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诉法综合案例
被告人刘某,男,23岁,无业青年。某日晚上,因酒后与人打架将对方杀死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判处被告人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宣告后,县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被告人在判决书送达后第12天以第一审判决量刑过重为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李某,男,38岁,系某县副县长。某日晚李某利用收取公路建设集资款的机会以暴力手段将前去县办公室请求缓交的女青年王某强奸。王某被害后,立即到县人民法院告发,县检察院按管辖定转往县公安局并通知其及时查处。县公安局派人前去调查,李某失口否认,公安局因而没有立案。县检察院经调查发现王某被强奸属实,遂通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但县公安局立案后又作了撤案处理。[问题](1)在本案中,县检察院将案件转往县公安局查处的做法对吗?(2)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和立案后又撤案的行为是错的,其应该怎么做,公安机关又应如何处理?(30在上述情况下,县检察院是否有权直接受披谅案件,如果有权受理,则要经过什么程序?[标准答案](1)县检察院的做法是对的。本案为强奸犯罪案件,作职能管辖上应该由公安机关主管。因此,县人民检察院接受了被害人士某的告发后,又按照管辖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县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7日内应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发出《通知立案书》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3)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县人民检察院有权直接受理该案件。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已经掌握了李某构成犯罪的重要证据,县公安局立案调查后未立案,县检察院再次通知县人民检察院立案,县公安局立案后又撤案,因此,需要由检察院直接受理,本案又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副县长利用职权实施的危害严重、影响较大的犯罪案
件。因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经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后,可以由县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解析]本案涉及立案管辖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退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除了上述检察院侦查的案件和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外,其他刑事案件全部由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侦查。但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不得以不属于本机管辖为由相推托。受理案后,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管辖,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主管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进行监督检察。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人民检察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①人民检察院依据本身职权,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②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院提出的。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而公安关接到通知后必须立案,不得以任何理由相推托。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经过特定程序的批准,也是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读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通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84条,《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
某中学住校学生孙某(16岁),郑某(17岁)因琐事发生争吵继而发生殴打,郑某手抓一玻璃杯砸向孙某,致其右眼球破裂、右眼失明,脑功能遭到严重损害。经法医鉴定,属于重伤。
孙某的父亲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追究郑某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认为本案事实清楚,不需采用特别的侦查手段,遂让孙父直接去法院起诉。而孙父认为这是一起明显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不属法院直接受理案件范围,法院不会受理,就向检察院申诉。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后,认为其理由不能成立,依法通知其立案。
结合材料,撰文详细叙述:
(1)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是如何规定的?本案应由哪个机关管辖?
(2)孙父能否向法院直接起诉?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3)孙父能否在请求法院追究郑某的刑事责任的同时,请求法院判决郑某赔偿孙家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4)若法院受理了此案,能否进行调解?孙某及其父亲不服法院一审判决,能否提起上诉?
(5)法院受理此案后能否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第二篇:新版《刑诉法》常用条款
标题:新《刑事诉讼法》日常办案常用条文
【信息类型是:法制工作 | 信息来源:法制室 傅涛 | 信息发布人:傅涛 | 发布时间:
2013-01-18 14:26:13 | 点击次数:154 | 审核人:傅涛】
新《刑事诉讼法》日常办案常用条文
一、立案(受案)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第一百零八条(受案):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不予立案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三、移送案件
第一百零八条第三款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四、传唤
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 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五、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六、调取证据
第五十二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七、回避
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八、提供法律援助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二百六十七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九、拘传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十、取保候审
第六十五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八十九条第三款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九十六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十一、收取保证金
第七十条 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十二、退还保证金
第七十一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十三、没收保证金
