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作文指导
浅谈小学生作文指导
曹远埔头小学廖昌星
语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都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转变,而作文更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更显示了他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人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作文教学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留心观察生活,捕捉可用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内涵,写作文时才会觉得有话可说。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我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转事物的仔细观察。要想做到“善抓机遇”,必须善于发现值得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比如一株从大石板缝里曲折生长出来的小草,别人一般都不会注意,而你如果很敏锐地抓住这一事物,蹲下身来瞧一瞧、想一想,回到家里就会有可写的材料了。又比如预备铃响过了,教室里仍然乱哄哄的,但是有一位同学已经拿出书来,默读着。这一现象,你如果注意到并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以《预备铃响之后》为题,就可以完成一篇有点有面,又有教育意义的小作文。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二、学好语文课,积累典型素材
1、从教材中积累。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从看中积累。农村学生天天看到的东西,变化似乎不大,村道还是那条村道,学校还是那座学校。在脑海里难以留下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视无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点拨。
3、从听中积累。由于小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少,所看到的、经历的人和事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听”取一些素材。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关系国家大事,了解一些更大事件和周围的人和事,经常性利用一些时间如班队活动,把一些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向家中的亲人了解一些本村的人和事。如在写《我尊敬的人》之前,我有意不让学生写老师和父母亲,而是布置学生回家打听村里的一个勤劳的或简朴的关心集体的和弄助人为乐的人。这样就可以避免除了写老师就是写父母的千篇一律的现象。
4、在“玩”中积累。学生天真活泼,天性爱玩。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玩”,也可以开阔学生眼界,积累素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一是要物尽其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活动。目前,农村处完小由于编制紧,教师负担偏重,一些技能课和活动类课程很容易走过场,甚至被忽视。体、音、美器材购回来了,却还放在箱子里,作用没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部分都兼了技能科)要从素质教育出发,切实落实各种课程,掌握各种器材的性能和用途,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收益。二是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走出村庄,到名胜风景区,到集镇所在地,到县城------去参观、浏览,开拓视野。在参观浏览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点、解说。学生对外面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注意力集中了,印象也就深了。但切记带学生出去纯粹地“玩”如果让学生“自由活动”就失去了“走出去”的意义了。
三、加强课外阅读、充实意外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四、勤动笔勤写作,用好各种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有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指导
学骑自行车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有时画画,有时跳舞,有时看课外书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骑自行车。
以前我不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都会骑,心里很羡慕他们。于是我央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生日那天爸爸终于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当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着急要骑上自行车,爸爸笑着说:宝贝,你还没学会呢,会摔跤的,让我来帮你扶着自行车吧!开始我把握不住方向,骑得东倒西歪的,后来我越骑越好,我心里想:骑自行车真简单,真是小儿科!我急着说:爸爸爸爸,快松开手!爸爸说:这可是你说的。我自信地说:是,快点!爸爸松开了手,我迫不及待地把脚放到踏板上,突然,爸爸大叫了一声:小心点!我刚骑了两下子,就差点摔了一跤,我咬着牙坚持住,继续练,练了四天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我现在骑自行车速度超级快,想去哪就去哪,我还可以从很高的坡上往下冲!原来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指导(共)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我的老师
隋老师曾经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只教了我们三年。隋老师长得很漂亮,三十多岁,一米六左右的身材,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格外有神。她既是严师,又是慈母,我们都喜欢她。
在学习上,隋老师总是严格要求我们。课堂上,隋老师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当有的同学不认真听讲时,隋老师的目光就会变得严厉起来,好像在说:“上课时要注意听讲!”当有的同学积极举手发言,并把问题回答得非常准确时,隋老师的眼睛就会立即向他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似乎在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吧。”隋老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们学习。每当隋老师给我们讲完一道题时,她都会让我们回答一遍,并且在纸上重做一遍。有时候,隋老师为了让我们大家更清楚地明白某个题怎样解答,就在黑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理解题意并解答出来。
在生活中,隋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中午时,我们要在学校吃饭、午睡。吃饭时,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不要挑食,每样菜都要吃。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而隋老师却站在一旁照顾着我们,她要等我们吃完后再去吃饭。午睡时,我们睡着了,隋老师却在批改着我们的作业------.隋老师,我有一些话想对您说:
您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这些幼苗茁壮成长。
您像一盏指路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是您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隋老师,虽然您已经不教我们了,但是我爱您,我亲爱的隋老师!
