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五篇)

时间:2019-05-14 19:0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

第一篇: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

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

18世纪到19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学开始形成,但企业管理思想仍然是经验型的。经验型企业管理具有四个特点:(1)在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上,认为工人总是偷懒的,必须实行强制性的管理;(2)在企业管理方法上,实行家长制独断专行式管理;(3)在企业管理依据上,靠管理人员感觉和经验管理;(4)在工人和管理人员培养上,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授经验。西方企业管理思想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内容逐渐充实,管理方法逐步更新,但企业管理方式总体上处于一种“草莽经营”的作坊式管理状态中,家族化、随意化、非规则化、粗放化、无标准化、个人化、非程序化、感情化和专制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旋律。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企业由手工工厂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用自然力机械力代替人力,生产集中在一个场所,分工协作复杂,企业管理需要管理职能划分,但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原始粗放型状态,没有重大突破。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广泛应用为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跨入电气时代,促使工业企业进一步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分工协作更为严密,要求生产实行标准化、专业化、定额化。此时企业管理更为复杂,经验型管理已不能胜任,迫切要求管理的科学化,泰勒制科学管理应运而生,泰勒制科学管理在20世纪初各国企业普遍推行,使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第一阶段即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阶段。亨利·福特创建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这是在泰勒制科学管理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使生产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细微的地步,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强有力的指挥、控制、监督和奖惩保证了生产流水线有序高效运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企业管理进入了最新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飞速发展,带来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巨大变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信息加工传递的过程,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基于信息的管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大胆创新,打破旧的业务流程模式,进行海尔业务流程再造,此举加速了海尔国际化进程,在十几年的市场竞争中,海尔立于不败之地,归因于先进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人们称海尔的各种管理方法为“海尔模式”。

现代科技革命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和知识逐步取代了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资源,加速了企业管理由原来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企业资源结构的变化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当代中国的企业管理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起步, 1949—1978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企业管理是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式企业管理。1978—2010年改革开放后30多年,我国企业管理以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为指导,经历整顿恢复秩序、全面质量管理、变革经营机制、自主创新管理等时期,新世纪新阶段的企业管理要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科学管理的转型。2009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考验着中国的企业, 2010年后危机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管理进一步转型创新。广义的科学管理是当代中国企业深化管理改革转型的目标。科学管理转型的内容丰富,包括技术操作从感性型与经验型转为理性型与规范型,管理模式从权力型与人治型转为法理型与制度型,关注重心从单纯注重物器与资金转为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建设和对人的关怀。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要推进科学管理转型,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更好更大。

第二篇:历史教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及;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工业革命后果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进一步理解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给被掠夺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难;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作为基础而爆发的,使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政治事件。在工业革命中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进一步要求扩大权利,他们不断推行革命或改革,巩固资产阶级在本国的统治。同时,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前提。

重点分析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本课重点。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要说明它的必然性必须讲清其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业革命后不足三百年的今天,人类世界从使用第一架机器发展到原子能、信息时代,这种巨变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变,而且导致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它使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它使人类历史上最先进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诞生。

重点突破方案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时,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入手,注意归纳前面讲过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所需客观条件的同时,注意分析工业技术本身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比英国更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为何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较早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比较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难点分析

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去学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类的“自由平等”等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积累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优越得多,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学生容易只看到工业革命物质方面的后果,不注意分析它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没有政治影响,因此,对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的结论难以理解。

难点突破方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讲述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再次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后集中起来解决“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两个难点。为解决这一点,让学生回忆“重商主义”的产生条件、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经过思维活动自己得到答案。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条件?如何解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丰厚的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最早开始殖民掠夺的西班牙、葡萄牙没能成为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独立后的尼德兰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具有条件非常全面,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国内工业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但仍然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市场需求,必须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其特殊性,资产阶级颁布法令、动用政权工具来积极推动经济基础的改造,圈地运动促成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为大工业的兴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是合力的作用。

2、进程和重大发明

学生阅读67—68页有关自然段归纳概括。

教师强调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比较与手工工场时期生产方式的不同。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第一,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第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第三,工业革命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主要发明由学生列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3、结果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强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并逐渐演变成“世界工厂”。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学生阅读第68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 为什么是法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比较,有那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学生阅读第69页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发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的共性。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69-70页,归纳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并讨论比较: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年与在此之前的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物质基础”?

