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创新精神文明建设
浅谈如何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创新精神文明建设
-------鼓楼区牌楼街道办事处李雪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世界大变动和中国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其内容极其广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要求。如何落实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关键是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下面,笔者就如何按照“三个贴近”要求创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使其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粗浅地谈谈看法。
一、在坚持“三个贴近”中凝聚合力,塑造精神文明建设之魂。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提高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人创造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亦塑造人;精神文明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体现,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坚持“三个贴近”就是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用人民群众认同的精神文明来影响人、塑造人,用高尚的情操、优良的道德来引导人、规范人;创造性运用现代化媒体、网络阵地宣传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义利观,继承和发扬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道德文化,形成爱国守纪、明礼诚信、扶正怯邪的社会风气。
其次,立足工作实际,服务现代化建设。
当前全社会的中心工作仍然是发展经济,现代化就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生态、科教和文化因素在内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社会进步过程。这样,在社会的现代化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发展物质文明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外,还必须通过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就是更
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把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到精神文明建设贴近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重点解决好如何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实际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结合起来。
第三,坚持服务群众,树立共同精神支柱。
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的事情上,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这样才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也有利于密切党和国家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另一方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树立精神支柱、塑造灵魂、形成强大凝聚力上。社会的发展如果离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是贴近人民群众、树立共同精神支柱。
二、在坚持“三个贴近”中大胆创新,筑牢精神文明建设之基。第一,在贴近实际中创新,明确精神文明建设新任务。
做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必须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党和国家的工作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理论,推动人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经济建设新任务化作精神文明建设新任务。
第二,在贴近群众中创新,寻求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
在社会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在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调动人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深入挖掘特色优势项目,精心设计一些易于被群众接受、行之有效的项目,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尊重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方面的问题。
第三,在贴近生活中创新,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新典型。
树立先进典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个先进典型往往胜过无数次简单的说教和空洞的口号,精神文明建设要接轨时代精神,弘扬时代新风。要贴近生活中的各种先进人物,树立包括优秀党员干部、优秀科技人物、优秀国企管理者以及成功民营企业家等各条战线上的新典型,如发扬“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弘扬新时期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在全社会形成新的焦点人物,让社会有新的学习目标和效仿对象,教育和带动普通群众,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在坚持“三个贴近”中统筹协调,激活精神文明创建之力。第一,统一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部门齐抓共建、形成合力。在“三个贴近”要求下,党政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方面都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能,承担起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互相配合,协调运作,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整体效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极其广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党的部门的责任,政府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都要负起责任,必须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责明确的领导制度,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政策支
持;二是建立各个方面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合作的责任制度,切实解决条块之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分工不明以及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问题。三是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方方面面都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人人都自觉关心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第二,整合资源,树立协调发展思想。
在贯彻“三个贴近”要求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思想,整合好各种资源,不能“单打一”,要善于整合、挖掘和协调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力量,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处理好单位领导积极创建于群众广泛参与的关系;处理好文明单位创建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协调好这些以后,还要善于采取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运用打总体战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达到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效果。
第三,交流总结,凝聚集体智慧之力。
在“三个贴近”要求下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联系生活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还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集合群众的智慧,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工作传统,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只依靠少数人闭门造车,而应该先问人民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文明,社会呼唤什么样的精神产品,在高举旗帜,引领正确方向的大前提下开门纳谏,博采众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改革创新,源于我们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深入思考,有深度和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既可以给实践以有力的理论支持,又能引导实践探索前进。我们要重视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基层做法以及基层创造的一些新鲜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最实际最容易提高整体水平的做法。以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凝聚集体智慧,激发精神文明建设之力。
第二篇:防治腐败要按照三个更加注重要求
防治腐败要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三个更加注重”,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规律的深化,表明了党中央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坚强决心。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惩治和预防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工作方针、目标和任务,增强按照“三个更加注重”要求防治腐败的自觉性;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按照“三个更加注重”要求防治腐败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反腐倡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把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治腐败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按照“三个更加注重”要求防治腐败的政治责任感。
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了源头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腐败现象却依然存在。因此,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出路在于改革。只有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创新,才能逐步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一是以改革为统揽,消除体制机制上引发权力“寻租”的因素。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防止“带病提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探索实行重大项目审批会审制度,积极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推进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改革,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健全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完善司法人员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度,遏制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健全权力制约机制。针对目前权力运行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制度规定,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三是突出对重点部位的监督,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将巡视范围向县(市、区)延伸,开展对国有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巡视工作;加强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作用;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措施。既要管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又要管好要害部门、重点部位、关键岗位的实权人物。
二、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健全市场机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完善的市场机制对于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至关重要。因此,预防腐败必须健全市场机制,凡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要尽量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凡能引入竞争机制的,就不要垄断;凡能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就不要政府直接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四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惩处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二是不断完善防治措施。针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应对办法,完善“四项制度”配套性规定。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细则,防止围标串标、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行为;建立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规范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行为;健全企业国有产权信息监测系统,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发展;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采购执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监管体系。三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和执业资格退出机制。
