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战杯座谈会挑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座谈会,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一直以来对我们共青团工作的支持与鼓励。2012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圆满落幕,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历程,作为此次竞赛的组织方,我们在为取得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有必要把此次竞赛工作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做一梳理总结。下面,我将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关于竞赛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们的经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理念明确、思路清晰。自学校主体东移以来,学校先后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和五届一次教代会,把推进“质量工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两次会议及相应的研讨和实践,赋予了团学工作新的内涵,使共青团服务青年成长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理念,也有了灵魂和指导思想。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正是基于明确的理念指导,校团委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按照“搭建平台、典型示范、积极引导、重在普及”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广阔平台。此次在全国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全校上下长期注重素质教育,贯彻人才培养战略理念,坚持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是建章立制,保障给力。校团委把学生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营造学生科技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保障,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是关键。为此,我们重点抓了宣传动员、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等五个环节。校团委自2008年以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活动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科技活动的宣传、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激励措施等方面。目前,学工部为学生获奖提供了物质奖励;教务处也为老师提供了绩效计分奖励。尤其在2012年7月,我们在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后,草拟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意见稿)》,(办法已完成第二次修改,正在征求学校领导审阅),进一步明确了组织实施、条件保障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对于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分别从教学工作量、奖励评优、学分认定、免试保研等方面确立了激励措施。这些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
三是注重基础,积累经验。注重科技活动的普及和经验的积累,是我们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前进的源泉。基础方面,我们主要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常态化、届次化、坚持了14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使校内科技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参与人数持续增加,活动影响不断加强,作品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坚持校内比赛与省级、国家级竞赛接轨。尤其是挑战杯竞赛中实行的“一项赛事,四项进程”制,即学院预赛,学校复赛,省内选拔,国内终审制,促使每届“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我校都有千人组队、百件作品参赛,为学校参加“挑战杯”等大型竞赛活动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焚膏继晷,春华秋实,搞竞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我校第一次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至今已整整16年。从最初只有几件作品获奖到如今不断刷新省赛、国赛获奖成绩,16年的组织与参赛经验教训功不可没。尤其是2010年我校第一次承办陕西省第五届挑战杯竞赛,更是为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赛事组织经验。正是多年的积累与沉淀,成就了我们今日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大奖的突破。
四是注重表彰、指导得力。每一年我们都会和教务处、学工部共同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表彰大会,对获奖师生进行奖励表彰,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学生的参赛中,我们非常注重发挥团学干部队伍的作用。虽然团学干部队伍不是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领域上可能没有办法帮忙,但是在学生动员、选题指导、过程督促等方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我们统计,在今年省级获奖的16件作品里,指导教师共计31人,而团学干部就有14人。仅他们参与指导的作品就有9件。团学干部的参与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成绩的取得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最后,再一次感谢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感谢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密切配合,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加大对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尽快出台更具体、更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新年即将来临,在此,我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吉祥;祝愿我们学校的各项事业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第二篇:挑战杯发言稿
尊敬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国际商学院第八届团委学生会副主席王行健。在这火红的盛夏我们怀着满腔热情迎来了国际商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决赛。这次大赛也是为校级、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举办的院内选拔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实现 创业设想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院团委对莅临决赛现场进行指导的嘉宾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挑战杯的承办方团委学生会素质拓展部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此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暨国际商学院素质拓展部承办的我能创未来创业行动。此竞赛更是一次创业创新盛会,各大院校都高度关注。国际商学院作为沈阳师范大学的优秀教学单位,曾在此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有通过参加挑战杯走出去的创业实体——辽宁后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后天现在政策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已经成为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的典范,为国际商学院争得了荣誉,也说明挑战杯对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学院通过每年一届“挑战杯”赛事的举办,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科技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
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的青年人才。
为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商学院学生专业水平,使国际商学院“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优秀作品能为我院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光添彩,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开展了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如今,经过初赛,培训,复赛等环节终于走到了决赛,我相信,这次以“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创业理念,促进成果转化,造就未来人才”为宗旨的创业计划大赛一定能展现我们商学院学生的青春风采,启迪智慧之光,掀起我院学生创新创业的又一次浪潮。我也相信,同学们会以自己的创新和智慧为我们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比赛。
青春点燃激情,创业成就梦想。在此,预祝同学们在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预祝同学们能在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挑战杯大赛中为国际商学院再获佳绩,再创辉煌!!
