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专题旅游

时间:2019-05-14 19: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茶文化专题旅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茶文化专题旅游》。

第一篇:茶文化专题旅游

紫阳富硒茶文化专题旅游发展

【摘要】:茶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自然包括茶叶种植、制作、科研、经营在内,而重点依然是文化。狭义的茶文化则主要是指人们与茶密切相关的精神生产领域,包括审美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民间习俗等多种成份。概括地说,茶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茶为客观载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把茶文化与紫阳这个特定的地域及其所产之茶结合起来,就产生了紫阳茶文化。也就是说,紫阳茶文化是紫阳茶在被应用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就饮茶人而言,是主观与客观的易位。对阔别的亲朋好友寄去一封香茶,聊表思念和关怀之意;对外来的客人赠送佳茗,表示地主之谊和亲切友好,也有借此宣传本地产品之意。根据以上所述,紫阳茶文化至少应该包涵以下内容:独具品质特色的紫阳富硒茶;长期养成的饮茶习俗以茶为题材的诗词、散文、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等文艺作品;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清雅的人文环境,其核心内容是初步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茶艺。

【关键词】:紫阳,富硒,茶文化,旅游

一、紫阳茶文化的形成及基础

紫阳茶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是与佛教在紫阳的传播紧密相连的。据文献记载,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汉水上游建起了规模颇大的佛教大吉寺。明代,随着人民对和平的企盼,佛教在紫阳迅速兴盛起来,县境先后建起佛教寺庙30余处。由于僧侣们讲究坐禅戒酒,就在寺院开辟茶园,以供饮茶之需。在民间,专为进贡而种植的茶园也陆续出现。这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又给紫阳茶注入了文化因子,自此以后茶便嫁接上了文化的枝条。可以说,从东汉起就有了紫阳茶文化的历史,或者说紫阳茶文化就初具雏形了。紫阳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厚实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六点:

1、以紫阳命名的茶。紫阳境内群山重叠,沟壑交错,海拔400—1100米之间,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形成了“雨洗青山四季青”的宜茶环境,土壤大部分呈现酸性反应,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自然品质好,构成适宜茶叶生产的良好物质条件。因此,历史上曾形成以紫阳县为中心的著名的“紫阳茶区”。紫阳茶区突破政区界限,跨越川陕西两省,地域在陕西省安康、汉中和四川省达县、万县

等4市。早在唐代,今紫阳茶区所产之茶即为名茶。有了“紫阳茶”,才谈得上“紫阳茶文化”,而“紫阳茶”的名称由来已久,这就为“紫阳茶文化”奠定了一个较为广泛的物质基础。

2、种植与培育技术。经过长期的种植经验,紫阳茶农总结形成了有别于其它茶区的种植与培育技术。如老茶园改造中的佃蔸(即砍去老蔸发出表枝条);直播茶籽的洞播法;幼苗管理中的“荒两三年不耕锄”等。建园后,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还摸索出了适于在当地推广的经验,如茶树病害综合防治、茶树防冻技术等。

3、制作技术。紫阳县历史上主要生产晒青茶,是陕西晒青毛茶代表产区。晒青茶加工技术不同于其他茶叶加工技术,炒青,毛尖等工艺也有别于外地茶叶制作工艺。另外,包装大宗茶时把成茶装入麻袋用脚踩实也是比较独特的。后来,又在传统名茶紫阳毛尖加工工艺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借鉴全国各地名茶制作的技术精华,摸索并形成了紫阳名茶的独特加工技术。

4、民俗。紫阳人有把茶叶作为定情礼、镇邪物的习俗,也有客来敬茶、客走赠茶的传统礼仪。在物质生活条件很差的年代,客到主家,主人浸泡上一瓷缸浓茶,递给客人;贫寒人家若遇上客人较多,主人就说:“请转着喝”。客人互相谦让一番,先喝者大多喝上几口以后,将茶缸倾斜,倒出少许茶水冲嘴唇与茶缸边沿接触处,以表示讲究卫生礼貌。主人则殷勤地不断续添茶水。虽然受到茶杯少的限制,人们还是力求讲究卫生的。这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具有地方特色。

5、品牌。紫阳茶已经形成和开发出自己的品牌,如紫阳毛尖、紫阳银针、紫阳翠峰、紫阳香毫、晒青茶等十余种。这些品牌在西北、东北、北京等地影响较大,有的还享有盛誉,一些名茶先后荣获国内大奖20多个,知名度较高。1998年12月,“神云”牌紫阳富硒茶被陕西人民政府授予“名牌产品”称号。

6、文艺作品。以茶为题材的民歌、诗文、书法、摄影、电视片等文艺作品已有相当数量和水平。民歌如《顺采茶》、《倒采茶》、《春到茶山一片新》、《喜采春茶把歌唱》等,在群众中都曾广来传唱。诗如清朝的“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已被广泛引用。又如《紫阳茶话》,《茶山作证》都曾产生较大影响。书法如贾平凹题写的“茶中极品”,以及名人钟登舜书写的关于紫阳茶的条幅,都受到行家的高度评价。邱永锡、朱清树等人的一批反映茶山自然景观、加工工艺和营销的摄影作品被刊印在书籍,报刊、产品包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虽然紫阳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地理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然、自发、无序、浅层的形态,没有作过专门研究,因而也谈不上发展,有的甚至面临消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紫阳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发展、弘扬,使它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分支或重要组成部分。

二、紫阳茶艺

茶艺是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为一门艺术。那么,紫阳茶艺应该是什么东西呢?就让我们从采摘、制作、冲泡、品饮、保鲜等方面予以审视。