三、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公开是腐败的天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公共权力的运作走向公开化、民主化,腐败问题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把公共权力和事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防止“暗箱操作”。进一步办好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和许可工作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政府有关文件、政务资料、重要公共事务会议向公众和舆论开放,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审批、收费项目、人事任免等行为实行质询、听证、报告等制度。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规范政务公开栏,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推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点题公开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开形式,让群众发表意见、反映情况、进行咨询。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村务公开,促进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公用事业单位要逐步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办事公开,统一管理。
四、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不断提高防治腐败的科技含量。抓好现代科技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更多地把制度通过程序具体化、固定化,增强制度落实的刚性。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审批和网上举报,进行网上跟踪监督检查,有效限制人为因素对公共事务处理的影响。现在有的部门采取网上评审项目,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关系项目”、“人情项目”问题,这些经验值得推广。建立包括廉政档案、个人财产申报在内的领导干部廉政诚信信息系统、企业和公民诚信信息系统等数据库;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限制或取消“黑名单”上行贿者的入市资格。
五、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为源头防治腐败创造必要条件。坚决惩治腐败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基础。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始终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厉惩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重点查办党员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案件,严肃查办以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件,严肃查处违反《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案件。加大对违纪违法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赃物追缴力度,真正让腐败分子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感谢原作者]
第三篇:谈思想政治工作“三个贴近”
谈思想政治工作“三个贴近”
在全国上下认真开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主题教育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理解,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了进一步地认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历史经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在金融系统进行的改革与发展,股改上市的工作中,三贴近更有利于银行金融业的发展,为加强企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三贴近”的学习,我认为应在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
一、从思想上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基本含义
1、“三贴近”包含的内容
从贴近实际来看,它包括时代特征,随着国内改革和金融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种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也包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感、可及的实际;从贴近生活来看,这里的生活既包括现实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也包括现实的政治生活,更包括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贴近群众来看,这里既包括群众的现实思想状况,也包括群众的现实生活状况,包含着群众的愿望、需求、意见、建议、理想、态度、观念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三贴近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要用贴近实际的方法去做工作。如:工行面临2006年的股改上市,从建行和中行股改上市前期的准备工作来看,他把行一分为二,成立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工行有可能也是这种模式,股份公司也好、还是集团公司也好,在工行股改上市前,有那些政策性的变化,能触及到个人那些利益,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怎样来面临现实,哪就是要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教育人,做复合型的人才,无论到那都是“一把好手”。
2、三贴近是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
一是“三贴近”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层面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的思想和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理想和信念去教育、引导、鼓舞人,如何来实现呢?就是要正确地运用三贴近来实现,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它表明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愿望,“三贴近”更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中共中央近期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这就说明,无论干哪一项工作,作为一级领导层,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是“三贴近”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原则层面的要求。思想政治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就是要紧紧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做,为党的基本路线来服务,这是一个总的方针。在具体的实践中,党的中心工作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在党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时候,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革命,就是武装夺取政权,而在党执政掌权后,党的中心任务就是经济建设,就是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把大家的思想引导到基本路线上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努力奔向小康社会。
三是“三贴近”是对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层面上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舞台上,就是要结合现实生活当中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去做,使大家在思想上、情感上引起共鸣,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为大家所接受。用说服教育和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解决群众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热点问题,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更为有效。
二、围绕“三贴近”,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作指导。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银行股改上市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新的思考,这就要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从思想上、观念上、实践上要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要自觉地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把教育先行、制度先行的理念贯穿到员工的言行中,要使人的思想观念、机制适应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把思想工作变为员工的实际行动,积极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面对新形式,新的政策,新的机制,快速适应各项业务的发展需要。
2、坚持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人常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的工作好与坏,领导是关键。政治思想工作也是一样,只要有一个坚强的集体,有一定的先进理念,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不是靠一个人来起作用,而是靠大家的智慧,靠群众的力量,靠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只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个能战斗的集体,有各级领导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根本标准。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往而不胜,就会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
3、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经营发展思路。改革是当今世界的必由之路,按照上级的政策,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地拓宽改革开放的工作思路,用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地把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各项业务的拓展工作推向前进。
4、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不管是全面发展,还是协调发展,还是持续发展,还是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无形的物体,只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做到面向改革、面向业务、面向基层,与时代潮流相合拍,积极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就能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进步。当前,各级领导就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中提出的,在执政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上下工夫,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实际行动来体现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根本要求。
第四篇: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扎实做好审计工作
本刊讯:1月31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同志出席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钟副省长说:2006年,我省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努力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审计理念和工作思路得到进一步强化;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审计工作创新取得积极成果;审计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对2006年我省的审计工作,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应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审计署对我省审计工作也给予高度评价。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关于做好2007年的审计工作,钟副省长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问题,继续加大效益审计力度,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推进依法治省、依法行政,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和健康发展、加快和谐广东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促进依法依规用财和公共财政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三是加强涉农资金审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四是加强国有企业审计和金融审计,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地方金融机构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五是加强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六是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钟副省长还要求加强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要坚持依法公正审计的原则,提高审计执行力和公信力;要加强审计管理,推进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要加强廉政,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要加强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钟副省长号召全省审计人员,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和实现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广东省审计厅厅长 曾寿喜(2007年1月31日)
同志们:
我就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华华省长的指示,落实钟阳胜常务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2007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2006年全省审计工作回顾
2006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九次会议精神,按照年初“一个服务,五个深化”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中心,努力服务构建和谐广东,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省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5261个,查出违规金额53.78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18.48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0.88亿元,发现侵害人民利益问题金额2.17亿元,审计查处移交司法纪检及其他部门经济案件79件,提出审计建议7226条。审计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理财,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廉政建设,为构建和谐广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搞好预算执行审计,促进依法理财。
