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周宁的宴席习俗
福建周宁的宴席习俗
以前,周宁的宴席分为两种,第一种叫“便饭”,是不收红包的,也不用发帖(请柬),只用口头吩咐。第二种叫“讨酒”,即正式的酒席是要发帖(请柬)。帖分为“全本”(大帖)和“便帖”(小帖)两种,全本帖送给亲戚,便帖发给族人和朋友。帖子都是手写,竖排右起,如张三的大儿子结婚,帖文可写为:如果是全本帖,应在恕呼之后另写“附全”两字。红白喜事请帖的格式基本相同,但内中用词十分讲究,故以此就能推知主人的文化水平和修养造诣。如请柬邀请人具名,应要写上家中辈份最大的那个人,因为收帖人就是以此推知具名者为家中健在的辈份最大者,或者猜测家中可能发生了某种变故;而且尊卑不能用同拜,晚辈不用写姓。喜筵用“早晚”,“ 早”是炆肉餐,用一块四小两熟肉染红,谓之“红肉”,外加三碗菜(目鱼、笋干、魔芋),吃白米饭;“晚”才是正酒,第一碗菜为“海参”(古时的山珍海味分为三等,上珍是“猩唇”,为宫廷筵;中珍为“鲍鱼”,为官筵;下珍为“海参”,是民间喜筵)。喜宴的菜,全席以双数,即好事成双之意。丧饭的菜,全席以单数,肉为“白肉”,谓之“生毛肉”,桌上菜多不可叠放。
以前办酒席很繁琐,一般都要十来天。如新婚酒(男家)从“做糍”开始就要用简单饭招待客人与帮忙者,然后做卫生、请题联先生写对联(题联先生送来的红包不能收,这是周宁尊重文人的礼节)和布置洞房等。结婚酒宴分为“起轿饭”和“正酒”,“起轿饭”就是结婚吉日前一天早晨的饭,由媒人和大礼伯挑着迎亲礼品并率领吹唱班和花轿到女家接亲;在“正酒”之前的第一餐是“三碗菜”(即目鱼、魔芋、笋干)、饮两瓶酒、大块肉配饭,即帖中所称的“早”。“正酒”
是第二餐,就是迎娶新娘当晚的酒宴,也就请帖中所称的“晚”,一般有二十几碗菜,山珍海味、荤素搭配,第一碗菜为海参,从傍晚一直喝到深夜十二点后。正酒都是男人上桌,女人绝对不能上桌。只有第三餐(即次日中午)“妇人宴”才专门招待妇女,其标准简单多了,好多农家菜都可上桌。当晚第四餐为“谢厨倌”(正酒桌上倒酒、和帮厨的人)。第五餐(第三日早)为“猪脚宴”,这餐饭的意思是用猪脚酬谢亲戚,吃了这餐,客人一定要回去了。盖房酒,也要这么多餐。
于归酒(即女出嫁酒)的正酒分为两餐,即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和出嫁当天早上。晚餐的红包是女方父母收受,次日早餐的红包是给女儿收。同样要办“妇女宴”和“谢厨餐酒”、“猪脚早餐”。
宴席时,赴宴人要送红包,金额、署名和祝福语就是沿着对角线从右到左竖写在包钱的方块红纸上,俗称写“包底”。
虽然包底的格式写法大同小异,但红白喜事不同的筵席,祝语用词完全不同,与请帖内容一样也能看出当事人的文化涵养。祝贺结婚的可写“贺仪”、“微仪”、“ 菲仪”和“花烛之庆”、“新婚之庆”;贺出嫁写“粉仪”、“ 指仪”和“于归之庆”;祝寿庆写“光仪”,或按寿纪写上“花甲之敬”、“古稀之敬”等;贺生子三朝为“笔仪”和“汤饼之敬”,男满月为“弄璋之喜”,女满月为“弄瓦之喜”,周岁为“晬盘之敬”;贺建房写“上梁之敬”和“华堂之庆”、“华构之庆”,搬家写“乔迁之庆”等。
做墓和悼亡的则不能用红纸包,只能用白纸,相应俗称“白包”。悼人死亡写“奠仪”、“香仪”、“吊仪”;贺做墓写“挽仪”和“荣葬之庆”、“牛眠之庆”等等。
具名一般是×××拜,如果是长辈对晚辈就不写拜,如母舅则写×××书贺。红包金额要用双数;白包只许单数,多加一元钱即可,忌成双。
封包也有讲究。贺做墓的白包要用浆糊把“包”口封紧,外贴一小块红纸条,一小块绿纸条,右下角写送包人姓名,因为做墓酒席的“白包”是没有收的。婚寿诞类红包都是要照收的,故用红纸折起包好,不用糊封口;主人把“包底”收藏起来,或记入账簿中,日后交往时如数送礼。盖房子红包也是没有收的,同样要封紧。
酒宴上,以前十分讲究礼俗。桌子全是方桌(俗称“八仙桌”),每桌坐12人,按中堂方向左边“中位”为最大,是首席。坐位时一定要“拘礼”好长时间(即推让首位)。结婚酒母舅坐首席;建房酒泥师傅坐首席;做墓酒风水先生坐首席;祝寿酒女婿坐首席,俗称坐大位。其余座位依辈份大小而坐。其他每桌的座次也要论资排辈。
在宴席上,吃相要文雅,喝酒、挟菜都要听从“呼官”(音,即呼叫全桌人喝酒吃菜的斟酒人)指挥,不能大口喝酒和大筷夹菜,吃喝均要礼让,青年人要让老年人先夹,晚辈要让长辈先夹,夹一下就要放下筷子,忌筷子一直拿在手上,而且筷子放在桌上要整齐,忌把筷子露出桌沿。席间不能中途退席,否则视为失礼。
