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
张宝利
(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河南洛阳 471003)
摘要: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文论述了粮食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和谐社会
To Ensure Food Security,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bstract:It is suggested that social harmony be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at the 17th Congress of the Party.Food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lf-reliance.Foo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social harmony.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a prerequisite.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od security in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food security challenges ,put forward to proposals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Key words: Food security;Harmonious society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2006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屡创新高,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粮食工作,保持粮食问题长期稳定,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吃粮安全,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发挥种粮农民积极性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工作。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思想把粮食储备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1-
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针对我国国情,江泽民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强调,中国人口多,自然灾害频繁,储备以应付突然事件是上策。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指出,“确保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化步伐明显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历史也告诉我们,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论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还是90年代初发生的全国性粮食价格暴涨,事实证明都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而且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恢复调整过来。前车之鉴,刻骨铭心。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实现了粮食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吃饭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把粮食安全这一关系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巩固好、维护好。
2.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针对农村和农业工作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2004年至今,中央又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再次对三农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时强调,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而粮食安全的基础恰恰在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否保持,落脚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上。可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是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目前,我国有7.4亿农民,长期受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积累的矛盾比较多,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只有农民增收,才谈得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农业增效,才谈得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农村发展,才谈得上建设和谐社会。因此,粮食安全也是中央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粮食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是对营造和谐世界的巨大贡献
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本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也是为世界和谐做出的重要贡献。过去,国际上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虑。然而中国却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不但证明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而且极大地地丰富了世界粮食资源。近25年来,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的巨大成绩
让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不攻自破,并由此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评价也不过分”的赞誉。自2006年起,中国不再接受联合国的粮食援助。并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这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持续改善,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更好地推动营造和谐世界。
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发展到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17.8公斤,消费需求总量2410万吨;2020年人均消费量20公斤,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万吨。
(二)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三)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四)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7个北方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2007年的43.5%。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6个南方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由1991年的36%下降到2007年的31.6%。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2007年的6.3%;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此外,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存在供需缺口。
(五)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
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优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米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步提高,但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需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供需关系趋紧。大豆生产徘徊不前,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北方种植大豆、南方种植油菜籽比较效益低,生产缩减。粮食品种间(如东北大豆、玉米、水稻)争地及粮食作物与油料、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
(六)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七)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
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和豆油价格相继创历史新高。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特别是在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全球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
三、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要合理开发利用,既要切实保护耕地,反对乱占滥用耕地,也要反对通过毁林开荒等不适当的手段扩大耕地。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通过政府调控、相关激励政策和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控制土地征用规模,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国家对于耕地保护非常重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耕地制度,2008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
二是建立对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保持粮食惠农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随着国力的增强要进一步加大补贴金额,提高粮农收入,这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是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倾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仓储条件和运输条件,使粮食主产区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行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差价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四是切实转变粮食部门职能。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职能,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粮食统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科学、完整的基础资料。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管好社会粮食流通,建立最低粮食库存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五是建立完善粮食储备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全国粮食供求市场波动情况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储备规模。要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粮食吞吐调节机制,提高中央、地方储备粮食的利用效率,发挥好中央储备粮的市场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2008年5月《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5月15日《中国财经报》