2006年预算执行审计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注重反映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全省预算执行审计既披露问题,又肯定成绩,重点反映各地各部门执行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大代表关心的议案落实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从宏观管理上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建议,促进预算的改革和细化。对违规变更预算,未按规定缴纳预算收入等等问题进行了纠正。二是突出重点意识加强。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加大了对预算编制的审计力度,突出审计上级补助收入在财政预算中反映不完整问题;重点审计专项资金分配不规范、挤占挪用现象普遍、使用效益不高问题;针对虚增预算收入问题,加强财政收入真实性的审计力度;加强了非税收入及管理不规范审计,重点揭露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等问题,为规范预算管理,促进公共财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审计意见建议质量有新的提高。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536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35项。各地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果大部分进入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圈,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和效果得到较好体现。四是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有新的亮点。按照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建设公共财政为目标,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加大审计现场和成本管理力度,审计工作在促进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拨款的同时,收到良好效果。
(二)专项资金审计促进规范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06年的审计工作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十件大事”、“十大工程”和“十项民心工程”重大决策实施以及构建和谐广东各项决策的落实,全年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省财政安排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省人大议案资金等10类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各市、县审计机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科教、文卫、农林、水利、环保和其他基础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和调查。审计从加强沟通、完善管理、严格审核、资金公示、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省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各项整改措施和应纠正资金已基本到位。
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了涉农资金审计力度。全省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把涉及水利、国土、农业、林业项目的资金列为重点,深入检查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惠州、梅州、揭阳市审计局从预算执行审计入手,开展市、县两级涉农预算资金审计,揭露和防范转移、截留、挪用农业资金,产生较好效果。我省审计机关还结合农村税费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部分乡镇债务进行了审计,提出了可行的审计建议。
(三)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和金融审计取得较好成绩。
2006年是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省政府出台了对省财政拨款兴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省财政拨款的重点投资项目,必须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从政策上为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2006年,全省开展投资审计,共完成审计及调查项目1131个,核减投资16.02亿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促进了重点建设项目加强管理。
在企业审计方面,组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对邮政企业2005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省政府提出深化邮政企业改革,提高资产质量的建议,得到省政府肯定。
以促进防范金融风险,规范管理为目标,金融审计质量有所提高。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金融审计紧密结合,促进了规范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完善。完成国外贷款及援助11个项目公证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建议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发挥了较好作用。
(四)抓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点资金的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配合确保省委、省政府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和资金使用的落实,始终是审计工作的重点。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围绕保护群众利益,深入开展重点专项资金审计。一是住房公积金审计,维护了住房公积金的安全。二是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审计,得到了省领导充分肯定。三是加强对土地、直接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四是围绕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审计监督。主动配合地方经济工作重点,化解矛盾,落实政策。
(五)配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效益审计。
2006年,全省效益审计注重项目选择,拓宽审计思路,共开展效益审计及调查项目2067个,涉及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资金以及外资运用等多个领域。一是效益审计所占比重明显加大。全省有七个地级市均达到40%的水平,深圳、中山效益审计项目的比重已超过50%。这表明,我省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正在向“两个并重”目标迈进。二是效益审计目标更加明确。经济效益审计和调查,为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资金效益发挥了作用。三是注意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有机结合,取得很好效果。
(六)经济责任审计平稳发展。
2006年,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明显扩大,审计内容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规范、结果的利用更见成效。全省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2329人,查出违规金额24.53亿元,损失浪费6.39亿元。根据审计结果移送纪检监察20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一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更加有力。二是任中审计得到强化。三是推广县委书记、县长“捆绑审计”,乡镇及经济发达地区村、组集体经济审计受到全国关注。四是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各地完善了一批经济责任审计从立项到操作,从联席会议制度到审计成果利用的规范性文件,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效能,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行为,减少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七)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6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以排头兵实践活动为动力,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有新的提高:
1.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审计法》,审计法制建设和审计规范化有明显进步。各级审计机关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学习《审计法》。《广东省预算执行审计条例》的起草工作基本结束;全省“四五”普法成效显著,省厅分别被审计署和省政府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单位;加强了与检察、公安部门的联系配合;严格审计复核和审计质量把关等制度,审计管理明显加强。
2.审计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各级审计机关加大工作力度,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计算机网络建设、人才培养、硬件补充都有所加强。在审计署组织的2006AO应用实例评选中,我省有2篇获优秀奖,8篇获应用奖。在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评选中,我省11篇材料入选“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初步成果。
3.积极推进县级审计机关建设。省厅党组把加强县级审计机关的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基础工程认真来抓,各处室与17个县(区)审计局对口联系,“结对子、一帮一”的做法,促进了县级审计机关班子建设、审计质量、基础设备、机关管理的进步。全省加强对县级审计机关建设的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4.抓好队伍建设。各级审计机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排头兵实践活动成效明显;二是加大班子建设力度;三是廉政责任制得到落实;四是审计培训取得好成绩;五是审计公告工作有所进展。
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的信息综合、计划管理、文秘督办、档案保密、审计科研、对外交流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都有明显进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体审计干部勤奋工作、开拓奉献的结果。
我省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全省审计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创新意识、政策水平,以及审计技术、技能和手段与工作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审计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与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按照新修订《审计法》的要求,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解决。
二、2007年审计工作任务
2007年,全省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全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审计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审计工作的二十字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理财、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为推进构建和谐广东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2007年,我省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第一要务,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党政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解决民生问题的专项资金和国有企业资产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具体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深化预算执行审计。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审计机关的第一位任务。2007年的预算执行审计,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注重把握和搞清各级政府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要以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为基础,坚持把揭露问题和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结合起来,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严格依法理财,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一是加强对部门预算单位的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二是对政府部门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审计调查,注意披露管理混乱及严重违法违规问题,促进规范管理。三是强化对其它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部门专项资金的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反映和揭露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向深层次发展。2007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除财政税务审计外,共安排14个省直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促进强化和规范预算管理。各市、县深化预算执行审计,除要关注上述重点,积极配合省审计厅搞好上述单位的审计外,还要结合当地实际,对本市、本县资金量大、有预算资金分配权和下属单位多的部门,有计划的开展重点审计,推进本地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化。
(二)大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政府安排的重大投资项目直接体现各级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07年,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贯彻落实省政府《对省财政拨款兴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审计监督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实施意见的各项规定,省厅要尽快制定贯彻省政府实施意见的具体办法。各地要按实施意见要求,突出抓好财政投入资金量较大、分布相对集中,关系国计民生的涉农、防汛、环境、生态保护及污染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计,重点审查项目建设投资的真实、合法、效益,在摸清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总体情况基础上,突出重点,确保质量。要高度关注重点建设项目的质量效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问题,促进减少损失和节约资源。要促进规范投资行为和工程管理,对重点工程项目全程跟踪审计,不仅要关注项目资金、概算、招投标,还要审查项目建设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偷工减料,是否存在关键部位的关键材料以劣充优,严重工程质量及损失浪费问题。通过审计促进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要重视规避审计风险。各级审计机关不得参与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当前的条件下,要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力量,在审计部门的主导下,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要与财政部门的投资审核中心协调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优化资源,推进投资审计向纵深发展。各市、县审计机关要结合实际选择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审计监督。
