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与复杂
简单与复杂(1200)
-----谈干部
作风建设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人特别擅长干事,能把复杂的事办简单,也能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这话听上去,颇有几分嘲讽的意味。
复杂的事情可以办简单,看看那些上马工程项目、事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大项目,往往几个人拍板就可以决定了;而一些再明了不过的事情如工资计算、手机套餐等,却让人如坠五里云雾,说不清道不明-------一句话,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社会之中种种问题,说明我们求真务实的作风还有待增强,我们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由此可见,“简单与复杂”这一复杂命题,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广大干部在说话办事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目标,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杜绝什么样的习气?
其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湖北咸宁崇阳县委曾经将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为防止********群众堵门,县委在办公楼每一层设了一道大铁门,还在大院外建了一道围墙,群众找县领导得先闯“四道门”,一时民怨载道。好在后来县委书记带头用铁锤砸了保护门,推倒大院围墙,建了休闲广场,将“隔心墙”变成了群众的乐园。政府敞开大门的同时,信访积案也得以解决,其公信力和政府威望也迅速提高,群众来访大幅下降。由此可见,领导人员只有把让民众满意作为最高宗旨,才能妥善处理好每一件简单或复杂之事,让民众称道。其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有一句名言叫“让事实说话”,实事求是是维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客观现实是复杂的,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并用高度的责任心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如果客观现实是简单的,那么绝对不能在主观意识里将其视为复杂,并搞出烦琐的解决方法。譬如新农村建设,这本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战略任务,个别地方却从一个“村容整洁”目标上求速度,找捷径,大搞形象工程,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另外四个目标抛之脑后,劳民伤财的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真正发展。求真务实是我党一直秉承的优良作风,我们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来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回归事物应有的简单与复杂。
其三,要杜绝功利至上的坏习气。时下少数干部好大喜功,只求浮华政绩、个人升迁,不求民生小事。这种心态滋生了他们“官本位”的心态,助长了他们“一言堂”的现象。譬如处理耗能污染企业,很简单,关闭就行,可是他们为了保住GDP的数字政绩,找出一大堆“影响就业”、“阻碍发展”等复杂借口来推诿;而大权在握,国计民生大事一人就能说了算,报载某地重点公路工程比计划提前一年竣工,而原因竟然是某位领导任期将满,希望能在任期内完成这一 “献礼工程”,一个本来可以“造福于民”的大工程就这样变成了“豆腐渣”工程。这种功利主义要不得,长久以往,必将与人民站在对立的角度,为民众所厌恶,被民众所抛弃。
一个“人”字,一撇一捺好简单,毛主席号召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想,只要把对人民负责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如何处理简单与复杂,广大干部心中自有一面明镜。
第二篇:复杂性科学与周易
摘要: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被国内外 广泛研究。复杂性具有自组织、适应性及动态特性。《周 哲学反映出来的天人合一、阴阳学说、通变致久、层次性 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比较复杂性
和《周易》哲学,期望《周易》哲学能应用到复杂性科学的。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周易;哲学
一、复杂性科学的基本理论
本文仅就以下一些复杂性科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协同学
协同学是研究有序结构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描述各类非 相变的条件和规律。协同学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 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互合作的关系。
(二)突变论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 学科。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 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 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 时,系统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自组织临界性理论
所谓自组织临界性指的是一类开放的、动力学的、远离 态的、由多个单元组成的复杂系统能够通过一个漫长的 织过程演化到一个临界态,处于临界态的一个微小的局 动可能会通过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机制被放大,其 可能会延伸到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大的雪崩。
(四)复杂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CAS)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复杂性的产生机制的研究,CAS理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 回答。简单地说,其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适应 就复杂性”。我们把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 adaptive agent),简称为主体。所谓适应性就是指它能够 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 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 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二、《周易》哲学思想 《周易》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有以下几种: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模式,是易道精神之一,整部《周易》都贯 这样的思想。《周易》以自认比拟社会,用天道比拟人道。具有伟大的力量,人不仅从自然界得到物质供养时要顺 然规律,而且道德精神与一切活动,都要同自然达到最 统一。
(二)阴阳学说 《周易》旨在表述宇宙的阴阳生生之大德,《系辞》曰:“一 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说明了《周易》的思想本质,也成为 《周易》哲学的总纲。《周易》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 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
(三)通变致久
