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2日 10:1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俊
一、全球进入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七连增”,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次粮食“七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形势多变、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贫乏,表现为耕地数量日趋减少、水资源短缺加剧等,中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比耕地问题更加突出。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谓强制平衡,是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不高,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政府强力主导,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机会成本高。所谓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表现在品种结构上: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供需关系也将日趋偏紧。
2008年全球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008年以后,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但很快又出现震荡后快速上涨。目前的粮价已经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最高水平。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供求偏紧的态势难以在近期、中期改变。相关资料表明,近10年来全球粮食消费年均增长1.1%,而产量年均仅增长0.5%。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的需要,仅仅依靠现有的农业资源是不够的。在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粮食问题上,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要鼓励与国际供应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建立稳定进口渠道。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促进跨国农业投资,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能力。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谁也养活不了我们。保证中国人吃饱吃好,还得靠我们自己。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的基本供给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很高。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达到前所未有的5480万t,玉米进口157万t,小麦进口120万t。按照粮食供给量计算,我国粮食自给率虽然低于95%,但是进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超过98%。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满足部分肉类生产的需要,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总需求。如果不包括大豆,我国“十二五”期间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是有把握的。
二、“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夯实水利这个基础性支撑
从当前某些迹象看,在连续七年增产之后,2011年确保粮食继续保持增产势头面临很大压力。一是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大。二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仍很突出。根据以往经验,以及目前粮食生产、价格和效益情况,预计“十二五”期间,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有可能重新抬头,粮食播种面积可能下降,其他作物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增减。最令人担心的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会再度出现耕地的变相占用,即以各种名目将现有耕
地转为非农用途。如果缺乏必要的措施确保粮食面积,粮食生产出现“拐点”是有可能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新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防止2011年粮食生产出现新的滑坡徘徊,关键是稳住面积,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在今后乃至中长期内,我国增加粮食产量仍有很大资源和技术潜力。但制约粮食增产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三大制约:一是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二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强化;三是农业自然灭害多发重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下面,就此谈几点具体看法。
第一,统筹推进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在2010年发生特大干旱的云南、贵州等山区农村,主要依靠小水窖、小塘坝、小水库等“五小”水利工程,水源补给单一,供水保证率较低,遇到大旱年份便会干涸。大旱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严重。在缺乏大中型骨干水源支撑的条件下,一旦遇到类似2010年的特大干旱,小型水利设施的作用将大打折扣。针对西南地区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雨洪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等突出问题,要以显著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为核心,建设大中小型水源调蓄工程,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大旱、减轻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作为水利的“毛细血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却严重滞后。近年,我国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突显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硬伤,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践证明,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农民自身投工投劳搞农田水利已不现实,需要明确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需要强化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上,应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体的直接建设方法,推行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模式,通过民议民决、民建民管,形成“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建设机制。应充分利用财政奖补政策和其他补助专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原则上以投劳为主,引导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多
渠道培养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技术人才。许多地区的水利中专学校已经取消,职业学校大都不开设水利专业,农田水利建设人才匮乏。根据我们对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调查,近20年水利系统都没有引进一名大学本科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的水利技术人员也无法充实到基层。其次,要健全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机构。近年,在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很多县市都把乡镇水利站并入其他站所,已经无法发挥服务农田水利的作用。乡镇水管站是在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施工、管护、使用等方面发挥着一般社会化服务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应科学定位乡镇水管站所的服务职能,落实定编、定岗、定职、定责,由财政保障运行经费。
第三,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增辟水源,兴修水利工程,是全面提升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基础。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节水农业发展滞后,不能适应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推动农业节水利用,要把重点转到田间,以综合手段整体推进节水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以后,各地的义务工和积累工相继取消,形成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庞大历史欠账。从全国情况来看,“两工”取消造成每年农田水利投入减少约80亿个工日,每个工日按均价折算为25元,这方面的缺口为每年2000亿元。自2003年至2010年,7年间累计缺口1.4万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体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渠道单一,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按照目前国家水利投资政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中央财政补助,补助比例一般为1/
3、50%和60%,个别类项目为80%。中西部相当一部分县市本级的财政收入保工资和运转还不够,根本没有富余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配套。有的基层领导形象地把贫困地区的资金配套任务称为“逼着公鸡下蛋”。在水利项目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一定比例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拿到项目,只能向水利建设主管部门打“空头支票”承诺拨付配套资金。
一是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中央财政要把农田水利作为投资重点,继续加大投入,使其与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速度一致。2010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大盘子是3 926亿元,其中安排用于农业
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数量为1600亿元,用于水利的(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达600多亿元。如果仅仅把目光盯在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上,不可能弥补水利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土地出让纯收益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占25%,而用于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的支出不足4%,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更小。在土地财政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不仅要保障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向水利倾斜,而且要保障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优先用于水利建设,要加快落实中央提出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规定。
二是减免地方农田水利配套资金比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较重的县,往往是农业大县或产粮大县,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水利建设资金配套对地方财政构成较重压力。“空配”和“钓鱼”情况时常发生,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经常无法足额到位。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投入上,中央投入50%,地方配套50%,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中央补助偏低。在资金配套的门槛约束下,一些水利工程无法开工建设,更多的则是工程质量堪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难达标,新建水利设施质量无保证。应参照病险水库加固和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标准,把小农水作为一项民生水利工程,由中央承担80%的小农水建设资金,20%由省财政完成配套,全部免除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产粮大市、县两级水利建设配套资金。
三是推动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在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使其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例如,农业开发银行自2007年开办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以来,到2010年8月末已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2793亿元,支持项目涉及农村道路、小农水、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污染治理、文教卫生设施建设等领域。应积极探索通过政策性金融获得资金支持,建设农田水利项目的新路子。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二篇:夯实农业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
夯实农业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