在采摘上,细采精采,切忌“一把抓”,以保持形状的完整。

在制作上,以手工为佳,炒茶用柴火或电能,忌用煤炭火。晒青、烘青、炒青各具特色。

在冲泡上,取水用活水,最好是山泉。自来水因为加了别的东西,对茶的原味有一定影响,泡茶的水温以沸水为宜,让壶嘴与茶杯保持一定距离,体现一个“冲”字,冲得茶叶在杯中翻滚。冲泡后吹去浮沫,盖上几分钟后饮用。有的则先冲半杯,泡到一定成色,再续水加满,大多讲究茶叶是否“打水”——较少的茶叶可泡出较浓的汤色。

在品饮上,要细品慢啜,一口一口地咂咪,往往是第二杯味道最好。贵在一个“品”字。“品”字三个口,可以理解为三品,之后才吃出味来;也可理解为品茶最好要有三两个志趣相投的知己,品茗闲话,自得其乐。通常是客来现泡,不是在大茶壶里泌出来的。茶冲泡后即刻双手捧给人,待客人喝后,赶紧添上。很多紫阳人喝茶讲究“口劲”,即茶水要“酽”,一杯茶七分茶叶三分水,苦极之后是满口生香,喝得通体透爽。讲究喝热茶不喝冷茶,喝新鲜茶不喝隔夜茶。在保鲜上,紫阳人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或用双层塑料袋密封,或用皮纸包裹,或存于冰箱之中,或在茶叶里加放苹果、香蕉之类,使之注入一种香气。还有自制的桂花茶、菊花茶、姜茶、糖茶等等,各具不同的药用价值。

对紫阳茶艺,应加以规范和引导。对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渗入茶艺之中,力求使其体现出朴素、清静、礼仪的精神实质。

就总体而言,在所有的饮料中,茶是最廉价的,在感情上也是较容易为人们接受的。请你喝茶比请你去餐馆撮一顿显得更平易、更随意、更融洽,绝无拉拢腐蚀之嫌。茶性宁静清雅,质朴致和,淡泊去欲。饮茶既可提神醒脑、消除疲乏,又能补充水分、获得丰富的营养。贾平凹1994年来紫阳为一位文友题写一联“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这道出了一种精神境界。在浮躁、喧

嚣的当代社会,许多人寻求清静,这便是一种文化层次的精神追求,清静是福。我们可以沏一杯茶,闹中取静,修身养性,干自己要干的事,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学问,忘却名利,忘却一切纷扰。在宴席上也应大力提倡以茶代酒。以茶待客,更多的成份是表示一种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客敬茶,送客赠茶,是礼仪之一种。这种礼仪在紫阳最为典型,是一种美好的值得发扬光大的礼仪。通过茶来陶冶情操,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平和,净心高雅,珍重友谊,这也是儒家学说的主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一般说来,佛家饮茶为明心见性,道家饮茶为契合自然,而儒家则以茶交友,以茶雅兴,以茶养廉,以茶提倡友谊与和谐。这应是紫阳茶人的主旨。

三、弘扬紫阳茶文化,实施名牌战略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必然带动文化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也必将促进经济发展。发现、挖掘紫阳茶文化,是为了弘扬紫阳茶文化;弘扬紫阳茶文化,目的是增加紫阳茶的文化含量,使之更有文化底蕴,更有美誉度、知名度,成为全国的名牌产品,促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紫阳富硒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科学鉴定的富硒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知名度,还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应该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对紫阳茶的无污染、富含“生命火种”、“抗癌之王”硒的特质宣传得不够,茶叶的品牌形象还没有树立起来,经济与文化、商业与文艺还没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实施名牌战略时,特别应该注意在茶文化上做文章。

1、把紫阳富硒茶造成为一种“文化茶”

紫阳关于茶业方面的文学和音乐作品丰富,其它体裁和品种的作品较少,它们是紫阳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又促进紫阳茶文化的发展。饮茶是一种雅事,发展为茶艺、茶道,则更见高雅,热心此道者则更是文化人。文人在此道中获得身心愉悦,必然会以他们的笔记之、歌之、咏之。这样,文节就成了茶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不可缺少。

文艺对茶文化发展的作用是:第一,互为作用,茶文化的发展必将促进文艺的发展;反之亦然,譬如茶馆里说书的、唱曲子的艺人能提高茶馆的文化品味,使生意更为兴隆。第二,文艺可以对茶文化起到一种宣扬、弘扬和记载的作用;第三,饮茶是口舌之福,有了茶文化就变成一种精神享受,而文艺则加重了精神享受的成份。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概括地说:关于紫阳茶业的文艺是紫阳茶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动了紫阳茶文化的发展。因此,应鼓励广大文艺作者以茶业为素材,进行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

