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

时间:2019-05-14 19: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

第一篇: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

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CMA):由“管家”到“战略家”

当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一次大的转型中,这个转型的关键就在于加强方方面面的管理。企业管理正向科学化和精细化转变,而财务管理除了转型之外,还要持续创新,提升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运用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适应整个经济转型与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的定位要从主要做财务分析和提供事后数据,转向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合理的支持与依据、管控企业风险、创造更高的价值,从企业的“管家”转型为“战略家”。

如今的财务人员不再是坐在办公室里扒拉算盘的“账房先生”;也不是埋头只顾做报表的“表哥表姐”,更不是当家不做主“使唤丫头”。财务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着动荡的外部市场,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随时根据市场波动调整企业的战略布局、预测未来、规避风险。

纽约大学教授达摩达兰曾经说过,“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其财务意义”。毋庸置疑,任何企业都是为盈利而生存,否则无法存续;而任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决定,都是该企业的财务决策,绝不可忽视。因此,从广义上讲,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理财活动。而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就在于财务管理。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汤谷良院长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不确定性的加大,以及各种IT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商业模式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财会系统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来充分展现管理会计的理念以及相关系统、工具。

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CMA)认证已逐步成为国内财务管理者掌握更高技能的重要保障。据统计,国内目前持证会计人员达1500万之多,但高级会计人才不足40万,且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为主要专业技能,真正管理会计人才初步缺口已达560万。我国管理会计岗位亟需建立并完善。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贾康在第一届管理会计论坛曾说:目前,市场上的商业组织在内部管理上的认证是“鱼龙混杂”,而且多为“洋资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有: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国际财务管理师(IFM)、国际职业资格(LCC II0)等十多种不同资格。这些会计 “洋资格”的进入,对我国会计人员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外语水平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境外会计组织进入我国市场可以说处于某种无序状态,而且存在某些境外组织收费偏高,经济利益至上、培训考试内容脱离中国实际,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透明,冲击国内会计职业资格等诸多隐患和问题。亟待加强对境外会计职业中介组织进入我国市场的管理和指导,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也有专门的《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通知》(国办[2007] 73号)有关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草拟针对境外各类职业资格在我国境内开展相关活动管理办法。由于办法出台尚待时日,而加强境外会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管理很有必要。而且,在规范境外会计组织在中国市场开展会计职业培训、考试、发证管理的同时、我们需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除了尽快出台境外会计资格管理的过渡性办法,还要着力关注以我为主的系统化的会计资格认定、培训与考试大纲及教材的本土化、包括管理会计领域的人才培养与资格认定等。

此时,中国企业联合会就决心开发出一个专业的资格认证体系,以促进商界财务专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升级,使得他们能够具备专业和领先的财务知识来应对万般变化的世界经济发展。CCMA资格认证所侧重的是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分析、风险管理等前沿管理内容,用最实用的知识体系培养管理会计精英人才,用最严格的测评标准来保证认证的权威性。

毫无疑问,掌握了CCMA资格认证的知识体系,对于财会人员的管理技能会有相当大的帮助,帮助从事财会专业的人员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登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第二篇:探讨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论文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会计模式被计算机逐步取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将发生具体变化,那就是进一步发挥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调节、指导、约束、促进的能动作用,进一步通过预算分析完善会计核算职能,逐步向管理型会计转变。

传统的会计时期,财务人员只忙于应付核算,无暇从事管理,属于核算型会计,其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着重对已经发生的业务作全面的反映;而如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手工业务,查询数据更加方便、迅捷、准确,逐步改变了企业手工业务处理程序,使企业财务管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电算化的实现能更及时、准确地收集企业运营信息,对企业绩效进行反馈监督,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并起支持作用,这就是会计职能在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

管理型会计的所有基础仍来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但其更注重内外结合、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结合,注重企业资产合理配置、成本有效控制的过程结合,即其基本职能是预测、反映、监督、分析。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谈谈会计转型的具体体会。

