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加强车辆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对加强车辆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抓好车辆税收征管是省地税局今年确定的三项增收措施之一,在当前搞好车辆税收征管应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切实抓好五个走向:
一、从松散管理走向源头管理,车辆税收管理必须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松散管理中解脱出来,狠抓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市、县车辆管理机构,实行一车一档的微机管理。
二、从单一管理走向综合管理。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地税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综合管理体制,要从地税部门单一管理走向相关部门协助管理的体制;在管理范围上,要从单一管理的客、货车辆管理中,走向包括出租车辆在内的全面管理。
三、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从车辆户籍管理和营运管理两个环节上加强跟踪管理,并将重点锁定在货运和出租车辆的管理上,真正做到重点税源无论到哪里,都能及时纳入地税部门的视野并对其实施管理。
四、从制约管理走向服务管理。必须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优化服务,并以服务为主。一要为流动车辆发放流动车辆办证、验证明白卡和流动车辆纳税须知等宣传材料,使他们人人明白税收政策和管理要求。二要加强对流动车辆的税收法规、税收政策知识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增强他们的纳税意识和自觉性。三要及时提供领票、开票等方面的服务。四要及时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并落实有关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
五、从账册管理走向网络管理。各级地税部门应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并在技术上与交警、运管、农机等部门的车辆信息网连接起来,同时信息采集应适当收集与车辆费用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有效管理。
第二篇:关于加强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税收征管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法规定,为保证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在征纳过程中所进行的组织、服务、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是整个税务管理活动的核心部分。实践证明,严密科学的税收征管体系,对于实现税收的分配、监督和调节职能,对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在我国的税收征管方面还存在问题,亟需完善。本文将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建议。
一、当前我国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确保国家税收,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国家在税收征管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在税收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管理监督不到位。取消税务专管员后,由于把实行专管员管户向管事制度转变简单的理解为取消专管员,形成了管理环节的空位和断层,使税务机关失去了对纳税人的管理和监控;二是注重了集中征收,优化服务,片面强调以查代管,形成了管不细、查不全、征不足、处罚难、效率低的状况;三是征管格局中的四个系列以及各职能部门间协调不好,各自为政,多头指挥,不通信息,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导致税收征管全过程运转不正常。
第二,管理手段应用不到位。目前管理手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管理,但其监控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征管软件本身还不成熟,使用中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征管要求,信息传递不通畅,影响收入的完整性,加之有少数微机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按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有关信息,因而计算机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征纳情况;部分工作人员不熟悉征管业务规程,无法对征管信息进行微机处理。
第三,管理职责明确不到位。由于对新的征管模式认识不足,征管实践中削弱了管理,淡化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底数不清,税源不明,监控不力,漏征漏管。造成征管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是少数单位在认识上没有弄清分类管理的含义,片面理解为对一般纳税人的ABC管理;二是各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操作办法和措施,因而职责不明确,管理程序、方法不规范,管理效果不好;三是大多数单位职责虽分解到人、落实到户,但没有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没有配套的考核办法和措施,使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四是普遍把分类管理和十率考核、征管软件运用、征管档案管理工作割裂开来,没有利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工作思路,使该四项工作不能环环相扣顺利开展,而这些原因造成征管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登记率不完全真实。二是申报率不准,这有计算机软件本身的问题,也有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还有没有按征管规程对非常户进行处理的问题。三是申报准确率难以掌握。由于管理未落实到位,管理人员无法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不能对其纳税的准确性作出大致判断,偷逃税款不同程度存在。另外在双定户的定额核定上,由于管理的问题使核定的定额与实际销售相差甚远,造成税款流失。在对大中型企业和一般纳税人的征管中,同样存在监控不力,税款流失现象。四是在缓交税款审核上存在调查核实不严的情况,客观上让一些企业感到贷款不还不行,费不缴不行,而税款可缓,能缓就缓。五是依法治税难,在征管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执法难的问题,一些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保全措施难以实行,或是相关部门不配合,或是存在来自各方的干预。
由于上述征管不利,最终影响税源,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二、当前加强我国税收征管的建议
