负责对全校科研工作的领导与总体部署,提供科研经费保障;制定校科研工作规划和计划,对科研课题计划进行组织、指导、管理与总结;批准校级课题的立项、结项,决定科研工作奖惩事项;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加快我校教学科研一体化进程。
第三条 校学术委员会是校委领导下的学术机构,主要负责对全校科研工作进行审议,承担全校科研课题的认定、科研成果的评估与推荐,提出改进建议等。
第四条 理论研究室是党校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也是校学术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提出全校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工作计划;负责全校科研课题的下达和认领工作;组织协调全校科研调研活动和各类学术活动;组织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活动;组织实施科研课题的立项、结项的评估、评审与申报;承担科研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的统计、考核;负责科研奖金的统计造册并报财务部门。
第五条 教研室是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部门,是党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具体负责本部门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活动的组织实施及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等。积极安排教研人员撰写参加校内外各类学术活动的文章。
第六条 各行政科室是直接或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围绕服务教学中心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第七条 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相关人员需由所在科室领导提出派遣意见后由分管校长批准,并以书面形式报理论研究室备案(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名称及其主办单位、参加者的论文题目、学术活动的起止日和派往参加人员名单)。除进修性质的培训班或科研工作会议外,如不提交论文,一般不能外出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第八条 根据专题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党校及各教研室每年都应积极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深入社会实际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考察、了解,进行有现实意义的调查研究活动。
第三章 科研队伍建设
第九条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研人才培养各项政策,大力实施科研人才工程,为优秀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第十条 每年选派科研骨干进行深造,不定期选派科研人员到外地进行社会考察。
第十一条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注重中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科研队伍人才结构,提升整体科研实力。
第十二条 实施科研成果精品工程,以人才出精品,以精品促人才,鼓励教研人员潜心钻研,力争推出高质量的科研学术成果。
第十三条 不断改善科研管理工作办公条件,切实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不断充实和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切实解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
第四章 科研任务量化管理
第十四条 按照•中共平凉市委党校工作规则‣第七章第三十一条规定,校内教员的科研任务具体是:
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员每两年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项;教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市(地)级刊物发表2篇,且获省以上科研奖1项;副教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市(地)级刊物发表2篇,且获省以上科研奖1项;讲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市(地)级刊物发表2篇;其他教员每年须在市(地)级刊
物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课题经评审鉴定结项者,按不同级别论文纳入教员个人科研任务考核管理。
第五章 课题(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 课题(项目)的分类 科研课题(项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纵向课题:主要是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全省党校系统课题、平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平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
2.横向课题: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委托我校教研人员承担的项目。
3.校级课题:由学校根据平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的发展需要确定并提供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
第十六条 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
1.纵向课题的申报工作办理时限严格按照相关部门通知的截止日期进行办理。
2.纵向课题纳入学校科研项目的计划管理,由学校(通过理论研究室、总务科)严格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结项工作的意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 横向科研项目
1.学校鼓励教研人员面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开展科研合作,促进我校横向科研项目的发展。
2.横向科研项目一般由教研人员和立项部门协商确定,但事
前应与理论研究室沟通,需要学校协助的,由理论研究室协助进行。在不损害学校权益的前提下,方可签订协议书或合同书。该协议书或合同书必须及时交理论研究室立项备案。
3.纳入学校管理的横向科研项目,结项后,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其成果按规定计算科研工作量。
第十八条 校级科研课题管理
1.校级课题的立项程序为:⑴个人申报;⑵理论研究室初审;⑶校学术委员会审议;⑷校委会审定。
2.校级课题的鉴定程序为:⑴承担者提交课题成果2份;⑵校学术委员会审议;⑶校委会审定。