2008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张宝利,女,经济学学士,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经济学讲师。联系方式:中共洛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471003 联系电话:0379-64932832(宅)***
第二篇:保障粮食安全 也要促进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 也要促进发展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区域的粮食主产区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由于受到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等政策的限制,产业单
一、发展滞后、财力匮乏,陷入了“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怪圈。比如,吉林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10.2亿斤,同比增长6.2%,实现了“十连增”,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效益仍然较低,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发达地区相对落后。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粮食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越来越重视,粮食主产区逐年加大地方财政投入,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建议中央财政按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商品量、净调出量等指标核定奖励标准,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且安排财政转移支付额度,逐步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发达省份地区财政收入差距。在农业项目资金分配比例上,应按照耕地面积、商品粮贡献率来分配项目资金,多向农业主产区倾斜,降低或取消产粮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农业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减轻产粮大县在农业投入上的财政负担。
二是建立粮食主产区的长效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建设补偿制度,建议中央财政向各省收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集中使用,统筹安排给粮食主产区,以各省区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比、商品粮调出比例等为核心指标,在省际间进行二次分配,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在不断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粮食产销区各自优势,确立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建立双赢共享机制。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外销调出量,保障主销区粮食供应;主销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粮食调入量为基数,折算成资金或加大主销区购粮税,由中央财政集中统一拨付给粮食主产区,改善其财政紧张状况,以资金换资源,最终实现主产区支撑主销区,主销区反哺主产区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共)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省委、省政府对粮食问题也是高度重视,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下发了三号文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有力措施:一是将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宿迁五市免征农
业税,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17亿多元。二是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共计5亿多元,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实行直补。同时,新增2000万元资金,对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给予补贴。三是省里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对苏中、苏北地区23个县500万亩水稻实施优质良种补贴。四是省级新增农资调控资金3000万元,用于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五是根据国家发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对杂交籼稻、粳稻分别确定了72元/百斤、75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格。六是省里安排4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用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七是各市县在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划出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土地开发。八是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总量由6000万元增至1个亿,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受益面。可以这样说,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政策力度大、发展环境好,这是我们2004年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能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粮食工作和农民增收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如何加强和改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走出粮食“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如何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加工、消费政策,等等。
江苏的粮食问题和全国以及其他省份相比,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要研究好江苏粮食问题,必须坚持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江苏特殊的省情出发,牢牢把握好这么几条:
第一,要科学理解粮食安全内涵。粮食安全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粮农组织将其概念进行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虽然这个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但体现粮食安全的几个核心因素即数量、价格、流通、质量没有变。粮食安全不安全,首先,要看总量是否有保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其次,要看价格是否合理,生产者能否有利可得,消费者能否买得起;再次,要看流通是否顺畅,能否把粮食及时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第四,要看质量是否有保障,能否满足人们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的需求。因此我们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科学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紧紧围绕数量、价格、流通、质量这几个因素,既要研究量的扩大,又要研究质的提高,还要研究合理的配置。
第二,要切实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物资,粮价对整个物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粮食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作为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加;随着农民就业渠道的增多,粮农收入来源渐趋多样化,价格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以及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难度;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粮食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显得更加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眼光来审视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配置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研究政策和措施。
第三,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积极性不高,是影响我省粮食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江苏粮食安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前几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下降,根本的原因是,粮食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种粮收益很少甚至没有收益。2004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市场、气候及工作等综合因素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因此,必须把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更加紧密地结合,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开展粮食问题研究。
第四,要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发展粮食生产根本的是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只有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藏粮于地”。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开发优
第四篇:全额保障政法经费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额保障政法经费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8月18日,由省检察院黎光明副检察长带队的省委督查组来我区检查指导政法经费保障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督查组对我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区区委、政府十分重视政法经费保障工作,全区政法经费保障体制运行良好,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政法保障经费投入。为全面落实政法经费保障体制会议精神,我们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和李友志厅长《在全省政法经费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区级政法经费投入,区本级不仅全额承担政法机关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础设施经费,还主要承担办案业务装备费,在上级部门政法经费转移支付全额到位的前提下,做到本级财政安排的一分钱不减少,并且逐年增加,使办案业务条件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了政法部门破案、办案业务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司法公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特别是我区政法机关采用ISO9001服务质量体系认证后,政法单位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干警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政法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是强化收支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按照省委《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区