一、完善内部控制,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是一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的企业,多年来,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公司上市以来,财务管理随之逐步规范。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有效对企业经营进行组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监督,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依据《中煤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股份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总结企业多年的财务管理实际经验,出台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往来款项核算管理制度》、《计算机帐务报表流程程序》以及《职工薪酬管理制度》等十六个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新标准内容进一步丰富,对国家有关财政财务规章制度中不予明确但现实工作中又不可避免的业务处理做了具体规定;在主题思想上,集中体现了加强财务控制力的管理意志,强调了财务集中管控的理念,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以及监控职能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操作指南,完善管理机制,使企业财务管理进入一个有序运作的新阶段。

二、强化预算管理,推行成本细化核算

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规划、控制和协调,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收、支压力传递体系,将传统会计的事后核算变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几年的努力,焦化厂的预算管理体系已基本确立,并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趋于完善,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之一,为完成生产经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1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内容,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帐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在生产经营中的周转率。

2.2在成本预算上,推行目标成本精细管理,把指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建立二级核算,控制项目开支,对目标成本单位实行定项检查,以确定其成本控制绩效,超预算的,及时找出原因,分析差异。

2.3预算编制过程中,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工作。各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综合计划,每月向财务部报资金使用计划及生产经营指标,财务部审核、平衡后,编制资金、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预算,预算报表规范管理,表间数据相互链接,达到编制更快速,数据更准确,监督检查和监控力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细化核算体系,完善会计信息质量

信息化管理要求会计人员不只局限于会记帐、算帐、报帐,需根据资金流入、流出、资产变动状况等各项经济活动及时作出科学的预测决策、分析和评价,为企业领导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以便快速作出反映,调整经营策略。

3.1规范基础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重点从规范财务手续入手,严格财务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注重程序意识,强化监督考核,控制各项费用发生,逐步提升工作创新能力,适应新财务管理要求。

3.2实施精细管理,突出成本过程控制。重点抓好入炉煤成本控制 ,努力做到成本与质量的最佳结合;抓好可控成本费用的控制,实行限额管理;抓好目标成本细化工作,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

3.3清理债权债务,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款项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来款项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和收现率分析,减少坏账损失。

3.4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对存货、固定资产进行帐、卡、物核对与清查;搞好车间二级库清理整顿,降低库存储备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率;抓好自有资金项目核算管理,从项目立项、资金拨入、工程开工、预付工程进度款到竣工决算等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财务监管,有效节约建设成本。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关键。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就是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尽管近几年我国财务人员的总体素质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核算、分析的要求。同时,企业管理当局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也重视不够,导致财务分析预测的结果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第三篇:管理会计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教学要求

掌握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理解成本的含义及分类,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成本的不同定义,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成本性态的含义;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及分类;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和相关范围;

了解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合同确认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决策目的提出的不同成本分类方法,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高低点法、散点图法和回归直线法)、技术分析法、合同认定法和散点图法的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和分类,账户分析法、高低点法和直线回归法的分析过程。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3课时。

教学大纲

成本性态,可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使企业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绩效。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含义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成本是由产品价值中物化劳动的价值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

现代西方财务会计学的理论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牺牲。

我国传统会计把产品成本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

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美国会计学会曾在1951年给出了一个较广泛意义上的成本定义:“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牺牲。”

1.不同目的具有不同的成本分类

管理会计中成本分类确定的中心思想是:“针对特定的决策需要确定特定的成本对象、计算特定内涵的成本。”同一项成本费用在不同目的中会有不同的归类。例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属于生产成本,在成本性态分析中又是变动成本,在决策分析中会被确定为是相关成本或是无关成本,在业绩评价中要归类于可控成本或不可控成本,等等。

3.采用广义的成本观念

广义的成本观念是管理会计全面、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成本的分类

不同的决策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需求。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成本信息的多样化,即“不同目标,不同成本”。

除了最常用的按经济职能和成本性态对成本分类外,还可按成本与决策的关系把成本分为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按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等等。

(一)按经济职能分类

财务会计中广泛采用的成本分类方法,是按其经济职能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为制造(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支出,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三个子成本项目。

2.期间成本

根据经济职能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直接联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如果是直接形成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的支出,那么就是制造成本,而与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本身价值无关的支出则是期间费用。