通变致久,显示出宇宙模式的生生活力,“易者变易也”,阳之极则变阴,阴之极则变阳,阴阳互变,肯定与否定互相转 化,包含着丰富的素朴的辩证思想。《周易》素朴的辩证法,在 《易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四)层级思想
《周易》提出“阴阳相对”的差异理论与“阳主阴从”的秩 序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由此,该文本中的整个阴阳论,或者 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作为形而上学宇宙论,实际就是 一种基于生命现象并存在两级关联的严整的“层级性”三级 理论架构。整个阴阳论就形成了一种兼有生命论、差异论与 秩序论等三个层次的“层级结构”。
三、比较与结论
现代西方学者随着对东方学术的浓厚兴趣,《周易》研究 也成为一个热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周易》,成果累累。《周易》哲学对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具有相似处:
(一)整体性
《周易》哲学从天人合一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反映一种 人是世界一部分的整体思想。这与复杂性科学的涌现理论研 究思路一致。
(二)平衡性
《周易》哲学的阴阳学说,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平衡性。复 杂性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反映事物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最终会趋于平稳。突变理论所阐述的道理也可以 用阴阳变化的学说进行理解。
(三)变化适应性
《周易》哲学的通变致久思想,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变化 适应性。复杂性科学认为事物发展有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事物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最终是适应这个世 界。
(四)层次性
《周易》哲学反映了层次性。复杂巨系统理论是钱学森基 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复杂科学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巨系统是由 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参考文献:
[1]黄欣荣.复杂性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7.1 50-225。
[2]杜保瑞.《易传》中的基本哲学问题[J].周易研究,1999.4:14-24。
第三篇:交易的简单与复杂——浅析交易之道(二)
交易的简单与复杂——浅析交易之道
(二)时间:2011-12-12来源:作者:
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周遭事物复杂化,到最后连自己也难以理解。
——(台湾)慧律法师
记得多年以前刚刚入行之初,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经常要求大家每次无论是汇评还是实战都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确立种种不同的理由,后来自己也了解到在华尔街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很多理论来描述投资市场的波动现象,如道氏理论、伊列波形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既有假设,也有论证,读起来又长又乏味,但它们历久不衰,自有其参考价值。就我个人实际的交易体会来说,种种貌似合理的理由得到往往是伤心的结果,那些看似高深的投资理论其实也很难在实践中应用。
再到后来自己关于投资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也没有少读,只是帐户的资金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反比地减少。直到某一天我才真正彻悟技术分析在华尔街虽已发展成一个体系,有关技术分析的书也常有五六百页之厚,但是这些书的内容多半只是为了分析而分析,仅仅停留在文字、图表或是形态层面打转,并无多少实质的指导意义。
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中只要行情是正常地持续上涨,顺应市场自然的脚步,这其实比任何经典的投资理论都更加重要,反之亦然。我并不认为对于一个交易员来说,下单时需要面对太多的思考。
其实天地万物真正的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也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一件事情,弄得很深奥只是因为没有透悟问题的实质,搞得很复杂只是因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古人云: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越是有效的,也越会长久。假如我们觉得某件事情很复杂,做得很艰难,那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对做事的方法。古人日行千里,很难,且很辛苦,因为那时候靠马。现在人日行万里,很容易,因为现在人靠飞机。若干年以后,人要日行百万里,或许也会是很容易。
人类大多数问题的最究竟处其实都在心灵:与其说是市场的交易复杂,不如说是我们的内心没有清除那些无明的种子。我们的思想和知识,其实往往都是累积的错误——为学日增,为道日减。
第四篇:简单复杂作文 新(精选)
高三语文第八周周测学生优秀作文
编制:童小囡
审定:陈洁媛
审批:詹铁柱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当然,很多情况下并非都是如此„„
简繁有序,方成大事 高三(6)魏翔
事有巨细,叶有疏密,文有粗精,万物有繁简之分,一概而论必将混乱不堪。人处世间,若无繁简之分,往往会事倍功半,若成大事,需繁简有序。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但是很多情情况下,并非如此和谐,有人甚至认为二者势同水火,其实不然,繁与简其实可以如水乳交融一般,彼此交融。
一幅水墨山水画,观赏者首先看到的是它的构造与色彩搭配,这便是简细细观赏,作者的笔力,勾勒,点缀,甚至是笔墨与纸的纹路结合,等等细锁之处便是繁,精致的复杂。一幅好的作品是离不开繁与简的。构造与色彩搭配如鬼斧神工一般,若没有细微之处的点画描绘也终将是废纸一张。简繁与有序,不能本末倒置,亦不能宣兵夺主,唯有简繁有序,才能将一张纸,几点墨变为一件艺术品。
沈从文,曾将写作比喻成一棵树的生长。思想的种子掉落在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之下,它的枝干便显露出来,同时成长的还有勃勃绿叶,为主干遮风挡雨,为整棵树给送营养。我想,繁简之理已然寓于其中了,枝干为简,绿叶为繁,没有一片树叶能脱离枝干浮于空中独自生长,也没有能紧靠自己给送营养的枝干,枝与叶的共存,繁与简的结合才能使绿树常青。绘画写作,如此,为人更是如此。托尔斯泰曾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绝不是能一眼望到底的。”细细想来也觉得必是如此。社会与生活是复杂的,若人却是简简单单一成不变,有可能字这样的社会中无立足之地。但是一味地让自己复杂起来,将许许多多的烦冗加于己身,每天活得像一个缠满丝线的木偶,丧失灵魂的同时也将自己束缚住了,将寸步难行。
在纷杂的社会中,心灵保持简单一些,保持着内心最基本的简单与朴素,让自己身上的技艺“复杂”一点,让这些复杂充实着自己,为生命提供养料。那么人生这棵树,必然可以焕发勃勃的生机。
简繁有道,回归本真 高三(6)贾月心
达芬奇绘制蒙娜丽莎耗尽十余年的时光,终用斑斓的画笔描摹出那份神秘莫测的微笑,这是西方绘画的精益求精。而中国画更注重“删繁就三秋树”的美感,喜欢留白,喜欢用一抹黛青色涂染如画江山。
西方的绘画,无论是素描又或是油画,都喜欢用极为精细的笔触细细勾勒,极为繁琐。而国画则喜欢用寥寥数笔渲染,简单,素雅,然而其意境便盈于纸上。即便是有着如此迥然的绘画风格,却有着近乎相同的评审规则:人们往往
依赖于绘画作品其中蕴含的思想。如梵高灿烂的向日葵,灿烂而有生机,如齐白石口中的“多画失真”,平淡而不乏韵味。繁简之间,本心自现。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于今的我们,在现实的繁与简中徘徊,踱步。分不清山与水,辨不清明与暗。其实,繁有繁的精致,简有简的素雅。又或许,繁与简各有其定数。那么又何必桎梏于繁简?又何必不去回归世故的本真?
