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实践考查方案(10财务)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考核方案
姓名:学号:班级: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流动性风险
2.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
4.操作风险
5.道德风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德隆集团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基本方式。
2、简述长虹电器的彩电代理营销机制的战略失误。
3、简述顺驰地产“现金流-土地-现金流”的运作模式。
4、简述国有企业改革的“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
5、简述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清算模式。
6、简述海南发展银行关闭的启示。
三、案例分析(任选1题,共20分)
1、阐述中信泰富澳元期权交易:“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跌期权”的风险与启示。
2、阐述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的控制权困境与启示。
第二篇:《财务案例分析》课程说明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会计学专业(开放本科)
《财务案例分析》课程说明
(适用于开放本科:会计学专业)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案例1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 案例2 通化钢铁重组过程中的企业理财目标 案例3 顾雏军掏空科龙电器
案例4 周益明掏空明星电力
案例5 农商社的多元化之殇
案例6 A公司的项目投资效果评价
案例7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
案例8 蒙牛引入PE投资
案例9 同仁堂分拆上市
案例10 美的集团的存货管理
案例11 苏宁电器的现金周转期管理
案例12 用友软件的高额现金股利
案例13 苏宁电器的高额股票股利
案例14 水井坊MBO后的高现金分红
案例15 法国SEB并购苏泊尔
案例16 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案例17 L集团财务组织的设计与变革 案例18 西门子财务公司及其资金管理 案例19 武钢集团的资金管理
案例20 郑百文的财务危机与重组
案例21 浙江海纳的财务危机与重组
第三篇: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摘 要:财务分析课程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分别从改革与完善课程内容、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分析我院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财务分析;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财务分析课程是我院会计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修读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后,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才能修读的一门课程,是各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扩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各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该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笔者将近几年财务分析课程在我院教学实践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展开分析,以求不断完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革与完善课程内容
财务分析,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财务报表分析,目前市面上该类课程的参考教材较多,教材名称也有所不同,比如: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等,由于财务分析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其内容体系的安排也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内容体系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以张先志的《财务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综合分析四部分构成,概论部分包括财务分析理论、信息基础、程序与方法;会计分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的阅读与分析,有些教材也将会计分析部分从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几个角度展开分析;财务分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包括财务综合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
第二种是以王化成的《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能力分析、综合分析和价值评估四部分构成,概论部分包括财务分析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能力分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综合分析部分包括杜邦分析、经济增加值分析和平衡计分卡分析等。
第三种以张新民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为代表的一种体系,该体系由概论、质量分析和方法分析三部分构成,其中质量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和财务信息质量分析等。
以上三种体系的设计各有所长,究竟采用哪种体系作为财务分析课程的授课内容呢,经调研发现,这三种体系在不同高校都有采用,有些高校教师采用第一种体系进行教学,也有一些高校采用第二种体系,当然第三种体系也有部分学校在采用。有效的财务分析要求分析者不仅要学会运用会计数据,而且要善于运用非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只是企业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财务表现”,忽略对企业所处环境和经营战略的分析,报表分析只能是一种重形式、轻实质的“数字游戏”。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中财务分析构成要素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将战略分析纳入财务分析之中,这种分析框架在实务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确定财务分析课程内容时,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讲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作为课程内容,而将战略分析作为一门独立课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在财务分析课程之前开设。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我们在考虑哈佛大学提出的财务分析框架基础上,将会计分析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分配较多的课时,重点讲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各个构成项目的解读与质量分析,在解读与分析过程中甄别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灵活性、会计估计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后面的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财务分析部分主要是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效率效果,主要包括对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比率的计算与分析,考虑到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我院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也学过这些比率计算与分析,为了避免对同一内容的重复学习,我们对这部分内容分配相对较少的课时,在这部分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主要是对各个指标的深层次的分析,而不是局限于每个指标应该如何计算。