第三篇:“挑战杯”表彰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到场的嘉宾: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工商管理学院全体参加挑战杯的优秀人员在本次大会上发言,在此,我仅代表工商管理学院所有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学生,向关心支持这项赛事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指导教师以及参加此项赛事优秀学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书竞赛中,工商管理学院各方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每年的挑战杯竞赛都作为重点发展赛事,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积极开展各项有关讲座、培训会,在最大程度上向同学们展示挑战杯的精髓,加大力度鼓舞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此项赛事中,提升自己在创业创新方面的能力,充分展现着当代大学生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学术创造热情,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理解。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挑战杯”精神指引下,一代代优秀工商青年学子勇攀科技高峰,追求创新梦想,描绘精彩人生,感受挑战自我的无限魅力。
本次的挑战杯竞赛中,工商管理学院总共提交86份作品,其中《华丰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省级特等奖,推选作品中三件被评为省级二等奖,四件被评为省级三等奖。我院窦大海、费振国教师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在校级评比中,工商管理学院填报的86份作品中共有35份被评为校级优秀作品,其中校级特等奖四件,一等奖六件,二等奖16件,三等奖9件。
同时,在“挑战杯”创业之星学生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中工商管理学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为网络虚拟运营竞赛的承办方,工商管理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成了以院长刘军为首的专项竞赛指导小组,以于强、费振国老师为首的培训指导教师团队。配合挑战杯创业计划的主体竞赛,包含了对挑战杯参赛团队的网络虚拟运营的讲解和培训。网络虚拟运营是对创业团队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的考验,是将校内学习与社会和市场接轨的有效方式,对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面向全校,共有70支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的团队参加,参与人数达270余人。从培训、初赛到最终决赛历时近2个月。期间为全校学生依次举办了6场由浅入深的模拟运营讲解、培训,工商管理学院费振国博士全程进行手把手指导。在初步掌握软件运营情况后,各团队在宿舍利用网络进行2周时间对抗运营。5月26日在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举行初赛,共有12只团队脱颖而出。工商管理学院费振国博士担任总裁判。校团委、工商管理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本次专项竞赛由团委、工商管理学院
和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主办,工商管理学院负责组建组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工商管理学院作为承办方主力学院,此次竞赛中也获得优异成绩。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个属于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从1999年开始举办以来,一路走来,一路辉煌。她承载着千万个精英学子创业报国的宏图志,承载着伟大祖国创新强国的复兴梦。创业计划竞赛着力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强烈愿望,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几年来,竞赛规模不断扩大,作品质量逐年提高,一批批优秀的参赛创业计划已成功进入市场运作,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
我校作为“挑战杯”创业大赛的参与者之一,当我们接过“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这个沉甸甸的火炬,我们万分荣耀,但更感责任重大。从我院历届的比赛结果看,战绩显著,在全国大赛在也屡创佳绩,硕果累累。目前来看,“挑战杯”赛事已经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扩散开来,设立了专门性的网站,同时对于同学们的作品范围也扩大很多,涵盖了农林、畜牧、水产、食品、机械、能源、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环境科学服务行业等多个学科门类,许多作品还涉及到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些重点项目,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理解。我校第五届“挑战杯”比赛中,同学们表现也都很优秀,作品范围跨度广,体现了我校学子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更好的促进了本届大赛的圆满落幕。
创新创业是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当代青年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成才,都更加重视个人价值、个人设计,但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社会里,成功总属于那些具有创新能力,敢于创业的人。因此,青年一代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不断增强格外重要。当代青年学生只有以创新的思维、开拓进取的精神,善于打破旧框框,尝试新途径、新方法,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才能够健康成才,有所建树。
大学是引领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标。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创新,则国家创新。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话创业挑战梦想,共谋创新和谐发展蓝图。让我们共同迎接挑战,携手同心,使“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火炬以更加耀眼的光辉照亮山东财经大学的各个角落,点燃山财大人创新的火种。我坚信山东财经大学“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会越办越好。