如同最近上映的喜剧电影《驴得水》,开篇便道:“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千万别哭出来。”如此令人费解的一句话,在观影的两个小时中,竟也不难明白了。作为一部喜剧,编制的悲凉,与现如今的多数喜剧背道而驰。现如今的喜剧,喜欢将每一句话编成段子,将人情世故戏谑的复杂,而背后的故事却乏味的简单。这样的电影将票房赢得满贯,却始终赢不了口碑。作为喜剧,只重视了笑料,却忽略了其能带给人们思想上的震慑。究根结底在于其失去了本真。
忽然想起麦烈蒂斯在《喜剧论》中的一句话:“真正的喜剧,往往能引起人们含蓄思想的笑。”这也就是为什么《驴得水》获得成功的原因。始于简单,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巨星级的演员,叙说的也只是几个小人物的戏谑与真实。终于复杂,其后半段画风一转,人物性格转变,真实的揭露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教育的悲哀,作为一部喜剧,也确是笑里带着泪的喜剧。说来惭愧,我没有经历过上世纪的悲凉,也不知这其中真假几何,但这部电影却给了非同一般的记忆。记住了玩笑背后的苍凉,嬉闹过后的悲怆。也永远记住了这份简单,这份复杂,这份这份本真。
“那时车马很远,信笺很慢。”木心先生也在这种温软的生活中找到艺术本真。红楼梦写尽贾府兴衰,叙尽世态炎凉,到头来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出生命本真。林雨眠先生画中的仕女,亭亭玉立,诠释素雅的本真„„
现在的建筑喜欢以高大标榜,离山顶和天空都很近,离往事却很远。现在的人们喜欢追逐财富名利,离欲望很近,离本真却很远。
可是,无论多么壮阔的建筑都会有重建的一天,同样,流离在外的人们也需回归本真,保持人之简单,有着疏疏朗朗的淡薄,清清凉凉的宁静;保持人之复杂,拉响咿咿呀呀的胡琴,谱写生命的华章。
简单的复杂路 高三(2)王鑫娈
常言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无疑是一种智慧,可我觉得简单的事复杂些,也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或许有人将这里的“复杂”误解为弯路,非也。这里的复杂其实是那简单事中隐藏起来细节,那么既然有“易”可图,为何偏爱那“繁复”呢?
的确,捷径提供给我们便利,有时也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们却在复杂的沿途中缺了席。遗失的不仅是那“风景”还有内心的平静与充实和精神的富有。
我们在复杂途中收获的是经验是熟练的毅力,这些都成为武装自己的必备品,让我们精神变得足够富有,然后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收获果实。
你只听过数学高分者说的“简单快捷”的思路,却不知他们背后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样把问题简单化,把过程复杂化才可谓是绝妙搭配。
《澳门风云》里的老顽童周润发在出演《上海滩》中一个削梨的镜头时,特
地为此找了个水果商拜师学艺,只为将主人公的形象真实的再现。
这样一个细节本可以堂而皇之的忽略,只选取整部电影的主线,而周润发却力求完美,做到精益求精,这固然将过程复杂化,但也收获颇多不是吗?
