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时间:2019-05-14 18:0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第一篇: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苏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征集苏州市2012年地方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为了增强我市地方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计划性,进一

步拓宽立法项目来源渠道,加大开门立法力度,使立法工作更切合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苏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规定》,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特向社会各界征集苏州市2012年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建议项目。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建议的立法项目要体现地方特色。立法建议项目应当紧

扣我市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突出创新引导,重点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公共服务、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民生福利、建设生态城市等领域,提出有针对性的创制性立法建议,为我市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创“三区三城”建设和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法制保障。

二、建议的立法项目要注意地方立法权限。立法建议项目应

属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规

章权限范围内的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凡是涉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民事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外贸基本制度等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地方无权立法。因此,在提出立法建议时,请注意不要与上述规定相冲突。对于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明确规定,因执法不严产生的具体问题,不属于立法的调整范围,应当通过完善执法体制、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来解决。

三、建议的立法项目要具体明确。提出立法建议时,请写明立法依据、理由、通过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具有创制性或者地方特色的内容,并注明是人大地方性法规项目还是政府规章项目。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供立法文本建议稿。为便于联系,请写明建议人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等。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立法建议,按照法定程序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的,将给予适当奖励。

五、立法建议请于2011年8月20日前采取信件、传真或者电子邮件方式送达。通信地址:苏州市三香路998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邮编 215004);电话(传真):0512-68615448;电子邮件:szfgc@163.com。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苏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第二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省人大法工委

《关于〈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

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答复》的函

苏劳社法函[2002]32号

各市劳动保障局:

《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今年4月24日经第九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并于5月12日公布施行。《办法》废止后,我们陆续接到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职工反映:《办法》中有关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企业支付生活补助费问题的规定应该如何执行,因《办法》属我省地方性法规,我厅就此问题专门向省人大法工委作了请示。日前,省人大法工委对我厅的请示作了答复。现将省人大法工委《关于〈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答复》(苏人法工函[2002]43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省人大法工委关于《江苏省外商投资

企业劳动管理办法》废止后有关终止劳动合同

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答复

苏人法工函[2002]43号

江苏省劳动保障厅:

你厅《关于〈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废止后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生活补助问题的请示》(苏劳社法[2002]8号)已悉,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就请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江苏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废止后,外商投资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的,如果合同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按照约定支付补偿金。如果合同对经济补偿金没有约定,或者约定内容违法,或者虽有约定但约定补偿的起迄时间不明的,以《办法》废止时间2002年5月12日为界,对在此时间前企业录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后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时,如果职工提出续订劳动合同而企业不同意续订的,企业应当按照《办法》的规定,向职工计发其2002年5月12日之前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的经济补偿金;如果企业提出续订劳动合同而职工不同意续订的,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对于1999年8月27日之前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即使是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劳动关系时,企业提出续订劳动合同而职工不同意续订的,也应当计发经济补偿金。对在2002年5月12日之后(含当日)企业录用的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时,企业可以不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劳动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经济补偿金的具体计算标准为:(1)对于1999年8月27日之前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本企业平均工资的补偿金,工作年限在十年以上的,从第十一年起,每满一年发给一个半月本企业平均工资的补偿金:(2)对于自1999年8月27日至2002年5月12日这段时间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发给本人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一个月工资的标准,为劳动合同终止前或2002年5月12日以前本人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对于1999年8月27日前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已经达到或超过十二年的,企业可以不再计发1999年8月27日至2002年5月12日这一时间段的经济补偿金。

三、对于《办法》废止前企业和职工间已经结算完毕的经济补偿金,若其结算方法、标准与本答复不一致的可以不作更改。

此复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二00二年八月九日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杜国玲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2014年的主要工作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苏州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推动全市人大工作发展,顺利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更加注重完善立法机制,着力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环境

积极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完善科学立法机制,有效推动重点领域的精细化立法,确保本市的重大改革决策于法有据,着力推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常委会根据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主动提出制定《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考虑到该立法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制定难度大,审慎地将其确定为跨的重要立法项目。在2013年进行一审的基础上,2014年进行了二审并通过。在制定过程中,多次组织市人大代表、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就法规的责任部门、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资金承担方式、资金使用和监督等重大问题进行反复论证,不断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将我市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巩固和提升了我市深化生态改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