(三)多出效益审计精品。
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新的重要途径。2007年,全省审计机关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探索更有效的途径,在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同时更加突出重点,多出精品、提高水平、扩大成果。要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在审计实践中,提高每个效益审计项目的针对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把效益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投资项目审计、企业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结合起来,大力提高效益审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要继续加大效益审计项目在审计工作量中的比重;抓好重点、总结典型材料,在出精品方面多下功夫;要改进审计方法,可以采用专项审计调查为主,通过揭示某个方面、某项资金存在的损失浪费问题,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损失浪费、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同时,要关注行政效能问题,结合建立问责制度,选择特定项目探索开展行政绩效评估。
(四)规范经济责任审计。
我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当前,要根据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全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企业审计结合起来,把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结合起来,切实完成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交办、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讨论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大任中审计的力度,把监督关口前移,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作用,减少损失,保护干部,惩处犯罪,规范管理;要努力扩大审计面,在逐步做到县级以下领导干部逢离必审的同时,积极稳妥的开展地厅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强法规建设,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高审计报告质量,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处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重点关注国家环保政策、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关注政府财政负债,尤其是县、乡两级负债情况,促进规范财务预决算,会计核算和开支审批、完善乡镇财务管理;关注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事项的程序和效果,有无擅自决策失误或管理缺位,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
(五)创新企业审计。
温总理在听取审计部门汇报时强调:审计部门“除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外,还要开展对重点企业的审计。”近几年,我省企业审计侧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相对弱化。当前,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创新和深化企业审计。要把全面把握,突出重点,整改规范,提高效益作为企业审计的总体思路,要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关注企业资产质量和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性,关注改制企业职工利益的保障情况,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重点检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特别关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重大损失浪费问题,严肃查处内外勾结、弄虚作假、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把强化监督与为企业服务结合起来,把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效益。省厅及各市审计机关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至两家国有企业开展财务及管理审计,各县级审计机关也要结合实际,适当安排企业审计工作。摸清家底,核实盈亏,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业绩,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7年,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配合查处商业贿赂工作,把发现和揭露商业贿赂线索作为企业审计的重要内容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案件多发领域和国家公务人员的商业贿赂行为。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严格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把省委、省政府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部署落到实处。
各市审计局和省厅有关部门都要按照分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各自审计管辖范围选择一到两家重点企业,加强审计监督。各县级审计机关也要结合实际,适当安排企业审计工作。
(六)强化专项资金审计。
随着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政府用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会更多。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政府转移支付、涉农惠农、文教、卫生、医疗、扶贫、救灾、社保、环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的落实。2007年审计署安排社保,新农村建设、中央支农转移支付,国土管理、土地出让金及土地开发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四个方面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我省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择好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省级预算执行安排农村教育、救灾复产、农村卫生等9个专项资金开展审计,涉及地方各审计机关的要认真配合,搞好审计。各地要根据当地中心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涉农资金的审计力度。围绕省委、省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对涉农资金如农机议案资金、水库移民议案资金、易地开发耕地资金、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项资金、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的审计。要通过检查涉农资金的分配和拨付使用情况,促进惠农政策落实到位;通过监督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揭露和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对审计情况的研究分析,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完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按照审计署的安排,我省将开展农业银行审计,同时安排对财政扶持农信社改革专项资金等项目的审计调查。注重检查金融机构管理和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各市审计机关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针对地方金融机构监管薄弱、隐患较大的情况,开展地方金融机构审计。
三、几点要求
为切实完成好2007年的审计任务,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和黄华华省长、钟阳胜常务副省长的指示,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践行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更新审计工作理念。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广东的自觉性,把监督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审计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审计理念。加强审计现代化建设,推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审计机关要有创新精神。包括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方法手段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我省各级审计机关要重视审计理论创新,结合地方审计工作实际,力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创新审计成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全省审计实践的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审计方法手段,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的能力,提升审计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要创新审计管理模式,优化和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成本控制;科学地规划审计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抓住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建立责任制度。保证审计质量,保护审计人员;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公告制度,充分发挥审计公告的积极效果。三是制定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是当前形势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紧跟形势发展,认真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中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审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制定好本地区的审计发展规划,省厅也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提出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工作重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严格依法审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是国家审计的重要职责,也是审计机关执政能力的体现。我们要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有效履行职责和确保审计项目质量:一是认真贯彻《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100条),规范审计行为。要根据审计法的规定,研究修订我省相关审计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审计业务文书,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各级审计机关要不断总结经验,搞好质量控制。二是要坚持把握总体,突出重点。这是提升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和关键。要认真开展审前调查,在全面分析和把握总体的情况下选择好审计重点。选择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关注的事项、资金或单位,进行重点审计。抓好项目审计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每个项目的审计中要始终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大问题;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体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审计项目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
(三)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夯实审计工作基础。
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把搞好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温总理“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经得起考验、高素质的审计队伍”的指示和审计署的要求,切实搞好审计机关自身建设。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其次要抓好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第三要加强作风建设;第四要抓好廉政建设;第五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培训;第六要加强审计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第七要毫不动摇地搞好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运用计算机技术审计的能力;第八要切实加强县级审计机关建设。
2007年,是全省审计机关迈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水平,审计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和谐广东、法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方振慰会长在省审计学会四届三次理事扩
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7年2月1日)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依据《广东省审计学会章程》的规定,并受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现在,我向本次理事扩大会报告学会2006的工作和2007的工作安排意见,请各位理事审议,并请出席会议的其他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一、2006学会工作的主要情况
2006,省审计学会在省审计厅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审计厅的工作规划和《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要求,围绕审计工作中心,认真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宣传工作,努力做好审计书刊的编辑出版和对外交流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四届二次理事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2006学会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组织召开了粤港澳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为了加强粤港澳三地审计界的联系与沟通,经与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审计署协商,联合举办粤港澳三地“计算机审计”和“效益审计”两个课题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会前共收到粤港澳三地提交的论文18篇。