教师补充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是工场手工业,它所创造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还不足以摧毁整个世界的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主张。正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美、日本爆发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确立下来。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家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从此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代名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机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家开始需要“自由”活动,开始不满国王的干预,开始批判“重商主义”,确立“自由主义”的地位,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与以往的“重商主义”有何不同?资产阶级为什么曾需要它?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如何?

第三篇: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

小说家狄更斯与工业革命

2012年05月30日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方钦(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研究员)

1851年5月1日上午9时,英国伦敦,50多万人聚集在海德公园。

在这里,一座由钢铁和玻璃为主要建材,占地19英亩的建筑,用不到6个月时间拔地而起。在这座被称为“水晶宫”的建筑里,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当时叫做“万国工业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野心勃勃的大英帝国,向世人展出了她自工业革命之后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从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来说,那时的英国有理由骄傲:自1870年之后,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英国的人口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提高了2倍;农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从50%左右降至20%以下;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些小渔村因为纺织业和冶炼业的发展转眼间成为巨型城市。

简言之,一个在长达一千多年中缓慢发展的农业国,在不到20年间突然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巨头。这样的转变发生得如此突然,出乎意料,而且显然不符合英国人的性格。如果回顾英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工业革命之前(事实上工业革命之后很多情形亦是如此),英国社会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完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一海之隔的法国大陆爆发大革命的时候,大多数拘谨保守的英国绅士并不看好。

以柏克(Edmund Burke)的观点为例,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一个社会基础,而个人的自由、人类的文明以及一切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好事物,皆有赖于此。

历史证明柏克是对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目标的大革命最终屈服于军事独裁统治,并且以数十万人埋葬于俄罗斯大草原而告终。与此同时,只关心下一餐饭如何解决的英国人,却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整个人类命运的格局,向我们展示一个前所未见的现代社会。然而这也就产生了另一个难解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工业革命也是一场突如其来、动摇英国社会根本秩序的“革命”,它又为何会在英国发生?

不仅当时的人们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回顾这段历时感到难以理解。如何解释工业革命对当代学者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挑战。至今,我们仍然对当时发生的许多故事的细节并不清楚。比方说工业革命准确的出现时间,为什么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地区,它又是如何传播到其他国家的,推动工业革命出现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如何来评价工业革命对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在政治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到了21世纪之后,随着英国自1200年起其工资、价格、人口、地租以及资本收益等数据都具有了非常完善的整理和记录,经济学家得以使用各类数学工具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重新进行细致入微地计量分析。但结果仍不令人满意。

曾经一大批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认为工业革命的核心评价标准是经济增长率的急剧提高,然而数据分析显示在工业革命发生的18世纪,英国的经济效率没有出现持续增长,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曾经我们认为开放的自由贸易为英国政治经济的繁荣带来深远的影响,然而从英法的贸易资料中分析得到的结果,在整个19世纪,英国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制越来越强,甚至超过当时以经济管制著称的法国;曾经有学者提出创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然而从当时英国最重要的纺织业中获得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纺织业的创新产生的收益非常有限。

这一系列令人沮丧的研究成果会让不少对启蒙、对工业革命、对“现代性”充满信心的学者产生幻灭的感觉,更弗论当时那些普通的英国民众。

对他们而言,也许英国的强大繁荣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是他们关心的东西。他们在意的是自身生活境况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得动荡不安。旧有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发生变化,急剧拉大的贫富分化让那些以平均数值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连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开始变得不确定,这一切都会让一个身处工业革命之中的普通人感到生活无法忍受。

图:狄更斯 而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就是那样一位“普通的”伟大作家。他写于《双城记》中的那段如今已成为“万金油式的”的开场白: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部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这不仅是当时那些被夹在工业革命掀起的社会发展巨浪中进退两难的普通民众的内心独白,也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处于急剧转变中的社会里那些普通民众犹疑情感的最佳表达。

图:《双城记》 通常我们给狄更斯贴上的标签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早年生活的艰辛使得他更为关注英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阴暗面。《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董贝父子》、《小杜丽》、《远大前程》……这一幅幅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风情画卷,在狄更斯的笔下它们的主色调通常是灰色的。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困苦和悲惨,甚至使得作家自己所颂扬的人性的美好面都披上了忧郁的色彩。狄更斯不满意他所身处的社会,同当时许多忿恨不满的思想者一样,他把这个社会弊病的缘由归罪到那些支持赞扬社会发展的思潮头上,经济学自然首当其冲。1848年,在一次支持奴隶制的种族主义演讲中,卡莱尔(Thomas Carlyle)第一次将经济学贴上了“阴郁的科学(Dismal Science)”的标签。

