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印迹
红色印迹
从原先50多位到现在的8000多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秘密组织到第一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
——题记
暑假刚放假了,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活动迫在眉睫,我组组员在离校前,讨论再三,确定了活动方案及目标。
在“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组组织开展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走访老党员。我组组织部组员在湖溪镇村民的陪同下,走访该镇7位老党员,并分别送上鲜花。
当我们抵达湖溪镇老党员家中,前辈正在看书,从房屋布置我们体会到节约情绪,清淡地生活,养鱼、养花。老党员很是热情拿出水果招待。老党员的清淡生活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是层层涟漪,而他的言语和举止无疑更是暖到心底深处。
稍作闲聊后,老党员陈心发同志便为大家介绍了自己主要的社会经历。已经90岁高龄的陈心发参加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战场上的故事。在激烈的战场上,大家脑海中就没了“生命”二字。在一
次战斗突袭成功后返回的途中,他们面对身后敌人逐渐增多的援军,临危不惧,依然有序行军。满耳是隆隆的炮弹爆炸的声音,然而他们心中始终秉承着“精忠报国”的精神,早已经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们的革命先辈再怎么残酷的考验都接受了,所以才会出现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战士等无数优秀革命先烈;平津战役中,常校长他们的队伍五天五夜一直在山上,饿了就吃点炒熟米,甚至吃雪,挨饿受冷已经算不了什么了;百万大军下江南时,由于过度疲劳,战士都是边走边睡觉,到一个地方倒地就睡,身上长了痱子、被蚊子叮了都得忍着„„所有的这些磨练也练就了他们老一辈那硬朗的身体,铸就了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可贵精神。
吃苦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还建议我们到井岗山、延安等红色故地去习共产党的精神。老前辈们说,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干部不能带头享乐,而要带头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作风永远不能丢。
临别时,老人再三言语,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当自觉坚持学习、宣传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永葆本色,奉献社会,这是老人以实际行动做出的回答,也应该是每一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应该选择的答案。
临走时,我向谢老提出了合影的要求,当我固定好相机的时候,谢老喊了声“等等”。我疑惑得看着他,只见他从架子上拿下了那枚党徽,郑重得别在了自己的胸口后,对我轻声得说了句,“我是一位党员”。刹那间,我的灵魂被震撼了,似乎明白了,什么才是党的伟大精神。
离开的时候,谢老依依地向我告别,不知道为什么,我立马对他郑重得承诺道,“我会常来看您的”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全组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所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伟大精神和一贯优良作风。
相约孤儿院
我们带上了年少用的课本,和崭新的纸笔,准备了许久来到孩子们身边。他们的朝气和笑容,会让我们误会是跌落在人间的天使。
余暇间,大孩子给他们讲起了故事,无关美人鱼,无关白雪公主,这些只是孤儿院老师和阿姨的必修课。故事当然是我们的党和共产党员。孩子们要知道的是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因
为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每时每刻保护着他们。孩子们只要相信未来,要善良,要努力,要学习,快快乐乐长大,就能更加熟悉热爱我们的党,就会有美好的生活。
虽然孩子们一知半解,但他们亮晶晶的眼睛使我们明白,这么做是对的。谢老说了要想学习党的知识,就要学会奉献,学会实现自身价值。
尽管这次是短暂的活动,但让我在最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及内涵,收获和启示是巨大的,令我在对党的理解和党性修养上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
这次暑假的牵手老党员活动给了我很多的感触,让我明白了很多,也深深的感到,作为新时期的先进青年,先进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里克勤克俭,严格要求;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不断增强贯彻党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在学习上,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的精神,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修养。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最高理想。
第二篇:寻访红色印迹
红色华诞——我们共同见证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劳苦大众从此走上了翻身做主人的道路。