2006年12月中旬,在广州召开了“粤港澳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粤港澳三地代表有近50人参加了研讨会,其中,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审计署和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共有7人参加了研讨会。在会上有14篇论文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围绕“计算机审计”和“效益审计”两个专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研讨会,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审计对策,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与会代表通过研讨,形成了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在计算机审计研究上,与会代表认为:要开展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注意解决计算机联网审计中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建立计算机审计指南,规范计算机审计的程序和方法;要加强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建立质量控制机制;要加强计算机审计的管理和培训工作,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
在效益审计研究上,与会代表认为:要建立和完善效益审计的法规制度,规范效益审计工作;要严格效益审计的程序,改进审计方法,并从依赖实质性测试过渡到“风险导向审计”;要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要加强审计业务培训,提高效益审计水平和质量。
通过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粤港澳三地审计界的沟通了解,有利于三地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组织召开了全省“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和谐社会制度建设与政府审计”两个课题审计理论专题研讨会。按照2006的工作计划,学会在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和学会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方面,主要抓了“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和谐社会制度建设与政府审计”两个课题的研究,全省大部分地级以上市审计机关、审计学会都参与了研究。
自2006年2月份,学会将课题研究通知发下后,全省各市审计机关、审计学会共有17个单位申报了研究课题,会前共收到各市提交的论文30多篇。学会于2006年12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全省审计理论研讨会,有22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通过研讨,总结了经验,分析了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会代表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在“深化预算执行审计”课题研究中,与会代表针对当前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审计法规滞后、还有审计盲点、内部协调不够等薄弱环节,提出了以下主要对策:要加强预算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预算审计法规;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改进审计方法;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扩大审计覆盖面,减少审计盲点;要加强计算机审计和培训工作,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要加强内部协调,整合审计资源;要加强审计跟踪工作,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要加强预算审计的信息反馈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等。
在“和谐社会制度建设与政府审计”课题研究中,与会代表提出要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通过审计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民主法制建设;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要推进效益审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要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维护群众的利益;要抓好社会热点问题审计,化解社会矛盾等。
研讨会上的一些论文,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在工作上具有指导性,对审计实务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3、组织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学会通过《广东审计》杂志,组织了一批文章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文章针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时效性差、成果利用不够、审计力量不足和存在评价风险等问题,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要加强审计的计划性,与预算审计相结合;要采用“捆绑式”审计,对县长、县委书记一块审;要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高审计质量;要分清责任,谨慎评价;审计成果要与干部的任免、奖惩相结合,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等对策,对审计实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4、组织了全省2006—2007立项课题的申报工作。按照审计理论研究规划,学会于2006年2月份,将“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和“政府审计资源整合与利用”两个课题,作为2006—2007全省跨的立项课题,组织各单位开展了课题申报工作。
至2006年4月底,“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课题共有17个单位申报,“政府审计资源整合与利用”课题共有21个单位申报。学会已于2006年5月份,对申报的课题办理了立项审批手续。在各单位于2007年上半年提交论文后,将在适当时间召开两个立项课题研讨会。
5、完成了中国审计学会的立项课题———和谐社会与国有企业审计研究。本课题是中国审计学会2006-2007的立项课题。至2006年7月份,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写出了近3万字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要抓住国有企业审计重点,选好审计的切入点;要完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的透明度;要改进审计方式,加强专项审计调查;要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等。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审计学会的课题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通过了验收结项,已编入了中国审计学会的“立项课题论文选编”,将在近期正式出版。
6、组织申报了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转型社会条件下政府审计职能定位研究。本课题是省审计学会与中山大学联合研究课题,已于2006年5月份,获得中国审计学会2006-2007重点课题立项。课题组已于2006年6月份向中国审计学会提交研究大纲,9月份报告了研究进度和研究思路、主要观点等。本课题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将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研究工作。
7、完成了审计署下达的“香港、澳门审计年鉴”的编写工作。根据审计署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了香港、澳门2005审计年鉴的编写工作。已于2006年7月份,向审计署提交了8000多字的港澳审计年鉴修改稿,将编入《中国审计年鉴》于近期出版。
8、组织了《国家审计的改革与发展》(暂定名)一书的编写工作。
9、评选了立项课题优秀论文。按照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于2006年7月份召开了立项课题论文评选会,在2005的23篇立项课题论文中,评出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一等奖空缺)。
(二)审计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有了新的成果。
认真抓好编辑出版工作。全年编辑出版的《广东审计》、《广东省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和《广东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汇编》等书刊共计173万多字。
l、《广东审计》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有了新的进步。为了继续办好《广东审计》,更好地为审计工作服务,我们及时调整了办刊工作思路,采取了一些措施: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做好审计经验、审计成果和审计信息的报道;加强通联约稿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保证了稿件的来源和质量;调整了栏目,增强了与读者的亲和力;加强了刊物的审校工作,保证了编校质量;改进了刊物的版面设计,树立了良好的外观形象,受到了审计人员和有关方面的好评。
2、《 广东省财经审计法规选编 》编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 广东省财经审计法规选编 》(简称“法规选编”)的编印工作中,一是认真做好“法规选编”的编校和刊印工作,注重提高内在质量,保证了“法规选编”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认真做好“法规选编”的整体设计和编排工作,改进“法规选编”的外观形象。
3、编印了《 广东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汇编 》。对2005年全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进行了编辑修改,编印的53万字的《广东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汇编 》已于2006年5月出版。“汇编”中的论文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对审计业务工作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三)审计宣传工作得到了加强。
1、加强了审计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广东审计》认真宣传报道全省审计工作的经验、信息和动态,并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省的一些重要会议和全国审计机关职工运动会等重要活动的摄影宣传报道工作。
2、积极宣传和推广审计理论研究成果及审计法规。2006年向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市级学会赠阅了中国审计学会编印的《审计论文选编》、《中国审计学会立项课题研究报告》和《广东审计》、《广东省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及《 广东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汇编 》等书刊,为基层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3、认真抓好审计书刊的宣传发行工作。为加强全省的审计宣传工作,扩大审计的社会影响,努力抓好《中国审计》和《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等书刊的宣传和征订工作,被审计署有关部门评为2006审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四)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
1、加强了对外学习考察和交流活动。学会于2006年3月组织了l2名会员到埃及、南非,学习考察开展效益审计和环境审计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撰写的考察报告已刊登在2006年第3期《广东审计》杂志上。
2、加强了与港澳台地区审计界的沟通与联系。经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审计署协商,2006年联合组织召开了粤港澳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加强了三地在审计理论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了与香港社会审计界及其他有关方面联系与合作,邀请香港审计界的学者来粤作了审计讲座;还与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澳门注册核数师公会,分别开展了工作交流。2006年学会还派员参加了中国审计学会赴台学术交流活动,与台湾审计界进行了工作与学术交流。另外,学会还通过与港澳审计界加强了资料交流。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加强了与港澳台审计界的交流与合作。
3、加强了与各省审计学会的工作交流。2006年9月,省审计学会在新疆召开的全国审计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秘书处介绍了开展广东省审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中国审计学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审计学会还组织了5人,到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与各学会开展了工作交流。
另外,学会还与各省、市、区审计学会加强了资料等方面的交流工作。2006年先后将广东出版的《广东审计》、《香港和澳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广东省立项审计课题论文汇编》和《审计论文选编》等与各省、市、区学会进行了交流。
(五)做好学会的日常工作。
学会秘书处注意抓好学会的日常工作,保证工作计划的落实。2006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做好审计理论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
2、积极与香港、澳门有关方面加强联系沟通,开展了工作和学术交流;积极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出国学习交流和考察工作。
3、大力推动各市学会的组建工作。2006又有云浮、佛山市两个市成立了审计学会。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已有17个市成立了学会。
4、认真做好各种会务工作。2006,学会先后完成了学会的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全省审计理论研讨会、粤港澳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全省审计宣传座谈会、专家学者座谈会,以及优秀论文评选会的会务工作。
5、学会还组织各市审计机关、审计学会的部分人员参加了中国审计学会的培训活动。
6、做好学会的日常管理和年检登记等工作。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总的来说,2006年省审计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审计学会工作成绩的取得,这是在审计厅的领导下和各市审计学会、各有关院校,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是各位理事、广大会员,以及学会秘书处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结学会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两点体会:一是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坚持为审计实践服务的方针,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前提。学会在组织开展审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宏观意识,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审计宣传、审计书刊编辑出版,以及对外交流等工作,是做好学会工作的前提;二是加强内外协调,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做好学会工作的重要条件。学会在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除了加强工作的统筹安排和日常管理外,主要是根据工作计划,抓好落实,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同时,学会还加强了大专院校、各市审计学会,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各大专院校、各市学会,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支持,这是学会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也感到学会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一是在一些地方审计理论研究的群众性还不够;二是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和措施还不够;三是对外交流活动的渠道、力度都有待于开拓和加强。对于这些薄弱环节,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和加强。