制定出台覆盖全市范围的《苏州市排水管理条例》。随着苏州工业化、市排水管理条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特别是亟需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法制范畴。在2003年制定的《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重新制定了《苏州市排水管理条例》,使法规的适用范围由城市拓展到全市城乡,实现了全市排水管理的全覆盖,为保护和加强我市城乡排水管理、有效改善苏州水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公正、公平、公开”法全过程。法全过程。通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召开专家座谈会、在媒体上公开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立法建议。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立法、直接听取管理相对人意见、隔次审议法规草案、在二审通过前开展立法论证和社会风险评估等办法,切实提高法规质量。在制定《苏州市排水管理条例》时,先后召开了16个座谈会,收到近500条意见建议,认真采纳合理意见,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避免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积极开展立法“回头看”,全面检查我市现行有效的54部地方性法规的授权性规定落实情况,推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执行好法规。坚持“立、改、废”并举,对我市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了对《苏州市献血条例》《苏州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修改建议。对市政府报送的8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对社会养老服务、农田土壤安全、公共换乘枢纽建设管理、促进技术转移、园林保护和管理、轨道交通管理、代表议案工作等7个项目开展了立法调研。

推动司法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推动司法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普通刑事案件审判工作报告,推动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汇报,积极推动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专题听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情况的报告,决定委托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对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职权。对全市公安工作情况进行视察,推动公安部门破解警务难题,依法履行职责,不断加强执法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视察,推动社区矫正执行程序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更加注重遵循发展规律,聚力推进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内涵与要求,推动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新理念,遵循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深化改革转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监督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为人民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听取和审议2013年市本级财政决算、2013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2014年1至6月本级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调整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2014年市财政预算等报告,通过关于批准2013年本级财政决算的决议、关于批准调整2014年市本级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批准调整2014年财政预算的决议,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推进预算的科学化和决算的公开化。专题听取国有资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的报告,要求市政府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实现各类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主动引领新常态,是苏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支持政府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听取和审议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强调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转移到制度创新上来,摆脱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开创新常态下苏州发展新征程。听取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情况报告,推动政府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实路径,更加注重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不断提高我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水平。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进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掌握发展和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分专题调研我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与高科技人才创业等情况,要求政府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企业发展,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一批实力强、影响大的地标型科技企业不断成长,带动新兴科技产业不断集聚。开展《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执法检查,要求政府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实验区建设。对我市民营和侨、台资等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要求加快研究出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领军人才来苏创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调研我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建议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富有原创性的创意产业。

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美丽苏州建设 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定走在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化的前沿,每年抓住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推动落实,逐年取得新成效,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苏州持续作出不懈努力。

扎实推动生态空间保护。扎实推动生态空间保护。听取市政府贯彻落实“关于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进一步提升苏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决定”情况的报告,要求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公示动态平衡情况,并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要求严格实行土地“占补平衡”制度,必须做到“先补后占”;推动政府制定生态补偿方面的具体奖惩措施,提高生态地区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把《关于苏州生态空间保护的调研与思考》列为常委会主要领导负责的市级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控制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农村建设规划,努力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突出强调有效保护生态空间的生态功能等意见建议。对“四规融合”工作开展调研,要求以苏州被列为国家第一批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文明保护规划的有机融合,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科学确定功能定位,统一“保护”和“建设”的蓝图。

扎实推动水环境治理。扎实推动水环境治理。视察城区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姑苏古城背街水巷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制定高标准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展示水文化,做好水文章,不断擦亮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名片。听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报告,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理顺监管体系,解决好长效管理等问题。对《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建议政府对已经认定的重要湿地和一般性湿地尽快“落地上图”,抓紧出台重要湿地的保护细则。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石湖生态园建设方案,高水平推进生态林多样化和湿地自然化,打造好苏城西南角的“城市绿肺”。

