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精神之我见
科学精神之我见
居里夫人的故事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是以居里夫人为榜样而进行着科学研究实验。这位女性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我们从她的身上能学到了什么呢,我想她的科学精神是其中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对于科学精神我们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是求实.科学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科学精神是本质和精髓,是始终贯穿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之中,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它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其中求真、质疑和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内核轴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在导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运用一种科学的精神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学术修养和个人修养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只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研究生培养的目的。
科学精神是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即追求真理。这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追求真理,强调为知识而知识,即“爱智”精神(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另一种是求得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造福于人类。科学的对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承认对象的客观实在性,避免主观任意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正是由于具有苛求和崇尚真理这一特质,科学精神导致了科学的昌盛,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世界的漫漫征程,始终贯穿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求辩证地思考一切。联系与发展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必然具有辩证的性质。科学精神容不得片面性和思想僵化。
科学精神也是质疑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怀疑。批判精神首先源于质疑的勇气,因为世界乃至宇宙从来没有任何享有质疑豁免权的绝对权威。合理质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科学的质疑精神虽然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都值得质疑。但它不是主观的相对主义,而是客观的相对主义。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通过它的质疑精神不断前进的历史。如果对什么事情都轻信盲从,如轻信盲从所谓的“世界末日”之类的荒诞不经之说,那就根本谈不上科学精神。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延伸,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正因为有了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社会历史长河才得以生生不息。
在人类社会,科学精神属于人文精神,或者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人文价值观。在当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它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领域之中。科学归根结底是和人类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的。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而言,科学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一)培养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 要坚持科学精神,必须摒弃名利的诱惑,甘于淡泊,默默追求。现实生活中,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科学研究已不是一片净土。有的研究生为了名利,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编造实验和计算数据,弄虚作假。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是经不起科学的检验的。
(二)学会批判和适度质疑的精神
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个体创新的生命和精髓,批判既包涵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是个体知识、情感、意志、行为、风格等综合素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个体的成长中更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创新主体进行创造活动,首先应该具有批判的意识,一个善于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但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创新人才。个体要想使自身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新型人才,在获取和积累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中必须贯彻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对人类业已存在的成就进行反思、审视、考问与批判
(三)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重专不重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么多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个人主见.如果一个研究生缺乏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那就难以拥有挺立潮头、影响时代、引导社会的精神气质,也难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开拓、发展、超越的历史使命。就此而言,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第二篇:“鹤壁精神”之我见
“鹤壁精神”之我见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这个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城市精神的打造应遵循“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原则,“形神合一、相得益彰”原则,“独树一帜、突出特色”原则,“内外兼顾、双重导向”原则。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一面旗帜,对内要能够凝聚人心,对外要能够树立形象。打造出来的城市精神既要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加深对城市的印象,从而提高城市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更要能够引导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不断发展。
最近,市新闻媒体在公开征文,定义“鹤壁精神”,依据以上定义和应遵循原则,我认为鹤壁精神可归纳为“和谐、隽美、拼搏、尚德”。
和谐,是鹤壁精神的内在表现,是鹤壁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鹤壁孜孜追求的重要目标。每条大街上每个人脸上透露的笑容是和谐,全市上下团结奋进构建富裕、文明、生态新鹤壁是和谐,安居乐业是和谐,政通人和是和谐,荣膺全国社会治安优秀城市是和谐,获得“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和谐,幸福指数在全国各城市领先是和谐,公众安全指数在全省居首是和谐。
隽美,是鹤壁精神的外部表现,是鹤壁的客观环境的准确表述,也是鹤壁致力打造的形象标识。鹤壁名字美,山水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有被誉为“史河”、“诗河”、“北方漓江”的淇河;有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云梦山;有文物古迹荟萃、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仙居的大伾山。一个总体面积不大的市有山有水有平原,工业农业旅游业全面发展,乐山乐水,美不胜收。
拼搏,是鹤壁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因煤建市,由一个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省辖城市靠的是拼搏;几易其址,逐渐成为富而美、富而强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靠的是拼搏;由一个小小山城搬迁到交通发达的淇河之滨成为一个滨河美城靠的是拼搏;由一个产业简单嬗变成发展循环经济,一座现代工业城市,并吸引世界百强、全国百强竞相投资的热土靠的是拼搏。
尚德,是鹤壁人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实践。勤劳朴实的鹤壁人崇尚追求高尚美德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王禅、箕子、子贡、荆轲、商鞅、孙思邈等先辈留下崇尚道德的光辉事迹,更有用自己双手绿化千亩荒山,一辈子爱心倾注在家乡建设、教育事业和拥军活动上的靳月英;有几十年如一日,一辈子和玉米种子打交道,促进产学研、育繁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步伐的程相文。他们的先进事迹不断引导鹤壁广大干部群众追求美德、崇尚美德、学习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步步提升。
第三篇:英雄精神之我见
英雄精神之我见
------学习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有感
