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产饲料生产粉碎工艺(最终版)
水产饲料生产粉碎工艺 水产XXX XXXXXXXXXXXXXXX
水产饲料不同于畜禽饲料,由于水产动物一般生活于水中,采食一般在水环境中,所以需要饲料在水中保持一定的形状一定的时间。普通的鱼饲料要求在水中稳定数分钟即可,只要保证相当数量的饲料颗粒在采食时段被食即可。对虾饲料则要求饲料颗粒在水中稳定2小时以上。
所以,要求饲料颗粒内部具有一定的粘性,以维持形状,防止很快溶解分散。其中除了加入粘合剂以外,粉碎工艺对其粘性有很大的影响。粉碎粒度越大,其制粒粘性越小;粉碎粒度越小,其制粒粘性越大。
鱼类的消化系统较为原始简单,不如畜禽发达。所以,粉碎粒度越小,越有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
NRC(1993)的鱼类营养标准中推荐鱼配合饲料的粒度应小于或等于0.5mm。一般鱼配合饲料的原料的粉碎要求全部通过40目筛(0.425mm筛孔),60目筛(0.250mm筛孔)筛上物不大于20%。鱼饲料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径应在200m以下。
我国水产标准(SC2002-94)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是全部通过40目筛(0.425mm筛孔),60目筛(0.2580筛孔)筛上物不应大于20%,其粒径在200m以下。
但是,粉碎粒度越小,对工艺的要求越高,成本也相应地增加。一般,鱼饲料的原料均要求粉碎到粒径较小的程度,但是,在粉碎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
首先,饲料粒径对粉碎机的要求较高,其次,如果粉碎后,粒径较小,很容易产生结拱现象,影响生产效率。
目前,据查,水产饲料加工粉碎工艺有两种,即先粉碎和后粉碎。先粉碎,可以根据原料的属性来配置粉碎机,节省能耗。但由于粒度较小,容易结拱,进而影响后续加工。后粉碎,是将原料混合好后才进行粉碎,从而配料仓可以高效率低工作,解决结拱难题。但是,混合好后粉碎,就必须使粉碎机的配置按最南
粉碎、最坚硬的原料来要求,所以,一些较软的原料就可能被过度粉碎,由公式可知,能耗也高一些。
综合来看,先粉碎工艺可用于那些原料种类较少,粉碎粒径不太小的水产饲料加工;而后粉碎工艺则更有利于那些原料种类较多的,粉碎粒径较小的水产饲料。
据查,水产饲料加工的粉碎机,一般是筛分式锤片粉碎机和气流分级式微粉碎机。
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物料时,先是经过锤片粉碎,然后会有一个分级筛将粒度较大,粉碎不充分的原料重新送回粉碎,物料通过2.4mm的筛孔时效率较高,其粉碎平均粒径约为1200m,通过1.0mm筛孔时,其粉碎平均粒径约为500-600m,若要其粉碎粒径更小,筛孔要求则更高,而且,由于太密,粉碎效率会大大降低。
所以,要使粉碎粒径更小,采用气流分级式,速度更高地打击原料,然后使用气流分出粉碎后的原料,通过控制气流流速来控制原料的粉碎粒径。从而解决了筛孔拥堵的问题。
另外,由于粉碎机在工作时,由于撞击、摩擦等原因,会使粉碎机内温度很高,原料的水分会蒸发,从而形成水蒸气,若遇冷则会结成水滴,混合在物料里面,形成糊状物或是水分较大的物料,堵塞筛孔,所以,一些粉碎机会有一个吹风装置,将粉碎室内的温度降低,吹出水蒸气,利于物料通过筛孔,提高粉碎效率。
综上,水产饲料加工,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设备配置,合理安排加工流程,尽可能使效率达到最大。
第二篇:工艺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
状态。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都一样,有没有质量部的我厂工艺员的工作标准
主要职责:
1计划与规划
1.1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2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改造、节能降耗规划,并组织实施。
1.3参与制定本车间员工技术练兵的工作计划。
2组织
2.1根据本车间生产装置特点,确定各工序的中控指标及产品的质量指标。
2.2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详细的工艺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领导
3.1组织对本车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生产过程要素的控制、管理;ISO14000环境体系中的能源管理。
3.2对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及反馈。
4控制
4.1 参与制定本车间工艺安全管理各个要素的规定并监督实施情况。
4.2 每日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准、分析,使生产安全、合理地运行。