扎实推动山体资源保护。扎实推动山体资源保护。对《苏州市禁止开山采石条例》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视察和进行专题调研,要求政府对照宕口整治复绿“三年计划”要求,加大整治扫尾力度,打好宕口整治的“攻坚战”,全面完成剩余宕口整治任务,加强宕口整治后续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情况开展跟踪视察,推动政府加大保护力度,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两山一镇”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提升工程开展调研,强调要把握环境做美、生态做优的原则,按照打造传世精品的要求进行规划和保护,给老百姓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努力推动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抓住民生和权益保护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监督工作,努力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持续聚焦实事项目建设。持续聚焦实事项目建设。实事项目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会对苏州市2014年实事项目建设情况从选题到实施到结果进行全过程关注,要求切实加强对实事项目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单位责任、权利和义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实事项目的选择上要广开言路,多考虑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受益面广、民生关联度大的项目,让更多群众普遍得到实惠。持续聚焦食品安全。持续聚焦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年年抓,抓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几年大力督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议案和“加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地产农产品食用安全”的代表建议。推动政府明确属地监管责任,切实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治理。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预警和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努力构筑起保障百姓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对“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农药零差率”集中配送等情况进行调研,要求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持续聚焦养老服务。持续聚焦养老服务。苏州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是普惠民生的大事。市人大常委会在连续多年跟踪督办“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议案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市政府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覆盖面,扩大援助对象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制订相应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养老载体建设,为有效推进居家养老搭建好服务平台。

持续聚焦交通优化。持续聚焦交通优化。道路交通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花大力气督办“优化苏州市区交通换乘系统,构筑顺畅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议案,提出了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立体换乘体系,积极建设高水平大公交换乘枢纽,在古城区拥堵路段试点中小型公交微循环等具体建议,并多次召开相关会议推动落实。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苏州火车站综合枢纽为主,以汽车客运南站、客运西站和吴中汽车站为辅的多站式客运枢纽。形成了6775个公交站点、342个出租汽车泊位、800余个公共自行车点以及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45个站点相互接驳的换乘体系,引导市民出行方式由“直达”向“换乘”方式转变。调研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明确责任,落实方案,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切实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持续聚焦教育公平。持续聚焦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全市招生工作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切实执行全市教育发展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管理,有序推进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对我市民办教育情况开展调研,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将规范办学与加强扶持有机结合,重视民办教师队伍建设,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提档升级,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持续聚焦卫生事业发展。持续聚焦卫生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我市社区卫生工作情况,要求政府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引导市民“小病到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激发社区卫生机构的活力。重点督办“关于加强我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代表建议,推动政府完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加大对包括全科医师在内的卫生人才经费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全科医生队伍当中。持续聚焦文化事业发展。持续聚焦文化事业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促进了古城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调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情况,重点督办“关于打造金阊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推动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文脉格局,挖掘和整合好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原历史街区的文化肌理,不断提高其审美价值、借鉴价值和历史价值。古村落是苏州水乡文化的重要特色,是构成“诗画江南”风貌的核心要素。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古村落保护工作,在立法基础上,加强对《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传统村落和古村落的保护,留住“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让后人“记得住乡愁”。审议并通过《震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强调要保护好震泽古镇的整体空间格局、传统风貌,传承好优秀的历史文化。

持续聚焦社会组织建设。持续聚焦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我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督办“关于推进社区云媒体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代表建议,推动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民生等公共服务。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视察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切实提高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能力和水平。视察全市档案工作情况,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

五、更加注重联系和服务代表,全力支持代表发挥作用 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切实做好联系代表、服务代表的各项工作,有效提高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积极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作用。

健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重视“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制定《关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村(社区)两个“全覆盖”。45名组成人员重点联系所在选举单位的177名基层代表,广泛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551名市人大代表与578个行政村(社区)建立联系制度,接待和服务人民群众。首次开展市人大代表“统一接待日”活动,全市设127个接待点,接待群众1636人,密切了市人大代表与原选举单位群众的联系。活动结束后,对群众提出的1827条建议与意见进行了逐条梳理和交办。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成效。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代表是否满意、人民群众是否认可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切实加强议案建议督办力度。注重年初抓及时交办、梳理确定督办重点,年中抓限期办结、广泛征询代表意见,后期抓督办难点、深入排查“回头看”。主任会议首次听取代表建议办理“被满意”情况的报告,建立代表“不满意”建议二次办理联动督办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强化建议办理实效。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在闭会期间审议的两件议案已处理完毕,办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54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全部在规定时间办结并答复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8.8%,办成率达87.4%。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服务。为代表履职提供更好服务。举办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暨代表履职培训班,不断增强代表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履职意识。先后邀请100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专门安排代表发言,鼓励代表畅所欲言。邀请市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273人次。组织代表们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视察调研活动95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32篇。围绕重大选题,组织代表议案建议选题专家咨询会。制定《市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办法》,印发履职记录本,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内容,完善履职自我管理。推进代表履职信息和活动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代表在线履职云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代表工作水平。