有这样一面英雄的旗帜,饱含沧桑,虽历经风雨,却始终鲜艳飘扬;有这样一支具有钢铁意志的队伍,久经磨砺,默默奉献五十余载,却依然斗志昂扬。他们就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2009年8月5日,国家测绘局下发了《关于组织收看收听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先进事迹新闻宣传报道的通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于 8月7日 召开了“学习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座谈会”,通过学习文件、收看视频、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了国测一大队身上的测绘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听后我深受感动。由此引发了我对测绘精神的重新思考,重新理解“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第一,热爱祖国。
祖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资源开发,每一项都离不开大地测量这个先行者。国测一大队自建队以来,六闯“生命禁区”,1975年,第一次准确测定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 8848.13米 ;2005年,第一次精确测定珠峰的岩石面海拔高程为 8844.43米。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谱写出动人的英雄之歌。
他们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建立中国大地原点,累计完成国家各等级三角测量1万余点,建造测量觇标10万多座,提供各种测量数据5000多万组,得出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控制成果,出色完成了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国家高精度GPS A、B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蒙、中巴、中尼边界勘测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项目,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他们走赤道下南极,参加科学考察,填补祖国南极测绘的空白,让祖国在南极占有一席之地,为祖国增光添彩。
2006年,国家启动“西部测图工程”。因经济技术能力所限,我国西部约200万平方公里国土,一直没有1:5万地形图,占我国陆地版图近四分之一,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进程,也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西部测图工程”承载了几代测绘工作者的梦想。而我们的英雄大队的主测区就在号称“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和新疆戈壁,这里是无人区、危机四伏的高山大漠,他们还要接受大自然的考验。
这就是测绘精神,“热爱祖国”的测绘精神。
第二,忠诚事业。从1954年至1989年,已经有四十六位一大队职工牺牲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而这只英雄团队的队员迎着朝阳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来都无怨无悔。他们对事业的态度是“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就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面对社会上的众多诱惑,他们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强意志。如今,职工的思想观念变了,管理体制变了,技术手段变了,作业装备变了,但是艰苦的自然环境和野外工作性质还没有变,对事业忠诚的精神没有变,而且,他们还要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目前全队患有肺气肿、肝炎、关节炎、胃病、心理疾病等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疾病者,占有相当的比例,更有不少人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一些职工英年早逝。在人生的等高线上,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所有的测绘工作者乃至全人类诠释了什么是对事业的忠诚!
这就是测绘精神,“忠诚事业”的测绘精神。
第三,艰苦奋斗。
54年建队时,他们队伍的前身是解放军测绘大队,解放军那种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和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深深扎根在队伍之中。几十年来,尽管大队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测绘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种精神通过传、帮、带,始终保持了下来并得到了发扬光大。
他们24次进驻内蒙荒原,28次深入西藏无人区,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总计5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多圈。摄氏70度的火焰山、零下45度的北疆阿勒泰地区,都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身影。他们一次次向自然界和生命的极限发起冲击,为了祖国甘于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工作环境无比艰苦。冰雪严寒、高温酷暑、沙漠干渴、雪崩雷击、洪水野兽、山高路险„„再加上测绘工作点多线长,高度分散等特点,他们要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身体和心理折磨,但他们没有退缩,相反,他们以苦为乐大胆开拓,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队作风,展现不畏艰难,战胜一切的冲天豪气。
这就是测绘精神,“艰苦奋斗”的测绘精神。
第四,无私奉献。
国务院于1991年授予国测一大队“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大队”,他们并没有因为荣誉而停滞不前,相反,他们把荣誉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警钟,把荣誉作为无私奉献的一种责任,多年来,一如既往地谱写着英雄大队感人的续曲,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大,他们完成了大量的大型工程测量任务,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测一大队几代队员,以祖国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把个人利益汇入集体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的长河之中。长年累月奔波在外,为描绘祖国山河舍小家顾大业,忘我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这就是测绘精神,“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被国测一大队诠释的淋漓尽致,我们要以他们为旗帜,以他们为楷模,传承和发扬他们优良的测绘传统,学习和吸收他们宝贵的测绘精神,鞭策我们的实际工作,奋勇拼搏,勇于吃苦,履行工作职责,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向祖国60华诞献礼,为建设“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广东精神之我见
1.围绕“广东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广泛讨论,对“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和提炼企业精神”活动的建议。
“广东人精神”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目前,在“广东精神”征集活动中,“先天下、纳百川、重实干”,“先天下、纳百川、乐善实、重实干”,“先天下、纳百川、讲诚信、重实干”,“先天下、纳百川、讲契约、重实干”四个表述获得了最多公众的认可,虽然表述略有差异,但它们都能代表新的“广东精神”。围绕新的“广东精神”,首先,我们应该认真收集相关资料、文件,深刻理解、消化“广东精神”实质、内涵,编辑“广东精神”学习读本,让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学习领会;其次,以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为统领,结合“广东精神”和所属城市精神相结合,将“广东精神”融入公司各项企业文化活动中,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比如,在创新文化中,如何体现“先天下”精神,在服务文化、履行社会责任中如何体现“纳百川”精神,在保持网络领先、巩固市场主导地位中如何体现“重实干”精神,等等;第三,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东精神”和所属城市精神,发动员工按照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结合“广东精神”和所属城市精神,进行“企业精神”征集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价值观;第四,加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广东精神宣贯活动,提振精神,激发活力,营造积极向上浓厚氛围;第五,在市场推广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中,要结合“广东精神”和城市精神进行主师策划,使活动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真,同时,在业务推广中,要介入城市重大工作、介入社会管理需要,融洽政企关系。
第五篇:华西精神之我见
华西精神之我见
8月22日至8月29日,我有幸参加县委组织的赴华西考察学习团前往华西村,实地参观了华西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听取了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的报告。我从内心里感慨华西“天翻地覆慨而康”,佩服华西人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其年上缴利税480个亿,村可支配收入30个亿的成效,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其飞速发展的程度与我县广大农村相比较,我们可能落后了30—40年。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享党的富民政策,华西人,究竟靠什么精神催生了“天下第一村”?