法、摄影等文艺创作,对精品进行重奖,使紫阳茶增加文化含量,借助文艺作品及其载体广泛传播,流传后世。茶叶企业应该增强文化意识,投入一定的资金鼓励繁荣“茶文艺”。

2、紫阳茶艺要抓住本土文化的特点

茶艺有“四要”:精茶、真水、活水、妙器。紫阳茶艺要继承传统。跟随时代步伐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体现紫阳独特的地域文化。紫阳茶艺的程序要规范,大体是:置具,生火,烧水,置茶,冲水。对这些程序,要根据环境和经济条件而操作,既要讲究,又不能苛求,更不能拘泥于陈规陋习。紫阳本土文化有两大特点:即民俗与民歌。民俗,除过前面提到的关于制茶、烹茶、饮茶的某些习俗之外,还有许多东西恐怕已经失传,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发展。茶宴和茶话会就值得重视和研究。茶宴在紫阳民间叫做摆茶食,有糕点、水果、瓜籽、清茶,形式跟茶话会差不多。一边小吃,一边慢饮,一边清谈,十分从容和随意。在当今社会,我们完全可以用这种形式以茶会友,联络感情,获取感情,获取信息,办理公务。“官场”上的有关宴请,选择这种形式就很好,应该建设茶艺馆及茶艺表演队。提倡公宴和私宴都到茶馆去,既清雅,又无腐败之嫌,群众也会接受,这样,紫阳茶艺就能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逐步的完善和展现。紫阳是民歌之乡。茶乡和歌乡常是相提并论的。紫阳民歌有关茶的不在少数,应该专题整理、加工、演唱、办专题晚会、录制磁带、光盘。总之,应动用一切现代化手段,让紫阳茶歌和紫阳茶相得益彰,宣传和发展紫阳茶艺。

3、要搞好品牌形象设计和广告宣传

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要综合体现出紫阳富硒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特色,规范名称商标,规范形象标志。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广告宣传,在保持和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缺硒地区新市场。特别应该注意借助名人宣传紫阳富硒茶,著名作家贾平凹为紫阳富硒茶题写的“茶中极品”、“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尝品紫阳茶”,已经和将会进一步提高紫阳富硒茶的知名度。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名人效应,采用新闻、广告等手段大力传播。

【参考文献】:

【1】 聂长久紫阳茶文化的形成及社会影响,1992(02)

【2】 毕锦暇影响紫阳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06(06)

【3】 赵仿陕西紫阳茶业的发展及其原因2011(30)

【4】 刘全军 紫阳茶事2004(06)

专题旅游之茶文化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班级:10级旅游管理

姓名:曾道会

学号:1030510014028

第二篇:茶文化旅游

旅游+茶文化让江西走向世界

为研究宣传江西在中俄“万里茶道”和“一带一路”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10月10日上午8:30,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茶叶高峰论坛在美丽的九江隆重召开,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致辞,省旅发委副主任丁新权出席,来自中国茶叶行业的众多重量级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茶业发展道路。

江西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海上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江西陶瓷和茶叶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同时,世界也是从江西陶瓷和茶叶认识中国。副省长朱虹表示,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省作为重要茶产区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要顺时应势,加快提振发展茶产业。省旅发委借“一带一路”新机遇,推动旅游+茶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特推出四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促商,再续丝绸之路江西茶产业辉煌。

一、名山胜水出好茶

第一天来到南昌凤凰沟农业生态园,这里的千亩观光茶园里可以让你了解茶文化、体验采茶、观摩茶叶博物馆,中午品尝特制养生茶宴。

下午车赴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修水县。修水是“宁红”和“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游客们在此可探究修水著名茶叶双井绿、宁红功夫茶。

双井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

宁红茶香味甜醇,茶汤似玫瑰色,叶底带花青。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游客们可在此一尝究竟。

第二天目的地为庐山,参观庐山云雾茶原产地,考察五老峰和铁船峰茶园并品庐山云雾茶。在庐山禅茶会上,感受“禅茶一味”之妙。

庐山云雾茶中国十大绿茶之一。因产自江西庐山而得名。有诗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第三天车赴中国瓷都景德镇,探究“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卖茶去”诗中描述的浮红、浮瑶仙芝、得雨活茶等中国名茶。

浮梁工夫红茶简称浮红,因其产地景德镇(古称浮梁),故此得名。优质工夫红茶,一般于谷雨前三、四天采摘一芽二、三叶。叶质柔嫩,色黄绿,茶芽挺显。

第四天来到最美乡村婺源,参观婺源茗眉茶场。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茗眉外形索紧细如针,银绿披毫,采自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植被优质的深山中,汤色金黄而清澈,带有兰花板粟香,叶底翠绿发亮,鲜醇回甘。

第五天考察上饶白眉茶生产基地。

上饶白眉江西省上饶县创制的特种绿,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外形恰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

二、心泊江西相约茶韵魅力江西两天半养生游

第一天上庐山,游览海拔800米以上云雾茶茶区,走进庐山云雾茶园和加工厂,亲身体会云雾茶文化的魅力。

第二天上午赴含鄱口赏云雾景观,游植物园听导游话云雾茶历史,谈养身之道。后登五老峰赏美景,安排茶汤泡脚解乏。

下午赴东林寺参观,悟禅茶文化,采禅茶。晚餐农家乐,感受修水“三大当”: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学做修水特色食物“哨子”。

