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时间:2019-05-14 19:4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一篇: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1原料

1.1玉米芯

收购玉米芯期间,应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玉米芯逐批逐车进行符合性检验。

1.2硫酸

进厂硫酸应逐批逐车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放库,库存硫酸超过一个月,再次使用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生产用硫酸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观:无色至黄色液体

含量:≥92.5%

1.3碳酸钠

进厂碳酸钠应逐批根据取样规则取样分析,符合下列要求方可使用。

外观:白色粉末

烧失量:≤1.0%

含量:≥98.0%(以干基计)

包装:防水包装

2中间控制分析

2.1稀硫酸的含量

新配制的稀硫酸根据生产需求适时取样抽检,其分析结果符合下列要求为合格。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含酸量:3.8—4.2%

2.2原液

水解生产中产生的原液由生产科根据生产需要通知分析人员取样分析,其正常生产时分析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为合格:

糠醛含量≥4%

2.3废水

生产科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分析分析一次,其分析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为合格: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或半透明液体。

糠醛含量≤0.10%

3产品

3.1新精馏产品

新精馏产品的糠醛应逐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合同规定的指标或公司内控质量标准为合格。

临淄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糠醛内控质量标准

3.2出厂产品

出厂糠醛包前应确认贮罐内糠醛质量,合格后方可包装。包装后应逐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为合格,若无合同要求,则应符合国标《工业糠醛》GB1926.1—88二级品的要求为合格。

合格品方可出厂。

糠醛的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与国标《工业糠醛及其试验方法》GB1926.1—88同。

第二篇: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说明:电梯检验技术标准主要依据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58-88《电梯技术条件》,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1 每台电梯应设独立的主电源开关、开关应安装于机房入口方便操作处,其容量应能切断该电梯正常使用的最大电流。2 同机房又亦两台以上曳引机时,应设匀分各开关对应电梯的标志。3 控制电路中应设置有锁紧装置的计数器。无故障试运行不少于3000次。4 控制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相序、断相及过载保护装置。(测量相序使用熙源泰电力仪器网)5 曳引机应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载开闸情况下,人力应可手动将电梯上下移动。无齿轮电梯应设紧急电动操作装置,使电梯能在断电时能就近平层。6 盘车处应明显标出轿厢升降方向。7 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可靠,运行时无磨插,制停时应无撞击声。严禁带闸运行。开闸间隙应不超过0.7mm.8 测速发电机如用链、带传动时,应设安全开关。反馈电压断电后,电梯应立即制动。9 限速器调节部位加封记。标明动作速度,标出安钳动作响应的旋转方向;限速器应每二年进行一次校正实验。10 额定速度大于1 m/s时,限速器应设安全开关(测量电梯速度的熙源泰电力仪器网)11 上下限位开关应完好有效,且不应与上下极限开关同时动作。极限开关动作后,对重或轿厢均不应与缓冲器相接触。12 当轿厢、对重完全呀实在缓冲器上时,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必须不小于0.1+0.035V2(m的要求。13 轿顶对重侧应设防护栏,其它侧与井道壁间距大于300mm时,应设置防护栏。14 曳引钢丝绳受力应相近,器差值应满足<=5%,绳头组合应可靠,绳头板固定应牢固,曳引绳不应有死弯、扭曲、断丝、磨损。15 轿顶应设置能切断轿内一切操作和自动开关回路的检修操作装置,各按钮开关应标明其功能名称,安全开关应带红色标志。16 当轿厢设有安全窗其轿厢安全窗应设置有效的安全开关。17 层门、轿门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应为4-8mm,层门滑块的固定应牢固,滑块不应脱出地坎滑槽。18 开门刀与门滑轮的啮合深度应满足>=5mm,运行时门刀与滑轮,门刀与地坎,滑轮与轿坎不应相碰。19 层门应设置直接式的电气机械联锁,其啮合深度应满足>=7mm, 侧隙1-3mm,接触应可靠,固定应牢固,被动门应有开关。20 层门开启时,在应急状态下,电梯应以<0.63m/s的检修速度运行 21 各层门应设置机械钥匙开锁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21 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应满足GB7588中8.2.1及8.2.4条规定,如大于上述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使用

