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人大常委会印发了调研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带队,部分人大常
委会委员、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于5月中下旬深入到全县5个乡镇进行调研。调研组在各乡镇分别召开了由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环节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6月14日,组织召开了由水利、环保、水文、农牧、林业、草监、气象、国土、给排水公司等相关部门和退休干部、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7月12日,调研组专门听取了县政府分管领导关于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专题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水资源总体情况
我县水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目前有常年性河流47条,大小湖泊62个,中型水库2座(西山湾水库、大河口水库),小(1)型水库2座(双山水库、牛心山水库),小(2)型水库9座。水域总面积4.05万亩。主要河流除滦河干流外,小河子河、吐力更河、黑风河、闪电河等一级支流20条,二、三级支流26条,均汇入滦河,形成较为密集的河网水系。
根据2008年自治区水利水电设计院、水文总局、水事监理中心编制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我县水资源总量为1.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8亿立方米(不含客水1亿立方米左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7575.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545.3万立方米,其中:蔡木山乡1470.9万立方米,大北沟镇(包括现西干沟乡)1180.6万立方米,大河口乡1273.4万立方米,多伦诺尔镇620.4万立方米。
经2006年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对西山湾水库的供水调节计算和海委批复,西山湾水库每年可为工业提供水量0.554亿立方米。目前,蓝旗上都电厂已批复1541万立方米,多伦煤化工一期和二期已批复3700万立方米,多伦大唐电厂一期(2×66万千瓦,为特高压供电)用水量285.6万立方米,其中:西山湾水库提供198.1万立方米,用中水87.5万立方米。上述三家用水企业已批复用水量5439.1万立方米,西山湾水库还有101万立方米的供水量。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等三个方面。据水利部门统计,2012年全县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总量为4693.2万立方米(包括上都电厂598.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5.4万立方米,地下水3237.8万立方米。
(一)生活用水开发。一是城镇生活用水。据水利局测算,2012年全县城镇生活用水为195.9万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5367立方米)。2012年,城镇共有15眼机电井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其中:自来水公司12眼,年供水量180万立方米,风华热力3眼,年供水量15.9万立方米。这些生活用水井均由县环保局划定了保护区(以井为圆心,100米为半径)。二是农村饮水。2012年农村人畜生活用水量为354.7万立方米。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处,为29127口人提供了安全生活用水。
(二)农业用水开发。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到2012年底,全县农田灌溉面积15.9万亩(其中:地表水0.65万亩、地下水15.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主要为喷灌、微灌和滴灌,喷灌约占节水灌溉面积的95%以上。全年灌溉用水量为2400万立方米。
(三)工业用水开发。全县工业生产用水量为1742.6万立方米,其中:大唐煤化工2012年实际用水929.6万立方米(用地表水856.6万立方米,用地下水73万立方米)。蓝旗上都电厂2012年用水量598.8万立方米。全县其他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年用水量214.2万立方米。
三、水资源利用规划情况
为切实开发利用好我县的水资源,水利部门对全县用水进行了总体规划:地下水主要用于全县人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地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一)编制了《多伦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中“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要求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内政发〔2012〕140号)精神,结合我县水资源实际情况,县水利局编制了《多伦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规划以2012年水浇地面积15.9万亩为基数,规划到2015年
第二篇: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浅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一个大部分被水覆盖的星球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这似乎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然而在地球上,这的确是事实。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而道远。
1.水资源的认识
1.1水资源的认识
水资源变化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自然的变化,我们应采取适应性的对策,一个是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总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所谓的人定胜天”。水资源发展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节水就是一个适应性的政策,多渠道开源包括了一些非传统的水源,比如城镇的水源、围田水、再生水,甚至于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与内涵探讨,首先要考虑的是水循环,水圈中各水体,包括气、液相、固相等转化与交换。现在的水资源包括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和灾害水,要把水资源合理的调控和调度,不要洪水来了就防洪,要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水对水资源影响的控制,一类是强耗水,一类是弱耗水。强耗水,水经过使用以后大量的损失掉。发生用水以后,大量的水还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强耗水的情况下,比如农业灌溉,通过大气的蒸发作用,水灌溉到农田以后全部蒸发掉了,只有1%的水量进行光合作用形成了产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们要调整农业用水,而不应该让农业用水浪费,要抓好水源、输水渠道、以及田间的节水。弱耗水,比如生活与工业用水,我们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业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们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对用水做深入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1.2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也是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依法治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14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水法》相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基本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资源管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设和防治水旱灾害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洪涝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近1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遭受洪水的袭击,都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打乱了国民经济的部署。其次,水资源短缺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在时空的分布上又极为不均。现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2000年和2001年,北方一些地区在遭受多次沙尘暴之后,又接着遭受大旱,我国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暴露出来。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3846