第四篇:小学生作文指导
小学生作文指导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观察,多比较。
二、多实践,多体验。
三、多读书,多感悟。
四、多练笔,多投稿。
五、多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应该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学校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指导
一、激发写作动机是基础
作文源于生活,源于语言的表达,隐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差异,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接着讲明为什么写作文,使学生意识到作文与自己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对小学生应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它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表达思想的方式,更是与他人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作文的需要,激发其言语表达的动机,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二、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作文创作就是要观察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生活这一源头中汲取活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视察入微,练就学生发现美的慧眼,勤记观察日记、生活随笔,丰富写作素材。在这基础上才能保证作文教学遵循写作的心理历程:现实、思维、语言、文字,使学生从无事可写变为处处有素材。比如,在指导《我喜欢的水果》的习作之前,笔者布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回学校,在指导课上,先让他们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再让学生用手触摸水果的表皮,感受水果在手中的感觉;然后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气味;最后让学生亲自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在课堂上,笔者让每一个喜欢同一种水果的学生坐在一起,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品尝后的味道在小组里交流,再到课上交流。就这样,学生们经过亲身的体验对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了写作的素材,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学生有话可写。
三、加强阅读,巧妙模仿
刚写作文的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觉得无话可写,总是只有几句干巴巴的话。要丰富写作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泛阅读,多读多记。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要多读书,反复读书。阅读在学生学习写作中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要引导学生阅读他人的成果之作,视每一篇教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写景的文章《巫峡赏雾》时,通过分析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景的文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景物的特点。另外就要求学生建立长期使用的摘录本,把教材中的或是课外阅读中的一些好词佳句摘抄到“秀珍”本上,编好目录,随身带着,经常翻阅使用,这样便于学生的作文由“仿”走向“创”。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小学生写作文应如蜜蜂广采百花一样,多读名篇佳作,吸收大量的词汇,多种多样的句式。这样使学生由“无话可说”变成“文思泉涌”了。
四、创设情境,合理命题
作文命题,必须讲究科学性,要了解学生胸中的积蓄,顾及学生有什么可写,教师可只提供习作范围,由学生出题,如教“写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但千万不要写出自己的名字”的作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依事定题。另外从不同侧面拟出一组题目供学生选择,如“这就是我”“猜猜这是谁”“自我介绍”“我像谁”“你认识我吗”,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倾吐。所以命题要坚持新、实、活、趣的原则,透视学生的思维之泉,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出现不吐不快的局面。一旦命题不合学生口味,要设法补救,如运用图片、幻灯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等活动。提倡自由命题作文,这为学生创造了发展思维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自由命题的作文范围越大,限制越小,学生思维越广,就越能写出好文章。
五、树立信心,体验成功
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才会有可能成功。我们必须首先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作文教学和育人相结合,注重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根据成功经验原理,一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写得好的句子、段落、甚至是用得好的词给画记出来,批注“写得好”等肯定性的语言,在作文后面的评语中,指出成功之处;二要精改、少改、多批,多启发,多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三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如作文讲评课,让写得好的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写的作文,学校举行各种征文比赛,让他们的文章有机会有平台发表。总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有表达的欲望,保护好孩子们的自信,让孩子们真正想表达、会表达,让作文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件乐事。
总之,作文入门如同学习数学一样,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即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思维加工,慢慢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观察、善于思考;热爱阅读、勤于写作、懂得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