第三天:游览参观修水茶叶生态科技园“百茶园”,品茗修水宁红茶。午休后访修水茶事活动,还可体验采茶到制成成品全过程,了解茶叶技艺制作,以及观茶俗表演。

三、在茶水中忆苦思甜醉美江西赣西南之旅

第一天起点井冈山,参观经过当地群众不断改进,创新生产的一种优质绿茶生产基地。饭后一杯井冈山翠绿茶,味香扑鼻,甘甜润喉。

第二天前往安远,参观九龙湖山茶区,欣赏赣南特有的赣南采茶戏。

第三天到兴国,品赏擂茶,吃“四盘八碗”。听当地人讲述擂茶的来源和益处。

行程最后一天到达赣州,品味通天岩茶的独特韵味。

四、瑶池温泉品茶香纵情遂川山水

第一天从吉安出发前往白水仙风景区游玩,晚上住在南风面山脚下戴家埔住宿,感受别样的农家乐。

第二天车赴南风面山游览,食茶点茶宴,宿温泉度假山庄。

第三天驱车前往有名的狗头山茶林。狗头山下茶香四溢、茶园遍地,这里产的茶叶因此而得名--狗牯脑茶。游客们可在此采摘茶叶,亲自制作飘香四溢的狗牯脑茶叶。

第三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十五”期间茶园面积增长了19.4%,茶叶产量增长了36.1%,内销增长了34.1%,出口量增长了26%,出口金额增长了38.2%,茶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茶馆茶休闲业方兴未艾,茶叶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茶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有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花钱换取精致的休闲,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以休心养性、充分享受生活,体现生命的价值。而通过进茶馆、旅游、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去欣赏茶、茶园、茶叶加工技艺和品审中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已经得到旅游业的极大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扬与保护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资源,使其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目前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茶文化旅游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先辈以茶为载体田,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茶文化等。

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事物,有言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又有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种文化,茶文化既是上层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茶,是连接着各个职业、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茶的利用不单纯是冲泡饮用,而是在茶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茶文化等方面开展了更深、更广泛的研究和交流,对茶的研究和喜爱,也不局限于茶学者,广大消费者对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等。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它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2茶与旅游文化的结缘

从茶的发展历史演变来看,一种茶之所以成名并发扬光大,主要因素一则是茶本身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茶产区的山水人文历史渊源,杭州的龙井茶如此,武夷岩茶等亦如此。茶文化与旅游的结缘主要体现在:一是茶产地的名山名寺、茶文化的历史遗迹、茶区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气候环境。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茶园山名,放有“名山出名茶”之说。如:大红袍与武夷山人文自然祭观、江西庐山云雾茶与庐山风光及鄱阳湖景观、华顶云雾与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二是

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名茶采制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茶俗茶艺表演。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客家“擂茶”、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等。三是各地区建立的一些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参观点。如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与石雕园、广东英德的茶趣园、昆明世博会茶园等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

3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则是指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鉴赏茶叶的品质并参与其间的能陶冶旅游者身心的一种特色旅游项目。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茶叶人文生态旅游。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荣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茶产品会展旅游、茶文化节庆旅游等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同时由旅游带动的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消费,这也是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领域,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在我围乃至世界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旅游热潮.作为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拥有丰富的茶产品资源和茶俗、茶艺、茶事等荼文化资源。近年来,在茶界、旅游界等各界人上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茶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的推陈出新。

1.以茶资源殛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的绿色生态观光游倍受游客青睐。

我国的茶资源十分丰富,且茶园大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风光迤逦之处,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神话,传说、典故等)有机结合,正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如杭州是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中国茶叶博物馆也坐落于此;有茶都之称的福建安溪现建有茶叶博物馆、凤山茶叶大观园和大坪生态茶园等。

2.依托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的生态保健游日益升温。

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等总结了茶的24种功效;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也写道:“茶乃养生之m药,延龄之妙术。山若有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见长”:旅游过程中饮茶可以消除疲乏劳顿,促进生理机能的迅速恢复;长期饮茶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正是开展与茶相关的生态保健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3.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不断涌现。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的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具体外化,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游人不仅可以了解其中择、冲、泡、品茶的高超技艺,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I: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这些场所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开展,不仅为

荼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茶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项目,大大促进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4.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发展迅。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五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都足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条都观光和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5.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了国际茶。

文化的交流.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前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2003年在中国重庆永川举办的围际茶文化旅游节的效果更足突⋯,期间共接待参展会商和游客达50万人次.吸引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其他如日照茶博会、景德镇茶文化旅游节、成都茶文化旅游节等,都在宣传和弘扬荣文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拓展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文化旅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近年来,文化旅游迅速发展,为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地)带来了大量收入。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只有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品位,树立市场品牌,才能提高旅游者消费档次,形成效益型增长。对此,提出几点关于更好建设我国茶文化旅游的思路

3.1提炼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体验主题,树立文化品牌

通过设立鲜明独到的主题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的记忆,是给游客树立起品牌的极佳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构思不同风格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根据茶文化的特征,可以设计如下主题:“茶文化美食”主题,举办茶宴(茶点)品尝节,推出一批茶餐饮特色宴会、菜肴和茶点,吸引中外游客到茶餐饮特色店用餐消费;“茶艺交流”主题,举行中外茶艺交流活动,为海内外茶艺爱好者提供茶艺交流的平台;“茶文化体验”主题,向中外游客介绍、展示、品鉴包括采摘、炒制在内的中国茶艺文化;“茶文化专题游”主题,设计茶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如茶文化寻踪游、茶道寻源游、茶文化工业游、都市茶馆游、农家茶馆游等系列茶文化旅游线路。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立,使游客在这其中逐步理解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3.2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深层次的文化吸引力抓住游客。如大理白族的“一苦二甜三回昧”的三道茶文化.就体现了“人生如品茶,先苦后甜力能回味无穷”的人生哲学。卢祺义先生为“老同茂酒楼”创制的“席间三

道茶(即迎宾消暑/暖身茶,助兴开胃茶,和敬留香茶)”,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可谓现代茶人对荼文化内涵的创造性开发。另一方面,要提高茶文化旅游区内导游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媒介作用,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较完美地传递给游客,在这一方面,上海的茶校教育走在了前列。

3.3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

要发展茶文化旅游,必须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可以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在茶专家和旅游部门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不同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青少年旅游者渴望冒险,追求刺激,求知欲强,可针对他们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请专家学者为他们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体会茶文化所追求的淡泊心志、情景和谐的意境,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针对假日休闲旅游兴起及人们对新茶喜爱,可选择距离适当的产茶区,组织“新茶采、尝、购”为主要内容的一日、二日游。