万公顷,成灾2370万公顷,绝收642万公顷,因旱粮食损失548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38亿元。第三,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4]水环境的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把水资源问题同粮食、石油一起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提出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8%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也给中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防洪能力偏低;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还比较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治水思路,积极探索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我们加快水利事业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对水的需要;另一方面,改进经济社会的用水方式,以适应水资源的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相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很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切实做好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工作,使水资源和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1000km2以上的约有1500多条。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流分布很不均匀,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国有1 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个,总面积7187 km2,约占国土面积的0.8%;湖水总储量约为7088亿m3,其中淡水量占32%。
我国还有丰富的冰川资源,共有冰川43000余条,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总面积58700km2,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总贮量约52000亿m3。
我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1889亿m3,平均降水深648.4mm,年均河川径流量27115亿m3,合径流深284.1mm。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由冰川补给的只有500亿m3左右。我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8287.6亿m3。
根据分析计算,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7115和8288亿m3,扣除二者间的重复量7279亿m3后,则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3]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2、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在年径流量时序变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
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海河流域在八十年代也出现了连续枯水年。这种连续丰、枯水年现象,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与其它重要资源布局不相匹配。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
3.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制止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做法,自觉约束人类活动,努力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努力保护生态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防洪工作中,加强综合治理,开展风险管理,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以出路。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牧还草,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护生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规划河流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做到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让河流永远为人类造福。
我们还要认识节约用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重大意义,节水有两大功能,一个是保护了水资源的量和质,一个是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降低环境成本,所以节水有一箭双雕的功能。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我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和水文特征,决定了防洪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国大约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上百座大中城市、许多重要交通干线和工矿企业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几点,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的地区的工农业产值占全国2/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洪水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大江大河一旦出事,势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打乱整个国家经济的布置,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按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规范各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4.水资源的保护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就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
保护水资源也就成了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水利工程进行环境评价。我国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5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发利用中水,如霍州煤电集团各个矿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洒水和地面冲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80年到1993年,我国年平均供水增加7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1.41%,同时期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长速度为9.53%,供水对于GDP的弹性系数为0.133,明显低于国际上同发展阶段国家的0.2~0.3。低供水增长维持高速经济发展,为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经验。在此期间,我国工业节水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工业万元产值用水约600立方米,到1997年工业万元产值用水下降到103立方米,北京、天津、青岛等地低于100立方米。全国的用水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所占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11.9%提高到1993年的24.6%。近十几年来主要通过节约用水和调整用水结构,维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水的需求。
尽管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仍十分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展望21世纪,水资源配置问题,水资源节约问题,水资源保护问题,还将是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