工况要求。23 具有无司机操作功能的电梯应设置防挤压的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应可靠。有司机操作的电梯,门不应持续关闭,应点动关门。24 有贯通门桥厢的电梯,当无层门的层站时,响应的轿门不得开启。25 自动层门应设置自动关闭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如其采用重锤式机构,其重锤滑道下端应有封闭装置。26 轿厢操纵箱上应设置能切断控制电源的电锁,电锁应用专用钥匙控制,用文字标注的按钮、开关应用中文标明其功能的名称。27 轿厢内必须设有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电梯行程超过30米,轿厢与机房之间应设对讲装置。28 安全钳楔块间隙两侧应均匀,动作应灵活可靠。29 补偿链应设置二次保护。运行时补偿链不应与其它物体碰撞。30 额定速度>=2.5m.s时,应设置补偿绳,并设安全开关及防跳装置。31 选层器接点清洁可靠,钢带应设安全开关。32 底坑对重侧应设置不低于1.7m的护栏,通井道,应设置不低于2.5m护栏隔离。33 轿厢下梁碰板至缓冲器距离:弹簧200--350mm、液压150--400mm 34 对重下梁碰板至缓器距离:弹簧200--350mm、液压150--400mm 35 液压缓冲器应设置复位开关,油量充足,复位灵活。柱塞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并采取防尘、防锈措施。36 限速器张紧装置应设置安全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37 应坑不应有积水或杂物,深度左于1.6m时,应设置爬梯。38 底坑应设置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安全开关及电源插座。39平衡系数试验,平衡系数应为40--50% 40 限速器试验:当限速器绳轮的速度达到设计的动作速度值时,限速器应能准确动作,并限速绳夹紧。41 安全钳实验:当限速器动作时,楔块或卡紧件应能可靠的将轿厢制停于导轨上,且轿底倾斜不超过5%。42 超载报警安全装置试验,动作应灵敏可靠 43 超载运行试验。44 消防功能试验,装置应灵敏可靠。45 电梯起、制动加、减速度试验。

第三篇: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电梯检验技术标准

说明:电梯检验技术标准主要依据GB7588-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58-88《电梯技术条件》,GB10059-88《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机房

每台电梯应设独立的主电源开关、开关应安装于机房入口方便操作处,其容量应能切断该电梯正常使用的最大电流。

同机房又亦两台以上曳引机时,应设匀分各开关对应电梯的标志。

控制电路中应设置有锁紧装置的计数器。无故障试运行不少于3000次。

控制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相序、断相及过载保护装置。

曳引机应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载开闸情况下,人力应可手动将电梯上下移动。无齿轮电梯应设紧急电动操作装置,使电梯能在断电时能就近平层。

盘车处应明显标出轿厢升降方向。

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可靠,运行时无磨插,制停时应无撞击声。严禁带闸运行。开闸间隙应不超过0.7mm.8 测速发电机如用链、带传动时,应设安全开关。反馈电压断电后,电梯应立即制动。

限速器调节部位加封记。标明动作速度,标出安钳动作响应的旋转方向;限速器应每二年进行一次校正实验。

额定速度大于1 m/s时,限速器应设安全开关

上下限位开关应完好有效,且不应与上下极限开关同时动作。

极限开关动作后,对重或轿厢均不应与缓冲器相接触。

当轿厢、对重完全呀实在缓冲器上时,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必须不小于0.1+0.035V2(m)的要求。

轿顶对重侧应设防护栏,其它侧与井道壁间距大于300mm时,应

设置防护栏。

曳引钢丝绳受力应相近,器差值应满足<=5%,绳头组合应可靠,绳头板固定应牢固,曳引绳不应有死弯、扭曲、断丝、磨损。

轿顶应设置能切断轿内一切操作和自动开关回路的检修操作装置,各按钮开关应标明其功能名称,安全开关应带红色标志。

当轿厢设有安全窗其轿厢安全窗应设置有效的安全开关。

层门、轿门下端与地坎的间隙应为4-8mm,层门滑块的固定应牢固,滑块不应脱出地坎滑槽。

开门刀与门滑轮的啮合深度应满足>=5mm,运行时门刀与滑轮,门刀与地坎,滑轮与轿坎不应相碰。

层门应设置直接式的电气机械联锁,其啮合深度应满足>=7mm,侧隙1-3mm,接触应可靠,固定应牢固,被动门应有开关。

层门开启时,在应急状态下,电梯应以<0.63m/s的检修速度运行

各层门应设置机械钥匙开锁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

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应满足GB7588中8.2.1及8.2.4条规定,如大于上述规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使用工况要求。