这种对自己的塑造与打磨便使自己内心得以充实,是自己得站在成功上方俯视成功。如果硬要区分繁杂与简单,我想,内心与精神的富有便是最清新的界线。
也许“复杂”这条河流中流淌着人们互相残杀的结果,但那河岸上,却依旧有人能够建立家园,相亲相爱。我们在河岸两旁,信仰没有迷失,精神也不会溃烂。
这些简单中的种种复杂其实是我们对待简单的方式。若以想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那过程便是复杂的,但却不是乏味的。我们不是在拔苗助长,我们享受每一步浇水施肥,等待与播种,享受微妙的细节变化和越来越好,我们也期待秋收的盛大与辉煌。
在这通向简单的复杂途中,都是我们打磨自己留下的印迹。
茶中思
高三(2)朱友缘
我爱茶。
我喜欢在一个慵懒的午后,花上很长的时间去泡一杯茶,从准备茶具到倾倒热水,每一个过程都用心去聆听。茶叶在杯中翻滚、跳跃,最终止于杯底,就像人生,经过大起大落之后,终究回归平静。
世事繁冗。删繁就简不失为一种智慧。但,就像泡茶这类小事中,将每一个过程做到最好,也不失为人生智慧。前者出于理性,而后者则是对人生的感悟。
一盏茶,一段岁月,一段成长。泡茶时的你是与世无争的。有人会嘲笑,如此简单的一件小事为何浪费这么长的时间?错矣。在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你收获的是“茶香四溢”,当一个人希望得到“茶香四溢”,那么他就意味着在成长。当茶的香气 沁入心脾,你就会懂得自己精益求精的付出,是值得的。就像《浮生六记》里的芸娘,生活艰难时也不忘去泡一杯热茶,冲淡自己烦躁的内心。我似乎能看到芸娘备茶、选水、烧水、配具,谁能说芸娘不是智慧的呢?虽然生活苦涩,云娘的的内心依然能够茶香四溢。当你能够从复杂的过程中悟出人生真谛,你便是成功的。陆羽亦是如此。当他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用心冲泡好时,我想他的心是静的,同时也是充满着生活的哲思的。后来他撰写了《茶经》。可想而知,那杯热气缭绕的苦丁茶花必定花了陆羽很长的时间,承载了陆羽很多的人生感悟。陆羽将这件简单的事尽力做好,了悟 人生,得到了禅师的认可。若陆羽随意泡上一杯茶,不加思索,这样的茶,是没有人生倒影的。
所以,泡茶这项工作,删繁就简是为了解渴,品不出茶中蕴藏在最深处的东西。唯有用心,聆听钟盘的颤动,去感受茶香的扩散,才可说是真正的“泡茶”。沉浸其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思考,这杯为人生而泡的茶有着醉人的芳香,不只为解渴更为解惑。
因而说,茶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寄托。人与茶,当融为一体时,你会发现茶与人一同翻滚,一同散出香味。在泡茶的每个过程中,你似能听到茶与人心脏的律动,生活的繁冗,也会因茶香的逐渐溢出而逐渐消逝。在泡茶中,你同样会感受到时间真的在慢慢行走。
简简单单才是真 高三(14)厉丹丹
莎士比亚曾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把复杂当作完美主义的表现,摈弃了简洁这种灵魂,有时这可能是精益求精的表现,而更多时候,这种复杂锁缚住人的前行。
简单本身就是一种品质,将由之衍生的复杂奉为上策免不得将许多事“复杂化”。正如逐年升温的过度包装,人们追求华丽夺目的包装以此满足其面子需要,致使产品本身质量的下滑,而包装却日益繁琐。对此,德国兴起了抵抗过度包装的“裸购”风潮,获得所需物品需要自己盛装的袋子,旨在化繁为简,抑制商品包装的进一步复杂化。于我而言,正如一本书,假如因豪华的包装使我感到读书时不便,我宁愿会选择一本简约的来看。盲目将简单复杂化有时反而是一种负担,纵容了人的虚荣物欲,抹杀了淳朴的本心。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遇到一些简单的小事。如此,也就无所谓各种不可预知的劫难。简单生活,简单做人,即是一种品质。
简单地做事,更是简单地做自己。且看宋时名相寇准,一生起起落落却仍直言坦率简单真诚。对待朝官的不作为,他直言而谏,令百官股栗,纵然是皇帝,面对他的指责也无可奈何。寇准持着简单地态度看世人,是便是,非便非,在那个黑白不分的年代,我看到了他一个人不与世俗同污,卓然自立于天地间。于他而言,他不是权倾朝野的一国之相,也不是非要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他只是寇准,不委曲求全满腹城府的自由人。唯有简单才能成就如此豁达。
简单的做事还不够,人要想有超脱芸芸众生的清明,还要耐得住简单的生活。
无论是鹤子梅妻的林和靖先生,还是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们都能逃脱现世浮华的引诱,归真返璞。“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每次读到这,我总不禁想,这样的人,莫说去做,敢想的能有几位?遁入山林,没有琐事的烦扰,忙时便埋头半亩薄田挥锄耕耘,闲时看落叶空山,寒枝捡尽,该是如何的清闲静逸!有简单而不繁芜的心才能有明达之智,有明达之智方能挣脱俗世束缚,超脱于众之上。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顺应自己自然的欲望,简简单单,胜过重重束缚,不可挣脱的乱网。
一朵绽放的花
高三(1)杨雨纯
见过苗族的传统服饰,直至那时,我才真正领略到一种恢弘的繁复之美。鲜艳夺目的色彩,复杂多样的图案,琳琅满目的银珠,织绣挑染的技法„„每一针,每一线都使这华美的袍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我不觉为之一叹。
做件衣服,本是个简单的事,而把简单的事做复杂,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