第一,抓好分类管理的落实。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纳税人的经济类型、经营方式、组织方式日趋复杂,能否有效地对纳税户和税源变化情况进行监控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只有打牢这个基础,才能真正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分类管理就是针对纳税人方方面面的复杂性和纳税申报方式多样化的实际设立的一种能使税收征管建立在及时掌握纳税人经营情况、经营方式、核算方式和税源变化基础的一种管理形式和管理方法。由于分类管理是从管好源头开始,所以应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包括将所有纳税户纳入税务登记的范围内,对纳税户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发票领用存表等相关资料进行案头审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日常检查和税源调查工作,切实掌握纳税户的税务登记增减变化情况、发票使用情况、产经营情况、纳税情况、减免缓退情况、违章处罚等全部纳税事宜的全过程,并能通过管理及时而准确地收集整理、传递各种涉税信息、资料,建立健全纳税户档案,真正做到底数清,税源明,所以应该把抓好分类管理的落实作为加强征管的突破口。落实分类管理应做到:(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和广大税务干部要把推行分类管理看作是加强征管的基础和关键,是创收的保证。要正确认识分类管理的含义及其内容。(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管理,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职责明确到人,落实到户。(3)把分类管理、征管质量(十率)考核,征管软件的运用、征管档案的管理四项工作有机结合进行,分类管理中包含了后三项工作的大部分,分类管理搞好了,其他三项基本就能水到渠成了。
第二,完善税收征管的考核。分类管理实行后,其征管质量和效率能否得到提高,还要通过考核才能证明。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奖惩分明是推动分类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动力。因此,各单位应根据《税收征收分类管理办法》和《税收征收分类管理质量考核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即建立监督和考核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考核办法、制度、施及量化标准,保证管理落到实处,保证征管质量和效率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提高征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行分类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职责分解到人,落实到户后业务能力就是质量和效率的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征管业务的培训,努力提高税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规范征管行为,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第三篇: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新生事务,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观念、商品交换手段等等,而且对于税收征管工作而言,“网络税收”有可能成为特定的名词和特有的内涵,使沿袭多年的纳税人、纳税环节、征税主体、征税客体以及国际税收管辖权等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无纸化”和“无址化”是电子商务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也正因这两个特征的存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无纸化”是指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无纸化,买卖双方的合同、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无址化”是指电子商务的交易者具有多国性和流动性,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无纸化”和“无址化”的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电子商务无纸化使贸易流动化、国际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交易模式;二是电子商务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额难以统计;三是“常设机构”概念受到挑战,纳税主体的认定发生困难;四是“无纸化”使有形产品交易和服务交易在税务处理上难以区别;五是“无址化”交易利用因特网进行产销直接交易,使商品的中介作用削弱和取消;六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使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地点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使印花税的征收受到影响;七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使财务信息无纸化,传统的税务稽查都离不开对账簿资料的审查,而网上贸易是通过登陆网络交易平台达成交易,交易数据、账簿、凭证、支付记录是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存在,而且可以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给税务稽查带来困难;八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和“无址化”可成为新的避税方式。
二、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采取的税收政策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达国家坚持对电子商务交易不征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对其国家的税收流失较少,相反还有利于这些国家向别国推销电子产品。因此,发达国家均选取对自己有利的电子商务不征税政策。二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的发展会造成大量流转税收流失,影响到本国的税收收入,因此这些国家积极主张对电子商务征税。
美国是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美国政府一直提出对电子商务不征税。欧盟规定,其成员国的公司必须缴纳增值税,而对于来自欧盟之外的企业却不用缴纳增值税,使得欧盟国家的企业在电子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欧盟提出拟对欧盟以外的企业向欧盟国家的消费者提供电子化商品和服务征收增值税。这一方案的提出,受到了欧盟15个国家的欢迎,但立即遭到美国的反对,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指责欧盟破坏了国际上对电子商务交易税收的有关规定,是无理地将税收强加于人,是对欧盟国家的保护,必将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和欧盟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根本分歧可见一斑,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