(二)按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产量、工时等)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与业务量协同变动关系的不同,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由于本章第二节对成本性态分析将有进一步的讨论,所以这里仅给出成本性态的定义。

(三)按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

成本对象即成本归集分配的最终承受体,它不仅仅限于某种产品或服务,还可以是某个部门、某条生产线等。按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方式不同,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划分直接和间接的标准是相应的成本能否准确地直接归结到某一特定产品上。在简单的生产流程中,生产的产品较容易归集成本,所以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和间接成本(制造费用)比较容易区分。随着生产经营流程的不断改进,成本核算体系的不断进化,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越发困难。

(四)按决策相关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的问题相关联,成本可以划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五)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

按费用的发生能否为考核对象(责任中心)所控制,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控制,即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都是相对的,对一个部门来说是可控的,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就可能是不可控的。但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都是可控的。

(六)按发生时态分类

按发生时态不同,成本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1.历史成本

2.未来成本

第二节成本性态的分类以及分析方法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及分类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如何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产生不同的变动,即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这里的业务量可以是产品产量、人工小时、机器工作小时、销量等。

(一)固定成本

1.固定成本的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变动无关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不动产税、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职工教育培训费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必须注意的是,固定成本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成本,这里“固定”的含义只是说明固定成本总额和业务量变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超出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固定成本总额也会发生改变。

2.固定成本的分类

按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固定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进行这一划分的意义在于寻求降低固定成本的途径。

3.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的前提是“在一定期间”或“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也就是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的限定条件是“相关范围”,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期间范围和空间范围。

(二)变动成本

1.变动成本的含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一般来说,制造企业的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直接材料费、产品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推销佣金及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均是典型的变动成本项目。

2.变动成本的分类

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变动成本可以分为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无论是酌量性变动成本,还是约束性变动成本,对特定产品而言,其单位量是确定的,其总量均随产品产量(或销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与固定成本一样,变动成本的变动性,即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也有其相关范围。变动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增减变动并不是绝对的,前提是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超过这一时期和这一业务量范围,两者之间就可能不存在这种正比例变动关系。

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将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描述为完全线性关系。但是可以假设在相关范围内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以此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从而为相关的预测和决策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三)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含义

为了进行决策,特别是短期决策,人们将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但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既不与业务量成正比例的增减变动,又不是固定不变的成本,由此产生了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具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性态的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虽然随业务量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例如,设备维修费、机械动力费、检验人员工资、行政管理费等都属于混合成本。

2.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项目繁多,按照变动趋势不同,混合成本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半变动成本。

(2)半固定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

(4)曲线变动成本。

二、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是在相关范围假设和一元线性假设(总成本近似于一元线性方程yabx)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历史资料分析法、技术分析法、账户分析法和合同确认法。

主要概念

1.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2.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3.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5.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6.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7.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8.酌量性变动成本和技术性变动成本

9.半变动成本

10.半固定成本

11.延期变动成本

12.曲线变动成本

13.高低点法

14.散点图法

15.回归直线法

16.技术分析法

17.账户分析法

18.合同确认法

第四篇:浅谈管理会计

浅谈管理会计

【中文摘要】管理成本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经济效益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提供最优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本文论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环境;战略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和会计这两个主题融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管理成本会计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建立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经济效益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提供最优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应用中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亟需将以往企业应用中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1.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1.1应用管理会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的重大变化,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需要依靠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能运用先进的方法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从而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及实施措施,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稳定有序地发展。

1.2管理会计是企业获取快捷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管理会计核算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是多样的,从而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快捷有效;同时管理会计在信息来源上除财务会计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外,还有许多的外部信息,从而使提供的信息更加客观和有效,为企业经营者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3管理会计是企业准确决策的有力保证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有序地使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利用,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2.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现状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其在利用财务会计历史资料和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与使用、准确调节和控制各类经济活动、合理评价考核业绩等方面上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企业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会计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

3.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

3.1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3.1.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企业没有独立经营权,更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或政府机构。如此,由于权限所限,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尽管我国进行了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但企业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1.2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正确的信息,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障。