4.3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和工艺技术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车间主任反映。
4.4协助车间主任编制本车间各岗位的技术练兵卡,并进行培训、考核。
4.5 参与处理生产运行中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图纸,并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4.6 掌握本车间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对生产装置出现的工艺、质量异常波动,参与公司各部
门进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4.7 了解国内外生产工艺动态,结合车间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建议和方案。
4.8对车间的生产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车间主任汇报。
4.9 及时完成车间主任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那么对于工艺管理来说,主要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规程以及工艺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必须对工艺记录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相关讨论之后再制定工艺指标以及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工艺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简单讲。其具体内容:工艺管理责任制、工艺设计文件审查和会签制度、工艺管理、工艺定额管理、现场工艺管理、工艺工作控制等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工序质量控制点
三、职能部门工艺责任
工艺定额管理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分类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三、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四、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五、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六、动力消耗定额的制定
七、其他各类用途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二、工时消耗构成第5讲 现场工艺管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内容
一、加强工艺技术服务
二、切实加强工艺纪律
三、加强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
四、推行定置管理
六、现场文明生产
2工艺管理交流
---我在一家化工厂主管生产,觉得设备管理好抓,因为设备故障是刚性的,很容易发现和解决,但工艺上的问题不易发现,有些问题甚至威胁到安全生产和系统的稳定,如何能抓好工艺管理?工艺管理主要看工艺参数。工艺纪律管理
装置节能管理 装置达标管理 质量管理 装置非停工管理 联锁台帐 工艺审查制度
设备管理不仅是跑冒滴漏,许多工艺参数的变化都是设备引起的,它们之间密不可分。好的管理人员是全才,不分专业。
做管理主要看你怎样用人
如果你手上有有能力的人,帮你做事,管理起来就会很轻松
做任何事都不要自己一个人抗着很累,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主要是工艺参数的执行情况、操作人员的巡检情况、工艺台账的记录、工艺报表的记录、现场运行情况(有无跑冒滴漏现象等)、工艺节能情况等等
1.我觉得各种生产记录性文件很关键,它们是说明生产工艺操作的关键性证明,做好了这些原始资料的控制,也就对生产上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了如指掌。
2.各种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生产上的工艺台帐等都要认真、仔细的去做好、做细才行啊。
设备也不好管,只是你没有入围罢了,每一项都有自已的难处,我先后管过生产、工艺、设备。做细,做勤,坚持不懈
做工艺管理,先要做好工艺台帐,跟踪观察,做好记载,考核入手,及时分析,及时调整。以人为本,集思广义,才能做好工作。
踏踏实实干好现在,不要见异思迁.这是我的工作体会.
研究、工艺技术和工艺设备三者集成起来,就是大拿了,还企望什么?
