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19:4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

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

所谓人文精神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就是哲学观念上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层面,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可以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第二个层面是政治上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它要求人们能够对自己的民族充满纯朴的感情并为之奉献终身,在国家的民主化建设中牢固树立民主和法治的思想。第三个层面是道德上的行为规范、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这也就是遵守民族道德规范,严守职业准则,充满善心和真诚的人文关怀。

所谓科学精神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提炼出来的对有关科学本质属性和科学方法论的概括,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综合。主要包括追求捍卫真理、勇于探索未知、实事求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团队精神的充分张扬等方面。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人文精神既含有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的精神因素,也包括发展科技的精神因素。同样,科学精神中既含有科学技术的精神要素,也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最高层面上是高度融合、统一和不可分离的。

科学的求真精神在科学实践中产生与弘扬,并与人文精神中的“善”与“美”的要素珠联璧合,进一步充实了人文精神中的理性特质,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气质、情操、人格等情感内涵,提升了人文世界的精神气韵,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中最优秀的成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理性力量和人格力量。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形成的求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和革命精神已经成为近代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尽管其观察事物的视角和出发点不一样,但它们在更高的境界中是融为一体的,达到了内在一致,当人们的精神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就既是一个科学的人,又是一个人文的人,是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的完人。

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是大学精神低层次要求。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人文精神中加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精神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等。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则是大学精神的高层次要求。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我国众多大学执著和追求的目标,我国许多著名大学校训都体现了办学者的这种愿望。如北京大学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云南大学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等等。这些校训虽然表述的方式不尽相同,体现出鲜明的大学精神的个性,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而这也正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第二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 自然、认 识与改造 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 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 中逐步成长起来,不 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 下 ,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 突破 ,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高度视 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 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 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 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 的尊重和对 人 的主体性的祈 盼和离扬,对生 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 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 个维 度和 人类精神的重 要组 成部分,为人类社会 的 发展 提供 了两种 精神指向。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

第三篇:弘扬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0多年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向我们彰显了科学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总是有少部分人,以科学的名义做着有悖于科学的事情,以科学的名义阻碍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某院士论文抄袭,某学者学术造假,某伪科学盛行,某大学生只顾赚钱、不顾学业等等,都折射出了当代人中科学道德、科学素养的缺乏,长此以往,将动摇我国创新性国家根基,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阻碍。究其原因,一是落后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是不合理教育体制与科学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监管不力与科学发展之间的矛盾。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解决:

一、提倡科学思维,营造良好氛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爱因斯坦说过:“背对荣誉,面对科学”。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科学精神的培养,以求真务实,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荣,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对待科学,坚持一切用实际说话,摒弃“伪”科学。政府也要运用电视、报纸、多媒体等现代宣传工具,将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领导干部须率先垂范,积极开展弘扬科学的主题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拓科普市场,满足多种科普需求,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真正促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精神在全社会的盛行。

二、坚持科学规划,减少行政干预。要改变现在行政干预科学,门外汉指挥行家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展诸如消除高校行政化、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行动,加快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学合理制定各种发展政策和战略,以科学的角度、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对教育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改变现有一切以论文为重点的教师评职、评优模式,积极探索更科学、更综合的教育评价机制,让每个学者都能够平心静气的做好自己的科研教学工作。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捆绑制度,把课程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际指导理论,用市场决定课程,保证教学的科学合理性。

三、确保科学发展,加强监督管理。对科学道德问题,相关部门要协调管理,齐抓共管,形成上级监管,部门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多角度、深层次监管体系。相关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科学道德问题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开展对该问题查处的职能,努力提高综合监管工作水平。建立科技工作者诚信数据库,从管理层面完善应对教育腐败、学术腐败、科技腐败的工作。对待“伪”科学事件及制造“伪”科学的相关人员,要严肃对待,从重处理,维护好科学道德,为科学的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一撮而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耐下心来,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论科学精神

论科学精神

姓名:魏伟学号:02130098 班级:自然辩证法2班

当今时代,可谓是科学的时代,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于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科学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都在竞相发展科学事业,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更是把科学推上了神圣的殿堂。这种对科学的崇拜,在一定范围内是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的。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步”。社会技术上的需要能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但这毕竟是科学发展的外因,从长远来看,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国家要保持科学持续不断地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中国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繁荣与起伏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成就至今还令我们感慨和赞叹。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我们的科学落后了,我们的经济落后了,国家和民族落后了。如今,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作用下,我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人们也在充分享受着科学所带来实惠,但我们应该看到,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极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丰裕的精神财富。然而,何谓“科学精神”呢?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这就是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和体现的高尚卓越的情操、气质、品格和行为特征以及科学活动过程中制度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规范的内在统一。科学精神在科学家身上表现为崇尚真理、唯实求是、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善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坚守志业、忘我献身等的情操、品质和行为特征;在科学活动和事业上体现为“普遍主义气”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制度化规范。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中,许多人,包括部分科研界的知识分子或某些精英人物,面对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福利,只看到了科学“形而下”的力量,而忽视了科学的“形而上”的作用。于是人们把科学看成了纯粹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等等。这种极端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学完整形象,泯灭了科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科学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视科学为工具的这种实用主义观点固然推动了民众对科学的热情,但这只是由于物质利益而重视科学,而不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科学的。作为文化形态或意识形态的科学,其本原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是超越了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虽然这种“形而上”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实在的和深远的,犹如轻柔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学的形而上的形态和力量,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这样便否认或贬低了科学的精神的意义和人文价值。西勒说的好,“科学是女神,不是挤奶的母牛”。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折服于科学的惊人力量。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人们崇尚科学,大力发展科学的背后是科学精神的缺失。昔日令国人振奋的“汉芯”系列却成为一幕欺世闹剧,上海交大的陈进事件令人寒心。对于当今科学精神缺失现象,我们改怎么办呢?换句话说,科学精神能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个人因素上来讲,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品质、顽强的毅力及其良好的行为特征,而这些情操、品质、意志和行为特征是科学家良好素质的体现,是科学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天赋的外在体现,人是有天赋的。科学家内在的科学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家的非凡品质,既然是一种品质,它自然是和科学家的心理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应当提高当今科学家的科研心理动机。