3.4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和推销茶文化旅游

搞好茶文化旅游宣传推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与旅游相关单位、部门尤其是旅行社加强合作,不断推出荣文化旅游特色线路和活动;第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宣传手册、光盘等传媒手段,主动打人客源市场,积极引导潜在客户;第三、可通过新闻发布会、旅游节开幕式、公关推介会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产品和线路。,另外,还可以组织茶文化专家、学者及各界知名人十进行公益营销,以“名人效应”来扩大影响。

第四篇:浅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浅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摘要】:茶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一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是现代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结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对于我国发展带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我国旅游业应更新观念,为茶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条件,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强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茶文化旅游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键字】茶文化;旅游开发;茶;茶经济

“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十五”期间茶园面积增长了19.4%,茶叶产量增长了36.1%,内销增长了34.1%,出口量增长了26%,出口金额增长了38.2%,茶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茶馆茶休闲业方兴未艾,茶叶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茶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1]。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有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花钱换取精致的休闲,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以休心养性、充分享受生活,体现生命的价值。而通过进茶馆、旅游、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去欣赏茶、茶园、茶叶加工技艺和品审中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已经得到旅游业的极大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扬与保护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资源,使其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目前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茶文化旅游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先辈以茶为载体田,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茶文化等。1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等。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它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2茶与旅游文化的结缘

从茶的发展历史演变来看,一种茶之所以成名并发扬光大,主要因素一则是茶本身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茶产区的山水人文历史渊源,杭州的龙井茶如此,武夷岩茶等亦如此。茶文化与旅游的结缘主要体现在:一是茶产地的名山名寺、茶文化的历史遗迹、茶区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气候环境。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茶园山名,放有“名山出名茶”之说。如:大红袍与武夷山人文自然祭观、江西庐山云雾茶与庐山风光及鄱阳湖景观、华顶云雾与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二是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名茶采制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茶俗茶艺表演。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客家“擂茶”、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等。三是各地区建立的一些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参观点。如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与石雕园、广东英德的茶趣园、昆明世博会茶园等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

二、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领域,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在我围乃至世界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旅游热潮.作为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拥有丰富的茶产品资源和茶俗、茶艺、茶事等荼文化资源。近年来,在茶界、旅游界等各界人上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茶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的推陈出新。1.以茶资源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的绿色生态观光游倍受游客青睐。

我国的茶资源十分丰富,且茶园大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风光迤逦之处,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神话,传说、典故等)有机结合,正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如杭州是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中国茶叶博物馆也坐落于此;有茶都之称的福建安溪现建有茶叶博物馆、凤山茶叶大观园和大坪生态茶园等。

2.依托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的生态保健游日益升温。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等总结了茶的24种功效;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也写道:“茶乃养生之m药,延龄之妙术。山若有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见长”:旅游过程中饮茶可以消除疲乏劳顿,促进生理机能的迅速恢复;长期饮茶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正是开展与茶相关的生态保健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3.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不断涌现。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的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具体外化,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游人不仅可以了解其中择、冲、泡、品茶的高超技艺,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大大促进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

4.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前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2003年在中国重庆永川举办的围际茶文化旅游节的效果更足突⋯,期间共接待参展会商和游客达50万人次.吸引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其他如日照茶博会、景德镇茶文化旅游节、成都茶文化旅游节等,都在宣传和弘扬荣文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拓展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文化旅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近年来,文化旅游迅速发展,为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地)带来了大量收入。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只有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品位,树立市场品牌,才能提高旅游者消费档次,形成效益型增长。对此,提出几点关于更好建设我国茶文化旅游的思路

3.1提炼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体验主题,树立文化品牌 通过设立鲜明独到的主题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的记忆,是给游客树立起品牌的极佳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构思不同风格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立,使游客在这其中逐步理解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3.2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深层次的文化吸引力抓住游客。如大理白族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文化.就体现了“人生如品茶,先苦后甜力能回味无穷”的人生哲学。另一方面,要提高茶文化旅游区内导游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媒介作用,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较完美地传递给游客,在这一方面,上海的茶校教育走在了前列。3.3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和推销茶文化旅游

搞好茶文化旅游宣传推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与旅游相关单位、部门尤其是旅行社加强合作,不断推出荣文化旅游特色线路和活动;第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宣传手册、光盘等传媒手段,主动打人客源市场,积极引导潜在客户;第三、可通过新闻发布会、旅游节开幕式、公关推介会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产品和线路。,另外,还可以组织茶文化专家、学者及各界知名人十进行公益营销,以“名人效应”来扩大影响。【参考文献】

[1] 姜含春,赵红鹰,葛伟.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2] 周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0(17)[3] 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4] 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学术探索,2007(1)[5] 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国茶叶》,2005,27(6)[6] 汝百乐,徐友.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3(4)[7] 陆世军.云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8] 包大明,任天飞.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兰台世界》,2013(28)[9] 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1)[10]汝百乐,徐友.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3(4)

第五篇: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精选)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授课时间 2014 — 2015 学 第 二 学期

号: 研究生姓名: 课程名称: 考试时间: 2015.06.22 考生成绩:

授课或主考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探析

摘要:笔者从物态、心态和行为层面对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针对安溪茶文化专业人才、基础配套设施、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拓展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旅游品质、深化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品味、关注需求,开发多种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提升对策。关键词:安溪县;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