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十四、对保证人罚款
第六十八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解除取保候审
第七十七条第二款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十六、监视居住
第六十九条第三款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八十九条第三款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九十六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十七、解除监视居住
第七十七条第二款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十八、拘留
第八十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六十九条第四款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第七十五条第二款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十九、延长拘留期限
第八十九条第一款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第八十九条第二款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二十、提请逮捕
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二
十一、逮捕
第七十八条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二
十二、释放
第八十四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八十九条第三款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九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第九十六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第一百六十一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二十三、查封、扣押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
二十四、鉴定聘请
第一百四十四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二十五、鉴定意见通知
第一百四十六条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二十六、撤案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六十一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二十七、移送起诉
第一百六十条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第三篇:综合案例
综合案例: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诀”
(一)背景材料
1996年由大中华公司与常柴集团发起,联合全国99家法人单位,成立了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年,以生产26030辆“北方”牌四轮农用车的骄人业绩,跃居同行业第一。1997年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连续4年产量翻番,成为四轮农用车生产厂家中第一个产销量突破5万辆大关的企业,以绝对优势保持了行业领先的地位。其中的诀窍就是适用的人才战略。
1.识才之术
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人才战略的建立源于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全新认识。——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看来,人是企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只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要办好一个企业必须尊重人才,看重人才。
——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看来,劳动力是一种有思维、有感情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就有价值和价格,在使用过程中,企业必须满足劳动力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价值实现五个方面的需求,才能焕发各个层次员工的积极性。—一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看来,人才是劳动力的精华,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中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是稀缺的人才。——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看来,企业发展的一切资源均来自市场,因此,必须面向市场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增效。
基于上述认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人才战略,即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多种方法开发、引进、使用和培养人才,根据个人的实际才能,通过市场方式把人才安置到最能发挥才智的岗位,并对其劳动给予合理回报,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使用。
观念的突破带来了管理的突破。公司人事部更名为人力资源开发部,赋予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新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更好地推行人才战略。
2.选才之道
1996年下半年,经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批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经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刊登人才招聘广告,面向全国招聘企业急需的中、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开启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用人的大门,随时欢迎有本事的能人进入企业,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面向全国人才市场开发人力资源是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胆决策,地方分公司的成立,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科技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着企业发展,如果进行内部培养,在短期内不可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求贤若渴的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决策者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开明的地方政府十分赞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决策,认为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的不仅是企业的人才,更是地方分公司的人才,其社会效益将会是巨大的。因此,地方政府对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给予了全力支持,为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招聘大开绿灯,最大限度地解除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应聘者的后顾之忧。
第一次招聘获得了巨大成功,13名应聘人才在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使企业有了发展中急需的人才。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年仅33岁的总工程师就是那时候走进公司的。
