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
关于举办浙江财经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的通知
2012-05-02 16:26
各部门、各单位、学生各班: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举办浙江财经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现将有关竞赛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及参赛形式
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个人或小组(每组不超过3人)的形式参赛。
二、参赛作品分类
参赛作品分平面、动画、课件、网站、DV、标志设计六类。
l平面:类型限于海报设计,主题为“中国,龙”;
l 动画:主题为“我心中的那扇窗”,片长6分钟以内(含6分钟);
l 网站:主题为“大学生文化社团网站”;
l 课件:类型限于操练与练习型课件,主题不限;
l DV:类型限于DV短片,片长8分钟以内(含8分钟),主题为“春天里”;
l 标志设计:主题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标志设计”。
三、组织机构
主办:校大学生竞赛委员会
承办单位:艺术学院
竞赛办公室设在艺术学院
四、竞赛程序:
1.竞赛报名
参赛学生需将参赛作品及报名表的电子稿文件,在5月28日之前,提交艺术学院(7号学院楼)527办公室,每名参赛学生参赛的作品数不超过三件。
联系人:胡哲老师 联系电话:87557481 E-mail:hzhuzhe@163.com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相关资料详见网站:
2.校内竞赛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在6月12日下午进行作品演示答辩,最终由校大学生竞赛委员会确定名次,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
五、奖项设置
根据评审结果,按作品类别,分别设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等奖项,并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学校将对获奖学生和辅导教师按照《浙江财经学院大学生竞赛管理试行办法》和《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创新及奖励学分认定管理颁发》予以300-10000元不等的竞赛奖励和创新学分奖励。
第二篇:大学生多媒体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多媒体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多媒体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xx年5月-20xx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xx年9月-20xx年1月,开发软件
20xx年2月-20xx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xx年9月-20xx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三篇:温州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温州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各位同学:
为促进我校电子类、计算机类、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经研究,决定举办温州大学第七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2014年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学校将组织力量对校内选拔赛选出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请各学院积极做好竞赛宣传,动员学生组织报名和参赛等相关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教务处
承办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三、竞赛类型和内容
竞赛内容分两类:第一类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内容只涉及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与设计。第二类为针对三、四年级,内容除了包括第一类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工具和PC机(主要用于开发)的应用等智能控制型内容。
具体题目分为两部分:基本要求和提高部分。提高部分主要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
四、竞赛安排
1、报名时间:
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请各班于2014年4月8日前上交报名表,同时发送电子稿至联系人邮箱。
2、竞赛时间及地点:竞赛时间定于2014年4月12日,地点见准考证。
五、奖项设置
竞赛根据报名参赛情况设特等奖(可缺省),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对获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并选择优秀队员进入省赛参赛队培训团队。
联系人:华从伟
电话:1585870235(532350)邮箱:1414664789@qq.com
第四篇:策划多媒体作品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策划多媒体作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法,教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1、说教材
要想创作一部成功的多媒体作品,创作者必须目标明确、从需求出发,精心规划。本课引导学生用流程图和故事板来分析和设计多媒体作品,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作品的素材,并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创作工具,为下一节制作多媒体作品做准备。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I、知识性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2、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种类
II、技能性目标
1、让学生学会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整理素材
III、情感性目标
1、让学生体验按作品主题需要组织素材、整理素材的过程,体会正确组织素材、管理素材的必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体会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如何规划设计多媒体作品,考虑学生对结构化设计的认识不够,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用流程图设计多媒体作品的结构框架。
4、教法指导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所以本课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一个个情境,在情境中设置一个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技能。
5、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本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6、教学准备
课前我会收集一些典型的多媒体作品和各种多媒体创作工具的资料,使得学生更容易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我就有把握,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7、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的时候我会展示一些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观察作品是怎样组织和呈现信息的,体会其创作思想,然后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策划自己的多媒体作品。
2、构思多媒体作品
第五篇:欣赏多媒体作品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欣赏多媒体作品》
总体来看,本课属于一节比较成功的体验性的教学活动,注意了体验活动的目的性;兼顾了形式的灵活性与学生讨论深度的结合。建议与后续的技术学习和作品制作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在获得丰富体验和探究欲的基础上,能将较高的学习动机在技术学习中释放;在欣赏他人作品并产生认知冲突的基础上,能将带着认知冲突深入系统地理解技术原理;在剖析他人作品并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能将他人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作品制作的直接经验。