3车间工艺技术员
大家来讨论一下车间工艺技术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是什么?除了管理好装置的正常运行,还有什么?技术员都上来说说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一下,为自己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基础.车间工艺技术员工作十分繁杂,除了每天生产情况记录、操作情况检查、技术月报、季报、年报编写、生产情况汇报、操作波动分析、工艺纪律检查等日常工作,还要对装置的操作进行优化、根据装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总之一套生产装置运行的好坏与工艺技术员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厂工艺员的工作标准
主要职责:
1计划与规划
1.1 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工艺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2 参与制定本车间生产工艺改造、节能降耗规划,并组织实施。
1.3 参与制定本车间员工技术练兵的工作计划。
2组织
2.1 根据本车间生产装置特点,确定各工序的中控指标及产品的质量指标。
2.2 协助车间主任制定详细的工艺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
3领导
3.1 组织对本车间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生产过程要素的控制、管理;ISO14000环境体系中的能源管理。
3.2 对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及反馈。
4控制
4.1参与制定本车间工艺安全管理各个要素的规定并监督实施情况。
4.2每日对运行参数进行校准、分析,使生产安全、合理地运行。
4.3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和工艺技术管理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车间主任反映。
4.4 协助车间主任编制本车间各岗位的技术练兵卡,并进行培训、考核。
4.5参与处理生产运行中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图纸,并提出对事故的处理意见。
4.6掌握本车间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对生产装置出现的工艺、质量异常波动,参与公司各部门进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4.7了解国内外生产工艺动态,结合车间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建议和方案。
4.8 对车间的生产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车间主任汇报。
4.9及时完成车间主任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那么对于工艺管理来说,主要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规程以及工艺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必须对工艺记录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相关讨论之后再制定工艺指标以及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工艺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造。
工艺管理制度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
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第三篇:水产饲料粘合剂及稳定性
水产饲料粘合剂及稳定性
【摘要】我国从事水产饲料研究已经五六十年了,但真正受到重视和关注却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近20多年来再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我国水产饲料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伴随的同时,水产饲料工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水产饲料在生产过称相比较畜禽饲料首要关注的就是水产饲料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水产饲料是投放到水中使用,如何保持在水中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被散失这关键。
【关键词】水产饲料 粘合剂 稳定性
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是指饲料入水浸泡一定时间后,保持组成成分不被溶解和不散失的性能。一般以单位时间内饲料在水中的散失量与饲料质量之比百分数来表示,也可用饲料在水中不溃散的[1]最少时间来表示。生产过程中添加粘合剂是保持其稳定性的一种必要手段。
1.粘合剂的种类
当前,工业生产的水产饲料的粘合剂有很多种类,可根据粘合剂来源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1.1 根据来源分类
1.1.1天然类粘合剂
其中天然粘合剂是指植物性粘合剂、动物性粘合剂和矿物质。以淀粉为主的植物种子、块根块茎、灌木等植物分泌物和植物蛋白等称为植物性粘合剂。比如说玉米、小麦、面筋、马铃薯、蚕豆等的淀粉及相应的α-淀粉、糊精、面筋和豆类产物大豆磷脂等。来自于动物的粘合剂如鱼虾浆、动物胶、几丁聚糖等。矿物质的有如膨润土等。1.1.2人工合成类粘合剂。