三、我国对电子商务应采取的税收措施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的税收征管模式,流转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虽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数额相对于传统交易的数额比重还很低,对电子商务征税暂时不会给我国财政收入带来较大提高,但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讲,我国在近几年内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与相关部门合作,实施多方监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对新兴的网络贸易的约束已显得力不从心,应及时对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条款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对网上交易暴露出来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种、税目等问题实时进行调整。税务机关应联合财政、金融、工商、海关、外汇、银行、外贸、公安等部门,共同研究电子商务运作规律及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纵横交错的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共享,解决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可控性处理,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
(二)建立网上交易经营主体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制度。在现有的税务登记制度中,应增加关于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管理条款。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即纳税人在办理了网上交易申请、登记手续之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取得固定的网上税务登记号,所有从事网上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凡建有固定网站的都必须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经营内容等资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号码和税务主管机关必须明显展示在其网站首页上。作为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运营商,在受理单位和个人的网上交易申请时,还应要求申请人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传真件,并向工商机关和税务机关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从户籍管理的出发点确保税收监管初步到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网上交易的信用度。
(三)建立电子商务税款代扣代缴制度。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适合建立由电子商务运营商代扣代缴税款的制度,即从支付体系入手解决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高流动性和隐匿性,可以考虑把电子商务中的支付体系作为监控、追踪和稽查的重要环节。在确认交易完成并由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支付给卖方货款时,就可以由交易系统自动计算货款包含的应纳税款,并由运营商在支付成功后及时代扣代缴应纳税款。如果从事网上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自建网络交易平台的,则应通过银行、邮局等金融机构的结算记录进行代扣代缴,凡是按税法规定达到按次征收或月营业额达到起征点的,一律由金融机构代扣代缴应纳税款。
(四)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投入力度,培养面向“网络税收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与税收征管,偷逃与堵漏,避税与反避税,归根结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较量。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门前沿学科,围绕电子商务的各种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发展,而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大多缺乏网络技术人才,更缺乏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利用高科技手段来鉴定网上交易的真实性,审计追踪电子商务活动流程,从而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税收征管。通过立法,建立税务机关与银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营商之间的网上交易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在运营商交易平台安装税控器,用信息技术对电子支付进行有效监控,获得纳税人真实的网上交易数据等等,使税收监控走在电子商务的前面。
第四篇:浅议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及建议
浅议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及建议
来源:本网原创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5日 背景:放大 字体 缩小
目前在税收征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征管质量和纳税服务的问题,现本人结合阿克苏地区地税局实际征管工作谈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服务各项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部分县(市)局在办理资产报损、减免税审批、注销清算等涉税事项时,没有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县(市、区)地方税务局税收业务工作规程》规定的流程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还存在由纳税人自已在税务机关内部各科室间奔走忙碌办理相关事项的情况发生。个别税务人员对待纳税人态度生硬、语言冰冷、缺乏耐心。仅今年上半年,通过地区地税网站投诉纳税服务和行业作风的案件就有3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关系,对全地区地税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税收管理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员普遍缺乏财务会计知识,无法看懂企业财务核算资料和会计报表,害怕去企业查账,日常检查基本没有开展或仅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简单地方小税种的检查,不能深入企业开展税收检查。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只限于按期申报纳税、按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相关报表、资料等。