今年是建党90周年纪念,作为新中国的新一代大学生,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共同见证这个伟大日子的到来。90周年,这段漫长的时间,证明了我党绵绵不断的生命力,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我们庆祝这个红色华诞,我们传承党的精神,我们沿袭精髓,让中华民族快速腾飞。在这90周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努力前进,带领新中国走向成功。这个90周年过去了,还会有下一个,下下个,甚至无数个,所有的中国人民共同见证。
在学校里,我们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向往的是真正接触这些老一辈的中共党员,那些老红军。遗憾的是,老红军们大都已不在这个世界上,还健在的那些也早已年迈,让我们不忍不打扰他们。但对于老红军的向往驱使我们踏上了去温州的旅程。
今年暑假浙江外国语学院武艺传薪实践队赶到了温州瑞安市汇头村,虽没有机会见到老红军,可是幸运的是我们得幸见到了一位黄姓老红军的女儿,88岁的黄奶奶。尽管头发花白,可是奶奶的健朗还是让我很吃惊,奶奶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她口齿清楚地向我们介绍了她的父亲,讲述的时候神采熠熠的黄奶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让人很轻易的被感染,气氛一下变得很活跃。黄奶奶回忆说,1928年的时候,那时她才5岁,她28岁的父亲踏上了当兵的道路。幸运的是,她的父亲最终安全的回到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便经常听爸爸讲那当兵的故事。应该是受了她爸爸的影响,家庭教育也十分得当的缘故,现在的黄奶奶全家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黄奶奶一共养育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令人羡慕的是,三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是村里的书记,还有一个经营酒店,剩下的一个则是经营房地产的。最让人感动的是,每当村里要造桥修路修宗祠的时候,她家的三个儿子总是带头的那几个,而且总是大手笔的贡献公共事业。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甚至是浙江省民政厅厅长吴桂英也特地见了这一户人家和这位伟大的母亲。踏着他们家人花钱建造的马路,我们见到了奶奶的家,原以为有这么有钱的儿子,老奶奶的家辉很奢侈。没想到,老奶奶只是住在小平房里,并不是儿子们不孝顺,相反的是子女们几次三番要求给奶奶建造大别墅,奶奶一直拒绝,坚持说:钱要花在刀刃上,有这钱还是修修路吧,给学校也行。家里人拗不过她,便只能依着她。
因为怕打搅到老奶奶的休息,我们很快别离开了。可是老奶奶的笑容和坚决的表情却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无法抹去。这就是一个红军的后代,一个健康而高尚的家庭。老奶奶满足的笑容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儿孙满堂,老夫妇两个有身体健康,还有比这个更加令人羡慕的吗?
我突然想到了前几年爸爸给我提到过的红军烈士。那是家里的一个亲戚,不同的是没有黄奶奶的父亲般幸运,他就义在四明山。虽然他把鲜血洒在那片遥远的土地上,但政府给了他的家庭很多帮助。他们在前线打仗,政府就帮助他们照顾家人;他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中国为他们减少负担。
原来中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搭配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完美。中国共产党,你是那么伟大与崇高,你是13亿中国人民的信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驱动。7月,烈日炙烤,却抵不过中共党员的热情;7月雷电交加,却无法止住中共的大步发展;7月,风雨肆虐,却无法撼动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你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艰难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工程,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足够强的能力在世界上占据一定重量了,我坚信,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只会越来越强大,中国人民会越来越优秀。
红色华诞,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第三篇:寻访红色印迹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恰逢建党90周年,为了缅怀逝去的英雄,重温红色文化。近日由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和丽水学院机电建工学院联合组建的暑期实践小分队一行20余位师生代表,齐赴丽水市寻访红色印迹,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辉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点亮奋斗青春。
丽水作为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有革命老根据地的市,革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至今,丽水市还遗存了大量值得人们瞻仰参观受教育的革命旧址。以粟裕、刘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建立的浙西南革命斗争根据地,在党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斗争史。
实践小分队首先参观了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崭新的纪念馆陈列许多革命资料。墙壁上先烈们的肖像更是让我们觉得历史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随着讲解员游历了整座纪念馆。尽管那些雕镂在橱窗里的介绍并无华丽之处,但是述说的事迹却是字字珠玑。在回程的路途中,女孩子们都感慨红军前辈们真是太帅了!其实帅并不是容颜,那是伟大而神圣的革命精神在美化!