二、2007学会主要工作安排
2007年省审计学会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和十次全会精神,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审计工作中心,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规划》,努力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宣传工作,做好审计书刊编辑出版,积极开展对外审计交流活动,为发展广东审计事业做出新贡献。
2007学会将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审计理论课题研究。
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审计学会和广大会员要重视和积极参与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要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认真选择研究课题,抓好重点课题的研究,增强审计理论研究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更好地为审计实践服务。根据我省的情况,2007学会的审计理论研究,主要抓以下几个课题研究:
1、抓好全省2006-2007两个立项课题的研究。2006年上半年,全省各市审计学会、院校申报的“政府审计的资源整合利用”、“信息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两个研究课题,将于今年上半年提交论文。学会在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查验收后,将在7月份前后,召开这两个课题的理论研讨会。
2、抓好全省2007三个一般课题的研究。为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审计管理创新,学会于2007年主要抓好“涉农资金审计与新农村建设”、“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和“审计行政管理”三个课题的研究。最近学会要正式下发课题研究通知,将对今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3、继续抓好中国审计学会2006立项课题———我国政府审计职能定位研究。本课题是2006年中国审计学会批准的立项课题。广东要根据中国审计学会对广东课题组研究思路提出的修改意见,调整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并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好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争取在今年5月份前提交研究成果。
4、组织参加中国审计学会2007立项课题的申报工作。参加中国审计学会确定的立项课题申报工作,在4月份前,要提交立项课题申报报告。
(二)加强审计宣传和审计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审计宣传是学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学会要紧密结合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工作。
l、做好《广东审计》的编辑出版工作,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广东审计》杂志是宣传审计工作和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2007年刊物要继续围绕广东审计工作中心任务,做好审计宣传工作。要及时宣传报道广东审计工作经验、理论研究成果、信息动态和方法等,提高刊物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加强刊物的编校工作,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水平。
2、做好《广东省财经审计法规选编》的编辑出版和分发工作。《法规选编》既是审计法规宣传的阵地,又是审计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工具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规选编》的编校工作,提高编印质量,并做好《法规选编》分发工作,提高时效性。
3、做好《广东审计论文选编》和《粤港澳审计论文汇编》的编辑出版工作。要将2006、2007年全省审计理论研讨会的部分论文进行修改,编印《广东审计论文选编》,并将2006年粤港澳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论文编印《粤港澳审计论文汇编》。
4、做好《审计改革与发展》专著的编审出版。做好本书初稿的审查修订,做好出版前的准备工作。
(三)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为学习国内外、境内外的审计经验和方法,宣传广东的审计工作形象和成就,要充分利用广东的优势,积极开展学会的对外交流工作。
要做好对外交流活动的协调工作,争取尽可能组织部分会员到国外开展审计学习考察和交流活动。同时,要继续加强与港澳审计界、国内其他省、市、区审计学会的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学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要加强各级学会的组织建设,尚未成立学会的地级以上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两年内成立审计学会。学会还要根据全省审计机关人员变化情况,做好学会理事的增补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会的工作,还要制定和完善学会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
(五)抓好学会做好日常事务工作。
要加强学会日常工作的计划和管理,并做好学会秘书处工作。要做好各种会议的筹备、组织协调和保障工作;学会要加强对各市学会工作的指导,促进市级学会工作的开展,将在适当时机召开全省各市学会秘书长工作座谈会。
另外,学会还要组织人员参加中国审计学会举办的业务培训班。
最后,我还要再强调一下学会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审计理论研究工作是学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我认为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群众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得怎么样;二是看审计研究成果的质量。目前,全省范围的群众性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虽然还有所欠缺,但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还要进一步发动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比前几年也有了提高,但离审计工作的要求,离中国审计学会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当前,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要下点力量抓研究质量。怎样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我提出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各级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审计理论研究工作。首先,是学会理事,特别是担任审计机关领导职务的理事,要提高对审计理论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和支持审计理论研究工作。要积极做好审计理论研究的组织协调,配备好研究力量,并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其次,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对研究成果突出的审计人员,要给予奖励;再次,担任领导职务的理事,要亲自带头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要尽可能地亲自参与课题研究,要把好研究方向,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保证研究质量。
二是要借鉴国内外审计理论研究经验和成果,开展我们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审计理论研究,要有开阔的眼界,要掌握国内外审计理论研究动态,不能搞自我封闭。因为,国内外审计理论研究成果是我们开展审计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的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只有建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少走弯路,提高研究的起点,保证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三是要从审计工作的需求出发,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审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审计实践服务。因此,学会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在选题上要坚持为审计工作服务的方向,面向审计工作需求,努力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前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要抓住审计实践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为审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如,当前,为配合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对社保和涉农等资金的审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为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要研究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等内容的研究;为配合审计技术方法的改进,还要进一步抓好计算机审计的研究。
为了使审计理论研究更贴近审计的实践活动,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还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只有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出对审计实践有指导性的审计经验和审计理论,提出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对策和建议。
四是要整合研究力量。学会作为与各方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认真做好审计理论研究的筹划和组织协调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研究课题选定后,就要组织力量落实研究任务。省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中还要继续坚持学会、机关和院校三结合。各市审计学会,除了要把审计系统的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研究以外,也应该把有关院校的研究力量,以及其他部门的力量组织和整合起来。今后,各市审计学会申报省审计学会的课题,要以课题组的名义申报,要运用集体的智慧开展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研究合力,才有利于提高审计理论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审计厅领导的要求,认真做好学会的各项工作,为广东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优秀审计论文评选办法
(2007年1月23日,由广东省审计学会第四届三次常务理
事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全省广大审计实务、教学、科研及其他关心审计事业的人员积极开展审计科研活动,总结审计工作经验,发展审计理论,繁荣审计科学研究,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参评优秀审计论文的作者对象:
(一)省内从事审计和与审计相关的实务、科研工作人员。
(二)省内大专院校从事审计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
第三条 优秀审计论文评选,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四条 参评的审计论文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参评的审计论文应是按照省审计学会科研课题计划撰写的(因立项课题将专门组织评选,故不列入本办法的评选范围),或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
(二)参评的审计论文必须是参评者自己撰写的论文。
(三)参评的审计论文应是在规定的参评时段内撰写的,并未参加过其他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
(四)参评的审计论文字数一般应控制在3000—8000字。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评选工作由省审计学会和科研所负责筹备和组织实施。
第六条 为了加强对评选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优秀审计论文评委会,负责对参评的审计论文进行评选。
(一)评委会每两年一届,评委每两年一任。
(二)评委会由下列成员组成:
评委会人员由省审计厅有关处室、审计学会、审计科研所和有关院校的专家学者等代表组成。
(三)评委会成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政策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2、思想作风正派,能够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做到严谨认真,实事求是。
第三章 评选标准
第七条 优秀审计论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要求,具有创新性。即按选题计划,抓住审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并在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方面具有创新和发展。
(二)观点正确,具有科学性。即论文的观点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审计基本理论、业务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三)切实可行,具有指导性。即在发展审计理论,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审计行为,指导审计实践,提高审计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或作用。
(四)行文严谨,具有规范性。即立论新颖,论述充分;逻辑严密,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行文流畅。
第四章 评选方法
第八条 评选优秀审计论文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发出通知。
评选前,由省审计学会发出《优秀审计论文评选通知》。
(二)推荐上报。
按照《优秀审计论文评选通知》的要求和评选标准,由各单位在所属范围内进行征集、推荐,经审查后填写《优秀审计论文推荐表》连同参评论文一并报省审计学会。
参评的审计论文,不得署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
(三)组织初评。
省审计学会按照收到参评审计论文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编号后,将论文和《论文评审登记表》一同分送各评委,各评委在审阅参评论文后,提出奖励等级并签署评语;召开评委会对参评审计论文进行评比。
(四)审查确定。
初评工作结束后,评选结果经领导审查后,公布获奖论文。
第五章 奖励办法
第九条 优秀审计论文奖励设置下列奖励等级:
一等奖1—3篇、二等奖4—6篇、三等奖6—8篇、优秀奖若干篇。每届评选优秀论文的各奖励等级名额,由评委会视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第十条 优秀审计论文的奖励方式:
(一)凡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优秀审计论文作者,均由省审计学会颁发相应等级的奖励证书。
(二)凡获奖作者,均由省审计学会颁发相应奖励等级的奖金。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2月1日起试行。
看,那一双双美丽的眼睛
张玉玲
人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睛,我们往往可以直达对方的内心。那么你,曾经看到过她们的眼睛吗?