(三)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只按本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类别对纳税企业进行了划分,实行专人管理,但管理方式、手段粗放,仅限于企业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统计汇总纳税数据。二是对列入上级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营业税重点税源、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监控名单的纳税企业加强管理,按月(季)要求企业报送重点税源监控企业报表和编报说明,被动地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编报说明来完成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和上报工作。实际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和税源增减变动因素只是一知半解或根本不知道。
(四)对外来施工企业报验登记管理不到位。外来施工企业不按规定办理报验登记手续和接受劳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管理,直到工程完工需要开具发票时才提交《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到税务机关备案和登记,开具建筑工程发票,导致税款入库滞后于工程施工进度。
(五)日常巡查和纳税辅导工作开展不够。从抽查部分税收管理员《下户巡查工作底稿》来看,多数巡查底稿流于形式、只为应付下户巡查任务,更有甚者将空白的《下户巡查工作底稿》交给纳税人签字盖章后,回单位填写底稿内容。没有真正发挥通过下户巡查了解企业基础信息、经营规模和纳税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等信息。通过稽查局提交的《税务稽查征管建议书》指出“部分纳税企业将不在征税范围内的房产和土地申报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标准提高后,企业仍旧按以前的税额标准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企业对印花税征税范围、税目、税率不了解,造成未缴或少缴印花税”等问题,反映出税收管理员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工作不到位。
(六)国税部门代征个人所得税工作尚未开展。虽然《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自治区地方
税务局协作联系制度》(新国税发[2009]208号)对加强代征税款管理工作明确了“各级国税局要站在强化税源管理、堵塞税收漏洞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在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代开普通发票或增值税专用发票征收增值税的同时,代地税系统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国、地税统一附征率为2%)及教育费附加工作,有效节约行政资源,提高征管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服务”,但同级国税部门不执行、也不提供该文件,并且我地区地税部门到目前为止仍未收到该正式文件。导致国税部门代征个人所得税工作难以协调和沟通,直到目前未开展代征个人所得税工作。
二、加强征管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工作。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的内容和要求,践行自治区地税局提出的“说话和气、办税认真、依法治税、人民满意”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守“少点霸气、多点正气,少点俗气、多点志气,少点虚荣心、多点自尊心”的自律要求,努力实现纳税服务零距离、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服务质量零差距。切实提高办税效率和改进纳税服务。
(二)加大税收管理员岗位技能培训。通过聘请注册税务师授课、单位内部“以老带新”、开展税收管理员岗位练兵比武活动、组织稽查人员带领税收管理员实施“以查代训”等多种方式,抓好税收基础知识、突出财会知识、计算机操作和征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在分行业、分片区和专人管理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纳税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例如50万元或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统计分类,选拔熟悉税收业务、具备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知识、责任心强、素质较高税收管理员进行管理。并通过下户巡查和日常辅导等形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掌握重点税源变动信息,加强纳税指标比对分析,提高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四)加强对外来施工企业的监控管理。改变以往只通过建立报验登记台帐和以“以票控税”的管理方式,对重大工程项目和外来施工企业实行专人管理,与发改委、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掌握工程立项情况和施工单位信息,将“以票控税”和日常巡查相结合,定期深入工程施工现场,检查施工企业是否按工程进度申报缴纳税款,确保税款及时入库。
(五)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做好纳税辅导。对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向企业做好宣传解释;对企业容易忽视的印花税、车船税等地方小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等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开展经常性的下户巡查和日常辅导,督促企业规范财务核算、加强税法知识学习,提高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建议自治区地税局正式下发《自治区国家税务局、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协作联系制度》,便于基层地税部门依据该正式文件主动与国税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尽早开展国税部门代征个人所得税工作。