这次招聘为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招聘积累了丰富经验,由此建立起了一整套人才招聘程序,同时使公司在招聘人才上尝到了甜头,坚定了企业开发社会人力资源、招聘人才的信心与决心。以后,每年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事业部都提交缺岗计划,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招聘计划,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后,予以实施。
登广告、发动中层干部推荐人才、请人才推荐人才、到破产企业发招聘广告等,总之,哪里有人才,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就到哪里开发、招聘人才。
从1996年到现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共举办了16期大型人才招聘会,吸纳了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这300多名人才,是从近4万名应聘者中,经初选、笔试、面试选拔出来的,真正是百里挑一。现在这300多名专业人才已有近百名成为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其余大部分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共同的事业凝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者的心,一个年轻的企业,一个具有事业心的班子,一个可以实现每个人价值的用人机制,使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有了一种归宿感。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工作,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4年来招聘人才流失率不足1.5%。
在对人才招聘的同时,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大力进行了人才储备工作,共从全国各高校接收了428名大中专毕业生,对其中的优秀人员纳入公司后备干部管理名单,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在开发社会人力资源的同时,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教育机制,加强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现有技术、管理等人才842名,占员工总数的12.4%。拥有了人才并不是目标,能开发利用好人才是关键,为此,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力度,采取请进来教。派出去学的培训方法加强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最大限度地有效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3.用才之方
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地方车辆厂的刘大勇,1996年7月来到车辆股份有公司,是一个临时工,1998年11月在全厂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被公司转招为农民合同工,1998年11月在全厂公开招聘总装三车间副主任中,报名参加竞争,以其实力当上了三车间副主任,当时他只有20岁。这在一般单位是不敢想像的事,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却成为现实。
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铁交椅”被彻底推翻,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只要你有能力,无论来自何方,不论是工人、干部,都可根据《毛遂自荐规定》自我推荐,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到最能发挥你的才智的岗位去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不会埋没人才,埋没人才是对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除有针对性地培养、考核、提拔干部,公司对所有中级以下岗位都实施考试及公开答辩的方式择优选用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如下属地方车辆厂现有的6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34.5岁,这支干部队伍是通过竞争选拔任用的。对干部使用如此,对工人的使用也同样如此,尤其是重要岗位,如管理员、质检员、销售员都是严格按照程序,通过笔试、面试、答辩等方式择优上岗的,1999年以来就有30个岗位实行了竞争上岗。
岗位面前人人平等。有了这种用人机制,实现了人与岗的合理结合,达到了人适其职和职得其人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这种用人机制从根本上避免了任人唯亲和人情风。
在干部管理方面,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干部业绩管理办法》,每季度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在考核中首先由中层干部写出自我总结,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分业绩、能力、品德、学识四方面由主管领导、同级、部属进行评价;最后对该同志进行综合评价。考核中既有定性评价又有定量打分,由于采取“纵横交叉”式的考核,从而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一名干部在一段时间里的工作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管理。1999年以来,24名素质较高、适应性强、业绩突出的干部得以升职,13名适应性差、工作业绩不明显的干部被调整离职或降职使用,从而不断优化了干部队伍。
公司为了有效地实施人才战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制定了《人才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其中明确了人才定义、范畴及岗位设置情况,规定了人才选聘和录用的工作程序、聘用年限、人才应享受的待遇和对人才日常管理的考核等,使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管理更为规范。由于建立了用人机制,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干部真正做到能上能下。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不适应岗位的干部被免职或降职是极为平常的事,被免职的干部从没有“讨个说法”的现象发生,当领导干好领导的事,不当领导当一般干部就干好一般干部的事,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每一名干部都能平静对待职务变动。
4.聚才之法
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以工资的形式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公司自1996年以来每年修订一次工资方案,本着“按劳分配、技薪结合。人尽其才、固岗定薪”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统一计划、统一政策、工作挂钩。结合实际、适度调节”的方法,按照《公司法》两个“不高于”的原则,自行确定了工资总额,在操作中制定了5个原则,即:按劳分配原则;向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原则;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公平原则;考核上岗的原则。公司在工资分配方案中,设置了10岗40档,排除了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的现象,按照不同岗位设计了10个岗位工资,在每岗中又设置4档,实现了同样一个岗位,由于工作能力不同,工资收入也不相同的合理分配。
公司把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初步结合起来,大胆地向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倾斜,充分体现了才智是商品。其中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其最高岗级可以达到总经理的岗级水平,在向要素分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初步探索。