结婚酒敬酒时,第一个要敬母舅,由房族中知书达礼者引新郎、新娘共同捧着精制圆木盘,盘上盛放着装红酒的锡酒瓶和十二个杯子,去敬酒。到敬酒桌旁由引者说些贺婚佳话后,将当场斟满酒的杯子递到客人面前,客人双手接过酒杯,但不能把酒喝下,要伸手去拿酒瓶,把敬酒杯子的酒倒一些到自己原先用的杯子里,然后将剩余的酒倒入酒瓶中,边倒边说,如“金酒倒金瓶,天赐玉麒麟,来
年生贵子,代代状元郎”之类的“佳话”。
主人敬过酒后,才可以猜拳行酒令(俗称“猜枚”)以助兴,第一种酒令必须是“大发”。“上桌”和“下桌”(散席)都以放鞭炮为号。
第二篇:福建周宁丧葬习俗
福建周宁丧葬习俗
周宁习俗以死者能“寿终正寝(男)”、“寿终内寝(女)”为尚。故病人弥留之际,须安寝于楼下内室。若病人在楼上咽气,则要撬开楼板,用绳索将尸体吊下楼入殓,俗以为死人不能过楼梯。若弥留之时病人在外地,都得抬回家,不得作古在外,否则被认为是做“门外鬼”,不吉利。万一死在外,就不得抬回家中,有的甚至不得进村。临终之时,亲人须如数侍立床前送终,探问遗言,在外子女也得风尘仆仆赶回“送归终”,以表示死者“好命”、“子弟尽孝”。
病人咽气后,举家号啕哀哭,家属在大门前鸣放单响炮一声,邻里或宗亲听到炮声都会聚拢来,帮助安排后事。子孙随即烧溪荽汤“石菖蒲”为亡者洗脸、揩身、梳头,然后换上寿衣(寿衣要单数5~13件不等。平民百姓多着清代服装,有职者身穿本职礼服。并在“寿衣”角用香火烧个小洞,称为“做记”)、寿鞋、寿帽,托抱到厅堂安放在坐椅上,亡者双脚踏在兰花草盆上(亡者年满50岁才能坐在寿椅上,未满50岁者只能平卧在床架板上。有的地方一律平放在床板上)。立即安排人去择日子,日子单就贴在厅堂壁上,让众人知道送葬时间等。咸村风俗入葬与做墓是分开,做墓也许是几十年之后的事;而狮城风俗入葬与做墓同时进行,所以择日子包括择定入殓、开山、安葬时日和坟墓坐向,并请堪舆先生寻找墓地,亲友劳力上山帮助造坟。
治丧时,家属披麻戴孝、拆红挂白。用白纸或绿纸写上“严制”(父亡)或“慈制”(母亡)贴在大门上,如果长子已死,由长孙主祭者,大门则写“承重”;家中柱子要贴上白联,并在厅堂设灵堂,安放灵牌,联题“灵前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供人吊唁,随即开始报丧。孝男跪拜接客守灵,后为坐着烧纸钱守灵。报丧就是通知亲戚。不论晴雨,前去报丧的人都要带一把雨伞,到达对方家要把伞横放于桌上不能落地,用一小黄纸条写上亡者逝世日期,贴在饭桌脚下。亲戚一看便知,要请来者吃点心蛋,这个点心蛋要全部吃光。然后,告诉送葬的日子。凡有来吊唁者都要鸣鞭炮迎接,并奉上一杯红糖茶。“后头”(也有称“后家”,即娘家人舅舅等)到来时的迎接很隆重,要举行跪拜仪式。即在巷道村口摆上香案烛台,孝男媳妇披麻戴孝朝着娘家人来的方向跪拜放鞭炮迎接,娘家人到了把跪着的人一一扶起再到家。若平常儿媳待亡者不孝,则舅、姈有意不及时接礼,让其久跪,以示惩罚。
亲戚奔丧吊唁,要送挽联一幅、厚纸三刀、白烛一合、香、百子炮、盘仪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送花圈)。咸村风俗在出殡之后再挂挽联;狮城一带挂联守灵,女婿联挂在灵牌左右,意为守灵,其余亲戚按辈份从小到大排列。
治丧期间,咸村的风俗是孝男要戴稻杆帽、穿麻衫和草鞋,谓之披麻戴孝;孙辈男要戴麻角帽,穿麻衫;女性头戴麻花、身穿麻衫,鞋尖面上缝一块麻布;其余晚辈男亲友都要戴白帽、穿白衫,女亲友穿白衫。期间禁忌穿红色衣着。如遇未过门的媳妇或未婚女婿吊孝,要身先披红布,向遗属行活人礼,拜两拜后,再穿白衫向亡人拜三拜。媳妇则要穿红鞋,意为媳妇红鞋随火把照亮亡者,顺利走向极乐世界。狮城的风俗是孝男戴白帽,穿白长衫;女的披麻衫,发扎白布条;其他男女亲友都穿白衫。
咸村一带,入殓前进行祭奠,俗称“吊礼”。先是请司仪赞礼,孝男着孝服匍匐苫上,候亲友吊唁。然后在司仪的指挥下,所有来吊唁的人行跪拜礼。一般是按血缘的亲疏顺序进行跪拜。由于吊唁者多,一般以五六人为一组行跪拜礼,都是三拜九叩。
入殓时,孝子跪尸旁,口含少许酒,衔箸端对尸口滴下,旋折箸为二,一半纳入棺内,一半由子女收存。盖棺前,孝男要手持竹篾火把绕棺三七匝,行跪叩礼,谓之“巡棺”。盖棺之后,在棺首上放盏油灯,彻夜耀,意即长明灯,直至出殡为止。