那一双双鹰一般敏锐的眼睛。
在我的心目中,审计,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职业,是一片每多了解一分便多热爱一分的天地。在国家审计这一方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战场上,巾帼,从来都不让须眉。
你看,小型水库议案资金审计组的小梁同志!她工作认真细致,潜心挖掘案件线索,因为她和她的伙伴们严谨认真的工作,窜改、伪造上级部门文件,导致资金违规落入私企囊中的涉案人员才得以被揪出原形,移交法办。
在繁冗枯燥的数字里关注国有资金的去向,在堆积成山的账册中查证笔笔支出的真实。这精准的眼光背后,是审计女干部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蛛丝马迹中觅得国有资产流失的点滴信息,凭一份对人民负责的热血情怀追根究底。这辛劳的身影背后,是审计女干部对这份职业的敬重和时时在身的使命感。试问,“经济警察”的队伍里,少了红妆,怎会完满?
那一双双山一般坚定的眼睛。
有“粮食”,就可能会有蛀虫。审计干部查出国有资产流失,自然有人紧张有人忧,所以不要诧异有人送红包消灾,也不要诧异有人给恐吓电话威胁。久经沙场的审计干部,自然不会给乱花迷了眼,也不会给纸老虎吓破胆。
你看,2005年预算执行审计市县一组的小余同志!面对延伸企业总经理的红包诱惑,她坚守原则纪律,不为所动,廉洁从审。据不完全统计,市县一组在半个月内,就多次拒绝被调查企业的“吃请”。
自古先人就教导我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作为人民的公仆,心里的那杆秤更要始终摆得平放得正,要始终放着老百姓,放着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道理,我们的审计女干部们,怎会心里没数?
那一双双水一般清澈的眼睛。
预算执行审计是监督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的重头戏。为了向人民群众出具一份有份量的审计报告,我们的审计干部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身体不适,也要披挂上阵。
你看,不辞奔波、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小黄、小刘,带病出差、轻伤不下火线的小陈、小冯和小宁;还有翻山越岭,深入乡村民居,追踪每笔资金去向的老刘、小陈和小丘。
没人有怨言,也没人计得失。既然工作需要,那就甘于奉献。审计干部们清澈的眸子里,装的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装的是国有资产的安全。不信就问问我们的排头兵们,一定听得到她们自豪的宣言!
那一双双春一般温暖的眼睛。
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什么领域,想要始终葆有长久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要得是历史经验代代传承。我想,对初初入职的新人而言,老同志除了审计干部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让人敬佩,其对后辈谆谆教导、倾心相授的师者胸怀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吧。
站在你身后,耐心地告诉你如何去分析眼前正在处理的财务数据;走在你身侧,告诉你未来工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之道;坐在你身旁,倾听你提出的问题,一起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也许我没有办法一一道出她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她们的眼神,从来都是温暖的,从来都让人如沐春风。亦师益友的身影后面,看得到碧海蓝天的广阔胸怀。
那一双双海一般深情的眼睛。
在审计部门,业务处室的办公室常常是掩着门的。国家审计的性质决定了国有资产流到哪里,我们的审计干部就要去到何方。
你看,强忍母亲病故悲痛的小何,通宵守护住院父亲的大刘,还有小孩生病却无暇照顾的小郑!在紧张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她们都兢兢业业、不求索取,努力克服着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没有一人轻言放弃。
我们常说,女性多半还是归于家庭的。只是当初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接下来便只有坚定地走下去。也许没有办法经常帮爱人煲一份靓汤,也许没有时间常常陪在女儿身旁做功课,但那看向亲人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爱。且因了那份愧疚,她们更加懂得珍惜每一天握在手的幸福,更加懂得怎么去爱生命当中的至爱亲朋。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她们,用心地扮演着每一个角色。
透过一双双美丽的眼睛,我们看见审计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看见大家小家之间的唇齿相依、丝缕牵连,我们看见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我们看见审计女将们站在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最前线!
你看到了吗,那一双双美丽的眼睛?