着税收工作的深入发展,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国家税务总局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征管软件的广泛应用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为进一步推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现就我省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强化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加强税收分析工作
实现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现代税收征收管理的重点,其中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收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对指导税收征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级国税机关必须按照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理念,紧紧围绕依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以税收与相关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科学分析方法,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努力促进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这一指导思想,大力加强税收分析工作。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税收分析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国税机关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重视和加强对税收分析工作的领导,要主持、参与并指导本地区的税收分析,把开展税收分析作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坚决纠正税收分析无用论、与己无关论等错误认识。各级国税机关的计统、征管、稽查、法规、税政等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同时要主动与当地发改委、统计局、经贸委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长期的数据传送机制,确保及时取得相关经济指标数据。
要建立和完善税收分析长效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征管数据质量和税收会统核算质量,为税收分析提供坚实的税收数据基础。充分利用并不断创新税收分析方法,加强对宏观税收分析、微观税收分析、专题税收分析和税收收入分析与预测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工作。突出税收分析工作的重点,深入分析宏观税负、增长弹性等反映征管质量的指标以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省局每月召开税收收入分析专题会议,由计统处主讲,其他相关业务处室进行补充。各市州局、各县市(区)局都要按照总局的要求每月召开一次税收收入分析专题会,全面、准确地揭示税收增减变化的各种原因,及时发现收入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省、市州两级还要根据所辖地区税收形势和收入分析工作的开展情况,适时召集下级国税机关召开地区专题收入分析会,深入研究专题税收收入变化情况和原因。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总量指标公布的时间规定,省局每季发布一次全省和各市州宏观税负与重点税源企业的行业税负数据,及时转发总局发布的、季度增值税税负与预警指标;各市州局也要每季发布本级和下级宏观税负和行业税负数据,各市州、各县市(区)局每季要据此召开一次税收经济分析专题会议,参照总局和省局下达的税负水平和预警指标,对上一个季度本地的宏观税负、弹性系数、行业税负等增减变化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促进征管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形成季度税收经济分析报告。税收分析工作从明年起将纳入对各市州领导班子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从机制上促进税收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
要构筑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的机制。坚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的税收分析思路,从经济、政策、征管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尤其应立足自身,眼睛向内,查找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此指导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一步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要加强对分析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建设。税收分析培训要纳入六员培训。省局将举办分析培训班,有计划地对区、县局相关领导和税收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税收分析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拔具有数理统计、财税经济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分析队伍中来,不断提高我省的税收分析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监控
要加强省、市、县三级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确定各税种的重点税源监管标准,对省局确定的重点税源企业要建立相关数据的电子台帐,进行动态管理;要密切关注重点税源的经营变动情况,加强对重点税源行业的专题调研,及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趋势;要按月分析重点税源户的税负状况,并要与各级发布的同行业税负进行比对分析评估;要落实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办法,按月对重点税源监控工作进行考核。
三、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总局制定的《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国税发[2005]40号)和省局制订的《湖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员管理办法(试行)》(湘国税发[2004]162号),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以及工作绩效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市、州局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根据加强税源管理的需要充实税收管理员力量,税收管理员的人员比例要占到全体人员比例的30%以上。要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选配一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严把税收管理员的上岗关。