参观完省委机关遗址,我们转道赶赴了丽水城市规划馆。偌大的现代化展览馆,向我们展示了丽水近年来的变迁以及城市发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这座浓缩了整个城市的窗口以“规划让城市更美丽”为展示主题,向参观者展示了丽水美丽宜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和谐。
第二日,实践小队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方才抵达了安岱后村。巧合的是丽水当地人武部的一些同志也在参观,并主动与我方带队领导联系。两支队伍随后合二为一,一起在红军会场坐下,聆听了县党史办主任亲自讲述的革命往事。党史办主任妙语如珠,红色历史在她娓娓道来之下,打动了在座的绝大部分人。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并以此为根据点,和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共同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知晓了其重要意义后,队员们都神情肃穆的开始浏览起墙壁上的文献资料,并很热情的在一些碑文边留下了崇敬的影像。
下午,实践小队一起参观了位于松阳县城中的延庆寺塔。这座古老的佛塔始建于南宋时期,已然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岁月。沧桑的古塔虽然已经有些微微倾斜,但是整个建筑构建还是让我们这些城建学子大为震动。整座佛塔成中轴对称,楼阁式砖木结构,六面七级,中空,全用糯米混合泥沙砌成了这座塔。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并未向导游一再询问佛塔的历史典故,而是倾注着热情仔细寻觅佛塔的构建原理甚至是倾斜原因。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对延庆寺塔的观赏,对我们这些城建学子所学的专业触动极大!
第三天上午,实践去了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通过浏览古代开采金矿的场景和现代的开采技术对比,更好地理解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采矿技术和我们所学土木工程共通之处很多,在游览观赏的过程中,领队老师一直在循循善诱,旁敲侧击的将所见所闻往我们专业知识上引导。故而,即便在金矿旅游区我们依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下午我们去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景点——王村口古镇。在那里,我们‘邂逅’了一位年仅十岁的‘小红军’。别看她年纪小,可对家乡的红色历史那可是了如指掌。我们就在这年幼的小导游引领下参观了王口村纪念馆并且观赏了整个古镇。小红军神情肃穆的告诉我们遵照粟裕将军的遗愿,将军的部分骨灰就撒在王村口,与牺牲的战友长眠在一起。听到这,我们对这位共和国第一大将的崇敬之情顿时升华到了极致!
17号上午离别之际,丽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叶院长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以后能多多与我校建立这种合作关系,加强兄弟院校的交流,以期共同进步。
此次红色之旅强烈地洗刷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内心,坚定了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信念。很多同学都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是在挥霍很多革命先烈的血与泪,以后应该更加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不忘历史,为党祈福!