狮城一带在入殓后进行祭奠、送殡与安葬。周宁有句俗话:“冬好看落仓,命好看做丧”。这就是民间丧葬习俗中的场面体现,家境不一样,丧事也不一样,穷者从简,富者讲排场。这场面就是在祭奠与送殡时体现出来。先在村中较空阔的场地(该场地到墓地的路必须不走回头路)举行祭奠仪式,挂“奠”字黑布帷幕和怀念对联,摆设香案烛台,以亲戚盘担(有猪头、棕、粉扣、果糖、蛏干、红枣等六盘)为祭礼,奉献香、茶、花、酒、果、肉、菜、饭等供品。并请吹班弹奏,气氛肃穆庄严。主祭孝男要举行三献礼,再由礼生朗读祭文,致祭亡灵灵,谓之“上寿”。然后在礼生的指挥下,参加送葬的众人分别向死者灵柩(遗像)行三跪九叩礼,女儿或媳哭祭酒词。
咸村风俗在入殓的翌日出殡。狮城在祭奠仪式结束后,立即撤去灵堂,出棺安葬。礼门一带,出殡时,棺木一抬起,家里灵桌就要掀掉,其桌四脚朝天,桌面朝地,挽联全部拿出去烧掉,家中不留任何“丧孝”痕迹。出殡时,先鸣炮起柩出殡,以金鼓锣开道,五色龙旗引路,幡幛、花圈、挽联,此时白旗在前红旗在后,中间八人抬棺,孝男必须持哭丧棒葡伏于棺木两侧扶棺慢步而行,乐队伴奏,家族亲友随后送葬。一般亲友和女眷送至半路,领一束红毛线和一条小毛巾、一小袋糖果(20世纪90年代改发代酒席红包)返回。当抬棺的停下来休息时,孝男必须跪在地上,沿途孝男的汗水、泪水与鼻涕都不得用手去擦拭。灵柩所经的村落路口须贴“路贴”,过桥、过神庙要“参神”,焚化纸钱,沿途鸣炮,散发暝钱(“发路钱”,也称“买路钱”),浩浩荡荡把棺材送上山。
葬是丧葬礼俗中最后环节。狮城风俗入葬与做墓同时进行。灵柩安葬前须将火砵放置墓圹内烘焙除湿,棺木进圹时,有相冲克者回避。咸村风俗入葬与做墓分开进行。原先是土葬,先做好墓,凿土为穴放入棺木,死后一举进墓穴,经若干年后剖棺拾骨,装入金瓮(陶瓮)迁入墓穴合葬。民间墓葬重堪舆,择地卜吉,寻找风水,讲究龙脉、砂钳、水法、朝向等。
葬毕,孝男给封圹师傅、堪舆先生披挂红布,行三跪拜礼,以表谢意。然后,孝子手提马灯,身披红布,肩挑火砵按长幼次序行走回家,其余亲友统发红毛线披挂尾随,俗称“回虞”。此时,红旗在前白旗拆卸。回到村口宗亲摆香案饯桌等迎接,孝子孝孙在香案前行礼,并象征性饮一下桔饼酒。抵家后,由司仪主持在大厅摆香案拜祖宗,同时拜风水先生与司仪。然后孝子将马灯放置灶台,将火钵的炭火部份进到灶堂,并用该火把锅烧红,倒入糯谷搅炒让爆裂的谷花四散,挑水进缸,取意大发,余火部分进入谷仓。所有送葬的人,都要回到丧家喝一杯红糖茶,祝愿众人生活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当午(或晚),孝子设酒宴酬谢送葬的亲族朋友。客人回去,凡娘舅亲属礼仪一律不收,并重礼回谢,其余亲戚回猪肉仪、红毛线、毛巾、春面等。之后,还要设灵位供奉七七四十九天,以示对亡者的感恩,将亲戚的挽联挂上,待农历七月十五才拿下焚烧。在人死后第七日直至四十九日,每隔七日,家人在死者灵位前摆供品致祭哀哭,俗称“过七”,以悼念死者。富裕人家还请僧尼念经或请巫师做法事为死者超度亡灵。死后百日及在一、二、三周年,亲属均设祭悼念,第三周年由女儿回家举办酒宴酬谢家族亲友。
上述丧葬礼俗一般就正常死亡而言。对男未婚女未嫁及未成年或无子弟者,殡葬均从速从简。
第三篇:福建春节习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 “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厦门岁次民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第四篇:福建仙游的过年习俗
福建仙游的过年风俗
八(17)班
倪伊琳
一年一岁,“做岁”就是过年的意思。仙游人特别讲究“做岁”。到了腊月,人们就着手准备,认认真真把“岁”做好,祈盼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头。
在春节未到之前,仙游和莆田各地一样,腊月十六做“尾芽”。“尾芽”晚餐丰盛,做生意的犹为隆重,春节的鞭炮声由此而起,预示除夕、春节将临。接着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大扫除,即“三祭灶,四扫屋”。有的人一般会挑腊月的双日晴天“扫尘”。这一天,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并贴红纸以示吉祥;还准备一丈长竹,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打扫屋檐顶等高处;橱柜家具也全拿出来清洗,清清爽爽过年。