要强化税收管理员的“管户”职责,尤其是纳税评估职责。税收管理员要对其负责管理的纳税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密切关注其生产经营全过程和申报纳税情况,并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要给税收管理员开展分析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诸如增加PC机的配备和调整增加上综合征管软件的节点等。
要确保税收管理员有足够的精力履行税源管理职责,将税收管理员从不必要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凡是在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退税管理等系统中能查询到的数据,上级机关和各职能管理部门一律不得要求税收管理员填报。
要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管理和岗位职责考核,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调动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要对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业务、财务、法律、企业管理和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各区县都要搭建综合征管软件培训环境,根据税收管理员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四、认真开展纳税评估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和省局对纳税评估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税收分析的成果开展纳税评估。
税源管理部门要明确专门人员,落实纳税评估工作职责。要对所有企业纳税人和个体大户的所有税种开展纳税评估。要根据各税种的特点,对纳税人各税种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全面的纳税评估,对长亏不倒、税负较低、经常出现零申报、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进出口异常、有关联交易等情况的纳税人要重点及时进行评估。
各职能管理部门要及时研究和充实纳税评估所需的各项经济指标和税负信息,科学制定评估峰值;要充分利用税收分析成果,分析解剖地区、行业的经济指标和宏观税负,逐步建立起各税种的科学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要落实纳税评估工作总结分析制度,及时完成省局下达的评估(审计)任务,按省局要求上报纳税评估工作报告。
要切实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考核,要进行目标管理。要建立纳税评估工作交流推广机制,对典型评估案例、评估方法及时总结推荐,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各税种的征收管理
在增值税和消费税方面,一是要着重加强废旧物资和农产品收购行业、加油站行业、煤炭行业及新办商贸企业的增值税管理;二是要加强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对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当督促纳税人及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而不按要求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小规模纳税
人,一律按销售额和增值税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专用发票;三是要注重对消费品销售价格的信息采集,加强对消费税计税价格的审核和检查,防止利用关联企业转移定价逃避消费税。四是按照“以票控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工作思路,强化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实现多税种综合管理。
在所得税方面,一是要认真落实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税发[2005]50号)及省局要求,加强所得税税源和税基两个方面的监控管理,对收入出现异常的重点税源户,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严格所得税审批事项管理,加强对已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继续抓好新办企业、非增值税纳税户所得税管理。二是要改进和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要做好汇缴工作中的政策宣传、辅导、培训等纳税服务工作,重视汇缴数据在所得税征管中的应用,对汇缴中发现的重大疑点问题,要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把汇缴工作与纳税评估、审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对纳税人区分规模、行业、征收方式及信誉,进行科学的分类,积极推进分类管理办法。三是要切实加强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尤其是教育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管理,要严格“证明”管理,堵塞管理漏洞。要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出口退税工作程序退税,确保退税安全。
要加强涉外税收管理,增强国际税源控管力度,以非居民售付汇管理为基础,加强国税各部门、国地税联系,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制度,要把内、外资企业向境外支付项目特别是免税项目,列为纳税评估的重点项目。
六、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打击偷、逃、抗、骗税案件的稽查力度和拓展稽查面,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对稽查案件要及时结案,进一步提高稽查部门查补税款的入库率。要总结推广自治州矿石行业整治经验,认真抓好重点区域税收秩序整治工作。要认真进行稽查案件回头看,对专项检查和重大案件进行剖析,查找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找征管中的漏洞和政策缺陷,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七、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作和配合要根据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落实税收征管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税收分析部门要及时通报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相关经济指标及分析结果;税源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稽查部门查处案件和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工作,对通过纳税评估和日常税务检查确认有偷税行为的,要严格执行规定,及时向稽查移送,增强税务稽查的针对性;稽查部门要重视征管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组织查办,并按规定向征管部门反馈查处结果。对稽查部门提交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要及时组织审理;税款征收、日常管理、纳税评估、日常税务检查、税务稽查及税收分析各环节都要按规定及时采集和更新征管数据,要依托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和其他系统,实现征管信息的共享。