繁复之美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因为一针一线是情感的流露,是文化的传承。可惊的是那繁复的色彩,仿佛乱花渐欲迷人眼,又惊于那可爱深红的美妙。不经意的留白,便在繁复间有了灵气,心绪也会为它而止,惟有不尽的赞叹。
倘若没有那一针一线的细细勾勒,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也千篇一律,各有千秋的美不再,民族的文化不觉被裁去了大半。
笔笔勾勒,浅描的不只有服饰,还有诗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若不是重复,又怎深入李才女的苦楚内心?寥寥“冷、清、凄、戚”,又怎能表达其内心的凄凉?这远远不够。古代的唱法中的抑扬顿挫,字画里的一波三折,岂是“简单”可表达得清楚的?可见繁复的美好之处。
从篆、隶、草、行、楷可见,字体也在不断地删繁从简。可是不少人仍眷恋这那似画非画的篆字,因为它始终有不可替代的繁复之美。不少人要求写简识繁,那是因为繁体字中包含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谁能想到“亦”是人体的腋窝,而“叶”似乎也和“木”不再有关系。
如果说简约之美,是用一朵花代表整个春天,那么繁复之美则用整个春天,铺陈一朵花的渴望。
昆曲中的繁复的拖腔,把情感描摹得细致,苏州园林里的九曲回廊,红翠交错,又给人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虽然整天穿着明艳繁杂的服饰生活已不现实;每天吟诵“蒹葭采采”也绝不可能;每天写着“之乎者也”也少之又少„„但也别望了那朵渴望春天的花,它正毅然绽放,每一朵花瓣都是毫发毕现的,每一枝茎叶都是别出心裁的,它的蕊上染着文化,毫无疑问,它会被喜爱蔓延。
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 高三(13)朱珠
简单先生住在楼上,复杂小姐住在楼下,房东是一位头发半白精气神十足的老头。
简单先生不喜欢复杂,就连平日穿的西装也都是统一样式。而复杂小姐恰恰相反,再简单的煎蛋都得加几道工序,让煎蛋变得如广告画面里一样色香诱人。
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就这样在同一幢楼里表面上风平浪静的生活着,但他们又互相看不惯对方,简单先生觉得复杂小姐麻烦死了,而复杂小姐却觉得简单先生马虎极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很快扫过秋天的落叶后,冬天的雪覆盖了大地,而争吵恰就在这时候爆发。窗外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着,窗内,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吵得不可开交。复杂小姐坚持要用七根火柴点热壁炉,因为这样摆出来的火柴堆比较完美。而简单先生却认为一次扔更多火柴进去可以省去加柴次数,比较简单。
正在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吵得停不下来的时候,房门突然打开,冷风吹了进来,房东手里拎着三条火腿,翻毛的帽子和长长的胡子上都是雪,他眯了眯眼睛,像顽皮的孩子一样抖了抖身上的雪,然后把火腿放下,开始脱靴子。复杂小姐把火腿拎到了餐桌上,“您有什么客人来吗?为什么买了这么多火腿呢?”
“哦!圣诞节快到了,那是给你们的礼物。”房东老头怎么都脱不下另一只靴子,干脆坐在了地上,使劲地拽着。
“早说了买双样式简单点的吧!这双多难脱”然后说到“所以,这火腿可以直接吃吗?”简单先生帮房东老头脱下了靴子。
“当然不能!不过你只需要用水洗一遍它,然后晾一周就可以吃了!绝对非常美味喔!”房东说完便开心地拎着自己的一条火腿进房间了,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也拎着火腿进了自己的房间。
很快,一周过去了,圣诞节晚宴上,三只火腿都被摆上了餐桌,同样鲜艳的色泽,一尝,味道立分高下,复杂小姐因为洗过太多次而味道太淡,简单先生则因为没洗而太咸,只有房东老头的味道恰到好处。窗外灯光闪烁,热闹的圣诞节正被分享着,窗外简单先生和复杂小姐,眼睛亮亮的,脸上还有一丝微红。没有发生什么的圣诞节相安无事地过去了,只是简单先生再也不会每天穿相同的衬衫上班,复杂小姐也不会为了一个煎蛋花上半天时间,日子也就这样简单且复杂地过着。
别把复杂当借口
高三(13))王卓文
犹记汪曾祺在《葡萄月令》的开头说:“那年冬天下大雪,我们什么也不做。”特别的笃定与闲适。汪老的文字中始终透露着生活的简单之味,不逼迫,淡定从容。
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样的文学是为人所不齿的,是被贯上“苍白空洞”的罪名的。可是,汪老并没有因复杂混乱的社会的否定而失去信心。而是把复杂化为了简单,从口号、标语及纷繁的人事中跳脱出来,沉浸于羊舍的夜晚,潜心写作,不追求题旨玄奥深奇的复杂,而是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滥情夸饰的文风。让人重温了曾经消逝的恬淡雍容古典主义的名士风的魅力。
混乱的心态纯粹化,复杂的思绪简单化,别把复杂当作不前行的借口。《庄子》《楚辞》中信舟垂钓,对酒邀月的渔父成了中国文人隐逸的象征,那些不堪为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的墨客们,便身心泛若不系之舟,远离世间纷扰,将自己同自然融为了一体,获得了心之真情,生之逍遥,精神之愉悦。那些被红尘扰攘羁绊脚步的人们,那些被官场里的勾心斗角折磨得身心憔悴的人们,为何不向纯粹本真的自然寻求生命的精致呢?这才是一种删繁就简的人生智慧!