具有无司机操作功能的电梯应设置防挤压的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应可靠。有司机操作的电梯,门不应持续关闭,应点动关门。

有贯通门桥厢的电梯,当无层门的层站时,响应的轿门不得开启。

自动层门应设置自动关闭装置,动作应灵活可靠,如其采用重锤式机构,其重锤滑道下端应有封闭装置。

轿厢操纵箱上应设置能切断控制电源的电锁,电锁应用专用钥匙控制,用文字标注的按钮、开关应用中文标明其功能的名称。

轿厢内必须设有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电梯行程超过30米,轿厢与机房之间应设对讲装置。

安全钳楔块间隙两侧应均匀,动作应灵活可靠。

补偿链应设置二次保护。运行时补偿链不应与其它物体碰撞。

额定速度>=2.5m.s时,应设置补偿绳,并设安全开关及防跳装置。

选层器接点清洁可靠,钢带应设安全开关。

底坑对重侧应设置不低于1.7m的护栏,通井道,应设置不低于2.5m护栏隔离。

轿厢下梁碰板至缓冲器距离:弹簧200--350mm、液压150--400mm

对重下梁碰板至缓器距离:弹簧200--350mm、液压150--400mm

液压缓冲器应设置复位开关,油量充足,复位灵活。柱塞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并采取防尘、防锈措施。

限速器张紧装置应设置安全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

应坑不应有积水或杂物,深度左于1.6m时,应设置爬梯。

底坑应设置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安全开关及电源插座。

平衡系数试验,平衡系数应为40--50%

限速器试验:当限速器绳轮的速度达到设计的动作速度值时,限速器应能准确动作,并限速绳夹紧。

安全钳实验:当限速器动作时,楔块或卡紧件应能可靠的将轿厢制停于导轨上,且轿底倾斜不超过5%。

超载报警安全装置试验,动作应灵敏可靠

超载运行试验。

消防功能试验,装置应灵敏可靠。

电梯起、制动加、减速度试验。

第四篇:各行业通用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定及技术标准

搜集及更新渠道:网络、评审、培训等,技术标准更新可查“工标网”等。

1、主要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四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2、主要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根据国务院令第549号修订版)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5)《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7)《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

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9)《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3、部委规定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国办函[2004]33号)

3)《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06年6月15日)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0]18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

[2006]28号)

6)《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

7)《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要求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司办[2003]92号)

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9)《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

10)《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质[2005]135号)

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88号)

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

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商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09〕129号)

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号)

1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1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

19)《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2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第1号令)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年第3号)

2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0号

23)《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意见》(国家安监总局等七部委安监培训[2006]228号)

24)《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

25)《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实施意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特函〔2009〕89号)

2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27)《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规程》(2004年7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8令)

4、地方法规及有关文件

1)《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河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112号令(2007年10月29日省政府第19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河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豫安监管政法〔2009〕217号)

5、国家标准、规范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199

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2000年版)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

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

4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

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

510)《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19517-2009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13)《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GB 4830-1984

14)《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

1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

216)《轻柴油》GB 252-2000

17)《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08

18)《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19)《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2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2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1985

23)《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

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26)《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

527)《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1993(2002年版)

2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

52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1993(1999年版)

30)《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GB 12358-2006

3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

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

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

34)《 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T8196-200

335)《安全色》GB 2893-2008

3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3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8-2010

3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1996

39)《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

240)《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1998

4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1998

42)《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B 50281-2006

4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4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

4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

546)《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09

4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1985

48)《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49)《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

5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5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5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5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6、行业标准、规范

7、安全行业标准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2)《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T 6108-2008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4)《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

5)《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

6)《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 8003-20078、其它行业标准

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

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3)《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D5001-2009