前景分析的内容参照张先志的《财务分析》的综合分析部分展开,包括财务综合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二、设计与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与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再加之财务分析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很难将自己融入其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考虑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的生源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我们在设计财务分析教学方法时,结合财务分析的特点,将教师精讲与案例分析、学生分组集体讨论相结合。教师精讲主要讲授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案例分析主要是利用一些典型案例或新近发生的案例,教师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为了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个人,要求每组选择一家自己感兴趣的上市公司,按照教师授课进度,课后对所选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制作ppt,在课堂上把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安排其他组对其分析进行点评,主讲教师掌控整个过程,并对各小组的分析进行总结并给予排名,采用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期末要求每组同学上交一份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并要求详细注明小组的分工情况,杜绝小组内有部分同学搭便车的行为。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财务分析实际应用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还加入了实训教学环节,给学生安排了上机实训课,主要是利用福斯特教学软件提供的财务分析模块展开实训教学,通过模拟实训,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一般都是“6+4”模式,或“7+3”模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试卷题型主要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和计算分析等,占总成绩的60%-70%,平时成绩主要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30%-40%,这种考核方式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方式应多元化,注重考核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注重职业能力的测试。我院在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已形成较为合理的考核方式。
具体做法是采用“5+3+2”模式,即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小组财务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模式能较为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在期末试卷题型的设计上,以考核学生分析能力为出发点,摒弃传统一贯的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全部采用开放式为主的主观题,例如:给定一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分析中会用到的非财务信息,要求学生进行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或给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根据对案例的理解回答问题。小组财务分析报告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分析报告格式的规范程度、分析内容的合理性、陈述报告的明了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等,每个方面赋予一定的权重,避免教师评分过于主观,保证评分的客观与公正。实践表明这种考核方式符合我院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教学实践效果
通过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很好的调动,从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重视程度较高,能够认真完成分析报告的撰写,分析过程基本符合要求,分析也比较深入,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实现。
在学期末,我们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对后续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刘谷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3).[5]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第四篇: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最终版]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业界分析联想并购IBM 的动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扩展海外业务,获取世界一流品牌,借助IBM的品牌提升国际地位和形象;第二,获取IBM一流的国际化管理团队;第三,获取IBM独特的领先技术,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后,能得到更丰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第四,获得IBM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并获得IBM遍布全球的渠道和销售体系和国际化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
但是舆论也普遍认为,完成收购业务后,联想在未来几年中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其整合工作将异常艰巨。柳传志也曾谈到,联想进行国际并购整合时将遇到三类风险:第一类是大客户风险,在IBM的PC业务被联想并购后,原来购买IBM产品的大客户是否认可联想?是否相信联想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是否还会继续购买被联想并购的原IBM产品?第二类是员工风险,原IBM员工是否认同联想的管理?是否接受联想的文化?是否愿意继续为新联想服务?第三类是业务整合、企业文化磨合的风险,联想能否充分发挥原IBM业务与原联想业务各自的优势,并形成新的业务优势?
而事实上,联想所遇到的风险远不止这些,例如政治风险。2006年3月,联想在美国政府采购中拿下大单后,美中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以“使用联想PC会对美国国家安全产生灾难性后果”为由,提出强烈反对,并将意见提交国会。美国政府因此调整了原来的采购计划,将不在涉及国家机密的部门网络中使用联想提供的PC产品,还宣布将修改政府采购流程。美国政府修改采购流程将对联想的全球品牌声誉造成严重伤害。因为一旦成为既成事实,就会传递给消费者一个误导的负面信号,即被联想并购 的Think品牌与原来的IBM PC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以被认为是联想所遭遇的系统风险之一。
在本案例分析中,将从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的非系统风险角度分析联想并购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1、员工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尤其是约800名常年奋斗在销售第一线,手中握有大量重要级客户的优秀人才给联想并购成功加上砝码.而能否有效的把这些核心人才留下来,是联想面临的严峻问题。
首先,文化差异。中西方员工会由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习惯不同而产生需要磨合的问题。其次,员工心理压力。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有近万名员工,分别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并购后他们一时间很难接受联想的中国式企业文化及其经营理念,而且联想和IBM在业界的地位和实力相差甚远,员工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对未来的不确定等负面情绪,由此可能引发员工的集体出走。为了留住优秀的海外员工同时又安抚老员工,联想采取了以下措施:在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杨元庆提出了联想高层员工要注意三个词:
一是坦诚,二是尊重,三是妥协。为促进联想不同国籍员工之间文化融合联想以实际行动来证实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并购完成后的头18个月,联想把原有人才,文化整合停留在加强沟通、改用英语为官方语言、跨文化培训等。对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则认真宣讲公司愿景,给予高级员工充分的施展空间,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保证老员工的各种收入、福利、工作环境等保持与IBM的相同,联想还宣布不裁员以稳定员工心态,而且IBM高级副总裁兼IBM 个人系统部总经理史蒂芬.沃德留任收购完后的联想的CEO,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IBM 的员工有些许亲切感。
2、资金风险及其治理
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联想并购前全年营业收入为29亿美元,利润为1.44亿美元。联想的财务风险主要有:联想并购IBM付出了17.5亿美元的成本代价,再加上股票和负债联想此次收购所付出的实际成本已经达到了24.55亿美元,而且IBM现有PC 部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可能会造成原联想的短期利润下滑。联想的总债资本总额比率已由2004年极低的财务杠杆上升至29.1%。联想本次的收购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以及发行新股筹集资金,使其承担了大量债务,资产负债表也因此而恶化。联想向战略投资者发行了大量的可转换优先,这些优先股可以赎回,且每季都须支付现金股利。
针对以上风险,联想采取了以下措施:联想在高盛和IBM的帮助下,与巴黎银行、荷兰银行为首的20家中外资银行签订了6 亿美元的融资防议(其中5 亿美元为定期贷款),用于收购支付的现金。3月份,联想又获得了美国二大基金3.5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1.5亿美元作为收购资金, 2 亿作为口常营运之用)。这两笔交易确保了对工BMPC的顺利收购,同时也使得联想有足够的现金维持企业运作。在国际融资构成中, 联想这次还获得了三个国际投资公司
3.5亿美元的资金。根据这一投资协议, 联想集团将向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发行2730000股非上市A类累积可换股优先股, 以及可用作认购2374147474股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该交易总现金为3.5亿美元,其中,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投资2亿美元、泛大西洋集团投资1亿美元,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这笔巨资的进入为新联想未来发展上了一份大大的保险。
3、客户流失风险及其治理
原IBM庞大的个人电脑用户群是联想最为重视的。IBM个人电脑业务每年可以创造将近1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联想当然希望并购后能继续保持这份成果。联想客户流失风险来源有: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企业团体,联想的个人电脑有六到七成为个人消费者,每年美国政府及其他官方组织在IBM有10亿美元的固定订单,这笔业务约占IBM个人电脑业务的10%,但是,美国政府一直实行压制中国经济的对华政策,这将导致美国政府的PC采购转向其他的美国供应商, 这部分的订单极有可能流失。联想收购后尽管还是IBM和ThinkPad的品牌,但是一个联想管理的IBM和ThinkPad品牌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口碑很值得怀疑。毕竟联想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知名度,在美国人眼里Lenovo是一个低端品牌,如果顾客不认可贴上
了联想标志的ThinkPad品牌则会转而购买惠普、华硕等品牌。
新联想对客户流失风险是有预计的,客户去做安抚工作、说明情况,一起和大客户进行交流和沟通,让新老客户真切的认识新联想,了解新联想,对新联想重新定义。联想和IBM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战略性商业联盟;全球销售、市场、研发等部门悉数由原工BM相关人士负责,联想的产品也通过IBM加盟到联想的PC专家进行销售。将总部搬到纽约,目的是把联想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IBM通过其现有的近3万人的企业销售专家队伍,并通过ibm.com 网站,为联想的产品销售提供营销支持,创造更多的需求,同时联想开始大力开掘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并加紧夺取成熟市场上的中小企业用户。
4.品牌整合风险及其治理
联想并购前的路线是走中低端市场,这与IBM ThinkPad的高端产品形象是不匹配的,联想要成功的将这两种品牌进行整合风险在于:联想只拥有IBM品牌五年的使用权,所以联想要在短短5年限期内完成高端品牌建设,用5年的时间来用自己公司的品牌价值挽救Think品牌, 这意味着联想付出比17.5亿多得多的代价。IBM的品牌是值得所有使用PC的消费者所信赖的ThinkPad是IBM 的子品牌, 而且ThinkPad并没有自己的品牌根基,它一直依赖IBM在PC界的权威。当这个Think的商标转给了联想,它就不再是背靠一个强大的主品牌,而是成为了联想的一个子品牌。当它不再属于IBM 之后,这些忠实的顾客是否会继续保持对ThinkPad的忠诚度,一旦失去了IBM品牌,缺少了IBM品牌的支持Think商标将黯然失色,很多客户将可能转向美国或日本品牌。
联想采取的措施有:
1、营销战略。联想为冬奥会提供了近5000台台式电脑、600本笔记本、近400台服务器、1600台桌面打印机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
2、战略联盟。联想集团与可口可乐公司结成市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就共同助力北京2008年奥运会签署了合作意向。同时,双方将在未来充分利用品牌、渠道及营销等综合优势,联合发动一系列大规模的合作推广活动, 共同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上谋求双赢。
3、精确定位。Think系列保持传统的设计风格,继续面向商业客户,定位为终极商务工具, Lenovo系列则定位为用户的明智之选, 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并与think系列的设计风格完全不同。
第五篇:《财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说明
《企业财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说明
财务分析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大、应用性强的课程。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仅在实验室具有局限性。为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财务分析理论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对上市公司的真实年报进行模拟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理解。根据本课程特点并参考国外教学经验,我们设计如下实践教学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大约十人一组),每组从网上跟踪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财务状况。这样做既考虑独立性又考虑团队精神。
二、每组学生自主选择上市公司,原则上选择好中差各种类型的公司。本学期一开始选择公司较多,最后形成比较固定的公司是“沈阳机床”、“索普化工”和“邯郸钢铁”三家上市公司。搜集各公司资料比较多,主要以2001、2002和2003的年报为主。
三、根据主讲教师授课进度(几乎每章都有实践内容),每个学生都对各自选择公司的相应内容进行分析与报告,然后对选择同一公司的学生形成小组分析意见。
四、在案例课上各组学生代表发言,对各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其他学生补充与提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五、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目标和思路是使学生在学完财务分析课程后能对一个公司财务分析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同时写出一个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作为最终成果。
由于学生应用学校网络条件的限制,本课程实践教学网上资源还不够完善,这里只能按学生学习的进度,将截止至目前已经进行的对三个公司前四篇分析的部分资料展示出来。随着课程进度及教学条件的完善,我们将再不断加以完善。
附:学生分组情况
第一组:**公司 组员: 第二组:**公司 组员: 第三组:**公司 组员: 第四组:**公司 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