浅谈发展节水灌溉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水乃生命之本,生存之源泉,世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水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如今我们正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水危机就会产生,因此,提高土地灌溉技术、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已是当务之急。
一、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意义
濮阳市是缺水的地区,部分市县属高亢区,用水需求量大,生产生活离不开黄河水,对黄河水依赖性强。由于黄河水沙年内分布不均,水、沙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特征明显。
因此,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与沿黄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黄河防断流和引黄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加之目前灌溉设施建设标准低,更新维护不足,部分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量在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田间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所以说发展节水灌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发展节水灌溉,一方面“计划用水”与“订单用水”相结合,以“计划”与“订单”用水来制约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使用,防止水环境的恶化,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和土壤水,发展集雨节灌,通过挖掘雨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可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节水灌溉的普及,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对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节水灌溉,选择正确的节水方法及措施
1、合理布局,井渠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井渠结合既可重复利用灌溉水的渗漏量进行灌溉,达到开源作用,又可减少地表水的取水量,起到节流的作用,还可解决地表水供水与作物需水在季节上的矛盾。目前,在地表水灌溉量中,有1/3左右补给了地下水,在地下水没有开发利用的地区,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将引起地下水的无效蒸发,招致土壤盐渍化。特别是遇到干旱降雨偏少的时候,阳光直射,30多度的高温使地下潜水蒸发更加严重。在井渠结合的灌区,不仅灌溉对地下水的回补量可以充分利用,而且可以减少潜水蒸发,到了雨季还可腾出“地下水库”蓄存降雨。但也要防止过度打井,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特征,气候变化以及灌溉需求,防止“一刀切”而导致打井过多,类似“蜂窝煤”,井打的越多,抽水总量就会减少,既破坏了水环境,也提高了生产成本。要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佳统一。濮阳市两大灌区主要以农田灌溉为主,采取了井渠结合的方式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也缓解了灌溉高峰期的供需冲突。
2、改变输水方式,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
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实现管道化。灌溉水的输送方式有三种,即土渠、防渗渠道和管道。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近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为10%-40%,而远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甚至高达50%以上。防渗渠道可以减少或避免渗漏损失,但仍然存在蒸发损失,泄露损失也比管道输水严重。管道输水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95以上。加大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力度,实现井灌区管道化。采用免烧管代替农、毛渠道,节水效果好,成本也较低。因此,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中,应重点发展管道输水,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
3、成立浇地专业队
浇地专业队是用水户协会招聘的灌溉用水专业队伍,是灌区农村抗旱的服务组织。用水户协会对浇地专业队可以实行目标管理,也可以实行单项承包。
灌溉用水期间,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进行间歇灌,由浇地专业队进行统一护渠和灌水。在灌溉站的指导下平衡各用水户的利益,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小畦灌溉,二八改畦”的节水方法。解决因计量设施不健全、户与户之间“喝大锅水”而造成的大水漫灌问题。使用水户均衡负担、均衡受益,达到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的目的。
4、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节水管理,合理收缴水费
通过政府和市场宏观调控手段,逐步调整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适当扩大高效优质节水作物种植比例,选用抗旱优质品种,合理改土施肥,改进工作制度积极开展节水高产灌溉制度的研究,进行灌溉需水测报及预报,对缺水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推行科学计划用水制度,提高水分生产率,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等保墑措施,科学灌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推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另外,应不断完善水费制度,使过去按亩计收水费的灌区逐步过度到按方计费。对水费较低的灌区,应逐步提高水价,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使灌区逐步达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5、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灌溉制度。
灌区需要实施自动化测水量水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在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机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灌区自动化监测控制;改进和完善灌溉制度,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制订和完善有利于节水型的政策、法规。建立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灌区管理组织和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把节水管理责任落实到每项工程,每个干部职工、每个农民要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举办不同层次的节水技术培训班,普及节水科技知识,加强节水宣传,使节水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职工、每个群众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加强管理,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近年来,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灌区经营管理工作的再认识,灌区上下对实施节水灌溉形成了共识,认为节水灌溉关系到灌区农业持续发展,是水管单位实现良性循环的需要。建立适应灌区特点的节水灌溉模式,对改善灌区农业生产环境、减轻农业生产灾害、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农业灌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这样水管单位才能长久地从用水户的收益中得到回报,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双赢关系。在目前形势下,水源紧缺已成定势,开源不通只有节流。而实现节流,除了解决认识问题,采取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外,更根本的是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其关键在于建立利益驱动激励机制,即在灌区节水过程中,国家、管理者、用水户三者之间要围绕水资源利用建立一定的联系,构成权利、责任、利益关系体系,协调、理顺灌区经济管理中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职工管水的积极性和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是系统工程,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地采取经济、技术、行政、法律、宣传等配套措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既缓解干旱缺水问题,又能取得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第三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当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倍加关爱和保护。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视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申报、命名和调查材料的存档上,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1、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门多,加之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依存于独物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各种文化艺人、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已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流传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如藏族曲艺《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在我州至今仅存2人,傈僳族的音节文字在渐渐消失。