3.学校给予校级课题一定补助。理论研究室组织评审鉴定后,统一制表并按财务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课题结项管理。课题成果完成(发表、出版)后,项目负责人(或承担人)应及时向理论研究室提出结项申请,经评估通过后,填写有关的结项报告书,其科研成果及评估报告交理论研究室立卷归档。
第六章 科研成果计分管理
凡我校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行考核计分政策,计分标准具体如下:
第二十条 论文类
1.在国家权威学术期(报)刊(以甘职改[2004]7号所列期刊目录为准)、CSSCI来源期刊和CSSCI扩展板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所属各期(报)刊上发表论文1篇计20分;在其它国家级正式报刊上(除以上三目录所列之外,在“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上能查到篇目)发表论文1篇计15分;入选全国性社科类
大型学术会议论文计10分;编入全国性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论文集、在国家级编著、教材中参与撰写1章(篇)计10分;编入国家级各类丛书论文计6分;国家级网站发表论文1篇计5分。
2.在省级正式报刊(须在“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上能查到篇目)上发表1篇论文计10分;编入全省党校、社科类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参与撰写全省党校、社科类编著、教材1章(篇)计8分;入选全省党校、各类社科学术会议论文计6分;编入省级社科各类丛书论文计4分;省级社科类内刊发表论文1篇计2分;省级网站发表论文1篇计1分。
3.在市、地、州(含党校)报刊发表论文1篇计2分;入选全市党校、社科各类研讨会论文1篇计1分;编入论文集或内部出版编著、教材1章(篇)计1分;市级网站发表论文1篇计0.5分。
第二十一条 著作教材类
1.出版的著作、教材分5类计分:一类(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教材150000字以上者,1部计30分;二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经济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教材150000字以上者,1部计25分;三类其它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教材150000字以上者,1部计20分;四类在省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教材150000字以上者,1部计15分;五类在内部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教材1部计10分。
2.论文集分3类计分:一类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1部计15分;二类省部级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1部计10分;三类内
部书号出版的论文集1部计5分。
3.主编、副主编为多人时,根据出版社级别,以排名先后确认所占分值。主编为2人者,按60%和40%计分;主编、副主编为3人以上者,第一主编按50%计分,其余主编、副主编均等计分。
第二十二条 项目(课题)类
1.承担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之后,在考核中主持人计30分,项目组成员各计15分;承担甘肃省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全国党校系统课题结项之后,在考核中主持人计20分,项目组成员各计10分;承担全省党校系统课题、平凉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平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结项之后,在考核中主持人计10分,项目组成员各计5分;横向课题结项后计5分;校列课题结项后主持人计8分,项目组成员各计4分。
2.学校鼓励教研人员依照各自专业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但项目(课题)主持人必须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研人员。各级各类项目鉴定结项后,方可纳入考核计分。否则不纳入学校考核的学术成果,不予以计分。
第二十三条 获奖类
1.论文、著作、教材获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30、25、20分;获中央党校、全国性各类社科学会及甘肃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20、15、10分;获全国性(含党校)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20、15、10分。
2.论文、著作、教材获全省党校系统及其他社科学会正式评奖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12、10、8分;获全省(含党校)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8、6、4分。
3.论文、著作、教材获全市社科奖、“五个一”工程奖、市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计8、6、4分;获全市党校系统及其他社科学会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计5、4、3分;获市(地)级社科类学术会议及研讨会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计3、2、1分。
4.论文、著作、教材获各级各类社科正式评奖特等奖和优秀奖者,按上述计分标准的一等奖和三等奖计分。
5.各类出版社、杂志社、编辑部的评奖,概不计分。6.科研考核计分是教员在科研方面评优奖励的基本依据。
第七章 科研成果奖励管理
学校对校内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行资助奖励政策,具体如下:
第二十四条 论文类
1.国家权威学术期(报)刊(以甘肃省职改办„2004‟7号职称论文期†报‡刊目录为准)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3000字以下奖励1500元;CSSCI来源期刊和核心期刊(除与国家权威学术期刊目录重叠者之外)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3000字以下奖励1000元;其他国家级刊物(须在“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中能查到篇目或刊物号)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3000字以下奖励500元;入选国家级社科(含中央党校)各类丛书、论文集、研讨会论文每篇奖励600元;国家级网站论文每篇奖励200元。
2.省级正式刊物(须在“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中能查到篇目或刊物号)发表3000字以上论文每篇奖励600元,3000字以下奖励300元;入选省级社科(含省委党校)各类丛书、论文集、研讨会论文每篇奖励300元;省级内刊或省级网站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元。