3.1.3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对会计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缺少必要的管理会计意识;同时,管理会计在评价业绩时要求赏罚分明,许多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难以做到“罚”字。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很难发挥,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应用。

3.2内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的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因素。

3.2.1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这其中包括管理会计。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管理会计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和忽略管理会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2.2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在现阶段企业中应用滞缓。

4.管理会计在应用中的建议与对策

4.1行为管理会计

纵观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在围绕着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社会行为展开研究。在形成时期,注重研究个体行为,寻求成本的降低:

在发展变革时期,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寻求提高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注重把企业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行为研究,寻求企业行为的社会效应。虽然管理会计包括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诸多内容,但从本质上说,人是关键因素,人是计划和目标的执行者。旧本企业并不注重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创优,而是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励全体员工紧紧抓住那些约束条件不断进行改进。

4.2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及创建人文环境。4.2.1 对日本推行管理会计使用制度化的思考。管理会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企业加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管理会计是以会计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乐于应用法律规范的惯例,制订指导性的制度来引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们应规定管理会计的原则,这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及创新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它是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高度集中,市场竞争的激烈,利润的下降,这一形势而产生的,旨在提高经济预测和决策水平。

4.2.2 重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

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的过程中,若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重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应当注意做到:

首先,进行人的行为研究。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为积极性。

其次,对人力资源价值及成本的确定。为了实施具体的人力管理,有必要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量化,因为量化后的人力资源数据有助于各项管理措施的操作。

最后,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同物力资源一样,不仅能够在未来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还有助于企业在总资本预算中考虑到人的因素,使企业资金的分配更为有效,克服以往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重视人力投资的急功近利行为。

4.3应用管理会计案例研究。

(1)“案例研究”可以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学科的特征由于管理会计学科自身特点,案例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使企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把握管理活动实质,并为管理者寻求最佳管理模式提供信息资料、提供思路,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尤其是联系到我国实际,深感加强案例研究更为迫切。

(2)“案例研究”需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研究,需要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很好配合与协调。这样学术界与实务界双方的配合与协调比较好,案例研究也开展得比较普遍。前者主要侧重于实务经验的介绍,后者则侧重于学术性和理论性研究。4.4改善管理会计信息环境。

要突破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瓶颈,需要分别从信息加工的三个阶段入手。在数据输入阶段,必须考虑信息点的设定、需要采集的基础数据、数据的采集方式和频率及数据的储存形式。在数据加工阶段,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及其原理,将通过计算机得以体现。该阶段工作完成的好坏,受到前一阶段数据质量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管理会计方法科学性和数据库模型质量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上述三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即构造一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可按事项会计法的原理来设计。

以事项会计为基础重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全面理顺企业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从技术层面突破管理会计的发展瓶颈。重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从企业的战略出发,根据战略分析展开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等活动;并将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结合起来,在经济事件发生的一刹那及时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事件的多维特征数据,根据该事件的处理逻辑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大部分的事件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加工的方式集中存放在数据仓库里,以支持多种信息的输出需求。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进入各种信息渠道,直接获取系统提供的通用信息,或者选择系统按相对稳定的信息需求所设定的模型对信息进行加工,甚至可以自行定义模型或加工规则以生成个性化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可以从两个方面突破管理会计应用的技术瓶颈:①解决基础数据的采集难题;②实现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

4.5推行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旨在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卓越的战略,在预算体系、控制方法、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所有领域,一切活动以保证战略目标实现为前提。为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应及时提供各个决策层次所需要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信息,并通过具体的控制措施,使目标协调一致,并最后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亦即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对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全方位变革,这是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取得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订、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从目前来看,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适应了战略管理的需要,注重了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多样化的信息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信息支持,主要表现在:

(1)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现代的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传统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机遇性和投机性,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2)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信息支持。

(3)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营运情况做出评价,能够更准确的把握竞争环境,从而为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惠,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27).[2]王玮芬,提高我国管理会计运用水平的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07).[3]张艳霞,浅谈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4,(05).[4] 栾晓军,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J].科技资讯,2005,(23).[5] 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J].会计之友,2006(5).[6] 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2006(5).[7] 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6(2).[8] 赵莹,陈元东.我国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态势与发展阻力[J].财务会计,2005(1).