1854年,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出版,题献给卡莱尔。这部小说是狄更斯对经济学以及功利主义思潮最激烈的批判。小说的主人公,葛擂梗(Thomas Gradgrind),是“一个专讲实际的人。一个讲究事实、懂得计算的人”。他的口袋里,“经常装着尺子、天平和乘法表,随时准备称一称、量一量人性的任何部分”。葛擂梗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亚当•斯密,一个叫马尔萨斯。狄更斯自序道,“我的讽刺作品所反对的是那些人,在他们眼中除了符号和均值,别无其他——他们代表这个时代最邪恶和最可憎的恶行。”事实是狄更斯这类批判不仅是无力的也是错误的。或许古老的慈善观念、人性光辉的确在高速的经济发展和与之伴随而来的社会思潮面前支离破碎,然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重塑与一个新社会相适宜的道德秩序。

1861年,穆勒(John Stuart Mill)发表《功利主义》一文,狄更斯如果愿意,就会发现他所痛恨的功利主义不仅仅只是算计而已,在穆勒为代表的思潮中,效用的计算已经加入了“感觉和情感”。狄更斯也许没有意识到,他所强烈批判的这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也是造就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在为食物犯愁的英国人不会有闲暇去阅读他的小说;没有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文化教育的普及,他的作品也不会有那么广泛的读者群;没有经济增长所冲破的旧有社会身份的约束,作为小鞋匠的狄更斯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作家。

只有一个伟大的时代,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作家,尽管作家的某些观点,可能并不伟大。时至今日,英国在狄更斯诞生后又行走了200年,昔日大英帝国的荣耀早已不在,但这个社会也并没有变得那样糟糕。狄更斯有生之年所见的只是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前奏而已。从1780年到1860年,英国人均收入只是翻了一番,从1860年到1990年,却增长了8倍。而同一时期,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英国的成就并不是最突出的。200年之后,这个世界仍然既没有直奔天堂,也没有投入地狱。

经济学,仍然是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显学。而狄更斯的小说,他的名言隽语,仍然在世界各个角落流传。而对于那个已经过去的时代,那场至今仍显得琢磨不透的工业革命,如果她能开口说话,她一定愿意用狄更斯在《双城记》的结尾而非开头所写下的那段话来评价自己: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第四篇:“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高二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设计理念

和谐民主的师生观;互动双赢的过程观;探究实践的学习观;创新发展的质量观;以情境为载体,以实践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实施教学。同时,充分联系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全方位思考问题的品质;通过设置紧贴生活、学生熟悉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激发创造的灵感。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

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了解法国、美国、德意志等的工业革命概况。

通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比较法进行学习。

通过阅读、分析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培养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今天东西方的差距有其历史根源。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前,大西洋沿岸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而通过17-18世纪同西欧国家争霸获得大量资本、广阔市场,所有这一切都为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目录归纳法导入新课。既复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的影响,又引出本节课。

课文探究

问题情境1:让我们首先来到18世纪的意大利,假如你是1760意大利的工场主,为了开设一家工厂,学习更先进的技术,赚取更多的利润,去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尼德兰还是英国?你将如何决策?(学习资源:投影显示18世纪世界地图、课本、已有知识、教师)

(生)讨论、查阅、咨询并作答。

(师)兴办工厂,需要资本、原料、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中国办工厂不可能,当时处于封建的清王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办厂困难;而且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阻碍;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最早开始殖民扩张,但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成资本,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尼德兰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但独立后商业资本发达,大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执政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英国不仅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而且具备发生工业革命的其他条件。

(投影显示)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师):这些前提和条件是怎样具备的?(学生归纳)

①雄厚的资本――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贩卖黑权。

②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涌入城市,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廉价的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丰富的本土资源和对广大海外殖民地的掠夺。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⑤技术基础――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总结]因为工业革命将首先在英国发生,学技术,开工厂,应首先英国。

问题情境2:到了1780年,你已经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你准备在哪个行业开一间工厂?理由是什么?(探究资源:投影显示工业革命时的主要发明、课本、教师)

(生)讨论、查阅、咨询、发言。

(师)棉纺织工厂:因为棉纺织业有众多的先进机器,比如:珍妮机、水力织布机等;有来自印度和中国廉价的棉花。

问题情境3:到了1830年,你的儿子或女儿,准备投资再建一个新式纺纱厂,你会建议他(或她)在哪儿建厂?