腊月二十五之后,仙游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货。杀猪宰羊,杀鸡斩鸭,做红团,蒸白糕,忙得不亦乐乎,专等除夕之夜来临,好谢天地,守岁迎新。同时,各家各户写春联,贴春联。新春联贴好之后,“三十瞑”即除夕夜就到来。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极其丰盛的,在里面必需有一样的东西是“线面”,每个人都必需要吃。吃完年夜饭,就开始烧篝火、放鞭炮、放烟花,然后就开始守岁。在守岁时,大人长辈会给小孩子压岁钱,这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另外,长大成人的子女们也会给老人红包。在我们那里,守岁的当天晚上,会将各个房间的灯都亮着,直到次日天明为止。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零点钟声一响,新的一年真正来到了,这时家家户户又会烧篝火、放鞭炮,这叫“开正”。
春节即正月初一,早饭要吃“线面”。莆仙方言中面和“命”是谐音,吃完“线面”,才意味着又长了一岁。“春节”是从初一到初五,俗称“五日岁”。初一早上吃完线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出外“游春”娱乐,走亲访友拜年,但是初二就不能出去串门。据载,明嘉靖年间某年春节前,倭冠攻下兴化城,三万多人被杀,待戚继光率军收复时已是在年初一了,在山上避难的人们陆续返家后,看到的是家门溅血,尸横街巷,哪里还有心思过年?因此初二这天便是莆仙人忌讳的日子,从而形成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初三初四,担来担去”,意思是说凡是家中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逢入十年的如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岁的,纷纷在大年初三或初四“做十”,即祝寿的意思。亲朋好友到逢十的寿星家祝寿,有逢十的老人家里要办酒席宴请来祝寿的人。仙游人一般都用面、蛋、鞭炮、红烛、布做贺礼,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挑着“盘担”回娘家“做十”。面是长寿面,数目要成双,最少是8捆长寿面;蛋要染红,或用红纸捆一小捆,以示吉利;还有鞭炮和红烛以及祝寿挂图等。把备好的礼品用盘子装好,套上红袋子挑加娘家,俗称“盘挡”。到了初四晚,家人又聚在一起重过“三十瞑”,重做“大岁”再过一次年。直到初五,“做岁”才算结束。这就是我的家乡仙游独特的年俗文化。
第五篇: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 班
级: 学号姓名:
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
福建是一个多山省份,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比较典型,因而风俗习惯比较古朴,封建色彩也较为浓厚。古代福建人口不多,劳动力较为缺乏,外来移民入闽之初,适应新环境、改造自然的工作十分繁重,因而滋生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又造成男多女少现象,引起嫁女必索高价、包办买卖婚姻之风盛行。一些富豪大户为炫耀家门、显阔竞强,嫁女之时,耗费巨资,广置妆奁,由此积习相沿,互相仿效,形成嫁女重妆、婚礼奢华的陋俗。福建的畲族、回民以及客家人、惠安女、基督教徒等,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也形成了各自比较独特的婚姻礼俗。
一、提亲