4)《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

第五篇: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

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 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 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 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 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 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 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 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 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 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 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 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 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 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 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 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 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B、2010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 发布)

1)、绝缘监督部分

1.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2.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4.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

5.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6.DL/T 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7.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8.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9.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2部分:直流高电压试验》 10.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3部分: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

11.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4部分:交流耐压试验》 12.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13.DL/T 475-2006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14.DL/T 492-2009 《发电机环氧云母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导则》(2009-12-1实施)

15.DL/T 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 16.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 17.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18.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19.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1.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 22.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23.DL/T 617-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24.DL/T 618-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25.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26.DL/T 626-2005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 27.DL/T 627-2004 《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28.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29.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 30.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31.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

32.DL/T 729-2000 《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 电气部分》 33.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34.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5.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36.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37.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38.DL/T 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 39.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40.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41.DL/T 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 42.发输电输[1999]72号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 43.发输电输[1999]72号 《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 44.发输电输[1999]72号 《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45.发输电输[2002]158号 《预防11OkV~500kV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 46.发输电输[2002]158号 《预防110kV~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 47.国电发[1999]579号 《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 48.国电发[2000]589号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49.电安生[1996]589号 《电力工业部变压器类设备管理规定》

50.能源办[1993]45号 《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试行)51.电供[1991]30号 《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 52.能源电供[1990]146号 《高压开关设备管理条例》 2)、电测监督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4.《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发布)

5.《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5号发布)

6.JJG 01-1994 《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7.JJG 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 8.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 9.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 10.JJG 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 11.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12.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13.JJG 366-2004 《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 14.JJG 494-2005 《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 15.JJG 505-200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检定规程》 16.JJG 531-2003 《直流电阻分压箱》 17.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18.JJG 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19.JJG 603-2006 《频率表检定规程》

20.JJG 622-1997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 21.JJG 690-2003 《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 22.JJG 780-1992 《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 23.JJG 1005-2005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 24.JJG 1021-2007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 25.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26.JJF 1022-1991 《计量标准命名规范》 27.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28.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9.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30.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31.DL/T 460-2005 《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 32.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33.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34.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35.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 36.DL/T 973-2005 《数字高压表检定规程》 37.DL/T 979-2005 《直流高压高阻箱检定规程》 38.DL/T 980-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

39.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40.DL/T 5043-19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

41.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42.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43.SD 110-19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44.Q/GDW 140-2006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规程》

45.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规范》 46.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 3)、继电保护监督

1.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2.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3.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4.DL/T 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5. DL/T 559-2007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6. 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7. 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8.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9.DL/T 624-1997 《微机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10.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11.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

12.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13.DL/T 1073-2007 《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DL/T 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2009-12-1实施)

16.Q/GDW 267-2009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17.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18.调继[2005]222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19.(82)水电生字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20.电安生[1994]191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21.国电调[2002]138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4)、励磁监督

1.GB/T 7064-2002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 2.GB/T 7409.1-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定义》 3.GB/T 7409.2-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4.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5.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监督规程》 6.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技术规程》

7.DL/T 650-1998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8.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9.DL/T 843-2003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10.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11.国家电力公司标准 《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年版)》 12.国家电网公司Q/GDW 142-2006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 13.国家电网公司 Q/GDW 143-2006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 14.国家电网 生[2004]20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15.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 5)、节能监督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7年10月28日修订)

2.国电发[2001]476号 《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 3.国电发 [2001]477号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 4.电综[1998]179号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5.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009-12-1实施)6.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7.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8.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2009-11-1实施)9.GB/T 6422-2009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2009-11-1实施)10.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

11.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12.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13.GB/T 14100-2009 《燃气轮机验收试验》(2010-1-1实施)14.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009-11-1实施)15.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2010-5-1实施)16.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2009-5-1实施)17.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18.GB/T 17167-2006 19.GB/T 18666-2002 20.GB/T 18916.1-2002 21.GB 21258-2007 22.GB/T 21369-2008 23.GB 24500-2009 24.DL/T 455-2008 25.DL/T 467-2004 26.DL/T 469-2004 27.DL/T 520-2007 28.DL/T 552-1995 29.DL/T 567.1-2007 30.DL/T 581-1995 31.DL/T 606.1-1996 32.DL/T 606.2-1996 33.DL/T 606.3-2006 34.DL/T 606.4-1996 35.DL/T 606.5-2009(2009-12-1实施)