(探究资源:已有的地理知识、课本、教师)

(生)讨论并作答

(师)交通便利,(轮船运输、火车运输已经发明)靠近能源的地方。

小结:1765年,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首先在纺织业开始,接着其他行业相继进行技术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问题情境4:1860年,你准备寻找国外市场,你正考查法、美、德、日、俄、中;为了使你的新产品有绝对的优势,你打算向哪些国家出口?

(探究资源:已有知识、课本、教师)

(生)讨论、查阅、咨询、发言。

(师)法国:虽然法国有很多因素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如: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小农经济长期占优势,高利贷资本发达;但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社会,旧的行为传统和习惯势力微弱,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领土不断扩张使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地理环境优越,使其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标准化生产方法,使美国在19世纪中期也完成了工业革命。

德意志由于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德国统一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直到19世纪中期前后,俄国、日本等国才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

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国门已经被打开,海关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且市场巨大;洋务运动即将开始。

因此,向中国、日本、俄国、德国出口。

问题情境5:1860年,你的一位朋友和他的父亲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小乡村中,面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你的朋友认为工业革命给自己带来了机遇,强烈要求到城里打工;而他的父亲认为工业革命消极影响很大,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考虑,不让他到城里去,何去何从,请你出出主意?

(探究资源:已有知识、展示有关历史资料、课本、教师)

(生)讨论、查阅、咨询、发言。

(师)反对意见:工业革命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城市中的工人会受到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支持意见: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城市物质生活丰富;城市化初步实现;日常生活丰富、价值观念先进,和世界各地间的联系紧密;城市中更能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设计意图

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师生在问题情境中实现温故知新、深刻理解和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及有关规律性知识。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概括英国怎样具备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提高其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教给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文综观”。

在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班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并学会用比较法学习历史。

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教给学生全面、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小结

[由学生归纳]: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发展的?产生了哪些影响?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练习

1、必做:课后练习题。

2、选做: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比较古代交通和现代交通。

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

作业

要求每位学生围绕“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给老师留一道作业题,要求附上答案。

设计意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市庆安中学)

责任编辑王波

第五篇:第一次工业革命

公开课

7课

秦雁

遵义县第二中学

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3.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2.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设计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而且动力强大,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产品的猛增和原料的需求,对交通运输的革新提上了日程。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检测一下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情况。请说出内容项中主要发明的名称。再看国别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后老师说: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主要来源英国,几乎没有突破一国范围,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和完成时间。

2、结合补充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从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考虑)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结合补充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交流推向全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题归纳总结。(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市场产生发展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探讨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原因时,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必需性,殖民扩张实力增强,新交通工具出现,工业品强大的攻击性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原因:机器大工业生产急需拓展世界市场;实力空前增强,大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新交通工具出现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价廉物美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品的利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的影响,要强调从对殖民国家,殖民地国家和世界联系影响三方面考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进步;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分析事件影响,应从作用的多个对象考虑。就某一对象也不能一言概之,应一分为二的分析,如对殖民地而言既要看到破坏性,也要指出建设性。

四、本课总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五、拓展延伸: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同时,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工业革命对中国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下面问题。1、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分别指什么?(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2、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课后探究:如何全面地评价工业革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怎样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 教学反思:

使学生掌握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了学生材料解析能力。懂得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联系中国历史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下载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革命与管理的发展(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

    工业革命教案

    《工业革命》教案姓名:谢莎学号:200704301106教学题目: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讲课人:谢莎一.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第一课时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通过呈现首张......

    工业革命教案

    《工业革命》教案 姓名:谢莎 学号:200704301106 教学题目: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讲课人:谢莎 一.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通过......

    工业革命观后感[精选]

    竞争,促使我们想出各种办法去应对困难,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有了极大的进步,英国有了迅速的发展。 法国、西班牙一直是英国发展的绊脚石,英国要想快速发展,就要搬......

    工业革命材料题

    两次工业革命主题综合材料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 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文大全]

    第二次工业革命 潘江涛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50150126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及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19世纪七十年代,结束......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上承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没有具体完成时间,英国式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完成的,其他发达国家美国法国是十九世纪中期,其他的是十九世纪末。 一般认为二次是187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