第五篇:由海尔浅析家电行业供应链管理

经 济学院

学 术 讲 座 论 文IV

学院专业

班级经济1002班

学号2010090255姓名高雷震

指导教师成绩

二O一三年六月

由海尔浅析家电行业供应链管理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而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是为实现商品价值,使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活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它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表现出集成化优势,进一步带来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更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使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成为可能。而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供应链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众多企业纷纷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运作模式。而海尔物流在此期间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物流业界关注的亮点。文章通过对海尔物流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家电;物流;海尔

一、我国家电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家电企业自营物流

自营物流主要源于生产经营的纵向一体化。生产企业自备仓库、车队等物流设施,内部设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企业物流运作。在自我运输服务需求满足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会把闲置的物流资源用于其他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服务机构。企业自营物流,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资料有效协调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能以较快的速度解决物流活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最终顾客的第一手信息,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物流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物流活动也并非为企业所擅长。同时,企业为了自营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增加了企业投资负担,这必然会减少企业对其他重要环节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家电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组建专业物流公司

公司作为家电企业集团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成为其他产品事业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也作为专业物流公司对外开展业务,本企业可以使用这个物流公司,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流公司。同时,这个专业物流公司对集团的直接作用还体现在:由于该公司参与竞争,使其他物流供应商不得不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使集团能够实现当初创建公司的第一个目标——降低集团的物流成本。公司也可以寻找其他客户,共享物流操作的低成本优势;一旦遇到物流运作需要耗费巨大流动资金的情况,集团内部的结算中心可以提供融资帮助。不过这种物流运作模式应该注意的是,从一开始,家电集团就必须强调公司是完全市场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而非集团内部的物流部门或物流供应商。而公司的业务不能靠集团通过指令的方式划拨过来的。

(三)家电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共同组建家电物流平台

家电生产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构建家电物流平台,物流服务商作为大股东,在经营管理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拥有专业化人才,社会化物流的经验也较丰富。而家电企业的加盟,使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使得该物流平台家电物流方面驾轻就熟。通过对物流资源重组的办法,让物流社会化。同时对家电企业的产品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改造,将物流业务从两家企业的主体业务中剥离出去,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并使家电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和利用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全面外包物流业务

一般外国家电企业在中国多采用这样的方式。国外家电企业进入中国以后,总是要尝试自建过物流体系,但是巨大的成本会使国外企业觉得不太划算,同时在业务操作上

比较麻烦,最后终归又慢慢分包出去了,交由第三方专业的物流企业去做。将公司物流业务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家电企业只负责产品生产,从而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专业市场知识、网络和信息技术,拥有的规模经济和灵活性,适应企业对物流环节的各种需求。为了避免将物流业务交给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做有可能使企业受到牵制,国外家电企业可以选择将其物流业务分别外包给了多家物流公司,并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而企业只需负责全面统筹,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海尔的供应链系统

中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海尔集团从99年初年开始物流改革,将物流重组定位在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度上来,希望通过物流重组有力地推动海尔的发展。海尔的物流管理是流程再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供应链思想的具体载体。物资和成品正是由于供应链终端的消费行为才在供应链中流动。

海尔物流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能够向客户提供竞争对手所不能给予的增值服务,使海尔顺利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如何找到一种适合海尔的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模式,以及实施系统的切入点和关键在哪里是海尔面临的选择。海尔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和BBP系统,组建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

海尔物流系统构成:

1、ERP系统 海尔物流的ERP系统共包括五大模块MM(物料管理)、PP(制造与计划)、SD(销售点定单管理)、FI/CO(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ERP实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岛”,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加快了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如原来定单由客户下达传递到供应商需要10天以上的时间,而且准确率低,实施ERP后定单不但1天内完成“客户—商流—工厂计划—仓库—采购—供应商”的过程,而且准确率为100%。另外,对于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定单,防止暗箱收货,而财务在收货的同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出真正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职能,而且效率与准确性大大提高。