近十几年来,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随着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出行旅游不仅限于景区的观光旅游,而是要求通过体验旅游,享受旅游来达到身心的放松。这为茶文化旅游带来了契机。茶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旅游新时尚。目前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博物馆、茶馆、茶马古道及综合性茶旅游景区等,以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北京老舍茶馆、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等为代表。根据宁晓菊(2005),乔秋敏、吴若飞(2009)等学者的研究,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类型单

一、参与性弱、文化含量低等问题[1] [2]。作为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县,茶产业发达,茶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1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内涵

1.1茶文化

当前对于茶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刘勤晋认为“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以茶为题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狭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3]-[6]”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开发为旅游产品,因此,本文取其广义的概念。

茶文化根据文化的内在逻辑层次,可以分为物态、心态、行为和制度四个层次。茶物态文化是指人类从事茶叶栽培、制造、加工等一切与茶相关的生产活动及茶叶、茶具、茶室等与茶相关的产品总和[7]。茶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包括茶德、茶道、茶与文学艺术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茶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茶礼、茶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8][9],如以茶待客、以茶示礼、以茶为媒、以茶祭祀等。茶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茶政、茶法等社会行为规范

1.2茶文化旅游

根据茶文化的内涵和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情况,综合考虑国内各个学者的意见,本文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一种休闲文化旅游,是将茶业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开发的一种旅游方式[10]-[13]。

2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安溪县茶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对茶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比较大的包括茶物态、心态和行为文化三个层面。

2.1茶物态文化旅游资源

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的安溪县,2012年拥有超60万亩的茶园,居全国之冠,生态茶园近25万亩[14],大坪、西坪等地方保留有古茶园、茶村,各大茶企也建有自己的生态茶园,如八马森林中的高山茶园,铁观音集团的祥华基地和凤山基地;除了茶园资源外,安溪县拥有“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奇兰”、“白牡丹”等64个优质茶种,被誉为中国“茶树良种宝库”,其中”安溪铁观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5];此外,安溪县茶人继承了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足火等传统的乌龙茶独特加工制作技艺,茶技严谨精巧;安溪铁观音集团还拥有20世纪50年代使用至今的、独特的木石结构陈年仓库。

2.2茶心态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铁观音“王说”与“魏说”起源、“乌龙太子传乌龙”、“半壁长毛蟹”等广远流传的茶话[16] [17];拥有以清末安溪诗人兼茶商林鹤年《福雅堂诗钞》的茶诗词为代表的从唐代到现代的诗人和学者的大量茶诗词;拥有以文人歌咏茶叶的诗歌作品为原本,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日常休闲喝茶所唱等多种类型的茶歌;拥有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的舞蹈艺术——采茶灯及现代安溪县茶文化工作者创排的舞台表演型茶舞;拥有由安溪县茶人蔡建明和文化人李波韵共同创作的舞台表演式的安溪茶艺和包括洁具、下茶、备水、洗茶、冲泡、分茶、奉茶、品饮等基本流程的生活待客式安溪茶艺及“纯、雅、礼、和”的安溪茶道精神。

2.3茶行为文化旅游资源

安溪县拥有超过千年的产茶历史,是一个茶俗丰富的茶乡,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迎宾送客、礼尚往来、婚庆习俗、丧葬礼仪、宗教祭祀等活动中,其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有以茶相待、赠送茶叶的日常活动,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安溪民众有向佛祖、观音菩萨、地方神灵敬奉清茶的敬佛茶俗[18]-[21];每年1至2月,有场面热闹,比拼茶技的安溪茶王赛;同时,还有茶文化旅游节、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活动资源。

3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现状

目前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由中国茶都、凤山茶叶大观园、魏荫茗茶园、龙涓茶庄园(中闽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魏氏、华祥苑休闲体验)等景点搭配组成一日游和两日游线路[22]。

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茶文化旅游产品包括拥有茶文化博物馆、万壶馆、紫砂阁、茶诗长廊、茶都公园等产品的集茶业贸易、茶文化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茶都;包括茶树品种观赏园、茶作坊、凤苑,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凤山茶叶大观园;拥有铁观音的起源的“魏说”和“王说”两处遗迹,包括铁观音母树、生态茶园、家庭博物馆的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包括有机茶园、有机茶初制加工厂、科研评茶室、茶文化馆、观光木屋集生产、示范、培训、旅游于一体中闽魏氏和华祥苑铁观音茶庄园;集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研究于一体的魏荫茗茶园、八马和铁观音集团总部。同时,还有茶王赛、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初制)大赛、茶文化旅游摄影艺术节、安溪铁观音茶庄园旅游节等节事旅游产品[23]。

3.2安溪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3.2.1茶文化专业人才短缺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较,茶文化旅游给游客所带来的体验,是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如果没有优秀的专业的导游人员的来正确引导游客,向游客进行深层次地讲解,游客只是单纯依靠自己去领悟这种纯精神方面的体验是很难的。安溪茶文化亦是如此。所以,安溪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服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比其它传统观光旅游有着更高程度的要求。但目前,在参与安溪茶文化旅游的服务过程中,除了少数的景点的旅游从业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外,其它不少的景点中参与茶文化旅游服务的是当地茶农,他们缺乏茶文化相关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游客对茶文化知识的高层次的要求,由此可见安溪茶文化旅游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3.2.2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薄弱

由于安溪茶文化休闲旅游起步晚,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许多项目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而成的,硬性改造导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安溪多山,道路建设如跟不上,将制约着安溪休闲茶业的发展[24]-[26]。园内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旅游基础条件薄弱,再加上酒店、医疗、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其旅游接待及其他一些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游客进、留、出等问题突出。例如在旅游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容易出现旅店的床位紧张、某些景点交通不畅、停车难以及人流拥挤等问题。所以急需增强当地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其接待能力。3.2.3旅游项目缺乏文化内涵