其次、从社会因素上看,社会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人们把科学仅看成是“救亡图存”的工具时,仅看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时,科学精神被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所遮蔽,科学不仅有实用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理性价值。大力推广科学的理性价值也显得

尤为重要。最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育途径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上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被称为是“科学家的美德”。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好奇心与科学家的好奇心毕竟不一样。如,孩子往往只是对事物表面和感官现象做出好奇的反映,它是瞬间的和无意识的行为,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简单的行动就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并借此激发孩子对世界各种现象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在探索思考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建立在兴趣和爱好基础上的探索将是执著的,是废寝忘食的,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这些优良的品质,可以说就是科学精神的雏形。一个人这些品质的获得,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它需要长期的磨练,从小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将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

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促使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科学精神在科学共同体的框架下,体现为一种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它引导科学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体现的是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但对科学家来讲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是一种他律,能不能将这种他律转化为科学家的自律,这与科学家的道德素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条件下,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规范受到了挑战,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规范理论是在一个纯粹理想的状态下。一个人科学道德素质的提高,基础在教育,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基

础,科学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科学素养,掌握理性的分析事物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做到:转变教育观念,将科学知识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统一起来。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但不能将知识的传授代替精神的培育。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使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开启智慧、提升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模式,主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传统教育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不但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是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此情况下,老师的强制措施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真正具有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育中严重制约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主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

总之,“科学精神”是当前科研事业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影响着社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作为一名当代的研究生更应该发扬良好的“科学精神”,为祖国未来的科研事业贡献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五篇:弘扬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成为技术革新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国民中的普及程度远远不能与我国的科技实力相匹配。君不见地摊算命学手相学大行其道,祸害百姓骗钱害命屡禁不止;君不见高校学术造假学术剽窃日益猖獗,影响恶劣毒害青年浮躁浮夸求实风气越来越少;君不见我国的假货水货冒牌货横行世界,价格便宜质量不好难成品牌。-------种种现象说明,我们不得不弘扬科学精神,全面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科学精神是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是创新改革的精神,是求实求真的科学理性的精神,更是民主协作团结互助的精神。新时期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科学精神就是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还是剽窃他人论文进行学术造假,都是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提升科学素养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科学素质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夸大其词的“基因皇后”,还是肆意炒作的“纳米”、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这些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被炒的沸沸扬扬,都是由于公众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必须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推动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建设中,要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国家应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举办各种普及科学常识的讲座和活动,使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如何提升全民思想道德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近年来推出了大量的时代先锋人物,以及连续举办了好几届道德模范的评选。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极大的推动。

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因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项项有力举措、一个个美德故事、一系列先进事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文明道德之花竞相开放。

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全国道德模范”——一个崇高、珍贵的荣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德真谛,感召着整个社会。

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退休后回乡义务植树20多年、情满青山的老地委书记杨善洲,为民造福、鞠躬尽瘁的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命运多舛却坚强乐观的“90后”孝女孟佩杰„„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闪亮的火炬,向整个社会传递着道德的力量,放射出道德的光芒。

把道德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道德光芒照耀神州大地。全国道德模范用平凡的行动和高尚人格,激励全体公民见贤思齐,不断提升道德素质。他们用感人的事迹和先进思想,引领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个鲜活事例,一笔笔精神财富,唤起人们内心的感动,唤起人们对于公民道德的认同和追求。向道德模范致以崇高的敬意!”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周祖山的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

全国各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掀起学习道德模范高潮,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首都文明办利用“文明北京”官方微博广泛开展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动员微博网友积极参与投票;天津市文明办开设“身边好人”网络论坛,开展线下“爱心接力”活动17场„„

近年来,江苏常州在全市范围内推开“道德讲堂”建设,广大群众自觉热情参与,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全国各地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各类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纷纷开展,创优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在广东,各类时尚元素被注入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中。“手机学习天地”短信栏目每天早晨为移动短信用户免费发送学习信息,内容包括广东名人事迹、名言警句等,把公民教育内容以快捷、便利的通道,送到广大群众手中,增强了教育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如今,神州大地已经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树立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下载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精神(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精神之我见

    科学精神之我见 居里夫人的故事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是以居里夫人为榜样而进行着科学研究实验。这位女性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我们从......

    关于科学精神的格言

    关于科学精神的格言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2、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达尔文3、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光电研究所周龙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在研究生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每当人们谈论起它们都会无限感慨,通常都是抱怨它们中某一项的缺失,这十分值得我们......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作业理实0902班司浩楠4096003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司浩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

    弘扬科学精神论文

    弘扬科学精神论文弘扬科学精神论文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

    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

    科学精神 人文基础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天津工业大学世界科技文化史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姓名:王 大 海学号:0910310915专班级:机自099学校:天津工业大学2010年12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1、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赫胥黎2、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