各级税务机关要积极主动地与工商、地税部门做好登记信息和信誉等级信息的交换工作。要与银行做好纳税人银行帐户登录和电子申报缴税工作的衔接、协调工作。
八、进一步加强征管质量管理
要按照税收征管是否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标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基层税务部门不仅要按照总局、省局规定的考核指标按月进行考核,还要根据本地实际,结合税收分析结果,按月对本单位的零申报率和负申报率、催报、催缴率等能够反映征管质量的指标进行查询和分析,及时、全面地监控本单位的征管质量。省局和市州局的各职能部门都要充分利用综合征管软件等系统的数据资源,加强对系统中能够反映征管质量的各类数据指标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对下级的征管质量监控和工作指导,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面提高我省的征管质量。
二ΟΟ五年十一月九日
第五篇:浅谈营运车辆税收征管
浅谈营运车辆税收征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客(货)运市场日益繁荣,个体客(货)运车辆不断增多。由于个体客(货)运车辆分散经营,流动性大、多数车主纳税意识淡薄、租用车辆的雇主(尤其是私人)或乘客一般又不向车主索取正规的发票、税收征管模式不利于征管等原因,造成税务机关对个体客(货)运车辆的税收征管不到位,漏税比较严重的不良现象。如何加强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有效遏止税款流失现象,成为税务机关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车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定征收标准单一,税负不公。由于目前营运车辆基本属于个体经营,没有建账建制,只能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从目前各地核定征收标准看,没有考虑车型、地域以及车辆新旧程度对营运收入的影响,只按客运车辆的座位,货运车辆的吨位核定营业额,税负不公显而易见。
(二)交通运输业自身的特点造成车辆税收征管漏洞。由于车辆具有活动范围大,经营地点不固定及收入隐蔽等潜在特点,加上多形式经营、多方式管理,使税收管理的难度更大。从客观方面看,由于车主在观念上未真正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纳税意识仍很淡薄,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履行纳税义务的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实现主动申报纳税。某些车主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税法于不顾,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相当一部分车主利用车辆流动性强、运输场所不固定的特点,抱着“查着了就缴,查不着就跑”的态度偷逃税款。
(三)部门间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目前机动车辆的经营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由于其自身具有分散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车辆的管理和缴费长期以来由公安、交通征稽、运管等部门负责,部门协
调无有效的制约机制,使地税部门很难及时获取准确、全面的车辆信息,造成税源不清,容易出现漏征漏管问题,税收流失严重。由于职权的限制,无法对车辆税收实施有效的源泉控管。税务机关对车辆税收征管工作存在很强的依赖性,由于地税部门没有路查路检的执法权,从根本上对车辆管理缺乏有效的控管手段,对车辆实施税收征管时,必须通过各级政府领导做协调,依赖交警、运管和农机监理等有控管手段的部门协助,这就大大削弱了税收执法的刚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但税务机关没有上路检查的权力。为防止公路“三乱”发生,各级纪委、监察部门都明确规定税务机关不准上路检查,这与《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相抵触,因为车辆的经营场所就是公路,而税务机关面对偷逃税行为,按目前规定所能采取的手段却缺乏力度。
(四)税收强制保全措施执行难。由于车辆流动性强,难征易漏,车辆价值远远超过其应纳税额,采取强制(保全)措施清缴欠税,具体执行起来相当困难。对没有按期缴税的车辆实施税收保全时,《征管法》明确规定,只能扣押价值相当于税款的债物、商品或其财产,但不扣押整车,这样税款很难收上,要扣又存在执法不当的问题。
(五)设计载重量与实际载重量不符偷逃税款。客车运输是按座位数核定营业额,货物运输则是按设计吨位核定营业额。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满足业户少缴过路、过桥费及税收的心理,达到促销的目的,在车辆出厂时故意减少设计吨位,而在运输过程中实际载重量远远大于设计载重量。
以上问题,主要是税务机关征、管、查不对称造成的。客观上,法律法规未赋予税务机关上路检查权。主观上,主管税务机关缺乏对委托代征单位和代征人员的业务指导、检查和培训,只重视征收收入数额,却放松监控管理,忽视检查监督
二、强化车辆税收征管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车辆税收征管办法。要科学界定征收标准,充分考虑地域、车型、车辆新旧程度对营业额的影响,尽量公平税负;同时根据不同车型分别委托稽征、交警、运管单位代征,并核定指标及超收分成比例等,提高代征单位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组建运输集团公司,变流动税收为固定管理。各地可考虑在提供一些税收优惠的基础上组建运输集团公司,由公司为车主提供一条龙优质服务,包括:贷款购车、办理证照、缴纳税费、处理交通事故、安排货源等,让车主安心跑运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加大税法宣传力度。
(三)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车辆税收的检查地点,《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那么,也应当赋予税务人员一定的上路检查权力。对那些偷税车辆,税务机关不但有上路检查权,而且有扣车、扣证权,以确保税收的执法刚性,促使车辆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明确稽征、交警部门法定的协税护税职责。
(四)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加强各协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杜绝漏户漏管现象,提高征管效率。
(五)核准货运车辆的营运吨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车辆制造厂家的管理,严把出厂关,从源头上控制减少货运车辆实际吨位的做法,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货运车辆实际吨位的核查工作,对明显不符合设计吨位的车辆进行重新核定,同时明确税务部门对吨位核定工作的监督权。
瑞安市地税局信息中心周银叶