(作者单位:省厅人教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李绪填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展和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规范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作出了高度概括。审计机关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于审计工作人员来说,“八荣八耻”同样是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性标杆,是审计人员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的精神指南。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审计事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努力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审计人员是国家公务人员,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可以信赖的审计信息,揭露违法违纪案件,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安全运行的神圣职责。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而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廉洁从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为此,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人们在评价历史得失时,往往把官员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时代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那么,在评价我们审计机关工作的好与差时,人民群众也就会以审计机关人员的道德修养来衡量审计机关的政治文明程度。如果审计人员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嘴上讲廉洁,行动搞腐败,审计干部队伍风气不可能正起来,必然会污染社会风气。如审计署通报的河北沧州审计员接受招待猝死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公生明,廉生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审计监督权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执政境界和监督效果。光荣与耻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知道什么是光荣,也就明确了什么是可耻。我们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既要培养光荣感,也要注重羞耻心。知耻近乎勇。因此,对于审计干部来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需要自觉带头履行的责任。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正是对审计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审计要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背离于人民的审计工作是被人民所唾弃。审计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其职责就是对各级权力部门和单位能否正确执法进行监督,把国家的利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凡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的就坚决支持,大力弘扬;凡是歪曲国家政策坑害老百姓的就坚决予以查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人本思想和执政为民思想,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人本审计”的宗旨,加强审计机关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审计人员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履行好审计的职责,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查处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违规违纪问题,使审计工作体现执政为民的要求,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样也是审计人员道德规范和奉献精神的基本内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等价值取向,正是审计人员履职监督尽责所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恪守的。但是,一些审计机关由于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多种因素影响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非不明、美丑不辨、荣辱不分,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审计机关面对道德建设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维护审计队伍良好形象,促进公正执法。首先要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明确审计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要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的有效载体,引导审计人员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使审计系统内部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学理论、学业务、学经验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上率先垂范,做道德楷模,树立严格、公正、廉洁的审计新形象。其次把荣辱观教育与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审计人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爱党爱国,敢于同危害国家利益的人作斗争,努力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卫士”;做热爱人民,关心弱势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人民满意的公仆;做学科学、爱科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审计工作的新时代的称职审计干部;做积极奉献,勤奋工作的敬业劳动者;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好榜样;做以诚实态度与他人交往,以热情态度为他人和审计对象服务的诚信人;做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维护法律尊严的合格公务员;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好公民。再次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净化审计风气相结合,坚持把廉洁从审作为第一形象。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审计公务员,应该像熟记财经纪律法规制度那样熟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得起诱惑,一身正气,做到廉洁从审,客观公正,担负起经济卫士的神圣职责。(作者单位:汕尾市审计局)
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刘国常 路云峰
[摘要] 审计质量表现为审计过程质量和审计结果(审计产品)质量。政府绩效审计质量可表示为特定审计主体发现问题、报告问题并采取恰当处理措施的联合概率。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是对政府绩效审计过程、审计结果及相应审计环境进行的控制。本文通过考察绩效审计和审计质量的基本概念,对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运用质量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作为研究工具,提出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框架,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绩效审计 审计质量 质量控制
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政府审计中绩效审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强化政府审计监督、促进资源优化配臵、提高公共治理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保证审计质量是关键。本文就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
关于审计质量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观点[1]: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本文我们称之为审计产品质量观)。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本文我们称之为审计工作质量观)。还有人提出第三种观点,比如徐政旦等人提出应将审计人员质量包含在审计质量中[2]。其实,审计人员质量必然反映在审计工作和审计最终产品的质量上,因此,第三种观点仍可归入前两种观点。
上述审计质量的两种观点(审计产品质量观和审计工作质量观)各自都有一定的理由,他们所持的观点都有各自所考察的不同审计种类和环境,或者有着各自的观察视角。在不同的审计环境、目的、种类或者不同的观察视角下,对审计质量的两个方面,或同样重视或有所侧重。
如果用QW代表审计工作质量,Qp代表审计产品质量,可以认为:一般地,Qw与Qp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设其函数关系为fi,则有:
Qpifi(Qwi,Zij)公式(1)其中,i表示不同的审计项目;j表示影响审计质量的审计环境,或影响相同审计项目的不同因素所组成的不同环境条件;Zj表示除Qwi外,对Qpi有影响的不同的自变量;i,j=1,2,3,„。
由公式(1)式可得:
Qwifi1(Qpi,ij)公式(2)其中,fi1是fi的反函数,ij为扰动项,其它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与公式(1)相同。
同时,设Qi为审计质量,g为 Qpi、Qwi与Q的函数关系,扰动因素设为,i表示不同的审计项目,则有:
Qi = g(Qpi, Qwi,i)公式(3)第一种情况:将公式(1)代入公式(2),即可消去Qpi。如果忽略扰动项,我们可以将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此即审计工作质量观。
第五篇:按照通知相关要求
按照通知相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形成文字材料,2月14日前将电子稿发送至yqxljxzxx@126.com邮箱
永教字2012第2号
永清县教育局
关于做好寒假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
各乡镇(工业园)中心校、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
新学期开学在即,为确保学校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开学准备
各学校在开学前对学校设施设备、学习生活场所、制度建设与落实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各种用电、用气设备全面检修,确保使用前正常运转;有住宿生的学校对库存米、面、油、副食辅料重点检查,确保所有食材未发霉变质。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与交警部门配合,打击“黑校车”,改善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二、严格落实校内各项制度,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认真落实门卫、值班、巡逻制度,加强校园安全事故易发场所和环节的管理;严格落实学生集中出入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楼道值守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对照《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及
装备技防设施工作的通知》规定,检查学校门卫设臵、防护器具装备、技防是否符合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学校,要及时配备到位。
三、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
各校在开学后认真组织好“安全教育第一课”,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师生全体大会、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让学生“学好学会”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开展学生矛盾排查,在学生中开展管制刀具及危险物品清缴工作,避免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发生。
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落实学校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制度,将学校的作息、大门开闭时间和应急避险知识,以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协议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监护人,并将与监护人签字的书面材料建档留存,以便待查。
各学校要将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于2月10日下班前,形成书面材料报安全股。邮箱: 电话:6680589
2012年2月8日
通知
永教字[2011]第119号
永清县教育局
关于做好寒假及春节期间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工业区)中心校、县直各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
春节将至,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寒假及春节期间学校安全工作做出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按照通知要求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放假前,各校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自查,做好检查记录,同时,汇总形成书面材料,2012年1月4日前上报教育局安全股。
2、要突出抓好安全常识教育,各校要对全体师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提醒广大师生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并将《致全县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印发到每名学生手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完善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工作职责,保证信息畅通,发生紧急事件或事故要及时上报。
4、各学校要全面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抓好学校的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附:致全县中小学生的一封信
(此通知可登陆YQJYJANQUANKE110@163.COM,密码6680589下载)
永清县教育局
致全县中小学生的一封信 2011年12月28日
同学们:
春节将至,各中小学即将放寒假,为保证全县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我们提醒同学们,春节期间,要时刻注意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遵守安全制度,确保安全不出问题。
一是交通安全。车祸猛于虎,稍不留意便有残疾或生命之忧。同学们出行时:要遵守交通法规,规范行走和骑车;不乘坐无证无牌、无安全保障的车辆;检查好自行车的铃、锁和刹车,保证骑行安全。要多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增强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12周岁以下的同学不要骑自行车上路。乘坐摩托车时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同时,还要劝告自己的父母,自觉遵纪守法,不开快车,不酒后驾车,不无证驾车,不违法鸣号,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
二是消防安全。同学们要熟悉火警电话号码“119”,并要学会准确拨打,报告形式为:“XXX地(详细地址)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同学们寒假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注意安全,尽量选择空旷地带燃放,避免火灾或安全事故的发生。十岁以下的学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家长燃放时要远离观看。
三是不进 “三室两厅”及网吧。我国法律规定,中小学生禁止进入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录相室、歌舞厅、卡拉OK厅及网吧。因为中小学生一旦沉迷于这些场所,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希望同学们要牢记在心,特别是在放假期间更要注意把握住自己。
四是不上当受骗。在假期中父母不在,一个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等,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明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千万不要开门。如果陌生人欲强行闯入时,千万不要害怕和慌乱,应立即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或者佯装打电话吓跑陌生人。要正确使用报警电话“110”,并养成进家随手关门的习惯。
五是严禁溜冰。由于今冬气温偏高,河里的冰结的很薄,同学们注意不要到结冰的河沟里走动玩耍,以防溺水。
安全事关方方面面,以上列举的仅是日常所见和需要广大中小学
生特别引起注意的安全问题,需要同学们时时关注和提醒自己。
最后,祝同学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幸福的春节!
永清县教育局
201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