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据史志记载,在厦门,男婚女嫁“先由媒妁介绍”,(民国《厦门市志》卷20《礼俗志》)在政和,“凡男女缔姻,先听媒妁说合”,(清·道光《政和县志》卷1《风俗》)在崇安,“清以前均凭媒妁之言,互通庚帖”,(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才算正统和合法。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父母国人皆贱之”。故有俗谚:“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由于封建残余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流长,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双方父母都赞同、支持固然皆大欢喜,但只要有一方家长表示异议,事情就比较棘手。遇此难题者,经抗争、通融,有的终成眷属;但因此半途而废的也不少,特别在农村更为常见。
二、合婚
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包括“问神祖”和“合八字”两个部分。具体程序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男家先将女方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有的则置于灶王爷的牌位前,须存放三日或更长一些时间,以聆听神祖示意。在这一段日子里,若合家诸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块碗、一双筷子都无破损,即为不冲不破之吉兆,算是神祖认可,婚事就能继续。否则要立即退还庚帖,婚事告吹。闽南一些地方俗称这道手续为“压圆”或“三日圆”。
通过“问神祖”程序后,便要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八字相合则算男女般配,婚姻初现眉目,如相冲相克,则该门亲事只好作罢。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基本上是属心理安慰形式,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在少数乡村,旧式“合婚”做法依然存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因“合婚”不吉,拆散有情人而造成悲剧的。
三、相亲
八字既合,接着便要相亲。相亲是在媒人介绍的基础上,男女双方通过会面走访,互相审视人品,察看家况,俗称“看新人”及“看厝”、“看人家”。福建民间古时少有这一习俗,男女之间的彼此了解主要依靠媒妁之言。若男方欲对女方进一步探个究竟,往往采用“偷看”方式。偷看多由父母、尊长出面,或趁女子外出之机,悄悄跟踪窥视;或隐瞒真实身份,借口买猪、买牛等,前往女方家中暗暗观察,旁敲侧击。一般人都忌讳自己的女儿被对方看到,如果男方偷看被发觉,女方认为很失体面,婚事可能产生麻烦,甚至陷于破裂。民国以后,相亲之风逐渐普及,但婚姻当事人基本上还无权自己作主,多由父母、尊长越俎代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男方父母或婶婶、姑姑等出面,择日走访女家。女方家长一般都会让女儿出来露露面,如倒茶、点烟,男方家人乘势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体态、举止等。在泉州、连城等地,还有看女子手掌的习俗。另一种是男子本人由媒婆或尊长带着到女家相亲,在观察女方的同时,也接受女方的审视。如今,在城市青年的婚姻礼仪中,旧式相亲已是罕见。自由恋爱者毋须相亲,尽管他们一般都会把恋爱对象带回家中让父母、家人审议,但最后主意基本上还是由自己拿。经介绍人等撮合的,其首次见面则含有一定的相亲意味。若第一次见面印象不错,便有了良好的开端,否则就很难再谈下去。
四、定亲