第四篇:青春印迹
姓名:黄晓芬年级:09班级:09
青春迹印
大学的校园,是繁华都市中一片宁静的栖息地。而我们,一颗颗年轻的心,经过了高考那漫长而又略带迷茫的旅行,在兴奋,欣喜,又有些许狂热中相遇在这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开始了一段激荡着青春的旅行。
我们躁动忐忑,这旅途的未知使我们越发渴望去探知。
我们心怀向往,让梦想自由地遨游,相信一切都会愈发美好。
我们雕刻时光,让略带恣意的青春留下奋斗与拼搏的痕迹。
我们的路途看似沉重而遥远,然而这青春的路途,这求学的路途,这承载着我们梦想的路途,却又这样的如花似锦,哪怕它带着各色各样的风暴。因此,我们做出了选择。
我们选择了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无奈,让沮丧幻化成了泡影。
我们选择了用执着,面对失败与挫折,让失落无法靠近。
我们选择了用仰望,面对各种美丽的诱惑,让颓废失去了栖息的土地。我们没有抱怨,因为我们知道,生活的道路终会平实而坦荡,野花也会在不经意间绽放于两旁。
时光辗转,我们背着求知的行囊,踏着微风铺就的路,携带着跳动的脉搏,做梦的寻觅者。我们一起呼吸着,我们拥有同样的心跳。在这青葱的岁月中,我们并不孤单。夏日里,我们是一群小小的萤火虫,在被黑暗吞噬的夜里,发出光亮点点。萤火虫虽然是很小的昆虫,但却没有人能忽视我们的光亮。冬日里,我们是一群贪恋阳光的孩子,尽管夕阳的余晖浸染天空,释放着最后的美丽。每个人都竭力在寒冷的季节里释放自己的热情,驱散那漫天袭地的寒风。
飞扬的歌声里,传递的是一份份真挚的情怀。
欢欣的笑声中,萦绕的是一串串本真的快乐。
朗朗的读书声内,伴随的是一缕缕知识的见长。
有时,我们厌倦了,因为那茫茫不可预测的未来。
有时,我们闭上眼睛,让心灵寻觅每一缕阳光的意思。
有时,我们倚在窗台沉默,那是对生命与生活的轻叹。
在厌倦,寻觅与沉默中,在阴天与晴天,风雨与彩虹中,我们埋葬了灵魂深处的斑点与污渍,埋葬了我们的胆怯,傲慢与偏见。我们静静地让心绪徜徉,寻觅心灵的一片净土,获得一份宁静与慰藉。
成长,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无法顺着自己的意思,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事情变成最后自己要的样子。
成长,让我们懂得,在人生无数的岔道,在分歧的路口,在诱惑面前,需要在漆黑的静夜想一想,哪条路才是我们真正的渴望。
成长,让我们重拾了逝去的梦,相信阳光与我们同在。
这倏忽而逝的光阴,这段单纯的求学时光,这简单而又不平凡的岁月,承载着我们的忧伤和快乐,承载着我们的幸福与美好,承载着许多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瞬间。这样的日子和青春永不复返。有些东西,我们错过了,就算怎么弥补却也都不再一样了。所以,不要错过青春,不要把自己这美好的花季埋葬在泡影里。路过了青春我们还拥有什么呢。
奔跑吧,欢呼吧,超越吧,在这片属于我们的栖息地里,只为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第五篇:赴南京访红色印迹实践活动_综合通讯稿
南京寻红根 实践庆建党
——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赴南京访红色印迹实践行
2011年7月9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南京访红色印迹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南京开始了为期三天红色寻根之旅。整个实践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访红色景点;寻红色老军;研红色文化。虽然活动中有很多挑战,烈日、暴雨都不能阻挡队员们积极性,最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长达六个小时的火车之旅之后,小分队11位成员顺利抵达旅馆,开始整理内务,收拾自己的东西。短暂休息之后,队员们迅速进行会议,商议第二天的行程。次日清晨,大家整装出发。先后到达梅园新村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及雨花台。每一个地点大家都有集体留念、参观,同时不忘回顾当时的历史,体会当那段艰难的岁月,感受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11号一早,大家开始寻红色老军,当天天气很不给力,早上很热,下午开始下大雨,大家的活动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大家都是初次到达南京,对于地理都不是很熟悉,再加上要访问的对象住的地方又非常难找,大家几乎都走遍的半个南京城。最后达到了鼓楼区颐和路将军馆,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了解到了住在颐和路的老将军现在的生活,向守志、彭博等将军现在依然关注下一代的成长,经常到学校等地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他们的事迹中,队员们深切地了解到了新中国走过的艰难道路,切身了解到建党90周年来的意义重大,我们这一代还需要不断学习。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做了关于南京红色文化发展的问卷调查,调研了南京的红色文化发展,从调研中,成员们发现当前南京的红色旅游发展的很快,但是大部分人觉得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还不到位,政府需要加强宣传。
整个活动时间持续的不久,活动中有很多苦难,但是队员们都坚持完成了任务。队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些红色印迹传达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到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实践中真正收获成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南京访红色印迹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负责人:齐佳婷***
2011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