人工化学合成粘合剂特点是添加量少,粘结性较高,但因属高分子化合物,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2]如添加量加大,则因其粘结性原理造成饲料组份消化吸收减慢,从而降低饲料营养价值。目前比较多使用的人工粘合剂有多聚脲甲醛、羧甲基纤维素、脲醛树脂、木质素磺酸盐和HJ-1水产饲料粘合剂等。
1.2 根据用途分类
根据粘合剂作用用途以及是否具有营养特性可分为营养性粘合剂和非营养性的粘合剂。营养性粘合剂有植物淀粉类、多糖类、鱼虾浆粉碎物、天然矿物质以及一些人工合成的如 N87 型粘合剂、膨润土等。非营养性的粘合剂主要包括灌木胶、羧甲基纤维素、尿素甲醛缩合物、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木质素磺酸钠和树胶等。
2.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在开发和选用粘合剂时就必需注意以下几个性能:
2.1 耐水性
为了保证水产饲料的营养全价并且防止溶解污染水体,水产饲料粘合剂对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应具有理想的黏着度。粘合剂能将混合均匀且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配合饲料黏结在一起,提高水产饲料的成型性,使其耐水性增强,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减少颗粒的溃散,降低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水产动物的摄食率,从而提高生产性能。研究表明,合理使用粘合剂大约可节省1/3的饲料。
2.2营养环保性
有的粘合剂除了具有粘合的特性外,本身为动物营养素,能够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代谢物的排泄。同时饲料的水中稳定性的提高,降低了营养成分的损失,大大减轻了养殖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了养殖对象的疾病危害,特别是在高密度和连续大规模养殖时,作用更为明显。
2.3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由于饲料加工工艺要使用 130 ℃的高温,粘合剂的粘合性能和其他特性应在经受高温[3]保持不变,具有热稳定性。
2.4安全适口性
水产饲料粘合剂应不具有任何毒副作用,对水产动物不产生任何毒害,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学评价,确定为实际无毒物质,并对动物体的消化吸收、内分泌生理、神经生理、肌肉、生长、体色等无不良影响。适口性,粘合剂对饲料气味、质感等产生某种影响,则必然对适口性产生影响。如果易为嗅觉味觉敏感的鱼虾所接受,则直接添加,否则应另选粘合剂或添加某种矫味剂。饲料的质感对鱼虾的摄食兴趣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颗粒饲料的硬度,粗糙程度等。
2.5物美价廉性
用量少,易混合,成本低,容易生产制取,能带来养殖经济效益选定的水产饲料粘合剂须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否则仅限于实验室阶段,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也是不成功的。有营养功能的粘合剂用量不宜过大,无营养功能粘合剂更应减少用量。
3.影响水产饲料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3.1颗粒大小:
水产饲料颗粒大小对于其在水中的稳定性有很关键的作用。颗粒过大饲料容易沉底,不易鱼类采食造成饲料浪费。即使不沉底,其颗粒过大则表面积就小,导致调制过程中颗粒表面淀粉不能完全糊化,影响粘合性,投入水中就容易溃散。一般鱼用配合饲料的原料经粉碎后应通过40目标准筛,60目标准
[4]筛筛上物不大于20,而对虾饲料原料要求能通过60目标准筛。
3.2调质:
饲料成型的关键在调质。调质是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作用于饲料,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增加其粘结性和可塑性,保证饲料结构细密,具有适当的硬度,水中稳定性好。
3.3环模:
环模压缩比(深径/孔径)的大小对鱼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压缩比大的环模压制出来的饲料颗粒硬度大、结构紧、饲料耐水时间长,反之则短。
3.4营养水体:
饲料投放的养殖水体,亦可称为外在环境因素。尚没有关于养殖环境(水温、水深、盐度、水流、潮汐等)影响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全面报道,但亦有对影响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外因的分析报道,即水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水分子对饲料作用速度加快,水中稳定性下降。盐度越高,水中离子强度增大,水分子的渗透力增强,水中稳定性下降。饲料颗粒的崩解实验表明,水流的冲击会使饲料水中稳定性下降。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业,如何加强水产饲料的稳定性是现在研究的重点。目前水产饲料粘合剂无论从生产原料,配比还是还是加工工艺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粘合剂的使用不仅是现在水产养殖业饲料必不可少的,还是今后养殖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其发挥的的作用也更加明显,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彭志东.水产饲料粘合剂与稳定性[J].广东饲料, 2008,(02)