2、BBP系统(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BBP系统主要是建立了与供应商之间基于因特网的业务和信息协同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1)通过平台的业务协同功能,既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招投标,又可以通过因特网将所有与供应商相关的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如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库存信息、供应商供货清单、配额以及采购价格和计划交货时间等发布给供应商,使供应商可以不出户就全面了解与自己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2)对于非业务信息的协同,SAP使用构架于BBP采购平台上的信息中心为海尔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交互和反馈提供集成环境。信息中心利用浏览器和互联网作为中介整合了海尔过去通过纸张、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实现了非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网上发布。

在SAP/P3成熟的ERP系统作为海尔物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2000年3月SAP开始为海尔设计实施基于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BBP项目。经过双方7个月的艰苦工作,海尔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并于10月11日使R/3系统下的MM、PP、FI和BBP正式上线运营。至此,海尔的后台ERP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库存及立体仓库的管理、19个事业部PP模块中的生产计划、事业部生产线上工位的原材料配送、事业部成品下线的原材料消耗倒冲以及物流本部零部件采购公司的财务等业务,构建了海尔集团的内部供应链。

海尔采用SAP LES物流执行系统,将物流运输和订单系统高度统一整合,将订单转化成可装运货物,可以通过集运和拆分订单来满足客户低成本需求,使海尔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简单、直观的管理客户的运输和相关物流活动。通过运输优化改变多重停留、直拨和合并运输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费用最低化。海尔物流总结出一套建立在相互协商、不同服务功能的运费计算方法,整合所有的承运者,包括快递、整车、零担、空运、海运、铁路等多种方式,按照客户的需求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优质服务。海尔物流将不同来源的发货品项在靠近交付地的中心进行合并,从而组成完整的订单,最终作为一个单

元来交到收货人手中。海尔将客户的专用卡车、集装箱和堆场纳入海尔的物流整体运输解决方案中,通过动态客户出货系统可以对多点和多乘运人进行监控,而客户可以从系统直观地查询到订单的执行情况和单项信息,所有的承运活动都有电子记录,所有活动都可以在WEB上查询。海尔的“一流三网”充分的体现现代物流的特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建立了BBP采购平台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使生产部门按照B2B、B2C订单需求完成产品以后,让充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满足用户需求。

海尔通过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的流程再造建立起了供应链管理(SCM)运行的支持系统平台,使企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升华,使现有资源进行了高效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1]姜忠辉.海尔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

[2]刘宁,郭光.海尔物流创新体制的启示 [J].新企业,2003,11

[3]肖洁.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J].家电科技,2004,7

[4]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5]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下载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会计由管家道战略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出纳库管岗位职责(汇编)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出纳人员岗位责任制 1.出纳员负责现金、支票、发票的保管工作,要做到收有记录,支有签字。 2.现金业务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商场制定的现金管理制度所要求的......

    库管与出纳会计

    库管 负责对买进物品的验收工作 , 并登记造册 , 进行妥善管理。 1. 仓库物品摆放整齐 , 物归其类 , 贴有标签 , 一目了然。 2. 每月统计一次各类物品和消耗情况。 3. 经常主......

    由收费站管理看企业文化建设

    重温科学发展观涵义之我见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时此话意义深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忙忙碌碌了整个过程,似乎还有太多说不出的感慨,借此机会重温科......

    由案例引发的管理思考

    由案例引发的管理思考案例:在一次教研活动结束后,我觉得贾老师的状态非常不好,我径至走到她的办公室,毫无保留的把我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与她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但贾老师显得异常冷......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三)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识同时具有无限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这对矛盾迫使人们不得不依据已掌握的事实做出合理推断,以认......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一) 主讲老师 丁小云 什么是管理会计?琼·斯赛(J·Sizer)教授说:“从广义上讲,所有的会计均是管理会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管理会计是“管理”和“会计”的融合,......

    管理会计案例

    管理会计案例 编者案:自去年10月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管理会计理论不断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日益丰富。为引导我国管理会计的探索和发展,我......

    管理会计书单

    管理会计书单 管理会计类读物 1、《决策与控制会计》,美:齐默尔曼,有中文版; 2、《高级管理会计》,第六版,美:阿特金斯、卡普兰、马克杨等四人著,有中文版 3、《稻盛和夫的实学》,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