然而约翰.堂思在《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写道:“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隐居,每个人都如同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简单的个体是不可能脱离复杂的群体,我们都知道人的固有属性是社会性,是因为在群体中,简单的智慧便会迸发出光芒走向卓越。所以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在鲁迅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这不简单的如晴天霹雳的死,让一代芥子之灯长亮。
当小小的设身处地扩展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时,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便奏响了一曲无私的壮丽山间的乐章。
然而,平凡如我们,却鲜有人能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并非缺乏深厚的学识,只因盲目自傲,缺乏伟人的俯仰之间的思想,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却把复杂的东西想得简点。眉睫之间,风云卷舒,定会生出万千神思,若有那笃实的人生观,才能圆润空虚的灵魂。
“复杂不过是借口,自由造就了革命”,别把复杂当借口,于万物以予之难矣,或虚中得天光云影,神朗气清。
“删繁就简”真的是智慧吗?
高三(17)于莉
把复杂的事做的简单,是不是就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呢?依我看来,事并非全都如此。
当然,对于这种“删繁就简” 是智慧的看法,我不予否认。
正如《岁月神偷》这一影剧中罗鞋匠一样,他总是能从复杂的鞋样中,抽取其中的精华的缝纫巧笔,精简精练,运用相同的与他人一样的图纸,制造出新颖的而又最有效的活计。不予否认,罗鞋匠是智慧。他将本该复杂耗时的工程,删繁就简之下,既不失质量又不失效率的完成了。
但并非人人都是罗鞋匠,个人天性秉赋有限,若是将“删繁就简”不加以考度地,盲目地付诸实践,结果可想而知。
现今额流行热失浅阅读,无非是看得浅,用时少,浏览量大。但是浅阅读之下造成了什么后果?国人素质低下,心浮气躁,无法安心,静心做事,进而拉缓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究其原因,是这种“删繁就简”的思想,将本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一块心灵净土,耐心且细心地阅读给简单化了。
这种“删繁就简”的思想及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对复杂事物采取不认真、不深入探讨的不负责任的思想及做法。试想,若复杂之事均能一一简单化,那还成个什么世界,还有什么深度可言?
古有司马迁,肯耗费时日完成毕生心血《史记》,现有陈忠实肯花二年构思,来完成《白鹿原》;昔有曹雪芹载十余年写了著作《红楼梦》,今有安东尼的《岁月颠沛流离》。由此可见,写作是一门复杂做学问之事,但他们却未投机取巧,删繁就简。难道他们是没有这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吗?不是,是他们为自己做的事负责,肯投入精力与心血,做事不糊弄,秉严谨踏实的态度去面对每件事情。
那处理复杂事物,难道就毫无技巧,注定要孜孜肯肯,不知变通地行动吗?
其实,也不尽然。“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古人经验告诉我们,凡做大事与难事,必将于小处和易处突破,最终才能完成大事。
我们对待问题,应具体分析,有时将删繁就简的智慧与从小处突破结合起来,不失一良策,但前提是需要有认真的态度。
不求简,不避繁 高三(5)杨成宇
简单事复杂做,或许是严谨的品质;复杂事简单做,或许是删繁的智慧。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想我不敢苟同。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从不缺少钻研美食的能人,但把简单的菜肴过于复杂化,也未必是值得称赞的厨师。如何把茄子做出鸡肉味却不见肉影?这唬住了初至大观园的刘姥姥却难不倒贾府的厨师。暂且不说浪费了多少食材作辅料。单就复杂的制作工艺就得用多少心血去思索。对食物的苛求,也就注定了贾府衰败的下场。
而反观当下,我们的生活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事物简单化。我们选择速食的快餐,我们选择简短的信息阅读,我们选择电脑打字代替手写摘抄。然而,身处简单化的生活当中,我们却并未感到一丝轻松,相比之下,却比过去少了一份生活的乐趣。
其实,简与繁是相对的,我们无须刻意地从二者之中挑个你优我劣。所以,在我看来,保持一颗精益求精的心,不求简,不避繁,才能妥善处理简与繁二者关系的最佳态度。
前不久,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迅速走红,人们在感叹文物精致的同时,也不免为工匠们精湛的手艺所折服。文物跨越了千年的风霜,修复工作远非表面上简单。工匠们细心雕琢每一个细节,举手投足彰显着精益求精的品质与大国工匠的风范。
但毕竟深谙简繁之理的人少之又少,在时代快节奏的催促下,我们难再领悟其间智慧,在简繁之间找寻平衡点。
单从文学而言,古代文人早有“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治学态度,推敲琢磨之人也不在少数。看似复杂,实则是对文学抱有敬畏之心。相比之下,当今网络动辄百万字的知名作家就显得单薄了。然而,人们却引以为傲,没有功底却自诩作家的人比比皆是。殊不知,文学积累是文学的脉搏,俗称作家删去了“繁杂而漫长”的过程,实则掘去了在文学领域安身立命的基础与根本。
因是,去简从繁并不总是严谨细致,去繁从简也不总是智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简繁之间寻找一处平衡。
不求简,不避繁,以精益求精之心包裹智慧,才是简繁的真谛所在。
老头饼酱香饼 高三(9)
阳光透过还带着些水雾的玻璃照在厚实的木地板上,我慢慢的抬起头,望了一眼平日里“罪大恶极”,叫我起床的闹钟。一脚蹬开被子,顺手拿了几个硬币去解决早餐。
早晨的风还是有些唬人,刮在脸上让人生疼。不远处是冒着热气的早点铺,我望见便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脑海中浮现出种种美食。红色的卷布,白色的大字,因为有了些年月,上面便裂开了几道黑口子,但这并不影响老头饼的生意。滋滋冒油的铁板,推积成山的煎鸡蛋,一片片香气扑鼻的里脊,分量十足的腌制花干,和肥瘦恰到好处的把子肉,吸引了众多的食客。再来瞧瞧铺子的主人,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即便卖饼也是一丝不苟地穿上了工作服。