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如民居、雕塑、民族民间设施、工具、服饰等)有失去原有的文化性和独特风格之趋势。尤其是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认真关注。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引起了重视,但由于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文化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研究、开发工作无法实施。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我州从事民间文化的职业人员,特别是具有一定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相关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搜集整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大,特别是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应有的共识,从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加强对我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实行依法保护,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针对我州当前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最近国务院领导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该保护的要全力保护、该扶持的要扶持到位、该投入的要加大投入、该给的政策要给足。”等有关文件及指示精神,把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1、文化保护与传承,立法先行。如何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纳入法治化管理保护的轨道,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中央、省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保护办法。建议州委、州政府:一是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办法,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做好传承工作。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立文化传承人(继承单位)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艺人命名,帮助扶持、保护等形式,做好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解除传统单一保守的传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做到后继有人,永不失传。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将合理开发利用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把我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利用开发。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我州建设民族文化州、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继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保存历史记忆,加以传承和弘扬。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培养后备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积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并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保护;三是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和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件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的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营造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是缺乏有关法律法规,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要求不够明确。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不清,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珍贵、散落民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缺少针对性管理,同时,对文字、照片、音像等各类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2、是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缺乏上级专业组织的帮助与指导。缺少自上而下的规范管理,基层现有的一些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基层协会组织,缺少本专业干部和专家级人才,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不够,合理开发利用的市场意识和政策条件欠缺。若长此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会慢慢丢失,出现潜在的断层,而且也将丧失一个弘扬民族工艺的文化市场。所以,加强民间工艺的保护,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3、是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品类,从传承人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到位。由于目前的传承处于自觉自愿状态,以及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特有的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等,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另外,一些落后的观念、做法和生产方式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如民间广泛流传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及“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或“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嫁人”等家族式生产的清规戒律,造成一些艺术形式得不到发展。
4、是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近年来,我们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系统教育欠缺,导致一些青少年玩的是韩国游戏、看的是日本动漫、跳的是美国街舞,而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知之不足。一些知识分子在出国留学期间与外国友人交流,方感民族文化的重要和博大精深,回过头来“恶补”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课。
5、是市场意识和规模化生产有待提高。近年来,**区一些民间艺人积极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在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就整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来说,缺少规模性和影响力,还没有进入大市场良性循环领域,仍然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调研结论