男女双方经过沟通、了解,彼此都认可了,就要举行“定亲”之礼,以缔结婚约,确定联姻,即所谓“订(定)婚”,又称“订盟”、“文定”、“聘定”、“插订”、“压定”、“送定”、“定庚”、“系记”等。男女两家各以对方之礼、帖为信,定下亲事。旧时,福建各地皆有这一习俗;现在,则或有或无、或繁或简,总的来看,城市较少,农村乡镇比较普遍。
有些地方定亲分两次进行。福鼎分“初定”和“大定”,惠安分“小定”(镇小定)和“大定”(镇大定),安溪分“小订”和“大订”,漳平分“提订”和“提大订”,仙游分“定亲”和“挂脰”。现在,人们往往合二为一。订婚这一天,男家通常先在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供上香烛,求告神祖保佑婚姻美满。随后,由媒人与男方父母及亲戚(主要是男方的姑母、婶母、伯母等)等,携礼去女家“送定”。也有由媒人代行的。启程之际要燃放鞭炮。男方人员临门时,女家也鸣炮相迎。大家坐定后,女子本人会出来向未来公婆问安,并为贵宾敬上“甜茶”。男家如备有戒指、项链之类,便由长辈(主要是母亲)给未来的媳妇戴上。男方礼物送进来后,女家也要将此供于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敬告神祖,祈求赐福。当然,男方所送的财礼,除聘金(定金)外,女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而是取出其中的一半或大部分,另外再加上一些礼物,送还男方作为答礼。比如,男方送来两只公鸡,女家只收其一,另回以一只母鸡。总的来看,女家回送的礼品,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都带有几样颇具寓意的东西,以寄托合家欢乐、兴旺发达的美好心愿。
五、聘礼
男方礼物送进来后,女家也要将此供于神佛和祖先的牌位前,敬告神祖,祈求赐福。当然,男方所送的财礼,除聘金(定金)外,女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而是取出其中的一半或大部分,另外再加上一些礼物,送还男方作为答礼。比如,男方送来两只公鸡,女家只收其一,另回以一只母鸡。总的来看,女家回送的礼品,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都带有几样颇具寓意的东西,以寄托合家欢乐、兴旺发达的美好心愿
论定聘礼时,主要是双方家长出面,媒人居中传话调和。或由男家先开草帖,与女家商议;或由女家先提出聘礼要求,交给男家考虑。双方往往争执不一,讨价还价,常需媒人往返数次才可定下。也有因聘礼数目上的出入无法谈拢,终至亲事不能圆满的。聘礼谈妥后,便正式书写礼帖(礼单),开呈聘金、礼品若干,立以字据。男方于成亲之前必须予以兑现,否则就难完娶
六、送日子
到了准备完娶成婚的时候,男方预先择定迎娶的吉日佳期(按阴历算),用红纸帖写好,备上礼品,由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日子”,亦称“送日”、“送日帖”、“送日头”、“送日单”、“送日子单”。类似古代“六礼”中的“请期”。
旧时十分重视嫁娶的时日,一定要择吉避凶,选个黄道吉日。人们往往请算命先生或星相先生“捡日子”,先生用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或加以男女双方的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综合推算出没有相克的结婚吉日。也有翻阅皇历,参照其中宜忌所指而选择日子。在大田,拟定婚期既要根据男女本人的生辰八字,还得看双方其他家庭成员(女儿除外)的生辰八字,如有一人的八字与之相冲,便要重选日子。现在,城镇居民选择婚期普遍由男女本人或双方家庭共同商定,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很少有人再行“送日子”之礼,旧时的择日禁忌大都消失。但是,求吉利、重喜庆的心理依然存在,顺天时、择闲暇的习尚也延续下来,婚嫁仍多选择秋冬和春季进行,具体时间又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不过,这种旧俗遗风已呈淡化之势,逐步与城市的习俗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