本活动课教学设计: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以学生拓展所学知识和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苗逢春:在教学过程的那些环节上体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具体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在信息技术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方面,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导”(苗逢春:“学生主导”的说法不妥,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教师仍然是主导者)为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共同设置具体活动形式,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苗逢春:学生只是参加了评价指标的制订,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其实仍然是教师,而且,由于学生的控制能力不强,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不合适)和评价等活动,形成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苗逢春:教材分析很到位,注意了知识的前后关联)综合活动课
基于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一书的第一章第三节《综合活动:欣赏多媒体作品》,并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必修)的第三章第3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同时,这个内容也是本书第八章内容的准备。
教学目标——(苗逢春:本课教学目标总体感觉很空,本课作为后续教学的铺垫更为合适,不太适合作为独立的教学活动)根据新课改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已有的多媒体作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分析结果。(苗逢春:这些不属于知识与技能,建议进一步挖掘本课活动背后蕴含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a)呈现多媒体作品,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激活他们头脑中已有的认识体验,凭直觉对作品整体感受,然后问题引领,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升体验的内涵与价值;
b)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分析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苗逢春:本条不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b)体验多媒体带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激发和保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分析——(苗逢春:对学生的特点把握全面、具体且有针对性)
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且有几个学生曾获电子作品比赛初中组省二、三等奖。
现阶段刚好上美术作品鉴赏课,具备一些欣赏作品的方法。
知识结构:他们在初中和高一的必修课中已初步接触了多媒体技术的部分内容,能运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欣赏和分析已有的多媒体作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分析结果。
§ 体验多媒体的特点。
§ 体验多媒体带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激发和保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的难点:——(苗逢春:教学难点分析不够深入,未能抓住本课内容的难点以及组织体验性教学的难点,比如说:体验性的活动容易出现“有活动,无目的”“形式丰富、深度不足”“体验丰富,但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缺失”等问题)§ 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已有的多媒体作品,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分析结果。§ 激发和保持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手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本活动课采取的体验学习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
教学时间:1课时本活动课设计的三个环节: 准备环节、活动环节、总结环节
1、准备环节: 第一步:确定活动主题:欣赏三个多媒体作品(苗逢春:这能叫做“活动主题”吗?)第二步: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确定活动展示课的主持人及各位专家的扮演者。第三步:师与主持人、专家根据主题需要,选出欣赏的多媒体作品。网页作品:《苹果树下的童话》;Flash作品:《选择》;Powerpoint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第四步:教师准备多媒体作品第五步:教师准备学习网站第六步:布置场地,创设情境,落实相关器材。
2、活动环节:学生按照活动步骤进行自主活动。共同欣赏作品--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与专家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步骤的连贯性、活动方法的选择、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活动过程的完整性以及活动目标的充分体现等问题。
3、总结环节:总结形式比较多样,有主持人或专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也有老师的总结,老师的总结是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恰当延伸,超越教材,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活动内容时间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主持人导入两位主持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宣布活动主题,同学们玩连词游戏(苗逢春:具体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跟本课内容有内在联系吗?),营造活动气氛,然后把游戏难度提高,请出老师导学。2min参与游戏创设情景,质疑激趣,调动情感。教师导学通过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演示课件:多媒体作品《哪一个是我》。7min边看边说,共同参与导学,引领学生走进作品,品味作品。1让学生体会多媒体在表达效果上的优点2 让学生感受多媒体作品的技术特点3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深入了解作品,挖掘主体的潜能,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加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共同欣赏作品1网页作品:《苹果树下的童话》2 Flash作品:《选择》3 Powerpoint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3*3min单独用心欣赏作品,凭直觉对作品整体感受,然后用问题引领,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深化认识,提升体验的内涵与价值。直觉感受、问题引领,体验作品 交流时刻1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胆表达出来,并记录。2主持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给作品一个分数3 主持人请专家团亮出分数4 主持人分别请分数与专家团分数最相近和相差最大的小组代表陈述理由 7*3min1交流并给作品评分2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从倾听他人的分析与见解中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便得出更完善的意见。在对比中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分析结果和建议中学习,又可以从各自的错误中提取经验教训对话学生与自己推选出来的专家进行对话3min学生反思:通过欣赏这三个作品,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或有什么创作欲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富有意义。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互助学习。学生在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探索。为能提出问题而深入思考。小结肯定同学们的发言 1min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拓展延伸: 1 给同学提供更多优秀多媒体作品的连接供课后欣赏,指引同学还可以通过EMAIL与作品的创作者交流2 给同学们讲述一个有趣并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引发他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min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欣赏多媒体作品》这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