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要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在开发时必须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要使传统文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抓住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新奥运”的机遇,充分发挥**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优势,加快保护、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步伐,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使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2008年奥运会文化活动的看点,努力做到“两推动”、“三统一”、“四转变”,逐步构建起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两推动”:通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统一”: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政府及文化事业机构管理与协会组织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个体性作坊性的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转变”:一是民间工艺的交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急需进一步扩大。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对外交往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从单纯活动型向系统管理型转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是政府文化部门和事业机构的一项工作职责,应逐步从单纯组织活动向系统管理转变,特别要尽快建立基础数据库,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三是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全区有一个组织工作系统,成立保护领导小组,下设保护协会,责任落实,规范管理,真正推进。将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文化部门职能,切实落实到位。四是从以活动而保护向以保护传承而活动方向转变。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形成常态管理模式,取得长期工作效果。要对有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应及时纳入搜集、整理范围,加以保护、抢救、改造,使其艺术特色得以保留并健康发展。
2、是加强与**市及其它区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文化行政和文化政策的职能转换,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实际工作的总体考核体系。加速转换职能,并谦虚地学习和接受那些来自海内外学术界的涉及文化及其保护的理念和先行经验。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调查、普及、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保护工作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成为文化部门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搜集、整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根据遗产的不同等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搜集整理中应坚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准确翻译、慎重整理这四个原则。
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大师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如对确立了师徒传承关系的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二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人士的资助。中央、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各地方自治实体、民间社团、企业、法人财团、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和有关的个人等,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一是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二是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引入正规学校教育,是年轻一代认识、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美感,维系民族感情、延续民族信念、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要逐步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使其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和特长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中进行普及和推广。三是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以及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区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恢复和开展有价值的活动。如在钟鼓楼等文物景点、文博系统的博物馆、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及传统四合院保护区开展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力争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期间,使之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京城绝活和百姓生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
4、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消费。应以培育品牌为基础,向产业化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一是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定点(门店式)展卖。通过搭建协会网络,集中艺人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形成网络经营。二是整合资源,厂店合一,集中展卖。全面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形成规模效应。三是根据**区实际,结合“新**、新奥运”和文化强区,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品牌项目。如:以具有永恒美感的四合院为依托,开发项目,用胡同、四合院、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营造出的独具特色文化氛围吸引中外游客。对表演性和审美价值较高的民间艺术项目,应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在手工艺生产中,避免盲目追求流水生产线和机械化,使工艺产品失去手工艺的特点。在适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在造型、图案的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探索新领域。
第四篇:青岛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
青岛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郑青青学号:06061335206级给排一班
