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的“践”行之路
素质教育的“践”行之路
作者:薛泽鳌施桂娟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邮编:315175
摘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是教育意义的核心所在。现如今一些高校将素质教育单纯的理论化,忽视素质教育应与实际相结合的事实,导致德育工作虽气势磅礴却毫无意义,中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质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素质教育实践,探讨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关键词:素质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前言
素质教育是指源于国外的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先进教育模式。它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素质为重点、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素质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需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还需拥有强烈的社会情怀。
现在企业单位愈发重视应聘者的素质,提出了“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无才尚可塑;无德无才是废品”的用人标准。不仅对专业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更对其他综合素质表现出高度重视。应用型大学的诞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尝试,是基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而出现的新型本科院校。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有高职院校学生所具备的实践型技能,又要有传统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论型知识。如何在应用型大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则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1]高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2.1美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
美国高校的学科一般由通识教育、专业课和自选课共同组成,比例分别是25%、50%和25%,实行学分制。教育模式通常都是老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实践。美国素质教育的成功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在美国政府和民间基金资助下,“品格教育联盟”对全国高校进行选拔,选拔出的高校将被授予“全国品格高校”最高荣誉称号,并作为办学进步的典范[2]。
2.2欧洲国家素质教育实践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利用工艺、音乐、艺术等方式教育学生,以增强学生注意力、理解力,而且效果非凡。巴黎理工高校重视人文素质与学生需求的结合。一向以科学、严谨著称的德
国高校则是将责任感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从上面的事例来看,素质教育需要紧密结合本国文化,在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发展。
2.3 国内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
现代中国素质教育理念源于国外的通识教育,我国高校在素质教育历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开展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研究。现如今我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进入实质性阶段,素质教育思想也已初步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高校正普遍建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框架。在开设了一系列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文化素质课程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等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情怀。国内高校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困难
3.1学生层面
“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误区是当前教育现状中的重要表现。一个较为普遍且突出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在学习中尽量缩短认知过程,削平思维坡度,加快学习进度,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应试训练。这种把考试作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3.2高校层面
国内高校教育实践中,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往往被人为的剥离成两个独立的系统。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3],而忽视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基本科学精神乃至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关注事物的外表,却难以理解隐藏在事物外表下的文化内涵。还有些教师在所谓的素质教育课程方面,单纯将哲学理论及人文知识与素质教育挂钩起来。
这些错误的教学理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信危机、学术造假等缺乏基本社会道德的行为在中国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挫伤了人才自主创新积极性。应用型大学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4.1 扩展师资力量
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全体学生去“学”,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去组织教学。[4]同时,教师的品格、才识、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引进高素质的教师的同时,还需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按照地区组建教师联盟,不同高校扬长补短将优秀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价值,而且让学生接受优秀教师资源。
4.2 改革课程内容
一些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但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割裂开来,而且,理论始终占据着高校教育大纲的主导地位。国内高校可以汲取国外高校在素质教育与应用化道路上的经验。很多国外高校浓厚科学人文精神氛围的形成与传递并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教学实现的,而是经大量的实践接触过程以“传、帮、带”的形式逐渐培养的。面对过去高校实践教学薄弱所造成的我国目前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现状,高校课程改革应严格遵循“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原则[5],在不断深化课程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开展名人讲学等活动将课程教学搬出教室,通过让学生直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4.3 改革综合素质评测体系
虽然现在的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时间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好”与“坏”的评定通常是通过大量标准不一的评测体系。现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测体系是从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出发的,然而在实际评测中高校更强调对德、智、体的考查,却忽视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例如实践创新能力、道德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测。
笔者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建立是大学生素质测评实施的前提。不仅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直接保障。[6]高校在对于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可以牢牢把握三个原则:综合素质测评的导向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和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确保结构和测评过程的科学、合理、公正。
参考文献
[1]汤力峰,赵晰丽.(2011).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30期:7-8.[2]张宇明.(2011).国外素质教育初探—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35期:25.[3]王芹萼.(2007).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175-177
[4]吴志颖,张丽.(2000).巩固素质教育成果力争再上新的台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3卷,第1期:20-21
[5]潘瑜,李秉璋,徐亚平.(2010).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6卷,第7期:41-44
[6]范纯琍.(2008).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5卷,第6期:75-78.