36.DL/T 686-1999 37.DL/T 747-2001 38.DL/T 748-2001 39.DL/T 750-2001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办法》 《取水定额 第1部分:火力发电》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2010-9-1实施)《锅炉暖风器》

《电站磨煤机试验规程》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40.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41.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 42.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43.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44.DL/T 926-2005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

45.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46.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47.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 48.DL/T 958-2005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

49.DL/T 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50.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 51.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 52.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53.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54.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55.DL/T 1106-2009 《煤粉燃烧结渣特性和燃尽率一维火焰炉测试方法》(2009-12-1实施)

56.DL/T 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2009-12-1实施)

57.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2009-12-1实施)

58.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009-12-1实施)

59.DL/T 5435-2009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2009-12-1实施)60.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

61.JB/T 4358-2008 《电站锅炉离心式通风机》

62.JB/T 5862-200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 63.JB/T 8059-2008 《高压锅炉给水泵 技术条件》 64.JB/T 9633-1999 《凝汽器 胶球清洗装置》 6)、环保监督

1.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3.GB 1556.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4.GB/T 3286.1-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5.GB/T 6719-200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2009-10-1实施)6.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7.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8.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9.GB/T 13931-200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10.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11.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12.GB 18599-2001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13.GB/T 19229.1-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 第1部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设备》 14.GB/T 21508-2008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15.GB/T 21509-200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16.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17.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18.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19.HJ/T 178-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烟气循环流化床法》 20.HJ/T 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21.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22.HJ/T 255-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 23.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24.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25.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26.HJ/T 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27.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8.HJ/T 397-2007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29.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格林曼烟气黑度图法》 30.HJ/T 416-2007 《环境信息术语》

31.DL/T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2.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 33.DL/T 514-2004 《电除尘器》

34.DL/T 519-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定》

35.DL/T 748.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36.DL/T 748.9-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

37.DL/T 748.10-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

38.DL/T 894-200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 39.DL/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 40.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

41.DL/T 960-2005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 42.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 43.DL/T 1050-2007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 44.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45.DL/T 1121-2009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2009-12-实施)

46.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 47.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48.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 49.DL/T 5403-200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50.DL/T 5417-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1.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

52.DL/T 5436-2009 《火电厂烟气海水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

53.JB/T 10921-2008 《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 5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5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 5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2002 57.《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 5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59.《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 60.《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2006 61.《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6 62.《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 63.《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2007 64.《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2010 7)、金属监督

1.能源部电[1992]1069号 《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2.国电发[2000]589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4.GB/T 9222-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5.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009-12-1实施)6.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 7.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 8.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 9.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10.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 11.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12.DL/T 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 13.DL/T 654-2009 《火力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2009-12-1实施)14.DL/T 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 15.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16.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17.DL/T 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18.DL/T 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

19.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20.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21.DL/T 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

22.DL/T 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 23.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24.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25.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26.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27.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8.DL/T 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 29.DL/T 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30.DL/T 939-2005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 31.DL/T 940-2005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 32.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33.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 34.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35.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36.JB/T 3375-2002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37.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8)、化学监督 1.GB/T 474-1996 制备方法》

2.GB/T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煤样的3.GB/T 2536-1990 《变压器油》

4.GB 7252-2001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5.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6.GB/T 7596-2008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7.GB/T 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8.GB/T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9.GB 11120-1989 轮机油》

10.GB/T 12145-2008 11.GB/T 14541-2005 12.GB/T 14542-2005 13.GB/T 18666-2002 14.DL/T 246-2006 15.DL/T 502-2006 16.DL/T 520-2007 17.DL/T 561-1995 18.DL/T 571-2007 19.DL/T 595-1996 20.DL/T 596-1996 21.DL/T 651-1998 22.DL/T 677-2008 23.DL/T 712-2000 24.DL/T 747-2001 25.DL/T 771-2001 26.DL/T 794-2001 27.DL/T 801-2002 28.DL/T 805-2006 29.DL/T 838-2003 30.DL/T 855-2004 《L-TSA汽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 《化学监督导则》