第四篇:挑战杯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作为挑战杯获奖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第八届“挑战杯”复星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次参赛中,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取得了历史最佳成绩,有两项作品入围国家级比赛,最终获得银奖、铜奖各一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参赛选手对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位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表示真挚的感谢。学校为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历届挑战杯活动中都能看到我校相关领导的身影。在这次比赛中,校团委副书记戴璐老师亲自带队,并在参赛过程中给我们亲切的关怀和热情的鼓励。在项目准备阶段,化学化工学院王启明副书记和陈钿老师多次在各方面对我们进行指导,给我们指明作品中的漏洞。在整个“挑战杯”的过程中,刘明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对我们进行详细耐心的指导,在任何时候我们有任何问题,老师都会给我们最详细的讲解。正是因为有了学校各级领导和各位老师的重视和指导,才使我们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收获。作为一名参赛者,挑战杯带给我们的是从未有过的收获,青春的激情与切身经历的挑战让我们感受到了最为真实的体验。从报名参加到开始准备,历经院部选拔,校初赛复赛决赛,省初赛决赛,国家级初赛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自我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回首那段团结奋战、洒满汗水的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挑战杯大赛不同于其他类型竞赛,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完成作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作品分类主要有两方面:产品和服务。产品里技术是关键,服务中特色是关键,市场、管理和财务又都是两者的关键。这样会技术、懂艺术、知管理、精营销、通财务的各方面人才在挑战杯团队中都很需要。因而,在有限时间里团队合作精神就成为制胜的关键。有初赛时的5人到决赛时的9人,就像我们的作品一样,我们的团队成员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重组的过程。我们这个9人参赛团队,当然也有意见不同时候,而每当这时我们并没有各执己见,而是静下心来听听队友的意见,然后从实际出发,多角度分析,最终采用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实在不能达成共识,我们便会请教相关老师、或者查阅资料,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一个最佳方案。这样的过程我们经历了很多,而每次经历都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我们的不足。
我们参加这次大赛,遇到的困难可谓形形色色。作为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缺乏一种宏观眼光,信息资料不全面,另外我们本身不是食品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几个同学还算精通但涉及到专业知识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加之时间紧张,资金短缺……这一切也曾让我们有放弃的念头,但在一个团队,一旦想到这个事情是大家一起努力做的,要对自己、对大家负责,就会有动力坚持下去。在这里我要向所有关心和指导我们的老师衷心地说一声:“谢谢!”,向和我们一起奋斗过的麦建康团队的兄弟姐妹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你们了。
大学是体验成长的开始,是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而唯一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对待学习和生活要始终如一的认真态度。虽然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已经结束,但未来的路还长,“挑战杯”的精神应该永远传承。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激发全校同学的激情,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业。争取在今后的“挑战杯”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第五篇:“挑战杯”交流会发言稿
“挑战杯”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无锡医学院临床1201 彭荣刚
活动经历与经验:
组建团队 选题立项
2014年4月份左右,学院通知将会陆续开展不同层次的“挑战杯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我和李昕哲、谭敬、陈永康、罗延疆都有参加科研活动的兴趣,于是决定组建一支团队。5月份初,学院将导师及其研究课题公示出来,我们经商议后确定选择陈伟导师的“人IL-29第43位Lys的定点突变及其毕赤酵母的表达”。
组建团队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兴趣是力量的源泉。每个组员都要对科研真正有兴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为以后更好的从事科研活动奠定基础,或者其他追求。不要抱着求名求利的态度,否则很难坚持,因为更大的可能是最终没有收到预期成果。第二,团结是力量的放大。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累加,每个队员都要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还要相互协作,共同克服种种困难。同时,整个活动是集体力量的结晶,会牵涉到每个成员的任务分配、成果归属等一系列问题,组员之间应该在团结的前提下妥善处理。第三,项目主持人发挥领头作用。主持人要做到既强势又民主,强势可以让队员服从并有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而民主可以及时了解各个队员的想法,使团队更加团结。此外,还要有很强的协调组织策划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选题立项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挑选适合自己的领域:目前本医学院研究课题主要有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分子水平实验操作时比较精细,实验条件要求比较严格,而且总会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探索成功的道路。个体水平实验比较能训练临床操作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第二,甄选适合自己的导师:导师们在长久的教学科研过程中,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思维,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医学院的每个导师都对学生很负责,但不同老师有不同个性,这需要参照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老师的印象,最好在选导师前和相关导师进行交流。