首先,安溪县全县都在做茶文化旅游,实质性的差异不大,都是停留在逛茶园、品茶、看茶艺的初级观光阶段,茶文化涉入不足,没有形成体验性茶文化旅游、参与性茶文化旅游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过多的低质茶文化项目,稀释了茶文化旅游的核心价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值。其次,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主要是凭借安溪县茶叶本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与茶产区的自然风光,在和其他茶文化资源的结合一起开发的却比较少,例如茶叶养生保健旅游,茶与泉水的结合等形式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缺乏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挖掘。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景区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门票,而来源于餐饮方面,住宿方面,购物方面的收入却比较少。当前,吃住行游购娱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安溪茶文化旅游中还没有被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对于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弱。

4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策略

4.1加大宣传力度,拓展茶文化旅游市场

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客源市场在客源空间分布表现为安溪本地及厦、泉、漳地区游客为基础;粤东、浙南、赣东游客为重点;长三角、珠三角游客为补充的架构;境外游客以港澳台游客为主体,以东南亚侨胞游客为重点,以其他境外游客为补充的架构[27] [28]。目前,这种茶文化资源市场架构的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安溪茶文化旅客主要来源还是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为进一步扩大茶文化旅游市场,安溪县就要加大宣传开发力度。第一,根据安溪茶文化资源类型的不同,分门别类的对安溪茶文化旅游进行包装,制作突显特色的旅游宣传册和宣传品;第二,建立安溪茶文化旅游网站,利用网站加强对外宣传;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如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等国内团购网站公布;利用各种电商平台扩大电商旅游市场,如腾讯、京东等各大电商,方便游客和各类客户获取茶文化旅游信息;第三,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宣传,联合打造多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第四,加强各旅游景区之间的联动促销,即在景区主动宣传兄弟景区的产品,做到相互宣传、推介,扩大游客在安溪的游览范围,延长逗留时间;第五,加强与厦门等周边区域的旅游联合促销,共同打造旅游市场吸引力。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渠道的宣传,深入挖掘客源市场,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第六,加强对景区农民的宣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意识,更新旧有的观念。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学会接待的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获得更多游客的认可,建立良好的服务信誉,吸引游客的回头率,进而扩大安溪茶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4.2加强人才培养,提髙茶文化旅游品质

安溪茶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其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是决定其品质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按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黄金年,这势必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加的迫切[28][29]。安溪茶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地方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加强安溪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对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尤为重要。

首先,要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旅游培训资源,依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院校及培训中心、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力量,加强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导游员及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起的培训体系,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旅游人才培训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有关政策。完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把旅游培训与饭店评星、旅行社管理、导游员管理、评定景区等级紧密结合,实施培训达标制度,提高茶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第三,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特别利用好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的优势,培养茶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快吸引和鼓励城市较高层次人才到安溪就业,包括金融、财务、规划、基建、物管等专业人才,确保茶文化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安溪茶文化旅游业全方位的发展。第四,引进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培育文化创意团队,创新茶文化消费方式和消费市场,创造茶文化创意产品和培养茶文化新人,形成全国独具特色的”习茶”基地。第五,还应定期开展全民茶文化旅游教育,增强全民茶文化旅游意识,提高民众参与茶文化旅游的意识和服蠱意识。不仅能使更多的人加入茶文化旅游队伍,还能使当地居民自觉维护茶文化旅游资源,做茶文化传播者和茶文化受益者,形成人人热爱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茶文化旅游品质的提升。

4.3深化文化内涵,凸显茶文化旅游文化品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30][31]。茶文化旅游它体现人们对旅游生活的追求,从传统观光旅游到文化体验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安溪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是安溪旅游除了来自旅游资源本身的特色外最重要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竞争的优势。在深化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中,既要挖掘茶文化的传统内涵,又要兼顾茶文化的时代特性。安溪茶文化旅游产品中的部分旅游产品时代意识缺乏,多年一成不变,导致游客重游率低。即使有重游,也不是主动来游的,因此在景区逗留时间也很短,消费也少。究其原因在于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开发不足。自古以来,安溪就有产茶的历史,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尤其突出,茶的传说、茶诗、茶联、茶歌、茶舞、茶俗等茶文化资源绚丽多彩,茶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安溪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设计文化品味突出的旅游产品。第一,充分发挥安溪铁观音品牌优势,做大铁观音文化。铁观音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包含了安溪茶农的智慧和结晶。往往是这种精神属性(文化)可以满足大众游客的心理需求。通过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来引起游客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的精神文化共鸣,从而为游客带来”新、奇、美”的享受。第二,与安溪的宗教朝圣文化相结合,把茶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借助安溪宗教朝圣文化的影响力,既扩大了茶文化的外延,又深化茶文化内涵。第三,与科技相结合。传统的茶文化主要是关于茶传说,游客对它的认识只是感性的、模糊的和虚幻的。要转变游客的这种认识,就需要通过科技来改变游客认知。可在景区建立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街等,甚至带领游客参观茶叶生产企业,向其展示制作过程,讲解茶叶制作标准。等等。增强游客对茶文化的体验和认识。第四,与周边区域知名品牌旅游相结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实现强强联合。复合型旅游产品是指将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区域内已经有相当规模和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旅游产品相整合而形成的产品,也是一种依附式开发产品。复合型产品可以借助知名旅游产品的辐射效应来带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4.4关注游客需求,开发多种茶文化旅游产品