六、更加注重依靠群众,致力提升履职能力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工作效能的提升,树立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强化理论武装。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认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体党员干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开展大讨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人民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强化领导,有序推进各阶段工作顺利开展。机关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为更好地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30多场,发出征求意见建议表500多份,个别谈心谈话100多人次,走访社区基层40多个,征求到意见166条。为深入查找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组先后6次召开会议,对照整理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43条,各方面提出的改进建议21条,形成了具体整改措施122条,即知即改成果30多个。我们还围绕生态空间、“江南水乡”传统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宕口复绿、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升代表履职水平等26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内容详实、观点鲜明的调研报告,为依法履职提供了重要参考。

巩固活动成果。巩固活动成果。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即知即改,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了我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相关规定,重新修订关于会议管理、出差报销及其他相关管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推进勤俭办事,确保不发生违规行为。进一步转变机关文风、会风、作风,从日常工作抓起,从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改起,严格执行会议考勤和请假报批制度,机关各种报告、文件、会议都提倡讲真话、讲实话、讲短话。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行政村(社区)、市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市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先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61人次。通过任前组织拟任命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为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等方式,切实增强被任命人员的人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一年来,我们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充分展现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转型升级、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气象新局面。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召开苏州市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我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光辉历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市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要求,凝聚民主法治建设的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支持人大工作、参与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围。一年来,我们发挥地方人大对外交往的优势和特点,开展同国外地方议会和友好城市的交往交流。接待了澳大利亚、韩国、斯洛文尼亚等国6批代表团90人(次),积极宣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建设情况,并就我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人大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扩大了苏州的国际影响。

一年来,我们把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作为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0件次,切实反映与推动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共苏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大力支持、“一府两院”和各市、区人大常委会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人大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与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建设“法治苏州”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殷切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地方立法工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办理成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等。对于这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做得更好。2015年工作意见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在中共苏州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苏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应有作用。

一、提高立法质量,促进法治苏州建设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通过立法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今年将制定《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苏州市献血条例(修改)》《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对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代表议案工作、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等开展立法调研。

完成今年的立法任务,关键是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快健全人大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是完善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由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规草案制度。成立由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专家学者组成的法规草案起草队伍。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二是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试行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健全法规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规作用。三是完善法规草案表决和立法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法规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复杂的立法项目实行隔次审议,对重要条款尝试采取单独表决办法。完善法规清理的常态化机制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及时做好对现行法规的修改完善和废止工作。四是完善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机制。开展立法协商,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和协商机制,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二、增强监督实效,保证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全力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今年将听取和审议关于市“十三五”规划编制、2014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2014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2015年上半年本级财政总预算执行、“六五”普法、“两院”规范司法行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地方储备粮油建设管理、招生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对生态环境、城市市容、“四个百万亩”保护、社会保险、食品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法律法规决定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视察2015年实事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全民健身工作等情况。视察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工业园区“两院”工作,对市人民检察院部分检察官履职情况开展评议。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开展专题询问的实施办法。结合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这一新的监督方式,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改进工作。

做好今年的监督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一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和支持政府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加强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全口径、全过程、实质性的审查监督,督促政府全面公开市级政府预算决算、市级各部门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决算。为履行好相关监督职能,市人大设立财经委员会,相关人选将在本次大会上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将设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二是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支持督促我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支持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三是加强对人大任命人员监督。督促人大任命人员强化法律意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按照全国、省人大部署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面总结我市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主动审查工作,及时提出审查处理意见。

三、优化代表工作,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切实维护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联系代表、服务代表的工作水平,帮助人大代表更好地植根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

增进与代表和群众的紧密联系。增进与代表和群众的紧密联系。坚持和完善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市人大代表等工作制度,积极邀请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坚持和完善市人大代表联系行政村(社区)、市人大代表统一接待日等制度,推动代表深入基层,听取和反映原选举单位与人民群众的意见。开展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试点工作,促进市人大代表更好地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行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加强对代表履职情况的管理与服务。组织代表围绕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提高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作用,促进基层人大代表活动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跟踪督促人代会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加强网上跟踪督办,深入开展议案建议办理“回头看”工作,确保办出实实在在的效果。继续选择一些重要的代表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进行重点督办和相关工委进行分工督办。完善办理考核评价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提高议案建议的办成率和代表的满意率。