拟写申请 开发产品
2014年5月份我们团队开始查阅相关文献,详细了解项目背景等相关内容,并拟写立项申请书,交由陈伟导师修改后提交给学院。同时准备做开题报告,在5月底进行开题报告,进行相关答辩,最终我们的课题获得了院级立项支持。在6月份查阅大量文献,并到实验室初步感受。在7月份的暑假时间里,我们项目正式启动,进入实验室开发IL-29的变异体。目前我们仍在实验研究阶段。
拟写申请时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第一,背景介绍清楚明了。要充分阅读课题相关领域的文献,掌握课题背景,介绍时要注意简洁。第二,课题意义切实有用。深入挖掘课题的实际意义,应用价值较高的作品更易获得青睐,要列出其实际应用价值。第三,创新方面突出强调。创新点是课题的灵魂,申报书和答辩时都要着重强调创新点,不宜过多,不宜牵强附会。第四,实验设计完整简明。简要说明初步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在进行开题报告和答辩时也应该注意以上方面。
攻克课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凡事贵在坚持。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挑战杯的时间跨度长,中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连夜的工作,要牺牲大量课余时间,有时快要完成,转眼又要重新开始„„总之,面对这些困难时,组员们要互相鼓励,坚持就是胜利。第二,态度决定高度。绝知此事要躬行,或许到时候我们时间会不够或者操作技术达不到,需要师兄师姐的帮助,但我们尽量要自己完成实验,否则最后答辩的时候会显得不知所措。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比能力重要,在面对实验困难时,要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要不断尝试处理措施。平时要注意多查阅相关文献,多深究实验的原理等,以积极的态度贯穿整个实验进程。第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实验过程中会到各种打击,很多时候都有可能功亏于溃,不要轻言放弃。此外,关于竞赛,不要把结果看的太重,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就是个成功者。
撰写论文 准备答辩
我们是采取实验与数据整理同步进行的方案,这样方便最后的论文撰写,目前我们正在筹划撰写论文及专利申请的工作。在10月下旬,我们参加了校级的答辩,对于答辩,一般是作者陈述10分钟,问辩不超过10分钟,问辩时团队作答。最终我们获得了小组第一的成绩。
对于撰写论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实验与数据整理同步进行。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要注意记录所用的试剂、产品型号、核心步骤、实验结果等,这样在最后撰写论文的时候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第二,要研读典型的代表性论文。一般来讲,不同的杂志社对于论文专著的细节要求有所不同,选定投稿方向后,要注重研读该杂志社的具体要求,多阅读几篇投稿成功的作品。第三,合理修饰实验结果。对于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要善于借助图表等使其直观表达出来。当然,很多时候实验现象会没有那么明显,原则上是要求重复实验,但可以适当借助PS等技术使结果更清楚明白。
对于准备答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对于作品展示,重点同上述的立项申请要点,要突出作品的实际意义和创新点。其次,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答辩时面对着都是专家教授,很有可能遇到内行。不害怕,不轻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当然,轻松的前提是要做好一切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有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才可能放松紧张心理,满怀信心地去迎接评委们的检阅。再者,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并表示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要答非所问。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最后,在形象、语言、举止等方面要多加训练润色,可自己组织模拟答辩,听取老师同学的建议。
活动心得与体会:
转眼间我们的课题开展已半年有余。回首过去的岁月,我们勤勤恳恳地耕耘,兢兢业业地奋斗,承受过失败的痛苦,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目前,我们的课题也进入中后期,然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还很漫长,我们一定坚持下去,上下而求索。
首先,我非常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踏上科研的征程,感谢陈伟导师、陆源师兄和李立云师姐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更要感谢我的组员李昕哲、谭敬、陈永康、罗延疆团结一心对课题的付出,以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科学研究并非是高居庙堂的东西,挑战杯也不是神秘莫测的事情。做挑战杯就是做一件事,一件比较复杂的事而已。或许刚开始接触到挑战杯时,总感觉做挑战杯是一件很高深、很有难度的事,更是感觉获奖有一点遥不可及,在面对科研时感觉是以前写在教科书上面远离自己的技术方法,而没有信心来落实。个人感觉,挑战杯就是选择了一块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对其进行纵深的研究,最后系统科学地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仅此而已。
.参与科研过程和参加挑战杯的经历将是一种受益终身的财富。泰戈尔在诗中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做挑战杯获奖与否绝不是成败的唯一判断标准。我想每一位参与做挑战杯的同学,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但能否最终获得奖项取决于很多作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做挑战杯最大的收获是在于做挑战杯的过程所得到的历练,这种经历会让我们养成正确地思考问题方法,会提升我们实践沟通能力,会开阔我们视角,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合作等等。
用心去做,感受最真,收获最大。只有用心去做挑战杯的人才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挑战杯而言,对于我们做任何事而言是一样的。用心做与不用心做是两个境界,其实可以说,不用心就等于没有做,没有做也就很难有什么收获了。只有用心做了,才会竭尽全力想办法去解决所要面对的困难,才能品尝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才能获得人生的历练和成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希望大家能珍惜学院提供的每一次机会,踊跃参与,在科研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