摘 要:青岛市的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有一定的供水缺口,是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较贫乏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与工、农业用水量的急速增长,水资源环境恶化和资源匮乏可能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缓解青岛市中长期水资源与人口、环境的矛盾:合理用水;积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有效改善水资源质量;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地下水污染;积极开发替代性水资源。关键词:水资源;青岛市;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是工农业和水上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青岛市的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城市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年径流量19.104亿m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0.641 7亿m3,扣除重复计算的部分,总资源量为23.921亿m3。20世纪60年代以来市区开始利用海水(主要用作冷却水),目前每年利用量达7亿m3。由于水量年分配和地域分配不均,下辖的胶州、即墨等城市有一定的供水缺口,枯水年青岛市农业用水缺口很大。另外,青岛市人口密度大,水资源的平均占有水平较低,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370 m3,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330 m3,是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较贫乏的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及工农业用水量的急速增长,水资源环境恶化和资源匮乏有可能成为青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缓解青岛中长期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1 青岛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1.1 地表水资源
青岛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受气象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域内的河道源短流急,拦蓄条件较差,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枯交替,旱涝不均,地域分布不均衡,地表水多年平均利用率仅达到24.5 %。经过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建设,青岛市建成了包括3座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470座小型水库以及数千座拦河闸和塘坝的大量水利工程,拦蓄能力达14亿m3。另外引黄济青可年供水1亿m3。但青岛现有蓄水工程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工程老化,病险水库多,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大幅度下降。
城市主要水源地环境遭到破坏。部分单位和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挖取大沽河河沙;在另一水源地白沙河,含水沙层的河沙也被大量开采。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河流的水生态系统,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地下水的蓄积能力,成为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隐患。青岛市大部分淡水资源供给已受到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的威胁。污水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就排入水域,使青岛多数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监测评价显示,青岛少数水库和部分河段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1.2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是青岛重要的供水水源。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地下水资源开采不均,造成较严重的局部超采。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采补失调,全市形成大范围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的速度在逐年加快且有扩大的趋势。
从水质上看,地面的严重污染已引起我市地下水污染超标。并且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漏斗不断扩展,近海地区的淡水得不到补充,使发育在上部的咸水体向下运移,海咸水入侵已达到一定面积。这些现象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2 青岛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青岛的水资源管理应以节水和保护为主,节流与开源并举,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当地挖潜同增调客水相结合,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质量监测与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合理配置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解决缺水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应当成为一切开源工程的基础。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狠抓水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加速国民经济向节水型方向转变。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兼顾,重点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大力保护城市水源及水源地环境,建设水源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基本解决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高城市水环境可持续利用能力。要“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规划,优化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目前青岛的城市生活和工业节水水平较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与先进国家70 %~90 %的重复利用率相比,节水潜力大。要加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开展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用水奖罚制度。对已有的行业用水标准要进行清理,根据新制定的国家标准修订不同的用水定额和节水指标,实行用水定额供应计划。各行业制定节水计划,落实节水措施。同时加强对节水工作的检查监督。
兴修农田水利,提高渠系利用率,进一步推广节水农业灌溉技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量。青岛农业的节水灌溉技术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软管灌溉等技术在全国推广。要进一步强化各种节水灌溉措施,努力做到“粮田管灌化,果园、菜园喷滴灌化、渠道防渗化,灌水技术科学化”。在严重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旱作技术。
努力增加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和科学知识,以及正确的水资源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并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2.2 积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目前青岛的水资源总量在正常年份能够满足农业用水,基本满足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然而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据预计到2020年仅市区水的日需求量就将达260万t左右。如供水能力停滞在现有水平,只能满足需求量的小部分。为保证城市生活与工业的可持续用水,青岛市已规划安排了一系列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调水工程,争取满足21世纪初的用水需求,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保证实现社会经济目标。
根据经济效益、工程难度、供水量等综合分析评价,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一批本地水源工程。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青岛市的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泥沙含量低,季节性强,多年平均利用率低。增加蓄水工程将大大提高河流的利用程度;同时要充分挖掘潜力,加固现有病险水库,兴建并改造水厂、泵站与管网,进一步扩大输送能力。增加对天然降水的拦蓄能力,平原地区对老河道挖潜改造,山丘地区主要以小水库、拦河闸、坝工程为主,广泛拦蓄自然降水,提高和增加水库调蓄能力。
加强引黄济青一期工程的调蓄和挖潜。通过扩大输水量、延长输水天数和减少途中渗透漏等技术与管理措施,引黄济青工程仍有潜力可挖。同时利用大沽河汛期弃水、结合部分黄河水兴建官路水库,与棘洪滩水库统一引水和调度调蓄,将增加引黄工程的供水能力。增建向黄岛供水的引黄工程,由引黄济青工程解决黄岛大部分需水。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新建扩建调蓄水库。引入长江水后,青岛市供水水源大幅度增加,供水水源能力至少可以保证城市20 a对水的基本需求。
2.3 加强水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有效改善水资源质量
加强水资源质量监测与管理,严格控制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对现有的水资源监测网络进行补充和优化布点,建立健全以水文系统为骨干的水资源保护监测监督系统,使水