提高服务代表履职的工作水平。提高服务代表履职的工作水平。继续抓好履职培训,引导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和专题自学,不断提升履职意识和履职水平。及时通报全市的重要决策和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的最新部署。加强对代表活动的指导,召开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代表小组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开展专家咨询、议案建议选题征集等活动,为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提供帮助。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人大常委会履职效能

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效能。

配合市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切实解决制约我市人大工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推动全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健全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常态化制度。完善科学审议决策机制,针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重大问题,更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心尽力察民情、听民声、聚民意、护民权。认真实施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等办法,严肃会议纪律,提高审议质量,督促“一府两院”扎实办理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加大机关干部培养交流力度,努力锻造高素质的人大干部队伍。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召开市(区)人大和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经验,推动全市人大工作不断发展。

各位代表,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伟大的征程已经起航。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能否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人民在检阅我们;能否兑现我们的承诺,历史将检验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实现我市人大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为谱写好中国梦的苏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工作汇报

XXX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关于

财政监督专题调研报告

2019年,XXX人大常委会财经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围绕“三大战略”的总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强财经工作监督。2019年财经委突出经济运行监督质量和效益,积极协助区人大常委会抓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审查监督工作,深入推进财经监督工作,努力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

一、2019年财政监督工作情况

(一)深化财政预算监督。提前介入政府预算编制,到财政部门了解2018年预算执行和2019年预算安排情况。对财政预决算进行审查监督,对财政部门2019年预算草案进行了认真初审,为XX区财政稳定运行守好第一道关。开展了XX区财税工作的调研

加强对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力度,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审查了预算调整草案,形成了《关于XX区2019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审查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区人民政府债务限额及预算调整方案,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强化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为了推进区人代会预算决议的落实,督促财政部门及时下达各项预算。听取区财政局等部门关于2019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针对当前收入增长基础不稳,支出压力不断增强的矛盾,建议区政府充分认识当前我区困难的税收形势,进一步注重税源培育,提高收入质量,强化预算执行监督管理,强化中心工作任务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监督。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及《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相关规定,财经委开展对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监督,深入了解全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针对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四)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专项调研。按照宁人常办发[2018]125号文件关于《自治区党委关于建立自治区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督促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XX区人民政府向XX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6月份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专项调研,下一步将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专项报告》,及时掌握资产负债总量,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资产效益,摸清家底;确保国有资产报告各项改革制度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五)进一步完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成立了XX区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预算审查监督咨询委员会,聘请9名财经方面的专家为咨询委员会成员,配备了预算内网审查电脑8台,并与财政部门建立了互通网络,在原来在线监督基础上进一完善预算监督系统,使信息共享、数据查阅更加便捷。为进一步做好部门预算审查提供有效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一是税收对本级财政贡献度不高。2016-2018年,XX区辖区内累计实现税收收入33.86亿元,中央、自治区、市级三级税收年均大幅增长,但XX区本级税收分成综合比例仅为10.83%,本级分成收入只有3.67亿元。二是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低。2017年以来,XX区人均财政支出始终不足6000元(全区人均财政支出为20000元)。三是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困难。为平衡财政收支预算,每年不得不将人员经费、专项业务经费、民生项目、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大幅压缩。2017-2019年,XX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平均为5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刚性总支出年平均为9亿元以上,收支缺口年平均4亿元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XX区财政经济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十四届四次人代会和区四届三次人代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深入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及《X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积极推进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一是做实预算初审,对预决算的审查监督,由财经委牵头,统筹协调各个机构的力量,在初审阶段对预算草案进行分工调查、分组审议。通过公开听证会、专家咨询会、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借助人大代表、专家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对预算草案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审查批准做好充分准备。二是重点向支出预算的审查监督。对支出预算审查着力点放在项目安排的科学性上,放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放在项目实施的进度上,放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上,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三是关注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种类多、金额大、细化程度不够,是当前预算监督的薄弱环节。把政府性基金收支的具体情况纳入常委会议题,每年听取汇报并进行审议。四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经营性预算的监督。要求政府逐步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扩大覆盖面。五是人大对预算的审查要从审查具体金额向审查支出政策、支出标准延伸,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

(二)深入贯彻落实《XXXXX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及《XX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