“来啦”!老爷爷热情的打着招呼。“是呐”。我朝着这位卖了八年饼的老板笑笑。还是老一套,鸡蛋,里脊,把子肉!“好嘞”!爷爷爽快的答应着。别看他已花甲之年,做起饼来真是精益求精毫不含糊。掀起盖子,拿去白毛巾,快速的抽出一个热乎乎冒着热气的饼。熟练的抹上麻酱汁,辣椒油。拿起瓶子,喷出黃油,放上里脊,便是一阵滋啦的声响伴随着让人流口水的香味。飞快地打上鸡蛋,趁一面还没焦时,拿出招牌把子肉,随手扔在铁板上,任它滋滋冒油。一面煎着里脊,一面熟练的翻着鸡蛋。用他的话来说:“现做的口感最好。”挑去鸡蛋略焦的边缘,夹上一筷子清爽的土豆子,小半勺过油的花生米,清晨带着些许露水的生菜,才是精益求精的老头饼。
相比细心的老爷爷,正在泼酱的大妈可不是这样。油光光的饼档,大饼一摊,便在上面随意“作画”。挥毫泼墨,血染江山。待旁人目不忍视之后,才盖上盖子,不出两分钟,香气扑鼻,入口即酥,卷起来咔咔作响的酱香饼就出锅了。大妈朝看呆了的我笑笑说道:“做酱香饼要快准狠,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温度,才能出炉最成功的酱香饼。要是慢悠悠的加热是出不了绝佳的口感的。”简单的饼也要简单的做呀。
咬着简单的老头饼,却品尝到了老爷爷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口感。望
着酱香饼,也在空气中嗅到了那简简单单的专属味道。或许生活也当如此,用简单的心细致品味生活,精益求精的寻找点滴乐趣。也可用旷野的胸怀,尽收天下,明白简单也有简单的味道。
回归本味
高三(11)班 牛露露
京剧中长长的拖腔把情感表达得更深更细,绘画写意中力求简洁的神韵是为了勾勒出无尽的意境。繁复与简约,就这样各自追求着自己的极致。
十年磨一剑,不可置否,是在将简单事物复杂化的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读书仅为知其大意而不求甚解的陶渊明,显然深具删繁就简的智慧。
然而,我却独以为,精益求精与删繁就简倒不如顺其自然来得安适。也许有时候保持事物本来的样子才是最好的结果。追求本性,回归本味,大概是最好的样子。
中国画中白描手法力求一笔传达音韵,这是追求简约的美,寥寥几笔,轻描淡写,留下的是无限的遐想空间。中国文人追求的意境大概只能在这般简约中体现。
简约之美,落落大方,一笔传神,要简,便要简到极致的优雅。简约,是白描本味的描摹。
再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才知道,有一种美叫做繁复。繁复是一种淋漓尽致的表达,是一种浓墨重彩的抒写。
《诗经》里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哪一首不是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关雎》里再三吟唱“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把痴情男子的九曲回肠唱了出来。《蒹葭》里更是唱了又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听者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秋水澄明的清晨,聆听到男子的心声。原来,繁复也是一种美。
繁复之美,是姹紫嫣红开遍,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可爱深红映浅红,有铺天盖地之势。
“如果说简约之美是用一朵花代替整个春天,那么繁复则是用整个春天铺陈一朵花的渴望。”简约有简约的美,繁复有繁复的美。简约之美要天然质朴,要浑然天成,要一笔传神;繁复之美要一唱三叹,要起承转合,要铺陈渲染。
简约也好,繁复也罢,都各自在自己境界中展示着自己的追求,都是本性的体现。不必刻意的铺陈,无需大肆的删减,简约繁复,各从其类,各自回归本味,方能各得其所。
我们崇尚简约,也喜欢繁复,不光生活,人生也是,疏密有致,回归本味,各得其所,方能和谐。
第五篇:复杂记叙文写作
复杂记叙文写作
1、了解什么是复杂记叙文,和初中的简单记叙文有何不同
初中:①简单记叙文,情节简单,一览无余,仅从一件事、一个生活场景去表现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②简单记叙文写事要全景叙述,需要完整地表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要展现连续的时空里相对完整的事件,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这些主要内容。
③简单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
高中:①复杂记叙文,视野更开阔,情感更饱满,一般要有多个片段(也可以看成有若干件事),如果只叙述一件事,那就要求把事情叙述得曲折有致,避免直线性的叙事。
②复杂记叙文写事需要更多的特写镜头,它不注重事件的来龙去脉,所写的多个片段(也可以看成多件事),它们表面上没有多大联系,它们靠的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把多个时间、地点并不连贯的个片段(或说多件事),串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构成合乎逻辑的、有节奏的、完整的内容,共同围绕同一个中心,从多个角度立体地共同凸现同一个思想。
③复杂记叙文,仍以记叙、描写为主,但也少不了精当的议论和饱满的抒情。议论抒情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与感悟,在凸现文章中心,体现作者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上,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议论、抒情还能起组织、联结记叙材料的作用。
就以上三个复杂性而言,这表达方式的复杂最容易捉弄学生。我们在作文训练的时候,一提及复杂的记叙文可有精当的议论和饱满的抒情,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把文体写走样了,叙事不足,空泛的议论和抒情喧宾夺主,最后文本呈现出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不像议论的怪模样。要知道,复杂的记叙文仍然是记叙文,以写人和叙事为主,议论和抒情是为了“提神”而已,它们离开了叙述就无所寄托了。