《火力发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 《发电用煤机械采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31.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 32.DL/T 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 33.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34.DL/T 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35.DL/T 952-2005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36.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37.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 38.DL/T 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 39.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 40.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41.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 42.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43.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电厂化学篇》 44.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

45.SD 202-19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 9)、热工监督

1.国电发[2000]589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GB/T 4213-2008 《气动调节阀》

3.GB/T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5.DL/T 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6.DL/T 590-1996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7.DL/T 591-1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8.DL/T 592-1996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 9.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10.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11.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12.DL/T 658-2006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13.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14.DL/T 677-2009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009-12-1实施)15.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16.DL/T 775-2001 《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 17.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 18.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19.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20.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21.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 22.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23.DL/T 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条件》 24.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

25.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26.DL 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 27.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28.DL/T 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29.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30.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31.DL/T 5210.4-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2009-12-1实施)

32.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33.DL/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009-12-1实施)

34.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35.DRZ/T 01-200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 10)、电能质量监督

1.国家电监委 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

2.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3.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4.GB 156-2007 《标准电压》 5.GB/T 1980-1996 《标准频率》

6.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7.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9.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2009-5-1实施)10.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2009-5-1实施)11.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12.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13.DL/T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 14.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2009-12-1实施)15.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16.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 17.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18.DL/T 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 11)、汽轮机监督

1.GB/T 6075.2-2007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2部分:50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发和电机组

2.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

3.GB/T 13399-1992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

4.GB/T 11348.2-2007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_第2部分》 5.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6.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 7.DL/T 586-2008 《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8.DL/T 711-1999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准则》 9.DL/T 742-2001 《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

10.DL/T 834-2003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 11.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12.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 13.DL/T 863-2004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14.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15.DL/T 893-2004 《电站汽轮机名词术语》

16.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17.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18.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 19.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 20.DL/T 1072-2007 《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

21.DL/T 1141-2009 《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2009-12-1实施)22.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009-12-1实施)

23.JB/T 5862-199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 12)、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1.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1实施)2.劳部发[1996]276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4.国质检[2003]207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5.能源部电[1992]1069号 《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6.能源安保[1991]709号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

7.国电发[2000]589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8.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9.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12-1实施)10.TSG R7001-2004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11.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13.GB 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14.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5.GB/T 9222-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16.GB/T 19624-2004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17.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009-12-1实施)

18.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 19.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20.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 21.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22.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23.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24.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25.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26.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27.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28.DL/T 939-2005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 29.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30.JB/T 3375-2002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 31.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C、其他部分

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变电所部分)

4、《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

5、《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下载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糠醛检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糠醛的前景和规划

    糠醛的前景和规划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高技术产业,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生物产业列为跨越式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国家生物产业“十......

    煤质检验管理规定

    煤质检验管理规定 一、制品制备 煤质样品制备必须严格执行标准GB474-1996《煤样制备方法》 (一) 制样前,检验人员必须在样品室清点煤样数量,检查标签是否完整、编号是否完好,重......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1、供应商交货时,生产部按采购的要求,对照供应商的“送货单”点清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外观、产品检验报告等。 2、生产部将所收物料放入待检区。生产部......

    外观检验临时规定(大全)

    产品外观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范围 本规定主要规定了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简称机器,以下同)外观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我厂柴油机及燃气发电机组零部件及整机的加工、......

    工序检验管理规定

    工序检验管理规定 2009年7月1日发布 2009年7月15日实施 ×××××××××××××××公司 1 目的 加强生产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 进入生产加工流......

    检验检疫放行规定.

    检验检疫放行规定 检验检疫放行的规定(1) 通关与放行是检验检疫机构对符合要求的法定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的出入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等出具规定的证明文件,表......

    包装材料检验规定[5篇范文]

    包装材料检验规定1. 目的 对所有购进的包装材料进行规定的检验,确保投入使用的包装材料符合设计和产品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外销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验证。 3.......

    08.0306主要原材料检验规定

    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G/YG 08.0306-2004主要原材料检验规定 1为了确保锅炉及压力容器用材的准确可靠,必须对锅炉及压力容器制造所用的材料按照“GB3375锅炉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