组织开展2019年市级财政决算、部门决算草案调查,对确定的重点部门决算草案进行深入审查,为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区本级财政决算及审议表决重点部门决算做好准备。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分项审查和审查方式,规范区级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细化政府投资预算。促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规范、合理,增强预算审查的实效。深化“四大预算”审查,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督,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及限额情况。深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按照《XXXXXXXX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及《XX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有关规定抓好落实,不断细化预算公开内容。

(三)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审查制度落实。关注经济转型升级下经济发展运行情况。产能过剩、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依然是制约XX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下一步工作重放在加大创新驱动的力度、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点上,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以及产业招商等重大经济工作。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经济运行新常态下,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约束,强化审查监督,严格风险源头管控,明确主体责任,严控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开展政府债务审查监督专项调研,督促XX区人民政府“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科学规划、稳步实施、严格监督,实现举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风险可控。探索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使用绩效开展第三方评价,全面提高资金绩效。

(五)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

根据全国人大和XXXX人大对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预算在线监督系统。根据常委会信息化建设工作部署和实际需要,协调对接财政部门,适时掌握财政税收动态信息,在人代会期间为代表审议预算草案提供信息化服务。依托现有的人大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深化试运行,规范系统建设和使用,配合市人大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同时,积极对接审计部门,努力将审计联网督改平台纳入联网监督范围,逐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五篇:海淀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 关于《海淀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和《海淀区201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对本级财政预算做部分调整(草

案)的报告》的讨论意见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9月8日,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代表区政府提交本次会议的《关于海淀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关于海淀区201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对本级财政预算做部分调整(草案)》两个报告(以下分别简称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委员们对两个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讨论意见归纳整理,报告如下:

财经工作委员会认为,两份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区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政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民生事业持续得到改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同时,两份报告还透露出下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有待加强、企业发展的环境有待继续改善、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依然繁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完成全年 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仍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财经工作委员会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以上两份报告。委员会认为,区政府在综合分析今年财政收支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对2010年本级收入预算不做调整、对本级支出预算做部分调整的预算(草案)是符合实际的,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批准区政府部分调整2010年本级财政预算。

为确保201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任务的顺利执行,财经工作委员会分别针对计划报告和财政报告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针对计划报告所提意见和建议

1、区政府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发展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2010年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2、区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根据海淀区的特点,在重点推进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事关民生、有益促进就业的传统服务业以发展空间。要对目前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以评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体系,指导优化企业投资结构,加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吸引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来我区投资创业。

3、区政府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加快先行先

试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和政府融资平台,研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改善融资环境,推进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4、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北部地区规划,充分发挥北部地区区位、环境及创新资源优势,整合资源,集约用地,加快推进北部地区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在落实地区规划的同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科学规划再生水厂建设和节水工程,要加快垃圾综合处理场的规划、选址、建设,将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水平,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安排。

5、继续关注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学龄前儿童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关心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6、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做好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结合区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按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要求,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二、针对财政报告所提建议和意见

1、财政报告显示,上半年财政收入预算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提前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是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区政府财税部门要密切关注税收变动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组织征收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确保2010年财政预算目标顺利完成。

2、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科学编制预算,尽量减少预算支出项目的追加和调整。全力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大力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重点保障北部新区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项目的资金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3、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做好我区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加大预算编制与执行等方面的公开力度,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加强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出国经费等支出的管理工作,完善经费管理措施,提高“三公”经费使用透明度,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监督工作力度,建立阳光政府。

4、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预防腐败浪费现象的发生,加大对各类专项资金的统筹监管力度,保证财政资金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将政府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状况全部纳入审计管理,加强审计部门对地方债务的预警功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此外,委员们还对报告的结构和文字提出了具体的修改

意见。有关部门会后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以上意见供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下载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5篇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新闻出版 局 共青团福建省委 海峡出 版发行集 团 福建 省 广播影视集团 海出集联[201......

    XX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

    XX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 (2009年2月24日XX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XX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各工作委......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委于2007年7月上、中旬对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在听取市司法局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先后到泽国、新河、箬横、......

    苏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苏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苏安〔2014〕6号关于调整市安委会重点领域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办公室人员名单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安......

    苏州市县级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

    苏州市县级市 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 (2013年10月25日苏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通过)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县级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我代表常熟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就我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加大卫生执法力度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常熟市食品卫生概况......

    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5篇)

    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关于《海淀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 报告》的讨论意见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2005年工作总结

    县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2005年工作总结 二00五年,法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