安溪茶文化旅游要提升其品质,就要要突出其特色。应该用异于他人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问题和指导工作。可根据现有的游客市场反馈、茶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创新其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群体的需求,促进其发展壮大[32]。大多数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反映茶文化旅游形式比较单一,产品形式雷同,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安溪茶文化旅游应关注到游客的不同需求,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第一,可设计和开发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文化层次群体的各类产品。把茶文化旅游产品分成低端、中端、高端不同档次。第二,还可与已有的人文古迹旅游、宗教朝圣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休闲健身旅游相结合,构成复合型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要求。第三,可以设计一些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如我爱茶乡夏令营、茶文化爱情主题旅游等。茶文化夏令营是针对青少年旅游者渴望冒险和追求刺激、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结合安溪的高山茶园且环境优美的资源条件,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茶文化爱情主题旅游是以较高的文化水平、白领单身人士、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情侣、蜜月中的新婚夫妇以及能够认可茶文化的中老年夫妻。设计由观光茶田、茶叶加工车间、主题公园广场、度假酒店等相关功能区组成的茶文化派对创意园区。通过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晓菊,刘清荣.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农业考古.2005(04)

[2]乔秋敏,吴若飞.九江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J].农业考古.2009(05)[3]刘勤晋.论中国红茶的创新之路[J].茶博览,2014,06:66-67.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4] 魏遐,周倩雯,林枫.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5]Ping Long,Zhanhu Cui,Yingli Wang,Chunhong Zhang,Na Zhang,Minhui Li,Xiao Peigen.Commercialized non-Camellia tea: Traditional func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J].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14,:.[5] 朱生东,何玉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考古.2012(05)

[6]T.B.Lombardo Bedran,K.Feghali,L.Zhao,D.M.Palomari Spolidorio,D.Grenier.Green tea extract and its major constituent,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duce epithelial beta‐defensin secretion and prevent beta‐defensin degradation by P orphyromonas gingivalis[J].J Periodont Res,2014,495:.[6]宋時磊.唐代茶文化问题研究[D].导师:劉禮堂.武汉大学,2013.[7] 吴乔,郭雅玲.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大陆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2(01)[8] 钟晓鹏,王晶亮.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6)[9]王桂林.安溪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10]谢钦玲.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11]陈钦儒.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12]Ryan M.Summers,Sridhar Gopishetty,Sujit K.Mohanty,Mani Subramanian.New genetic insights to consider coffee waste as feedstock for fuel, feed, and chemicals[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4,1212:.[13]Rasu Jayabalan,Radomir V.Malbaša,Eva S.Lončar,Jasmina S.Vitas,Muthuswamy Sathishkumar.A Review on Kombucha Tea—Microbiology, Composition, Fermentation, Beneficial Effects, Toxicity, and Tea Fungu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4,134:.[12] 郭雅玲,冯会,郑明芬,黄晓敏.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1(02)[14] 范水生,朱朝枝.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15] 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冯喆,黄秀兰.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03)

[16]陶宁.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运用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7(17):167-168.[17]郑小敏.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优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55-57.[18]黄曰玲,陈雪萍,曾芳芳.休闲农业视野下的福建茶文化开发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02:92+95.[19]林晓平,高李想.探析福建省福安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2:154-155.[20]李凌.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中国市场,2015,04:144-145.[21]李彩娥.泉州市安溪县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01:49-52.[22]王桂林.安溪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23]李勇泉.安溪县茶文化旅游的推广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11:5-6+76.[24]詹勇鹏.安溪茶产业发展转型与升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课程论文

[25]张琴.安徽六安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3.[26]邹勇,何舒婷.茶诗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5,02:210-213.[21]项晓静.安康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农业考古,2015,02:219-224.[27]赵国栋,李海平.西藏茶文化生态旅游理念要点与SWOT分析[J].农业考古,2015,02:198-205.[28]苏淮彬,马正凯.安溪茶产业的财务战略规划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2-85.[29].2015年4月中国茶业指数与行情分析[J].茶世界,2015,05:58-61.[30]李寿钊,李朝灿,杨逢平.泉州农业特色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福建农业科技,2015,04:59-64.[31]沈学政,苏祝成,王旭烽.茶文化资源类型及业态范式研究[J].茶叶科学,2015,03:299-306.[32]郑育民,陈斌瑜,梁奕清.茶园抵押贷款创新服务县域特色农业调查——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J].福建金融,2015,05:58-61.

下载茶文化专题旅游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文化专题旅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茶文化旅游助力品牌营销(推荐)

    茶文化旅游的兴起促进茶品牌的营销 旅游是人的一种需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使很多人产生了心理压力过大、易焦虑疲劳等亚健康状况,因此,外出旅游变成了释放压力、调整心......

    茶文化旅游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茶文化旅游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年9月,在厦门召开的金砖五国会议中,茶元素作为重要的中国特色,向各国领导人及领导夫人们做了重要的展示,福建的武夷岩茶和铁观音作为福建茶......

    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创意体验产品开发

    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创意体验产品开发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呈出蓬勃向上的展,但与国外似的庄园旅游相比,存在多需要改的方面,尤其是旅游品方面。本文通体旅游品思路的分析,......

    茶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 摘要: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或高等教育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手段民族性和传统性应是高职大学......

    茶文化

    《茶文化》课程论文 茶文化知识体系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茶的起源与发展从茶树的自然分布、地质变迁、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茶树的起源是在中国。但是也......

    茶文化

    第一课时华夏茶史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

    茶文化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

    茶文化

    武汉万达中国茶文化高端论坛一、 前言 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全球。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