第二篇:践 行 忠 诚
践 行 忠 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忠诚》。
三年前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潜伏》,想必在座各位都看过。我想问:大家在《潜伏》中都看到了什么?中国青年报为此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有的人看到了生存哲学;有的看到了剧中人物的人格、品质、处事方式;有的看到了紧凑精巧的故事情节;有的看到了坚贞浪漫的爱情;但是,排在最前面的是人们看到了一种忠诚的力量,看到了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担当和责任感,看到了为了理想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钢铁纪律,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我也常常为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对党的无比忠诚而深受感动。
对党忠诚,我的理解就是要坚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他们用生命唱响了忠诚的强音,用行动诠释着忠诚的命意。
打开记忆的闸门,我想起了那年冬天,我们开展机关“素质提升”工程,走进了平陆县国营林场云盖寺瞭望台,第一次走近荆保山,零距离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因为太熟悉家乡的气候,所以出发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当经过颠簸、爬行
1到达荆保山的“工作间”时,我惊呆了,即使作为同乡,我还是无法相信眼前的小屋能住人,而他在这里已经工作、生活了整整25年。为了一句“坚决服从命令,党要干啥我就干啥”的承诺,这个17年的老兵,下了唐古拉山上了云盖寺,为了10万亩油松林,一个人孤独地守望在大山深处。由于受了风寒在回来的路上我发烧了,高烧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随后挂了三天的吊瓶。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困惑,我疑虑,我苦苦思索: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荆保山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第二次走近荆保山是读了《大山深处的忠诚》,我落泪了。病了自己医治;断水断粮,吃野菜喝雪水,25年只和家人过过三个团圆年,父亲病了不能尽孝床前,女儿出阁不能扶鸾相送;有人偸伐林木,他毫不留情,拼死相争。看到这里,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打动,心中的困惑、疑虑,似乎找到了答案。第三次走近荆保山是聆听他的事迹报告,从他同事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把孝心、关心和信心,凝聚成看山护林的责任心,把个人的小爱融入对大山无尽的爱”的铁骨汉子。从他女儿的讲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心中只有山林的父亲”。而荆保山自己却只有一句:“我是一名党员,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做了我自己的工作。”面对着荆保山,我找到了践行忠诚的最佳诠释。
思绪又将我拉回到了眼前,我在审视和打量我们的xxx和他带领的这支团队。2008年的5月,xxx书记挑起了xxx
2的重担,在第一次同大家见面时,从他谦虚和蔼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组织的庄严承诺。6月,xxx承办奥运火炬传递xxx站的起跑仪式;8月提出树立既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又抓执政能力建设的“大党建”理念,深入开展“抓党建、正作风、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以创建学习型、规范型、服务型、廉洁型、创新型“五型”党组织为龙头,建设班子作风好、队伍素质好、高效服务好、团结和谐好“四好”机关(单位)为重点,实现市委、基层、群众“三满意”为目标的机关党建新机制。从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员参与到市直机关第四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从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到“永远跟党走”大型红歌会的精彩上演,从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到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良好开端,四年多来,在xxx书记的领导下,xxx干部亲历了一次又一次大战的考验,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和圆满,而这一个个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活动的开展,一项项扎实有效、深入人心措施的落实,留给我们的是深刻记忆,留给市直机关的是好评如潮,留给社会各界的是xxx无坚不摧的良好形象。这其中,凝聚着工委干部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更彰显着xxx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在这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勉尽责、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在这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钻研业务,经受磨练,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在这里,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就是这样一支
3特殊的队伍,张建文书记带领着、影响着、铸造着,领头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指引和感动。面对着工委这个团队和张建文书记,我找到了践行忠诚的最好答案。
深夜黎明,我在心中思索着忠诚,寒来暑往,我用行动诠释着忠诚,忠诚,是党务干部在事业发展中镌刻下的郑重承诺,忠诚,是党务干部心血浇铸成的丰碑永恒,我们崇尚忠诚,我们实践忠诚,忠诚,督促着我们风雨兼程!