不断加强政法经费管理。一是收支脱钩。我区未向政法机关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收入指标,未将政法机关的经费支出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挂钩。二是实行“收支两条线”。遵照《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管理规定,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筹”的做法,实行收缴分离,政法机关的行政收入和罚款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做到应收尽收;区财政对政法机关履行职能所需经费予以保障,政法单位的工资、地方津补贴、法官检察官津贴、公积金、医保等人员支出全额由区财政全额安排,公用经费支出按区直部门最高定额标准和上级文件精神安排,不断提高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
三是加强转移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省委《关于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上级政法部门下拨的转移支付和项目补助资金,区财政做到每一分钱都下拨到相应的政法单位。为确保专款专用,区财政及时下达上级转移支付指标,同时要求各单位按文件要求申报资金使用计划,不得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在资金拨付过程中,按照转移支付和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严格把关,并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第五篇:社会大保障和谐奔小康
社会大保障和谐奔小康
社会大保障和谐奔小康
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劳动者收入和社会分配机制的合理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人的基本生存质态和发展后劲,事关经济良性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到2010年基本达标小康xx的强
有力支撑。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自加压力,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成为小康xx的推进器,构建和谐xx的安全网。
一、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做好“富民”文章。
目前,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供求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大批人员身份置换,其中有一技之长、能吃苦耐劳的人大都实现了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剩下的是年龄偏大、技术短缺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新兴的朝阳产业、技术性含量高的工种亟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技工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导致“有人无岗上,有岗无人聘”的不正常局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任务艰巨。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速,被征地农民的出现,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加剧就业压力。而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供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任重道远。
在建设小康xx的进程中,我们把促进就业、富民增收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优先目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并完善适应xx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机构战略性调整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继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再就业扶持机制,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行动,创建“双无”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强化就业援助,鼓励自主创业,让有能力的有创业欲望的人脱颖而出。通过小额优惠贷款、SYB创业培训,实施积极的创业帮扶机制,全力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成功。
在缓解技工荒方面,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全力拓展技工学校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同时,每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在职职工2000人以上,努力把技工学校办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打造一支有一定规模、技能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提高在职职工的素质,全面打造一支“金牌”职工队伍,逐步缓解技工荒的问题。
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解决“安民”问题。
当前,我市社会保险面临巨大压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前所未有。我市现有17000多名退休职工,年平均支付养老金达1.3亿元之多。每年退休人员还将以1500人左右递增,这部分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医疗费用也随之大大上升,未来几年的养老、医疗等基金支付压力可想而知。二是民营企业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不高。民营企业主依法参保意识不强,打工者参保意识薄弱,总体参保率较低。三是城镇化带来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企业落户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批被征地农民产生。如何稳妥地将这部分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覆盖这个特殊群体,是一个我们目前无法回避并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强化社保扩面工作,把缴费基数逐步过渡到省统筹水平,缓解基金支付压力。针对某些民营企业参保意识薄弱,存在少报、漏报、瞒报的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时进行跟踪,及时了解企业动态,掌握企业用工信息,从而确保按人头按工资足额征收社会保险金。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本覆盖到所有劳动者,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乡镇要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城乡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
三、劳动收入分配趋向合理,强化“惠民”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市场化进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就业形式灵活化,劳动关系复杂化,而工资分配与支付制度尚未建立完全,劳动者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分配矛盾较为突出,拖欠劳动者工资,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加之劳动监察在实际执法中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某些企业劳资矛盾有所加剧,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难度加大,维权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将强抓扩大签订劳动合同的覆盖面,推进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让劳动者收入分配趋向合理。按照“组织网
络化、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的要求,提高三方协调机制的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增长线的指导,改进对企业工资分配、支付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企业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做好政策指导和审批工作,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建立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的新型体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逐
步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增加务工者收入。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于今年底达到95,三年后达到98以上。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化解或淡化劳资矛盾,使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加强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规范管理,三、五年内在全市乡镇普遍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办事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调研,不断探索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双赢、和谐协调的新办法、新途径。劳动监察要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赋予劳动保障的权利,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书面审查,严厉查处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使用童工的行为。
四、信息管理不断加强,体现“便民”服务。
目前,我市社会保险没有集中统一的经办窗口,五大险种分别办理,参保单位和个人要来回奔波,几费周折,才能完成五大保险的参保手续,与上级要求的“一站式”服务还有相当距离,与“金保工程”的“五保合一”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我们当前以办事公开为抓手,以创建四星级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自身努力,力争建成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大厅。加快完善劳动保障信息化(金保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满足社会保障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宗旨,实现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建立有效的基金监控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
“全面达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各行各业正以千帆竞发之势破浪前行。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大调研力度,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难题,开拓新局面,提升履职能力,动员和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全身心地融入到“全面达小康”的大潮中去,为构建和谐xx、小康xx作出劳动保障部门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