资源监测经常化、制度化。建立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青岛的主要水源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要划定水环境功能区,制定水质控制标准,加强水污染防治,尤其是青岛主要水源大沽河的污染防治力度,限期治理或搬迁影响水源的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项目的引进和建设;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禁用剧毒和残留时间长的农药。同时完善水环境质量标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控制辖区内污染。
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区的水质监测和执法监督,强化公众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意识。在农村逐步实现集中供饮用水,以防止因污染引起的疾病,防止水生态系统的继续恶化。通过采取措施,减轻饮用水水源和风景区水域污染,饮用水水源应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使水环境普遍达到地面水二级标准,已遭严重污染的河流争取达到地面水三级标准,逐步实现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4 强化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地下水污染
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地下水资源调查,全面评价地下水超采现状,统一规划和管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研究地下水补给技术,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地下漏斗区限制开采,其它地区适当增加开采量。在地下水储水条件好、入渗能力较强的地段修建地下水库,利用汛期降水补源。
保护地下水的水源地环境,防止地下水严重超量开采,对滨海地区地下水合理开采,防止海水入侵。加强供水水源地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卫生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源区污染的蔓延。健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法规,把地下水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2.5 积极开发替代性水资源,弥补淡水资源的不足
(1)海水利用。在香港,海水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多部门,甚至城市居民的冲厕用水也采用海水。青岛市利用海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和经验,且已发展到多部门、多行业、多工艺,主要将海水用于工业冷却水,近年来在海水中防腐蚀材料的研制和利用方法上又有了新突破,为进一步发展利用海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岛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海水的应用范围和用量,并建立集中供海水厂。
(2)经处理污水的利用。污水资源化是先进国家节水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日本等水资源缺乏的先进国家,自然水源主要用做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通常使用处理回用污、废水,一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费用并不昂贵。20世纪80年代初期青岛开始兴建污水试验站,对经处理污水再利用的研究也初见成效。今后应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提倡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污水处理技术水平提高后,将资源化污水用作青岛替代性水资源。
(3)海水淡化。欧洲在尤里卡等计划下推动海水淡化的发展,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水资源和脱盐技术的进步。1997年在浙江嵊山镇建造的500 m3/d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海水淡化研究的空白。青岛正在引进技术,在黄岛建设海水淡化工程。今后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海水淡化工程,充分利用海水资源优势,更好地为青岛经济发展服务。
第五篇:关于丹阳市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丹阳市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大国,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在这个假期,我主要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有关书籍,辅以询问老人、老师等,对丹阳市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做了一份调研报告。
首先我通过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来简单介绍一下丹阳市。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
丹阳地方不大,但它的历史地位却不低,几乎所有的丹阳人都知道,在历史上它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所以丹阳被称为“齐梁故里。丹阳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还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区存有距今3000年前的葛城、珥城遗址、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
而丹阳在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做的倒还不错,很多资料都显示这一点。由于丹阳市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以“吴国第一城 ”、南朝石刻和齐梁文化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丹阳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举行签字仪式,此举标志着丹阳市的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工程正式启动。
丹阳市更邀请国内顶尖策划规划团队参与设计规划,将占地66平方公里的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分成了八大功能区,主要是以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以及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其核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分为凤凰湖文博园区、长溪谷养生社区、水晶山生态林园区、皇业寺宗教文化区、仙塘湾温泉休闲度假区、胡桥旅游集镇、萧梁河民俗旅游区和高铁站前商贸区等8大功能板块。
丹阳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旅游,其核心就是文物。丹阳的石刻文物是另一个媒介。历经1500年沧桑岁月的丹阳南朝石刻,不但文物形制完整、形体硕大,而且数量最多、保护最好。其中修安陵石刻——“天禄”作为南朝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作、丹阳灿烂历史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展出并收藏。据介绍,整个南朝石刻风景区占地5000亩,初步规划3000亩。景区内重点规划建设丹阳齐梁文化公园、齐梁文化生态公园、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齐梁历史文化博物馆。根据石刻分布情况,将以最具影响、保护状态相对完好,交通比较便捷,恢复历史生态环境景观可行性最大的荆林三城巷石刻群为中心建设一座“丹阳齐梁文化公园”,使其成为丹阳文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转化成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强纽。
虽然在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上丹阳市做的可圈可点,但是根据查到的资料,不难看出在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思想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些文化产物的遇冷乃至消亡,使一些传统文化传承正在面临着的断层之忧。因此,在合理开发利用丹阳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好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艰巨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劳永逸,只有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灿烂的历史文化永远传承。相信丹阳市会做的更好,我们拭目以待。
学院专业: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姓名:殷玲玲
学号:09012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