忠诚,激励着我们振翅长空!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与时俱进走素质教育之路
———————————————————————————————————
头陂小学执行课程计划暨教学常规自查报告
我校秉承“尊师爱生、勤学严教”的校训,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宗旨,形成了“瞄准一个目标,塑造两个一流,突出三项建设,形成四大模式”的“1234”办学思路。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走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广昌县首批申报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农村小学。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狠抓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实施,是促进各学科均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贯彻落实课程计划,我校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务处经常性的查堂查到,督促教师上好每一门课程,并把执行课程的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
2、狠抓常规管理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测试、个别辅导等有明确的要求。教务处对教师执行常规情况每周进行15%抽查,每学期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度严格,措施到位,教师都能自觉执行教学常规。
二.建设一支敬业爱生、教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1、创建学习型的校园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
1、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根据规定,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结构体系的管理要求,学校制订并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长》、《萌芽》。
2、积极开发研究性课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课程改革应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观念。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走访有关部门等方式,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报告。形成多篇研究论文,分别获奖。研究性学习开始在全校展开。
四、师资队伍精品化建设
1、坚持校本教研制度,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学校坚持走教学科研化的道路,大力推行校本教研,加强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建立了“立足以校为本、注重骨干带动学科、着眼整体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确立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的稳步前进。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提高校本教研效率
学校实行了同级同科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调整、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采取先让骨干教师上新课,青年教师先听课再
———————————————————————————————————
动相结合,以课题研究促进组织学习和推动教学改革,涌现了一大批教科研骨干教师,全校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头陂中心小学 2010年12月
第四篇:克己守法践于行
克己守法践于行,莫让警徽再蒙羞
发表时间:2013-12-28 23:37 阅读次数:203 所属分类:酒后瞎讲 标签:
克己守法践于行 莫让警徽再蒙羞 ——在儋州市公安局讲课提纲
一、认清反腐形势,莫要心存侥幸跌跟头
(一)反腐风暴愈刮愈烈,群众路线越走越宽
十八大以来,已有李春城、衣俊卿、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付晓光、童名谦、李东生、杨刚等17位省部级官员先后被调查。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149件,处理2585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47人。其中,71名地厅级干部被处理。
王岐山准备用5年时间为党风、纪检工作打下基础,5年内坚决遏制腐败的势头。此亦是本届中纪委的中心工作和基调。
(二)公安人员没有法外特权,实施职务犯罪更易暴露和被查处 从中央政法机关看,高法出过黄松有副院长被查,公安部已有三个部领导被查:
2001年李纪周受贿被判死缓
2010年公安部原部长助理、经济犯罪侦查局原局长郑少东受贿被死缓 2013年12月,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公安人员职务犯罪在政法系统一直高居榜首。典型案件还有:
1、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案件;
2、大同市公安局原局长申公元案
3、儋州市第二看守所所长麦堂辉、看守所协警员郭庆同私放在押人员案件;
4、儋州市第一看守所干警杨才聪玩忽职守案;
5、儋州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协警员林森强玩忽职守案;
6、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庙派出所钓鱼执法案;
失控的权力只能带人走向疯狂、直至灭亡。如果说,相较于道德、伦理,法律是兜底的底线,那么,执法者克己守法,这是法律最后一道防线,又是底线的底线。而当底线的底线失守时,悲剧自然发生。
公安民警职务犯罪是警察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亵渎了国家赋予人民警察的神圣职权,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疏离了人们对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严重损害了法律秩序,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目前,警察职务犯罪占警察所涉全部刑事案件的70% 以上,而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涉案人员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影响恶劣,教训惨痛,比如“躲猫猫” 事件、“赵作海案件”、贵州警察“张枪枪”枪击事件以及早些年的“佘祥林案件”、“孙志刚事件”等。
二、严格依法办案,莫要轻视程序胡乱来
列举检察机关2013年在侦查监督和监所检察中发现在实例
三、增强公仆意识,莫要对诉求群众横眉冷对耍威风
在接访问题上,王岐山在内部会议上强调,要把上访民众当亲人,把接访当作纪委的责任和义务,而非“给老百姓办好事”,接访时不能来回踢皮球。有工作人员总结了一套“接访礼仪”:“看身份证后确定对方的年龄,大10岁以上的要叫„老叔‟,大10岁以下的叫„大哥‟,比你小的要叫„兄弟‟。一进来首先要握住手,然后另一只手半搂住对方,热情地道一声„欢迎‟!”
四、切实吸取教训,莫要明知故犯、不撞南墙不回头
公安民警职务犯罪,绝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对铁规禁令置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身试法;在知道职务犯罪后果严重的情况下,仍我行我素,从而发生职务犯罪。“多行不义必自毙”,到头来,还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忠告:
从警如履冰 常怀敬畏心 功高难抵过 尽职守规矩
第五篇:读国学经典 行素质教育
读国学经典
行素质教育
在今年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阅读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至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化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读国学经典,在让思想自由驰骋,精神旷达美丽,成就清新高尚人生的同时,我想,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把国学精髓融入到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去,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从阅读经典中受到中华文化的教育,以指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其修身养性之功效。
有理由吗?有。
第一、国学经典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生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 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的民族,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小学生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第二、小学生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小学生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小学生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第三、通过国学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
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对于个人来说,从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小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第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小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第五、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传播与接受,有利于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
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 21 世纪的竞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