[2] 马学坤,张璐,等.水产饲料粘合剂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饲料, 2008,(02)[3] 王钦文.粘合剂的研制开发与鱼虾饲料营养[J].中国饲料, 1996,(06)[4] 辛丰.影响水产饲料稳定性和有效利用率的因素 [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06)
第四篇:工艺生产实习报告
工艺生产实习报告
一、观看“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录像总结
通过观看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录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工艺以及表贴焊技术工艺流程:
pcb版制作基本步骤:用软件化电路图,打印菲林纸,曝光电路板,显影,腐蚀,打孔,连接跳线。制版布局要求整体美观均衡,疏密有序,走线合理,防止相互干扰,尽量减少过线孔,减少并行线条密度等。
表贴焊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技术,其基本步骤:解冻、搅拌焊锡膏,焊膏印制,贴片,再流焊机焊接。
通过观看此次录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方法以及表贴焊技术工艺流程,为以后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
八、工艺实习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电子工艺实习,我掌握了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类别、型号、规格、符号、性能及一般选用知识,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的作用及其测量方法;掌握了电子产品安装焊接的基本工艺知识,掌握了手工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焊接电子产品,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调试原理,能够独立的完成制作产品的调试工作;了解了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及生产流程,掌握了印制电路板的计算机绘制方法,能设计出简单的印制线路板布线图;了解了电子产品工业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实习讲述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培养了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了提高。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第五篇:工艺生产实习报告
一、观看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录像总结 通过观看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录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工艺以及表贴焊技术工艺流程: pCB版制作基本步骤:用软件化电路图,打印菲林纸,曝光电路板,显影,腐蚀,打孔,连接跳线。制版布局要求整体美观均衡,疏密有序,走线合理,防止相互干扰,尽量减少过线孔,减少并行线条密度等。
表贴焊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技术,其基本步骤:解冻、搅拌焊锡膏,焊膏印制,贴片,再流焊机焊接。
通过观看此次录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方法以及表贴焊技术工艺流程,为以后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
二、无线电四厂实习体会
通过参观无线电四厂我了解了该厂的历史和该厂从衰落重新振作走向辉煌的曲折发展历程,了解了该厂的主要产品:直接数字合成(DDS)信号源;频标比对自动测试系统;铷原子频率标准和晶体频率标准;数字式频率特性测试仪;数字式毫伏表;交直流稳定电源;通用智能计数器、频率计数器、逻辑分析仪等。通过参观一条龙的流水线作业方式生产线,知道了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整体中国报告网、全局的观念,初步了解了如何使企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更加顺畅。
三、pCB制作工艺流程总结
pCB制作工艺流程:
1用软件画电路图
2打印菲林纸
3曝光电路板
4显影
5腐蚀
6打孔
7连接跳线
在符合产品电气以及机械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整体美观,在一个pCB板上,元件的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走线要有合理的走向,不得相互交融,防止相互干扰。最好的走向是按直线,避免环形走线。
2.线条要尽量宽,尽量减少过线孔,减少并行的线条密度。
四、手工焊接实习总结
操作步骤:
1、准备焊接:准备焊锡丝和烙铁。
2、加热焊件:烙铁接触焊接点,使焊件均匀受热。
3、熔化焊料:当焊件加热到能熔化焊料的温度后将焊丝至于焊点,焊料开始熔化并湿润焊点。
4、移开焊锡:当熔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
5、移开烙铁:当焊锡完全湿润焊点后移开烙铁
操作要点:
1、焊件表面处理:手工烙铁焊接中遇到的焊件往往都需要进行表面清理工作,去除焊接面上的锈迹、油污、灰尘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手工操作中常用机械刮磨和酒精、丙酮来擦洗等简单易行的方法。
2、预焊:将要锡焊的元件引线的焊接部位预先用焊锡湿润,是不可缺少的操作。
3、不要用过量的焊剂:合适的焊接剂应该是松香水仅能浸湿的将要形成的焊点,不要让松香水透过印刷版流到元件面或插孔里。使用松香焊锡时不需要再涂焊剂。
4、保持烙铁头清洁:烙铁头表面氧化的一层黑色杂质形成隔热层,使烙铁头失去加热作用。要随时再烙铁架上蹭去杂质,或者用一块湿布或使海绵随时擦烙铁头。
5、焊锡量要合适。
6、焊件要固定。
7、烙铁撤离有讲究:撤烙铁头时轻轻旋转一下,可保持焊点适量的焊料。
操作体会:
1、掌握好加热时间,在保证焊料湿润焊件的前提下时间越短越好。
2、保持合适的温度,保持熔铁头在合理的温度范围。一般经验是烙铁头温度比焊料温度高50摄氏度为宜。
3、用烙铁头对焊点施力是有害的。
完成内容:
用手工焊的方法完成了元器件的焊接,导线的焊接,立方体结构的焊接等,掌握了手工焊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表贴焊接技术实习总结
1、解冻、搅拌焊锡膏:从冷藏库中取出锡膏解冻至少4小时恢复至室温,然后进行搅拌。
2、焊膏印刷机印制:定位精确,采用合适模版,刮刀角度35-65度涂焊膏,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3、贴片:镊子拾取安放,手不能抖,元件轻放致电路板合适处。完成后检查贴片数量及位置。
4、再流焊机焊接:根据锡膏产品要求设置合适温度曲线。
5、检查焊接质量及修补。
注意事项:
1、SMC和SMD不能用手拿。
2、用镊子夹持不可加到引线上。
3、IC1088标记方向。
4、贴片电容表面没有标签,要保证准确及时贴到指定位置。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锡珠:看跟进焊盘、元件引脚和锡膏是否氧化,调整模板开口与焊盘精确对位,精确调整Z轴压力,调整预热区活化区温度上升速度,检查模板开口及轮廓是否清晰,必要时需更换模板。
2、元件一端焊接在焊盘另一端则翘立(曼哈顿现象):元件均匀和合理设计焊盘两端尺寸对称,调整印刷参数和安放位置,采用焊剂量适中的焊剂,无材料采用无铅的锡膏或含银锡膏,增加印刷厚度。
3、不相连的焊点接连在一起:更换或增加新锡膏,降低刮刀压力,调整模板精确对位,调整Z轴压力,调整回流温度曲线,根据实际情况对链速和炉温度进行调整。
4、焊点锡少,焊锡量不足:增加模板厚度,增加印刷压力,停机后再开机应检查模板是否堵塞,选用可焊性较好之焊盘和元器件,增加回流时间。
5、假焊:加强对pCB和元器件的筛选,保证焊接性能良好,调整回流焊温度曲线,改变刮刀压力和速度,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锡膏印刷后尽快贴片过回流焊。
6、冷焊(焊点表面偏暗、粗糙,与北汉无没有进行熔融):调整回流温度曲线,依照供应商提供的曲线参考,再根据所生产之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换新锡膏,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改正预热条件。
六、收音机焊接装配调试总结
安装器件:
1、安装并焊接电位器Rp,注意电位器与印刷版平齐。
2、耳机插座XS。
3、轻触开关S1、S2,跨接线J1、J2。
4、变容二极管V1(注意极性方向标记)。
5、电感线圈L1-L4,L1用磁环电感,L2用色环电感,L3用8匝空心线圈,L4用5匝空心线圈。
6、电解电容C18贴板装。
7、发光二极管V2,注意高度。
8、焊接电源连接线J3、J4,注意正负连接颜色。
调试:
1、所有元器件焊接完成后目视检查。
2、测总电流:检查无误后将电源线焊接到电池片上,电位器开关断开的状态下装入电池,插入耳机,万用表跨接在开关两端侧电流。
3、搜索广播电台。
4、调节收频段。
5、调灵敏度(由电路及元器件决定,一般不用调整)。
总装:
1、腊封线圈:测试完后将适量泡沫塑料填入线圈L4,滴入适量腊使线圈固定。
2、固定SMB,装外壳。
3、将SMB准确位置放入壳内。
4、装上中间螺钉。
5、装电位器旋扭。
6、装后盖。
7、装卡子。
检查:
总装完毕,装入电池,插入耳机进行检查,使:点源开关手感良好,音量正常可调,收听正常,表面无损伤。
七、音频放大电路焊接与调试实习总结
音频放大电路电路图:
该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简单,元件常见、易购买,容易组装,智能化高。特别是使用方便。在此过程中,焊接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每个焊点都很仔细。还有在调试时,必须分步骤完成,否则很容易烧毁元件。
八、工艺实习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电子工艺实习,我掌握了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类别、型号、规格、符号、性能及一般选用知识,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的作用及其测量方法;掌握了电子产品安装焊接的基本工艺知识,掌握了手工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焊接电子产品,掌握了电子产品的一般调试原理,能够独立的完成制作产品的调试工作;了解了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及生产流程,掌握了印制电路板的计算机绘制方法,能设计出简单的印制线路板布线图;了解了电子产品工业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实习讲述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培养了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得到了提高。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