阜城县掀起秋季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高潮 阜城县2011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自去年开工以来,进展顺利。在圆满完成古城、霞口两个乡镇、村庄小农水项目,新增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基础上,今年10月8日,该县又开工建设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崔庙镇区域各项农田水利工程,截止到10月23日,崔庙镇项目区已打更新机井眼,浅井眼,咸淡混浇井组组,铺设输水管道米,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今年以来,阜城县水务局在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中,以打造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景观工程、农民长期受益的工程为小农水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工程质量,严把材料质量关和建设标准关以及阶段验收关,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造福百姓一处。目前,该县小农水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为确保11月上旬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打好项目建设收官战,该县水务局干部职工克服雾霾、阴冷、风雨天气带来的对施工的不利影响,放弃休息日,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作风,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点乡镇和施工村,现场督促指导,督促施工单位抢晴天、抓阴天、战风雨雾霾天,在抓好小农水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快马加鞭”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小农水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第三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写在二〇一二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水利部部长 陈雷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也在这一天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立足国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建成了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05亿亩,居世界首位,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1亿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0.50,在占耕地面积一半的有效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我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约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但要清醒地看到,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等资源约束日益突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明显加剧,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问题亟待解决。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增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的弦要始终绷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突出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明确提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夯实水利基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破除水资源瓶颈制约。中央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紧完成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把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关,确保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抓紧修订区域用水定额,推行节水强制标准,实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确保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提高到0.55以上。从严核定水域
纳污容量,依法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严格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力争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二要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挖潜改造与新建扩建相结合,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在有条件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加快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范围。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山丘区蓄水保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
三要大力普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条件。以北方缺水地区为重点,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和旱作农业,组织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力争实现新增1亿亩的目标。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推动节水灌溉技术装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四要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继续大力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突出抓好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确保2012年基本完成2209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任务,全面完成5400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尽快建立1836个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体系,全面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十二五”时期基本消除影响防洪安全的突出隐患。抓紧实施全国抗旱规划,着力解决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
五要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推进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地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突出加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争到2020年建成1亿亩标准化、规模化、设施配套化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高标准梯田。
六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体制,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兴修水利。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队伍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落实好灌区、泵站等公益性水管单位维修养护经费和人员基本支出经费,完善财政对小型农田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补助政策。深化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七要加大水利科技推广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
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广泛推广转化水利先进实用技术。尽快制定、修订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加快实施重点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八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凝聚全社会兴水治水合力。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好政府参谋,建立责任体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建设、管理和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规范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加快农村水利法制建设,加大农村水利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四篇:坚持兴水利农 保障粮食安全
坚持兴水利农
保障粮食安全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水利作为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把农田水利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兴水利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今天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确定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生产受水影响最大,“有收无收在于水”的农谚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的因素是水,最重要的基础是农田水利,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多要素中,水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以上。风调雨顺就有好收成,而干旱或者洪涝的侵袭则可能颗粒无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水利作为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把农田水利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
坚持兴水利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显著提高粮食生产抗御自然旱涝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只有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才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服务能力,有效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只有创新农田水利机制建设,才能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瓶颈,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市要以创建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为契机,在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整体水平的同时,突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现代化的精品农田水利工程,确保到2015年,全市完成500座标准化泵站和20个农村水利现代化示范园区,大幅提升我市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兴水利、除水害、保生产、保发展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把无锡的水治好,把全市的农田水利建设好,才能把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的粮食问题解决好,才能为“四个无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物质保障,让我们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绘就一幅兴水利农保粮安的美好蓝图。
第五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纪念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徐绍史
今天是第二十二个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万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又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衣食之源、立命之本。18亿亩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15.6亿亩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几乎承担着全部粮食生产任务,是保障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了18亿亩耕地以及15.6亿亩基本农田。
2001年以来,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还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经整治的农田平均亩产提高10%—20%,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30多亿斤,为国家粮食“八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态势,耕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的大国,要加快“三化”同步推进的步伐,立足本国耕地资源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发展之要。这决定了坚守18亿亩耕地“生命线”,不仅要坚决守住数量,更要着力建设好质量。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点逐渐转向耕地质量建设,建成了一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仅“十一五”期间就建成1.6亿亩,2011年建成了6000万亩,今年将再建成1亿亩。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过程中,一些地方按照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的要求,归并零散地块并且鼓励农田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地整治不仅使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降低了5%—15%,还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平台,成为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对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提出“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的目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要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基本农田,为粮食持续增产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同时,建立基本农田集中投入和全域整治新机制,继续实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当前,2012年全国新建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计划已下达,还需要加快编制地方各级规划、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将建设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和地块,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综合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经济激励机制,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分配制度,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经济补贴等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以土地整治工程为平台,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到整治前农民自愿,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探索实行“以补代投、以补促建、先建后补”的整治模式,鼓励农民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土地整治中的权属管理,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要充分听取群众意愿,科学编制权属调整方案,做到权属明晰、确权到位,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让土地整治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和管护优质耕地并使之得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是以土地管理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不仅要留给子孙后代足够数量的土地,更要留给子孙后代质量好、产能高的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愿这项民心事业在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下,为我国粮食持续稳定增长保驾护航,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