3.市级正式报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元;内部报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元;入选市级社科类(含市委党校)学术会议论文每篇奖励50元。
4.对于一稿多用的论文,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不予重复奖励。
第二十五条 学术著作类
凡我校教研人员出版的论著、编著、教材分类实行资助奖励政策。
1.论著、编著、教材分5类进行资助奖励。
一类(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上者,每部奖励10000元;
二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经济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上者,每部奖励8000元;
三类其它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上者,每部奖励5000元;
四类在省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上者,每部奖励3000元;
五类内部出版的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上者,每部奖励1000元。
2.著作、编著、教材15万字以下者减半奖励。第二十六条 课题、调研报告类
1.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甘肃省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按项目(课题)基金给予1:1的配套资金资助。项目(课题)调研前期资助50%,结项后补齐所剩资助资金。但项目(课题)未按期完成或未结项的收回配套资助资金。自筹经费项目,项目鉴定结项者,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奖励5000元,甘肃省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奖励4000元。
2.全省党校系统课题、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经评审鉴定结项奖励3000元。其中1500元为前期开展调研和收集资料费用,经评审鉴定结项后奖励1500元。
3.校列重点课题经评审鉴定结项奖励3000元。其中1500元为前期开展调研和收集资料费用,经评审鉴定结项后奖励1500元。一般课题经评审鉴定结项奖励2000元。其中1000元为前期开展调研和收集资料费用,经评审鉴定结项后奖励1000元。
4.承担市内有关部门、企业的横向课题,经鉴定结项后给予200元奖励。
5.上述所有项目(课题)在认真填写项目(课题)文本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学校审定上报未立项者,按国家、省、市、校列项目(课题)等次分别给予500元、400元、300元、200元的科研劳务补助费用。
6.所有项目(课题)必须经学校审核议定、主管部门备案,否则,不予奖励。未结项的所有课题概不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 获奖奖励类
1.论文类:论文获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国家图书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奖励4000元、3000元、2000元;论文在全国党校系统、国家有关社科学会、全国性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及全省社科正式评奖中获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奖励2000元、1500元、1000元;论文在全省党校系统、省内各类社科学会、省内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及全市社科正式评奖中获一、二、三等次奖者,分别奖励700元、500元、400元;论文在全市党校系统、市内各类社科学会以及在全市社科类大型学术会议上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论文在全国、全省、全市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不分等次按级别分别奖励600元、500元、400元;论文在全国、全省、全市各类学术活动正式评奖中获特等奖和优秀奖者,按同等次的一等奖和三等奖给予奖励。各类出版社、杂志社、编辑部的评奖,概不予奖励。
2.著作(专著、编著、论文集)教材类:著作、论文集、教材获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获全国党校系统、全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全国各类社科学会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奖励5000元、4000元、3000元;获全省党校系统、全省各类社科学会及全市社科奖一、二、三等次者,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600元。
3.科研奖金的分配:科研成果为多人完成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具体为:2人合作按照排名顺序分别占0.6、0.4;3人以上合著的,第一作者占0.5,其余作者平均分配。
第二十八条 实行科研工作考核奖励制度。每年底依据科研成果计分奖励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若干名。由理论研究室提出意见,学术委员会审查后,校委会审定。
第八章 科研成果申报及奖金发放程序
第二十九条 科研成果申报及奖金发放程序是: 1.科研成果考核时限是每年6月1日和12月1日前。2.由作者持成果原件、获奖证书、结项证书及研讨会入选通知书和各类成果复印件和电子版各1份,向科研主管科室申报登记。
3.科研主管科室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作者的成果予以认定计分,然后逐级上报考核。
4.科研奖金由科研主管科室核定、造册,逐级上报审批后,由财务主管部门统一发放。
第九章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
第三十条 为净化学术氛围,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必须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1.在科研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2.散布违反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3.利用网络或其他手段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第三十二条 凡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中未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和科研工作量者,未完成校科研项目的项目承担人和主持人,未完成学校交给的其它科研任务者,均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将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
处罚。触犯法律的,交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以前制订的各种科研管理制度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