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认为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可以更好地调动各个层次员工的积极性。10岗40档,岗级逐级递增的方式设置,不同的岗级通过岗位工资差别、浮动工资差别和档次差别,拉开了分配差距。在1999年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资改革中,最高工资和平均工资差距为44倍。高级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平均工资差距为3.5倍,专业技术人员与一般工人的平均工资差距也为3.5倍。这种适当拉开差距的做法,激发了处于不同需求层次上不同员工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和拉开分配距离的同时,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对一线工人和老工人设计了分配方案,尽管工人岗级较低,但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把工人的平均工资的基数定得高出当地人均工资水平以上,使职工产生优越感,从而调动
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公司以根据工龄不同给予不同年功工资的办法,调节新老工人的工资差距,使老工人找到平衡。
聚才之法不仅体现在工资分配上,还体现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所招聘人才营造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先安居,后乐业”。例如优先挑选住房并享受总房价20%的优惠、工资水平都在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对其家属工作分配上优先安排合适的岗位;安排子女第一年免费入公司托儿所,对于上学的孩子,公司负责联系当地最好的学校;应聘人才在第一年还可以享受免费医疗等等。近4年,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人才方面先后投入近2000多万元。
由于建立了适应市场的合理的分配机制,使劳动力价值市场化,收到了利用工资杠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积极效应。
(二)问题
利用你所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原理与方法,分析与评价:
1.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识才之术。
2.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选才之道。
3.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才之方。
4.大中华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聚才之法。
(三)参考以上问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一份,字数3000字以上。
第四篇:刑诉法讲座简讯
2013年7月9日下午,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邀请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谢佑平教授,就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刑事辩护。问题为广大律师同仁进行了一场讲座。本次会议由刑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潘书鸿律师主持,150余位同仁参加讲座。
谢佑平教授主要从辩护制度的重要性、新刑诉法中辩护制度的变化以及未来司法体制改革走向三个方面做汇报。重点从加强对侦控机关的制约、保障辩护权利,强化羁押必要性审查,探索庭前会议新模式,完善证人、鉴定人、警察出庭作证相关规定,加强法律援助等几大视角讲解了新刑诉法对辩护工作带来的变化。
最后,谢佑平教授表示,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司法改革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出未来我国的司法改革路径将围绕强化检法机关独立性展开。
本次讨论会使与会人员进一步了解新刑诉法对刑事辩护制度的新规定,提高了律师的知识水平,收到了广大同仁的好评。
第五篇:新刑诉法学习心得
新刑诉法学习心得
11月,我所组织有关新刑诉法修订实施后的学习讨论活动,共组织学习两次,由主持,全体律师共同参加。各位律师在认真学习新的法律规定之余,结合自身实务经历,对本次新刑诉法修改的意义和利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11月16日,净源所开展“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确立与“侦查阶段即可委托辩护人”的主题学习。
本次学习:新刑诉法第二条:“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新刑诉法第三十三条;“移送审查起诉之日”提前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
刑诉法不仅仅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同时它也是犯罪嫌疑人的大宪章,犯罪嫌疑人同样具有与一般人同等的人权,将“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一项原则写入法条,是刑诉法的一大进步。而在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之前一直是盲点,近年来屡见不鲜的非法证据断案很多都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人权遭侵犯有关。本次修改,将可委托辩护人的时间由原来的“移送审查起诉之日”提前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所里从事刑事辩护多年的律师对此感慨颇多,不少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后即寻求律师帮助,然而,迫于法律的规定,律师此时无从介入,仅能提供友情的法律建议,造成很多时候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无法得到保障。很鲜活的一个案例就是某犯罪嫌疑人在被关押三个多月后移交检
察院审查起诉,而检察院最终认定不构成犯罪,不予起诉。如律师在侦查阶段就能实施辩护,则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就会避免。
在盛赞这一修改的同时,也有律师强调,在侦查阶段律师介入,很可能产生一些无良律师与犯罪嫌疑人订立攻守同盟,毁灭案件关键证据的情况。对此,诸位均表示这除了考验律师的职业操守外,立法者肯定亦会考虑到,后续的相关监督措施相信能对此加以约束。
二、11月23日净源所开展刑诉法有关证据方面新规定的主题学习。
本次学习:新刑诉法第第四十九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新刑诉法第五十四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新刑诉法第五十八条:“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新刑诉法第五十九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证据”
新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
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新刑诉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新刑诉法确立的 “明确举证责任“、“非法证据排除”和“ 证人强制出庭”是本次修改的重大变化。证据一直是律师办案的核心,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侦查机关与公诉机关处于公权力的强势地位,在证据采集方面更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近些年来发生的“躲猫猫”等事件产生了大众对此的一致呼吁。而本次新刑诉法中“公民没有自证其罪的义务”衍生出的沉默权,排除非法证据:即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这些都是犯罪嫌疑人在证据方面对抗公权力,维护自身权益的体现。
而“证人强制出庭”引发了与会学习律师的热烈讨论,新规定对于迅速、有效地审理刑事案件无疑有重大意义,公民亦应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对拒不出庭的证人采取拘留等处罚是否合适?对证人的人身安全等切身利益如何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的相关规定出台。
本次学习同时就新刑诉法有关办案期限和重审一次为限、重审不
加刑的规定进行讨论,特别是后者,是规避当前各地存在的一案多次重审、最终判决迟迟不能生效现象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两次对新刑诉法的学习,本所各位律师熟悉新法之规定,对于本次修改案的重大突破都表示赞赏,但同时仍然认为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