复杂记叙文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在文章结构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而目前高中生作文恰好普遍存在不善于安排文章结构的问题。所以复杂记叙文在结构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几种常见的结构式。
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一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是以一种叙述方式为主,结合其他几种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如舒婷名作《真水无香》,主要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抒写了对母亲的热爱,同时又辅之以插叙、倒叙表达对母亲的思、追忆,行文活泼,选材丰富却又有条不紊。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1.逐层递进式。文章各个片段的中心之间形成层递关系,使得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或深入。
2.片断并列式。对于记叙性作文来说,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比如朱自清的《冬天》,全文四段,首段写幼时父爱,第二段写友谊温馨,第三段写夫妻情深,三个片段都发生于冬天这一季节,但时空变换,成为有序的并列式。
3.一线串珠式。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
4.情景交融式。
5.点面结合式。找准一个切入点,由点及面组织文章内容。如毕淑敏的作品《回家去问妈妈》由出游敦煌回来偶然听妈妈忆及往事得出“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的感悟,继而写道“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趁老树虬蚺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另外,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还有前后比照式、悬念设置式、铺叙点化式、虚实相生式等等。
复杂记叙文的要求:
1、要写自己亲历(参与其中)的身边人、身边事(非报道的新闻人物或名人事迹)
2、最好写一个人的几件事(至少两件),表现一种品质或统一于一个大中心。
3、要写一个人的一件事,但要有几个情节片断或几处波折(至少两个或两处)。
4、无论写不连贯的几件事还是写一件事的几个情节,一定注意前后衔接自然。
5、要用三种以上的描写手法体现出场面感、镜头感(其中必须同时具备语言描写和细节动作描写)。
6、不能让描写虚设,必须让描写的文字体现主题和人物符合主题的那些特点;更不能主次颠倒,陪衬人物的笔墨一定要少于主角。
7、要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兼具,但以描写为主
8、做到事中波引人,事中情感人(有震撼人心、与众不同的动情点),而不是以理服人(议论文)或单纯的以情感人(抒情散文)
9、要有明确的中心观点和扣题语。
精心选材
真。所记叙的人物、事件或景物是记叙文的主体,如果主体虚假,文章就很难站得住,俗话说:“砍的不如旋的圆。”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某某同学在一个雪天,用手推车送生了急病的王爷爷去医院,路上他顶风冒雪,昂首阔步„„显然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高大形象而编造的故事情节,经不住推敲。作文的事例要真,抒发的感情也要真。
新。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要力争新。汽车上帮老大娘拎提包,假期中帮五保户扫院子,麦子地里往外轰小猪子,风雪夜老师来家里补课„„许多同学对这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陈年旧事情有独钟,百写不厌。应该对这些“俗”的材料“忍痛割爱”!旧布料最难为巧裁缝。“新”还有另一层意思,对同一材料,选择新的角度,采用新的写法,抒发新的感受。表达方式
记叙要有详有略。很多学生在记叙时平均使用笔墨,一笔一笔地像记豆腐账,这是造成文章平淡的重要原因。比如写游记,从假期中几个伙伴怎样商量,如何准备,到途中所见,爬山流汗,山顶休息,高兴返回,一一写来,没有重点,没有高潮,通篇平淡。“文似看山不喜平”,必须培养这样的意识:在哪部分惜墨如金,在哪部分泼墨如水!
注意描写和抒情。这是复杂记叙文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文章是否生动,有无文采,主要靠这两种表达方式来体现。
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就多写。反之就少写或不写。
看看鲁迅先生如何描写眼睛:祥林嫂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何等的麻木!康大叔的“目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何等的凶恶!
描写要真切细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景物最精彩的句子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中:“„„这风从稻秧上苇尖上刮过来。”何等的真切、细腻,又何等的美!
高潮处要泼墨如水去描写,去抒情。写作时不能总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爬呀,爬呀,终于爬上了山顶,带了一会儿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或者:长城啊,真长!辛苦功成,极目远望,凉风拂面,那景物,那诗情画意哪儿去了?那心情那感受哪儿去了?那联想想象,那瑕思迩
想哪儿去了?应该尽力描写极力抒情呀,这正是泼墨如水的时候!
议论必不可少。文章的分量,主题的升华,主要靠议论来完成。记叙、描写和抒情是“画龙”,议论是“点睛”!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忽略了议论,议论的成分太少,议论的深度不够,文章就显得平淡了。
因此,写复杂记叙文,作者要先“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