一、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灵魂。纵观华西村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史实际上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奉献史。老书记吴仁宝是一位传奇式的共产党员,他在任江阴县委书记时,即以实干苦干精神名扬江苏省。为此江苏电影制片厂为其制作了新闻短片《县委书记当农民》,其后,他竟然在卸任县委书记后毅然回到华西大队担任支部书记,整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头大搞农业生产。华西村逐渐富裕起来后,吴仁宝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不座村里最好的车。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实写照,其严以律己的精神带动了村里的其他党员。吴仁宝朴实的语言更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他说:“家有黄金数吨,每天也只能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夜里也只需一张床。他把古人“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千顷,日食一升”的理念形象化具体化,体现出共产党人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吴仁宝不只是说在嘴上,更是落实到行动上,村上铸天下第一钟,他带头捐款100万元,他还把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奖励给他的1.2亿元奖金一分不拿,全部用做村集体股份。其合情合理合法的巨额收入用于集体发展,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但吴仁宝做到了。有了这样一批共产党人,天下其他村做不到的,华西村能做到,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是法宝。华西村在50—60年代时和我们多数村一样,也是户无余粮,家无存款,村无积累。但与其他村不同的是,华西人不安于现状,不安贫乐道,甚至于不少富即安。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年代,村里偷着搞起了铁匠铺,有了村办企业。当其他村忙着分田到户时,其灵活运用党的方针政策,继续实行统分结合,集体经营。他们把农村变为工厂,把农民变工人,变为股民,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民入股最少的达200万元,富裕程度可见一般。他们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就是咬住经济建设主线条不放松,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无论在60、70、80、90年代直到现在,用华西人的话说:“要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要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要共产主义有共产主义”。需要什么都可以在华西村找到依据与缩影。这就灵活运用了上级方针政策,依据客观实际探索出了适于生存的发展之路,我们有些人死搬政策条文,做事这不敢哪不敢,前怕儿狼后怕虎,最终一事无成,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缺少华西人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财富。华西之富超乎人的想象,其家家住小楼,置草坪,建游泳池,开小汽车。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可谓富甲天下。但在华西村看不到一点浮夸浪费之风。村里每人收入的80%用于入股,现金支配仅占收入的20%。村民工资每月不超过2000元,连吴仁宝老书记每月也只拿1800元工资。干部和村民日常生活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吨水做起。华西村办公及生活用具全部是节能灯,他们说,华西村用电每度才0.25元,一家一户就是用几万度电也不是问题。但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村民的生活也从讲营养角度予以适当配置。用我们眼光看,华西人饮食可能比我们镇安县人生活还要简单。早餐简单到不如我县一些宾馆给客人的配置,但华西人就是这样朴实朴素的生活着。他们艰苦奋斗,不奢华排场的精神也许就是他们永竭的精神动力,这也给我们这些经济并不发达但却时常大手大脚的人们一个启示——败由骄奢成由俭。
四、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精神是动力。华西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科学发展的思路处处体现其中。六十年代发展手工业,七、八十年代发展乡镇企业,九十年代发展股份制企业。农民住房也从分散居住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分配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他们又集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都能在华西村找到烙印,他们总是追着太阳走,跟着时代走。近年来,华西村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提高就业,就业提高人的素质”的思路,可谓独到新颖,颇具新意。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要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要与时代合拍,故人讲:“物意天择,适者生存”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华西村之行受益匪浅,启示颇多,其发展道路虽不可复制,但其诸多精神却值得我们各个地方,各位领导学习借鉴。
本文作者系云盖寺镇党委书记
邢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